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技术创新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燃气技术创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燃气技术创新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室外燃气;管道敷设;工程技术探讨

一、引言

应当看到,天然气有着高效、环保、低碳等优点,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方便人们促进工业生产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如果综合利用起来,就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还能发展循环经济。天然气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天然气是作为能源的第一选择。许多城市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城市燃气管道网络铺设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要求。这就要求在燃气施工企业严格的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其理念,提高监督效率,安全和稳定的进行天然气供应。

二、室外供气管道与调压装置

锅炉房内燃气锅炉的压力一般大于居民用气压力,在2kPa以上。燃气锅炉的用气量也远远超过居民用气量,一般在几十方以上。为了确保锅炉房内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保证小区用气稳定,锅炉房用气管道适合从城市燃气中压主管上接气,采用专门的燃气管道,用来供给到锅炉房燃烧器,在经过合理的调压和严格的过滤后投入使用。不同系统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燃气管道敷设方式一般由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方式构成,以相应的燃气设计规范为敷设原则来进行设计,要注意满足各方面的净距要求,包括地下管道和其他专业管道以及架空管道离建筑物窗口、门洞等的净距要求。锅炉房内的燃气锅炉通常包含低压供气和中压供气两种,对于小于六个吨位的锅炉应当选择低压供气方式,对于大于六个吨位的锅炉,一般选择中压供气方式。锅炉燃烧器前的供气压力是否稳定,与天然气的燃烧工况直接相关,同样影响到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如果将燃气管道设计成锅炉房与用户共用一个调压装置,则锅炉房燃烧器前的压力增减将直接影响到气体流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其他用户燃烧的稳定性,严重时将会引起脱火和回火现象。因此,在设计调压装置时,要注意尽量将居民、商业用户的调压装置与锅炉房调压装置分开设置,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聚乙烯燃气管道敷设时应随管走向敷设金属示踪线和警示带。示踪线采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电线,用胶带固定在聚乙烯燃气管道上方,示踪线连接处应可靠连接,并采取绝缘防水密封包扎;阀门两端示踪线不得缠绕,应在阀门两侧分开以示区别;在管道上方距管顶不小于300mm处敷设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标出醒目的提示字样,警示带应能抗击回填土的冲击、压迫及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腐蚀。金属示踪线和警示带使用年限均不得小于50年。

三、敷设管道安全监测

(一)透明度的检测

透明度和责任煤气公司认真审查施工单位资质,选择潜在的安全管理软件和硬件,较大的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工程的安全管理。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应作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签署安全协议时,对安全责任要明确,其他要严格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教育和培训中,提高员工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构建

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标准细分为特定项目制定应急预案。包括施工许可证,检查气体设备和消防设备的安装数量,沟壁是否支持操作,特别是要倾斜或加警告牌,围栏,照明装置的完整性测试;是否有足够的安全和区域划分,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对于高空作业安全单位经理要关注特殊时期这个特殊的部分,加强检查和监督。

(三)制定安全措施

煤气公司要坚持在项目网站上随时进行定期检验,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考虑风险。管理者要在企业现场检查一项重要任务,把重点放在施工的安全措施及其实施的控制上,发现问题必须责令改正,在适当的时候,努力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避免漏诊。

(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燃气企业系统的施工质量是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保证将有一个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在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控制。施工管理组织网络的企业员工,从上至下,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分工。各级质量人员对各工序的施工进行质量检查、评价和认证,以监督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各级质检人员要有关键技能和提高效率。质量监督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有资格进行工地施工质量,利用抽样方法,进行测试和质量评估检查。确保现场施工数据和评价数据比较真实性,所以要求施工质量监控系统保障功能。

(五)验收工作

燃气企业的企业质量验收人员要及时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通过实施标准和进行宣传,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增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相关指数法的标准,在设计部与厂家进行验收前,对施工技术交底明确,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或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建设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管道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地企业的负责人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控制。管道燃气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的安全运行,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天然气公司工作,必须及时调查安全风险,应急计划,并确保健全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和电力的发展。目前作为人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源,随着天然气的供应质量的提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总是有一些天然气设备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质量差,管理不合理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增加了城市,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天然气管道,使其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方国金,罗良.PE燃气管道、PE球阀在燃气工程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井矿盐.2016(02):44~45.

[2]郭少明,刘春光.深圳燃气管道气民用户抄表流程及管理的专项审计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4(01):31~33.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2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内部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形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新的因素。经济管理涵盖面不断地扩大,多元化、利益化、关系融洽度是经济管理在新形势下呈现的主要特征。经济管理和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息息相关,企业所有管理项目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调配和支持,同样,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也需要所有部门和员工的配合。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组织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的燃气企业目前均为国家投资建设,政府高度参与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取消了对国外企业禁止投资燃气输配工程投资方面的限制,我国燃气行业走向市场,燃气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生存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无疑成为促进燃气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有些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落后,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方式,通过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创造效益,不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有些企业领导缺乏经济管理的意识,忽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过分注重业务的拓展,对经济管理的方式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以为经济管理就是做好账务。还有的企业领导者利益至上,在进行决策和投资的时候只看到最终企业能获得多少利润,只看到外在短期的利益,却看不到企业内部长期的效益。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企业账目混乱、缺乏日常运转资金、融资困难等等,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大多数企业设置了相应合理的职能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责任与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审核,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不高,没有工作激情。同时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跟新速度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缺少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人力培训资本投入不足,忽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机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缺乏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使得企业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让员工感觉到缺乏公正待遇,对企业丧失信心,导致优秀人才离开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进度。

2.4信息化管理薄弱

信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使企业更加灵活地获取信息,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决策失误。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生产能力的均衡性、生产控制的可靠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3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企业的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企业领导要针对企业中的管理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和预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所制定的经济管理方针一定要和企业宗旨相互适应,从而形成真正的核心优势。

3.2完善机构设置

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良好的经济管理实现的前提。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统一思想,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完善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取代人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能,对不同的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经济管理方针和决策。设置专门进行经济管理、分析评价的机构体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加基层员工的参与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更新人力资源结构,维持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企业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聘用机制,积极储备人才,营造平等的用人氛围,选拨重用优秀的人才,对员工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广开言路,开发员工的潜能,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分解成每位员工的目标,将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结语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0引言

燃气是城市各领域能源供给的重要能源资料,在城市发展中,燃气的稳定供应能够为各区域提供能源支持,有效推动城市建设与运行,在燃气工程建设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能够为燃气工程运行提供基础结构保证,同时也为燃气施工单位提升自身质控系统运行能力提供实操机会。

1当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建设中开展质控的主要特点

1.1前期施工方案设计要求高

由于燃气工程建设系统协调要求越来越高,整体管道布设与区域燃气供输干线的连接、即有管道与新建管道的协调、燃气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线之间的协调等都需要在前期设计中照顾到,设计科学性要求较高,在施工前必须根据燃气工程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保证其在后期施工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燃气工程高质量推进提供保障。燃气工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城市发展规划情况相适应,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较多,设计要求非常高。

1.2隐蔽施工质控需求高

由于燃气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隐蔽施工工序,同时现场施工管理需求也较高,现场会存在诸多对燃气工程有影响的因素,并且现场施工工作量较大、施工周期长、还会对城市交通、建筑等结构的使用造成干扰,因此施工管理需求非常高,施工中要根据地下工程的特点做好质量控制,并且,地下施工工序操作复杂,多专业协调需求较高,为了保证后期燃气供应运行的稳定性,隐蔽工程质控需求较大。

1.3燃气工程质量验收存在局限性

在实际燃气工程施工之后,技术验收人员的质量检测工作多是针对燃气工程的具体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其质量与性能状态都是在验收那个时间点上表现出来的燃气工程质量情况,随着燃气工程使用时间的推移,工程质量会发生降低的情况,燃气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技术存在缺陷就会加速燃气供应中质量问题的出现,这在验收工作中是难以预料的,质量验收的局限性也就提示我们,在燃气工程施工中必须针对各工序落实质量管控,强化隐蔽结构的质量管理,为燃气工程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质量保障。

2在燃气工程施工建设中开展质控工作的要点

2.1针对燃气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由于燃气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施工推进中,需要根据燃气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各工序施工,由于燃气工程的管线施工外在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安装施工的精准性要求较高,施工前要对燃气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技术,如BIM等具有纠错功能的技术平台,对于燃气工程设计方案中的结构碰撞与管线施工设计问题进行查找与改善,进而在施工中提升燃气工程设计方案的指导下,避免由于设计方案标注不规范、设计不科学、规划不精准等问题导致的燃气工程施工中方案变更问题的出现,给燃气工程进度与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2.2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也就是说,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燃气工程的施工材料,防止基础不牢固而影响整体效果。正是由于燃气工程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广、工程量大,因此需要应用的施工材料比较多,所以,材料的质量将严重影响燃气工程施工质量,如果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会出现泄漏,甚至会引发较大的事故。因此,要严格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论是选购还是使用,都需要提高检测力度,定期检查可以防止材料对工程的影响,也可以为燃气项目提供安全保障。在将材料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先进行检查,然后将相关资料上报给相应的部门以供备案。在获取材料时,应该在明确质量之后方可以进行采购,也就是说,需要查看相关的合格证书,再选择类型和型号。尤其是需要明确材料的保质期,防止使用的材料在保质期后没能及时检修更换而出现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2.3紧抓质量控制的关键

由于在燃气管道开工中,燃气的质量会受到管道施工技术的限制,为了保证燃气质量,应该严格控制管道沟槽的开挖以及焊接等技术的使用,保证在施工时能够有相应的质量部门对其进行控制和监督。为了保证燃气管道沟槽的开挖质量,应该在施工之前就设计好标高等位置,在具体实施时就按照设计好的数据进行开挖。燃气工程推进中管道结构安装的质控要求也较高,焊接施工中必须做好质量检测安排,以保证焊接质量,降低后期漏气问题的出现概率。

2.4安排好燃气工程施工后调试与管理工作

在城市燃气工程建设施工中,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涉及多区域施工,通常一定区域完成时候后就要进行下个区域施工,在施工推进中要对各完成区域进行压力试验,以保证燃气工程管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后期泄露问题的出现,由于压力试验中使用水作为介质的话会造成积水清理难度大、冬季试验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压力试验中需要用压缩气体作为实验介质,压力试验中如果发生了故障问题就要进行及时安排技术修理,以保证区域内管道的完整,同时针对完工区域要做好杂物清理,及时对施工剩余材料进行清除与再利用,保证燃气工程施工建设区域的环境安全,在施工全周期内做好完成区域的维护与结构管理,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2.5完善燃气工程施工推进中的质控体系

质控体系是工程项目中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与组织体系依据,只有构建起完善的质控体系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的各工序都能够得到严谨地质量管控。在燃气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推进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做好质控标准体系的构建,保证各工序都能够落实严谨的质量检测与管理工作,还要根据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针对各管理层级的质控岗位明晰岗位责任,并根据各质控岗位的职责做好质控人员考核计划设置,敦促质量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能够做好燃气工程各工序质控工作。在燃气工程推进中落实各工序质量检测工作,保证各工序都能够在严谨的质量检测管控中向下推进,为燃气工程总体质量优化打好基础。

3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强化燃气工程建设质量能够为城市能源供给效率优化提供保障,实际燃气工程质控工作中,还需要提升燃气工程项目建设中质控制度体系的完善效果,同时还应提升燃气工程施工团队的综合技能水平,在施工中针对每个工序落实质控责任,并做好质量检测控制,为燃气系统建设质量优化提供管理约束力,进而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燃气系统完善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曲学文.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46-147.

[2]李秋阳.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4):11-12.

[3]王尧.论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38-139.

[4]郝丰斐,牛凯剑.城市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路径构建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102-103.

[5]刘延明.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60-61.

[6]郭磊.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16):102-103.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STM32;实时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系统;无线传输;监测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是工业生产、人民生活中的重要资源,燃气管道是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由于燃气的易燃易爆特性,实时监测管道天然气状态,改善传统机械触点式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快速、准确报告处理泄漏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管道安全已经变成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管道实时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STM3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通过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植入,实现多任务管理,实现温度、压力、位置等模拟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数据显示,当有泄露事故出现时则迅速报警,准确显示事故地点,启动相关补救动作。管道实时监测技术的研究对维护天然气管道安全,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1系统组成

燃气管道监测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STM32F4单片机)、BME280传感器(温度和大气压力传感器)、继电器模块、TFTLCD显示屏、NB-IoT无线模块、物联网云平台及终端设备组成。系统设备具有显示各监测点温度压力数据、显示监测点位置、远程控制阀门、远程监控等功能。系统采用TFTLCD触摸屏控制及云平台控制。管道配备的LCD触摸屏可实时显示管道燃气温度、压力信息,同时通过单片机配备的无线模块将各监测点的参数状态信息(与LCD上显示一致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工作人员可通过云平台远程实时监测到各监测点数据信息,当信息异常,数据超出设定阀值时,云平台即刻报警并显示故障点位置。工作人员可通过云平台触动继电器远程关闭故障阀门,避免事故的发生。本系统实现了对燃气管网远程分布式全天候监控,并可在云平台查看各数值历史数据曲线,分析数据动态,体现了燃气管道监控的智能化。

2系统硬件设计

2.1单片机模块

该系统采用Cortex-M4为内核的STM32F407作为核心器件。STM32F407微处理器具有低成本、缩减的引脚数目、较低的系统功耗等优点,为新一代的嵌入式ARM处理器。STM32F407运行频率最高可为168MHz,有192kb的SRAM,对于外设具有更快速的A/D转换速度,有32位定时器,同时提供了卓越的计算性能和先进的中断响应系统。丰富的资源及广泛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使得STM32微控制器成为实现燃气监测系统的理想方案[1]。

2.2传感器模块

本系统信号采集采用BME280传感器。BME280可以实时测量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它还具有I2C总线的接口,便于单片机进行访问。BME280是集成式环境传感器,满足移动应用对小尺寸和低功耗的关键设计要求,具有多功能、高精度、小尺寸、低功耗、方便使用等特点。该器件结合了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绝对气压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精度、高分辨率和极低噪声;集成的温度传感器针对极低噪声和高分辨率进行了优化。BME280同时提供I2C和SPI通信协议,可以方便快捷地搭建产品原型,且支持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模式,灵活地优化了器件的功率消耗、分辨率和滤波器性能,适用于燃气管道监测系统。本系统将BME280模块接高电平,片选I2C通信接口,I2C总线标准是两线(SDA、SCL)、双向串行、多主控接口,在它的协议体系中,数据传输的同时会附带目的设备的地址,因此可以实现各设备组网。

2.3显示屏模块

本系统采用STM32F4单片机外接TFTLCD电容触摸屏模块实现数据显示,ATK-4.3′TFTLCD电容触摸屏分辨率为800×480,16位真彩显示,支持5点同时触摸。TFTLCD电容触摸屏模块自带驱动,单片机可轻易驱动TFTLCD电容触摸屏显示数据。电容触摸屏由驱动芯片来检测电容触摸,并通过I2C接口输出数据。触摸屏模块与单片机进行驱动模块中断输出信号INT、复位信号RST、I2C的SCL和SDA信号连接。通过执行A/D转换检测被触碰操作的位置,具有很好的操控体验,为当前广泛使用的LCD显示器[2]。

2.4无线传输模块

为了有效地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该系统采用了NB-IoT无线网络代替传统的GPRS传输。NB-IoT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该系统应用USR-NB700-BA模块,采用网络透传模式将NB-IoT设备的信息传送到透传云服务器,再根据设备ID进行数据的传递,操作简单的AT指令设置,完成数据透明、双向、远程的无线传输。

3系统软件设计

3.1单片机软件设计

本系统将STM32单片机连接外围设备,利用传感技术将温度压力信号转变为电路信号,将数据显示在触摸屏上,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实现数据远程传递。系统上电后对各硬件模块的驱动进行程序开发,初始化CPU、串口、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模块、TFTLCD电容触摸屏模块、继电器模块及NB-IoT无线模块,再利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开发,包括温度压力检测任务、LCD显示及按键扫描任务、无线通信任务、继电器控制阀门任务等。

3.2实时操作系统和图形界面系统移植

本系统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植入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STM32单片机的编程方式无法满足信号的采集、控制、传输等实时性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植入实时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管理。FreeRTOS系统占用空间小,不限任务数量和优先级,支持Keil编译器编译,可在多种芯片上进行移植[4]。单片机植入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使控制系统中各监测点的数据显示与控制划分为独立任务,由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并根据任务优先级完成对任务的调度。其中,调度任务为系统初始化、温度压力监测、数据显示、无线通信、继电器控制等。单片机连接TFTLCD触摸屏,通过移植STemWin图形库,可在屏幕上设计图形界面。STemWin图形库富含丰富的开发小工具,可设计出很多控件界面,适用于本系统所选用的TFTLCD电容触摸屏。

3.3数据处理

单片机连接TFTLCD电容触摸屏模块,MCU发送显示数据到驱动电路上,驱动电路进而再将这些数据不断地扫描到显示器上,显示器接收MCU的数据完成各监测点数据的本地显示。单片机采集传输控制器与温度压力传感器通过RS485进行总线通信,当完成各温度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解析后,STM32通过串口将AT数据包发送给NB-IoT无线模块,从而实现远程发送。NB-IoT接收到STM32串口数据,通过UDP协议上传给透传云服务器。使用NB-IoT前,首先对其进行参数配置和功能测试,通过配置软件将NB-IoT设置为CMD工作模式,并设置透传云的IP地址和端口号。NB-IoT上电后发送AT指令,配置软件收到“OK”,NB-IoT则可以正常通信,实现数据远程传递[5]。

3.4数据可视化

监控平台通过NB-IoT透传云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登录透传云,将无线模块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监控平台。平台软件根据自定义的通信协议解析数据,并将数据显示到人机交互界面并储存。管理人员可查询相关数据及其变化曲线。当有报警时,交互界面发出颜色警报,同时可操作界面按钮进行远程阀门操作。通过模拟实际燃气管道监测系统,读取并对比相关数据,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系统实时数据监测界面如图6所示。图6中共分为三种状态:图a表示系统初始状态,在云端分别显示两个监测点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图b表示当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系统马上检测到数据异常,故障监测点在云端报警,并在地图上显示报警警示;图c表示历史数据,工作人员可通过云端查询参数数据相应数值及变化曲线。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STM32的燃气管道监测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以STM32为核心单片机,植入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移植STemWin图形界面系统。通过传感技术,以无线传输方式为基础,实现了对燃气管道相关数据的本地显示,同时采用云平台显示、储存数据,实现了燃气监测的远程实时可视化管理。此监测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对维护天然气管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洋.精通STM32F4库函数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

[2]宋慧文.智能饮水机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9(2):91-95.

[3]吴正平,张兆蒙,李东.基于NB-IoT智能水表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38):93-95.

[4]刘海洋.基于FreeRTOS与机电传感器的人体辅助机械臂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8):65-67.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压力管道;压力;全时段;监测;系统

压力管道(如:聚乙烯(PE)燃气管道)通过焊接施工作业连成管道系统便进入试验与验收环节,投入运营后,管道随时可能受到意外破坏而泄露,从压力变化上能反映这一点。因为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没有有效的事后非破坏性检验手段,我们采取对作业过程中六大影响因素(人、机、料、法、环、测)的综合控制保证焊接环节的有效性[1]。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整个管网系统的完整和有效性,《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CJJ63-2018,以前的名称为《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63-2005)给出了试验与验收的环节。其中严密性试验非常重要。城市道路下敷设有各种市政管道,并且各管道、管沟的安全距离较小,燃气管道只要有泄漏就有可能进入排污管线、电力电缆沟、供热管沟内聚集而引发事故。从施工角度讲,只要有泄漏就说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小的漏点也有可能在长时间的运行后扩大[2]。为此,我们要保证管道最终运营前不泄露,必须保证严密性试验的有效性。众所周知,有人参与的环节就存在发生执行偏差。基于让严密性试验过程实现可视化,及时监督纠正实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发现管道的漏点及在运维过程中及时发现管道遭受破环而泄露的风险,保证管道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实时性、全天候、自动化、高精度等特点的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试验远程监控系统,对严密性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建立管道压力运营压力系统实时采集、实时反馈和监测系统,使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和运营压力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解决严密性试验过程中认为因素影响问题和可视化问题,同时实现管网安全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被测管道24h不间断全天候进行监测。

1国内外现状

国内开发的燃气监测系统,大多基于压力预警类。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的规定,严密性试验的影响因素有气压、压力、介质温度等,需要通过统计使用情况来计算,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目前针对严密性试验开发的远程监控系统目前尚属空白。实用性差。国内预警类的压力监控系统,大多基于计算机的压力监控系统,根据现场搭建的平台与使用环境要求,设备体积大、移动不便,条件苛刻,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国外与国内的现状类似,除了不能完全符合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的实际情况要求,价格也昂贵,对检测单位及生产单位来说成本很高,经济负担较重。

2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通过开发一款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的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被测管道24h全天候进行监测。主要通过高精度集成系统实现温度、压力野外自动采集、储存,实现压力、温度实时曲线图、并对相关压力、气压、温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实现CJJ3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关于严密性试验的要求。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设备轻巧便捷,可手持终端在线访问压力、温度、气压的数据,并实时计算,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实施方案

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试验监控系统由监控装置现场端、定位基准站、GPRS无线通讯数据链路、总控中心及在线分控站组成,系统结构见图1。

3.1监控装置现场端。监控装置现场端站,包括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显示组件、定位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实时获得现场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并通过高精度数字显示表在装置上现场显示压力和温度获取位置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将定位信息和试验监测数据发给服务器。

3.2定位基准站。定位基准站是整个监测定位系统的“位置标准”。卫星定位接收机单点(一台接收机进行卫星信号解算)精度只能达到分米级的观测精度,这显然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了提高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使用动态差分RTK技术,利用已知的基准点坐标来修正实时获得的测量结果。在基准点上架设一台卫星定位接收机,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将基准点的定位观测数据和该点实际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流动站卫星定位接收机,与流动站的定位观测数据一起进行载波相位差分数据处理,计算得出高精度(厘米级)的监测装置现场端的空间位置信息,以提高监测点的定位精度。

3.3在线监控。在线分控站设置在施工现场或有关联的人员的手持终端,并可根据现场试验或者管道运营监测需要而设置。在线监控24h运行,便于监控人员在线实时监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质量,一旦出现质量偏差,可以在现场及时进行纠偏工作。主要功能为:(1)实时监控严密性质量参数;(2)重点监控指令,进行纠偏;(3)统计分析监控装置现场端严密性数据质量。

3.4中心监控。中心监理站设置在办公中心,由资深监控人员组成,对现场管道试验和运营严密性指标实时监控,解决在线监理难以判断的问题,一旦出现质量偏差,可以在及时进行纠偏工作。主要功能为:(1)实时监控严密性质量参数;(2)监控指令,进行纠偏;(3)统计分析监控装置现场端严密性数据质量。

3.5服务器、数据库。总控中心主要包括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通讯系统、安全备份系统以及实时监控应用系统等,是现场管道试验和运营严密性实时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总控中心一般设置在建设单位营地,配置高性能服务器、高性能图形工作站、高速内部网络、大功率UPS、即时短信发送设备等,以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应用,其主要功能为:(1)接收各监控装置现场端的实时监测数据并存库;(2)原始监测数据和次生分析数据(含监控成果)的管理、维护与备份;(3)系统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4)监控装置现场端实时监控。

4解决的技术问题

4.1实时性、在线性、完整性。全时段、全天候、全过程监测,实现管道压力及气压监测即时动态监测管理的功能。

4.2历史数据可长久保存。实时数据可现场查寻,可直观查看曲线趋势,快速地得到某一时刻的管道压力值的功能,历史数据保存10年以上。

4.3智能化、自动化。自动动采集存储管道被测点即时温度,24小时全天候自动采集储存,连入中控电脑后实现与压力自动监测系统相同的处理结果。

4.4操作便捷,设备小巧。智能终端和管理平台组成一个实时监督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移动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手持中端可访问后台,提高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工作质量。

5技术创新点

该系统能够对温度、压力进行野外自动采集、储存,形成压力、温度实时曲线图、并对相关压力、温度进行分析计算,试验可操作性强,试验数据更为精确,试验进行更方便、真实、有效,可实现持续终端随时远程监测。通过完成以下三个环节达到本项目的目的:(1)采用压力表和温度计对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实施全天候和全过程的监测,并并对数据进行永久性保存。(2)采用传感器装置实现严密性试验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气体泄漏事故的远程报警。(3)完成管理平台,最终达到可以持续终端完成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2005.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天然气;化工产业;挑战与突破;路径探讨

1天然气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

1.1腐蚀性强。在我国天然气化工产品生产中,无论是化工原料还是其他添加剂,腐蚀性都很强。比如对各种有色金属设备管件就会有着比较强的腐蚀作用,催化剂等物质接触之后就可能会被直接腐蚀,在处于天然气中的化工设备生产中,无论是对我们人体还是对化工设备都是会有极大的环境伤害,很多化工设备在长期受到水的腐蚀之后也就会迅速出现老化。伴随着空气腐蚀,一些其他有毒化学物质也可能会同时产生,以及可能出现空气泄漏等安全问题,这就可能会导致产生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天然气化工企业生产十分不利。

1.2易燃易爆炸。天然气生产中,物质的形态有很大不同,有气态物质也有液态物质,液态物质也都很容易挥发,最终导致火灾,气态物质如果在空气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就很容易爆炸。天然气生产过程一般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爆炸。如果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维护工作不足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很多天然气化工企业的罐区也都储存了大量的原料和成品,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同样会有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产生。

1.3投资大周期长。液化气和天然气的开发项目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资,而且项目建设的周期比较长,容易受到多种不同外因的直接影响,因此在项目决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主要包括天然气田天然气勘探、生产、管线天然气运输、液化、消费国家的港口天然气运输、接收站的油气化以及通过管线运输到国际用户的港口运输,这些都是一个大的产业链,其中主要涉及从一到多个产品生产和服务销售的各个环节,而且前期投资比较大,至少为几亿美元,在这些基础配套设施的前期建设中也要能够始终保持上下游的技术同步。同时关于液化气和天然气的销售合同是长期合同,一旦决策过程出现任何问题,将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1.4化工制品工艺有待提升。天然气应用于各种染料、医药等许多化工领域,应用率和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费和投资。比如对制造乙烯进行开发和加工利用,由于这种新型制造乙烯工艺在利用制造乙烯过程中气相自由基难以得到控制,产品不易与水分离,使得这种乙烯制造工艺的技术市场综合竞争力低,技术开发的应用价值不大,不能完全满足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寻找一种具有一定高活性的乙烯催化剂来有效克服这种工艺技术发展瓶颈。

1.5天然气管输系统滞后。天然气从原料产地到输送化工企业都需要通过燃气管道进行输送,而我国天然气运输管道网的建设工程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天然气运输管网基础建设工作进度明显放缓、互联互通利用程度不够合理,这些问题限制资源合理调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造成我国天然气管网输送线路干线比较长、投资额和回报率比较低,导致我国天然气管网价格过高,不需要具备明显的市场竞争成本优势。

2天然气化工产业突破路径探讨

2.1优化天然气化工企业管理制度。不同的天然气化工企业在经营规模、生产工艺产品、工作管理环境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的设备工艺技术要求大不相同,所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对油气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学习,不能讲法规照搬或者照抄使用,避免相关制度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不完全相符的现象。通过对相关制度的调整和革新,使其完全契合油气化工生产工艺中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而有效保证相关制度法规执行落实到位,使得健全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管理过程的安全稳定。企业在研究制定安全工艺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产企业真实情况,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经营任务,制定与之对应的安全工艺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2.2材料的管理。天然气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天然气作为化工生产主要原料,由于使用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且化工生产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各类化工催化剂及其他化工原材料往往对其具有极为强烈的物理毒性与化学腐蚀性,会对化工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威胁。故此,天然气化工企业内部应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管理工作原则,从正规化工生产厂家手中引进一批具有安全管理质量体系认证的先进化工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机械设备,坚决努力避免以次充好的不良现象不断发生,并对企业购入的化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生产登记,为日后的生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依据。同时,天然气化工企业合理应对每个生产线的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与日常检修,推动设备维修费用权衡决策分析、维修风险分析及维修不确定性决策分析等工作的开展,为确保生产线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3加强技术创新。为了不断提升企业天然气环保加工生产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相关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强推进天然气工艺技术创新的研发生产工作,优化利用现有的环保生产工艺技术。高海拔地区普遍存在着大气含氧量低且夏季昼夜光照温差比较大的特殊气候条件特点,对我国高强度的天然气开采生产准备工作来说是一种制约。相关生产企业极有可能要加大发展自动化工业生产燃气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应用,不仅要能够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更需要能够有效提升利用天然气设备生产的工作效率、安全性以及环保意识程度。例如通过应用自动生产监控故障系统,生产技术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故障并迅速排除,保证天然气设备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正常进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除了有机甲烷、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机烷烃以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一定量的空气含硫化学物质,如果不及时进行适当的空气脱硫净化处理就无法直接投入使用,这些物质天然气经明火燃烧后就可能会直接产生诸如二氧化硫等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故此,天然气脱硫生产经营企业同时应积极研发新式工业脱硫处理技术,提升利用天然气工业脱硫处理工作的运行效率与生产质量,保证利用天然气的环保安全生产。天然气化工产品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程序,也就是需要很多的生产步骤和物理化学上的反应,因此它的生产过程中既是复杂的,也是连续的。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天然气化工原料类产品品种数量和原料种类也在不断扩大增加。因此,很多天然气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进行天然气产业化的结构改革,扩大天然气生产线的规模,增强利用天然气化工产品生产的技术深度,开发更多的新型清洁能源产品来不断增强天然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天然气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2.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对天然气进行安全控制,以防安全意外的随时发生。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高温加热,这就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气化工工业生产的巨大危险性。如果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不严格,很容易造成发生火灾甚至产品爆炸的情况发生,这就更大地增加了加强天然气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迫切性。天然气化工企业要对使用的设备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不仅是管理者和设备维修人员要了如指掌,也要保证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情况可以心中有数,掌握安全规范操作设备的方式和要求,严格控制设备的生产运行参数。强化生产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生产安全意识,使其全部能够自觉遵守规范企业工艺生产操作安全行为。企业员工要及时制定配套的措施奖惩适度,一旦企业发现其中有企业员工自身存在不规范的安全操作错误行为,给予员工相应的应急处理强制措施,起到予以震慑和提示警告的作用,避免其他企业员工再次出现同样的操作错误从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反之,对于技术生产中安全表现优异的全体员工和管理部门,要及时鼓励给予企业精神和社会物质双重优惠奖励,调动全体员工安全技术生产的主动保护意识和社会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安全技术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文化,促使天然气化工安全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系数水平,可以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下不断稳步提升。

2.5做好运输管理工作。我国大部分天然气运输资源都集中在或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而由于我国天然气生产化工主要的生产消费市场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西部地区西北一带,因此,天然气生产运输安全是我国天然气生产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首要解决问题,运输原料不应远离生产加工厂和工厂,而且由于我国天然气自身易燃易爆的特性,导致其在生产运输中往往存在着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天然气原料化工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中,对于用于天然气的化工运输原料输送一定要不断加强安全保护,根据原料运输途中的特殊路况和需要灵活性地变换原料运输输送方式,合理安排调配用于天然气运输方面的需要物资,同时,对用于天然气的原料运输安全也一定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天然气高效运输带来社会经济效益扩大的同时,往往也可能会直接产生运输设备过度运行从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这会直接或间接地会产生化工产品质量或安全上的问题,甚至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员工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因此运输管理需要注重效率、安全之间的平衡。

3结束语

加强对天然气设备生产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提升油气人员管理水平,应优化油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优化油气生产工艺,充分满足油气生产的安全质量管理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利用天然气工业化工制造技术,不断引进先进天然气工业化工技术制造设备技术基础的同时,还要不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改革与技术创新。相关技术企业同时应从其他多方面角度入手,全方位努力提升当前我国的液化天然气化工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油气工业工程技术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麻冬,李昕.国内天然气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突破路径[J].化工管理,2019(28):73-74.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7

一、政策梳理

2017年,科技部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总体筹划。基于对前期建设情况的总结,2020年3月,科技部再次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顶层设计,有序指导推进建设工作。两番发文,体现了国家对于建设、建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决心和意志。综合两次发文,可以认识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设立,直接原因是为了贯彻党的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政策的目的是优化国家科研基地布局,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定位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并从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的领域有三大方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望形成颠覆性创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领域,包括大数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突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能够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领域,包括高速列车、集成电路等;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卡脖子”问题,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大型飞机、核心电子器件等。《总体方案》与《工作指引》相比,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进(表1)。一是定位更加准确。《总体方案》中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定位进行了如下阐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相较于此前的《工作指引》,明确地提出了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而是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为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不直接参与市场,定位于科学与市场中间的桥梁,承担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的任务。二是分类更加科学。《总体方案》根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不同,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两个类别进行布局建设。综合类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领域类则是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科学分类,显然有利于更准确地呼应各地实际发展需求,也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外部资源投放和内部机制建设。三是法人体制更加有效。《总体方案》中延续了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独立法人”的要求,但是进一步提出“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可以通过“一所(校)两制”等模式构建与市场衔接更紧密的运行机制。总之,对法人体制的规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更少束缚。四是激励措施更加完善。《总体方案》中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设计了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投入既包括财政资金引导,还有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等自筹方式;而在收益分配上,也明确提出可以应用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分红、混改等方式来“强化收益分配激励”。五是不定建设数量指标。从《工作指引》的“十三五”期间建设20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总体方案》中到2025年建设若干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显示出科技部宁缺毋滥的意志和对于建设质量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本轮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会更有成效,更具吸引力。

二、建设进展

截至目前,由国家科技部推动成立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有3家,分别是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表2)。一是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批复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自筹建以来便被寄予厚望,以期起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示范和样板作用。目前来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平台能力建设,已成立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板块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目标是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的创新高地;二是集聚创新力量,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启动实施多个合作项目;三是聚焦科技前沿,组织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活动,瞄准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合作。二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独立企业法人实体运作,采用企业化的运营体制。首批联合共建方有21家,囊括产、学、研各个领域。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牵头、多位顶尖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已确认一批聚焦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项目,涵盖新能源汽车七大技术重点领域。成立至今,主要在创新生态圈打造、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打造“同心圆”创新生态系统,利用桥接作用,高效地实现了创新链上下游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形成了更加完善、活跃的产业创新生态。围绕加速技术孵化的目标,建设整车验证、先进技术检测验证评价、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先进技术孵化四个平台。开展协同技术创新,启动了与西门子战略合作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能效分析实验室建设,举行了四次行业高端技术学术沙龙,为全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和创新服务。三是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先进性的国家科技平台,形成合成生物技术创新的大联合、大协同、大网络。聚焦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牢牢布局和掌握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引领构建未来生物制造新的技术路径,赢得合成生物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时间不久,目前主要是以稳健的节奏推进各项工作,包括引进院士领衔的大师工作室入驻,启动核心研发基地和组织机构建设。

三、建设情况分析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得到了中央发起部委和地方共建政府的高度重视,每次建设推进会均有国家科技部、地方政府、牵头中央企业等主要领导共同参会,显示出了很高的建设规格。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共建方青岛市明确表示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把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好、保障好”。从目前建设的情况来看,应当说现有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尤其是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梳理公开的报道可以发现,许多地方政府均积极提出要争取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显示出了这一高规格创新平台的吸引力和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是,整体而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规模与速度离建设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数量不及预期。截至目前,仅建成了3家,与政策出台之初20家左右的目标相去甚远。二是已有的创新中心建设进度较为缓慢。以最早建立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为例,成立近4年来,依然处于搭建基本框架体系的阶段,建设关键技术瓶颈突破较少,共性技术供给乏力。三是缺乏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对产业的支撑引领效果不足,现有创新中心的工作主要还停留在学术会议、培训交流层面。四是社会影响小。由于尚未取得显著的技术突破与社会效益,现有技术中心的影响力因此也相当有限,局限于参与创建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间,而在整个产业界、学界和社会的影响力、知名度较低。部分中心甚至没有独立的网站、公众号作为展示和发声平台。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2019年再次视察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时指出:中心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实属不易。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前建设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顶层规划布局缺位。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涵盖多个类型的创新中心,由各部委多头牵引,负责宏观管理工作,分别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了相关管理机制,但围绕相关工作一直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协商机制,这使得在国家层面上缺乏对技术创新类国家科研基地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统筹协调,导致部分创新中心的职能与规划存在交叉重叠,部分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建设又存在空白缺位。二是资金资源支持不足。想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就意味着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与人才、技术、团队等全方位的资源投入。现有国家技术中心往往采取地方政府与一家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牵头,其他多家单位合作共建的模式,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和成熟的投入机制。地方政府往往只在前期投入一部分资金作为牵引,牵头企业在短期无法预见可观收益的情况下,投资的决心和动力也相当有限。其他参与单位受限于自身实力与市场竞争,也面临长远发展与短期收益的两难选择。三是建设参与方需求冲突。国家技术中心预期改善骨干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同时辐射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但在实际运行中,骨干企业前期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一般是紧密围绕自身急需的技术开展工作,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又牵涉到商业利益与发展规划,自然缺乏意愿与其他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人力都相对有限,话语权较弱,创新中心取得的技术成果并不一定契合他们所需,创新中心选择的技术路线也不一定适合他们所走。需要建立高效合理的协调机制,保障各个参与方的利益,调和各方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问题的核心因素在于内部的体制机制不畅。建设方的领导在2019年视察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时也都明确指出,下一步建设要坚持“双轮驱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四、对策建议

燃气技术创新范文8

我国幅员辽阔,海洋领域石油燃气资源丰富,但是在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受技术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向海洋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而且管道和运输中出现的泄漏问题也很严重,对海洋造成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也不利于油气生产的长远发展。本文将从海洋油气生产对海洋的不良影响出发,分析油气生产中容易发生的海洋环境问题,并对防控对策进行合理思考,从而为我国油气生产日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气生产;海洋环境污染风险;防控对策

0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石油燃气开发工程,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油气开发技术不断提高,但是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发展之初忽视保护环境,对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重点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不竭的资源。

1发展海上油气生产对海洋的不良影响

海洋油气开发与生产需要建设相关的设施,这必定会对海洋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再加上不合理开采、管道泄漏等问题的共同作用,对海洋生态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第一,建设的时候直接破坏开采区域海底自然环境,影响相应海洋生物的生存,打破了食物链的循环,然后在开采的过程中噪音大,钻井的时候会带出很多杂质,这些杂质包含石油和燃气的元素,影响海水的质量,那么就会恶性循环;第二,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泄漏,根据泄漏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海洋的环境,如果大面积泄漏,那么石油燃气附着在海水表面,阳光不能照射到海洋中,海水的温度变低不利于部分生物生存;第三,设计人员只考虑开采的经济利益和便捷程度,生产平台过低,接近海水表面,设备保养除锈的时候,杂质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海水中,造成污染[1]。

2海洋油气生产中容易发生的海洋环境污染风险

根据海洋油气生产对海洋产生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海上狂风和海啸等造成的设备损害导致的泄漏问题外,其他的问题都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这就包括技术方面和操作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2.1海洋油气工程设计缺乏科学性

海上作业的难度很大,而且海上的自然环境和海底的情况很难把握,在开展油气工程之前必须要合理研究,但是我国开发海上资源的时候,经济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也不高,所以原有的油气工程都有很大的缺失,总体上缺乏科学性,尤其是输送管道安排的不合理,直线长度太长,不利于管理。

2.2相关的设备落后,缺少风险意识

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不高,所以油气生产的设备必然落后。一方面,运营时间长的油气工程,设备的老化现象严重,如果全部更换,不仅费用大,而且已经钻井开采的地方不容易把握,尤其是泄漏的问题,对环境有不利影响,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缺少对平台的维修保养工作,一旦出现危险的天气,工人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近些年建造的油气工程,总体数量比较少,借鉴了原有工程的经验,那么技术方面必定有落后,部分设备先进,但是缺少风险意识,尤其是新型输送管道的管理工作,导致他们变形,长此积累则失去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旦出现海啸、风浪等会出现漏电或泄漏[2]。

2.3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

上面两点主要是工程存在的问题,而人的因素也占很大的比例。一方面,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管理的时候也无据可循;另一方面,没有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对于近些年新出现的问题,员工不能及时把握,尤其是在保护资源、先进设备使用方面,员工的专业能力不过关,再加上缺少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减少,职责感也会减少。

2.4实战演练不到位

实战演练对于海上作业的行业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针对危险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的问题,通过定期演练可以提高员工逃生的能力,对于可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维修,但是现阶段海上油气生产中,实战演练不到位,过分强调逃生这一方面,保证了人员安全,但是却没有注意抢修这一方面,尤其是出现污染情况的时候如何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3关于防控海洋油气生产环境污染风险对策的几点思考

3.1国家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管

国家根据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操作方面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政策过于正统,例如“出现污染要严格治理”等语句,但是具体什么污染、怎样处理,都没有严格规定,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要将原有的法律法规细化,而且把生态补偿的问题加入其中,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要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加强实施的监管,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严格处理。

3.2科学设计海洋油气生产工程

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科学设计海洋油气生产工程,将环境保护问题考虑其中,而且要重点考虑长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求海洋油气生产工程上交环境保护计划书,严格分析现有技术是否能保证不污染环境、是否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是否能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而且设施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大小等内容都要体现在计划书中,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并且施工结束后认真审查,发现与计划书不符合的地方责令改进,并且处罚[3]。

3.3注意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各个设备创新

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管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要严格监督治理的各环节,保证治理的时候不再造成新的污染,如回收废物设备、使用生物治理的方法等,而且对于员工设备使用和着装方面,一定要严格监管,保证所有员工都正确佩戴设备,而且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注意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与其他工作部门相配合,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根据现有的技术加以创新,从而使设备创新,尤其是延长设备受腐蚀的时间,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设备自动操作,尤其是设备除锈工作,平台栏杆等位置离海面的距离近,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危险,而且浪费人力和物力,需要安全威亚才能完成,可以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操作,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和效果,也能减少人力投入,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文关怀[4]。

3.4提高油气生产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油气生产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这里包括操作设备的熟练度和维修设备的能力,让员工规范操作设备,而且维修到位,尤其是设备除锈工作,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钻井杆重量大,需要人推动,所以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里包括是职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但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如休息时候组织活动等,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尤其是提出保护海洋环境措施的人员,通过表彰树立榜样,让其他员工都积极思考,注意环保问题的同时创新思维,然后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因为工作的强度大,而且要长时间停留在海面上,不能与亲人团聚,定期组织他们与家人视频通话,注意提高员工的抗压能力,因为一些问题出现的时间比较突然,而且危险指数高,员工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则会不能良好解决,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解决[5]。此外,还要注意实战演练问题,提高员工抢修和逃生的能力和风险意识。

4结论

总之,油气生产对国家和人们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长远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要重点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还要注意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促进技术的流通,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艳丽 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严陆光,卢强,宋振骐,戴金星,刘光鼎,侯保荣,孙振纯,姜标,黄常纲,沈沉,谭宗颖,胡国艺,姜伟,刘峰松,谢光锋,冯霞,王友华,王静,何玉发,刘欣.大力加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工作的建议[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02:1-10.

[2]蔡兵,张海梅,江依妮.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广东的机遇与挑战———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初探[J].岭南学刊,2012,04:102-107.

[3]方堃,万美.海洋污染事件中肇事企业的信息公开义务与责任——对蓬莱19-3油田漏油案的法规范分析[J].法学评论,2012,05: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