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理论范例6篇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1

关键词:CBRs理论;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尖山南北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C9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32(6)

1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及区域之间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但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多被限制在本行政区范围内,缺乏更高区域层面的整体审视,导致边界地区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盲目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等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重点[1~3]。

国外直接针对行政边界地区的协调研究相对较少,仅在有关大都市治理、区域整合、区域合作的文献中有所提及,涉及的理论包括全球化理论(Globalization Theory)、空间管治理论(Spatial Governance Theory)、地方治理理论(Local Governance Theory)和伙伴关系理论(Partnership Theory)[4~6]。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应用到的理论主要包括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巨型城市区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7~9]。总体而言,国内外有关边界地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或中观的区域层面,大尺度跨区域政府的合作以及都市区内部跨地区协调的较多,针对微观区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的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微观地理现象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是宏观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从地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县市域属于地理学科中典型的地理微观区域,是区域划分中的一个基本地域单元[10]。在目前的行政管辖制度下,县市域是我国城乡交错最为明显、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11],作为不同行政单元的交错地带,县市域边界地区需要统筹的难点比较多,协调的难度亦比较大。本文以CBRs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边界地区规划案例,试图对县市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现阶段微观地区的协调发展有所启迪。

2 CBRs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理论介绍

CBRs(cross-border regions)是指由几个地方或者区域政府组成的疆界实体区域。欧洲理事会认为,各国的跨界地区要具有同质特征和功能的相互依存关系,否则很难实现跨境合作(CoE,1972:29,1995)[12,13]。第一个跨边界区域是1958年建立的位于荷兰和德国边界的the EUREGIO Rhine-Waa[14]。从最早的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到现在由27个国家组成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组织,跨边界区域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欧盟一体化进程,被认为是实现大欧洲区域一体化的初期发展模式[15]。

对跨边界区域的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联盟(the European Union),研究重点主要是从空间管治、跨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跨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16]。建立跨边界区域管治的挑战在于,不同的国家政治、法律法规和区域文化可以共同发挥作用,沿着共同的轨道发展(Perkmann 1999;Scott 2000)[17,18]。Jochem等指出政府、部门、国家、地方之间跨政区边界协调是西北欧成功的关键[19]。Houtum认为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边界区域反而在增加,应该把跨边界地区看作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以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为基础,从物质流动、跨边界合作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的视角构建边界地区的研究框架[20]。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状态,跨边界区域主要是由跨区域合作(cross-border co-operation (CBC))推动形成的。根据欧盟的发展经验,跨区域合作(CBC)分为两种类型:微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icro-CBRs)和宏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acro-CBRs)。从地理范围、合作程度、合作领域等维度对两种跨边界地区进行比较(如表1)。无论哪一种类型,跨边界区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边界带来的发展限制(restricted)、严格分割(rigid)以及地域排他性(exclusive),突出边界地区多样性(diversity)的特色,对外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对内形成发展的合力。不仅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网络,更能促进当地居民日常的交流和联系[21]。

2.2 理论应用

本文所讨论的县市域边界地区隶属于国家内部,与微观跨区域边界地区(Micro-CBRs)强调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有所不同,面临的问题却有诸多类似。从县市域发展的层面来讲,协调的核心机制是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正如陆大道先生所述,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和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互补与合作[22]。要真正突破区域发展不协调所导致的发展“瓶颈”,必须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

2.2.1 构建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

芒福德曾指出:“如果区域发展想做得更好,就必须设立有法定资格的、有规划和投资权利的区域权威机构。”传统区域规划效果低下而难于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找到其真正赖以调控区域发展的“权利砝码”[23]。因此,需要成立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管理等工作,解决区域协调中的重大问题。另外,市场的缺陷也需要政府的弥补,这也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根本目的所在[24]。

2.2.2 加强区域的分工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或优势共享,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一方面,分工的前提要尊重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内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促使地区能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形成协调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区域间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取得良好的专业分工协作效益,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2.3 强化设施和环境的协调

设施协调是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保证。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邮电通讯、城市设施、水利、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施等。其中,道路交通是体现区域功能关联最为直接的基础设施类型,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通达性是地区间相互往来的基本要素。

环境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和交通通道地区的有效管治,合理配置区域战略性空间资源,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2.2.4 建立有效的区域规划

区域协调规划的内容不应该是“放大范围的”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针对区域协调中的重点问题,突出协调重点,立足空间领域,解决区域产业布局协调、交通及大型设施的布局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等[25][26]。同时,要把握好规划的度,应避免由于规划内容过于宏观而让实施者无从下手,也应避免规划过于具体而抑制了实施者的能动性[27]。第三,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与地方政府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鼓励地方政府间自发的合作和交流,避免协调规划流于形式,仅仅作为上级政府意志的反映。

3 尖山南北湖地区概况

3.1 区域背景

尖山和南北湖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其中尖山位于嘉兴市下辖的海宁市(县级)东部,是一个经人工围垦而成的工业新城。南北湖位于嘉兴市海盐县西部,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浙江十大“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之一,国家首批3A级旅游景区。

伴随杭州湾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以及围垦项目的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迅速崛起,外部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尖山—南北湖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环境保护等方面互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尖山和南北湖地区整体优势发挥的“瓶颈”。

3.2 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相邻区域“捆绑”发展的需要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于钱塘江入海口北岸,历史上山水相连,地域相通,共同受“潮文化”的影响。从更大区域来讲,两个地区市场相似,要素互补,联系便利,共同构成了浙江南部进入嘉兴,乃至浙北的重要枢纽位置。同时,尖山新区拥有6万多亩土地,土地资源优势相当明显,随着杭州湾嘉兴绍兴通道的建成,其区位优势也将凸显。南北湖地区作为我国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3A级旅游区,形成吸引、凝聚国际性的创新要素和人才的整体优势。其成熟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以同尖山新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一起,成为地区发展最大的推动力。

3.2.2 有利于保持廊道的连续性

对于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而言,北部有大尖山、凤凰山、高阳山自然相连而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景观生态结构的完整促进了景观功能的高效发挥。从两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沿着杭州湾大道(山海湖大道)这条主轴线布置的,这对于下一步协调整合两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资源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提供了便利。

4 尖山南北湖地区协调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亟待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浙江省嘉兴市,杭州湾北岸,是浙南进入浙北的重要通道,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该区域城镇网络逐渐完善,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然而,由于开发主体、建设资金等问题,南北湖围垦区的建设速度远滞后于尖山新区,因此,本应属于相互协调、磋商范畴的问题最终却演变为南北湖风景区的被动衔接。这种开发时序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区域协调的积极性,导致利益无法共享,也阻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最大化,期待行政管理、规划建设等共同发展协调机制。

4.2 地区产业定位不清

受行政区政绩考核机制的制约,各地区资源的配置更多向中心区域倾斜,对县市域边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考虑不足,造成产业定位不清,主导产业相互冲突。尖山新区原有规划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其东部区块与南北湖风景区紧密相连,未来的定位是发展汽摩零配件、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定位远远不能满足相临南北湖未来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会议研培、银发养老、旅游地产为主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

4.3 区域内外交通一体化建设滞后

尖山新区与南北湖风景区因为道路一体化建设的滞后一直存在空间隔离。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仅有北侧的一条老01省道(老沪杭公路)相连,且离两地的区域中心较远,必须通过绕行才能到达彼此的中心地区。

两区域现有规划的路网结构存在错位。位于南北两侧的滨河路和山前路未能对接,位于两区中间道路的路幅宽度、断面形式存在着不统一之处,如杭州湾大道(南北湖风景区称为山海湖大道)在尖山新区总规中确定的道路宽度为46米,但在南北湖风景区规划中道路宽度为40米。随着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日益迫切,区域道路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4 区域生态保护缺乏通盘考虑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属性,各个行政主体在利用时都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我国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一般以本区利益为导向,未经协商,擅自做出许多损害邻区利益的“球”工程,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南北湖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氛围,未来尖山新区也将打造尖山湖生态旅游休闲区,在保证旅游业布局错位关联、整体融合的同时,也需要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一体化,避免旅游盲目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5 尖山南北湖地区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

西方城市规划的先行者认为:“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于各自狭隘的单一范围内,必须走联合协调互补之路”,美国学者芒福德在阐述其区域整体发展理念时也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因此有必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尖山—南北湖地区进行新的审视,通过区域协调规划的手段制定出一种多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引导区域整体朝着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方向发展。

5.1 建立上一级区域协调机构

目前区域协调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交通设施建设标准不一、污水随意排放等,很大程度上与上一级政府缺乏横向合作,更多的关注具有强势地位的中心地区有关。尖山和南北湖地区隶属的海宁市和海盐县同属于浙江省嘉兴市,近几年,两县市合作增多,嘉兴市政府也开始统筹考虑市域范围内重要地块的协调发展问题,这为建立协调平台奠定了行政基础。

在市域层面,应该将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可以由嘉兴市、海宁市和海盐县三方面抽调人员,组建尖山—南北湖区域协调委员会,确定区域协调的目标和内容(如表2)。在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增设负责区域协调方面的长效机构,负责整个嘉兴市的有关区域协调方面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双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就合作范围和行为规则达成共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政策上,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5.2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功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内需扩张,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将是我国各地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尖山新区应该积极由制造业向现代科技研发服务转型,避免对地区的风景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巩固提高旅游休闲服务业,培育生产业等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南北湖地区可建设成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地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通过构筑完善的现代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5.3 以综合交通为载体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良好衔接是空间上协调整合的必要保证,尤其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通达性、便捷性是区域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系统。梳理整合现有交通资源,统一区域内和区域间交通网络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形成区域基础设施供给的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积极解决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的骨干道路贯通问题,做好路网线型、宽度和断面的对接问题,构筑两区的快速联系通道。同时以实现区域一体化为目标,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区域内主要道路及交通设施,构筑区域合理的发展框架,引导全区用地合理开发,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结构。

5.4 通过共同协调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的关系。把尖山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共同划定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大尖山生态保护区、凤凰-高阳山生态保护区、南北湖生态保护区和环杭州湾生态保护区(如图5)。通过清晰的生态保护空间管治区划,制定各类空间的管治措施,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区域生态资源,构建区域协调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沈建法,陈雯.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管治尺度构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 603~608.

[2]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2):115~126.

[3]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397~403.

[4] Brenner N.Decoding the newest “metropolitan regionalism” in the USA:A critical overview[J].Cities,2000,(19):3-21.

[5] Ramesh T.Luk Van Langenhove.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 2006,(12):233-240.

[6] Mcarthy L.The good of the many outweighs the good of the on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stead of individual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3,(23):140-152.

[7] 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1):771~775.

[8]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 ,(4):3~11.

[9]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规划[J].地理科学进展,1997 ,(3):50~ 55.

[10] 王世豪.区域协调发展中县(市)域发展规划的实践与启示—论陈烈的县域发展规划的实践特点[J].经济地理,2007,27(2):275~284.

[11] 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41~44.

[12] Perkmann, M..Construction of new territorial scales: 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EUREGIO cross-border region [J]. Regional Studies, 2007,(41):253 - 266.

[13] Anke Strüver.Stories of the Boring.Borders : The Dutch-German Borderscape in People’s Minds[J]. In: Zentrum für Niederlandestudium (Hrsg.),2005,(16):235~236.

[14] Markus Perkmann. Cross-Border Regions in EUROPE[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0,(2): 153~171.

[15] Scott, J. W. Euroregions, governance and transborder cooperation within the EU[J]. European Research in Regional Science,2000,(10):91-106.

[16] Jochem V,Hugo P.Mega-corridors in north-west Eu-rope:Issues for transnational spatial governanc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225-233.

[17] Heddebaut O. The EUOREGION from 1991 to 2020,An ephemeral stamp?[ M].London:Routledge,2004:70~87.

[18] 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3):44~49.

[19] 张京祥,等.试论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J].经济地理,2001,21(5):513~517.

[20] 邹兵,等.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J].城市规划,2004,(3):9~15.

[21] 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计算机 信息管理 协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同样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医院信息管理中,因为管理者、操作者、设计者所处的位置不同,与计算机的关系也各有不同:管理者希望把政策和制度“固化”在系统中,交由数字化平台强制执行;操作者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操作,遵循程序的规则,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差错,规范医疗行为;设计者如何设计计算机程序实现管理的目的、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发展,适应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需要。如何从总体出发,兼顾各自所处位置的问题,协调好各方关系,减少分歧,对信息建设很重要。

管理者从全局调研以往手工流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研究设计新的工作流程。管理者在听取意见时,应该先仔细考虑操作者的意见,再考虑设计者的意见。因为操作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遇到过各种问题,他们的意见对新流程的设计十分重要;但操作者只从自身工作出发,仅从整个流程的一个点来考虑程序的设置,往往希望减少工作量。而在信息系统中,实际上往往是工作流程靠后的环节,比如统计、汇总、二次录入等工作才能减少工作量,处于工作流程最开始的信息采集环节,工作量往往是增加了。

所以在设计新工作流程时,某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比如该岗位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位置、上下环节间的关系、面对的服务对象、输入数据的重要性、完成操作的难度、配置的人员数等。在考虑设计者的意见时,由于设计者通常是从软件实现难度来考虑,某些工作可能手工操作很简单,但用计算机实现就十分复杂,需要对原有程序基础进行大改造,设计者当然希望能降低程序的复杂程度,减少对数据基础的影响。管理者不能只因为实现困难就放弃实现,须考虑用计算机实现该操作的实效,比如实现该软件操作后操作员的工作量是增加或减少,是否有实现必要,是否能选择其他方式实现,用计算机实现是否比用制度的管理更有效,是否能提高效率,是否能减少差错等等。在设计新工作流程时,如果两个环节间由于工作量、责任、程序实现难度等问题产生矛盾时,最好能亲身到各个环节去体会现有的工作流程情况,召开协调会,让各方充分陈述理由,协调各方的利益,最后根据整体流程的要求,决定新工作流程的设置,要求需求提高科室的负责人签字确认需求,要求操作者切实贯彻流程的要求,设计者严格按照决定执行,不可随意更改或。

操作员充分了解本身岗位性质,向管理者提出各种详尽的问题 。操作员应该充分了解本身岗位的性质,需要完成的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在向管理者提供操作意见时,尽量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越详细的情况越可以帮助管理者和设计者了解该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设计工作流程、设计软件、制定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也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操作员也可以提出自己对该工作环节操作的一些看法,如什么样的操作界面比较容易操作,需要设置哪些具体功能辅助工作,哪些操作容易出错,需要在哪里设置什么样的检查、出错提示等。在与管理者、设计者讨论具体工作流程时,操作者应根据本身的工作经验,综合其他操作人员的意见,根据提出的新工作流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提出各种新工作流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管理者与设计者尽量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制定新的制度,调整软件设计,安排人员等。在开始实施后,操作者应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在试行阶段把迫切需要更改的问题提出给设计者、管理者进行调整,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反映操作的问题,以使系统逐渐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

设计者充分调研现有手工流程,兼听他方建议,实施信息系统。设计者开始实施信息系统阶段,首先,须调研现有的手工流程情况,分析数据流、事件流,一类是事务处理系统产生的业务应用信息,一类是基于业务信息进行归纳重组生成的管理、决策应用信息,按照科学的方法,理清整体工作流程的结构,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其次,要充分与管理者讨论新流程中管理的需要,掌握管理者希望达到的结果,希望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统计、限制等,并听取操作员的要求、提出的问题,在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后,对管理者、操作者的要求给予建议;再次,总结以上的要求,根据医院的业务管理范围设计系统功能,程序设计最好采用模块化结构,形成总系统和分支系统的关系,并为以后的系统发展提供可扩充的可能性,完善文档记录,为以后的修改做好准备。

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阶段,在面对管理者、操作者提出的修改需要时,同样需要详细了解修改的原因、要达到的目的、参考系统开发时的文档,从整个系统的情况考虑修改的可行性,并对管理者、操作者的修改要求给予建议,留下详细的修改说明;如无法按要求修改,可考虑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满足要求,而且最理想的修改情况是在不影响整体架构、不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用户的要求。

当下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必要基础设施,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已势在必行。为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给医院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我们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医院管理相结合的一项庞大而繁杂的长期工程。了解国内网络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为计算机全面联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医院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引进加工供需双方共同参与开发的方式。以医院主信息流及重要辅信息流为主,建设适当规模的医院信息系统。实施以经济信息管理为中心的模块,主要包括门诊急诊划价收费和住院收费管理、药房药库管理、经济核算、医技管理、病区管理、住院管理。

实施后使用计算机计价收费,网上传递信息,减少病人排队、走路、询问及等待结果的时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执行物价政策,规范医疗收费,收费项目和价格对病人公开,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医院信誉,也增加医院的无形资产。

医疗有关的各项统计工作,基本上都由信息系统完成,原部分工作人员可转向对数据的质量监督或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高管理能力。

指导药品储备,保证临床用药,防止药品积压,降低药品损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向领导提供即时性数据,随时掌握各病区的医疗动态,掌握床位使用率、周转率,了解医院药品的使用、库存及消耗等信息。从“终末管理”转为“过程管理”。

医院的经营成果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效益,作为经营管理信息和工具的财务分析,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医院的经营成果,现代信息技术为分析经营成果提供条件。

运用各种财务指标根据有关会计资料和统计数字通过一定的综合评价技术去反映医院业务经济管理现状,综合指标反映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总体来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协调发展,一定要领导直接参与和支持,各方配合。在系统开发期间全面领导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改善工作条件,降低人工成本,为决策者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为医院预算编制提供现代化手段。指标体系的设置规范科学,为预算编制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数字依据,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均能比较各预算项目,帮助找出趋势和规律,使预算效果更全面、更合理。

医院预算主要采取基数定额法,按床位数和床位收费标准以及病床使用率计算医疗收入,按预算的药品收入和差价率,编制药品收入。支出从各个方面综合按基数法、比例法、因素法来计算;并对预、决算的执行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明确责任,作为科室考核的指标。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3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任务,无论从体育工作的任务讲,还是从体育运动内在规律讲,我们所追求的应是体育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优势的分析,探索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发展现状

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应该体现出“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体育教育上,即要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要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达到整体发展的理想状态。而且现状发展的研究对社区体育、学校体育自身体系的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事业、体育事业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可以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我国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要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大、中、小学校。学校拥有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他们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能够解决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难点是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足,目前,每个学校都具备一定的体育设施,特别是深圳、宁波、大连等沿海大专院校的体育设施条件较好。只要政府或社区进行适当投资,加强安全教育,就能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

二、浅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

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表现在社区体育的物质设施方面比较匮乏;人才资源方面少且不专的现象普遍;活动主体方面参与人员少,且年龄分布不科学,科学锻炼的意识不强。社区既不能为学生在校外提供足够的体育实践场所,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体育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社区体育发展处于劣势的状况已经阻碍了学校体育的良好运行。

其次,社区体育自身也没有意识到其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在物质设施的建设、组织形式和体育消费等方面,没有为中小学生在课外的体育活动着想,将中小学生排除在社区体育锻炼的队伍之外。

三、浅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成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协会,促进体育组织网络化

一体化协会主要由学校与社区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各类组织。在我国,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的行政力量强,所以有必要在起始阶段,由政府、教育和体育等职能部门组织指导。具体的运作则由学校、家庭、社区的代表协调进行,采用社区、学校纵横结合的方式,以学校为主战场,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通过社区带动家庭,反过来,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又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网络化。

(二)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主动做好社区体育服务

目前,全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是影响社区体育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多数学校校园宽阔,绿化面广,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具有体育场馆、设备较完善等优势,因此,是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理想去处。同时不同层次年龄居民在校园内参与各种体育锻炼,不仅增加校园锻炼的氛围,而且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能够起到一定的催化,感染,激励作用。另外,通过学生与居民共同锻炼,可以加强体育交流,增加互相了解,起到互促互进、相辅相成的作用,促进校园大化建设。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既是当前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体育政策法规的要求。

学校应主动做好社区体育的服务,对外开放,使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帮助解决社区体育的困难,满足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的需要,为国家节省或减少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资金,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四、结论

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即社区体育要与学校体育共同发展。表现为社区体育要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来,体现其教育性的特点;学校体育也要与社会相联系,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的监督,体现其社会性的特点。在现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对社区和学校在体育教育事业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沈兴珠,王志勇.我国中小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05).

[2] 张宏伟,沈辉.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综合运输体系;区域经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5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协调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区域经济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关注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新兴研究热点。来逢波教授的学术专著《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就是在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交互影响及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经过三年多的深入研究推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同时也是来逢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

综合来看,该书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体现出了以下鲜明特点:

一、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可行

该书在紧密结合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动态演化的背景,结合作者主持的同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立足对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及其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协调发展调控对策进行研究,并交叉融入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利用全面梳理与归纳论证、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探讨其内在机理及优化途径,切入点及方法思路清晰,通过实际研究构建了此类研究的一般范式及研究逻辑框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组成要素,探讨了通过交通廊道变化带来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与重组,提炼总结了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动态演变的影响,是对既有相关研究理论方面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相信在未来必将极大地推进本层面的研究进展。

二、数据详实可靠,观点独特鲜明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过程,采取定性定量结合、大数据挖掘等方法,形成了鲜明独到的观点。

(一)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大区”的研究理念。作者在梳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开放后数十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地理空间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性做出了“四个大区”划分,采用了五个测度指标(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GDP、人均GDP、DUM),使用长时相面板数据进行了反馈验证和分析。

(二)创新性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单一年份进行分析验证。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引入交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作者创新性地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测度,得出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存在着较强关联度的结果,而且这种关联性成正比例呈现,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鉴于此,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先进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优化的观点。

(三)开创性提出了综合运输影响下的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规律。分析认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水平是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核心影响因素。高速公路具有网络优势、便捷快速优势、通达深度优势,总体分析来看,在对区域经济发生拉动作用的诸要素中,高速公路的效果和作用最为明显。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基本表现是:距离高速公路远的地区影响较小,其间呈渐次减弱态势。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着若干个差异化的中间梯度,呈现出了比较明显梯度形式。

(四)尝试使用了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作者构建了构建区域经济增长、交通基础投资、运输需求与供给、空间结构等模型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互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该书认为:“从要素流动视角分析,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是一种系统关联关系”,并以2000C2014年数据为计算基础,经过系统检验、过程分析、灵敏度分析,得出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的深度系统化的影响和作用。

(五)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典型双高通道进行实证分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航空运输是现代化高速交通方式,三者组成了高速交通网络体系。就目前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看,双高陆路通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高效。“双高”网络通道对产业要素流动、人口流动与迁移、城镇化发展等起到了明显的拉动(推动)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航空运输网络的完善,高速交通方式的立体化作用会体现的更为明显,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作用力会更强。

三、著作结构清晰,逻辑体系严密

该书内容共分为十一章。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到对策分析,层层递进,显示了极强的逻辑性。最后通过对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后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纵观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尚未发现把综合运输体系多种运输方式同时植入到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动态演变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多维度、综合性、重时空关系的研究,因而相信该著作将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其与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协调互动的相关研究起到积极的探索和铺垫作用,进而推进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该书尽管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在一定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和纵深研究,但由于受制于数据资料不完整等客观条件的约束,研究局限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济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多维系统,随着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时空格局的动态演变,二者必将体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需要进一步跟进研究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实证检验[J].东岳论丛,2016,37(6):120-127.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5

[关键词]区域空间;城乡一体化;协调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如开辟耕地、植树造林、修建铁路等都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运费、地租、集聚三个基本因素外,还有如资源的分布、地形与气候、历史特点、社会结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决策者的决策标准与决策水平等(陆大道,1988)。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乡空间结构的巨大变革。在多数国家社会结构体系里,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和相对非现代的两种社会形态,城市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先进的象征;而农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渐渐沦于愚昧、落后的困境。城乡分离的社会大分工,使城市和乡村的协作关系笼罩上了城市中心论的阴影,长期以来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相互分离、独立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差距较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一、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

(一)空间演进的阶段划分

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经济增长与区域不平衡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关系。区域空间以“核心——网络”为基本结构单元,在集聚与扩散的相互作用下,呈阶段性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在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四个阶段演进过程中,空间结构类型依次为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陆大道,1988;潘玉君等,2007)。其空间的组织形态由分散的点状、无发展轴、无规模等级结构逐渐向点轴系统,进而向空间网络一体化系统演进,城乡空间关系由共生、分离、对立逐步走向城乡空间融合。

1 传统农业阶段。这个阶段历史漫长,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逐步出现以居住为主要职能的乡村居民点;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商品交换为职能的小城镇慢慢出现,城乡结构初步形成。但由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之间交通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低,城乡之间人员、物资、信息交流很少,没有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疏密问题,空间结构状态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即呈现低水平的空间均衡发展状态。

2 工业化初期阶段。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工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传统的以家庭、作坊经济为主体的分散式的城乡空间格局迅速瓦解,区域空间结构开始进入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社会分工明显加快;水上交通、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出现,使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聚经济”效应开始出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镇不断吸收广大乡村地区的资源,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商品,城镇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低效的空间均衡状态被打破,空间经济梯度突显。

3 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国家和私人投资能力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重化工业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开始大量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资源的开发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使新的城镇不断形成,单纯的“中心一”模式逐渐变为多核心结构,城镇职能分工和等级体系初步形成。由于集聚经济在社会经济区位决策中的统治地位,社会及产业主要集聚于高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点一轴系统”逐步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愈演愈烈,空间结构仍处在变化之中(陆大道,1998)。

4 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科技文明高度发展,并在经济建设、城乡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事业使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大大下降,“集聚经济”发展超过了所能允许的边界,形成了所谓的“集聚不经济”,“用脚投票”的民主制度使城乡、区域之间的消费、收入、就业和机会选择的差异逐渐消失。生态文明理念受到高度重视,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以城镇群为主导的“点一轴”空间系统逐步完善,等级差别愈来愈小,整个空间结构重新回到“平衡”之中。

(二)空间演进的三维模型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决定着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前,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对物质生活的高度渴望,使社会经济的空间运动以集聚为主,其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增长极发展模式成为最佳选择,区域空间结构不平衡不可避免。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公平、正义、发展机会均等社会因素渐起主导作用,经济因素作用下降,平衡布局、发挥社会效益变得愈加受到重视,社会经济区位决策可能偏离经济上的最优方案,随着经济、社会两维空间延伸。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强大的技术手段强烈地改变着自然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生态环境因素愈来愈明显地影响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方向、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空间区位抉择同时受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空间结构变化沿着三维空间延伸(陆大道,1998)。

二、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现状解析

(一)城乡空间结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战略,把发展重点放在城市,而农业部门只是向工业部门提供粮食、原料和劳动力,导致农业减产、粮食供应紧张、农业部门长期滞后、城乡差距加大,城乡空间结构严重失衡,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周叔莲、金碚,1 993)。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我国城乡结构在经济、社会转型等多重推力下,正经历着急剧的空间演变进程(李国平等,2009)。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和经济能级提升。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呈现出大规模的开发热潮,城乡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演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底,人均GDP为2.2698万元,已基本具备了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条

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生得到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步入了小康水平;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央政府多次下发文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规划。

(二)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障碍。新中国成立之初实施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在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的同时,却由于“抑农保工”和“城镇剥夺农村”两大措施损害了社会公平目标和牺牲了农业效率。农村人口因转移无门而大量滞留在有限的农业空间,农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效需求长期不足,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隐患(何念如、昊煜,2007)。

我国城乡空间布局混乱,多数城市空间扩展陷入“摊大饼”的怪圈,处于近域无序蔓延,广域扩展严重不足状态。一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就业困难、地价上涨等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另外,城镇化将城镇技术水平低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嫁、扩散,从而也连带地将城镇污染向农村延伸、扩散,形成新的污染区域,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王春光,1997)。二是多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城镇规模存在断层,缺乏大城市,不利于经济要素与产业的快速聚集与扩散,不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由于小城镇缺乏投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低,吸引力差,一些企业不愿在小城镇扎根,使工业合理布局不能顺利展开,疏导大城市人口的阻力很大。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尽管大城市已明显表现出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的许多弊病,却仍然存在着继续集中的趋势。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城市之间的依存度不高,产业落差和经济落差大,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产业发展矛盾难以协调,中小城市的支撑产业普遍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同程度地发展滞后。四是在行政管理上,大都处于无序竞争、各自为政,而不是有序合作和协调发展等等。

三、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外部环境

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目的是要使城乡经济社会相互支援

,共同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是一个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是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其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改变目前主要由投资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调低税率,刺激和鼓励国内消费,启动巨大的乡村消费市场;第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变目前经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为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第四是改革垄断行业,加快事业单位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黄坤明,2009)。

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一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国家要保护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新城建设引入农业景观、维持生态平衡,使人类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二要提高人类素质,增强责任感,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也刚步入中级阶段,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保护环境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二者并不矛盾。

(二)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

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调控中,城乡统筹规划始终是重要的工具。打破行政界线,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既注意城乡之间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又注意城市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紧密联系,从城乡区域整体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用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来控制城乡土地的使用,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从根本上防止城镇无限无序蔓延,保护农业发展。通过建设高度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兴旺发达。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和小城镇都已编制了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城市甚至进行了多次修编和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力弱,随意改动现象严重,致使规划难以落实。只有通过立法,加强规划的约束力,才能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城乡统筹规划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不仅仅是规划专家和政府的事情,必须允许社会公众参与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西方国家所有的规划必须通过市民的审议程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强化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和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引导和帮助公众去改善发展环境。

(三)发挥政府职能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关键

统筹城乡空间协调发展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离不开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视扶持和保护。一些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消失,我国可以通过人为地加速城镇化进程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空间的迅速融合。这种想法不但不可取,而且非常有害。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放任自由的,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常常给市场经济造成无序和混乱,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对于自由竞争发展中的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应当努力去调控和纠正。城乡空间发展即有内在的规律性,也需要从外部加强引导和支持,西方国家无不竭尽全力从立法、政策、科技教育等方面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由于农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的需求供给弹性低等,因此,市场对农业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农村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参与程度,深刻影响着社会参与度和农村面貌改变程度。解决城乡空间二元结构,从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必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作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

空间一体化的途径

发达国家城乡空间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并没有消灭农业,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和人类聚落的一种形式,也不会完全消失。相反,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应从具体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加强对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在当前农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通过龙头企业的订单农业,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农民组织起来,解决农民种易卖难的后顾之忧;积极发挥市场对生产的指导协调作用,引导农民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的作物,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值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进行土地制度创新,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农业,不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业综合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比较收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黄坤明,2009)。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础

社会保障是实现二次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困率,防止两极分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城乡间的差别,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城乡一体化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问题仍然很多。首先,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金支付压力大、部分社会群体保障待遇不合理,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不平衡、不衔接等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仍然非常薄弱。一是农村低保制度刚刚开始建立,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有待完善;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配套资金不到位,保障水平过低;三是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定位,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非农化的发展,我国农民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退化。另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家庭小型化也导致家庭保障功能大为削弱。当前农村医疗、教育费用支出过高,抵制了农民的消费意愿,导致经济发展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因此,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助于贫困农民增强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乡生产资料的合理流转,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高效率的社保体系,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省市转移接续,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59

何念如,昊煜,中国当代城镇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9

李国平,杨军等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展新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5

潘玉君等,区域发展与主体功能区系统研究(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1-32

王春光,中国城镇化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225-227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价值;政府决策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7-0101-07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提出的14个无部属高校省份将各重点支持建一所高校,还是提出的部分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归根到底,都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何谓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在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时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决策,这些都有待于深入探究。特别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数”问题,其复杂性远超人们的预期想象。因此,研究上述问题在理论上十分必要,在实践中也很有现实意义。

一、认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及其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在管理学中,一般被解释为: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终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其内涵包含两层:一是指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一是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发展,指事物的变化,具有连续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既包括向好的方面变化,也包括向不好的方面变化。基于协调和发展的各自定义,协调发展可理解为:正确处理和调整本系统与其他系统,以及本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使系统朝理想状态变化。

基于上述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是:其一,构成教育发展总体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均衡和一致;其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教育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良性状态[1]。简言之,就是教育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外部协调发展,共有两个层次。在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能较好地分层次讨论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有的则不作区分,笼统来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定义中,笔者认为还缺少一层内涵,即教育内部协调与教育外部协调这两个层次间的协调发展。至今这一点还未引起学界重视。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数”概念,应分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二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

(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从大学发展史看,最初一段时期大学处于社会边缘,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直至德国柏林大学出现后,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国家)才初见端倪。德法战争中,德国的胜利被归功于德国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学对国家崛起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令世界瞩目。此时,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已成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论断,由此形成高等教育政治论。纳伊曼指出,“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地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成为群众性的教育。而在明天,它才能成为普及的教育”[2] 177。具体到某个区域,如果该地的高等教育没有服务于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为当地人谋福祉,那么,高等教育就丧失存在的价值,就得不到外部资源支持而陷入发展困境。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而不能遗世独立。

第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论认为,系统组成部分的协调,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视角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不协调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管理学所说的“短板现象”。即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容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并非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而某些欠发达的高等教育区域正是所谓的“短板”,不补齐这一短板必然损害高等教育整体系统的功能。因此,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协调发展。通常来说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实力,不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某个省、某个市的高等教育水平,而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管辖下各个地方高等教育集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综合实力。譬如,我们常说美国是高等教育强国,不是说因为美国有哈佛、耶鲁等一流大学而强,而是说该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综合实力强。

第三,高等教育外部协调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之本。潘懋元先生指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两条关系规律的关系是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通过内部关系规律而实现。借助方法论意义,在处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两种关系时,应有这样的认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在不同区域协调基础上,唯有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整体实力提升,服务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才是最优化,否则,就会畸重畸轻;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必须落脚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否则,就是就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发展,如此自说自话,必然使得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失去立足之根。有鉴于此,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并健康的。

二、明确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冲突:效率与公平之争

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必须统一进行。然而从深层次看,两个层次的协调十分困难,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然面临艰难选择,因为这两个层次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的追求或期盼,即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追求。就价值取向而言,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追求效率,而内部协调发展却追求公平。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效率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是否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相适应;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区域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否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否有效转化服务于区域需要;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和思想引领方面是否为区域社会做出贡献等等。简言之,就是高等教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否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能否从“适应”转变为“引领”区域社会的发展。如果这些方面都能适应、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那么,就可以认定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协调发展的;反之,则认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不相协调的。

在上述若干方面,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规格是否满足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要一般被视为最主要的方面。因为,这是高等教育(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就此,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充分、适用、多样、优秀的人才,并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1]。基于这一点,人们通常会把毕业生就业率等教育的“输出”性指标看作为主要的监测指标[3] 198。就此可看出,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这一问题上,人们很大程度上持“效率”的价值取向,讲究投入与产出。

在实践中,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高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时,用的是“效率”标准,并通过政策、经济工具等来落实。如在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中,哪所高校的项目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哪所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上能有更大“产出”,则那所高校就会得到建设项目立项。政府为高校设计的其他评优评奖项目,一般也是如此。之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靠拢’,可以说是大学在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而且这是大学在信息时代面对社会现实必须秉持的理性态度”[4]。就这种设计而言,哪些高校服务社会经济越有效率,就证明该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得更好,就可能获得资源。从国家视角看,也是如此。某个区域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产出”越可观,其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就更好,获得的资源也就最可观。

不仅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用的是“效率”标准,而且所有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大学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捐款、各类合作也是基于这一标准。譬如现实中,一些企业家、校友就是凭借大学排名来决定对大学进行捐赠和资助的额度,一些企业和公司也是片面通过大学排名了解大学的科技实力进而来选择合作对象,一些银行、基金会通过大学排名来决定借贷和捐赠的额度。那些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往往意味着越能产生效率,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越好,结果,它们越能受到青睐。反之,则少有人问津。

由上可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效率。

(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

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从类型上看,有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从高校性质看,有公办、民办、公私混办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3)从教育形式看,有高等职前学历教育与高等职后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4)从区域看,有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某个特定区域下各子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5)其他形式,如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等。

就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来说,判断协调的标准一般指各种要素的结构和比例。有研究者指出,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或各级教育升学率的合理性往往被看作是主要指标。另外,教育投入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分布也被认为是监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的一类。就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而言,在国家层面,涉及东部、西部、中部高等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的协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配。近几年社会上有学者提出的985、211高校的区域布局[5]、高等教育中央财政的区域分配等问题实则就是议论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其价值核心就是公平。在省域层面,涉及各个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以及省级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分配。综合来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在发展资源获取、发展实力方面的协调发展,目的是缩小不同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和实力的差距,其核心价值为公平。

在现实操作中,政府对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基于“公平”标准来考量。如,每年全国高考名额的省际调配就是坚持公平价值。具有相对丰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输出高考名额,使西部地区有更多的学子能到中东部优质高校就读。再如,国家在2012年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就是协调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主要是通过投放专项资金,出台实施一系列工程或项目,重点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使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的是公平价值导向。

(三)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之冲突:效率与公平的对立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层次存在不同的价值追求,当它们同时进入政府决策视野时,价值冲突不可避免。冲突的焦聚点便是资源分配。也就是说,政府在资源分配和发展决策时,究竟是要支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

效率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多,则价值越大。而那些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地区,理所当然应得到更多的资源。如此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再说,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经费总量减少的时期,更要讲绩效,更应让那些发展潜力好、水平高的区域高等教育先发展,起到标杆作用,带动落后区域共同发展。而不能始终打着公平的旗号来分配资源,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学所揭示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公平论认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一味讲效率,否则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所以必须正视因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现象,采取有效策略缩小差距,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要保持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才能达到优化。

现实中,这两种观点都客观存在。而政府采取的策略,犹如一座摇摆的钟,有时偏向效率论者,即优先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时偏向公平论者,即优先解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正确地选择,就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决策。

三、探索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理性决策

对于政府而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确定的,即要求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肯定需要的。但究竟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先,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后则是不确定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理性认识、科学决策。

(一)把“两点论”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存在影响事物发展的次要矛盾。在推动事物发展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也要研究次要矛盾,二者不可偏颇。这就是两点论。与此相对,也存在着一点论。一点论与两点论相反,只看到影响事物发展的一种矛盾,而忽视影响事物发展的另一种矛盾,当然是片面的。立足于两点论,政府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上应依实际情况来判断:究竟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的适应性问题,还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性问题?在分析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后自然便能采取科学的决策。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是恒久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可转变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转变为主要矛盾。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层次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在另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已由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忌讳一以沿袭,用静止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三)统筹兼顾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矛盾”

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时要注意统筹兼顾。即在处理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兼顾次要矛盾。例如2015年我国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就是一个统筹兼顾的例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现实上看,只能是面向少数大学,只能是支持少数几所大学。在此过程中,政府同时应鼓励建设一流学科,这一点却是面向大部分大学。因此,就整体而言,所有高校都覆盖在该方案之中。因此在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可以由此例得到启示:抓住推动某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兼顾另一层次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如此才会使两个层面的协调都得到发展。

(四)用复杂论思维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在现实中十分复杂。在理论上,我们讲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应与区域社会的需要相适应,这里有一个假设,即在排除区域外人才流入本地区的前提下来谈此事,而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区域间流动已成为不可违背的事实。所以现实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远非想象那么简单。类似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也存在同样问题。当涉及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两个层面问题时,则更加复杂。例如每年流入本区域的人才数量难以估计,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也非完全可控,此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数量以适应产业需要并保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是一个棘手的协调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复杂论来处理。而复杂论的观点是指要将问题放在问题产生的背景中来考虑,而不可脱离背景抽象处理问题,最终,再综合判断、全盘考虑,于两害相权间取其轻,两利相权间取其重。因此,所谓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诸如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多少,后果是什么;不同区域分配多少资源,结果会怎样等等。如此在确定各种影响得失后,最后做出最优决策。

四、结语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都有各自的价值指向。当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一起进入政府的决策时,情况就变得十分复杂。对此,在理论上,政府要坚持 “两点论”“发展论”“兼顾论”“复杂论”的方法和思维;在实践上,则要用理论作指导,针对各种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做出合理决策。唯有如此,高等教育区域协调才能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桑锦龙.教育协调发展内涵初探[J].教育学报,2010,(4).

[2]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 华,严南德,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