财务会计的范畴范例6篇

财务会计的范畴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1

企业会计实践工作中,财务报表合并环节通常包含较多问题。为契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企业经常面临重组以及合并,而合并会计报表便成为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合并会计报表可映射出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财务水平。合并财务报表还可辅助投资人了解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利于制定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针对企业合并报表包含的常见问题,本文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体现出多元化特征,可映射出企业发展经营的成果、具体的现金流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以母公司为编制主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及权益变动情况等。合并报表虽然可映射出企业集团内外财务管理水平,然而仍包含一些问题,比如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合并的范围、合并方式的选择等。

(一)合并方式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很少考虑商誉。商誉作为一类无形资产入账,一些企业由于没能做好商誉划分,因此无法对购买以及非购买商誉做合理的区分。国际会计准则已将其做具体的细化,主要划分成购买以及非购买两类商誉。因此,企业单位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细致的考量商誉问题是否契合国际惯例。

还有一些单位针对投资管理盈余无法进行细致划分。事实上国际会计准则对被投资单位盈余做了具体划分,包括投资阶段以及后期的盈余。目的是为更好的将取得的盈余在会计报表合并过程中找到归宿。投资阶段盈余仅为企业净资产的部分内容,而投资之后的盈余才是主体合并对象。当前,一些企业单位进行报表合并时,呈现出不尽人意的问题。例如,仅仅将企业整体盈余递减其持久投资项目,该做法显然并不科学。另外,在企业合并报表的阶段中,合并价差也无法细致解释。合并差价实为企业会计合并分录阶段中的调整内容,即便新会计准则也没能清晰的阐述合并差价,因此,在账务处理时便会出现合并差价随意性问题。

(二)具体范畴不清晰

合并会计报表具体范畴受到会计准则影响,也包含较多缺陷与不足。首先,没能清晰划定间接拥有百分比的核算方式,因此,对持股关系合并形成了负面影响。由于没能清楚相应的范畴界限,使得不同财务人员针对相同事物会存在不一样的观点,因而,形成不同结论并会呈现不一致的合并信息。另外,新会计准则无法精准明确实质控制评判标准以及暂时性控制内容,导致划定合并范畴时出现困难,存在人为操作合并范畴的嫌疑。

(三)会计政策应用不一致

新会计准则明确,集团企业子公司应用会计政策应同集团企业标准相同,倘若不一致,下属单位应依照集团企业政策进行调节。现实阶段中,较难确保两者会计政策的全面相同,一旦需要进行调节,势必会使任务量大大增加,因此将不能全面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整体真实性。

三、完善企业合并报表对策

企业单位合并报表的科学规范影响报表本身的价值性并决定了其应用效果。合并报表越规范,便越能提升财务信息整体质量,使投资者获得更有用的投资信息。为此,应进一步做好政府监督管理,完善有关管理体制。

(一)细化研究合并财务报表,明确具体合并范畴

新会计准则主体依据有关控制准则明确相应的合并范畴,现实工作中可执行多维度管理,使控制工作全面具体化。在研究企业单位对被投资方是否构成控制时,应细致的考量被投资方董事会的结构以及股权体系。另外,在当期由于购买合并子公司或是他类原因导致合并范畴发生转变的阶段中,应对判断依据做出合理判断。而在报表附注内容中,应及时披露具体的变化状况。明确规范了合并报表范畴,可使合并会计报表清晰的映射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经营工作成果。依据新会计准则内容,在划定控制权的过程中,应依照投资单位表决权进一步明确,而非纯粹意义上的权益资本。再者,集团企业还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合并范畴。一旦实质控制权以及形式持股百分比存在冲突时,则归并到合并范畴的依据即是集团企业实质上享有的控制权。

(二)扭转会计政策不一致局面

促进会计政策的全面统一可确保合并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全面性。实践工作阶段中,较多因素对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产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在于行业差异。实际上,企业单位经常要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以及可比性。特别是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则应首先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对特殊单位或非主流行业,为确保会计可比性,会计政策可不囊括于合并报表内,或虽纳入其中但不做任何改动。也可独立看做合并报表之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披露。

(三)优化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当前,企业单位用户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式主要包含权益法和购买法两类。通过实践验证与总结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应用权益法更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然而,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持续深入,应用权益法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无法更好的融合到企业之中,不能契合企业单位现实状况,亦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及时的做出合理改进与修正,促进权益法从简单向着复杂的模式合理过渡,保质保量完成会计报表的合并。另外,应衡量总公司在实施重组合并之后其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完成损益或实现预期损益。可依据上述两环节明确母公司在下属单位进行投资的情况以及分享的具体净收益,进而更加清楚全面的研究母、子公司发展运营水平。

另外,企业单位在进一步规范合并报表的基础上,可利用其他途径方式实现既定目标。例如,加强合并会计财务报表的有关信息披露,使合并报表更加规范,提升财务信息整体质量水平。在优化有关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做好有关内容的监督管理,政府行使必要职能。选定企业具体的合并类型应保持科学规范性,当前企业有关合并报表始终存在一定争议,在我国相应的会计准则始终针对企业能否控制制定。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2

[关键词]财务理论 逻辑起点 财务本金 财务目标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财务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梳理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推动财务实践的发展。

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即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选择逻辑起点。

一、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

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内生性。首先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范畴必须是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不能置身于理论体系之外,其次它是财务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财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所以它应当具备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整个财务理论研究的主线,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需要其本身的可知性,如果研究起点本身就模糊,推理出的其他范畴就必然模糊,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也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财务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但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必须要有一个中介,只有通过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连接,才能从复杂的会计环境抽象出某些内容供财务系统处理;也只有通过这个桥梁建立起来的财务系统才是严密而有用的财务系统,由此构建起来的财务理论体系才是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4.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因为财务理论是从财务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财务实践,并在财务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决定了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要在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驭的作用,还必须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二、当前学术界对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的评述

1.本质起点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理论初建时期。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财务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1997)。”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本质是财务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本质是事务的内在联系,财务本质是财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张兆国、宋丽梦、吴卫星,1999)。”、“以财务本质作为研究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正是理论结合实际,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的体现(杨淑娥、王爱芳,2000)。”虽然财务本质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范畴的基础之一。但由于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它不能联系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并且它如同真理一样,无法让人们完全懂得,只能无限地接近,即不具可知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逻辑起点。

2.环境起点论。 “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财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财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理论(陈兴述,2000)。”、“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体系(王化成,2000)。”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因为财务环境只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而且,财务环境虽具有可知性,但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系统联系起来,更不能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其他财务范畴。

3.假设起点论。 “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由于财务假设是人们根据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设定,故财务假设具有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的功能,并且具有可知性。但它并不能推导出其它财务范畴,即不是财务理论的基础要素。因此将其作为逻辑假设也是不合理的。

4.产权起点论。 “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意向经济管理活动,必然收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但产权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财务范畴,无法从中推出其他财务范畴,更不用说对其他标准的满足了。

5.目标起点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财务目标具有内生性,不是财务系统之外的范畴,而是财务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理财目标能够很好地联系财务系统和理财环境”、“理财目标能够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较好地结合(李胜楠,2002)。”

6.本金起点论。“所谓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本金起点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前述不同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郭复初,1997)。”

三、构建新的逻辑起点——本金与目标双起点论

通过对以上各种不同起点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以财务本金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目标为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并将其联系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

1.财务本金是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金是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本金的投入、产出与增值的过程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是本金的运动轨迹,也是财务资金区别于其他社会资金的规律性区别,由本金的概念可引出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收益理论,从而贯穿与连接财务的内容、规律、职能、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概念与理论,即本金具有内生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基础理论范畴的基础。因此,将本金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恰当的。

2.财务目标是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首先,财务目标符合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四个基本标准,即:①财务目标是财务环境对财务系统的要求的反映,也是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因此财务目标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②财务目标在理论上部分的决定了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目标所需的保证系统,包括财务假设、财务原则和财务方法,在实务上引导着财务系统的运行,因此财务目标是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纽带。③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客观需要在人的主观上的反应,它能为人们所知,因此财务目标具有可知性。④财务目标也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范畴的基础之一。其次,财务目标理论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系统与环境的结合而形成的,它最能反映财务应用理论的行为目的。第三,财务应用理论包括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而财务目标是行为理论的活动起点和终点;而规范理论的作用是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使其达到行为目标;以目标理论为起点能使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之间构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财务应用理论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导向,能够成为财务运用理论的最高层次和逻辑起点。

3.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财务环境中。财务环境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且和财务目标共同决定财务对象。因此,将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起系统完整的财务理论。

4.财务理论结构的构建

双逻辑起点论不仅可以弥补其他起点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金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的优势,使得以此构建的财务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内涵和层次更加清晰。现初步提出我国财务理论结构的框架构建:

财务环境

财务本金理论

财务基础理论

财务本质理论

财务职能理论

财务对象理论

财务环境理论

财务主体理论

财务假设理论

财务学科理论

财务发展史

行为理论

筹资理论与方法

投资理论与方法

收益分配理论与方法

财务目标理论

财务应用理论

规范理论

约束规范

组织规范

激励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德兴、王振玉.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转论,2001:3:11~13

2、陈兴述.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理论探索,2000:7:8~10

3、郭复初等.财务通论.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12

4、李胜楠.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会月刊,2002:1

5、陆建桥.试论财务假设.四川会计,1995:2

6、宋慧莉.财务理论逻辑起点及理论体系初探.财会研究,2003:2:32~34

7、王仲兵.诌议证券市场财务公开制度.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4

8、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2000:4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富管理 本金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4

针对农村财务,要强化各时段的查验及审计,这样才可监督运转着的集体经济。财务范畴的审计应被看成经济管控必备的职责,它协助调配了集体财产,规避了缓慢态势下的财物流失,保护根本的权益。伴随经济增长,投入进来的金额日渐累加,金额显出了膨胀的总倾向。借助于委托,侧重去规范并管控,强化村民应有的监督。消除审计之中的真空区段,亟待增设更为完备的服务流程。完善委托,搭配更高水准的配套监督。

[关键词]

委托;服务机制;农村财务审计

最近几年,乡村陆续接纳了会计委托特有的审计流程。这样的流程内,乡镇增设了类的经管会计,替换了村会计。委托架构下的审计提升了记录下来的账目水准,缩减了概率。但从根本上看,审计暗藏的多样弊病仍没能被彻底消除。例如:投入进来的金额变得更多,资金日渐膨胀。征收补偿类的金额,膨胀了村集体留存下来的这种财产。财务管控趋向于表层,没能凸显本质。为此,有必要解析委托流程内的审计漏洞,摸索化解的新路径。

1解析新式机制

农村范畴之中的财务审计采纳了委托服务,变更了旧式的规程。委托服务依循的新机制涵盖着委托的真实权限,含有平日内的监督及查验。村镇范畴的监督类中心接纳了委托,依循民主管理这一根本的指引来调配彼此的职责。设定了服务的根本点,委托并增设必备的监督。近几年,委托新颖的服务流程融汇了多重的优势,它变更了不够适宜的财务类机制,摸索可得珍贵的服务经验。新颖机制侧重化解了现今情形下的财务疑难,寻找出切入点。与此同时,它也紧密衔接了财务管控及本源的民主政治,二者被融汇成整体。借助这样的途径,改进了党群彼此原有的关联,干群变得更为紧密。农村采纳这样的委托,便于凸显会计监督特有的多样职责,密切整合了民主监督、审计流程内的管控。它保护了经济类的村集体权益,维护村民权益。这种机制也吻合了廉政建设依循的总指引,自觉遵守了设定好的财务规程。干部更加自律,规范调配了财务类的一切信息,添加了现代架构下的新式管理。

2现有的审计弊病

2.1有效机制不完善从现状看,拥有法律效力这样的制度并不健全,存有若干的漏洞。制度侧重于概要,缺失了后续的执行力度,也缺失了可操控性。某些区段之内,日渐凸显了偏重的违规倾向。常常会透支现有的公款,挪用划拨下来的征地类款额。财务之中的腐败损毁了信任,也伤害到威信,它阻碍着长久态势下的财务进展。

2.2缺失财务人员农村财务队伍并不稳定,缺失了专业类的财务人员,工资水准也仍旧偏低。从表层来看,市县乡都增设了彼此的联网;但从专业视角来看,联网管控停留于偏浅的表层,仍旧没能查验实质的账目。

2.3工作及参与的热情不够高村内负责的干部、财务类的人员没能激发热情,日常工作缺失了积极性。同时,村民也没能积极去参与规范化的财务管理,缺失参与的认知。在各个村镇之内,账目增添了原有的规范特性,但却弱化了本源的审计,淡化群体必备的监督。设定了错位的细化职能,审计暗藏了真空。

2.4业务水准偏低委托关联的审计类服务被创设出来,乡镇增设了专门这样的会计。经由这样的变更,凸显了缩减的倾向,账目也变得更精准。历经税费改革,村集体交出了原本管控的一切金额。三农增添进来的经济类补偿、征地范畴内的额外补偿、其他可被调配的金额都在递增,村集体留存着的金额仍是偏多的。村组之中的财务人员没能拥有必备的专业水准,素质仍不够平衡,缺失了审计的法规认识。

3新机制架构下的审计流程

委托服务被整合于财务流程,新形势之下,要变更审计范畴的侧重点,设定最适宜的应对路径。应当考虑真实,落实各类的查验规程,包含财务审批、票据管控类的机制、村镇层级内的决算及预算。侧重转移支付,慎重查验租赁获取的集体财产、发包可获取的一切收入。核验村集体留存下来的一切财产,及时去掌控变动着的增减趋向。若要变卖某一财物,还要经由主管予以审批,竞标而后处置并拍卖。这样做,就规避了不入账的弊病。真正去考虑基层,查验收支流程是否真实,附带着日常的查账。具体而言,委托服务这样的新式审计构建了如下的新机制:

3.1稳定队伍并提升素质在农村区域内,要着力去稳定现存的财务队伍,提升村组内的干部水准、财务人员的水准。稳定队伍必备的措施含有提升待遇、增设日常的培训。唯有强化监督,才可彻底去消除违纪、杜绝违法的倾向。要消除小金库,彻底去规避账外账。违法移转或筹措这样的金额,供应某群体去调配它们。要消除账外账,要慎重去核验侵吞的某类金额,增设搭配的后续惩处。农村之内的审计注重辨别这样的潜藏违法,可鼓励村民去举报,认真核验年度时段内的金额走向。

3.2健全管控的新机制健全现有的财务规程,增添可操控的管理步骤。设定根本的制度来调控人事,才能获取实效。例如:经由审批以后,会计账目即可被接管。应当单独去核算,村集体细分出来的经济类组织还要增添会计,专门负责日常程序的报账。做好委托,要依循设定出来的严格规程,切实去做好管控。针对于农经站,要辨别出会计流程内的技术疑难、制度类的隐患,及时着手去纠正。依循自愿的准则来探析某一重大事宜,共同商讨可得最优的对策。针对制备出来的凭证、账务类的报表都要经由反复的查验。并非侧重查账,而是侧重去核验。经由一般流程的审核,再进到接续的专门核算。

3.3强化日常的宣传强化日常的宣传,增添参与进来的村民群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若要占有额外的金额、随便去调配归属集体的某一资金,违法者惯于去虚报、隐藏真实情形下的收益。针对这样的弊病,要再去核验关联的一切收支。查验真实的入账,搞清日常调配的真正支出。入账报销及后续的支出应能彼此吻合,二者表现出统一。查验财政类的各时段收入、对应着的支出,考量了它们的真实。新制度架构下,农经站脱离了村内这样的范畴,接纳了更广的监督。这种状态下,农经站记录下来的账目都增添了透明性,有了凸显的进展。

3.4增设搭配的支持政策不仅要拟定根本的制度,还要搭配成套的政策指引及支持。配套政策支撑了总体的财务管理,它有着必要性。例如:审计要侧重去核验帐外,搞清各时段的经济类活动。增设账目之外的查验,把它融汇于账目核实之中,二者应被衔接在一起。设定乡代管,接管了村镇原有的财会类账目。村镇可添加这样的报账员,负责去沟通现有的农经站。唯有顺畅予以沟通,报账可得的数值才会吻合真实情况。

4结语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5

一、范式的特性比对

惯用的财务规制及管控,被划归成刚性特性的管理,带有明晰的强制倾向。传统范畴内的这种范式,对拟定好的条框机制,惯常单纯去依从,没能考量灵活特性的多重指标。柔性特性的新颖范式,采纳柔性框架之内的规制流程,并不带有强制这样的倾向。经由内心促动这一作用,实现细节范畴中的财务管控;把刚性特性的各类规制,变更成自觉认知。柔性特性的这一范式,凸显了更高层级的水准,是人性化架构中的新方式。

(一)偏旧范式的特性

传统范畴中的财务规制,强调本源的财富累积;预设的侧重点,是专业化架构下的规制思维。它把多层级的财务管控,看成本源的表现;着力去限缩成本,创设多层级框架之内的规制方式。细分出来的管控流程,都彼此衔接着。

旧有的这种范式,更注重明晰的部门界限,凸显了集权态势下的财务管理。传统范式建构了科学特性的秩序,接纳了专业特性的财务人才。然而,人才表征着的专业素养,与企业预设的管理水准,并没能有序调和。偏重本源的专业技能,忽略掉了人性化潜藏着的动力。

(二)新颖的柔性管控

柔性特性的新颖管理,依循以人为本这一本源的指引。柔性化架构下的规制方式,把财务管理预设的根本理论,当成规制的依托;有着灵活特性的拟定战略,应能衔接着市场范畴以内的真实走向。预设了一体化架构下的财务流程,细分出来的工作环节,应能凸显并行的总倾向。

柔性特性的财务规制,预设了网络特有的规制构架。部门建构起来的初始界限,渐渐被模糊,强调了新时段的职能调和。选出来的规制方式,适应了更替着的市场导向。在这种根基上,认真接纳综合素养层级最优的新颖人才。引进来的这些人才,被划归成智能特性的、柔性特性的财务人才。

二、表现方式潜藏着的差异

(一)本源的指引思维

有着柔性特性的财务管理,本源的表达路径,折射在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企业惯常的财务流程、财务特有的处理路径,都经由推进式特有的传统方式,变更为牵引特性的新颖方式。第二个层级,是本源的管理思维,与牵引式特性的新颖思路,妥善予以融汇。这样的态势下,旧有的财务关系更替。

传统架构中的这种管理,是依凭制备出来的财务规划,进行平日以内的关联活动,从而助推财务进展。柔性特性的新思维,更注重周边范畴内的环境更替,能指引拟定好的各类活动,并理顺多层级的财务关联。传统流程以内的债务及债权,被变更成新时段中的柔性关联。经由如上的转化,拟定了共赢特性的新颖关系。

(二)拟定的管控手段

传统架构下的财务管理,凸显出来的手段特性,是刚性化这样的流程。但柔性特性的规制,带有非流程化特有的新颖属性。例如:若要缩减原初的预算周期,应当经由预设的并行工程,来审慎编制某时段中的这种预算。把刚性特性的职责主体,变更为带有柔性特性的这种中心。企业范畴以内的技术职员,能自由去流动。这就化解了惯常遇到的管控疑难,支撑了多样特性的创新。

现代特性的多重企业,都要注重初始时段的产品设计。只有这样,才会调动起职员应有的积极性,同时限缩产品制备耗费掉的成本。企业依凭ERP架构下的新颖系统,对平日以内的财务流程,予以审慎的管理。这样做,能协同化解多层级的需求疑难,促动资源利用特有的成效提升。

三、新颖范式的建构

(一)创设健全的总框架

现代时段的各类企业,财务管理依凭的本源思想,整合了刚柔特性的多重内涵。柔性及刚性架构内的管理范式,潜藏着多样差异。然而,拟定的本源目的,都是促动财务成效的水准升高,实现预设的经营目标。如上的规制流程,与传统范畴内的规制目的,有着契合的特性。为此,接纳柔性特性的新颖管理,是有着深层级的价值的。

(二)确认最佳声誉

长时段的企业进展,不能脱离创设出来的良好声誉。若内部架构中的风气不佳,就会限缩柔性管理表征着的实效性。最优情形下的企业风气,能协同企业去创设最优的市场位置,并带来凸显出来的正面形象。如上的原因,密切关联着柔性特性的这种模式。柔性管理预设的新模式,适宜新时段的财务进展。

(三)接纳新颖思路

现代特性的企业机制,凸显出平日管理这一范畴的真正成效。加强细节特性的文化建构,指引企业以内的职员,确认更高层级的职业信念。培育出民主特性的平日氛围,培育高层级的文化素养。这样做,能变更偏旧的认知理念,促动企业风气的更替。财务管理应接纳科学化特性的规制路径,促动整体态势的竞争提升。

非理性化范畴以内的财务管理,否认了建构在理性根基之上的旧有范式。传统特性的规制范式,带有严密特性的逻辑衔接。这种严密架构中的逻辑,阻碍到了市场拓展。只有明辨各个时段的企业利益,才会拟定本源的目标,指引企业去创设最优的业绩。添加进来的人性要素,包含惯常被忽略掉的兴趣、潜藏着的工作热情。注重柔性特性的多样要素,才能促动财务实效的升高。

(四)开放特性的人才框架

人才架构的创设及充实,是企业延展中的侧重点。财务范畴之内的多样人才,应当明辨多层级的专业认知。跟紧新时段的财务态势,不断创设新颖的规制流程。提升细节特性的规制实效,让企业占到凸显的优势位置。

财务会计的范畴范文6

关键词:公司财务的核心范畴 资本市场的财务问题 公司财务的价值回归

一、财务核心范畴的历史演进

在经济史上,自从生产有了剩余就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社会经济现象,到一定阶段,作为具体交换物载体和一般替代物的货币就出现了。物物交换的重心是交换物本身的物理属性和具体用途,货币出现后也就替代了具体形态和具体用途的交换物而成为一般概念上的等价物,从此货币就成为了财务的核心范畴(罗福凯,200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离出了生产和生活两个大的系统,货币总量也就分别被投入到了生产和生活两个领域。其中,用于生活的货币被个人及家庭消耗掉,用于生产的货币被投入到经济活动,成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本钱。于是,本金取代货币成为财务的核心范畴(罗福凯,2003)。本金从货币中派生出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本金是农牧业生产循环和周转的最低货币需求量,只有全部收回本金并将其继续投入生产过程,农牧业才有可能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本金代表着私人对财产的占有关系,是私有产权的标志。

到了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高度发展的商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力已经大大超越了农牧业所能承载的规模和深度。进一步,18世纪发生了著名的产业革命,家庭作坊、工场手工业、分散经营、独资或合伙工场迅速被大机器工业、大规模生产、产业集群和股份公司所替代,由此迎来了市场文明的曙光。在本金中独立分离出了对流动性、增值性和独立性更高要求的生产要素。从此,资本取代本金成为财务的核心范畴(罗福凯,2003)。更确切的说是“财务资本”这一要素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舞台的中心。大机器工业极大地扩展了经济规模,并使得财务关系复杂化,财务管理职能开始专门化和独立化,“公司财务”应运而生,并成为了现代经济的基础。公司财务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大致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外部筹资管理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以及20世纪中叶以来的投资管理阶段(王化成,199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除财务资本外,技术、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信息、知识等均进入生产要素的核心部分,并成为了公司价值的主要源泉,从而“全要素资本”取代“财务资本”成为了公司财务的核心范畴,(传统)资本结构开始向全要素资本结构转变,投资管理也就让位于价值创造。

二、中国的公司财务:基于资本市场的视角

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是中国公司财务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改革前只有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两种类型的企业,从而当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时(1984),国营企业改革就长时间成为经济改革的核心命题。国营企业的改革历经行政性分权、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多元化等几个历史阶段(张维迎,1995)。90年代初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市场经济”也被最终确立为改革的终极目标。20多年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现雏形,上市公司业已成为企业的典型形态和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可以说,今天的公司财务发展到了几乎已经与资本市场无法分离的程度。

在理论领域,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形成了一组基础范畴和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至少包括:(1)选择——效用理论;(2)状态偏好理论;(3)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4)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与套利定价理论;(5)期权定价理论;(6)资本结构理论(卡普兰,2007);(7)新优序融资理论;(8)自由现金流量假说;(9)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沈艺峰等,2004)。但是,成果卓著的现代财务理论体系距离中国的财务管理实践仍然非常遥远。市场经济体普通存在着相同制度约束下的自由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市场、政府和企业三者总体存在着比较清晰的边界等公司财务的一般性基础环境并未成为中国公司财务的现实性前提条件。不管怎么理解“公司财务”,在中国,毫无疑问,公司财务的核心内容是融资。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基于资本市场的中国公司财务实践。

(一)证券市场中的IPO

虽然中国在改革之初(1981)就恢复了国债(国库券)的发行,但将证券市场视为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却是大约10年后的事情。90年代初期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大型国营企业融入社会资金以实现其限期脱困的目的。由于改革一开始就不涉及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调整问题,所以国营企业及其各级人对股权融资的需求和偏好远大于债权融资,中国资本市场一开始就是以股票制度挂帅的。中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额度管理阶段”(1993-1995)、“指标管理阶段”(1996-2000)、“通道制阶段”(2001-2004)和“保荐制”阶段(2004年10月以后)(马宇飞等,2011)。这一历史变迁,固然体现了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但更重要的是始终遵循了“在计划中”市场化的总体改革理念和实践。由于初始制度采取了股权分置和试点审批等计划性安排,上市公司实际上成为了全国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舞台,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也就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竞争的主体,作为控股股东的政府和作为中小股民的普通投资者一开始就成为了两个利益不同直至利益对立的集团。事实上,证券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就是要维护好股票IPO的“强磁场”效应,并“有计划”地严格调控社会资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结构和流量。股票市场自始至终都是以向社会直接融资方式解决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难题为己任,证券市场的IPO对于认识中国公司财务所处的基本经济环境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的“资本运作”

早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产能大规模过剩和企业大范围倒闭,工业化国家的资本市场就掀起了一股以水平合并为主要形态的收购和兼并狂潮。紧随其后,监管层便出台限制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政策,如美国通过了旨在阻止大规模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Sherman Act of 1890)。但是,产能过剩已经是工业化国家普遍的经济现象,当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保证企业及时压缩生产规模和退出市场时,产能过剩的问题最终只能留给资本市场来解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竞争取代产品市场的自发调整,对来势凶猛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做出了反应,资本市场迎来了著名的以杠杆重组(Leveraged Reorganization)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黄金十年”。但是,与如火如荼的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不同,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却是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资本运作”闹剧。

“资本运作”并不是一个学科概念,企业实务中使用时也非常含混。逻辑上,“资本运作”应该离不开“资本”。在经济学上,“资本”是一个未获得一致性定义的术语。马克思认为(1867),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萨缪尔逊认为(1948),资本是经济产出的耐用投入品;还有人认为,资本是对特定资源的要求权(普雷维茨,1998)。本文认为,资本的含义至少包括:(1)可以用价值形态来表示;(2)存在未来收益(净现金流入)的可能性;(3)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归属可以具体化;(4)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5)是可以计量的;(6)是可以流动和可交易的。在企业实务中,“资本运作”大体上是指,把企业的资本定义为全要素资本而不仅仅是财务资本,并以全要素运营的原则取代产品经营的原则,通过资本市场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各种形态的资本和资源采用调整、组合、剥离、收购、兼并等手段来运营,以追求私人利益的经营管理方式。按照本文的定义,“资本运作” 则涵盖了产品经营、生产要素重组和公司控制权竞争三个主要方面。如前所述,国家控股的所有权模式、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改制方式、以及计划化的“审批制”与“额度制”相结合的股票发行制度天然地建立起了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关系决定了上市公司主要面临的公司治理问题是“控制性股东——中小股民”之间的问题,而不是“股东——经理”型问题。据此可以推断,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总体上就是控制性股东的掏空行为(Tunneling),以及间或性的支持行为(Propping)。控制性股东和(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母公司(集团)的存续或当地的经济发展,天生地具备从上市公司转移各种资源特别是流动性资源、稀缺性资源的动机。尤其是,中国证券市场中:(1)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严重分离;(2)不存在有效的中小股民保护机制;(3)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控制性股东、证券监管部门三者总体上的国有性质等三个特征又在制度上保障了掏空行为的实施。中小股民一度对此做出的大规模逃离股市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证券监管部门在再融资环节不得不强化以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业绩为基础的“明线检验”(Bound Tests)机制,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控制性股东及(地方)政府的明目张胆的掏空行为。在上市公司无法轻易越过明线检验的情况下,控制性股东及(地方)政府不得不间或性地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以维护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

(三)非证券资本市场中的公司财务

资本市场应是一个多层次的公司金融体系,既包括股权市场也包括债权市场,既包括场内市场也包括场外市场,既包括境内市场也包括境外市场。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跨越了从小众到大众,从场外到场内,从私募到公募的发展阶段,一开始就去建设面向全国投资者尤其是面向中小股民的交易所市场。其后果是,相当长时间内企业上市一直是地方政府政绩的表现,上市公司也得到来自当地政府的各种“照顾”;企业的产权改革被长期搁置;企业改制、财务规范和公司治理因没有内生的激励机制而呈现出临时的对策性的功利化定位;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缺乏逐步成长为公众公司的磨砺过程。

不管证券市场怎么发展,上市公司都只是市场主体中很小的一部分,沪深两个交易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也只有2 500多家上市公司。因此,非证券资本市场仍然是公司财务不能忽略的重要方面。以房地产业为例,尽管经受政府的严厉调控,但2012年房地产投资规模还是超过了7万亿元。在交易所市场,自2010年国内暂停A股再融资后,资金主要来源于境外交易所市场,2012年仅有2家在港IPO融资36亿元,2家在港配股融资52亿元,另全年境外发债融资约600亿元,合计仅提供了约690亿元融资。在境外市场,商业银行房地产类贷款(不含个人购房贷款)当年增量约1.35万亿元,全年房地产信托新增规模约2 600亿元,私募基金新增规模约2 000亿元,再考虑非房地产类贷款流向房地产业的银行贷款规模(按2012年商业银行非房企增量贷款总额4.75万亿元的10%估计)约4 700亿元。据此估计,则境外市场的非主流形式房地产业融资总规模高达6 500亿元。很显然,这部分资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非监管场所、以非平均成本融入的。这种非主流融资将会持续、长时间、大规模的存在,也将给中国的公司财务带来新的机会和严峻的挑战。

三、财务的价值在于捕捉技术的商业化机会

二十多年来金融与财务管理实践增进的一个共识是,资本市场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公司财务应该回归其本来价值。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技术进步中不断深化对技术本身的认识。尽管今天人们对“技术”的概念和范畴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技术已经普遍被视为核心的独立生产要素。同样的,今天的财务人员也被赋予“价值管理”这一新角色。但是,如果公司财务首先不能实现价值创造,也就无法去实施价值管理。财务的价值创造是与技术的商业化密切相关的,当财务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技术的商业化机会时,财务就可以利用自身的范畴、逻辑、方式、途径和工具为公司创造价值。历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技术革命,包括远洋航运、铁路、电报、汽船、汽车、有线系统、民用航空、无线电、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既是公司财务继续深化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公司财务不断深化的结果。资本市场在历次挤出过剩产能和促进技术升级的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整个社会的福利,但是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加速更新以及产品市场的周期性自发调整所带来的巨额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却总体上由资本市场来承担的。大萧条(1929-1933)就是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为起点。与之类似,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后期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都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创。技术进步也不能保证企业基业长青。发生经济危机至少表明,财务未能有效地促进技术的商业化。立足经济学原理,发生危机时更应该让财务主体,也就是各种产权独立的企业去自由寻求商业机会、自主做出投融资决策,以及独立地参与市场活动。但是,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在中国除2009年启动的四万亿元中央政府投资以及随后数倍于该金额的地方政府配套投资,将资本主要投向了营利性和流动性都很差的大型基础设施领域之外,金融监管部门还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产业领域和民间资金信贷做出更为严厉的限制。比如,有论调将诸如房地产等产业不加分析地与“实体经济”割裂和对立起来。事实上,房地产业中不仅工业地产,而且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不仅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新材料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产品市场。沿着工业革命和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足迹,关于技术进步、资本扩张、产能过剩、金融危机、商业机会、经济复兴等交错循环、变迁和演进的观点,为我们重新探讨、了解和认识公司财务的价值指引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03,(3).

2.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