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例6篇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1

[关键词]粉尘爆炸 用火作业 安全性 分析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29-01

一、案例概述

2007年2月,聚乙烯车间的操作人员发现反应器的1号排料线与脱气仓的连接处保温皮上有白色的细粉,打开保温后发现排料线与脱气仓的连接处补强圈南北两侧焊口开裂,并不断地漏出气体。脱气仓是用于脱除聚乙烯粉料中烃类气体的大型容器,是本装置的重要设备。为保证安全生产,需使用电焊、气焊、手持式电动砂轮机等设备对进料线与脱气仓的连接处进行补焊作业。

二、粉尘爆炸机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和气体爆炸相似,也是一种连锁反应,即尘云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火源或其他诱发条件作用下,产生原始小火球,随着热和活性中心的发展和传播,火球不断扩大而形成爆炸。

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尘粒飞扬在空气中才能发生粉尘爆炸;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为粉尘初始爆炸的气浪会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爆炸浓度而产生爆炸,这叫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严重的破坏;

3粉尘爆炸会产生两种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引起粉尘爆炸的着火源一般有:明火、热表面、自燃、机械火花、静电火花等。电焊或切割气焊的火焰足以点燃一切可燃的粉尘,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爆炸。特别是气焊还有充裕的氧气供给粉尘燃烧,使粉尘云更易燃烧和猛烈爆炸。

四、用火作业的安全性分析:

在外部焊接时,高温焊渣可能会掉入容器内部,而且焊接产生的高温会造成附着在脱气仓内壁的细粉融化、燃烧,甚至引起粉尘爆炸。

粉尘着火爆炸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可燃性;

2、微粉状态;

3、在助燃性气体(空气)中搅拌和流动;

4、存在点火源。

当四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时,便不能发生粉尘着火爆炸。目前脱气仓内壁附着的聚乙烯细粉属可燃性,且属于微粉。在管线外部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可致使容器的温度已超过聚乙烯粉尘的自燃点。已满足粉尘着火爆炸的四个条件中的三条。为达到不发生粉尘着火爆炸,只能采取降低脱气仓内的助燃性气体(空气)含量(即将脱气仓内充入氮气,降低氧气含量。)的方法。根据氧浓度对爆炸参数的影响的曲线图(图1)可知,当气体中氧含量达到12%(体积%比)时,最大爆炸压力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降至0。

粉尘爆炸最大允许氧含量测试数据[1]中虽然未给出聚乙烯的数据,但给出高压聚乙烯在中位径(26μm)时的最大允许氧含量为10%(体积百分比)。同时粉尘的颗粒越细,氧就吸附得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现脱气仓中的细粉粒大约为0.1mm。考虑可将仓内的氧含量控制在10%以下。

脱气仓内经过氮气置换并在氮气保压的状态下进行用火作业时,因仓内的氧气量低,电焊、气焊产生的高温仅能将仓壁附着的粉料熔融,不至达到燃烧。

综合以上数据说明,在脱气仓内壁附着的聚乙烯细粉的情况下,采取充入氮气置换、保压,降低仓内可燃气,并控制仓内的氧含量,形成低氧或无氧、无可燃气的环境。方可对脱气仓的裂纹进行焊接施工。

五、安全对策措施

1、隔离措施:

关闭脱气仓与火炬系统、反应系统、造粒系统的阀门,并加装盲板。

2、 氮气置换措施:

①采取压力置换方法,用吹扫氮气给脱气仓升压至50KPa,然后通过Y型过滤器进行对空排放至2 KPa,如此反复压力置换5遍。之后再通过粉料线处对空排放,进行反复压力置换5遍。

②压力置换完毕后,分别在导淋部位取样,进行色谱分析,直至氧气含量小于1%(体积百分比)、可燃气达到0%(体积百分比)。

③检测合格后,向脱气仓内充氮气,使其处于正压保护状态(2-5KPa);

④在进行氮气压力置换时,使用工具在加强圈附近进行敲打,使仓壁附着的粉料脱离,减少附着的粉料量。

⑤在氮气正压保护状态(2-5KPa)下进行电气焊接消漏。

⑥在用火作业时,采用石棉布将容器外部的保温设施敷盖,防止高温焊渣引燃保温棉。

⑦在脱气仓上部备用口处用塑料布封住,增大泄压面积。

⑧氧含量检测频率为2小时一次。

六、技术总结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在脱气仓内壁附着的聚乙烯细粉的情况下,采取充入氮气置换、保压,降低仓内可燃气,并控制仓内的氧含量,形成低氧或无氧、无可燃气、极少或无悬浮粉尘的环境。在认真执行严格工艺隔离和氮气置换方案后,确保了用火作业安全,完成了管线的焊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编制.工业防爆实用技术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2] 张培红.防火防爆.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11.1.

[3] 黄郑华.化工生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5.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2

【关键词】石油企业 火灾 预防 对策

众所周知,石油及其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源,其生产作业较为分散,存在着较多的易燃易爆点,分布面广,人员的组成十分的繁杂,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诸多的设备、机械、建筑物,常年油、气、火、电交织在一起,潜在极为严重的火灾危险,并且,燃烧和爆炸经常同时发生,所以,应加强防火,将火灾抵制在萌芽之中。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的一番论述。

1 石油企业火灾特点

1.1 爆炸性火灾多,火灾危害大

在石油企业中,经常会发生因爆炸而引起的火灾。石油企业中的生产原料、产物等均属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其以密闭性压力容器为生产装置,生产中一旦易燃气体发生泄漏或者易燃液体挥发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碰到明火时就会产生爆炸,进而造成火灾的发生。石油企业的生产是连续性的,工艺流程中各设备间都是连通的,当爆炸发生后,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发生了连锁性爆炸。如控制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

1.2 易形成立体火灾,扑救难度大

石油企业火灾在初期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生产装置布置的立体性以及建筑孔洞间的连通性,致使诸多的易燃液体四处流淌,常常会发生立体火灾。当火灾猛烈时,火势快速蔓延,火灾中散发出诸多的有毒物质,使得火灾扑救难度进一步增大。

1.3 火灾损失、影响大

石油企业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仅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并且,倘若未及时扑救将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石油企业一旦发生爆炸,将会严重的威胁到所处城区,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2 石油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

2.1 石油的热膨胀性

石油及其产品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而膨胀。油品所使用的容器,如果温度较高或者被日光灼晒,将会因油品受热膨胀破裂,使得火灾危险度进一步加大。当火场及其附近的油桶受到火焰辐射热的作用时,未第一时间进行冷却,也会由于膨胀爆裂而使火势不断蔓延,灾害范围将越来越大。

2.2 石油的易爆性

如果石油及其产品的蒸汽在空气中上升至爆炸极限时,那么,一旦遇火就会发生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程度就会越高。而着火中爆炸和燃烧通常是交替进行。当空气中的石油蒸汽浓度上升至爆炸极限时,一旦接触到火源,将会造成爆炸,并且逐渐转为燃烧。如果高于爆炸上限时,接触到火源后会先燃烧,等到浓度下降到爆炸极限时,爆炸随即发生。

2.3 石油的易燃性

无论是石油,还是其产品均有着较低的闪点、自燃点以及燃点,属于易燃烧的物质。当其闪点、自燃点以及燃点不断降低,就会立即发生燃烧,危险程度高。

3 石油火灾的预防措施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对生产、人员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致使国家发生巨大的财产损失,对社会与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要想确保石油企业消防安全,就必须加强相关预防。

3.1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预防火灾事故

3.1.1全面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应将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到油气生产各环节之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以及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立各自所要承担的消防安全职责,选聘各级和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各司其责,做好相关安全工作,及时消除隐患,树立起良好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3.1.2及时有效的整改火灾隐患

实际中,如发现存在火灾隐患,应第一时间将其消除,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备案工作。在火灾隐患未得到全面消除前,必须贯彻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凡是随时都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必须立即阻止危险部位继续生产,并做有效整改。

3.1.3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对员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以不断增强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充分认识火灾危害性,进而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及时进行火灾处置,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3.1.4编制完善的灭火应急预案

应根据厂矿危险区域,全面掌握与了解实际情况,编制一套完善的灭火预案,并且还要经常性的组织演练。演练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预案,这样,预案就能够与实战相贴近,事故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际中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高效的处置,避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情况的发生。

3.1.5构建完善的消防档案

消防档案具体涵盖了消防安全基本情况与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制定过程中,要确保其内容详实,同时,要有相应的图表,按照情况变化进行更新,实行统一保管和备查。

3.2 加强安全设计,预防火灾事故

3.2.1加强安全设计,防止事故的发生

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在油田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根据实际使用设备和材料的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核心区域用行监测监控的自动报警手段与方法。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对最终设计中的设备、电气仪表的防火防爆和预防事故的措施与规范要求是否相符进行一番详细的检查,

3.2.2严抓防火设计审核关

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设备的设计、选材、选型、安装。在各工艺过程特点基础上,科学选择与规定要求相符的材质,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制造和安装,尤其要对爆炸危险性场所的电气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选型。

另一方面,合理布局改建、新建以及扩建的生产装置;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与落实要在相关规范要求基础上进行,加强防火审核,同时,做好验收工作,为防火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全面消除引发火灾的物质条件

贯彻落实易燃易爆场所通风设施,进一步降低油气浓度;定期吹扫、清洗、置换、切断、测爆动火设备和管线,全面消除引发火灾的物质条件。

3.3 有效控制着火源

3.3.1避免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对于机械的运转摩擦部位,应定期更换油;对于实际会发生撞击和摩擦的部位,应通过不同的金属制造;不得有穿钉子鞋的情况,使用不发火的材料建造地面等等。

3.3.2严防电火花、雷击与静电放电

对于易燃易爆的场所,应以与规范要求级别和组别相符的防爆电气设备;对电气线路与设备进行合理的安装、认真检查和维护;严格根据相关规范设计,经常性的检测与维护有效的防雷设施;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穿化纤衣服;将管道内的杂物全面清除,避免流动摩擦现象的发生;将注油管一直延伸到油罐底部,及时消除附加静电;科学合理的进行静电接地的设置等。

3.4 科学设置防火安全装置

具体涵盖了以下几方面:

(1)防爆泄压设备;涵盖了安全阀、防爆片、放空管等,主要安装在压力容器与管道等生产设备上,具有降压防爆的功能作用。

(2)火星熄灭器;主要安装在产生火星的设备与装置上,有效避免火星飞出造成可燃物的燃烧,

(3)自动探测器;主要对可燃气体浓度、温度、烟雾等进行详细检测,及时有效启动自动灭火设施。

3.5 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员作用,有效控制扑救火灾

火灾发生后,应第一时间通知全体义务消防队员,根据灭火预案与日常演练要求,采用相关的消防设施器材,做好灭火工作,有效控制扑救火灾。

3.6 加强配合

消防队抵达现场后,起火单位应及时的将火场及生产流程情况做详细的汇报,参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火场指挥人员的指示办事,选用科学合理的灭火战术,详细的分工。必要时,应通知公安、物资供应、医疗救护等部门参与救助,各部门要良好的配合,沟通交流,做好灭火抢险工作。

3.7 全面细致检查,认真总结

要详细细致的检查每起火灾事故,并找出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认真总结火灾扑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获悉预防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严惩火灾责任者,如构成犯罪,应移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严防再次发生该类火灾事故。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唯有全员积极的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全面掌握与了解石油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和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制定详细的火灾预防与发生火灾的措施,方可保证石油企业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 唐世昌.石油库安全威胁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6

[2] 谢建兵,周家铭,施祖建,郁颖蕾.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4

[3] 李杰,苗德全.石油化工集散控制系统雷电防护[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

[4] 李坚.浅谈石油化工装置检修的安全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5] 施华杰.石油化工企业工艺防火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7

[6] 贺跃.初探石油化工企业中火灾的预防[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4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3

【关键词】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一、燃气突发事故及其危害

据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网上公布的各类燃气爆炸事故达到91次之多。具体而言,燃气突发事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违章操作,引发燃气爆炸事故。(2)私自违规安装热水器造成燃气爆炸事故。(3)人员疏忽,使用燃气设备时离岗,致使燃气软管被火焰烤化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4)室内空气不流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5)阀门未关严,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6)浴室门窗紧闭,造成人员窒息死亡。(7)违规私改,暗装燃气设施,引发燃气爆炸事故。(8)鼠害所致,鼠咬软管燃气泄漏造成燃气爆燃事故。由于燃气突发事故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威胁和损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从而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造成公共危机,激发潜在的社会矛盾,危及国家稳定。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和城市燃气企业要提高应对燃气突发事故的能力,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

二、提高燃气突发事故处置的认识

(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处理燃气突发事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燃气企业要做好救援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忠实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承诺。(2)协调组织,锻炼队伍。燃气突发事故的应对是一项系统工程,燃气企业要同其他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效有序运作,妥善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控不当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燃气企业作为主体,自身素质决定着事故处置的水平和效率,言行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体现自身的责任程度和管理的有效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要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3)事关社会和谐。燃气事故灾难是引起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提升燃气突发事故应对能力,积极妥善的预防和处置燃气突发事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4)确保信息公开畅通。信息公开是提高公众对应急管理措施认同与配合的前提和有效途径,可以防止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形势因谣言的产生和散播而恶化,可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燃气突发事故发生后,在必要时应及时运用媒体渠道向社会公众告知,使社会形成一股上下一致的强大合力,最终战胜危机。(5)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查清事由,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实情。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速战速决,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要快字当头,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势,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打造快速反应能力,需要领导干部具备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要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充分的警惕性,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绝不能有侥幸麻痹心理。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4

【关键词】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保障设备

1 引言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伴生资源,它易燃、易爆,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瓦斯事故是在煤矿当中发生最多、伤亡最大的事故。然而,从瓦斯利用角度出发,瓦斯又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洁净能源,只要合理利用,看似可怕的瓦斯可以变害为宝。因此,对于瓦斯的综合利用,将会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是煤矿排放的瓦斯是低浓度瓦斯,如果作为燃料加以利用,会产生回火爆炸,低浓度瓦斯在5%~16%浓度的范围内,是一种爆炸性气体,在管道内与外界隔离的情况下,只要有火源就会产生燃烧甚至爆炸,并沿管道传播,产生回火现象,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容易产生火源的地方需要布设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设备。

2 安全保障设备的保障范围

就目前而言,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设备主要的应用场合有以下几种:

2.1 瓦斯排空

瓦斯排空管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因此更容易受到雷击和静电的影响,当闪电击中排空口,就会导致低浓度瓦斯的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必须要加以防回火措施,以防止火势延管道迅速蔓延,甚至传播到井下,引发重大事故。

2.2 低浓度瓦斯发电

瓦斯在进入发电机后,其浓度大约占混合气体总量的9%左右,此时的气体具有较强的易爆性,当气缸内燃气燃烧发生泄漏时,最容易导致爆炸事故,而且爆炸会沿管道向进气方向传播,一路破坏管道、抽放设备,甚至传播到井下,因此,对于低浓度瓦斯作为发电燃料加以利用,需要设计安全保障设备,解决回火问题。

2.3 瓦斯抽采

在易发生自燃的煤层进行采空区瓦斯抽采,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火灾风险,甚至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爆炸一旦发生,将会迅速传播到到矿井其它工作区,如果管道被炸裂,严重者会引起井下巷道瓦斯、煤尘爆炸。

根据以上三种常见的事故易发场合,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时应遵循“阻火泄爆、抑爆阻爆、多级防护、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大体上可将保障设备分成三类,即自动阻爆装置、水封阻火泄爆装置和抑爆装置。

3 安全保障设备的配置

现阶段低浓度保障设备主要针对发电设计,其中三级保护可以保障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安全,而对于发火概率较小的排空系统,采空区抽采系统的保障,通常采用一级保护。

3.1 低浓度瓦斯发电瓦斯发电的保障机制

首先,从煤矿井下抽采上来的瓦斯经过净化处理后,在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成浓度约为9%的可燃气体,通过增压器加压、冷却、除水等操作,完成燃气发电的准备工作。

冷却后的燃气进入气缸,在气缸内,通过点火装置产生的火花,使燃气在气缸内剧烈燃烧,燃烧后的气体产生的爆压,带动活塞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输出电能,同时由于燃气燃烧产生的气体产生高温,因此需要冷却器带走气缸的高热,防止高温损坏气缸及活塞。

整个过程中,进入气缸的气体都是爆炸性极强的气体,当气缸内燃气燃烧,意外导致回火现象后,火焰就会沿管道向进气方向传播,产生强烈的爆炸。这时,当用来发电气体是高浓度瓦斯气体时,爆炸仅限于混合器到气缸这一段;而采用低浓度瓦斯时,爆炸就会沿着瓦斯进气的方向传播,造成连锁事故,因此,对于低浓度瓦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需要布设安全保障设备。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用阻火泄爆、抑爆、阻爆三种不同机制阻火防爆装置。阻火泄爆装置应选择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抑爆装置可选择自动喷粉抑爆装置、细水雾输送抑爆装置和气水二相流输送抑爆装置中的一种;阻爆装置应选择自动阻爆装置。各个设备均应设置监测传感器来激活分管上的自动阻爆装置和抑爆装置,同时在分管与支管分支出口处安装水封阻火泄爆装置,熄灭管道内火焰。

3.2 低浓度瓦斯排空的保障机制

地面瓦斯排空的火源主要来自雷电,虽然瓦斯排空管都安设有避雷设施,但仍有可能因雷电引起排空管口附近的瓦斯燃烧或爆炸,因此,从保正安全角度考虑,也要求在瓦斯排空管道系统中安设阻火泄爆、抑爆和阻爆三种不同原理的阻火防爆装置,但是瓦斯受雷击回火的几率相对较小,因此,从应用和成本的角度出发,安设二级保障设备,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和自动喷粉抑爆装置即可。自动喷粉抑爆装置的监测瓦斯爆炸的传感器应尽量靠近可能的火源点,一般将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排空管上,要求火焰传感器距离排空管出气口的距离应小于5m。

3.3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保障机制

采空区瓦斯抽采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概率相对地面要小得多,因此,规定在采空区抽采支管上只安装一级阻火防爆装置。由于干式阻火器和水封式阻火装置的阻力较大,且不便于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所以,阻火防爆装置选择自动喷粉抑爆装置。对于爆炸的监测需要距离抽采管口较近的位置,这时的传播速度较慢,喷粉抑爆器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在火焰到达前喷出灭火剂,熄灭火焰,同时,因为只安设了一级保护措施,为防止喷粉抑爆器失效,可安装备用的喷粉抑爆器来提高安全性。

4 结语

针对不同的瓦斯利用场所,在综合考虑爆炸产生的概率、保障设备的成本和安装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安装设计不同的保障设备,可以有效地保障瓦斯利用、排空、抽采的安全。在瓦斯利用方面,可以使瓦斯利用从高浓度扩展到低浓度,这将大大提高瓦斯利用率,增加煤矿瓦斯抽采的收益,

参考文献: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5

论文摘 要:新课改要求我们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验探究中,有许多实验存在安全隐患,这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就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安全案例及学生实验环保意识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常见实验安全案例分析

(一)违反操作规定。

案例1: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案例2: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

(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

案例3: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4: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案例5: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

(三)药品混入杂质。

案例6: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案例7: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案例8: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案例9: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二、学生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二)合理使用反例。

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三)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

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五)利用录像实验辅助教学真实可信。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

案例10: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我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2分钟的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为了改进实验教学,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三、收获与反思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6

    笔者结合日常物资供应工作实践,谈谈对在用危化品的认识及储存环节如何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工作。

    一、燃煤发电企业的危化品

    凡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化品。我公司目前使用的危化品主要有:毒害物品(如液氨、丙酮等)、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烧碱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乙炔、氢气、助燃气体氧气等)、易燃液体(如己醇、丙酮、煤油等)。公司对危化品的危险源进行了评估,其中主要有:酸、碱、氨车的接卸,有可能发生酸碱氨的泄漏,造成伤人、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化学试剂有害气体挥发,造成人员中毒;易燃易爆品未隔离遇火种,发生爆炸;润滑油泄漏,造成地面污染、人员滑倒伤人、对皮肤造成伤害;氧气、乙炔使用未按规定摆放、固定、漏气,发生爆炸伤人。针对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制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化学工作)、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管理办法、化学药品库管理规定、化学主要危险品事故处理预案、公司危险化学品概述与防范及处理措施、化验人员和仓管人员取危化品证上岗等。

    二、危化品仓储管理的一般性要求

    1.设计及施工

    危险品仓库的建筑、设计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储存室或仓库的构造必须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资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灭火、防护拦坝等安全设施。任何易燃和爆炸性物资的储存都必须与相关法规相适应,不得随便存放。具体实施:对于储存的易燃液体,应建立适当的拦坝,以容纳任何溢出或泄漏;评估仓储物资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兼容性;对于小型仓库的危险物资储存应分间、分类、分堆储存;性质相抵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资要单独储存;所有装有易燃液体的窗口都必须贴上相应的标签或标记;所有易燃、易爆压缩气体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气瓶装载,并贴有相应的标签或标记,使用中的压力气体必须做好记录(如压力、数量、存放地点等),用后的空瓶必须送回到专门地点存放,并做好标记;安装在仓库或储存室的通风、照明设备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定期检查;存放易燃、易爆性物品的所有仓库都应适当加锁,以防止未经许可者进入;危险品仓库的建立必须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获得许可证;对不用的、过期或老化的危险化学品按有关规定妥善封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