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内容范例6篇

协调发展的内容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协调 发展理论

协调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协调发展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内涵并没有共识性的定义。熊德平教授认为:协调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系统演进的总目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子系统与总系统,以及子系统相互间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的协调,使系统及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金融协调是协调思想在金融等领域延伸与运用。目前关于金融协调,国内外从不同层次进行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技术层面,对金融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焦点主要关注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等。Marshall D A.(2002)研究如何通过改革建立起牢固可靠的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协调机制而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协调失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问题;Gautier P A.(2009)对协调摩擦与金融危机关联的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某一具体组织或机构内部的协调失败问题。Brandts J与Cooper D. J.(2006)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协调失败的进行观测,探寻金融系统的内部机理。技术层面的研究主要从协调技术角度探讨如何确立和完善合作过程中高效率协调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

(一)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的研究

金融协调发展理论渊源于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国内基本上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共识。沈军与刘莎(2001)认为金融协调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较高阶段。王原声(2004)认为,西方有关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麦金农(1991)的《经济市场化的秩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等著作中。不管是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还是提出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实质上都渗透着金融协调发展的思想。刘刚(2006)明确指出,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渊源就是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是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标志。

(二)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不同学者对金融协调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用,研究焦点也存在很大差别。王原声(2004)基于国际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内外协调的构成分为国际贸易协调、国际金融协调和国际投资协调等机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窦尔翔和何炼成(2004)从金融协调的对象角度指出,金融协调一方面是金融自身的协调,是金融的“本体因素”,另一方面是金融对经济的协调,即“指向性因素”。武巧珍(2004)重点从货币制度的视角,将金融协调发展分为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两部分。王爱俭(2005)基于金融协调机制的角度,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将金融协调稳定机制分为政府和中央银行间的协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及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三)金融协调划分方式的研究

国内学者倾向于采用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来进行划分。祁敬宇(2002)与王原声(2004)以国别为界划分外部协调与内部协调。杨大鹏(2004)和郭金龙(2006)认为,金融内部协调应包括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当局、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外部协调包括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协调。蔡则祥(2005)把金融协调划分为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融资形式等结构之间及其构成之间的内部协调,外资机构的引入与中资机构输出的外部协调,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应遵循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内外协调。邵国华(2006)也从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即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金融系统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金融业与非金融企业的协调、金融系统与金融国际化的协调。尹优平(2007)对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从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认为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

(四)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

关于金融协调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孔祥毅(2002)认为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微观的金融协调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之间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关系;杨大鹏(2004)从中观角度研究了有关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问题,认为金融组织结构协调演进的趋势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王爱俭(2005)界定了宏观的金融协调包括总量协调、结构协调、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控制,微观协调包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协调、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的协调。郭金龙(2006)将区域协调、内外协调、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都纳入宏观范畴。王威(2007)认为宏观金融资源体现的是金融资源各层的整合效应,中观金融资源包括了金融制度资源和金融工具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构成了微观金融资源。

(五)金融协调发展的空间视角

从空间差异等视角研究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田霖(2006,2011)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了金融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同区域的收入、就业、教育、GDP增长率等作为衡量金融差异的指标,揭示各个指标要素对金融综合竞争力产生的贡献弹性,从而解释区域金融差异的原因。冯涛和李江(2004)基于金融中介的角度,认为必须提高金融组织间的质量和规模才能缩小区域间金融的差距。田岗和陈琦(2004)发现如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增加,则会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变大,随着区域差距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各地区的金融和和经济的出现集聚分布现象。杨再斌和黄解宇(2006)认为金融集聚分为动态过程与状态结果两个方面,即金融产业的发展成长可以通过一定的地域空间生成金融集聚系统,一定密度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及其与金融产品又会催生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陈红(2008)重点研究了区域金融的集聚问题,认为当区域金融中的金融资源产生了集聚作用时,可以促进集聚中心的金融增长率。王修华和黄明(2009)从金融空间的分布状态入手,认为如果要达到区域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协调和优化,就必须包括金融区域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和相邻的金融区域外部发展对本区域影响的联动效应,而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三、评析与展望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很多学者对金融协调内涵的理解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金融协调发展的内容和层次划分,还存在研究薄弱的地方。一是现存文献大多从中国的整体来研究金融协调问题,较少涉及对区域内和区域间金融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分析。二是现有研究对金融协调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定位各不相同,尤其是区域金融中观协调和微观协调存在着分类模糊的问题,因而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客观的划分标准,明确区域金融协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三是金融协调的层次复杂多维,导致其研究内容的模棱两可及相互交叉,大部分学者从金融系统自身考察问题,导致其空间维度研究的薄弱,无法针对具体区域提出操作性强的协调发展战略。因此,在开放的动态环境下,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以及地域系统的空间联动,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是今后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田霖. 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③孔祥毅.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金融协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1):3-9

④祁敬宇.论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J].华南全融研究,2002(5):13-18

⑤沈军,刘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9):12-15

⑥王爱俭. 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 财经科学,2005(1):22-28

⑦武巧珍. 对货币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6):48-50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3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地理教学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课程内容以人为本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地理课程内容大量削减,增加了人地关系内容,削减了自然地理要素自身的内容,增加了人文地理的内容和自然地理与人地相关的内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加强人地关系对于地理教学是必要的,但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人地关系的揭示和描述,还在于以人为本来理解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矛盾不大,生态平衡得以维持,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发展状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此不惜打破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使人地关系的动态平衡向高水平转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有些问题容易避免,而有些问题很难防止,一切人地关系问题都只能在发展中得以解决。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要发展。 因此,地理课程内容应当体现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既要揭示发展中产生的人地关系问题,又要体现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

2、地理课程形式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地理课程在内容改革的同时, 形式上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抽象的文字表述大量地被具体的案例以及读图、思考、练习等活动所取代。乡土地理既作为课程内容的独立组成部分,又作为各部分内容的案例形式。作为对纸质教材的补充,各地还大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大大丰富和改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式。所有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尝试,充实了地理课程特有的动脑、动手、动脚的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但也应当看到,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出发,否则会造成形式主义。

二、地理教学应突出统筹过程

1、地理教学内容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必须通过各种统筹过程得以贯彻,统筹协调是地理学科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外化行为。地理教学至少应突出以下统筹协调方面。 科学发展观突出的几个统筹关系, 在地理课程中都应得到体现。 例如,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统筹,即人地关系协调的两大部分之一。 立足本国与对外开放的统筹,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课程的统筹。 城乡统筹,也是地理区域之间的统筹。地理课程改革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统筹关系,基本上有所涉及。 但目前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统筹协调内容所占比重还较小,统筹上下功夫不够。

2、地理教学方式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求地理教学内容要体现几个统筹,也要求地理教学方式互相协调。 例如,不但要增加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的内容, 还要通过人地协调的案例与理论内容互补。 一些地理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图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一些地理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或收集乡土地理材料,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种种都要求地理教学中要统筹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知识学习与能力形成、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等。这些统筹仅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外工作。

三、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发展观

1、围绕区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学科都在研究,如环境科学、人类学、 生态学、 社会学、 历史学等, 地理科学则是从区域角度来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人地关系不同, 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也都各有特色。 地理教学应当利用有限的区域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不同区域人地关系,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就地理课程改革而言,区域地理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教材在选择区域时,应当改变以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为取舍标准的做法,改用区域的典型性为标准,选取代表不同人地关系的若干区域, 包括发达和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要发扬地理教学中区域比较的方法优势, 认识不同的区域特色。要体现环境产生于区域发展中,要在区域发展中加以解决的基本原理。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17―03

一、产业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当今世界,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世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产业结构的竞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国的产业结构已不可能孤立于国际产业格局而求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一个环节,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物。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调化作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升一国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先进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发挥本国优势,壮大自己的竞争力,在全球化中居于主动地位,而产业结构落后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如果不采取积极的产业调整提高自己的结构竞争力,就不可能改变其竞争劣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会丧失更多利益。

1.产业结构是经济的质态组合形式,它比经济规模等经济量态组合形式更为重要。产业结构反映这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一定的内部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和外部国际环境条件下,由于国家干预的方向、方式和程度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的可能状态,像中国这样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表明,不同的产业结构状态实质上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将制约国家的兴衰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2.产业结构向以高效益为特征的高度化演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将伴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会产生正向的结构效应,它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通过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科学认识,就可以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主动的调整,依靠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比较优势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使一国的资源配置达到有效,可以增强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并通过改善其国内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伴随着产业素质的提高,伴随着科学技术在更深、更广范围的应用,从而促使一国教育、科学研究、国民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一国知识资本的积累并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产业结构反过来也受国家竞争力的作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为取得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一国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因此,确立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产业的动机便会直接刺激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一国的产业结构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在提高综合竞争力过程中,将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作为基本中介目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也得到不断深入和发展。这里所指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是基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动理论,评价产业内部、各产业间与国民经济发展,与资源状况等一系列的协调化和高度化过程。笔者认为,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达到一定的协调化和高度化、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它是产业结构协调化和高度化的综合,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协调化能力、高度化能力,并且两者能相互融合贯通,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那么这样的产业结构将富有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使部门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效率,社会增加值的财富创造能力强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一)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内涵

所谓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各种经济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能使产业之间具有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的和谐运动,它的目标是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包括以下内容:(1)从静态方面看,三次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要相互适应。这不仅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发展的条件,因而它们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不仅要符合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要求,而且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即使是相对静态的比例关系,也要反映动态过程的一般特点。(2)从动态方面看,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增长与发展的速度要相互协调。即建立在产业联系基础上,反映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3)从质态方面看,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变动和流向要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这是产业结构协调化的高层次内容,各产业部门的变动不仅要适应产业结构上升和转换的要求,而且要为产业高度化过程的不断演化形成条件,并在此方向上协调一致。

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包括产值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等。它的主要标志如下:(1)各产业的素质协调。即相关产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断层,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否则表示不协调。一般来讲,可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体衡量协调程度。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具有层次性,说明各产业的素质比较协调;反之分布稀松而且无序,则说明不协调。(2)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所有的产业组成一个的系统网络,从横向看同一层次上的产业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从纵向来看所有产业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之分。所谓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产业之间的主次或轻重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3)产业之间关联方式的协调。所谓产业之间关联方式是指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协调有个特征,在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各产业之间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否则就不协调。(4)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分布的协调表现为:高增长部门、减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不能太大,应比较合理。否则就不协调,还会造成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滞差。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在协调、优化的基础上,其素质和效益向更高层次进

化,是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值结构和资产结构高度化,是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产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刚性结构到柔性阶段的过程,是产业高级化运动的自身规律。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产值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由低附加值、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

2.资产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顺次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顺次演进;产业部门的质量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循环和上升过程中的联动功能不断加强,资产结构适应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变动而演进和变动的机制日益健全等。

(三)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程度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业结构调整高级化发展的成长过程。从静态看,协调化是高度化的基础。没有协调化就没有高度化;退一步讲,即使有高度化,也是一种虚高度化。可见,产业结构协调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追求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协调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动态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化是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要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先使其产业结构协调化;要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必须在其高级化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使产业结构在协调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上升和转换的功能,产业结构的协调化过程必须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在高度化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调整和协调的功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阶段性目标要以产业结构关系相对协调为基础,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必须反映协调化的要求。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是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协调,然后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调化的统一。

三、衡量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5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地理教学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课程内容以人为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理课程内容大量削减,增加了人地关系内容,削减了自然地理要素的内容,增加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与人地相关的内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加强人地关系对于地理教学是必要的,但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人地关系的揭示和描述,还在于以人为本来理解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矛盾不大,生态平衡得以维持,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发展状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此不惜打破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使人地关系的动态平衡向高水平转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有些问题容易避免,而有些问题很难防止,一切人地关系问题都只能在发展中得以解决。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要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地理课程内容应当体现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既要揭示发展中产生的人地关系问题,又要体现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

2.地理课程形式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理课程在内容改革的同时,形式上改革的力度也很大。抽象的文字表述大量地被具体的案例以及读图、思考、练习等活动所取代。乡土地理既作为课程内容的独立组成部分,又作为各部分内容的案例形式。作为对纸质教材的补充,各地还大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丰富和改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式。所有的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尝试,充实了地理课程特有的动脑、动手、动脚的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但也应当看到,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出发,否则会形成形式主义。

二、地理教学应突出统筹过程

1.地理教学内容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必须通过各种统筹过程得以贯彻,统筹协调是地理学科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外化行为。科学发展观突出的几个统筹关系,在地理课程中都应得到体现。例如,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统筹,即人地关系协调的两大部分之一。立足本国与对外开放的统筹,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课程的统筹。城乡统筹,也是地理区域之间的统筹。地理课程改革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统筹关系,基本上有所涉及。但目前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统筹协调内容所占比重还较小,统筹上下工夫不够。

2.地理教学方式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求地理教学内容要体现几个统筹,也要求地理教学方式互相协调。例如,不但要增加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的内容,还要通过人地协调的案例与理论内容互补。一些地理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图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一些地理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或收集乡土地理材料,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种种都要求地理教学中要统筹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知识学习与能力形成、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等。这些统筹仅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外工作。

三、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发展观

1.围绕区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许多学科都在研究,如环境科学、人类学、生态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地理科学则是从区域角度来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人地关系不同,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也都各有特色。地理教学应当利用有限的区域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不同区域人地关系,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就地理课程改革而言,区域地理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教材在选择区域时,应当改变以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为取舍标准的做法,改用区域的典型性为标准,选取代表不同人地关系的若干区域,包括发达和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发扬地理教学中区域比较的方法优势,认识不同的区域特色。要体现环境产生于区域发展中,要在区域发展中加以解决的基本原理。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6

1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职能研究

1.1包头市“5421”战略的基本内容

1.1.1战略目标

包头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要继续保持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全面完成中期评估后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7年,即: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推动包头市经济总量比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翻两番,地方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在我国西部城市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到2020年,即: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推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前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1.2战略定位

包头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围绕产业发展建设“五个基地”,即:努力建成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新型冶金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围绕增强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建设“四个中心”,即:努力建成区域生产性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围绕生态和稳定建设“两个屏障”,即: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围绕提升开放水平建设“一个支点”,即:发挥满都拉口岸利用俄蒙资源和对外贸易优势,推进达茂旗、白云鄂博矿区合并建设边境口岸型城市,努力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1.2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除包括包头市“5421”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应包括包头市“5421”战略空间结构规划、专项规划和各区旗县规划等。另外,对包头市“5421”战略执行职能和调控职能也要进行概要性规划。

1.2.1空间结构规划

包头市“5421”战略空间结构主要由战略定位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沿线、沿河”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头市是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其发展主轴,南部市区-满都拉口岸为其次发展轴。

1.2.2专项规划

根据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对“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分别进行规划,使之成为相应的综合体。1.2.3各区旗县规划根据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和空间结构,进行基于“5421”战略的各区旗县规划,并且做到分工与协作相结合。

2包头市“5421”战略执行职能研究

2.1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组织设置研究

成立一个独立的处级机构(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的一位副市长任组长)或将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交由市发改委管理,将目前分散于相关部门的区域管理和研究功能集中于统一组织。另外,组建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参与。

2.2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人员配备研究

在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组织机构中配备具有相应素质的管理人员,可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录取具有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任到相应的岗位上;利用现有相关研究生专业和和本科专业,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培养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如: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层面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管理专业中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培养高层次的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再如:对包头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培养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

2.3包头市“5421”战略协调研究

包头市“5421”战略协调主要考虑的是区域的协调,其协调内容是丰富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4]。

2.3.1包头市“5421”战略与市域以外区域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市域以外区域协调的内容主要有: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包鄂经济圈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包銀榆经济区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中“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与呼包鄂经济圈、呼包銀榆经济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的协调。2.3.2包头市“5421”战略涉及的市域内部区域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涉及的市域内部区域协调的内容主要有:“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之间的协调;“五个基地”之间的协调;“四个中心”之间的协调;各区旗县之间的协调等。

3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职能研究

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主要包括“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和调控手段(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技术和社会)等内容,形成相对完整的“5421”战略调控体系[5]。

3.1包头市“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

包头市“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是指按照“5421”战略规划的旨意调控“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及各区旗县。

3.2构建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手段体系

针对包头市“5421”战略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综合采用不同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技术和社会等调控手段。包头市应该主动进行“5421”战略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在与《宪法》和一般性法律法规不抵触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法规,如:《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规划实施条例》或《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管理条例》;针对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造就不同的市场氛围,吸引企业入驻,进行生态、社会经济建设;包头市“5421”战略中,存在着跨行政区的空间调控单元,如:达茂旗与白云鄂博矿区的一体化,有开展区域行政的必要性。

4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职能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