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例6篇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字】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业是一个支柱性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特别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我国上下不仅加大了建设基础设施,并且还加大了建筑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一方面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法律性、科学性文件及管理性文件不适应,与外国的先进建筑体系差距相比很大。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很活跃的阶段,市场竞争也是极不规范。

因为我国加入WTO,所以对于世界的建筑业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行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涉及勘查设计咨询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与建筑领域相关的所有中介服务。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的服务层次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容看,而发达国家的服务层次则是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总体而言,差距甚大。

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检测行业从出现到今天,它的出现一直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一是质量监督各级管理部门,设立并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其二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其三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都是按照自己的工作领域实行检测工作,并且都是按照它们所附属的母体部门的形式进行工作,还没有形成独立企业运作的理念。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应该是第三方独立的服务中介机构,因为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各类检测单位都着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阶段中,应该认真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如何能够在逐渐正规化、规范化的市场经济中成功转变成经济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单位。

二、行业概述

1. 行业背景

(一)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15—20年的历史,使检测行业规模在十几年时间已经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暗到明,从无到有。

第一方试验室是指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它们本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检测能力、规模、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等多个环节处于劣势。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同时,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2、检测行业特点

(一)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是检测机构的行业资质管理和资格认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检测市场的大小。检测机构由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而产生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着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

(二)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因为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所以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从运作方便性、成本、交通等方面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所以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另外工程质量检测需要检测设备都是大型的,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实效性。

(三)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科室形式或是附属部门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外国的先进的检测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检测市场化较差。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技术培养等硬件和设备场地等硬件的投入很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形式。

三、行业困境

1. 行业面临挑战和困难

检测行业从出现到今天,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

(一)政策风险

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是几十年前老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随着我国入世,所有的标准都面临接轨和更新的问题。检测行业受政策影响程度很高。政策导向使它产生并发展。政策风险问题就是第一个面临的问题。检测行业必须面对这些风险。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技术力量、运作方法、设备都会进行很大的改动。

(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该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 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2. 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还应该找到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完美,检测行业面临的不只是各种挑战和风险。

(一)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中,检测单位是不可能靠信誉品牌立足的。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

(二)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名义上脱离,但是经济来往和行政管理上并不能独立。目前大部分的检测单位面临是否脱离、如何从母体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的问题。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生存发展,还有太多需要借鉴外国的的地方。

四、行业对策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希望和潜力。

我国检测行业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检测机构必须做到:提高检测质量意识。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权威性和公正性。所以,我们应一面努力向外国的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一面摸索一套质量管理模式,使它适合中国国情。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尽快缩短我们与外国的同行之间的距离。

1、树立正确服务观念,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因为服务是检测定位,一项技术服务,必须讲究态度、信用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提高客户的的满意度。随着时展,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位置。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将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

2、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的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检测机构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确保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信誉度,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等等。

3、树立人才观

我国的检测行业最缺乏的就是专业方面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而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有开设关于检测的专业,整个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就是检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

五、结束语

在入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强化服务和人才。让我国的检测行业迅速发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的探索,整个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外国的同行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夏德春;;工程质量第三方现场检测模式探讨[J];工程质量;2008年19期

[2]胡正湘;ISO9000系列标准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03年01期

[3]王青;;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检测行业转型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7年02期

[4]刘健;霍云娟;;浅谈检测行业的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过多问题,所以在实际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项目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烙印,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僵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不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快速发展,还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很难在市场经济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下发挥作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不能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而定,缺乏现实依据,所以以此为根本的施工计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工期的制定依然是依据过往的经验。一旦在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那么很难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必定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控制体系仍然是依据主要臆断和经验,缺乏科学依据,所以在实际中遇到问题,很难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甚至后续的弥补措施也存在很大问题。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采购形式主要采用集体采购,这种采购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灵活性,所以在采购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的采购效果。此外,应用集体采购方式会购买大量的建筑材料,严重影响了建筑项目的施工场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的活动资金,这种采购方式并不利于工程项目施工,反而会增加施工单位的资金负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人员素质低下

在我国建筑施工队伍,其整体素质低下,企业在人员的应用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我国的建筑施工队伍中,施工人员的学历普遍是大中专学历;其次,建筑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中,施工队伍大多数是农民工,所以施工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此外,这些施工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都是直接上岗工作,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很难保证。虽然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但是若不重视对专业管理人员培养,那么也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1.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对一个国家而言,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这种法则依然适用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也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建筑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还能够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筑企业应当从以上三方面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革,一是理念改革。当前,市场环境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必须对自身的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此外,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企业必须具有科学化的管理,只有在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才能谋求可持续发展。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必然手段,所以建筑公司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二是体制改革。传统的体制缺乏相应的灵活性,所以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改变传统体制,在选在企业经营体制时,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三是管理技术的改革。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管理技术对其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求了,这时建筑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或者自行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技术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得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企业进行改革之后,为了检测企业的业绩,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对于存在差距或者缺陷,企业应当及时改正。

2.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我国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低下,鉴于这种状况,我国的建筑企业应当改变这一现状,不断提高企业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对于上岗的员工也应当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只有管理人员具备了专业的知识,才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为了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企业的一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衡量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对管理者的工作质量也是一种评价标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建筑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文杰 单位:山东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汤道宏.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10):298-299.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实施;环保;节能

随着世界资源的日益消耗新能源的开发、资源能源的利用备受全世界关注,在建筑工程中,就如何更环保、节约工程中的材料、降低工程能源损耗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所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建筑更多的关注实用性,没有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所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传统建筑会逐渐的被绿色建筑所代替,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低能耗建设、环境友好并适宜居住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对国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首先需要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因此对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我国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城市化发展很有必要。

一、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概念及关系

1、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中都含有“绿色”,这个绿色不是指单纯的绿化,其真正概念指的是建筑物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国家出台对绿色建筑的标准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高效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实施工作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2、两者的关系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都强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强调利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新内容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的必然要求,而绿色建筑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目的。绿色建筑是在实现“四节一环保”基础上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实体建筑产物。而绿色施工却是一种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浪费建筑物的经济效能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绿色施工则指活动过程。

二者相互密切关联,但又不是严格的包含关系,绿色建筑不见得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实现,而绿色施工的建筑产品也不一定是绿色建筑。

二,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要求以及施工要求也日益严格,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保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产业要改变大量耗用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节能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先导,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绿色施工管理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当前的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峻.解决能源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的比重为三到四成.如何对建筑实施节能技术,是减少建筑能耗损失的关键当然绿色建筑所包含的意义。

三、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筑要求以及施工要求也日益严格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产业要改变大量耗用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节能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先导,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1、评价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制订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目的在与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人力发展。绿色评价体系主要有六大指标组成,有节地和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环境、节材与材料资源、节能和能源资源、运营管理以及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对评价项目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能够为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提供便利。

2、绿色施工方法有待改进

虽然我国提出了一套绿色施工的技术标准,但在具体实施时仍遇到了一些问题,进行绿色施工时建筑的材料和机械安排是否绿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目前很对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机械的安排上对于绿色材料的定义不明确,第二许多现行施工工艺难以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工艺都是以传统的施工为基础,绿色化的施工工艺和绿色施工机械还较少得到应用这就导致了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第三施工过程中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人员的素质问题严重影响了绿色施工的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效率。

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发展趋势

1、提高绿色意识

绿色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单位以及使用者的绿色节能意识而绿色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绿色施工的实现效果社会全员的绿色节能意识是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通过加强社区以及施工单位内部的绿色建筑宣传教育加强施工人员技术的培训等方式捉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发展

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对于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虽然有一定的技术规程,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仍然不完善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奖惩措施,以及具体的考核实施单位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绿色施工而言,法规不应仅局限于施工这一单方面的过程,而应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用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进行法规的编制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建材也应详细的规范要求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技术规程的指

结语:

随着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资源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建筑必然要求绿色施工不仅要在节能方面达到相关标准而且要在污染方面严格控制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工程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起步较晚,还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建设技术标准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我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相信相关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能够建立和成熟,以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59-01

由于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现在新经济发展的环境,并且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之间出现很多无法协调的矛盾,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实施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走进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效益好坏和管理的总体水平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利于畅通生产领域间的交流。众所周知,不同领域之间都有很大的互补作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体现时代化。广泛地和经济领域及生产领域间搞好互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其二,有利于完善以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是私营模式,加之不断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整充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深陷困难,有时会出现违法乱纪、管理不到位、低劣工程以及常发事故等现象,因此要充分加强并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包括:第一,质量管理,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影响社会活动各个方面,而且能综合衡量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控制工程质量要进行质量管理,进而确保工程产品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能反应工程的质量,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一旦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第二,进度管理,通过管理工程进度能有效保证工程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进而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若不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各个环节的工程人员就没有紧迫感,他们不会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就容易出现进度拖延现象,进而导致不能按期完工或应赶工期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因此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能有效地指导具体进度计划及实施;第三,投资控制。每个建筑工程较敏感内容都是资金,因此需科学规划及统计工程设计预算,必须重视资金涉及的每个环节,统一归纳和统一决策涉及的预算问题。施工中不E对设计规划随意修改,避免变更预算成本。还有在投招标活动时要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实力。

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长期影响着建筑企业,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层面,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管理,不科学的组织,落后的管理方式,经济效益较低以及人员素质较低等很多方面。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管理模式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最突出的现状就是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当前的工程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强计划经济的色彩,管理方法主要是行政与硬性指令,这点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大型建筑企业中。其一,制定工期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够重视工程的总体规划,制定的很多计划不符合实际且不科学,通常是依靠积累经验确定工期。一旦遇到的工程项目是新结构形式的,有关人员往往会不知所措,也仅仅依靠依靠主观臆断来制定措施,导致措施的不得当。其二。采购材料方面,现在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采购方式是大批量的集中采购。在工程项目到手后才联系供应商,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一种合作关系,使得采购方式比较僵硬,缺乏灵活性。一次购入大量的材料,不仅占用资金而且又占场地,还有对于零星材料需频繁地采购,从而增加工程采购的成本,最终导致资金浪费。其三,控制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未足够重视工程控制,同时缺乏完善的工程控制体系,仅仅依靠主观臆断和经验积累。一般检查工作代替了大部分控制的控制内容。而只有等结束任务后才能进行检查,只是事后控制,没有统计分析及量化计算,未足够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

第二,人员素质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队伍整体普遍素质较低,且结构层次不合理。首先是缺乏高学历人员,大多数人员学历较低;其次是较重视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轻视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尤其目前我国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一个行业,其一线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低,尤其是农民工素质需要提高,这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很多的操作工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进而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4、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关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关对策包括:第一,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其一是改革管理观念,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与传统的工程管理观念不同,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盈利,特点是科学地决策管理,同时追求创新发展。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营观念,只有转变经营观念才能顺应新经济形式要求,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分离总承包人施工管理和作业职能,弹性的用工制度,设置总公司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市场要求,有效地结合集权和分权,组织机构要机动灵活等。其三是改革管理技术。要采用科学、量化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如借助网络技术管理工程,确保工期进度,借助数据统计技术利用工程资金,建立绩效的考核制度等,有效地指导工作。第二,提高工程人员的素质。工程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化配备,需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且专业培训后方能上岗等。有关的管理人员要科学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鉴于一线操作工的素质低现象,企业可设置专门人员素质的培训部,进行安全及技能等工作培训,并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分明,促进基层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要高度重视,目前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观,发挥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改进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涛,王慧.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高职 建筑经济管理 培养目标定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造价审计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KGHAD-0462。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26-02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和值得研究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对专业教育的方向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确立准确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考虑因素入手,剖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符合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宏观定位

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对高职培养的宏观定位,应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思想素质上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学生能应用语言文字等手段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具备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和建筑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及投资效益评估、项目投资预算、工程成本控制和工程财务管理等能力的职业素养。

二、认清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顺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行业销售额持续扩张,从业人数不断增加,行业内资质以上公司数量持续增长。资金和劳动力保持持续流入,这些都标志着建筑业经济发展势头的茁壮、旺盛,以及经济界对这种势头的认同。与此同时,也对建筑业的管理现状提出了质疑,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促使建筑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也由过去的注重施工过程管理转向对整个项目的整体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资金管理(即财务管理)运作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建筑管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且大多是只懂工程项目技术,不懂财务技术的人才居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不断涌现,甚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建筑行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认清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顺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鉴于目前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且未来发展空间大,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资金管理(即财务管理)运作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培养出兼顾工程造价和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应当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发展状况和人才的供求状况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应采取务实的办学态度,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建筑业的发展也也被推向了高潮,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也越来越高,对具备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员需求量加大,然而,从全国范围内看,目前仅有少数院校开设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且培养目标定位单一,即:要么是造价员方向、要么是建筑会计方向,同时兼顾造价和财务的几乎没有,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发展相脱离,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明确、规范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把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四、以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为基础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以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为基础。通过实际调查和走访,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分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这些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整理研究建筑行业招聘岗位要求的资料,并针对性地走访了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咨询业内人士,归纳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表,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两个部分,财务管理能力和工程造价能力。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紧密联系,互相补充。而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能力即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发挥需依赖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的支持。因此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方向兼顾,既考虑了学生就业所需的能力,又兼顾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建筑企业的实际需要。

五、总结

通过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建筑市场人才需求和相关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分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建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基本知识,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财务管理能力兼顾,能在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玉印等.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 教育与职业, 2005.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控制;市场

建筑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工程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都息息相关,工程造价的管理与市场上的动态也紧密相连。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由于项目繁琐,“战线”长远,花费庞大和市场化一直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水平,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迫在眉睫,促进建筑行业的的进步和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一、工程造价的现状和问题

1.工程造价不稳定

经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经济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在国际上也愈演愈烈,日以激烈的竞争导致国内外市场瞬息万变,因此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市场上的物价不稳定,很难做出准确的预算,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几年里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情况有所控制,但是仍然对工程造价有所影响。同时,对甲方成本控制、造价管理也带来很大的难度。比如我们昆山置地广场项目,总包合同是2009年订立的,2010开工至2012年底竣工,因人工工资、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结算价比合同价增加达35%左右,因此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因为国内市场上投标项目的不规范,导致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项目,降低项目的成本预算,造成整个项目下来没有达到预期的利润,甚至是白忙一场。

2.造价管理思想落后

现今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发展大阶段,因此不仅仅是施工的技术、方案需要进步,工程造价的思想也需要更新,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造价工程的管理观念仍然十分落后,不能符合现今建筑行业的规模,缺乏建筑工程的整体观念和市场意识;再加上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对于建筑市场的控制或多或少都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近几年的建筑行业逐渐由国家的掌控中走向市场,进行市场调节,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市场的考察过于被动,也因为市场的变化多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工程造价正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费用预算管理,这些因素阻碍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我国经济是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共同掌控的局面,很多企业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导致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企业应该对陈旧的工程造价进行该改革,更加适应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3.垄断现象

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结构并不合理,出现了垄断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很有可能造成建筑行业的退步。建筑行业的垄断导致,企业之间出现不合理的竞争,市场的不合理现象,很难对工程造价做一个准确的估算。企业之间也是不正当的增加工程造价,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改革的具体措施

1.完善我国经济制度

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一直与市场息息相关,要对工程造价有一个好的把握,必须将国内的市场正规化,使建筑市场正常运转。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状况一直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的调节,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正规化也就是将两者的关系和谐相处,共同协助,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正规化,也是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基础上运行。尤其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阶段,经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市场规模并不稳定和正规,正是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其逐渐走向正规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针对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的急速扩张,需要建立以建筑行业为中心的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对市场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发挥工程造价的功能优势,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将市场的自主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两双手”共同扶持中国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

2.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的正规化

工程造价这一环节贯穿了整个工程,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但是还是有些中小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做的并不彻底,不能很好的发挥工程造价的功效。这种现状急需要将工程造价的市场有形化和正规化。工程造价的正规化便于政府对于工程的整体的监督,也有利于商家投标的合理化,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不合理可以及时被政府纠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整体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完成建筑行业的发展计划,也为建筑行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会。

3.工程造价落实到工程中

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的实施一定要建筑企业配合,及时市场上有完善的工程造价的体系,但是企业并没有将其落实到项目工程当中,工程造价的功能也是“报国无门”,使其如同虚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阶段需要工程造价的预算,根据工程各方面的基础信息和市场的考察,对工程项目进行准确的预算。工程造价一定要对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核实和精确的数据统计,包括水电路状况、地质状况、机械设备、施工材料、设计图纸等多方面的考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考察,经过严格的核算和统计总结,得出预算数据,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这是保证企业盈利的基础;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将绿化环保、节能和美观等元素加入其中,在设计过程中结合施工场地的考察,结合多方面的因素,降低工程造价,增加企业的中标率,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在投标和施工过程中仍然需要控制工程造价,坚持原则,保证工程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实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包含了管理、技术、设计、质量、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贯穿了整个项目工程。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工程造价的力度,对工程进行一个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总目的就是使企业也项目工程对人力、财力、物力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利用,降低项目工程的成本报价,增加企业的中标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分析[J].科技信息.2009(5)

[2]张弛.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陕西建筑.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