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1

近几年里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对广西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电子商务有利于开拓东盟市场

受到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贸易企业中不少企业的订单都在逐渐下降,此时网络订单所具有的便捷性以及低成本性等优点在订单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当前存在不少的客户更加偏向于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在我国传统的贸易方式中,一般是采用订单方式来进行生产,环节非常多,反应也非常慢,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销售优势,有利于企业缩短贸易链条,研究更加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推动外贸发展方向的转变。广西贸易发展中应用电子商务有利于开拓东盟市场,当前大部分的广西企业对外贸易阶段还比较落后,在广西贸易中,成本比例过高,很大原因是企业本身没有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而在贸易中开展电子商务贸易,能够促进广西对外开放合作,形成广西销售东盟产品的主渠道。在广西贸易中开展电子商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摆脱原有的对外贸易所受到的地区限制性,贸易风险极大地降低。电子商务本身具有廉价的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因此在市场范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产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能够绕开中间商等,直接与外地采购商接触,发展更多的潜在目标顾客群,当前广西贸易越来越多的产品流向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忽视。

1.2电子商务贸易有利于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广西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的完善,目前对外电子商务贸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海关监管,各级海关监管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同时在电子商务贸易发展中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些特殊监管区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些邮递以及配送等功能,一些小批量、多次出关的电子商务产品能够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来进行运输,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原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的完善。除了以上几种影响之外,电子商务还能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电子口岸的建设。

2广西贸易对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当前广西贸易对电子商务有了很大的发展。

2.1广西贸易电子商务取得的成就

这主要体现在采购以及销售方面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不少广西贸易贸易企业都采取了电子商务,相关调查限制通过互联网来查找供应商的企业已达到了30%,约有24%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15%的企业都能够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自主环节设计,能够熟练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推广,但是在物流等环节的使用中,能够熟练使用的不到10%,说明电子商务贸易企业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广西贸易企业中约有80.4%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是把互联网应用到管理中的企业才仅仅为44.2%,大概有16.7%的企业建立自身的企业以及企业门户网站,而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仅仅为9%,电子商务普及程度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2.2广西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贸易企业开展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比较单一,虽然有不少的企业曾经从事过电子商务活动,但是都非常的单一化,能够真正应用这种手段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的企业都属于盲目跟风,很多企业的网络成为自身内部交流的工具,或者是与供应商联络的工具,虽然有不少企业在自身的商贸平台上投放了自身的产品,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人来进行跟踪维护,导致无人问津。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网站和域名等都比较单一,主要是用来进行网上宣传作用的,内容比较固定化,如企业简介、人才招聘、产品展示等,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自身的站点,电子商务应用模式非常单一,没有发挥出电子商务应有的作用。当前广西贸易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过度依赖模式套用的情况,虽然很多的企业都已经抛弃了原有的单一模式的限制,但是在现有模式的应用中却存在很大的克隆情况,在前面已经简单提到,很多企业的网站建设基本相同,在初步建设电子商务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后期的维护与设计,因此就出现了企业虽然花了钱但是却没有得到利润的情况。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实施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企业在选择理想的应用模式后,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实施,实施工作包括技术上的实现和客户的接受两方面。当前不少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资金有效以及人才有限的问题,企业理想的电子商务模式没有得到实现。从客户结构角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但是企业在具体的操作中很多都是采用登录搜索引擎来实现,很少采取综合的网站宣传。

3制约因素

电子商务在广西贸易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3.1认识不足

不少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而是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竞争激烈性,没有将竞争交点定位于实体市场中,另外不少广西贸易管理人员缺乏一些网络知识,对于新的经营模式没有任何的兴趣,因此影响了电子商务在广西贸易中的应用。从电子商务的人才方面来说,电子商务贸易人才不仅要求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还要具有专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在这方面不少的电子商务贸易公司需要加强人员培训。

3.2物流安全问题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物流是应影响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方面来说,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成本高、投资时间长。当前我国国内物流发展迅速,但是国际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就比较落后,不仅存在港口航班、航线少的问题,另外口岸通关成本高、货物压港时间长也是增加物流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时间过长是不少贸易公司选择舍近求远的原因之一,没有相应对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贸易就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从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方面来说,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新兴的贸易行为,交易环境的安全性与法律法规等存在直接的关系,当前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法律范围包括各种电子合同、网络交易的纠纷问题以及计算机犯罪行为等,在这方面法律仍然在不断完善中,法律方面的滞后性为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应带来一些问题。

3.3结算方式和电子化程度的限制

从电子商务的支付结算方面来进行分析,电子商务贸易由于商务实施流程比较麻烦,如口岸通关等,极大地延长了支付结算周期,一些企业资金周转紧张、银行信贷存在问题等等,这就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企业本身的电子化程度分析,广西的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工具时期,很多企业都没有实现电子化,受到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的控制,企业本身信息的提取和处理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信息中只能提供单纯的技术产品。另外,企业自身对于信息化要求不高,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当前企业网络基础设置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受到信息发展的制约,贸易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影响了通讯服务的进步,网络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保证电子商务贸易得到全面发展。

4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4.1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在网络安全问题方面,电子商务在进行中需要采取优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诚商网”等是在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主体,充分结合广西贸易的特点,建立更加具有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引进外贸企业。广西地理环境特殊,有很大的特色资源优势,在发展电子商务贸易中可以不断扶持一些本地特色企业专业,来促进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也可以利用广西地理位置的优势来采取更加具有自由性的销售东盟产品位置的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来作为主渠道,打造更加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东盟电子商务的主门户。

4.2壮大网商队伍是必须走的途径

当前我国的贸易企业普遍表现出电子商务比例低的问题,这方面很多情况下都是由政府和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引发的,很多企业并不了解一些电子商务贸易的具体业务情况,十分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贸易企业需要不断培养一批懂电子商务又懂对外贸易的网商队伍。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外包企业的培养工作,保证为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带动广西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广西贸易的发展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凭祥综保区、钦州保税港区等的保税政策,将欧盟等外地的一些商品进行展示,这种措施能够极大地解决展示成本,也能充分集合网下实物和网上商品,使电子商务的展示销售更加具有创新性。

4.3政策上的完善

在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展开提供帮助。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需要解决当前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通关以及退税等问题,对人员培训、品牌培育等工作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辅助过程中需要重视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些优秀的第三方平台资金支持,解决外贸业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中,需要大力推广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平台,能够统一协调检验检疫、银行、物流服务等工作,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充分挖掘数据,开展出更多的增值服务。

5结语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应用;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95 -03

一、电子商务概述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参与交易的双方在全球范围内不需要面对面就能够开展各项贸易活动,主要包括网上购物、网络交易、电子支付以及其他相关综合的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国际贸易运行方式。

网络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电子商务的产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关数据显示,贸易许可证通过网上申领的比例已达到80%以上,电子产地证的签发率也已经达到60%。通过EDI方式传输的l8种电子报文无论在交换的信息量方面,还是在整个集装箱过程的单证数量方面都已超过80%。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据商务部《2004~2005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在外贸企业与政府的B2G业务中仍有22%的企业通过服务申办,而在货代企业中也仅有45.7%的企业可以直接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电子报关,报检,申报等相关手续。[1]

二、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

电子商务是网络信息技术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的产物,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不仅极大的缩短了贸易流程,而且还有效的降低了贸易成本,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快捷、迅速。具体说来,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

电子商务是在一种交换式的网络运行机制中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国际贸易所拥有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在这种信息极为丰富的市场环境下,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以及各种资源都能够通过电子商务这一桥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功能。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这种贸易模式摆脱了以往贸易过程中以单向物流为主要内容的运行形势,而是能够构建起包括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以及商品流在内的一种全新的流通模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优质服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能够将“零库存”生产变为现实,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使得商品在贸易主体间的流动更加畅通。传统贸易方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委托关系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国际贸易中间商以及进出口公司的存在意义受到严重削弱,使得国际贸易中间机构正面临一场严峻的革命。

(二)创新了国际贸易运输方式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数据信息交换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物流是包括仓储、运输以及交通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具有极强综合性的系统体系。通过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整个国际贸易的物流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使整个物流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高效率的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生产者库存以及联运等所产生的成本。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消费者崇尚个性化消费,这无疑会给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表明当前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亟需开展新型运输方式的创新。

(三)扩大了世界经济活动空间

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得国际贸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参与国际贸易的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够获取来自其他国家贸易主体的信息,为其提供国际化服务。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主体还能够在同一时间为来自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业务咨询与服务,而不用考虑时间冲突等方面的问题。这种突破了时空限制的贸易模式,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步伐[3]。

三、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

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在为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赞叹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具体说来,这些障碍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一)电子商务数据交换与传递缺乏较强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模式是以网络作为基础进行贸易信息传输以及电子支付等活动的,这就要求这些数据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应当具有极强的安全性。然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电子数据容易丢失或被修改,其真实性也不易被证实,这就发生了如何防止电子数据内容泄露给未经授权人,以及电子文件是否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等问题。因此,仅仅依靠互联网安全技术来保证电子商务信息传递的安全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与行业内实际需求相互矛盾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需求缺口日益扩大,行业发展开始遭遇人才缺乏的瓶颈。电子商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在商务方面应用的相关技术,又应具有鲜明的商务理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编制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来5年,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265万人。从众多电子商务企业中的人员需求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对运营、技术、推广以及销售和服务等技术性与应用性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另外,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商业流程、产品服务等构成的复合体,这也决定了它需要综合性的人才。

(三)电子商务引发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给整个商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机会和挑战是并存的。传统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在处理电子商务所引发的国际贸易的纠纷和案件中已显得力不从心。传统贸易模式存在着各国国界的问题,然而,在网络中,管辖边界不复存在。因此没有全球性的贸易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电子商务活动。诸多引发的法律问题中尤其以用电子数据拟定合同和单据的效力问题更为突出。

(四)侵犯知识产权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1994年GATT/WTO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比如版权归属、域名和商标以及出版问题己经引起WTO的注意。除此之外,在电子商务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侵权行为,比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假冒或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或通过网络广告、远程登录数据库查询或在网络上随意的诋毁他人商标信誉等侵权行为。同时,网络贸易的虚拟化也使知识产权受到了威胁,网络的开发性和无国界行使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很容易被人利用控制[5]。

四、推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关于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待能够对当前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建立安全机制,在网络技术上寻求突破

由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是日新月异,各个国家对于它的安全技术更新已经跟不上它的发展速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只有一方面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EDI的计算机网络和标准,设计出功能更为强大的EDI转换软件、翻译软件和通讯软件,为各国进行贸易交流提供一个统一和标准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另一方面要迅速建立起一套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运行机制,比如,以电子签名为主要抓手的电子商务工作应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努力推动下,不断加快建设的步伐,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面对人才培养问题,我们要目标明确,清晰定位。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要想培养复合型专业电子商务人才,一方面,应该从教育入手发力,采取“校企联姻”的办学模式。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签定人才用工合同,以定单式培养为载体;同时,企业也为学校开辟绿色实习通道,建立实训基地,依托高校师资力量开展科教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应该苦练内功,做好在职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策略。选拨一批有学习和工作潜力的员工,送出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再学习、再深造。对于企业的急需人才,可以高薪聘用。双管齐下,为企业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保驾护航[6]。

(三)有效的法律保护,保证买卖双方的权益

针对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各国商定,制定出新的国际立法,比如说在经过国际许多组织研究后于1996年正式制定并颁布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此外,还应当立足当前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协调各方,逐步制定出对各国皆有约束力的国际性条约和协议。

其次,是扩大司法解释权,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或直接制定适用于网络贸易的法律。但是,这也存在着缺陷,因为它极有可能动摇到各国的现存法律,不过如果网络贸易中的电子合同、电子单证能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其能够与传统的合同等同的话,那么扩大司法的解释权也应该是可行。

最后,成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利用第三方网络来记录贸易的全过程,在解决各贸易方争端、纠纷和矛盾时提供必要的举证材料,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保证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当中有序、健康、平稳的发展。从而使贸易各方能够在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环境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7]。

(四)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健康发展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的基础电信建设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提高网络技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达到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目的。企业要对域名作为知识产权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及早进行域名的注册工作。加强对网络商业机密管理,通过安装防火墙技术手段,分层次的建立专利信息检索及服务体系,对进出企业网络资料进行监视与备份等。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在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障碍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贸易主体,科学运用电子商务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贸易成本、获取更多的贸易机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问题,认清电子商务在当前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规律,立足本国企业实际,探索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应用的新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

[2]韩春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08,(01).

[3]丛海彬,邹德玲.论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8,(16).

[4]孙晓燕.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5]徐琦.浅析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27).

[6]李双红.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分析[J].大众商务,2010,(06).

[7]吴百福,徐小薇.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六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3

摘 要:在网络技术迅速成熟与普及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与货物交易媒介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者日益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给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交易效率显著提高等优势,同时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中也存在着消费观念, 法律法规等问题并且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影响;对策;优势 一、电子商务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新的优势 (一)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国贸易中以纸面单据为主的各种杂项开支达3500亿美元,占当年世贸总值的7%。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 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 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往往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的5-10倍。现在有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中国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网上,让他们在网上直接交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二)交易效率显著提高 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三)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访问者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减少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 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上做生意,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我国“入世”后,国外的电信公司、网络公司、跨国银行、运输公司等将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会极大促进全球网上商品在我国市场展开竞争。我国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五)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 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要小很多,如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与传统的实物书店相比,几乎找不到豪华的办公楼、宽敞的营业大厅,甚至除了少量的畅销书有部分库存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图书品种都是在接到顾客的订单后再向各出版社订购的,几乎不占库存,但是亚马逊网上书店提供近300万种多种语言版本的图书,并且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用户达 1000 多万,1999 年的营业额达15 亿美元。因此,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对于信息产品而言,如报刊杂志的电子版、视听娱乐和电脑软件及信息咨询提供等,若产品本身可以在线成交和在线交付的话,则销售柜台、仓储设施等完全是多余的。整个销售环节,从研制开发、订货、付款到产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由于减轻或消除了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企业可以将节省的开支大部分地让渡给消费者。 (六)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入世”后,我国传统的外贸企业将会遇到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但是外贸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电子商务作为今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其重要性将会日渐显现出来,外贸企业必须从提高自身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认识电子商务,尽快付诸实施。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站点主动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逐渐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工具为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服务。 虽然电子商务具有上述六大优势,但是电子商务对于我国的国际贸易来说毕竟是新鲜事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问题。 二、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观念问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中,购买者通过网络上的商店挑选所需商品,通常是货到后才能见到其真面目,并且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这些情况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缺乏信任感“同时,电子支付方式中网络安全难以保证,使消费者缺乏安全感。 (二)法律法规问题 第一,关于证据的问题,伴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和运用,如何鉴别网络电子商 务单据资料的真伪,如何在法律事务中运用和采信电子单据证据将成为新型贸易法规的重要 问题。 第二,关于书面形式的问题,由于电子贸易很多单据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双方的书面文件 较少,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具体的书面文件形式,可能导致交易缺乏安全性。 第三,关于签字与认证的要求,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草拟了《统一电子签名规则》 ,即国际上对签字认证的通行做法“电子签名制度”,规定这种电子签名是由代码和符号加密 组成的密钥,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但各国的规定仍然有所差异,国际上缺乏统一的法律法 规对此进行规范。 第四,关于电脑网络订立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国际贸易 仲裁的重要证据,而交易双方的电子文件可能在网络传递过程中在生效时间、生效地点等方 面不一致,因此制定全球系统统一的法律规范,有待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五,国际税收的征管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的一些特性,各个国家税务机构对电子商务网上 交易征税困难重重:在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时,实物贸易一般遵循《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税估价协议》或者按原产地规则收税,而服务贸易则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收税,对于电子商品,是该按货物贸易收税,还是按服务贸易收税?这需要制订新的法规进行界定。 (三)物流配合问题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统一。信息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技术支持下,可通过轻轻点击瞬间完成,而物流资料空间位移,即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保管等各种活动是不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物流硬件技术应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库建设、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电子商务下新型国际贸易的运输体系要求有通畅的道路、先进的输送设备、以集装技术为主导的运输容器、连贯的“门到门”运输连接手段!高速运行并能自动完成取送货物的港道推垛机、条码技术、集装技术等等。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我国贸易的对策 为了使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上述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一)安全性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在电子技术层面,我们应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电子技术方法来保证电子交易业务的 安全性。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应用数字证书解决网上交易对象身份认定问题;应用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解决交易 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问题;应用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签名等方法解决交易信息传达后的完整、正确、未被修改的验证问题;应用数字时间解决电子交易文件发出的时间认证问题。除上述基本技术手段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安全认证协议,如安全电子交易协议等,这些协议在推动和保证电子交易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层面,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应要求网上国际贸易参与者对电子商务 和网上国际贸易的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对网上国际贸易风险有高度警觉,对电子商务操作的技术规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统一商务法规有全面了解,对保证电子交易安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娴熟运用,同时对自身网上交易行为要自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业务的交易风险降到最低,才能保证电子商务和网上国际贸易得到健康发展。 第三,建立人性化的国际CRM(Customer Relationsh Management)系统。CRM的核心思想在于 :了解客户所想,满足客户所想,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外贸企业建立CRM,不但能有效避免传统贸易手段中对业务员的过度依赖,而且能更加快速、方便、高效地实现前端客户交互,满足客户服务,通过市场营销、综合客服、销售支持、客户管理、合作伙伴管理和产品管理等功能,为国内外客户与企业交互和资料收集提供多种接入渠道,为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协同合作,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为企业战略、战术的决策分析提供有效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外贸企业的客户关系复杂,涉及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文化、习惯!法律、技术水平等差异,因此,外贸企业的CRM系统的人性化应尊重各国国情,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尤其是企业主要贸易伙伴和贸易地区的不同要求。 (二)法律法规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税收等建设,加大投入,为外贸电子商务竞争力提升提 供支持。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执行有效的电子商务行动纲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健全关税、支付、版权、专利、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适应国际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体系,实行减税、免费等激励措施;加强外贸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专门指导机构,对不同类型外贸企业提供服务。 第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合作,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当前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各大公司 都试图将各自产品的标准纳入因特网的国际标准中,以使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一旦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成为国际通行的贸易手段,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有了发言权和优先权。中国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要通过制定相应国际标准,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国际合作地位,应积极开展与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对跨国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关税问题、税收管辖问题、纠纷仲裁问题、标准问题等,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磋商,逐一落实解决,积极参与有关国际公约的制定,促进国际电子商务的开展,保护中国企业在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正当权益“继续开展多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工作,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多双边及区域经贸合作。 第三,融入全球网上支付体系,提高跨国资金流通效率,电子支付是体现电子商务优势的重要 手段,外贸电子商务这种跨国的电子商务形式,必须要依靠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上支付来实现。中国应根据电子商务特点,融入全球网上支付体系,提高跨国资金流通效率。外贸行业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跨国汇兑的电子支付工具,实现外贸电子商务跨国支付。此外,国内银行间!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间应加强合作,从技术上、政策上为企业跨国支付提供保障 ,以解决如各大银行支付系统不统一给用户使用带来的不便,以及跨国电子支付存在的货币兑换等问题。一方面,应完善网上银行服务,实现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的有机融合“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应加强与银行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银行的网上支付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及其他服务,并把企业财务管理、ERP系统等与网络银行系统充分结合。对于银行机构,应适时改造业务流程,完善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加强与公共支付网关合作,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网上结算,另一方面,应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和完善网上支付系统,为满足电子商务跨国网上支付的需要,应抓紧建立功能强大的金融通信网络,包括中国国家金融网(CNF)!银行内部通信网络(Intranet)、金融国际互联网(F2Internet)、在网络建成的基础上,应加快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和银行管理信息系统 的建设,研究各银行网上支付系统的兼容性与协调性,确立并执行跨行、跨国网上支付综合解决方案。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涉农外贸人才;人才培养;跨境电商

基金项目:2015年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基于跨境电商的涉农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编号:GX153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30日

一、贸易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变化

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外贸专业历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商贸行业的中小外贸企业,具有良好的外贸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等职业素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及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职业技能,进而能从事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清楚地看出,依据外贸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外贸专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国务院2015年《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41号)的,涉及到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外贸类岗位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的取消,意味着上述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外贸发展趋势并满足外贸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另外,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被广泛应用,其乐观的发展前景给传统外贸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一轮驱动要素,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商的经营行列,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外贸企业对从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精通商务英语、具备电子商务经营能力,掌握外贸知识与技能、熟悉海外市场营销的复合型贸易通才成为外贸企业青睐的对象。然而,与外贸企业对电商外贸复合型人才巨大需求存在反差的是由于正处于传统外贸经营方式向跨境电商经营方式过渡的初期,既有的外贸人才由于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与现阶段贸易方式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

基于上述外贸考证淡化与跨境电商强势发展对相关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更应当着眼于社会与市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特色,以新贸易形势为背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需求与企业对人才岗位的不同招聘要求,总结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修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看来,除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培养对象对有关于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应用技能、海外营销等综合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将成为培养重点。

二、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产品贸易中应用情况

(一)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受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的压力与日俱增,而跨境电子商务简化了传统贸易的中间环节,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成为近些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新主力军,而且与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速不断下滑的局面相反,我国跨境电商呈现异军突起的态势。据统计,2008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总额仅为0.8万亿元,2009年增长至0.9万亿元,增长率仅为9.2%,这之后,跨境电商呈现飞跃发展势态,交易规模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以上,最高达到33.3%,交易额也从2010年的1.1万亿元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5.2万亿元,预计2016年将会达到6.5万亿元,除了贸易规模给传统贸易带来巨大冲击外,参与跨境经营的企业数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在这些卖家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我国的外贸企业使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来自美国的EBAY、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兰亭集市等知名的外贸平台等,京东、腾讯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布局进人跨境电子商务行列。

(二)农产品电商跨境交易活跃。在国内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农业、物流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目前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新型交易模式层出不穷,农产品与图书、服装、3C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一样成为电商企业激烈角逐的热点,预计未来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将继续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但受困市场无序竞争、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只有1%的电商能达到盈利状态,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食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给电商企业在产品选择、冷链保鲜、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催生了包括第三方商家入驻、自营直销、自建冷链物流等一大批新型网络零售业态,其中生鲜农产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成为一大亮点。我国农产品电商方兴未艾,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法律规范、诚信体系、标准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涉外交易流程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克服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中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通过集成市场解决农产品交易难题。

三、涉农外贸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当前国内相关企业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商贸人才极为匮乏,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问题,与当下加快农产品跨境商贸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涉农外贸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用人要求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现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和外贸人才培育模式无法适应涉农外贸的需要,而传统的电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细分为电子商务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两个方向,其中商务管理更关注对学生市场情况调查、网络销售及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商务技术方向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数据库信息挖掘、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况且电子商务专业始终把国内电商发展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较少涉及跨境电商方面的内容,更没有细化到农产品电商贸易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涉农贸易的相关企业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农产品生产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导致农业外贸收益较低,与其他商品贸易在利润上存在较大差距,对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必要的吸引力。此外,一些涉农外贸企业自身的管理落后,企业文化建设薄弱,企业内部环境不利于外贸人才成长。

(二)成因分析。深入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形势下涉农外贸人才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涉农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培养缺乏合作意识。各级职能部门、相关高校及涉农外贸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作意识或有效的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上过分强调院校的主导作用,缺少统筹协调,与企业实际及市场需求结合不紧,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企业对涉农外贸人才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既要同时具备外贸与跨境电商经营的知识背景,又要熟悉农业及农产品等相关知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相对单一,无法适应涉农外贸企业的实际需要;三是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实践平台发挥作用不到位,导致学生有效实践教学缺乏,实效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农产品类跨境电商平台涌现,促进了涉农外贸迅猛发展。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目前该平台上农产品卖家数达到39万多个,跨境农产品销售增长率超过112%,跨境电商贸易的日益活跃助推了涉农外贸人才的需求缺口持续增大。综合分析涉农企业对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一是对外贸易能力是涉农外贸人才的核心素质,涉农外贸人才必须具备同国外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熟悉外贸业务的相关流程,具有较强的国际间订单、物流、保险、结算、报检及报关等业务处置技能,而跨境电子商务只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手段和方式,因此应当将国际贸易的专业技能作为人才培育的重点方向,打牢涉农外贸人才培养的基础;二是注重对涉农外贸人才学习能力的培养。通常院校设置课程存在滞后性的特点,而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和先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实务操作方面的能力,掌握学习新技能的有效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才能适应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的发展要求;三是加强对涉农外贸专项技能的培养。要把农业知识与对外贸易、跨境电商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学习和综合掌握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模式与方法。

(二)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的知识背景要求。一是外语知识。由于涉农外贸工作需要面临大量国外的供应商或客户,具有扎实、熟练的相关外语书面表达和口语能力是基本要求;二是网络信息技术知识。涉农跨境电商外贸活动产业链长,服务保障要求高,整个过程始终要求从业者必须以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科技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三是文化与法律知识。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熟悉所在国农产品消费群体的思维模式与生活习惯;四是农业、物流及外贸知识。

(三)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的人才类型需求。涉农外贸企业需要的核心人才始终是国际贸易类的专业化人才,而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外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结合日益紧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外贸人才必须以国际贸易类人才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涉农电商外贸人才的细分,适应专业化和复合化的人才需求目标。对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希望涉农外贸人才更加专业化,从专业类型需求看,规模较大的涉农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需要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营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网络销售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技术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综合管理类人才等四类人才,而一些中小型的涉农跨境电商外贸企业需要的多为复合型人才,要求这类人才既要熟练掌握外语与相关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行规则,精通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动态及区域易习惯等,又要具备相应的外贸与电商实战经验和基本技能,更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龚宏伟.需求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高职涉农复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5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成长,安徽省对外贸易在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要素的全球化自有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安徽省出口商品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效益,解决其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出口商品结构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基于对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现阶段构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尾,针对现阶段一些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关键词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97-03

三十多年以来,随着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商品进出口总额由1981年的1.12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456.3亿美元,翻了400多倍,出口贸易额相应的从0.88亿美元增加到282.5亿美元.这一增长率不仅让出口额相比进口额不利的情况有所改善,而且也高于全国出口增长,出口贸易对安徽经济影响越来越明显[1].然而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目前依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小;加工贸易发展落后;出口商品过度依赖外资.这将影响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不利于安徽省出口经济的增长.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因此,针对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所做研究,对促进安徽对外贸易自由化水平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出口商品结构

1.1 内涵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区域)出口的各种有形商品(货物)和无形商品(服务)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口商品结构通常是反应一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情况的指标.因此,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状况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1.2 出口商品结构的分类

根据国际贸易分类准则,出口商品结构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二者的比值一般为权衡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是不是合理的根本准则[2].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越低,工业制成品比重越高,表明一国的贸易结构发展的好,于是,在国际交流中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一国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国的出口结构朝着好的合理的方向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是初级产品的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反.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初级产品包括SITC 0-4,工业制成品包括SITC 5-9;如按生产要素分类,通常将SITC 0-4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 6和SITC 8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 5和SITC7定义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3].近年来,因为安徽省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杰出的表现.初级产品的所占份额连续降低,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份额不断上涨,出口商品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度.但是安徽省对外贸易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而提高出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完成安徽省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

2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2.1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总体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被优化,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且占有主导作用,自2004年以来,工业制成品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初级产品出口量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安徽省主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的结构与一般工业发展一致,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将变得越来越好.

2.2 安徽省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现状分析

据调查显示,在安徽省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6类轻纺织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且2012年此三类产品出口总量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高达88.77%.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类产品在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例一直在增加.相比于6类、7类及8类产品在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5类产品的变化趋势相对于平稳.综上分析表明,安徽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又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改善.

3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安徽省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在当今新的战略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安徽省要想取得外贸易跨越式发展,并以此加快全省经济的发展,必须解决外贸出口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安徽对外出口商品依然存在高科学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例小、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过度依赖外资等问题.

3.1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小

在近十年发展中,虽然安徽的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出口贸易结构逐步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增加,然而与全国沿海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出口制成品大多数是低附加值和低技术水平、贸易竞争力差、加工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依然很小,出口商品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42.3亿美元,同2012年相比增加31.7%,占当年安徽省外贸总出口比重的14.9%;而在同一时期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产品产品出口占当年全国对外贸易总出口的比例为30.02%.安徽省机电产品出额128.3亿美元,同2012年比增长11.9%,占当年安徽省外贸总出口总额的45.42%;而在同一时期全国机电商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份额为57.3%.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率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另外,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比较狭窄,出口规模较小,缺少一些龙头企业,长期以来不仅阻碍了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发展成外贸强省.

3.2 加工贸易发展滞后

安徽省主要贸易方式一直是一般贸易,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加工贸易发展较为滞后,且其发展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尽管安徽省加工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但在最近几年中,安徽省加工贸易占总出口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除此之外,安徽省凭借价格低和数量多的劳动力资源为比较优势,所进行的加工贸易多数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出口所赚取的大多数都是加工费,利润空间狭小,加工贸易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弱化.加工贸易更容易受国外冲击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安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此外,在加工贸易发展的早期阶段,因为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和解决就业问题以及环保法规的不健全,引进了一些高污染和高耗能的加工贸易产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3 出口商品过度依赖外资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国际上这一指标更多地用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水平.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说明该国国际贸易对经济所做贡献大,该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越紧密,越多的依附于国际市场,越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从而风险也就越大[4].入世以来,安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利用外资的数额也不断增长,由2000年的6.63万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53.4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12%,但其大部分贸易额是由加工贸易所制造出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是加工贸易的特点,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安徽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安徽省实施有关优惠措施,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外国企业在全省设立工厂开展加工贸易.由于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生产中大部分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都被外商所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只是把出口所赚取巨额利润的一小部分用来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和原材料成本,而安徽省从中得到的贸易利益十分有限.如果对外资产生严重依赖,会降低安徽省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外商投资企业发生危险会严重影响安徽省的实体经济.

4 优化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策略

4.1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近几年数据显示,安徽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出口比例仍低于工业制成品.安徽省出口商品大部分是附加值低、科学技术水平低和粗加的工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效益非常小.纺织服装、机电等制成品的出口是安徽省主要出口商品,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则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少数类别,安徽省制成品出口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优化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所在.因此,安徽省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加技术创新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使安徽省出口优势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变化,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从而使安徽省在对外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逐步得到改善[5].一是在保持安徽省出口总体稳步上涨的同时,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其它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份额.二是实施科技兴贸政策,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而扩大安徽省高科技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规模,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三是公司要发挥其在资本、技术等方面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份额.最后应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能力改造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2 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最近几年,虽然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但加工贸易在安徽省对外贸易中处于薄弱环节,必须大力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安徽省应抓住有利形势,把握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质量.同时,应积极在产业转移项目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引进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大、利润高的加工贸易项目,从而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一要通过吸引更多的外资来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从安徽省实际情况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二要从更高的出发点发展加工贸易.在当前的环境下安徽省要想加快加工贸易的发展,省政府应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帮助和培育转移来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加速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变化, 使得加工贸易规模和效益上有所提高.合肥、芜湖和安庆等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应积极承接国外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扩大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数量.

4.3 增强农业初级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在初级产品出口中也存在着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业,所以安徽在加快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时,也应该关注农业初级产品的出口.根据统计显示,安徽大多数农产品的出口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净出口的增长在短期可以促进GDP增加,然而从长远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多数是相对低附加值的产品,如果长时期出口将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长期出口可以提高技术,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工业制成品中也存在着很多产品其代表的收入不高,所以在调整出口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随着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蔬菜水果、蜂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已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特色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6].因此要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学和技术项目,加强农业互联网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主干的龙头企业,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增效和农村增收.

4.4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入世以后,安徽省的服务贸易跟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脚步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近几年虽然安徽省服务贸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出口规模同安徽省经济实力无法相比,同货物贸易相比则处于弱势.并且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而附加值较高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服务贸易不占有出口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优化应作为安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安徽省应加快现代服务贸易的成长,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体制,改善服务贸易情况,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降低服务行业的门槛,使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服务行业,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再次,加快旅游、保险、金融、运输等部门的发展、借助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出安徽省服务贸易的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本土的服务贸易[7].最后,在与国际市场需求一致的前提下,加快对传统服务贸易的改造,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品牌,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4.5 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效应是一个企业拥有的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目前,安徽省出口的商品中自主研发的品牌非常少,大多数都是贴牌生产,这将制约安徽省的出口商品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从而很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因此,在对外贸易中,企业在关注利润的同时要增强对自有品牌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和品牌的附加值,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创造附加值是公司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没有附加值将导致企业无力竞争,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加大科研投资和发展品牌建设,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培养国际化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完成实现商品结构由粗放、数量扩大向集约、质量效益形式变化,从根本上优化商品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宇新,姚梅.安徽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2(06).

(2)魏锋,沈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1978—2007年的经验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高伟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

(4)张颖.辽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策略[J].经济视角,2013(10).

(5)唐丽,谢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安徽省对外贸易变化和应对措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08(06).

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6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1个无疆界的数字世界,以网络以及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以不可辩论的事实席卷全世界每一1个行业,并重组着全世界财富。电子商务是运用信息技术展开的商务流动,作为1种现代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不受时空限制,和效力高、本钱低、规模广的特色,在商务流动中正施展着愈来愈首要的作用,同时作为1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机制也对于国际贸易瓜葛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1种由计算机、通讯网络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商务流程以及1系列安全、认证法律体系组成的聚拢;是1种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以及结算为手腕、以客户数据为依靠的全新商务模式。与传统的交易手腕相比,电子商务拥有下列特色:

一、无疆界的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以及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以及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以及进程,使国际贸易流动全世界化、智能化、无纸化以及简易化,它的呈现,为企业界长时间以来所构思的全世界性产品、服务调和处理提供了1种公道的解决方案。

二、虚拟的交易平台。跟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电子商务这1全新的商务模式患上到空前的发展,由数字化技术支撑的互联网平台形成电子商务主体流动的1个虚拟空间。大量的贸易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在网长进行,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购物的全进程,既利便又提高了效力。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调查,二00三年全世界网上贸易额到达一.五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二0%—二五%。这1数据表明,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电子商务的利用正呈迅猛发展之势,并将施展愈来愈首要的作用。

2、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利用及存在问题

在国际贸易中展开电子商务是采取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国际贸易数据交流以及展开国际贸易业务流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系统触及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因为它是在 Internet网络长进行的,因而网络成为其最基本的构架。参加国际贸易流动的进口方、出口方、海关、商检、保险、运输方、直接消费者、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都要在因特网中亲密结合起来,共同从事在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利用。并且为了顺利完成整个交易进程,需要树立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以及通用的电子商务交易支付法子以及机制,还要确保交易各方都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全体进出口贸易流动。而所有这些也恰是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并在短短10几年的时间里患上以迅速发展的缘由。

自从我国有了电子商务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必定的成就,可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环境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但存在全世界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安全性问题、税收问题、法律问题等,还存在1系列独有的问题: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利用处于初级水平,发达国家在EDI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与贸易相干部门的EDI 网络互连,我国外经贸与各个部门在国际贸易方面无缝连接尚需光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更新慢,国际物流问题凸起等等。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然而我国目前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范围相对于较小。

二、网络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它请求网络间的数据传递、交流以及处理要有很高的安全系数。而因特网其实不具备商业交易必需的安全性,加上我国仍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还很不成熟,社会信誉体系很不健全。目前对于网上交易发生的影响的主要问题有交易主体的身份辨认,交易进程的商业秘密,电子通信的安全,尤其是未经授权的半途拦截以及篡改,交易以及其他记录的保留以及管理等。

三、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商事法律以及商业习气提出挑战。传统商事立法以及商事习气都是基于“有纸式”交易制订并存在的,但是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触及到非基于纸张的通信以及信息存储办法,因而从某种角度上讲,传统立法模式与电子商务运作是格格不入的。而电子商务触及的种种法律问题,多数仍是立法的空白。这类立法严重滞后的局面,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带来了高度的风险,形成了阻碍电子商务利用的不可忽视的屏障。尽管我国已经在网络信息以及电子商务方面制订了相干的条例,但仍是缺少权威的法律来全面、有效的解决争端,因而,这些风险的存在,也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不乱以及快速发展。

3、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对于策

跟着世界经济1体化、全世界化过程的加快,信息技术愈来愈广泛地利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1大趋势。我国只有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才可能在二一世纪贸易竞争中盘踞主动地位,博得与发达国家站在同1起跑线上的机会。

一、立足于国际立法趋同的取向。“电脑空间的法律是世界性的”。我国电子商务要立足于我国商家在二一世纪的国际贸易中获得1席之地,乃至与发达国家1争贸易份额之短长,毫无疑难必需使自己的立法立足于与国际立法趋同的取向,就像美国《全世界电子商务纲领》第四项原则所规定的,政府应承认因特网唯一无2的特性,现存法律规章凡属可能阴碍电子商务发展者均应加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