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月度总结范例6篇

物流月度总结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1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特点

(一)规模速度稳中偏弱

一是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延续回落走势。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呈现“稳中偏弱”的基本特征。1—5月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1.7%,增速较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

从物流总额构成看,工业品、农产品与进口物品物流总额增速回落。工业品物流总额85.4万亿元,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91.8%,可比增长9.3%,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5.9万亿元,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6.4%,可比增长6%,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可比分别增长3.0%、21.4%和27.0%。

从物流业务类型看,走势存在明显分化。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低迷。钢铁、煤炭、水泥物流业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突出表现在以大宗商品运输为主的铁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出现负增长。1—6月,铁路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2.7%,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0.1%。民生物流业务较快增长。重点物流企业情况显示,与消费品等与民生相关的物流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20%以上。高端物流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快递物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快递业务量增速连续28个月超过50%。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8.4亿件,同比增长60.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29.8亿元,同比增长34.5%。部分重点企业供应链业务量增速达到40%以上。

二是价格持续低迷。一方面,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市场价格继续下降。二季度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持续下行,5月份降幅有所收窄,6月份降幅再次扩大。当月环比下降1.50%,降幅较5月扩大0.54个百分点。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建材类产品呈现回升势头外,其他类产品价格环比均有下降。其中,黑色金属跌幅较大,超过3个百分点;化工产品、成品油和机电产品次之,跌幅在1—2个百分点之间;有色金属、木材、原煤和汽车跌幅较小,在1个百分点以内。

另一方面,传统物流服务价格继续下跌。6月份,受物流需求规模增势减缓、运输能力结构性过剩等因素影响,物流服务价格继续回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为49.9%,保持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其中,海运价格降至近年来新低,6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990.5点,环比下降3.2%。6月14日,该指数报收于996.04点,首次跌破千点,随后持续走低,28日收于976.6点,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1—6月份,综合指数平均为1043.5点,较去年同期下降7.9%。国际航运方面,6月份,受国际铁矿石及煤炭出货明显增长带动,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为920.9点,较5月份回升8.2%,但1—6月份平均指数为847.5点,同比大幅下降10%。

三是行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落。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1.8万亿元,可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 7.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3万亿元,增长5.9%,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贸易业增加值3136亿元,增长9.1%,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30.1%,增速有所回升。

四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势回落。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9.0%,较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映出经济社会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其中,运输费用2.3万亿元,同比增长8.5%,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在运输费用中,铁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3.3%,保持较快增长;受海运需求和价格双双下降影响,水上运输费用同比下降7.3%;道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0.1%。保管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9.3%;保管费用增速变化主要受利息带动,上半年,利息费用同比增长9.1%。管理费用5719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收入增速首次超过成本。在转型升级中,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增值服务,盈利能力较传统业务增强。据对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汇总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增幅比1—4月份回升1.1个百分点,高于主营业务成本0.1个百分点。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扣除港口企业利润率为4.3%,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从中物流业景气指数(LPI)来看,6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回落至58.1%;在业务总量指数回落的同时,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4.5个百分点,回升至56.1%,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转好迹象。

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来看,上半年,重点联系的79家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毛利645亿元,同比增速由降转升,较去年同期增长0.14%;利润总额184.9亿元,同比下降14.3%,较1—5月收窄5.6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2%,较1—5月回升0.12个百分点。

二是业务模式和结构加快调整,供应链发展成效初显。在市场倒逼机制下,企业业务调整的动力增强,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

供应链管理有新的发展。首先,制造业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需求逐步显现。在市场需求不足、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物流与供应链需求加大,为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部分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供应商转变。部分物流企业以当前需求回落为契机,低成本整合资源,主导构建供应链、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专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其一,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如中远物流采用集约化运作模式,延伸拓展公路物流、工程物流;中外运逐步向内贸、内需物流发力;中储努力拓展生活资料物流需求服务,构建天津乳业服务链;吉泰物流在传统铁路运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粮食及冷链物流业务。其二,专业化物流融合发展,精细发展。如围绕汽车、家电、电子、医药、粮食等行业,基本上形成了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如海尔物流积极构建仓储、配送、服务、信息四网融合、全程可视化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长久物流为一汽、重汽、福田、北汽等提供整车、备件和零部件入厂物流服务。德邦物流专注于干线公路运输,打造大中型城市运输配送链条,编织密集网络,提供标准化服务。安得物流积极服务于客户企业战略转型需求。其三,各类物流企业创新发展,如供应商库存管理、供应链金融、保税物流、邮政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如浙江传化实行网络化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中邮速递为大客户从供应链规划入手,优化库存,整合体系,实现运输集成化。京城物流通过信息化整合企业一级仓库,实现功能整合。

二、下半年行业运行仍将延续平稳走势

二季度,各月PM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为50.5%,表明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6月份,各项指数虽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也呈现出某些积极的因素。小企业经营呈现回升迹象。小型企业PMI指数为48.9%,虽仍处在50%以下,但环比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库存仍在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回落至48.2%水平。

从内需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一直较为稳定,发挥了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从非制造业PMI调查来看,上半年建筑业一直表现突出,商务活动指数平均水平达到61.0%,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从投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波幅最多只有0.3个百分点。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施工项目增长18.8%,同1—4月持平;新开工项目增长15.6%,比1—4月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到位资金增长20.2%,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从这些情况来看,新开工项目、施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增势稳定,资金到位情况也较好,下半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消费的基础支撑作用在波动中有所回升。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9%,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从这些数据表现来看,下半年消费增速有向13%左右的正常水平回归的趋势。从外需来看,虽然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由于世界经济呈现弱复苏基本态势,出口低于去年的可能性较小。

从上述情况来看,下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仍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仍在继续,增速难见明显回升,预计在7.4%—7.9%区间小幅波动,经济运行的亮点将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变化上。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预计生产资料流通和物流行业发展基本态势平稳,但出现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在此背景下,企业业务调整、行业转型升级将得以持续,供应链管理将快速兴起、货运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物流服务网络将进一步拓展。大宗商品等传统物流需求将继续保持低迷,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速在9%—9.5%之间,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可比增速在11%左右波动。

三、行业运行面临的问题

一是市场需求偏弱。国内需求回升缓慢。今年以来,虽然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呈波动性回升,但目前指数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从产需关系来看,需求侧明显偏弱。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6月份生产指数为52%,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外部市场需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从外部环境来看,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虽然保持50%以上,但处在较低水平,并时有波动,5、6月份均为50.6%,略高于4月份,显示全球经济回升势头不稳。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今年前5个月,受短期偶然性因素影响,只有3月份短暂回升到50%以上,其余月份均在50%以下。6月份为47.7%,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

二是税收负担偏重。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增加了物流企业负担。物流企业的人工成本占经营成本的绝大部分,而在增值税体制下,人工成本得不到抵扣,物流企业实际税负不降反升。企业普遍反映,货物运输服务税率上调过高,企业税负将大幅增加。此外,国际货代业取消了差额纳税政策,由于上游国际运输执行免税和零税率政策,国际货代业没有进项税抵扣,如果全额征税,绝大多数企业将出现严重亏损。其二,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落实不够、地区执行标准差异明显,部分符合资格的物流企业没有享受到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其三,对于物流园区的相关土地设施征收房产税,加重了企业税负负担。

三是网络建设受限。物流企业实现跨区经营和建立服务网点,都要注册公司,按照公司标准配置人员、场地、设施,申请执照,不仅审批手续繁琐,加重了企业负担,尤其是政策造成企业由“大型”变成“小微型”,集约化程度不升反降,不利于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物流运输不畅。其一,“物流围城”现象和“最后1公里”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其二,物流园区规划与高速公路建设衔接性较差,阻碍了物流一体化运作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其三,许多城市在中心城区采取多种形式的交通限行管制,影响了城市配送的正常运营;各类罚款、不当收费仍然较多,如,汽车尾板问题悬而未决,车辆受罚风险加大。

四、政策建议

一是控制产能过度释放,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目前随着市场需求有所回升,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二者差距有所扩大。这种产需不协调的发展态势,使库存调整迟迟不能见底,不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要配合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控制产能过度释放,实现市场供需平衡发展,促使经济发展在适度较快增长平台上平稳健康运行。

二是完善税收等相关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费罚款负担。其一,对于营业税改增值税,充分考虑到物流业人工成本占比较高的特殊性,避免企业税负不降反增;对国际货代业免征增值税,这样可以解决“营改增”后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其二,对跨区经营企业实施所得税合并纳税,凡由总机构统一核算、财务系统联网的物流企业,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批、总机构统一合并企业所得税。其三,加大落实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力度,要统一执行标准,减少和限制地方自由裁量权。其四,要规范收费,清理不合理收费。其五,加大城市物流配送建设力度、尽快解决汽车尾板问题,减少罚款。对城市配送车辆与普通货运车辆进行分类管理,将“限制所有货运车辆通行变允许城市配送车辆通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限行时间和路段,保障城市配送通行便利。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完善药物管理体系。通过整治工作,强化抗菌药物依法经营流通意识,规范抗菌药物流通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我市抗菌药物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整治范围及主题

范围:全市抗菌药物有关经营企业

主题:促进抗菌药物管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三、实施阶段及工作措施

(一)部署启动阶段:2012年5月

1.宣传动员

相关药品经营企业制定抗菌药物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内教育与对外宣传等途径,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各相关科室及药品经营企业为主体,成立本单位抗菌药物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于5月15日前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邮箱备案存档。

(二)检查整治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1.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0日

各相关药品经营企业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自查自纠,主动对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整改,并做好整改记录。

2.指导检查阶段: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5月31日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药物流通领域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进行随机抽查。检点包括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药品分类管理及执业药师在岗情况等。与相关药物经营企业签订《规范抗菌药物流通保证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专项检查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20日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专项检查,加大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药品零售单位的负责人和营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凭医师处方销售处方药。对患者要凭处方报销等特殊原因造成处方留存确有困难的,零售药店要做好详细处方登记及销售记录,确保用药安全。终止妊娠药品和蛋白同化制剂等零售药店不得经营的品种,严禁违规销售。

4.总结上报阶段:2012年6月21日至2012年6月30日

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将本单位内开展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检查结果和工作总结上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督导检查阶段: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

1.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企业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各相关企业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市局,并积极准备迎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督导检查,确保我市抗菌药物整治工作万无一失。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本次整治工作是近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相关部门、企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扩大宣传,广泛动员。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时期敏感,意义重大,各相关部门、企业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各种渠道,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动员全社会人民参与,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香溪河支流;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理化动态;水华调控。

中图分类号:Q1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089-06

2003-2010年香溪河支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华发生,藻类水华暴发次数与面积逐年增大,范围从几公里扩展至几十公里,主要发生在三峡大坝西侧水域。国务院三峡办下达香溪河支流鱼类增殖放流示范推广项目,其目的是在香溪河支流开放型水域中开展鲢、鳙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摄食浮游植物,通过生物调控法使水域藻类的密度下降或防止水华发生,以增加库区渔民的渔业经济效益。本研究是根据香溪河支流氮、磷含量较高且极易发生水华的特点,在不同季节,依据水位线变化规律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以调控藻类频发,同时监测并分析香溪河支流在放流滤食性鱼类前后水域中的理化因子变化特征,为香溪河支流鲢、鳙滤食性鱼类生物防治水华、投放数量与时间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2010-2012年在香溪河支流范围内从二级电站至西陵峡口与库区相连处水域设置10个采样点,如图1所示,分为1号采样点(二级电站),2号采样点(高阳镇),3号采样点(大里溪),4号采样点(峡口镇),5号采样点(高岚河),6号采样点(七里峡),7号采样点(贾家店),8号采样点(官庄坪),9号采样点(乔家坝),10号采样点(香溪河河口与长江西陵峡口主干道路结合部)。采样频率为每月中旬进行1次常规监测。

1.2 放流时间、批次、数量

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香溪河支流水域采用不同季节与水位线分7批次放流1 468万尾滤食性鱼类苗种。

1.3 监测项目

常规监测项目有:水深、水温、溶解氧、透明度(SD)、电导率(Cond)、pH、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正磷酸盐磷(PO4-P)、总硬度(HD)、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a[1,2]。

1.4 采样与监测方法

水深以三峡库区设定水位线标柱为准;透明度用塞氏盘法现场测定;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采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现场测定;其他理化指标均由0.5、2.5、5.0 m深取水样的混合水样实验室内处理,用德国默克公司的Photolab 610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三峡库区香溪河支流水域主要理化指标月平均值含量分析结果见表1。

2.1 无机氮(TN、NH4-N、NO2-N、NO3-N)

香溪河支流放流鱼种前2010年4、7、9、12月及2011年1~6月水域TN、NH4-N、NO2-N、NO3-N月平均值分别3.10 mg/L, 0.421 mg/L, 0.048 mg/L, 2.869 mg/L; 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香溪河支流水域采用不同季节与水位线分7批次放流1 468万尾滤食性鱼类苗种,控制水域中浮游植物过分繁殖形成水华,水域TN、NH4-N、NO2-N、NO3-N月平均值分别为2.20 mg/L,0.065 mg/L,0.022 mg/L,1.643 mg/L,比放流滤食性鱼种前有明显下降,TN下降29.03%、NH4-N下降84.56%、NO2-N下降54.17%、NO3-N下降42.73%。与中国大多江河型库、河流水域相似,无机氮中NO3-N占主要优势。

香溪河支流的TN含量受集水面源雨水量带入农业面源、沿岸人类活动与生活、工业污染等影响。加之支流水流速变缓,库区蓄水发电导致营养物质沉积水体底层,每年3月水温回升使TN的含量升高。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7批次放流1 468万尾滤食性鱼类苗种净化水质后,TN含量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香溪河支流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前NH4-N含量较高,月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206~0.563 mg/L,平均值为0.421 mg/L。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 7批次放流滤食性鱼种1 468万尾后NH4-N含量t检验其浓度极显著下降(P

香溪河支流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前NO2-N含量月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028~0.063 mg/L,平均值为0.048 mg/L。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7批次放流滤食性鱼种1 468万尾后NO2-N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极显著下降(P

香溪河支流水体中NO3-N的含量占主要优势,约占总无机氮放流前的92.55%、放流后的74.68%。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放流前支流水体中NO3-N含量变化范围为1.884~3.424 mg/L,平均值为2.869 mg/L。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7批次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1 486万尾后支流水体中NO3-N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极显著下降(P

2.2 磷(TP、PO4-P)

香溪河支流与其他水域不同之处是该水体中磷的含量高,比其他水域要高出4倍以上,其原因是香溪河支流上游沿岸为我国三大磷矿之一,磷矿储量3.57亿t,沿岸磷矿码头较多,自然流失于水体,加上上游一个大型磷矿加工企业有废水排出,导致香溪河水域磷含量高。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香溪河支流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前TP含量月平均值变化范围0.408~0.642 mg/L,平均值为0.549 mg/L;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放流后TP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下降不显著(P>0.05),月平均值变化范围0.230~0.790 mg/L,平均值为0.495 mg/L。TP含量放流后比放流前下降9.84%。根据国家对地表水Ⅴ 类标准0.12 mg/L标准,香溪河支流超标了3.13倍。导致支流水域较易产生藻类暴发性繁殖生长形成水华,TP含量变化如图6所示。

香溪河支流水体中磷酸盐磷(PO4-P)的含量较高,PO4-P是浮游植物生长促进因子。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水域投放滤食性鱼类苗种前PO4-P含量月平均值变化范围0.171~0.454 mg/L,平均值为0.299 mg/L;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放流后PO4-P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极显著下降(P

2.3 化学需氧量(COD)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香溪河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前水体中COD含量月平均值变化范围10.925~20.008 mg/L,平均值为16.563 mg/L,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放流后COD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下降不显著(P>0.05),月平均值变化范围5.282~12.600 mg/L,平均值为10.465 mg/L,滤食性鱼类放流后水体COD的含量比放流前下降36.82%。COD含量变化如图8所示。

2.4 叶绿素a

香溪河支流水域中叶绿素a含量随季节水温、营养物质的变化而变动,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放流滤食性鱼类前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2.442~54.516 mg/m3,平均值为26.447 mg/m3。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7批次放流1 468万尾滤食性鱼类苗种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作t检验其浓度极显著下降(P

2.5 透明度(SD)

香溪河支流经过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后对水体改善产生良好的作用,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放流前水域的透明度变化范围为65.8~190.0 cm,月平均值为104.9 cm;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7批次放流鱼种1 468万尾后,水域透明度变化范围为68.0~266.2 cm,月平均值为158.8 cm。放流后比放流前透明度有明显上升,为51.38%,每年三峡库区降低水位线至154 m后香溪河水域面积缩小至50%,5~9月透明度明显下降,与雨季面源污染源、人类活动增大有关,透明度变化如图10所示。

2.6 其他理化指标

2.6.1 水温 香溪河支流水温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差异小,主要随季节变动, 变化范围8.84~28.75 ℃,平均水温19.81 ℃。

2.6.2 电导率 监测期间香溪河支流电导率放流前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259.2~365.3 μS/cm, 平均值为319.2 μS/cm,放流后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292.6~386.0 μS/cm, 平均值为343.7 μS/cm。空间上电导率变化不大, 但随库区水位高低的变动, 高水位170 m以上呈上升趋势,165 m以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库区高水位支流水体中污染源不能扩散悬浮物导致溶解盐含量增加,水位降低时支流水体中污染源扩散使溶解盐含量减少。

2.6.3 pH 监测期间香溪河支流pH放流前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8.03~8.68, 平均值为8.25,放流后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7.94~8.71, 平均值8.46。

2.6.4 总硬度 监测期间香溪河支流总硬度放流前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618~1 418 mg/L, 平均值为797 mg/L,放流后月平均值变动范围为215~554 mg/L, 平均值318 mg/L,支流生物净化水域导致钙盐含量下降。

2.7 富营养化评价

根据TLI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TLI(叶绿素a)、TLI(TP)、TLI(SD)、TLI(TN)、TLI(COD)。相关加权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LI(Σ)计算公式为:

TLI(Σ)=■Wj·TLI(j)

式中,TLI(Σ)表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表示第j种参数的权重;TLI(j)表示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m表示评价参数的个数。

据研究表明对于Aixaki等修正Carlson指数中的5项指标,相对重要性有: COD>叶绿素a>SD>TP>TN;则相应权重为W=(0.455,0.251,0.154, 0.086,0.054),据此权重计算TLI(Σ),结果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香溪河支流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前月平均值的TLI为67.0,放流后月平均值的TLI为56.4,放流后比放流前下降15.82%,但是香溪河支流增殖放流后水域基本处于轻度富营养化(评价标准:TLI

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香溪河支流7批次总计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1 468万尾,对放流前后支流水域理化因子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支流分批放流滤食性鱼种后TN、NO3-N、TP、PO4-P、COD、叶绿素a主要理化因子分别下降29.03%、42.73%、9.84%、48.16%、36.82%、75.01%。

香溪河支流中TP的含量一直偏高,通过增殖放流前后的总磷月平均值分别为0.549 mg/L、 0.495 mg/L,下降幅度较小。可能与香溪河上游的磷加工企业排出的废水经过两年多次检测平均含量为1.35 mg/L有关。磷加工企业要进行设备与工艺上的改造,减少排放废水的含量。

根据富营养化指数的标准评价香溪河支流仍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根据香溪河支流水域生态环境特点,为了长期调控水华发生,建议每年定期投放滤食性鱼种方可有效调控香溪河水域水华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祥飞.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合肥;流浪猫狗;本底调查;生境类型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饲养宠物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许多城市不断地出现宠物抛弃潮[1],加上城市流浪动物体系的不健全所造成的社会流浪动物消化能力弱等原因,流浪动物数量急剧增长[2,3],带来了一系列生物伦理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合肥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城市流浪动物的困扰也逐渐增强,但是流浪动物本底资料仍十分匮乏[4,5]。为此,在安徽省动物学会、合肥市犬业协会小动物关怀中心的倡议下,安徽省动物学会学生分会、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安徽大学动物保护协会于2008年7月和2009年7月连续两年进行了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本底调查[6,7,8]。经过一个冬季和2010年合肥市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期间的城市流浪动物收捕之后,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数量和生存现状是否有所改善?在安徽省动物学会、观鸟会和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支持下,安徽大学动物保护协会于2010年7月进行了合肥市第三次夏季流浪猫狗的生态调查。

1 区域概况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2°,东经117°)(图1),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 km2,建成区面积为224 km2。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合肥市可分为7种宏观生境(图2):大学城为代表的高校园区,占地共12万平方公里,高校众多如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人口数量多且稳定、食物来源多样化;合肥市火车站为代表的车站生境,包括两个火车站、五个汽车站及三个换乘中心,特点为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轴承厂石油库沿线的老式居民区街道生境,受城市现代化进程影响较小;琥珀山庄为代表的现代社区生境,居民养狗氛围浓厚、食量充足;杏花公园瑶海公园一线为代表的公园生境,人口流动性强、环境好;中心菜市场为代表的农贸市场生境,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食物来源充足;天鹅湖畔为代表的建筑工地生境,人口稀少,食量来源较少,生活及建筑垃圾为主要来源;南艳湖风景区为代表的郊区湖畔生境,人口密度小,几乎未收到城市化进程干扰。

2研究方法

本次本底调研前期,针对所有调查队员集中培训三天,内容包括对流浪猫狗的识别特征,流浪动物与家养宠物的区别方法,本底调查生态学方法和三种数据表格的使用方法。

14名调查队员分编成2个调查队,各调查队再分成 2个小组,每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2008年或者2009年流浪动物本底调查经验的领队,同步进行流浪猫狗的调查工作。借助博冠牌双筒望远镜,四个小组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样线法徒步调查,每侧视野范围50米,重点调查大学城、火车站、各大公园及逍遥津一线、轴承厂石油库一线老式居民区街道、芙蓉农贸市场、安居苑琥珀山庄、天鹅湖畔等各宏观生境代表的地点。若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只流浪狗,则由小组中两人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无干扰跟踪,记录其在半个小时之内的行为特征及受干扰行为特征,其他组员继续沿路线前进。

最后,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则进行 Post Hoc多重比较检验。

3研究结果

3.1 流浪动物数量

2010年7月的合肥市区流浪动物本底调查共进行144h,每天出行调查时段为6:00~18:30,调查样线长度约504km(调查速度3.0 km/h)。两侧视野各约50m,调查总面积约50.40 km2。调查到合肥市流浪动物59只,密度1.1761只/ km2。其中流浪狗21只,密度0.4167只/ km2;流浪猫38只,密度0.7594只/ km2。流浪猫的密度高于流浪狗的密度。

相比于2008年7月合肥市流浪动物本底调查结果[2],流浪动物密度明显下降(见表1),流浪猫密度高于流浪狗。但由于流浪猫为夜行性动物,而调查是在白天进行,故流浪猫的实际密度应大于调查密度。

3.2 流浪动物的生境选择

将合肥市流浪猫狗的栖息地结合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划分成 7种宏生境类型,统计出各宏生境出现的流浪猫狗的数量(见图2)。流浪猫活动范围较活跃区域是大学园区和现代居民社区,其次是公园和老城区居民街道,活动范围最少的是建筑工地、郊区湖畔、火车站和菜场。大学校园食物来源丰富,环境较为稳定安逸,适合流浪猫的生活特性,数量占首位;现代居民社区有较多宠物爱好者是流浪猫食物来源的保证,一些宠物抛弃现象也造成了该生境流浪猫数量较高;居民区、学校和公园的植被长势较好,较多的墙角隙缝和花木草丛给流浪猫的栖息繁殖提供了隐蔽的窝址。从流浪猫微生境选择的数据可知,流浪猫主要在垃圾堆中捡食为生,且选择在灌丛花坛和墙角旮旯等遮蔽度较大的微生境栖息。流浪狗觅食及生存环境也主要为居民社区和街道,然而由于学生对于流浪狗的畏惧心理,数量相对少于流浪猫;菜市场人员驱赶造成流浪狗很少活动于此类公共场所;公园环境卫生管理较好,垃圾分类放置于垃圾桶里,流浪狗较难得到食物,数量很少;建筑工地、郊区湖畔等地食物来源不足,因此分布很少。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流浪动物现行状态分析

为了向有关部门和组织日后解决城市流浪动物问题时提供翔实且多元化的调查数据和信息,2010年夏季的合肥流浪猫调查在统计流浪动物数量的同时,也会关注并记录流浪动物的行为状态及规律,现做汇总分析如下:(1)流浪动物多喜欢在城市人工灌木丛里、垃圾区域等地方活动以获得食物及避开强烈日照及人为驱赶,说明流浪猫狗主要受胁因素为食物、饮水和安全;(2)流浪动物在被发现时,多数全身较脏有污浊,皮肤及毛发多患有疾病;(3)只在高校园区发现了流浪猫和流浪狗的幼仔,其他生境均为发现流浪猫的幼仔;所发现的流浪动物均已成年,体型中等;流浪猫野外繁殖率极高,但由于起活动范围较小且多为夜行性,所以很难看到;流浪狗的繁殖活动相对较低,幼仔存活率更低;(4)调查中所发现的流浪猫狗并非都为“土狗”,也有一些狗属于名犬,但都有些身体表征残疾或精神异常表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只“日本尖嘴”右后腿残疾,一只“金毛犬”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一只“西伯利亚哈士奇”单眼损毁。通过这些表征现象可以推断这些名犬是由于受伤或残疾遭到主人丢弃。

4.2合肥市三年流浪动物密度走势分析

4.2.1流浪动物的密度变化

2008年到2009年合肥市流浪猫狗密度明显降低,流浪猫更为明显,从0.8587只/ km2降到了0.2679只/ km2;从2009年到2010的夏季,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总体密度有所回升,其中流浪狗的密度超过了2008年,总体密度也回升至1.1761只/ km2 。

4.2.2流浪动物的密度变化原因分析

1)2009年流浪动物的总体密度比2008年低。2009年,合肥市为响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设,流浪动物重点生境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流浪动物的生存。4月中部博览会在合肥举行,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合肥野生动物园为城市流浪猫、流浪狗紧急筹建了专门的“收容所”收容管理,这极大地减少了合肥市流浪动物的数量。2009年至2010年合肥市除了火车站改造之外没有其他施工拆迁的现象,总体情况较稳定,生境类型无太多变化,为流浪动物的繁衍生存提供了机会,故密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8年。

2)2009年流浪狗密度比流浪猫密度大的原因:流浪狗受人类的影响较大,对于流浪狗的捕杀每年都有进行。而流浪猫体型较小,活动轻便迅捷容易隐蔽,受人类生活影响较小,因此遭抛弃的流浪猫的死亡率低于流浪狗的,因此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流浪狗的密度小于流浪猫的。另外此次调查的时间段都集中在白天,而猫主要在夜间活动,故今年调查所得流浪猫数量比流浪狗要低得多,但是从2008年白天与夜晚间的猫狗对比中我们仍可以发现流浪猫的数量与2008年白天发现的密度0.40只/2是持平并有所下降的。故从2009年的调查数据来说,合肥市流浪猫的密度仍是大于流浪狗的。

3)2010年流浪动物的密度相对于2009年增加的原因:这是我们第三次进行调查,在路线和调查区域上有了明显侧重,所得的数据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是有所增加的,这在今年是已预见的。在2009年对特殊地域的对比中,如火车站附近的新蚌埠路与物流大道交汇处附近前年发现流浪动物4只,今年2只;合肥老火车2008年发现流浪动物群体,2009年由于修路的主要原因,未曾发现,可以看出流浪狗的数量在数据的调查结果上是比2008年多,同时要理性的看出基于上述原因,流浪狗的密度在2008年密集区域是呈下降趋势的,2010流浪动物数据是建立在前两年调查总结后的基础上,数据更加能反映出合肥市流浪动物在高频出现区域的分布状况。

致谢

感谢合肥市犬业协会小动物关怀中心、安徽省动物学会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团委提供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感谢安徽大学宋秋婉、董宇、蒋莹、李丹丹、王凯晨、汪苏成、崔星、王齐、晏绍飞、顾成波、胡逸灵、任硕、王金刚、谢长辉、张晶、汤玉洲、李婷婷、吕文晓、李明月、刘艳、陈月、李振、刘伟烨、王超然、朱园园、张深彩、谢然、马晗、陈巍巍、徐龙、梁爽、张冰雪、余玲玲、张萍、章臻、曹玉言、金建、郭宇、李龙杰、刘源涛、郭璐、等同学在此次调研和动物保护工作中的努力付出和支持!

5 参考文献

[1]蒋志刚,郭晓辉.北京市区流浪猫密度的初步抽样调查[J].野生动物杂志.2007,28(1):3-6.

[2]Fitzgerald B M,Karl B J.Home range of feral house cats(felis catusl.)in forest of Orongorongo Valley,Wellington,New Zealand.New Zealand Journal of ecology,1986,9:71-81.

[3]Page R J C,Ross J,Bannet D H.A study of the home ranges,movements and behaviour of the feral cat population at Avonmouth Docks.Wildlife Reasearch,1992,19(3):263-277.

[4] 李凌.合肥新闻网 2009,2.合肥召开09年重大项目调度会计划投资近200亿.ah.省略/hfnews/2009-02/26/content_15799941.htm

[5] 陈媛媛,叶琳玲.中安在线-合肥晚报 2009,4. 合肥野生动物园流浪猫狗收容所开门

ah.省略/system/2009/04/20/002244452.shtml.

[6] 侯银续 ,张保卫,杨广岚 ,周立志.合肥市夏季流浪猫狗的初步调查.野生动物杂志.2009,30(1):9-13.

[7]侯银续,张保卫,周立志,李进华.合肥市夏季流浪猫流浪狗行为时间分配的初步研究.野生动物杂志.2009,30(2):88-92.

[8] 侯银续,张保卫,张坡,池鹏.合肥市流浪动物活动规律的初步调查.野生动物杂志.2009,30(6):321-325.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5

三峡建设十年大事记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规划。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办公室、移民开发局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1997年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10亿元人民币三峡债券发行计划,这是三峡总公司第一次采取国内发行债券的形式用以筹措三峡工程建设资金。

1997年11月8日实施大江截流。这标志着为期5年的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三峡工程转入二期工程建设。

1998年5月1日,临时船闸通航,临时船闸是三峡工程投入运行的第一个包括土建、机电设备工程设计、制造、施工与运行调度的综合性项目。

1998年7月,三峡坝区遭遇57700立方米/秒流量的大洪水,坝址水域来水量达到187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三峡工程经受住洪水考验,工程主要项目正常施工。

1999年10月3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南线五闸首保护层最后一方石碴被运往碴场,至此,由武警水电部队第四支队担负的永久船闸南线开挖全线告捷,这标志着永久船闸主体开挖工程圆满结束。

2000年7月17日,150户9639名重庆市云阳县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市崇明县落户。这是由政府组织的首批外迁移民。

2002年5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地实施了对上游围堰的爆破。1997年大江截流形成的上游围堰完成了历史使命,滚滚长江水直接进入三峡大坝基坑。

2002年9月1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开始进行有水调试。永久船闸按年单向5000万吨和通过万吨级船队要求设计。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下达的三峡库区12万二期外迁移民任务全面完成,135米水位下的清库工作接近尾声。

2002年11月6日,长江导流明渠成功实现截流合龙。导流明渠截流是二期、三期衔接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这为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135米,首批4台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兴建三峡工程的意义

长江三峡工程本质上是一项庞大的生态工程,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使广袤、富庶的华中平原不再受洪水威胁,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平原湖区生态达到新的相对的稳定。三峡工程的兴建正是基于这种严肃的认识。

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防洪问题上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众所周知,中国因洪水灾害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其中长江流域是中国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以中下游地区为最甚。据历史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本世纪以来,长江发生过3次严重的洪灾,共淹地1.2亿亩,淹死31.7万人,仅1954年水灾直接损失就达100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算。因此,如何防治长江中下游洪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水利工作的一个重点。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洪,但它还将产生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计划从提出至今,过去了70多年。为该工程的研究,不仅中国的科学界、工程界几代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前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不少专家也曾参与了工程规划、设计研究与咨询工作。所投入力量之雄厚、工作量之繁重,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称罕见。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根据总理提出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表决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正式批准将该项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规划。

三峡工程实施计划

工程采用分期导流,分三期进行施工。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7年。

第一期工程施工期五年

利用中堡岛修建一期土石围堰围护右岸叉河,一期基坑内修建导流明渠和碾压混凝土纵向围堰。同时在左岸岸坡建临时船闸。一期导流期间,江水和船舶仍由主河床通过。

第二期工程施工期六年

修建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二期基坑,进行河床泄洪坝段、左岸电站坝段、左岸电站厂房施工。同时在左岸修建永久通航建筑物。二期导流期间,江水经导流明渠下泄,船舶经明渠或临时船闸通行。

第三期工程施工期六年

修建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拦断明渠并蓄水至135米高,左岸电站及永久船闸可开始投入运用。三期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三期基坑,修建右岸大坝和电站。三期导流期间,江水经由永久深孔和设于泄洪坝段的22个临时导流底孔下泄,船舶经永久船闸通行。

三峡水利枢纽世界之最

长江是中国最大河流,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集水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从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世界上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其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效益,均居世界同类水利工程前列,无相当的巨型水利枢纽与之比拟。

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将极大地改善长江中下游防洪条件,特别是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状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护荆江南北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度,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航运效益最显著的枢纽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5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状的3000吨级提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综合工程规模最大

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10259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15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2933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28.08万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26台套、1820万千瓦。除土石方填筑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是世界已建和在建水利枢纽工程中最大的。

居世界之最的单项建筑物

(1)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为2345米,最大坝高175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第一。

(2)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单机容量与伊泰普、大古里并列第一)。水电站送出工程包括二回(600千伏直流输电,11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送出工程规模也居世界第一。

(3)双线五级梯级航闸三峡工程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米)、级数最多(五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长280米,宽34米,槛上水深5米)及过船吨位(万吨级船队),亦属世界已建船闸最高等级的内河船闸。船闸最大工作水头49.5米,最大充泄水量26万立方米,边坡开挖最大高度170米,均属世界最高水平,其工作水头属超世界水平。

(4)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承船厢有效尺寸120×18×3.5米,总重11800吨,最大提升高度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水位宽幅上游30米,下游12米等指标均超世界水平,三峡升船机属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居世界之最的金属结构

三峡工程金属结构总量包括各类闸门386扇,各种启闭机139台,引水压力钢管26条,总工程量28.08万吨。其综合工作量为世界已建和在建工程之首。单项金属结构中,引水钢管的内径(12.4米),永久船闸人字工作门挡高度(37.75米),门高(39.75米),运转时最大淹没水深(17米~35米)等,均属世界之最。

其它世界之最

(1)坝址年迳流量4510亿立方米

(2)设计洪水洪峰流量98800立方米/秒,相应下泄量69800立方米/秒

(3)校核洪水洪峰流量124300立方米/秒,相应下泄量102500立方米/秒

(4)枢纽最大泄洪能力116110立方米/秒

(5)施工导流洪水洪峰流量72300~83700立方米/秒

(6)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

(7)施工通航运量1550万吨/年

(8)混凝土浇筑总强度410万立方米/年,46万立方米/月

(9)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最大月上升高度23米,浇筑强度8840万立方米/月

(10)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强度4台/年(280万千瓦/年)

三峡水库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据1992年调查,淹没线以下有耕地(含柑桔地)35.94万亩,居住人口84.41万人,规划最终需搬迁安置的人口可能达113万人。因此,三峡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的规模和难度均属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的投资

三峡工程投资规模大,按1993年5月末的中国物价水平测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按目前1:8.3汇率水平计算,约合108亿美元。由于工期长达17年,其间物价上涨会增加部分投资,此后,资金来源中有一部分负债会发生一些利息费用,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到竣工之时,累计总投资约2039亿元人民币。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

历经亿万年的漫长的地质时代,长江流域的原有的生态平衡已在自然演进中失去,洪水泛滥等等灾害,造成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成为世纪之忧。

次生环境的不平衡加剧,使原生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缓减和改善这种生态危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平衡的途径,使长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务之急是建立长江流域新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相应的工程措施―三峡工程。该工程的兴建,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同时改善洪患及分洪引起的环境恶化、灾后疫情等,有效地减少下游湖泊的泥沙淤积,改善水质、减轻污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峡工程是一项最大的重要的生态工程。

因此,三峡工程在建设实施中应扬长避短,加快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三峡工程利大于弊。经长期的考证,大部分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环境对策和措施后,均可避免或减轻。

三峡的自然景观高达千米,是安然无恙的。文物古迹也作了搬迁保护,在水质、物种、地质和混沙问题上,均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长江三峡工程是有效改善长江生态失衡的工程,将更好地造福人类。

文物保护

据初步统计,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已发现文物点1208处,其中地面文物441处,地下文物767处,包括古遗址460处,古墓葬(墓群)307处,地下文物的埋葬总量达2200余万平方米。

地面文物的保护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就地保护。如白鹤梁枯水题刻、忠县石宝寨、白帝城等。第二类是搬迁保护。如张飞庙、屈原寺、秋风亭、大昌民居等将进行整体搬迁。对大量的石刻、题记、石窟、造像等可将其切割下来,凿石搬迁。第三类是取齐资料。对一些不可能搬迁的文物,取齐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原始依据。按计划,1995年至2000年,完成约70%的工作量,重点完成155米高程下的文物保护工作;2001年至2005年,按计划完成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

物流月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瘦西湖 浮游植物 群落调查 生物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Q14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40-1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直接影响水体水质、系统内能量流、物质流和生物资源变动[1-2]。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为扬州市区重要景观水体,系小型浅水型湖泊,湖面窄、河床浅、水量小、流动性弱、自净能力差,经瘦西湖水环境整治以及瘦西湖活水工程的实施,水质逐步改善。文章通过对瘦西湖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调查,了解其分布特征,进而对水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为瘦西湖水体的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采样点布设

瘦西湖共布设监测点位四处:S1、S2、S3、S4。见图1

1.2样品分析方法

1.2.1水样采集

于2012年4月、10月采集调查点位水样,瘦西湖水深小于2m,在0.5m左右深度使用有机玻璃采水器处采集亚表层水样[3],水样采集量为1L,现场加福尔马林液予以固定。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后采用抽滤-超声波震荡方法进行浓缩。

1.2.2浮游藻类计数和鉴定

吸取0.1ml浓缩样品注入0.1ml计数框,在10×40倍显微镜下,采用长条计数法进行计数。所得结果按下式换算成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

N=(A/AC)×(VW/V)/×N,N代表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个/L);A代表计数框的面积,Ac代表计数面积(mm2),即长条计数时长条长度×参与计数的长条长度×镜检的长条数;Vw代表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样品体积(ml);V代表计数框体积(ml);n代表计数所得的浮游植物的个体数或细胞数。

1.2.3水质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Margalef指数评价法:d=(S-1)/lnN,式中S为群落中的总种数,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

2结果与分析

2.1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4个采样点共检出藻类6门29科58属81种,其中硅藻门10科22属32种,蓝藻门6科10属12种,绿藻门10科18属24种,裸藻门2科3属8种,隐藻门1科2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

从藻类种类数来看,硅藻门和绿藻门物种在藻类组成中占较大比重,其余依次是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的物种。其中隐藻门物种仅在S2、S4点位检出,甲藻门仅在S4点位检出。从数量和出现频度来看,蓝藻门的坚实微囊藻(M.firma))、小席藻(P.tenue),绿藻门的小球藻(C.vulgaris)、球囊藻(S.schroeteri)、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varians)

在各点位均有检出,且在数量上占一定比例。各点位优势种以蓝绿藻为主,优势种比例在31.6%-96.9%之间。

2.2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调查结果显示,4月、10月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873-1960cells.ml-1之间(见图2),且两月细胞密度值差异明显。10月细胞密度明显低于4月的调查结果。

2.3水质生物学评价

利用Margalef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其中d>5,水质清洁;d>4,寡污型;d>3,β-中污型,dS2>S3>S4,瘦西湖总体水质为α中污-重污型。

3结语

4月、10月的两次调查结果显示瘦西湖水质为α中污-重污型,说明瘦西湖水体受到污染。调查结果中部分点位的蓝藻门占70%以上,硅藻门的直链藻,绿藻门的小球藻的大量出现正是多污带水体会出现的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与我们的指数评价结果一致。理化监测结果表明瘦西湖水质已达富营养化水平,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到中度富营养水平,运用Marglef指数的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因此可以利用该指数对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赵文等编著.刺参池塘养殖生态学及健康养殖理论[M],科学出版社,2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