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 结构设计 定量研究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近年来,随着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于供应链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而供应链结构设计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日益得到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关注。

供应链结构设计理念研究现状

(一)精益供应链研究

“精益”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丰田公司的生产系统(TPS),该系统专注于降低和消除企业的浪费。在需求相对确定、产品多样化程度低的环境下,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从而实现了零库存和较短的提前期。精益思想的三大支撑技术为:准时制造(JIT)、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成组技术(GT)。

1.对精益供应链内涵特征的研究。Christopher(2000)指出,精益供应链在特定的环境中有其优越的地方,特别是需求可以被预测、产品多样性低以及数量较大的情况;Womack和Jones(1996)将敏捷供应链理解为一组在产权上独立的个体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其思想是通过精益技术将价值链上下游的独立公司联系起来,组成连续的价值流;Naylor等(1999)认为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消除包括时间在内的各种浪费,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分级调度。

2.对精益供应链应用领域的研究。Karlsson等(1997)将精益思想在规模较小的商业团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Abernathy(2000)对精益供应链管理在纺织和制衣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二)敏捷供应链研究

随着供应链内外部环境不稳定性的增加(诸如市场波动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提高),企业意识到仅仅采用精益供应链难以实现更高的经营绩效时,敏捷供应链应运而生。而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实现敏捷供应链提供了技术支持。

1.对敏捷供应链内涵的研究。Jones(1999)将敏捷解释为在波动的市场里,使用市场知识和虚拟公司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的能力;Christopher(2000)则将敏捷定义为供应链对产品数量和类型的需求改变作出应对的能力。将实现敏捷供应链的途径归纳为:市场敏感、虚拟供应链、流程整合、网络结构。

2.敏捷供应链评价与应用研究。Yusuf等(2004)做了一项涉及600家英格兰公司的调查后指出,客户的流动和技术需要促使制造商去发展敏捷供应链,以保持竞争优势;Hoek等(2001)认为,现有的文献中将敏捷当作是一种一般的管理理念或误解为一种制造概念,并没有将敏捷放在整条供应链系统中进行整体分析;Xun等(2009)开发了一个6维度、12项内容的工具来判断供应链的敏捷程度。国内学者也对敏捷供应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陈志祥、马士华(2005)对敏捷供应链的供应和需求协调绩效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綦方中等(2003)研究了敏捷供应链系统环境下的多人协同问题。

(三)弹性供应链研究

近年来,随着干扰事件发生的频度越来越强,理论界提出一种新型的供应链设计理念——弹性供应链。1973年,奥地利学者Holling首次将弹性这一自然科学名词运用于社会科学中,以解释某些社会现象;Mallak(1998)则首次将弹性这一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或供应链管理中,指出组织应当提高弹性来应对内外部的变化。自此以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弹性供应链进行了研究

Christopher(2004)将供应链弹性定义为:在受到干扰后,系统能够回到最初状态或一个新的、更合理状态的能力。给出了弹性供应链结构设计的两条原则:一是制定多种方案的供应链战略;二是权衡效率和充足的关系。Sheffi(2005)指出供应链弹性不仅仅是处理风险的能力,而是在面对干扰时,能够比竞争对手处于更有利的位置,甚至能够在干扰中获益。国内学者李永红、赵林度(2010)利用供应链弹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描述供应链弹性系统,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弹性驱动的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动态涨落、破坏成长的过程,需要成员企业共同营造供应链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供应链保持竞争优势。

供应链结构设计定量化研究现状

(一)供应商选择研究

供应商选择是供应链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问题,一项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方案,不仅可以降低采购预算,还对于产品质量、供货保障等方面也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2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4;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51-02

引言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企业供应链上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因此,被实务界和理论界得以高度重视[1]。

当今社会,工业迅猛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取得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提高企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容性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与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企业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体,为有效测评和引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但是,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仅限于比较狭窄的范围 并没有进行全面、广泛深入研究。

一、绿色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有关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目的在于使供应链中环境影响因素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保护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它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与供应、生产、营销,到最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整条供应链管理进行绿色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紧密绿色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实现和谐统一,达到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最优化 [2,3]。

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概念界定还不健全和完善,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4,5]。

(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所谓绩效评价,即运用数量统计学和运筹学等科学方法对评价系统提取相关的指标因子,对照标准的评价体系按照相应的程序,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特定组织或系统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的效益和业绩给出客观、准确和公正的度量和评判。

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的着眼点应服务于绿色供应链的总体目标,它包括绿色供应链内部各环节的成员,并涉及供应链的整体经营状况和运营关系的各种指标。从空间来看,应该涉及供应链系统的内部绩效、外部绩效和供应链整体绩效。从时间来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由此,确定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更为陌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就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来讲,国际上研究较早,国内的研究大多数是跟踪研究和经验性的总结。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是,绿色供应链绩效是指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效果;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各环节运作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

(一)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建立真实、客观、全面的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提供了衡量标准,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必要约束和激励机制。

刘源认为可将指标体系按生命周期分为形成阶段指标、发展阶段指标、成熟阶段指标、衰退整合阶段指标等四个阶段性指标。

马飞、陈宏军、杨华基于DEMATEL方法,给出了从流程、客户服务、财务、环保、信息以及知识层面对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的方法。

张培、赵涛、张华伦等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家的意见,主要从核心企业业绩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绿色水平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1]。

温宏博、王富华、黄燕等人从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指标构建的视角,为已有的指标体系做出了补充和完善。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在具体的设计中不应该仅仅注重财务指标,也应该注重非财务指标领域的量化指标。

(二)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1.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张安霞、张红岩、陈彦召、陈焕江提出了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其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绿色供应链的绩效及分析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

韩志新基于成熟度的视角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价,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

李静芳、余送、黄芳利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曹庆奎、赵斐基于隶属度转换算法,改进了绿色供应链中的不足,提高了绩效水平。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校验,是缪朝炜和伍晓奕提出的,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证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

、张勇基于突变级数法视角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这种方法汲取了层次分析法语模糊评价法的优点,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避免了多目标分析决策时制定各因素权重的主观性,并且计算量小、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特别是在绿色供应链这种复杂系统的绩效评价决策时更能体现迅速及时的优越性。

根据平衡积分法的思想,从财务、运营、环境、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建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云理论与物元方法相结合,是唐秋生、赵胜男和吕先洋提出的模型。

姚芳、张于贤、王立甫、叶冰冰还提出了基于增强型BSC模型;李剑虹提出了基于属性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该方法使得评价指标更具定量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宋巧娜基于论据理论的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模糊模型的绩效评价,它是最常用的方法。张志伟与陈铭、周晓辉、冯艳飞与蔡璐分别从模糊数学理论、模型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三种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了建模,深刻地探讨了模糊方法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的具体运用[4]。

陈梅与毕晓航、柳键与叶影霞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结合实例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了评价。

2.国外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研究方法上,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同时附有大量的调研问卷和统计分析等。

国外学者Scott D.Johnson 认为,环境绩效的改善能够促进绩效的改善,最终实现经济增加值。他利用平衡计分卡原则识别并选择了环境绩效指标。另一学者J.Sarkis 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进行了评估。

三、发展趋势

绿色供应链所研究的内容极为广泛,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这就使得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1.由于绿色供应链理论产生的时间比较短,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不是很广泛,造成对企业案例的搜集比较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调查尽可能多的绿色供应链的实例。同时,要总结行业的异同点,根据行业的特点建立既有侧重点又有通用性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2.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尽量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造成影响。因此,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智能建模方法非常有研究价值。

3.绿色供应链在绩效评价上,如果能与计算机相结合,不仅可以设计出更为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还可以更好的检验绿色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效果。所以建立一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信息平台,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结语

绿色供应链是生态环保、绿色制造理论、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已不少,但是要想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如何使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商界,2010,(7):221-222.

[2] 张艳丽.浅析绿色供应链[J].物流科技,2011,(9):67-69.

[3] 方灏.浅谈绿色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94-95.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绩效评价 研究现状 问题探讨

目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对其供应链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有的企业即使制定了评估指标也没定期对他们进行监控,从而导致绩效评估的成效不大。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是当今供应链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截至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以及绩效的计算方法上。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取最为关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所采取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1.Lummus等人从四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在供应方面,有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在过程管理方面,有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情况;在交货运送方面,有完好订单完成率、补充提前期、运输天数;在需求管理方面,有供应链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Lummus等人对指标并没有完全给出所有指标的具体定义和算法,例如供应商可靠性、过程可靠性等指标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具体怎样操作尚未涉及。

2.Beamon从资源、产出和柔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资源方面的指标有:总成本、配销成本、制造成本、存货成本和投资报酬率;产出方面的指标有:销售额、利润额、订单满足率、准时交货、缺货、顾客响应时间、制造前置时间、运送错误和顾客抱怨;柔性方面的指标包括:时间柔性、数量柔性、产品柔性和混合柔性。资源和产出评价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柔性则很有限。

3.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研究得很少,我国学者徐贤浩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七个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绩效的评价指标,并一一进行了解释。他们列举的指标有: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核心产品成本指标、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4.马士华教授等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和成本四个方面。他们还指出,除了以上一般性统计指标外,供应链的绩效还应辅以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供应链生产效率来度量,也可以用某些由定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如用户满意度等来反映。

5.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完美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目前,供应链委员会的170多个成员在使用该评价指标。SCOR模型按照供应链运作流程分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成本以及资产5个维度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20个左右,其中有些给出了具体的指标算法,有些没有定义。

6.考虑到用户满意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外部体现,我国学者马丽娟、霍佳震等以用户满意度的角度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承诺水平、产品价格这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霍佳震等在对集成化供应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两个方面:顾客价值评价和供应链价值评价。同时运用供应链的理念来研究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内外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不同供应链类型下的供应商短期和长期的绩效评价体系;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服务和内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

7.陈志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协调、资金流协调与工作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适合敏捷供应链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对各指标都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8.马士华等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应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应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参考指标。但是对具体的算法论述很少,只是为构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的分析方法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杆法。标杆法是美国施乐公司确立的经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它公司现状,加以比较。标杆法是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公司作为测定基准,作为学习的对象,以迎头赶上,并进而超过之。

2.专家评价法。这是一种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具体形式有:加法评价型、连乘评价型、加乘评价型、加权评价型、功效系数法。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使用;不足之处是该方法的主观性太强,不宜使用在复杂的系统中。

3.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主要是应用其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等,其优点是可以排除评价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且比较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不足之处就是这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较高,不宜用在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价上。

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更加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但该评价方法本身并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隶属函数的确定还没有系统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5.层次分析法。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一定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

6.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它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比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但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性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而是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或是只根据某时间点的一组指标值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推及整个时间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求解某些问题显然是不适合的。李贵春等提出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对模糊评价法加以改进,在构造评价矩阵时引入时间参数k.解决了一般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遇到的难题, 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评价。

7.灰色关联法。灰色关联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它通过分析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来判断变化趋势的接近程度。灰色关联法常常被作为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法)。一般选取最优方案为参考序列,与之关联度越大的方案越优。

8.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大多数实际系统无法建立精确的实际模型,必须借助仿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需数据以评价模型运行绩效。韩坚等提出了基于优化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借助多agent理论研究供应链上各个实体协调和合作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学者林丽红结合神经网络知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网络结构,并在Metlab 6.5软件环境下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仿真实验。较好地避免传统方法人为取权值和相关系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该评价方法只需要适量的训练样本,一旦通过对适量典型样本进行学习,确定网络的各权值和阀值后,就可对大量待评数据进行评定,该评价方法简单、准确、省时、省力。

(三)评价系统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缺乏智能化的手段,限制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如果能开发出智能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提高绩效评价的水平。

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和工具目前就国内而言还比较少,霍佳震等人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构架设想,并对供应链绩效评价DSS作了需求分析。

Oracle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的绩效评价子系统,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定义,通过信息集成对其进行自动的计算。其中对权重的计算,该系统给出了权重计算平台,通过内置的算法库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香港大学的Shi和Huang等人则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可以生成绩效评价工具的系统,系统采用面向过程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用户定义绩效指标、评价单元与聚合算法,并提供同步工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外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来看,现有的研究对于定量指标的选取多种多样,但是对定性指标的选取由于有关评价方法的缺少还不多。

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算法研究不够,许多学者包括供应链组织提出了数百个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但许多指标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成本或顾客满意度作为基础的,而对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的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却重视不够。

面对复杂的集成化供应链,目前还缺乏能够综合考虑整体绩效和节点关系绩效的指标体系。

对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研究领域和应用面比较狭窄;供应链可分为多种类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单一的,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性。

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如何开发出适合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没有一个有特权的组织来领导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供应链绩效评价组织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旅游 服务系统 供应链管理

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实施。应链管理的思想最初起源于制造业,高品质、低成本,即时响应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在制造业,自从有了企业那天起,质量、成本和时间就一直是企业的三个核心要素。围绕这三个方面,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旨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的生产产品的方法(即生产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生产制造业中出现了大量新的制造技术、管理战略(理念)与手段,使得厂商有机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如精益制造(LP)、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生产(JIT )、看板(Kanban)等,在企业界与管理学界非常流行。为实施与完善这些战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方面,这些管理理念似乎都走到了尽头。因为单纯考虑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是不能适应基于时间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合作伙伴协同动作,才能真正从整个供应链降低响应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他们增加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下一步措施。与此同时,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ERP在企业中的广泛采用都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1997年,美国的制造企业投入在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活动中的费用达到8620亿美元(占全美当年GNP的10%)。一些著名的跨国集团,如DELL、P&G、HP、WAL-MART作为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在企业界广为传诵,也引起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极大热情。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含义

但对于什么是供应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比较常用的提法有,“供应链是由在满足一个顾客需求(直接或间接的)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一个供应链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也包括承运商、仓库、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本身。而在每一个企业(如制造商)内部,供应链包括其所有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分销、资金与顾客服务”。

Lee and Billington (1992)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描述,“一个供应链是由若干设施组成的一个系统,分别完成对物料的采购、零件或产品的加工、直到将产品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尽管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但供应链管理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思想即强调各个企业专注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具有优势的合作伙伴,通过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形成更强的竞争力。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供应链管理模式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它以多品种、变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为满足在旅行生活中的食、住、行、娱、购、游方面的需求而引发了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旅游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组合产品的整体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别,由此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也决定了旅游服务的成功与否。

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在旅游业内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起到了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作用。通常,旅行社通过采购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满足旅游者多方需求的整体性组合服务产品,再把组合产品销售给顾客。提供给旅行者的服务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

旅游业内这种相关企业以旅行社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系统。这种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虽然旅游服务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的学术界并没有对其运作机理和管理模式进行过深入研究。

旅游服务业如何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全程的旅游服务,跟上国内其他成熟的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接轨世界现代化旅游服务业的进程,是值得日后旅游服务供应链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外资旅行社可以在我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可直接与交通和饭店经营者交易。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无论在规模、经验和管理理念方面同国际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体系,形成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的垂直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顾客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其获取信息也越来越便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所以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去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服务系统的管理进行创新,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服务,成为旅游经营企业的主要职责。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总体来说,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且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很难满足顾客的多样需求,旅游企业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运用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才可能满足当今顾客易变、多样性的需求。

能使旅游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具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二十多年来,我国旅游服务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如今旅游服务业已经成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刺激公民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逐步放开旅游服务业,使我国旅游经营企业既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旅游业运行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管理的力度,是实现旅游业顺利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协调政策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关系不顺,政策不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磨擦碰撞现象仍很多,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协调旅游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见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它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适应于旅游业各企业,特别是对一些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企业显得尤其重要。像2006年国家旅游总局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目的就是要帮助革命老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一种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作指导,则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旅游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发展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旅游服务基础研究,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来研究旅游服务的特点和作用;旅游服务感知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旅游服务的期望、满意程度等,并研究影响旅游服务的感知因素;旅游服务质量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去衡量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电子旅游服务研究和旅游电子商务,主要的研究是如何运用电子商务促进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述这些研究的视角多集中于在游客的感知和满意度方面,研究方法也多从心理学和社会学及地理学的角度而进行的。这些内容大多是从服务的角度谈服务的存在问题,其宏观性不足,较少地从服务的角度系统诊断旅游服务系统或旅游业的缺陷问题。而国外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理论研究也是比较罕见的。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服务的一些实际做法却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相符合。欧美国家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行社业内部进行了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的垂直分工,而批发经营商和零售商又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实力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了水平分工,实现了专业化的经营。在澳大利亚,各种旅游产品先通过众多的零售商销售给客户,再集中起来批发给旅行社,这种先分散经营后集中的方式可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游客对各种旅游产品的选择。这些做法都是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一致的。

国内研究现状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可以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所以在对于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国内关于旅游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对游客的心理、态度和技巧等方面。

在我国关于旅游服务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中邹慧萍等(1996)探讨了建立灵活快速反应的旅游服务系统ATS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构想;赵洁(2002)构建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旅游服务系统TSS,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软件结构和关键技术;张文建(2001) 则分别从旅游和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旅游服务系统模式以及旅游服务传递系统等;杜文才(2003)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经营环境变化,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过程重组;张英姿(2005)提出构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意义,但并未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起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是用于制造业,而旅游业是属于服务业。那么能否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用于旅游业呢?下面本文就对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旅游(或称旅游活动)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主体(旅游者)、中介体(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经营企业)和客体(景区或景点)之间,表现为客流(旅游者出行路线及安排)、信息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营销)与物流(物质的供应与流通)的统一。而客流和信息流可以作为特殊的物流,因此可将现代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旅游的开发管理中。

其次,在客体――中介体――主体这条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质量、成本和时间同样是三个关键要素。质量要素决定旅游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决定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从而影响到旅游企业的客源市场;成本要素则决定旅游业的获利能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间要素是决定响应旅游者需求的速度,与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有关,也与旅游企业的效率有关,从而又影响到质量和成本。所以,为质量、成本、时间三要素提供基本保证的旅游服务运作模式及其管理在旅游业的地位不容忽视。

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适应目前环境的最为先进的运作模式,而且作为一种协调参与者的相关活动的全面整合系统观,着重强调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和整体运作,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旅游服务分工协作的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可以提供理念的启发、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参照。

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式,旅游业就可以根据实际,围绕实现顾客需求的有效合作方法的研究,探索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具体运作模式。

旅游服务供应链进一步研究方向

根据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要真正发挥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探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景区、景点三者之间应如何进行协调,才能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体部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使供应链各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服务业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行业,尤其是对信息的需求强度高,它们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而非有形产品,特别强调顾客服务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对服务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专业与经验以信息流的方式对顾客进行传达或服务,从本质上与电子商务的精神是相通的。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效率、协同、敏捷、快速,不仅有助于服务业有效地提高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可以进行及时、丰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物流的瓶颈对服务业电子商务影响甚微,地域分散的资源非常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集聚和共享。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可信息共享的旅游信息系统是旅游服务供应成败的关键。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旅游经营者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协调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的作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完善。这部分应着重研究如何解决旅游社、交通、餐饮、住宿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集成问题。如旅行社与航空公司之间关于定票的协调机制研究,作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航空公司希望旅行社在旅游淡季时多购票,而在旅游旺季时少购票,而作为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则正好是相反的,那应该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重点。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协调一致、抱成一团迎接外来供应链的威胁与攻击,必须要有对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地巩固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下游结点之间的忠诚度、保证了风险及利益的共享,业务集成,有力地减少了企业的无效率的重复运作。

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集成问题主要是应该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集成,以达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去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如何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及如何对其绩效进行管理的问题。

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础:旅游资源与环境

景区或景点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要发挥景区或景点吸引力,必须要做好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里的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分为两种:有物质的、有形的,如山川、园林等;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如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等。

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边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问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防止破坏性开发,尤其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开发景区或景点的旅游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关于景区、景点与旅行社的协调问题,主要是研究多委托人和多人的情况下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问题。因为一家旅行社会同时开辟若干条旅游线路,而一个景区、景点也会同时与若干家旅行社进行合作,对于应该如何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破坏当地的旅游生态资源,同时又不能使旅行社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旅游服务供应链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旅游学刊,2002(1)

4.邹慧萍,汪应洛.建立灵活快速反应的旅游服务系统[J].管理工程学报,1996(6)

5.赵洁.一个基于Br0wser/server体系结构的旅游服务系统.系统建设,2002(4)

作者简介: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建设供应链;建设供应链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57-04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Koskela在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提出了将制造业中供应链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行业。这种思想形成了建设供应链管理(CSCM,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雏形。而正式提出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是Bertelsen,O’Brien和Fischere等[1],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O’Brien,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实施、成本及其模型等方面[2-7]。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业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并得到许多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部门的资助。

本文就近5年来(2007—2011年)国内外对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归类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建设供应链的协调、Partnering(合作伙伴)、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框架研究和集成化研究等。最后,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国外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2007—2011年),国外对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信息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框架研究和集成化研究。

(一)在协调问题方面

Davis(2008)通过从焦点小组的成果以及关系营销的文献中发展出来的问卷调查,提取了关于承诺、信任和满意度的上下游建设供应链关系的信息,据此建立了关系变量对建设供应链的影响,并表明恰当地使用关系营销技术能给建设供应链带来益处[8]。Motawa等(2009)从付款和现金流机制入手,引入了一个高级的IT系统,以模拟不同的付款机制,使供应链成员能够决定最合适的付款机制[9]。Bankvall等(2010)指出,对于个别供应链内顺序性相互依存协调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不适合当前建设项目供应链中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10]。

(二)在信息化方面

Lung-Chuang Wang等(2007)介绍了一个基于RFID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即M-ConRDSCM系统。其研究展示了这一系统的有效性,在建设供应链环境下,本系统的响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加强了办事处与现场之间的信息流[11]。Jung Ung Min等(2008)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建设供应链模拟器(CS2)。CS2是“beer game”的一种改进版本,其通过利用计算机Agents技术来模拟一个虚拟的建设供应链,并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拟形式:“人对人”和“机对人”的互动模拟[12]。

(三)在可持续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

Lloyd C.Irland (2007)对市场参与者的购买规模和频率、产品选择的基础、购买的影响以及价格敏感度等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出可能增加认证木材产品成功率的产品与市场方法,并给出了扩大绿色建筑材料市场的建议[13]。Ravetz(2008)基于对整个建设供应链的理解以及可持续建设对全球气候和资源的影响,探讨了一系列可持续建设的指标和基准[14]。Adetunji等(2008)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在建筑企业内实现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条件和策略[15]。

(四)绩效评价方面

Nai-Hsin Pan等(2010)在研究中利用SCOR方法评估建设供应链的绩效并发现和解决建设供应链中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建设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16]。 Xianhai Meng等(2011)探讨了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并提出了一个成熟度模型,用于衡量和提高建设供应链主要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17]。

(五)在模型构建方面

通过构建模型并计算费用,Voordijk(2010)提供了一种取舍建设供应链中实物分布费用模式的见解。这种实物非配系统模型包含以下元素:库存、运输、装卸和仓储,并应用于保温材料的供应链当中[18]。Yasser Ebrahimy等(2011)提成了一个建设供应链的仿真工具包,可以模型化不同的供应链问题并与其他的施工仿真工具兼容。同时,通过利用这个工具包,给出了一个供应链问题对某个真实建设项目生产力影响的仿真模型[19]。Y.Ebrahimy等(2011)提出了一个真实的隧道建设项目的详细的供应链仿真模型[20]。

(六)在框架研究方面

Watson等在2006年进行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于2007年又进一步考察了P21(Procurement 21)对主要供应链合作伙伴(PSCP)的影响,并对供应链管理的内部变化进行了评价[21]。V.Kumar等(2007)提出了一个采用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在建设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事前和事中两方面为决策者提供支持[22]。针对建筑及拆卸废物管理领域的现状和立法情况以及最佳的解构和废弃建筑物拆迁的做法(目标是实现材料的回收和将废物减少至最低程度),Aidonis等(2008)提出一个概念性的框架[23]。Cheng等(2010)演示了利用SCOR框架来进行供应链的建模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型的面向服务的框架,即SC Collaborator [24]。Xianhai Meng(2010)提出了一个建设供应链关系的评估框架,包括考核标准、关系水平、详细的说明,评估类别和评估程序五个方面[25]。Tae-Hong、Shin等(2011)提出了一个无缝集成的信息管理框架,可以为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物流信息以供其做出决策[26]。Cheng(2011)提出了一种Web服务的协作框架,用来衡量、监测并整合建设供应链中环境和碳排放的数据[27]。

(七)在集成化研究方面

结合来自英国建筑业的例子,Khalfan等(2008)介绍了客户端是如何整合下游供应链的成员的,并确定了整合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关键因素,通过两个案例研究,分析了导致下游供应链成员集成化的创新采购的好处[28]。Des Doran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增加供应链的集成化,以确保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同传统的现场解决方案相竞争,并克服一些与模块化楼宇相关的负面属性[29]。

二、国内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同时期(2007—2011年),国内学者对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Partnering、信息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和框架研究。

(一)在协调问题方面

姜阵剑(2007)将价值网理论引入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30]。王金辉(2009)基于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是相平行的概念,在委托-理论的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为一体的委托-模型,根据模型讨论了报酬合同的设计及其对人(合作伙伴)行为影响等相关问题并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供应链伙伴激励途径[31]。苏菊宁等在2009—2011年期间先后对两级(总包商与分包商)和三级(业主、总包商和分包商)建筑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与工期协调优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模型[32-35]。张云(2011)以总承包商为核心,建立了一条工程建设供应链,研究了各方参与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和激励协调机制,并分别构建了总承包和分包商以及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收益协调模型[36]。

(二)在Partnering(合作伙伴)方面

周亮(2009)等设计出一个改进的AHP-BP模型,从而实现了对建筑企业进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并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37]。郭峰等(2011)根据建设工程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管理现状和特点,以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目标协调系统、组织协调系统和协调机制系统[38]。

(三)在信息化方面

赵洁(2010)针对建筑供应链异构信息无法充分共享的问题,分析异构信息对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设计基于本体集成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和共享过程模型,提出基于本体集成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并且描述其中的关键功能模块[39]。余小燕(2010)提出了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成熟度概念及评价指标,为评价供应链信息共享水平提供了方法,并创建了一种支持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协同决策的信息共享模式,同时构建了一个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综合效益模型[40]。段正纲(2010)分析了影响建筑业供应链信息共享中的因素,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通过一个算例分析了各因素的不同组合方案在供应链的活动中占有的比重,说明需求信息共享是建筑业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最优方式[41]。许俊青等(2011)提出了将BIM应用于建筑供应链信息流管理的设想,并设计了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的信息流模型基本架构,进而研究了如何解决建筑供应链参与方的不同数据接口间的信息交换问题,以及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在信息共享方面所具有的优势[42]。

(四)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

曹小琳等(2009)构建了一个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系统,并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供应链正常运作的影响因素、协调机制和动力机制,提出保证绿色建筑供应链系统健康有序运作的措施[43]。韩松(2010)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建筑企业供应商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进而通过调查及利用SPSS软件构建了建筑企业供应商评价的优化指标体系,并更进一步将Delphi法、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更客观地分析了建筑企业各个供应商真正的优劣水平[44]。

(五)在绩效评价方面

王海强等(2009)采用建立建筑供应链成熟度的概念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45]。刘浪(2010)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比较适用于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目标控制的绩效评价[46]。

(六)在框架研究方面

刘志君(2008)构建了一个建筑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出建筑供应链管理体系应包括建筑供应链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建筑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建筑供应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等问题[47]。

三、国内外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近5年来(2007—2011年),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方向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各自的重点又有不小差异。

1.国外的研究主要包括建设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信息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框架研究和集成化研究,特别是建设供应链的框架研究和信息化研究所占比例甚大。而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Partnering、信息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和框架研究,尤其是前三个方向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学者在建设供应链管理协调和信息化方面的研究紧跟国外步伐,但在框架研究、模型构建和集成化几个方面却落后了很多,还有很大的跟进与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建设供应链框架的研究方面,国外近年来的成果颇多,说明其正在朝建设供应链理论体系的建立大步迈进,而国内却很少涉及。

2.就国内研究而言,在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协调问题、Partnering以及信息化三个方面,总体上来说不仅在数量上相对要多,在研究上也要相对更深一些。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譬如框架的研究,文献不仅很少,而且不够深入;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绩效评价虽然已有研究,但整体的研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语

通过对建设供应链管理领域最近5年(2007—2011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明确了国内外关于建设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建设供应链的协调、Partnering(合作伙伴)、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框架研究和集成化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未来趋势,以期带来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Critchlow,J.Making Partnering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UK:CP (Oxford) Ltd,1998.

[2] W.J.O’Brien.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Project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3] W.J.O’Brien.Constructio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Vision for Advanced Coordination,Costing,and Control.

[4] W.J.O’Brien.Construction supply-chains:case study and integrated cos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5] W.J.O’Brien.A Call for Cost and Reference Models for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6] W.J.O’Brien.Capacity Costing Approaches for Construction Supply-Chain Management.

[7] W.J.O’Brien.Constructio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 research framework.

[8] Peter R.Davis.A relationship approach to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08,108 (3): 310-327.

[9] Ibrahim Motawa and Ammar Kaka.Modelling payment mechanisms for supply chain in construction [J].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09,16(4):325-336.

[10] Lars Bankvall,Lena E.Bygballe,Anna Dubois and Marianne Hahre.Interdependence in supply chains and projects in construction [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5,(5):385-393.

[11] Lung-Chuang Wang,Yu-Cheng Lin and P Lin.Dynamic mobile RFID-based supply ch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construction [J].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07,21(4):377-390.

[12] Jung Ung Min and Hans C.Bjornsson.Agent-based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simulator (CS2) for measuring the value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onstruction [J].J.Manage.Eng,2008,24(4):245-254.

[13] Lloyd C.Irland.Developing markets for certified wood products - Greening the supply chain for construction materials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7,11(1):201-216.

[14] J.Ravetz.Resource flow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Metrics for an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approach [J].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2008,161(2):51-66.

[15] I.Adetunji,A.D.F.Price and P.Fleming.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J].Proceedings of the ICE - Engineering Sustainability,2008,161(3):161-172.

[16] Nai-Hsin Pan,Yung-Yu Lin and Nang-Fei Pan.Enhanc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ply chain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s: a case study of a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 [J].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0,37(8):1094-1106.

[17] Xianhai Meng,Ming Sun and Martyn Jones.Maturity Model for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in Construction[J].J Manage Eng,2011, 27(2):97-105.

[18] Hans Voordijk.Physical distribution costs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a systems approac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Systems and Management,2010,7(4):456-471.

[19] Yasser Ebrahimy,Simaan M AbouRizk,Siri Fernando and Yasser Mohamed[J].Simphony Supply Chain Simulator:a simulation toolk it to model the supply chai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Simul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2011,87 (8):657-667.

[20] Y.Ebrahimy,S.M.AbouRizk,S.Fernando and Y.Mohamed.Simulation modeling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tunnel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pply chain [J].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11,18 (5):462-480.

[21] J.M.Khatib,B.Robinson and P.Watson.The impact of procure 21 (P21) partnering process with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Part two: Influence on Principal Supply Chain Partners [J].The Associ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s,2007,82 (1):28-31.

[22] V.Kumar and N.Viswanadham.A CBR-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J]. IEEE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3):980-985.

[23] D.Aidonis,A.Xanthopoulos,D.Vlachos and E.Iakovou.An analytica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managing reverse supply chain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WSEAS Transaction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08,4(11):1036-1046.

[24] Jack C.P. Cheng,Kincho H. Law,Hans Bjornsson,Albert Jones and Ram D. Sriram.Modeling and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J].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10,24(4):435-455.

[25] Xianhai Meng.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0,28(7):695-707.

[26] Tae-Hong Shin,Sangyoon Chin,Su-Won Yoon and Soon-Wook Kwon.A service-oriente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framework for RFID/ WSN-base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1,20(6):706-715.

[27] J.C.Cheng.A web service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and carbon footprint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4):141-147.

[28] Malik M A Khalfan,Peter McDermott,Xianguang Li,Mohammed Arif and Mukesh Kashyap.The integration of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with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through innovative procurement strateg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lue Chain Management, 2008,(3):358-370.

[29] Des Doran and Mihalis Giannakis.An examination of a modular supply chain:a construction sector perspective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1,(4):260-270.

[30] 姜阵剑.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1] 王金辉.建筑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9.

[32] 苏菊宁,蒋昌盛,陈菊红.考虑质量失误的建筑供应链质量控制协调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5):91-96.

[33] 苏菊宁,蒋昌盛,陈菊红.非对称信息下的三级建筑供应链质量控制决策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9,(3):364-369.

[34] 苏菊宁,蒋昌盛,刘晨光,陈菊红.基于奖惩机制的建筑供应链工期协调优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95-101.

[35] 苏菊宁,蒋昌盛,陈菊红,朱宗乾.具有奖罚结构的三级建筑供应链工期协调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11,(1):60-67.

[36] 张云.总承包工程建设供应链收益协调模型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37] 周亮,曲洪建,郑建国.建筑企业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9,(10):83-87.

[38] 郭峰,徐浩,屈纲.建设工程供应链合作伙伴协调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3):26-30.

[39] 赵洁.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0,(17):249-251.

[40] 余小燕.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成熟度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0.

[41] 段正纲.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方案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2] 许俊青,陆惠民.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138-142.

[43] 曹小琳,刘仁海.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352-354.

[44] 韩松.基于绿色管理的建筑企业供应商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0.

[45] 王海强,王要武.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2):404-408.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范文6

2013年5月27日,平安银行等机构在深圳《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总结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六大发现”,呼吁各界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融资与供应稳定”等关键问题,并就加速中国供应链管理行动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培养和储备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等建议。

供应链融资前景广阔

金融海啸过后,国内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着流动性短缺的问题。2012年发生在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就折射出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调查发现,面对资金压力,企业目前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以信用借款为主,其次分别是担保借款和供应链融资。

三类融资方式的获取渠道仍以银行为主,民间个人和机构方式获取融资占有一定比例,但远非主流,而通过物流公司和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更微。中小型企业通过民间个人和机构、物流公司及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相比大型企业要高,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的银行信贷资源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相对稀缺。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延展或缩短账期、提供预付款、赊销等方式帮助上下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种互助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供应链社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环境已具备,发展前景广阔: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社区规模大,并且合作稳定;同时,在上下游开展合作共赢方面,大部分企业已形成共识。75%的受访企业认为公司建立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需合作共赢;同时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上都希望与供应链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体制是根本制约

阻碍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很多,而体制性因素是首因,这其中包括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供应链管理组织的设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专项资金的投入。

调查显示,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一般。79%的受访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停留在熟悉或比较熟悉两个状态,而只有10%的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非常熟悉。汽车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

多数企业(72%)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这一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专职部门,以快速应对客户需求。大型企业已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的比例占受访大型企业的44%,该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一倍。

另外,90%的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暗示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有专门的资金与拨款的受访企业仅占14%,必要时才投入或资金不足的占了53%。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在专业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上较为领先。

从三方面修炼内功

中国企业无论在供应链管理组织、人才培养,还是供应链的可视化、风险管理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们从本次供应链管理调查中看到了国内企业在组织、成本、融资、风险、可视化、外包等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建议从组织建制、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建议核心企业设立首席供应链管理官和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面向市场统筹协同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管理目标与活动,推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业,放眼供应链全局优化供应链,以系统最优替代个体最优,创造各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