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例6篇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1

内容提要:regulation在经济法上的含义是规制,规制包括权力性、强制性规制和非权办性规制,非权办性规制包含了宏观调控的诸多特征,因而我们完全可以从regulation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权;作为副产品,经济法的研究范式也得以最终确立。罗斯福新政作为当代宏观调控制度的起源,孕育了宏观调控职能的生成,其法律依据是美国联邦宪法授予国会的贸易调控权(regulation)。

关键词:宏观调控权;规制;经济法

一、问题的提出

罗斯福新政作为当代宏观调控制度的起源,[1]孕育了宏观调控职能的生成,其生成的依据则是美国联邦宪法第1条第8款第3项的“贸易条款”。但是,“从联邦法律看,美国宪法的贸易条款经最高法院逐步解释后,使联邦在管理经济方面的决定权目前已经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活动,而且是最重要的活动,即超越各州边界的活动(指州际贸易,相对于完全属于各州权限的州内贸易而言)。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从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会调控权(regulation)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权?如果可以,则意味着尽管“宏观调控”语词是中国特有的,但是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普遍实践所产生的这种重叠性共识,可以消弭宏观调控法理论完善过程中无谓的概念之争,从而极大地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如果不可以,则将证成当下我国经济法学界种种宏观调控法理论的原创性与合理性,从而可以从容应对来自经济法学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诘难。因而,对于regulation(regulate)的解读就成了关键。

二、regulation的经济法含义

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多,美国成为一个规制国家(regulatorystate)。这个regulatory以及它的名词形式regulation,在汉语语境中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对应词。国内翻译家在翻译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时,一般用regula-tion。

“规制”一词源于英文regulation”,其含义是有规定的管理,或有法规规定的制约,体现的是限制与促进、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精神,因而直接译为管制、管理、调整、制约等与原意不尽符合,故日本学者创造了“规制”这一译名。[6]例如,日本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认为,经济法按其本质,应是以国家对经济干预之法为中心而形成的。就此见解而言,体现于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对决定经济法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金泽良雄的定义,将规制解释为: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广义的“市场失灵”)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特别是对企业)活动的行为。那么,规制就包含了至今为止已经说明了的、全部与广义的市场失灵相关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1)主要以保证分配的公平和经济增长与稳定为目的的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2)主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政策——公共事业投资、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福利政策等;(3)主要是处理不完全竞争的政策——反垄断法、商法、依据民法产生的规制企业活动的政策。[9]

可见,日本学者根据regulation苦心创制的“规制”一词所调整的领域涵盖了宏观经济政策(1)、微观经济政策(2)~(6)、产业政策(7)和劳动政策(8)。对此,可能有学者并不赞同金泽良雄教授根据‘规制’所确定的经济法调整范围,尤其是第(8)项基于劳动经济学的劳动政策。

至于“调控”和“管制”,这两个词不过是中国学者对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而已,在经济法上并无区分的意义和必要。实际上,在经济法上需要和“规制”区分的是“统制”。“统制”这一概念,以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为契机,着眼于对自由经济实施的统制经济为特征的国民经济的状态而产生。其后,及至过渡到战时统制经济而终于固定下来。“统制”一般可以理解为具有“将经济纳入一定的方针”或“为引导经济以实现特定目的”的涵义。

三、“规制”的界分

上文通过比较法的视角考察了regulation的译名“规制”一词在日本经济法中的具体内涵,我国学者通过翻译日本的微观规制经济学著作也引进了这一译名,[18]所以“规制”并非是汉语中的新词。

可见,该学者所提及的“市场规制”与日本学者移译于regulation的“规制”产生了冲突。并且,经济法学界将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应于市场规制法,已然成为定式。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试图从regulation中演绎出中国式的“宏观调控,语词似乎成了一个理论悖论。

其实,经济法规制的方式有多种,但大体分为国家权力性、强制性规制以及非权力性的规制两种。由于经济法变更和修改了依据市民法的自由放任经济(私人自治),但为了能充分确保规制的效果,势必成为权力性和强制性的时候多,[26]所以在“市场规制法”中强调权力性、强制性规制并不为过,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非权力性规制。非权力性规制表现为国家自身以非权力性和私法的手段介入经济,并对之加以规制,或由国家(政府)进行非权力性的行政指导。

综上所述,移译于regulation的“规制”已经包含了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的内涵,而“市场规制”中的规制更多的类似于经济法中的权力性强制性规制,也就是说,“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体现了经济法的不同的规制方式。至于为什么我国学者独树一帜地创造了“宏观调控”一词来指称非权力性规制,有学者从中西方国家人们对国家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定位进行了解释。[31]笔者认为,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学者们对中国经济法体系化的努力。但是,由此带来的却是语词的混乱,而且,这一混乱由于经济法学体系划分的路径依赖特征还在不断地被强化。

四、代结论:宏观调控权提炼的“外部性”[32]

源于regulation的“规制”一词包含了宏观调控所指称的对象,因而从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会调控权中提炼中国式的宏观调控权不再是一个难题。“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很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2

关键词:股票流动性 宏观经济 流动性螺旋 安全投资转移

近来的金融危机导致的信用紧缩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显示了其在维持一个运转良好的有效市场中的作用,其匮乏表明宏观经济与流动性相互影响。现有的相当数量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流动性与经济危机之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国内研究并不充分,本文探讨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归纳。

1 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

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包括:流动性螺旋、投资机制和安全投资转移机制。下面对这些机制分别论述。

1.1 流动性螺旋

流动性螺旋,■和等(2010)定义其为股票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机制。融资流动性的降低导致安全投资转移,在此种意义上,流动性供应者改变其流动性供应,宁愿供应具备低边际成本的股票。在危机时期,共同基金将首先意识到小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进而面临融资约束,从而会抽出投资,导致所投资对象认识到投资组合价值,最终融资流动性问题扩展到整个实体经济。

1.2 投资机制

流动性通过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更高的二级市场使得投资者更容易为产品市场,例如流动性较差、长期的项目进行投资。实证研究发现了这一点,Levine & Zervos (1998)对跨国模型的回归,发现了股票市场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了股票流动性与外部融资成本之间正相关。

1.3 安全投资转移

这种安全投资转移模式,意味着投资者从股票市场的转移,即从流动性资产较低的股票转移到较高的政府债券或者现金。Vayanos (2004)提出这种安全投资转移效应。他认为与市场下跌一致,当流动性降低时,投资者进行资产转移。Chordia,Sarkar和Subrahmanyam (2005)指出,这种效应导致投资者在股票和债券之间重新配置财富,由此降低了股票市场流动性。Goyenko和Ukhov(2007)发现债券市场波动性和收益的增加能够显著预测增加的股票市场流动性。

2 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研究综述

流动性通常被定义为“以较低成本迅速卖出或买入大量资产的能力”,主要是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应用。目前为止,现有的研究更关注于股票市场的微观条件如何影响流动性,但市场微观理论中对于宏观条件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很少。

现有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其预测。第二类是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

第一,研究宏观经济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这种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股票流动性的测度,以及相互影响。研究者一般将宏观经济,如货币政策、商业周期、金融中介、货币、债券市场等角度研究股票市场流动性。如前所述,Chordia,Sarkar and Subrahmanyam (2005)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角度进行了思考,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交易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交易,并使得交易者提升其为头寸融资的能力。Goyenko和Ukhov(2007)也指出货币政策也可能通过股票波动性和利率来影响流动性。Eisfeldt (2004)和Taddei (2007)研究了商业周期对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Amador等(2010)同样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他们指出很少有理论模型探讨央行政策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但存货模型认为存货流动和存货风险影响股票流动性,简言之,存货模型认为当市场参与者能够以较低代价融资并持有资产的风险较低,股票则应该流动性更好;而央行政策能够影响这两者,从而影响股票流动性。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9),Sauer(2007)和Adrian和Shin(2007,2008)研究了货币政策和融资流动性,他们则用融资流动性来解释市场流动性的突然下降。其他一些学者则对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和如何预测股票流动性进行研究,如Goyenko和Ukhov (2009),Hameed,Kang和Viswanathan(2007)以及Soderberg(2008)。Soderberg(2008)使用VAR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对于订单驱动的股票市场月度流动性的影响。Goyenko&Ukhov (2009)使用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预测性。Sauer(2007)则对股票流动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货币政策提供了市场急需的流动性;并分析了中央银行的干预如何刺激股票流动性。第二类是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等(2010)指出,至少自从二战以来,美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就与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向一致性。因此,股票市场流动性是实体经济很好的一个先行指标。他们使用1947至2008年的美国数据,证明了即便控制了资产价格预测,股票市场流动性也包含了实体经济的信息。Beber和Kavajecz (2010)则对订单流中的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可以提前三个月预测经济状态。Kaul和Kayacetin (2009)对股票订单流的研究表明,这可以预测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和真实GDP。第三,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董合平(2006)则对国内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流动性的研究进行了相对全面研究,他们发现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动对股市变动影响并不显著,而货币政策变量指标M1等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收益有显著影响;并且沪深两市对宏观经济因素变动的反应情况比较,沪市更为剧烈;更进一步的研究则基于改进的AR(1)一GARCH(1,1)模型,从收益和收益率波动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价格行为的影响情况:但结果发现只有固定投资完成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或波动性有显著短期影响。丁焕强和陶永诚(2011)对货币政策和股票流动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他们通过VAR分析,发现市场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只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间接影响通过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实现;货币政策紧缩,市场非流动性增大,流动性减小,货币政策冲击对流动性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3 结论

以上叙述表明对于宏观经济与股票流动性的研究,研究者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流动性测度基础上,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包含有估计经济状态的信息含量。并且股票市场流动性和宏观经济之间通过安全投资转移效应、流动性螺旋效应和投资效应等进行相互影响。今后,应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方法,实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外研究结论相比较,探讨其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市场机理、运行体制等深层次因素。

参考文献:

[1]丁焕强,陶永诚.《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现代管理科学》,2011.1.

[2]董合平.《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价格行为影响研究》,硕士论文,

2006.

[3]Soderberg,J.,Do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forecast changes in liquidity?-An out-of-sample study on the order-driven stock markets in Scandinavia,Unpublished Working,Paper,2008.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3

襄樊四中任守生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由市场经济存在的固有缺陷分析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并且能够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能力方面

通过对市场经济固有缺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具体实例看宏观调控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增强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看待市场经济。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甲:家中失火的户主乙:消防队队长)

甲:(焦急,狂乱地)着火了,着火了,快帮忙灭火啊。

(慌乱中突然冷静下来,想到了拨打119电话求救,自言自语地说)

我可以拨打119电话求救啊。

(用手做电话状,急促地说)

是消防队吗,我家失火了,快来灭火。

(消防队接警后马上到达出事地点,消防队队长小跑出场)

乙:我是消防队队长,这里由我全权负责,你有什么要求?

甲:还那么多话干吗?我的财产快要烧光了,快点灭火啊。

乙:那你出个价钱,我们才能灭火。干我们这行都是玩命,还有水费、汽油费、器材费、人工费、保险费等等都要花钱,我们不能免费给你服务。

甲:(焦急地)你要多少钱?

乙:一万元,不算贵吧?

甲:(惊讶地)一万元?太贵了,五千吧。

乙:太少了,算了,看你可怜,就给六千吧。

甲:(焦急地)好吧,六千就六千,快灭火吧。

乙:成交,弟兄们开工了。

(正当队员们准备灭火时,户主的房子在火中倒塌)

甲、乙:(惊讶地)啊,房子倒了。

甲:(哭丧着)哎呀,我的房子。

乙:弟兄们危险,快撤回来。

甲:(气愤地对乙说)算了,反正我家所有财产都烧毁了,干脆你们也不要救火了,我也好省一笔灭火费。

(师引导)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刚才的表演很精彩。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说明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师)很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是我们又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缺陷,这就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进行弥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新课教学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

(提问)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能否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呢?

(生)不能。

(师)是的,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下,现实生活中除消防工作外,还有哪些方面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

(生)国防、治安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

(师)回答的很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则不能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对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消费领域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比如刚才的小品,在市场调节作用下,消防部门在到达火灾现场后不是先救火,而是先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但是水火无情,在讨价还价中,人民的生命财产已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可见,市场不能调节消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

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可能使经营者大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损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2)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板书)

(课件展示)漫画《跟不上趟》(片刻)

(提问)这幅漫画体现了市场调节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生)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师)很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这三种缺陷。一起看漫画。

(课件展示)漫画1

(提问)漫画中的老农为什么要养鸡?市场调节为什么有自发性?

(生甲)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生乙)漫画中的老农看到蛋价涨了才决定养蛋鸡的,所以是市场调节有自发性。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那么这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会导致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此外还可能引起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

(师总结)很好。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自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

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比如,违法经营和合法经营之间,偷税漏税和依法漏税之间,欺行霸市与诚实劳动之间,无权无关系与有权有关系之间等,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课件展示)漫画2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杀鸡毁蛋”的结果?市场调节为什么有盲目性?

(生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生产者进行经营决策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生乙)漫画中的老农看到蛋价跌了,没有进行市场分析就杀鸡毁蛋,是一种盲目的行为。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对。那么这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时,也就是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有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这显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会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举出很多,如: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竞相上马生产彩电、冰箱的所谓“彩电热”、“冰箱热”;90年代中期又出现“空调热”、“VCD热”。因厂家瞄准的是市场价格,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于是各地“蜂拥而上”,其结果是重复上马、重复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又形不成生产规模。造成了经济波动和大量的资源浪费。

(课件展示)漫画3

(提问)这位老农为什么老是“跟不上趟”?市场调节为什么有滞后性?

(生甲)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的决定的。

(生乙)漫画中的老农跟着蛋市跑,没有做调查,只看到眼前利益,所以老是“跟不上趟”。

(师)分析的很好。那么这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的决定的。

结合漫画“跟不上趟”来说,当老农为追求市场上的高价而生产鸡蛋时,鸡蛋的社会的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饱和点,而更多的鸡蛋生产者却还在那里继续大量生产,只是到了滞销引起价格下跌后,才恍然大悟。然而,此时即使转产,也已造成鸡蛋积压,但是鸡蛋作为鲜活产品还会因变质而蒙受巨大损失,只能杀鸡毁蛋。所以,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因为这些部门或项目的生产周期长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提问)市场调节有这样的三个缺陷,就要求我们在参与市场投资经营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谨慎。假如你们将来要成为一个投资者,你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生甲)投资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总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

(生乙)要学会抢占商机,做好市场调查,寻找市场空白点。

(生丙)生产经营要有主见,永占商机,永远不败。

(师)很好,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我也来谈谈我对投资的看法。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的加州曾经出现过一股淘金热。十七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准备去碰碰运气。到达矿山后他发现,这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淘金人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喝,许多人一边找金子一边抱怨:“要是有一壶凉水,我就给他一块金币。”这些牢骚使亚默尔想到:如果卖水给淘金者,也许比找金子赚钱更快。于是他放弃了找金子的想法,挖渠引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把水卖给淘金人。当时,有不少人嘲笑他说,到加州是为了找金子,发大财的,卖水何必要背井离乡到加州来。亚默尔并不在意,继续卖他的水,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赚了九千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在当时的加州,在许多人因找不到金子而忍饥挨饿,流落他乡的时候,亚默尔却已成了一个小小的富翁。

可见,投资者就要像亚默尔一样,科学的分析市场行情,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独占商机,永远不败。

(师总结)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需要弥补市场的缺陷,那么怎样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呢?

(生)国家的宏观调控。

(师)很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缺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呢?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来共同探讨。

2、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板书)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师)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

(生)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师)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呢?

(生)我国宏观调空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师)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引导学生看教材54页第4自然段)

(师)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国家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并通过扩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开发落后地区、推进城镇化等措施,来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的基本稳定,不大起大落。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出现通货膨胀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出现通货紧缩时,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一国与他国全部经济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叫顺差,反之叫逆差。国际收入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要引起重视,长期出现逆差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的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呢?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板书)

(师)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种,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展示)

材料: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大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逐年加大1998年中央财政增加的基础设施投资中,用于中西部地区的达到62%,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高出东部14.9个百分点,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广东、浙江等地的企业纷纷到中西部投资办厂,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孔雀西北飞”。

(师)这则材料中,国家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经济手段。

(生)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1)经济手段(板书)

(师)很好。我们在这里要注意两点,即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

经济政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比如,2004年10月28日人民银行宣布加息,调升幅度为0.27个百分点。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自1.98%上升到2.25%。一年期贷款利率自5.31%上升为5.58%。这次调息的目的是为了遏制投资过快的势头,给投资降温。这就是运用利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计划通常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和方案,如我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等。计划主要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从而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比如,国家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将“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7%左右。这就是运用经济计划来进行宏观调控。

(课件展示)

材料: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2000年春节热销商品中查获假冒伪劣“五粮液”酒、“剑南春”酒、承德“露露”、“大白兔”奶糖等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00多万元,并将有关责任人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师)这则材料中,国家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它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生)法律手段。

(生)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法律手段(板书)

(师)很好。同学们还记得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吗?

(生)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师)回答正确。

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法制性,所以法律必然成为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调整各方面的经济的关系,以促进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案件,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从而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比如,去年非典时期,有一些医药用品需求量很大,一些不法商贩,囤积货物,哄抬物价,还有一些在药品里掺假,在口罩里用劣质棉花。国家工商管理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市场检查,依法查处不法商贩,并将相关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从而规范了市场秩序。这就是法律手段的具体运用。

(课件展示)

材料:李某到国家工商行政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开了一家药店,从事药品经营,但不久就被医药行政部门以非法从事药品经营的名义查封,李某想到自己有“营业执照”,对医药行政部门的行为非常困惑不解。

(师)医药行政部门为什么要查封李某药店?

(生)触犯了法律。

(师)按照有关规定,从事药品经营,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以后,还必须取得医药行政部门颁发的特别许可证。李某没有取得特别许可证,是一种违法经营,因此被查封。

(提问)工商行政部门,医药行政部门颁发有关证照行为属什么手段?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3)行政手段(板书)

(师)很好。行政手段,也就是按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域和行政命令来控制和管理经济。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例如,为遏制通货膨胀急剧发展的势头以控制物价飞涨,就有必要关闭个别重要商品市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实行限价或冻结其价格等。但这些都只能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一旦形势好转,就要放弃。行政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能作为常规手段滥用。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即以间接调控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手段。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不能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立起来。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又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课堂练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北方一些大城市实行累进收费制度,大幅度提高水价。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幅度提高水价的做法()

A.是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B.是运用行政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C.是市场的调节作用

D.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答案:A。北方这些大城市通过提高水的价格,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不注意节水将付很高的水费,从而迫使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用价格政策对水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因此是一种经济手段。如果北方这些大城市做出规定,各单位、各居民每日只能用多少水,违者处罚,这才是采取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二框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4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

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同样给出了各种非市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还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尽管市场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前提条件过于苛刻而被认为在现实市场中不可能具备,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对市场制度作用的认识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出于完善市场配置功能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基础上日益衍生出了其他一些非市场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其中最主要的有:(1)针对市场失灵而由政府进行的微观规制(管制);(2)针对市场经济总量非均衡而由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作为典型的政府安排,宏观调控是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经济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定方式,它的内在必然性实际上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本质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推论出来(吴超林,2001);而它的作用机理已在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到了经典的揭示,并被战后西方国家长期的实践所验证。

众所周知,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量组成,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宏观调控也必然要依赖于现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宏观调控是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出发,将宏观调控区分为内生的制度安排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两类。市场经济内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意指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与市场制度逻辑一致的传导条件和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化主体。相对而言,如果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没有或不完善的市场基础和传导条件下进行的,那么宏观调控显然就是一种外生于市场制度的安排。一般地,在有效的边界范围内生安排的效应显著,而外生安排的效应则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有基于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为何不理想的理论框架。

中国1993—1996年的主导政策被普遍认为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一次比较接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并成功地使1992年以来总需求严重大于总供给的宏观非均衡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经济只经历了短暂的均衡之后,旋又在外部冲击和内部制约的条件下,陷入了持续至今且严峻的另一种类型的宏观总量非均衡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态。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出于“速度经济”的要求及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中国首先选择的是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安排,目的在于阻止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势头。然而,到1998年7月为止,尽管包括下调利率、取消贷款限额、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恢复中央银行债券回购业务等市场经济通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几乎悉数释出,经济减速和物价下跌的势头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鉴于直观的宏观经济现实,当时人们普遍的共识是货币政策失效。关于失效的原因,大多数的分析是借助IS-LM模型进行的,其中主要的观点是“投资陷阱”论、“流动性陷阱”论、“消费陷阱”论等。应该说,这些观点基本上是在给定货币政策的制度基础和传导条件的前提下,主要从货币政策本身的作用机理方面实证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这些政策层面的分析无疑是必要而且也是有针对性的。可是,如果给定的前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那么,这种仅在政策层面的分析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对策。

事实上,中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市场制度基础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不完善。中国以增量促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形成了微观基础的二元格局:一方面,改革后形成的增量部分——非国有企业——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它们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改革后仍然保存的存量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历经不断深入的改革也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其积重已久的深层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得到彻底解决,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国有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这种二元格局的另一种流行划分法是所谓的体制内的国有企业与体制外的非国有企业。其实,这是相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如果相对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则体制内的就应该主要是非国有企业,而体制外的是传统的国有企业。

有效的货币政策除了要有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微观基础外,还必须有政策赖于传导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重要变量,它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并影响到实体经济。Munddl(1968)与Fleming(1962)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变化经由总需求和汇率波动效应传导的过程;robin(1969)通过对q值(资本资产的市值对重置成本的比值)的定义并将它作为把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连接到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过程;Modidjani(1977)从居民消费需求角度分析了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过程。所有这些传导过程都是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并以相对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严格地说,中国的利率基本上是由政府确定。利率机制传导的市场化前提不存在,所谓的“流动性陷阱”、“投资陷阱”、“消费陷阱”失去了分析的前提。假定政府确定的利率反映了市场供求,被认为是一种准市场化的利率,那么,在资本市场受到严格的管制以及金融市场被制度的性质强制分割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制度基础的局限也极大地制约着利率机制的有效传导。谢平和廖强(2000)明确地指出了利率传导机制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与财富变动效应之所以不佳,原因正在于中国的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远未衔接成一个联动体。张晓晶(2000)则在MundellV-Fleming模型结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开放条件下由固定汇率和资本有限流动引致的套利行为以及外汇占款必然制约中国试图通过降息刺激经济政策效果。结合对微观基础的更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非市场化的利率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成为一种外生于市场经济的政府安排,实体经济难以对其作出灵敏反应;第二,假定这种利率等同于市场化利率,那么,货币政策虽然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内的微观基础是一种内生安排,但金融市场的制度分割与局限使体制内的主体无法对利率作出反应,而体制外的主体使货币政策相应地又变为外生安排,加上体制外的改革滞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改革,金,融微观主体基于金融风险的考虑必然又会限制体制外主体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惜贷”)。

金融市场制度的局限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实际上更主要是通过信用机制来进行的。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主要有银行借贷和资产负债表两种典型的渠道。Bernankehe和Blinder(1988)的CC-LM模型从银行贷款供给方面揭示了前一种渠道的作用机理,Bernankehe和Gerfier(1995)从货币政策态势对特定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方面阐明了后一种渠道的作用机理。信用机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传导作用,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存在于借贷行为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使信用具有可获得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体制内外不同的微观主体的信用可获得性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反应则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它们并非惟一地依赖银行借贷渠道融资,这就意味着信用传导机制所必需的银行贷款与债券不可完全替代的前提难以成立,即使这类主体不受市场的制度歧视,而且金融机构也愿意与它们发生借贷行为,但货币政策对它们的效力相当微弱;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由于它们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过大的监督成本,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又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所以形成银行普遍的“惜贷”或“慎贷”现象,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并不是(或主要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同样可以在制度内生与外生安排的框架下得到说明。1998年中期,当日益严峻的“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一筹莫展,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致使通过出口扩大外需受阻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率递减、失业(下岗)面不断扩大等宏观经济问题,政府秉持通过宏观调控扩大内需以启动经济的思路,确立了以财政政策为主并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移动IS曲线的方式实现扩大总需求的目的,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在中国的一种实践。对积极财政政策选择实施的时机和它的重要意义(稳定人们的预期)几乎没有人表示怀疑。尽管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被认为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权威部门统计测算的结果是增发国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1.5%和2.1%),但作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并不仅仅体现在扩大支出的直接效应方面,而是在于通过政府支出的扩大去拉动民间投资的间接效应方面,否则,财政政策就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没有两样。就后一方面而言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人担心积极财政政策长期继续下去有可能导致计划体制复归和债务危机。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为何难以有效地拉动民间投资需求增长的原因,学术界已展开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大多数的分析都将问题的症结归咎于基础设施的产业链太短以及整个产业结构不合理方面,强调正是基础设施的产业关联性差,当把财政资金集中投向本来就已存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基础原材料部门,并且主要又是以政府大包大揽而不是贴息、参股和项目融资等方式投入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自然不可能参与进来,最终的结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不大,经济启而不动。无疑,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在现象层面表现出来的因果关系确实如此。但根本的原因却正如光教授(1999)所指出的,是政策扩张与体制收缩的矛盾。如果从财政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就它与微观基础的关系对政策效应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这就是,由于财政政策与政府关系紧密的行为主体(特别是国有主体部门)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逻辑(这种较强的内在一致逻辑恰恰又是人们所担心的计划体制复归的重要表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效果相对明显;由于财政政策相对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制度安排,积极财政政策的各种乘数效应受到体制的摩擦,因而对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不明显,亦即IS曲线移而不动。

上述给出的仅仅是制度基础的分析框架,它并不是宏观调控分析的全部内容。如果到此为止,则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宏观调控政策是内生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其实,即使是内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它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凯恩斯主义政策70年代在“滞胀”面前的失灵就是明证)。因为,如果宏观调控作用的仅仅是宏观经济总量,就不能要求它去解决结构问题;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的本义只是一项短期的稳定政策,又岂能冀望它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这实际上也就涉及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边界问题,内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也只有在有效的边界范围内才能得以释放出来。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期限边界:短期还是长期?

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与短期之争,实质上也就是关于政府经济职能边界的理念之争。在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间对此也展开过激烈的论争,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再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其政策理论的核心实际上也可归结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期限边界问题。比较分析各流派不同的政策理论主张,应该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短期边界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凯恩斯从不变的价格水平可以存在不同的总产出水平及相应的就业水平的现实出发,以现实存在的货币工资刚性、价格刚性、流动性陷阱和利率在长期缺乏弹性等作为分析前提,把经济分析的重点放在宏观总体的真实变量上,指出宏观经济总量的非均衡主要是总需求波动(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市场力量并不能迅速有效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根据总需求决定原理,凯恩斯进一步推论出,只有通过政府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消费倾向和统揽投资引诱,并使两者互相配合适应,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保持稳定。

在凯恩斯看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是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因为“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短期边界论,我们可用标准凯恩斯主义的AS一AD模型加以说明。在图1中,假设总需求曲线AD0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的A点表示经济最初处于的充分就业均衡水平(Yn),当经济受到现实总需求的冲击,即AD0左移至AD1之后,由于现实中存在着货币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必然导致厂商削减产量和就业量(从Yn减到Y1),这时,经济将在小于充分就业水平的B点实现均衡,而不可能任由价格的自由下降调整到C点的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正是投资者不确定预期及由此形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AS在A点以下演变为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它意味着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很难迅速有效地将Y1恢复到Yn。因此,要使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从B点回复到A点,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AD1,移动到AD0。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解决后,AS曲线恢复到古典的垂直状态,市场价格机制继续发挥作用,此时如果继续实施积极的政策会加剧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从凯恩斯主义的AS一AD模型中不难看出,总需求管理政策的边界只限于AS曲线具有正斜率的部分,亦即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

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正当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在“滞胀”面前日益失灵的情况下,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提出持久收入假说和自然率假说来解释“滞胀”现象,并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发难。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菲力普斯曲线是一条起自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不存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虽然短期内通过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影响产量和就业量,但就长期而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得财政扩张的量不过是对私人部门支出的量的替代,税收的变化也因不能影响持久收入而仅有非常微弱的乘数效应。货币政策也同样只会在短期内当人们按错误的价格预期决策时对产量和就业量产生影响,而在长期一旦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即“货币幻觉”消失之后,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量都将复归到各自的自然率水平。因而任何通过政府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试图保持较高的和稳定的产量和就业量水平的努力,最终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加速上升和经济的更不稳定。与重视财政政策作用的凯恩斯主义者不同,货币主义者从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出发,坚持经济在遭遇需求冲击后仍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到自然率的产量和就业水平附近,强调即使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因为政策制定者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操纵经济导致的政府失灵可能比市场失灵更糟。因此,为了稳定经济,应该用旨在稳定价格预期的货币规则取代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从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去探寻关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进而建立了包含确定价格和接受需求的厂商、新古典生产函数、市场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Mankiw&Romer,1991)。由此导出的政策含义强调,由于经济自动均衡将以长期的萧条为代价,因此,通过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可以使经济在短期内稳定在产量和就业的自然率水平附近。新凯恩斯主义关于短期政策的观点分别以工资粘性模型(图2)和价格粘性模型(图3)来说明。在图2中,LAS是一条与古典一致的垂直总供给曲线,SAS则是由一定的预期价格水平(pe=p0=W0或pe=p1=W1)给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假定经济初始在产量和就业自然率水平(Yn)的A点上运行,当发生意外的总需求冲击后(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到AD1),即使价格可自由伸缩,但由于工资已由谈判合同固定,经济必然从A点移动向小于充分就业均衡(Y1)的B点。正是因为工资合同需要交错调整不可能使劳动市场在C点出清,新凯恩斯主义者强调政府对意外冲击的反应远比私人部门协商调整工资迅速。因此,在短期内,通过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能够将经济稳定在自然率水平附近。图3表明的是,总需求的冲击之所以使经济从A点移向B点,主要是因为存在价格粘性(比如菜单成本)。如果商品市场不可能在C点迅速出清,那么总需求管理政策在短期就应该有所作为。

(二)零边界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建立在理性预期、自然率假设和市场连续出清基础上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包括以卢卡斯为代表的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以巴罗、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等为代表的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前者从需求冲击、信息不完全及闲暇(劳动)的跨期替代效应方面建立起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认为在短期内,虽然不完全信息下发生的意料之外的货币冲击会导致经济总量的波动,但在长期中,由于人们能够根据不断获得的信息去修复错误的预期,经济将自行恢复到自然率的增长路径。基于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对经济没有实际的影响,因而旨在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在任何时候都无效。

这种货币政策零边界的推论可由图4说明。

在图4中,垂直的LAS曲线表明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行为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调节,每一条倾斜的SAS曲线则由相应的预期价格水平给出。假设现期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总需求增加(货币冲击使AD0移到AD1),则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必然会因商品和劳动市场存在超额需求而上升。此时,如果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厂商(工人)误将一般物价水平(货币工资)的上升当做相对价格(实际工资)的上升并相应地增加产品(劳动)供给,那么经济将暂时“意外”地沿SAS0曲线从A点移动至B点。然而,一旦经济主体理性地认识到实际工资和相对价格并未发生变化并完全调整预期,则SAS0会迅速移到SAS1,产量和就业复归到自然率水平(C点)。因此,除非货币政策不被意料到,否则,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货币政策都归无效,而意料之外(欺骗公众)的货币政策本身只能进一步加剧经济波动。如果用“适应性预期”替代“理性预期”概念,则图4也是一个货币主义的AS—AD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坚持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因为是产出水平决定货币变化而不是相反,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为零。他们主要从生产函数与总供给的关系方面建立起分析模型,强调实际因素(尤其是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他们看来,当一个部门出现技术进步后,它必然会通过部门性的波动源传导到经济的其他部门,技术冲击的随机性使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出现随机性的跳跃,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实际上并不是对自然率水平的偏离,而是对生产可能性变化的最优反应,因此,任何反周期的政策都是反生产的没有意义的。关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政策含义,巴罗通过复活李嘉图等价命题,认为公债是中性的,经济主体的预期理性会抵消政府无论是以公债还是税收等方式筹资的效应,因而试图刺激经济扩张的积极财政政策无效。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则通过比较有无约定条件下的均衡解,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和政府信誉方面论证了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政策是无效的。

由上可见,凯恩斯主义为政府提供了市场经济中反萧条的最初的政策理论,并将其边界严格地界定在短期,它的效应也被战后西方国家20多年的实践所证实。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将宏观经济政策的期限边界定格为零,虽然这种政策主张远离现实,但作为政策理论却为反思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提供了一种路径。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几乎没有任何一派是把宏观调控政策当做长期的政策。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与目标边界:总量稳定还是结构增长?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宏观调控政策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作用对象与目标。关于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对象究竟是总量还是包括结构?它的目标究竟是稳定还是增长?对此的不同认识显然直接影响到对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评价,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则影响到能否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总量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制度安排或经济职能从总体的内容层次上可以区分为一般的市场条件的创立与维护、微观经济规制、宏观经济调控三大类。与基于市场失灵外在地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微观规制安排不同,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内在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并导致经济总量严重非均衡基础上形成的政府安排。由于动态经济中经济出现周期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市场机制如果假以时日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自然率的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萧条意味着必须付出总体社会福利损失的严重代价,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一般内在地要求通过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调控经济总量,以减少市场机制调节时滞产生的高昂成本。从宏观调控的内涵来看,它作用的对象显然是总量方面,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具体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表明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这也是为什么说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基础和传导条件的原因。有必要说明的是,如果依据作用结果来界定政策边界,那么也许可以把结构列为宏观调控的对象。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可能就会陷入体制认知的误区(这点将在后面说明)。将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边界严格界定为总量的观点也明确地反映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

(二)产业结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

前已述及,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结果不仅会而且应该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但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却并不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表明,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普遍认同,推动了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对供求关系进行调节,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在各产业和部门间得到有效配置,产业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正是市场在产业间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历史地看,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也曾在不同的体制下完全或主要由政府来安排(通过产业政策),由此形成了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所谓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如日本和韩国等)。不过由政府取代市场、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市场机制在产业间的资源配置而形成的产业结构从长期看是非常脆弱的,日本和韩国经济(金融)危机不断,中国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政府安排的产业政策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产业政策在实质上是政府依据自己确定的经济变化趋势和目标设想来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产业政策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与计划经济是相同的,计划经济所固有的缺陷必然会重现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汤在新、吴超林,2001)。政府对具体产业的干预应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确定。如果将产业政策当做一种宏观调控政策,显然它相对市场基础是一种外生的安排,其绩效将存在体制的制约。不仅如此,如果将产业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对象,也与产业结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应该承认,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问题,但结构问题不是宏观调控直接的对象,结构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市场基础的发展和完善,这也是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之所在。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是为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

对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减少经济周期波动、促进经济总量均衡从而为市场机制有效进行资源配置创设稳定的外部条件的目标业已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采纳(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外),不过,关于经济增长是否应该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重大的分歧。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属于总供给的范畴,它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组合,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坚信构成总量内容的总供给方面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即使出现总供给冲击的经济周期波动,认为也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调控政策归属于总需求的范畴,政策的目标被界定在因总需求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后的稳定方面,而且强调的是短期。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所强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中包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那么这种增长主要也是随积极财政政策稳定投资者预期而来的私人部门的增长,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本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属于稳定的手段,目标是为民间投资的启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事实上也一直是以稳定通货而不是经济增长为目标。

最近10年来,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政府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产生合意的长期经济增长表示怀疑,认为过分关注短期稳定的需求管理政策忽视了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他们指出短期的产量波动虽然具有重要的福利后果,但长期经济增长的福利含义远远超出任何短期波动的影响(Romer,1996),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的重点应该从总需求转向总供给方面(因为总量非均衡都是微观扭曲的结果)。这种从对短期稳定的关注转向长期经济增长路径探讨的理论发展方向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既能够积极地也能够消极地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积极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经济的最优增长路径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由于市场基础不完善,政府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附存着经济增长的目标。在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先是1998年上半年明确地将货币政策作为保证8%的经济增长率目标的手段,当认识到依靠货币政策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证经济增长。应该承认,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阻止经济增长率的严重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巨大差距表明,将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严格界定为短期稳定更为确切。实际上,多重目标之间的相互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释放,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在中国经济的存量部分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在经济的增量部分则明显难容。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在关注短期稳定的基础上探讨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路径问题,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9)就曾明确提出:“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始终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通过制度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来求得长远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内需如果不是作为一项短期政策而是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一定要和供给管理的政策结合起来”。特别是从2000年5月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后,关于长期经济增长要依赖市场基础和制度条件的完善已逐步成为共识。

四、简短的结语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一向重视政府制度安排的作用,这无疑是中国客观现实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对政府制度安排在经济的不同领域和层次内容上的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事实上,就宏观调控政策作为一种政府制度安排而言,它在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比较清楚的界定,而国内对其内涵和目标等问题上的认识则是相当含混或者说是相互矛盾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宏观调控问题的基本认识是:

——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是以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行为和形成理性预期从而能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敏反应为基础的。针对经济总量非均衡的宏观调控如果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那么,作为一种外生的制度安排的政策效应释放必然受到极大的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还需要相应有效的市场传导条件或机制。在中国,由于市场结构并不完全,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属管制市场,缺乏有效的市场传导机制使宏观调控成为一种外生于市场条件的政府安排。因此,宏观调控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已不仅仅是政策本身的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5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过程,考虑总收入、总体就业水平等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学包括三大要件,即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理论又包括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还包括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效应。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则是用于理论验证、政策效应检验等。现代宏观经济学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控制理论被广为接受,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微观基础的缺乏。

二、微观基础的基本含义

对于微观基础需要局域怎样的属性、宏观经济学需要怎样的微观基础等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做出权威性的回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学科领域,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对象方面都自成一体,二者界限分明,这种情况导致一切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努力都非常困难。通过为宏观经济提供微观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种理论相互脱节的现状。经过综合分析多家观点,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含义包含着三大要点。首先宏观经济理论下需要定义个体行为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其具有微观个体行为基础,具体包括多种形式,例如风险形式、决策形式等等。其次,宏观经济基础需要具有适当的微观结构基础,微观结构基础是由许多重要假设组成的,比较常用的有完全竞争假设、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完全信息假设等,这些假设构成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参照标准。第三,与微观经济行为个体的表述方式相连接,即宏观经济在保证积累的前提下,宏观总体与微观个体之间依然保持密切联系。总之,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目的是要在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总体行为联系起来,使其具有相似性和协同性。从而使宏观总体获得合理的行为载体,通过对微观个体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并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分析。代表性个体是最为常用的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将微观分析加总转化为宏观总量,从而实现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微观基础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了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作为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核心概念的代表性个体的假定就存在问题,因为这种代表主体的代表性意义只存于同质主体当中,但是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异质主体占有绝大部分,因此,代表性主体的代表性就受到质疑。第二,总量问题。退一步说,即使代表性个体假定是合理的,那么该分析模式中的加总行为依然存在问题。由于经济现象纷繁复杂,而且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很难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因此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在宏观上可能是不成立的,所得结论的精确性也是值得质疑的。第三,从物理经济学来看,社会个体是数量庞大,千差万别,代表性个体分析很难穷尽每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社会个体情况复杂,仅从微观个体性质出发来推断宏观经济性质也必然出现较大误差。

2.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理性预期分析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建立起了桥梁。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选择最合理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说把经济人看成是对市场拥有清晰合理把握理性人,认为他们知道市场状态的真实情况,可以在明确的信息和目标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该理论还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后来,卢卡斯在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是理性经济人没有预测到货币量变化。但是,实践经验所得到的数据多数都不支持这种理论。研究表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具有很大的惯性。后来经过学者的努力又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理性预期分析模型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个人只往往能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而作出前瞻性的预期是非常困难的。

3.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往往通过引进或者建立函数模型,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谨科学的特征,因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演绎推理被认为是一种符合逻辑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得出的经济规律也容易被学界所接受。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首先,关键要素的量化问题。在社会经济当中,许多关键性的要素是难以被量化的,例如政策法令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其次,随意性比较大。在计量验证分析中,许多要素信息的选择是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三,前提假设存在问题。在经济模型中前提假设往往脱离实际,存在理想化的问题。

四、结语

宏观经济政策含义范文6

关键词:框架和内容 证明和推理 图形和案例 理论和政策 宏观和微观

国际经济学是运用微观、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工具和模型,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一门经济学课程。这门课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两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1;作为一门实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来阐述各种理论;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各种理论本身以及理论之间的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关联度很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感到吃力,课堂教学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课堂教学思路,具体来说,就是对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简单框架和复杂内容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揭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和体系。根据田国强的分析,一个规范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组成:①界定经济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给出制度安排;④选择均衡结果;⑤进行评估比较2。这一基本分析框架为几乎所有的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普遍、规范的分析方法。尽管国际经济学理论众多,模型不一,图形繁杂,但都可运用这种简单统一的分析思路。所不同的只是,需要根据具体理论不同的假设条件、推演过程、结论等,填充复杂不一的内容。比如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到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等,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假定前提条件的过程,相应的模型结论以及政策含义也就各不相同。将复杂不一的理论简单化,又在简单的分析框架中填充具体复杂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简单——复杂”的分析过程。这种讲解有助于学生的轻松学习和正确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理解经济现象、从事经济学的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数学证明与逻辑推理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和探索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程度问题时,自然需要使用一定的数据、图表、数学(模型)等工具。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3。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国际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几何图形,不仅增加了他们理解的难度,而且往往会忽略国际经济学本身的含义。数学仅仅是国际经济学的一种分析工具,工具不能替代内容,工具的作用是让内容更清晰、更科学。教师应该把数学证明和国际经济学本身的逻辑关系结合起来,赋予数学模型以鲜活的经济含义。比如罗伯津斯基定理的讲解,不仅要把数学公式讲解清楚,还要将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衍生形态——“荷兰病”讲解出来,这样,学生既能体会到严密的科学分析方法,又能了解国际经济学本身丰富的内涵。

三、图形和案例的结合

图形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一大特色,《国际经济学》中几乎每页都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十分直观,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国际经济反应机理;同时,几何图形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具体的国际经济生活有着相当的距离。在对书中图形准确讲解的基础上,还应辅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几何图形是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而典型案例则是对几何图形的一种实践证明。例如,巴西咖啡豆的比较优势和“悲惨增长”问题、要素禀赋理论和里昂惕夫之谜、重叠需求理论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经贸政策在IS—LM—BP模型中的体现等,都可以在几何图形中来解析经济现实。将图形和案例结合起来讲解,不仅使图形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还能锻炼学生从复杂的经济环境、经济关系中,把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理论和政策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相应的政策含义,各国实行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政策都来自于相应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在国际经济中贯穿的自由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政策之争、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之争,都能在《国际经济学》中找到理论源头4。将国际经济理论和各国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既是理论和政策本身内在联系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目的所在。比如新自由主义、新重商主义等,它们产生的理论渊源以及现实政策中的某些混合做法等。通过讲解,应使学生了解、掌握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的国际经济政策演变中的理论背景,从而探索国际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二者交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

五、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各有一条能把各部分知识内容串连起来的主线:微观部分的主线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宏观部分的主线是“内外平衡”。这两条主线不仅能把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串连起来,而且它们也相互交叉:国际贸易中不可能脱离货币因素,国际金融也和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紧密相连。比如在加入货币因素后,国际贸易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可能要发生改变;国际金融理论中的休谟定律、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等都充满了国际贸易因素。在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各自内容讲解清楚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深入解析,以便全面、系统地反映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全貌,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际经济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