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实习心得范例6篇

程序员实习心得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赛前行程序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对国内、外赛前行为程序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赛前行为程序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国内赛前行为程序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行为程序;赛前行为程序;操作前行为程序;投射前行为程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28-03

在技、战术达到顶尖水平的今天,高层次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心理技能的较量。在比赛的巨大压力下,一些运动员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过度紧张、注意分散,或者害怕失败、有不祥的预感、怕让他人失望等消极心理,这些都会妨碍他们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赛前行为程序通过发展个人化的、有意义的自我控制技术,阻止消极思维和内外部干扰因素,使运动员能够主导他们的情绪、思维和运动表现,从而创造一种理想的内部和谐,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进入最佳唤醒水平、最佳情绪状态和迅速集中注意于当前情况,保证他们能在稳定的技术水平上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真实能力。本文将针对赛前行为程序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其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作一梳理,总结研究的趋势,以期更好地促进今后这一方面的研究。

1 赛前行为程序的定义

赛前行为程序发生于比赛的准备阶段或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那一时刻至比赛期间,包含繁杂的心理技能和行为反映,在自律性运动技术操作前的准备阶段应用的最为广泛。

但目前,国内外对赛前行为程序(preperformanee rou-tines)的定义和形式尚没有统一。在相关的研究文献和体育研究领域里,这一套程序常被称为一种计划,一种策略,一种协议,一种模式,一项技术甚至是仪式。如在香港体育学院《比赛心经》一书中,将赛前行为程序定义为一套从时间到内容上预先安排好,用来帮助稳定与控制运动员赛前思维、情绪与行为的模式。

2 赛前行为程序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目前广为人知且最重要的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之一,也是赛前行为程序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由Sehmidt于1975年首次提出。

该理论认为,存储到记忆中的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参数,可以准确描述动作程序是怎样执行的。Schmidt认为形成动作图式要有4种信息来源:1)初始参数或称初始状况信息,即执行一个有效的动作,必须了解其开始状况的信息,包括产生动作前身体的位置、周围环境状态及与目标的差距等;2)产生动作反应的特定方式参数,即执行所要完成的动作时,有关肢体的方向、力量、速度等信息;3)动作反应的感觉参数,此感觉参数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反馈而获得;4)动作反应的结果参数,该参数来自于对所执行动作结果的反馈。在学习者定义图式时,四种信息来源都被短暂的储存,记忆里会有两种图式成形:回忆图式和识别图式。回忆图式的作用是说明动作的产生以及控制动作;识别图式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现行感知和预期感知来获得动作结果的评价及反馈信息。学习者在反复练习同一类别动作的过程中,每一次动作反应的结果与组成运动程序的参数均能形成一组相关数据而储存在记忆中。随着练习的进行,这种参数与动作结果间的对应关系逐步稳定,便形成动作图式。

赛前行为程序发生于执行动作之前,帮助运动员获得了用于执行动作的初始参数。其过程为:在行为程序初期,运动员识别预期执行动作的结果,然后,在动作执行前初始参数起作用,之后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回忆图式)产生动作反应的特定方式参数开始运行,从而使实际动作执行结果与该环境下预期的动作执行结果尽可能相匹配。

2.2 运动技能学习阶段理论 赛前行为程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运动技能学习阶段理论(stages of motor learning)。Fitts andPosne(1967)提出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包括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该理论认为,在运动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处于认知阶段的初学者,在学习运动技能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认知加工,如在心理准备期间思考运动技能执行的先后顺序等;处于联结阶段的中等水平的运动员,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将更多集中于简化动作技能的操作;处于自动化阶段的高级水平运动员则较少运用认知加工策略,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技、战术等其他的策略。

Schneider and Shiffirin(1977)指出了控制加工过程和自动化加工过程的区别:前者慢、需要注意集中,是一系列需要意志努力的动作;后者快,不需要注意集中和凭借意志,依靠平行加工,许多操作同时进行。Schmidt(1988)又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某些可以预测的固定的任务,主要学习过程是从高度意识控制到低度程序操作,在运动技能执行时,可以从环境中获取可预测的、有规则的信息,并可以不直接加工信息,而是可由运动员预先编制出一系列相关的行为。有意识的加工所编制的环境信息,注意集中于二级任务,有助于主要任务出现自动化加工。以上观点表明赛前行为程序有助于高水平运动员自动地做出动作反应,不需要意识控制。

2.3 内部状态假设理论 内部状态假设理论(the set hy-pothesis)也是赛前行为程序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认为内部状态的扰乱会导致做热身运动时能量的消耗,然而这种状态对于任务的最理想执行又是必须的。运动员在执行运动任务前或期间会有休息时间,就需要运动员通过热身运动恢复到比赛水平,此时热身运动能量消耗产生。热身运动消耗对于有长时间休息的运动项目诸如高尔夫、保龄球和体操等,有特殊的意义。在热身运动执行的初始阶段,运动员内部状态被打乱,随着热身运动的继续进行,运动员重新获得所需的内部状态,并且运动水平恢复到比赛水平。

内部状态假设理论认为,通过改变内部状态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执行。内部状态的调整,如唤醒水平和注意集中水平的调整,是为了满足任务的具体需求。赛前行为程序的运行开始于热身运动后的片刻休息,有助于适当的内部状态的回归,促进运动表现。

如对于高尔夫运动员来说,休息时期在挥杆期间,不同的动作休息时期不等。在赛前准备期间,在尝试挥杆之前,应该针对特别的技能恢复专门内部状态(通过心理和身体练习),否则热身运动的消耗将会削弱成绩。因此,依据内部状态假设理论,赛前行为程序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专门内部状态,降低热身运动消耗所带来的影响,满足任务需求。

2.4 心理表象理论 有关研究表明,心理表象执行一种技能可以促进实际技能的操作。Schmidt(1988)认为心理表象与学习任务认知成分有关,如果具备心理表象的条件,学习者可以思考要作哪些努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依据以前 相似技能经验来预测每个动作的结果,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心理表象纠正错误动作。

心理表象理论(mental rehearsal)认为,通过心理表象可促进运动员执行实际运动技能的流畅性,赛前行为程序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促进动作技能执行:1)心理表象动作技能促进实际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更流畅的执行;2)心理表象动作技能可预先准备好动作执行的神经系统路径,为流畅的动作表现做好神经系统的准备。

总的来说,图式理论、运动技能学习阶段理论、内部状态假设理论以及心理表象理论分别从不同方面解释了赛前行为程序的效用,论证了为运动员制定赛前行为程序有助于运动员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有助于运动员比赛时更流畅的执行运动技能,它们都是制定与运用赛前行为程序的重要理论基础。

3 赛前行为程序的作用

3.1 赛前行为程序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Lob-meyer and Wasser man(1986)的研究发现投篮前行为程序对篮球罚球的准确度贡献非常大,Gayton et a1.(1989)对篮球罚篮者在投篮前使用与不使用投篮前行为程序的交替实验中也证实了这一点。Paul MeCann等人(2001)对高尔夫低水平运动者和初学者进行了研究,经过7个星期的击球前行为程序干预后,结果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行为表现都有较大改进。Marlow,c.等人(1998)对三个没有接受过心理训练的男水球运动员的罚球准确性进行了投射前行为程序干预,每个人的训练方法都是注意控制、放松训练、表象和与表现相关的线索暗示。8周后每个人都有了一套各自的投射前行为程序,评价结果表明三名运动员的罚球准确度都比干预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洪晓彬等人(2007)对4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篮球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分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教学法和程序化教学法。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篮球罚篮命中率,都是提高篮球罚篮命中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程序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篮球罚篮命中率的效果更明显。

3.2 赛前行为程序可以促进比赛过程中的竞技表现Schmidt and Pepper(1998)通过给即将参赛运动员制定促进其行为表现的操作前行为程序证实,投射前的操作行为程序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生理、心理到适当状态,促进其比赛表现。赵大亮(2007)在帮助一名南拳运动员作赛前准备时,为其建立了赛前3分钟的行为程序,经过20周的咨询与训练,运动员可以熟练运用此行为程序,在9次模拟比赛中,南刀、南拳的难度与规格分的得分之和一直呈上升趋势。决赛之前来访者自述,当使用行为程序时,能够唤起良好的赛前感觉,并已完全融合到整套的技术表演之中。

2005年3月,韩国国立大学运动心理专家郑清喜教授来华与国内运动心理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他在报告中提到,韩国体育科学研究会在韩国射箭队备战04年雅典奥运会的心理训练工作中,为韩国射箭运动员制定了射箭运动的赛前行为程序。在他们的研究中,从认知常规和行为常规两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认知常规包括:射箭线索的使用;挑战心理;保持自信;表象;积极的自我淡话;控制唤醒等。行为常规包括:身体放松;专注于某一具体动作技术等。当每个运动员能够确定其最终的赛前行为程序后,用2个月的时间在射箭场地运用。评价结果显示经过2个月的练习增加了运动员比赛中的专注能力,降低了焦虑水平,训练后比赛中的心律水平优于没训练前,并通过录像分析出他们如果稳定的去执行行为程序,其竞技表现相对训练前要好。

4 发展赛前行为程序的目标

Robert N. Singer(2002)指出发展赛前行为程序的最终目标是要针对项目特点,达到内容上个性化、运用上高度一致化和自动化,而这也是发展赛前行为程序最难的方面;Robin c.Jackson(2003)对1999年英式橄榄球联盟世界杯的视频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橄榄球运动员射门前行为程序的时间、一致性、节奏与射门角度、情境压力存在相关。Marlow,C.等人(1998)特别强调结合个人特点和个人偏好来建立投射前行为程序非常重要,并建议后续研究应该在实际比赛情境中去评价相类似干预的有效性。Wrisberg andPein(1992)揭示运用篮球罚篮前行为程序一致性越高的运动员,罚篮命中率也就越高。

因此,总结以上研究得出发展赛前行为程序的目标是:应结合运动员专项的特点、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及其个人偏好,内容上实现个性化;在实际训练与比赛情境中检验其有效性,从而不段完善和优化;达到运用上高度一致化、自动化和灵活自如。

5 五步骤赛前行为程序模式研究

Singer等人(1988)提出的五步骤赛前行为程序模式是一个典型有效的赛前行为程序的例子,包括赛前状态和真正表现状态。五步骤赛前行为程序模式内容如下:1)准备阶段:调整自己的身体、自信心、期望和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2)表象:想象自己最好的比赛感觉;3)集中注意于有关的外部暗示或内部思维;4)以平静的心态开始比赛;5)如果时间允许,评估执行动作的质量和结果以及已经执行的先前四种策略(图1)。最后把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次操作的准备阶段,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证明,五步骤赛前行为程序模式可以指导、促进动作更流畅的完成。Mesagno(2001)的研究表明在压力的情况下,该策略的益处是通过外显学习来提高保龄球的操作技术。他设计七个对照组来对比保龄球技能内隐和外显学习的效果,这七个组中有的组执行了这五步骤,有的组没有执行,有的组在竞赛压力情况执行,有的组在无压力情境下执行,结果得出在压力情况下执行五步策略需要通过外显学习来克服呼吸的不顺畅。Dela pena(2001)的研究表明在竞赛压力下通过使用五步骤策略可提高高尔夫挥杆动作技能。他设计了四个试验组,其中三个组使用并执行该五步骤策略,并使用不同的表象策略。对比在竞赛和压力情境下挥杆动作,这几个组分别使用缓解焦虑表象,唤醒控制表象以及未使用表象,研究者得出使用缓解焦虑表象策略效果较好,优势在于在压力情境下培养了运动员的自信。

在其他的一些文献研究中,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这五步骤赛前行为程序模式。例如,从焦虑调整角度,表象以及自我期望角度等,这些角度都非常有研究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对比内外部集中注意的研究发现,更注重外部注意研究。

有的文献将这五步骤拆分开进行研究,证明了每一个步骤都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执行。如Singer(1988,2000)提出可以综合执行模式的一部分步骤。情景化和自我分析可以明确比赛意图,集中注意可以阻断内外部干扰。当运动员感觉好时,就会继续完成动作。如果时间允许,运动员可以简短的分析策略、技术以及比赛结果。初学者或者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很有可能不知道这一程序,但是经验丰富的运动者可能会自动运用赛前行为程序。然而,产生一种有效的赛前行为程序的能力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要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馈、总结和学习来培养。

6 总结与展望

1)国外关于赛前行为程序的相关研究很多,所涉及的运动项目非常广泛,理论指导比较丰富。国内关于赛前行为程序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所涉及的运动项目也不多,相关理论比较匮乏。今后国内对赛前行为程序的研究应当拓宽运动项目的研究范围,并在一段时间里应加强引进和借鉴。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舞蹈;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6.22.220

1 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机能的影响

1.1 程序学习操作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来说有很大帮助

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的,所以个体素质和基础方面也不尽相同,而使用程序教学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舞蹈技术,不会因为这种个体差异对整体学习进程造成影响,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速度,然后按照教学程序的要求进行学习,学得快的学生通过程序的时间也会比较早,掌握了一个程序的学习内容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程序了。学得慢的学生在遇到动作不能掌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暂停,然后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研究和练习,如果还不能达到程序标准的话则要倒回更前的程序。程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程序有了概念,对于动作标准也有一定了解,可以对自己的技术动作随时进行检查,判断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过程中程序自身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反映,学生经常获得这种信息反馈,可以对他们的学习方向不断进行校正,保持方向的正确性,并及时改进错误的动作。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反馈也认识了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进步,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具有了更高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

舞蹈教学具有比较强的技术要求,而程序教学法具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优点,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更科学并且系统化的教学;同时信息反馈非常及时,可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减少错误;程序教学法还可以用来对教材组合进行优化,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2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运动机能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试,组成以便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然后合理划分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尽量保证各小组拥有相似的实力,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小组间会产生竞争,通过胜负之分降低运动能力好的学生的优越感,使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有危机感,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组内同学会合作并彼此帮助。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引导,让小组之间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切磋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身才能的展示,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舞蹈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辅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技术动作有了更强的想象记忆,将本体感觉和想象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另外练习量也得到了增加。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流程非常单一,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后,再由学生进行练习模仿,而合作学习则更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再占据权威地位,而是负责进行指导。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性,练习会更加积极,运动技能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

2 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2.1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社交行为能力影响了运动机能的发展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水平,而这些变化又推动了学生舞蹈技能的学习。角色扮演和分享领导是组内合作策略的一个重要措施,也就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成员扮演一个角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对于群体活动的参与兴致就会下降很多,也就是逃避工作。所以,互换角色可以将领导责任分担出去,不仅保证组内合作学习的秩序,还能激励每个成员去挖掘自身的潜能。

有学者认为发展社会交往技能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人类和他人进行交往、信息沟通以及关系处理的能力,所以社会交往能力不仅是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还是合作学习正常进行的重点所在。也就是说,在不断提高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况下,人际关系会得到良性的发展,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以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帮助,得到他人认可,保证了其自尊心理不受伤害。

相比传统教学中的自然分组来说,“程序―合作学习”的策略更加科学,异质分组和组内合作的形式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因为小组之内具有归属感,组员相互信任、帮助并彼此尊重;而且小组内还具有认同感,组内成员在面对大事的时候会形成一致思维;同时还有小组支持,一切与小组期望相符合的行为都可以得到鼓励和表扬。正是这种一致的价值观念、荣誉感以及强化期待行为的过程,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觉得氛围轻松而平等,自发地进行学习并对他人进行帮助。

2.2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影响了运动机能的发展

成就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力量,对于人有驱动作用,可以帮助其在社会活动中的特定领域中取得成功。从行为上来说其表现形式为,人刻意地去追求自己认为有足够价值的社会或者生活目标。“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宣传了人人都能进行学习的这种理念,还将其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理念结合了起来,不再只重视少数优秀学生,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全体学生身上,全面对其进行培养。同时对传统学生观念进行了改变,与素质教育在发展以及全面方面的要求相一致,在此前提下提高了学生学业成就动机。

教育心理学说明教师的学生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动机等。传统体育教学中认为总有学生是不能掌握技术动作的,只要这部分学生的人数不超出标准,依然是成功的教学。而在师生相互的作用中这种期望就得到了或明或暗的表现,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事实上如果我们信任学生的潜在智力,并对其抱有希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这种期望,从而引发内在动力推动主观行为,最终产生“期望效应”。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其内心学习勇气和信心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其每一次进步都进行鼓励,以便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长久的进行主动学习。

学生拥有越高的学业成就动机,在舞蹈运动技术方面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这种愿望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参考文献:

[1]石红.“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2(10):48-49,61.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3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15-04

C#是微软公司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

.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吸收了C++、Java、VB等语言的优点,体现了当今最新的程序设计技术的功能和精华。凭借着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紧密联系,以及微软产品所共有的操作性强、开发环境简单易用等特点,C#语言受到众多程序开发人员的青睐,成为当前软件开发的首选语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大都开设了.Net方向,《C#程序设计》课程作为.Net课程群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该课程知识内容新、更新快,实践性也相当强,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方面,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在C#语言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是该课程任课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在《C#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笔者所在院系选择了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合作办学的模式。通过合作办学、共建课程来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学生。作为院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课程组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改革

(一)课程框架设计

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归功于优秀的教师,还要归结于优秀的课程框架设计,而课程框架设计的基础则是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在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中,我们将该课程定位于.Net课程群的底层基础位置,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Net岗位群所需的基础开发能力和专项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Net系列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该课程的定位,设计了《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培养模式的框架(如图1所示)。

在该课程框架图中,根据课程定位与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针对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中对抽象与孤立的知识点不够投入的情况,我们将C#开发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到6个具体的项目中,并进一步细化分解为30个工作任务。这样就使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导向”,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开发项目来学习程序设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与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该课程框架不仅注重对知识的讲授,更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组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角色扮演法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有助于培养岗位责任感。

本课程框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而非对理论知识的再现。我们在项目考核中采用了成员汇报打分、项目考核、小组互评互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成员汇报打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采用项目考核,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借鉴资料、协同开发项目,培养自学能力;小组互测互评则可以培养程序员所需要的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框架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出发点,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无不体现出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而这正是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二)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高职教育提倡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指导方针,结合C#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我们对C#开发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在教学中,我们选用6个由易到难的实际项目来组织教学(如图2所示),通过开发项目讲解C#知识点,同时组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每一个项目,又进一步细化为多个具体的子任务与知识基础,这样在项目的开发中,就实现了教学、开发一体化,且有利于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学习中参与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中学习知识,达到知识的扩充与能力的提高双线发展,不仅能学习到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结构、流程逻辑、面向对象的思想以及综合应用等专业知识,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工协作、团队精神、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素质,进而掌握程序开发所需的各项技能。课程所选用的6个学习项目遵循了从事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到软件架构设计师的技术进阶,也对应于软件安装、软件调试、编程、系统调试、项目应用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对于优秀的程序员,程序开发规范十分重要。在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通过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合作,引入微软的编程规范,使得学生对开发规范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编程习惯。在教学组织与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般以4~5人为一组,在课程教师与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制定项目开发计划、时间进度、工作流程、评估报告等,教师不仅在技术上予以指导,也在质量、进度上给予把握和督促,从而确保项目开发顺利、规范地开展。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实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在《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抛弃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化的教学组织,理论与实践穿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整个教学活动均在多媒体机房开展,教学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一切以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

(一)教学方法

我院《C#程序设计》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高职学生在C#学习中表现的算法设计能力薄弱、潜质生厌学、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课后不复习、自学能力差等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算法设计五步走 《C#程序设计》作为程序设计类课程,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算法”时感到力不从心,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甚至于放弃了后续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在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课程组提出了“算法设计五步走”的教学方法,其组织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有以下五个步骤:(1)对算法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2)对此类算法的例题进行详细的代码解析;(3)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关键点提醒下,画出算法执行过程,跟随教师还原实现算法的代码(具体方法为教师运用广播系统根据学生的回答,将代码逐行输入);(4)在将代码还原之后,学生加深了对算法的理解,也有了自己完成代码的信心,此时安排学生自己“一展拳脚”,在电脑上动手实践,促使其进一步加深对该算法的理解;(5)教师布置类似的算法题,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真正掌握对算法的理解。在算法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引导迁移构建、举一反三实践后,学生才能在这个环节中不掉队,继续带着饱满的兴趣学习课程。

小组教学法 有一部分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较薄弱,也不善于沟通,往往无法分析、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他们渐渐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任务,产生厌学情绪,并导致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课程组采用了小组教学法,安排学生组成项目组,学生的平时分和最后的项目考核分评定与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表现有关。因此,作为组内较优秀的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组内完成情况较差的成员,辅导他们共同提高。通过此方法,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始终融入教学过程。

项目教学法 有些学生不了解课程的作用,对课程不重视。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课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最终开发出多个功能实用、界面美观的软件,体会到编程的快乐与成就感。学生拥有了成就感才能对新知识充满渴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

借助课程论坛促进学生课后交流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有部分学生课后不做任何功课,对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也抄袭应付。针对这种情况,课程组采用了国外大学流行的论坛考核方式,即要求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论坛上多发帖,由任课教师评定发帖质量。帖子的质量直接与平时成绩挂钩,帖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其他学生可以回复解答;(2)对本课程近期学习的总结;(3)、展示自己应用本课程知识设计的一个小软件。任课教师需经常关注论坛,阅读帖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每个学生的帖子质量进行评估并作记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交流,保证学生在课后能够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多做复习。

项目考核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较差,而企业环境则要求其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针对学生这一缺点,课程组采用了项目考核的办法。整个项目在开放性环境中完成,对于在开发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上网搜索、查阅参考书籍、向师生请教等途径解决,从而迫使学生自觉采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

(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实施依赖于教学手段,本课程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程主要在多媒体机房开展,利用多媒体课堂管理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组织教学。任课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学生在C#技术论坛中提问、搜索技术主题寻求帮助与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真实环境。课程组通过提供C#课程论坛,让学生随时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有助于学习经验的积累,通过发帖提问促进学生交流或寻求帮助。课程组还提供了授课教师的QQ与E-mail,让学生在网络搜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向教师求助。

考核方法改革

学生非常重视课程的考试成绩,因此设计一个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核方案,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围绕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课程组采用了多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成绩,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学生的最终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基础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问答和作业及论坛表现组成,基础理论成绩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这既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也有助于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开发程序员考证。

在项目成绩考核中,项目是在开放性环境中完成的,主要是对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协作开发项目能力的考核。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协作开发能力。在项目成绩评定时采用小组汇报形式,首先由项目组成员介绍各自所完成的工作,再由项目组长为各组员评分,其他项目组长作为评委一起为汇报项目组打分。最后,教师将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和提问,对项目打分。

结语

针对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笔者所在院系的《C#程序设计》课程组提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并依此设计了课程框架和课程内容组织,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法作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以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考核的教学方法,替代了传统程序设计教学中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参考文献:

[1]乔梁,陈欣,宋文强.C#程序设计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0(10):111-113.

[2]李凌.基于工作过程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滁州学院学报,2011(5):112-115.

[3]陈晓舟.高职院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67-69.

[4]陆萍.浅谈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J].福建电脑,2008(5).

[5]陆萍.浅议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5).

[6]翁幼珍.CDIO战略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5).

[7]刘雪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2(27).

作者简介:

董虎胜(1981—),男,江苏泗洪人,硕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1.0018

关于宪法权威的认识一般都认为包括三个层面上的权威:法律上的权威、道义上的权威和政治上的权威[1]。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宪法权威是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根据,也是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从传统的法理观念看来,宪法权威的形成是基于宪法自身的至上性和强制性的法律属性,法律规则的规范性基础来源于其强制性,然而宪法权威的形成不必然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或宪法自身赋予的至上性,公民内心对于宪法的认知和认同状态对于宪法权威的形成应当同样重要,并且是宪法权威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法律规范秩序的基础――默示的认同

在传统的法治理念和规范视野内,在法律规则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法律规范有着明确的认识,并确定应当遵守法律,法律规范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根本依据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其正当性来源于法律的规范强制性,而由法律规则所构建的规范秩序则是立足于法律规范本身所具有的威慑力和强制心理效果,在分析法学的视野中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制裁或者强权,法律的本质是靠强制制裁执行的主权者的命令[2]。法律的强制性是其成为社会基本规范的原因,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社会的其他事务和制度的建构应当以法律规范为参考并在法律的轨道内有序运行,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是被确认为最为优化的社会治理方案,支撑法治社会秩序存在和发展的是法律的形式和规范,并以国家对法律的保障和法律规则的强制性为基础。

法律规范的存在使得社会秩序的形成更具稳定性,在现代政治国家中,由美国所确立的宪政政体成为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的模式,宪法自此被认为是构建现代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法律,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使得宪政秩序成为理想的社会秩序蓝图。然而在宪政秩序的图式中必然有着对基本法律即宪法的形式强化,形式上的宪法规范影响着社会秩序的形成,法治意义上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法律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法律规范因其得到国家的认可并以强制力保障其内容得以实现,而具备了成为维护和建立社会秩序的根本因素。在现代国家,由法律规范形成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因而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们对于宪法的认知基础上的,基本法律规范秩序的基础则是来源于人们对宪法的认可。麦考密克在其Institutions of Law一书中所例举的“排队”例子说明了规范性秩序的产生基础,法律规范秩序的基础在于一种非正式的规范性实践,而这种非规范性实践进一步构成了正式的法律秩序的基础,麦考密克认为人们之所以自觉地排队,正是因为这些行动者具有了共同的信念,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并“相信”别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于是一种依赖于共同信念的规范秩序得以形成[3]。

在麦考密克的制度法学理论看来,社会秩序的基础和规范性来源是基于社会成员之间不成文的?T例,一种对规范相互期待的信念,以此共同信念的实践就形成了一种默示的规范。与传统的社会秩序形成理念不同的是,制度法学理论认为法律规范秩序的基础不在于主权者的命令或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而是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于规范相互期待的认同意识,支撑社会秩序得以存在的是一种默示的规范和对此的默示的认同[4]32,宪法作为法律规范的核心,其所欲形成的宪政秩序的基础应当是公民对于宪法规范的一种默示的认同。

二、立足于默示认同基础上的宪法权威

一般认为宪法权威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5],还有人认为宪法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其内容包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等方面[6]。从此种观念看来,宪法权威应当通过其在实践中的切实运行予以体现,同时在具体的宪法实施中体现其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地位,从而彰显其权威性。然而宪法权威之所以能获得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公民对于宪法规范的默示的认同,这种默示的共同观念构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得以成立的基础,此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有些许类似,但不同于社会契约的理论假设前提的自然状态的描述和公民让渡权利组成政府实现个体的联合[7]。立足于默示认同基础上的宪法权威是一种观念即公民共同接受“政府有权进行管理,公民应该服从政府和政府制定的法律”的共同观念,公民与政府共同的认同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默示的惯例,建立在默示认同基础上的惯例取得了对宪法和政府管理的承认,由此宪法才获得了其构建社会秩序、在社会的实践运行中取得最高的地位和法律效力。

法律规范所形成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公民的默认认同意识,基于此,宪法作为法律规范体系的核心,其所确立的宪政秩序必然也是以公民对于宪法规范所具有的默示认同的心理,建立在默示的认同之上的惯例对宪法予以承认,宪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都依赖于此种简单的认同观念:足够多的公民相信其他公民也会像自己一样认同宪法的观念。从这个方面来看,宪法权威应当是以公民对于宪法自觉形成的依附感,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本准则,由此也成为整个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基础。

默示的认同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信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国家以强制力作为后盾而推行的法律规范,基于默示的认同而渐进式养成的惯例或规则在压迫式的服从方面的阻力是较小的,公民个体对于规则或是事物的认知与赞同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的是公民个体会自觉在规则的指引下进行行为,并不会逾越规则的限度,个体的自由意志是行为的前提,默示的认同将个体的自由意志统一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进而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共同体有了较为合理的依靠和支撑。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律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而形成的权力与义务规则对于一定区域内共同体的公民都是普遍适用的,而宪法的有效性适用则依赖于共同体内的公民对于该规范的认同,其权威性的基础应当是共同体内公民对其内化于心的默示的认同。

三、宪法权威得以形成的因素

制度法学理论认为,法律规范性的来源或是法律秩序得以确立的基础是不同于凯尔森的实证分析法学抽象假设――“规范性基础”,也不同于哈特的承认规则理论,而是一种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默示的认同,基于相互期待和如何行为的“规范”,默示的规范成为了法律秩序的最终来源[4]4749。宪法同样如此,立足于默示的认同的宪法权威是在公民对于其他公民默认同样会和自己一样行为的前提之下形成的,宪法权威的形成也意味着宪法所欲构建的法治社会的秩序的确立,然而以默示的认同为基础的宪法权威是不同于主流法学理论所设想的那样,而是通过把庞杂的法律规则内化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在此之上构建法治秩序。因此宪法权威的形成必然是另外一种路径,宪法权威的形成应当是其内生因素的使然,包括时间上的累积和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遗忘”。

(一)时间的累积――内生因素

以规范为核心的法律理论看来,法治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依靠民众对法律规范的了解和认知,并应当将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而被信仰,国家的法律的核心地位是个体经过“理性的反思”而建立的,建立于法律之上的秩序因而具有个体理性建构的色彩[8]。宪法权威同样应当是以公民对宪法规范的认知和了解为前提,通过个体理性认知到规范秩序乃至法治秩序的形成,宪法权威在此过程中也自然得以形成。与此理性化的秩序假设不同的制度法学理论认为,秩序的形成包括宪法权威的形成以非理性为基础,但是同样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公民对于规范的认可并进而转化为个人行动,遵守宪法规范所确立的秩序,但是这一认识是非理性的,是公民自觉的过程。

无论是主流法学理论还是制度法学理论,其都认为法治秩序的形成包括宪法权威的形成且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无论是主流法律理论认为的从对规范的认知到做出相应的行为的过程,还是制度法学理论认为的从规范到默示认同的惯例的转变,法治秩序的形成都依赖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法律和秩序的形成马克思也指出:“只要作为现状基础的关系的不断再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了有规则和有秩序的形式,这种情况就会发生。”[9]所以法律的形成或是秩序的构建无疑都是一个长时间的社会交往的产物,时间是法律的内生变量之一,同时也是宪法权威的内生因素。

因此宪法权威的形成必然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的内生因素决定着宪法权威和宪法所欲确立的法治秩序的稳定性,法律在社会中被使用的时间越长,其被知晓的可能性就越大,个体的认知也就成为可能,无论是从社会风俗到法律规范或是直接的习惯,法律规范所具有的权威性都会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

(二)社会性的实践――外生因素

制度法学理论认为规则并不是始终以规则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被公民个体所意识到,规则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被不断使用,在此过程中有些会逐渐转化为个体的习惯,而规则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与社会性的实践相结合,与宪法权威形成的实践内生因素不同的是,这一社会性的实践是宪法权威形成的外生因素,其通过将规则外化为个体的习惯并形成稳定的内心认同感。

法律必须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才会展现其规范性的一面,并使其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因素更为明显,相对于时间的内生变量,社会性的实践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通过社会生活将宪法规则在社会中的生命力彰显,以实现法律规则本身存在的目的,法律规则融入公民生活之中,融入公民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会使得社会个体对法律规则或法律制度更容易承认和接受,而离开了日常生活中公民的行为实践和态度的支撑,宪法权威将会是被架空和边缘化的概念而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4]7275。因此,作为宪法权威形成的外生因素,社会性的实践会使规则更加成为自然,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的习惯,将宪法规则乃至法律规则嵌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习惯之中形成对于宪法的认同,宪法权威也就自然得以形成。

四、超越规则之治――从规则到习惯

(一)规则之上的习惯

从法的起源观念看来,法律最初的状态为习惯,其次则是社会风俗和惯例,主权者下达的一般性命令即俗称为法律[10],从成文法到不成文法,以习惯为基础的规则演变为法律,通过法律规则实现规则之治成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法律规则源自习惯,在法律取得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之后,遵守法律则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义务,法律规则的权威性也因社会成员的认同而愈加巩固。

法律规则从习惯中衍生而来,此种习惯是社会成员个体或大多数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并被固定化而成为特定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这时的习惯是规则之前的习惯,而在规则之后的习惯则是在规则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公民对于规则熟悉的基础上,在面对现实实践时无意识或下意识而作出反应的行为,这是公民对规则经过内化之后形成的一种默示的认同习惯。所以在制度法?W理论看来,社会秩序乃至法治秩序的基础是非理性的,就是对规则内化之后的习惯,公民遵守法律不仅仅是因为了解法律规则,而是因为公民已经将法律规则内化为自身的习惯,出于个人的习惯性思维和意识而做出相应的行为。法律规则只是公民学会守法的工具,一旦公民学会了如何正常行为,就不会去思考是法律规则让他们如此行为,当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他们就会进行无意识的处理,而不会再去考虑法律规则是如何规定的,规则在此时甚至被“遗忘”,最终依靠习惯形成了社会秩序,此时的习惯超越了法律规则,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规则之上的习惯比规则之前的习惯更具有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宪法秩序或法治秩序因而更加稳固,而宪法权威也自然形成并获得公民对于宪法的尊重。

(二)个人习惯与宪法权威

人们对并非出于设计的规则和惯例的遵守,亦即对传统规则和习俗的遵循,乃是自由社会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条件[11]。惯例或习惯的确立使得社会成员的相互交往更为自由,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命令的结果,在规则之上的习惯为社会个体所习得并成为公民无意识的思维方式,个人习惯的确立和增长对于宪法的合法性的确立和法治秩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主流法学理论对于个体对规则理性认知的假设过于理想化,公民不可能认知全部的法律规则,也不会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法律规则。所以个人习惯的获得是公民对于宪法乃至法律规则体系的非理性认知过程,这一从规则到习惯的转变的前提就是公民已经认同了整个法律体系的合法性,由此法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对社会秩序的构建超越了“规则――行为――秩序”的简单模式,从规则到习惯的内化过程使得个人习惯成为公民行动的影响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而规则又具有了习惯的特征,习惯化了的规则构建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对于习惯化了的宪法或其他法律规则,不加思索地按照规则去行为,毫无疑问,这样的宪法秩序是非常坚固的。

法律规则的存在是为了影响公民个体的行为并由此而形成法治秩序,而习惯则是对法律规则的补充,但是规则之上的习惯却不仅仅是规范社会秩序的补充,经过了从规则到习惯的转变,个人习惯成为了公民无意识的行为思维方式,规则已经内化为公民的思维意识之中,宪法的至上性和最高性已成为一种信念,基于默示的认同而形成的宪法权威使得公民更加遵守宪法,宪法秩序的形成也水到渠成。个体习惯“取代”规则的同时也赋予了规则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公民无意识的思维并行为的过程中“规则”被遗忘,以个人习惯为特征的宪法秩序是稳定的法治秩序,而宪法权威也在此基础上更加稳固。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5

一、以执法公正为核心,狠抓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城管行政执法工作面对市民,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衣食住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市民强烈反映。为了确保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我局十分注重法治理念教育和思想作风纪律教育,使全体执法人员牢固确立严格“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首先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学习教育。局党委中心组坚持周六半天时间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言行带动人。在执法大队召开中队长会议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广泛讨论如何以一个优秀中队长的形象来激励队员,鞭策自己,同时要求以中队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意识,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三理”(处罚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尺度要合理)、四心(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急躁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要求全体队员严格遵守“三条纪律”(听从指挥雷厉风行、公正执法不徇私情、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执行“六个不准”(不准粗暴执法,不准,不准酒后执法,不准擅离职守,不准吃拿卡要,不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其次是在执法大队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月活动。思想作风纪律专题教育整顿月活动以“依法行政、热情服务、文明执法”为核心,以提高城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城管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抓手,对广大党员干部和执法队员进行增强党纪、法纪和政纪观念的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学习动员阶段。4月18日在海警支队大会议室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采用分组学习、支部学习会、观看专题片以及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八荣八耻、党纪、、禁酒令等,使人人明确教育整顿的目的意义,扎实参与的自觉性。二是查找问题阶段。在广泛思想发动、提高认识和坚持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展开“五查”活动,即一查学习。主要检查学习制度是否健全,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学习内容是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中队组织学习是否正常,个人自学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二查纪律。主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中队以上领导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三查作风。主要检查工作责任心强不强,干部队员是否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对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否存在推诿、拖拉作风,工作作风是否踏实,是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四查效率。主要检查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是否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否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对待工作是否存在态度懈怠、久拖不办的现象;五查廉政自律。主要检查工作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是否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是否能遵守廉政规定和禁酒令,是否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存在自我放纵、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等现象。三是整改提高阶段。针对各人各中队查找出的问题,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和座谈交流的形式认真进行总结,落实整改。历时一个月的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全市城管队伍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了新的改进,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以“促进规范、公正执法”为抓手,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案件办理规范化程度是规范执法行为的直接体现。为此,在提高案件办理工作质量上,我局着重抓好三个方面。

程序员实习心得范文6

摘 要:分析大学生难以掌握程序设计技能的问题,提出学生的程序设计习惯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根据程序设计和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出高效程序设计的七个习惯,并说明实践过程,最后指出这些习惯可有效提高学员的程序设计效率。

关键词:程序设计;习惯;编码;迭代

1 背 景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然而,从历年毕业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能够较好地掌握程序设计能力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地设计程序,甚至不会编程,其中不乏高分学生。为何同样的课程设置、同样的教材,甚至同一个教师,学习结果有如此差异?针对上述问题,已有很多研究和解决方案[1-3]。笔者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智力不是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对同一所大学的学生来说,除特别突出者,绝大部分学生处在同一水平,而每个学生在程序O计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个人习惯,才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关键因素。

为此,笔者根据程序设计开发和教学方面的经验,总结出高效程序设计的七个习惯,并利用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将这些习惯的养成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2 高效程序设计的七个习惯

高效程序设计的七个习惯分别是:①先找轮子;②从最简出发;③让程序先跑起来;④友好编码;⑤即时验证;⑥无损迭代;⑦定期备份。

2.1 先找轮子

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不要急于开始编码,而是要尽可能地找到与设计目标相对应的实现,称之为“轮子”。在互联网上,程序设计的资源非常丰富,尤其随着开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小到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大到操作系统,都有开源实现。对于初学者,先找到轮子,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进入某个专业领域。比如,设计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如果从零开始,会非常复杂,如果能找到MFS(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就可以从使用、设计到编码实现,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和借鉴,会大大节省时间,并迅速累积经验;又如,JPEG图片的编码和解压功能,如果从零开始实现,不但需要掌握JPEG算法原理,还要考虑实现的效率,在时间和可行性上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能找到JPEG的开源实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适配需求,就会大大节省时间。

2.2 从最简出发

设计一个复杂程序的时候,不要试图一次实现整个程序,应该先实现其最核心的功能,然后进行多次迭代,形成最终的版本。程序从本质上讲,就是逻辑的组合,一次实现这些复杂的逻辑,对开发者来说,可能无法把控,有时即便实现了,稳定性也无法保证。在实现之前,可以先对这些逻辑进行分解,确定哪些是核心、是不可再分的,哪些可以后续进行组合,再按照先核心、后的顺序进行开发。比如,要实现一个聊天软件,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网络通信,因此,可以先实现Server端和Client端的网络通信,然后在此基础上定义消息、完善功能。又如,用硬件语言实现CPU时,如果先对指令进行分类,然后实现代表指令,构建数据通路,后续的指令就可以线性添加,不需要改变数据通路和状态机,只需要改变控制信号,这样整个CPU的复杂逻辑就可以实现。

2.3 让程序先跑起来

无论是设计程序还是学习代码,让程序跑起来都是第一要义。如果是设计程序,一开始就让程序跑起来,可以及时对程序逻辑进行验证,从而避免错误的累积;如果是学习代码,让程序跑起来可以直接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结果,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调试,这样可以快速理解代码的含义和设计机制。

2.4 友好编码

友好编码是指编写代码时,要遵守一定的编码规范,具体来说包括文件、目录、变量、函数的命名规则、代码缩进与对齐、注释风格等。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规定,例如C语言的代码风格和Java语言就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可能有多种风格,应尽量选取大多数人遵循的风格。再如,在Linux平台下设计C程序,就可以参照内核代码或者平台软件(如GCC)的代码风格。

2.5 即时验证

即时验证是指对代码进行一定修改后,要及时验证,有效防止错误的累积。由于修改前的代码已经过验证,因此,修改后如果出现错误,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比照修改的代码部分,迅速定位。即时验证包括语法验证和语义验证。一般来说,一旦做出代码修改,就应立即进行语法验证,即重新编译、链接代码;而一旦完成某个逻辑功能的修改,应立即进行语义验证,运行相应的测试用例。

2.6 无损迭代

无损迭代是指在扩展功能时,要注意新增代码不能影响原有代码的稳定性。在具体实施中,功能的增加尽可能采用代码追加的方式实现,而不是重构代码,这样虽然可能导致代码冗余,但是程序的原有功能没有改变,新增功能即使有问题,也可以迅速定位。

2.7 定期备份

定期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习惯并长期坚持。此外,备份的对象不仅包括代码,也应包括开发环境等;备份的存储对象,不仅在本机,也可实时备份到移动设备或者网络;为了方便版本管理,可以利用git等优秀工具;对于非常重要的代码和文件,除了使用git进行备份外,还应进行完全备份。

上述习惯对于高效程序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速程序开发。先找到轮子可以让程序开发基于已有的实现,而不需要从零开始编码。

(2)减少出错。让程序先跑起来可以检查程序的语法错误,同时可以动态调试程序,减少出错;即时验证可以立即验证程序的语法和语义错误,将错误限定在最近一次修改中,便于快速定位错误。

(3)确保复杂程序的可靠性。从最简出发使程序的逻辑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确保每个简单程序的正确性,确保最终复杂程序的可靠性;无损迭代可以使程序在添加新功能后,原有功能的可靠性不受影响。

(4)提升协作效率。友好编码可以使程序的编码遵循统一风格,提升团队协作开发的效率。

(5)确保开发进程的可靠性。定期备份可以确保整个开发进行中所需资源的可靠性,避免资源丢失后的重复劳动。

3 实践结果

近年来,笔者共随机选取22人参加高效程序习惯的养成实践,结果表明学员掌握程序设计技能的时间大幅缩短,且程序设计的水平相对普通学员普遍较高。参与该实践的学员中,获得毕业设计良好以上的有20人次,获得全国软件大赛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7人次,还获得多项大学程序竞赛奖。在2013年,有学员作为江苏高校的唯一代表,获得第三届中科杯全国软件大赛一等奖(一等奖覆盖率不到千分之三),是当时军队院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在2014年,学员获得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团队赛选拔赛一等奖(一等奖覆盖率不到百分之五),也是当时军队院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在2015年,参与实践的4名本科合训学员作为军队唯一代表,参加首届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面对与全国14支985、211大学的博士、硕士团队的竞争,他们沉着应战,获得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新华日报、报、网易新闻等对此进行了报道。由于上述学员均来自“本科生导师制”随机分配的学员,并未择优选取,因此样本具有普遍性。

4 结 语

实践结果表明,高效程序开发的七个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程序设计技能,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高效程序设计,仅仅明白上述七个习惯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成程序设计中不易改变的习惯。因此,研究如何让学员更高效和牢固地养成上述习惯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第一作者简介:文艾,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开发,,

参考文献:

[1]丁金凤.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2(15):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