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培养计划范例6篇

建筑学培养计划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学;实践性教学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progressive quality training as the main line, highligh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qual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knowledge building architecture, from the culture program adjustments,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to buil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cellence" and Registration architect system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levance to sum up the core of Excellence Program,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rchitecture initial results.

Keywords:Excellence;Architecture;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要求进一步深化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都在根据自身优势和培养目标进行有关卓越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社会资源、教师素养和生源状况千差万别,教学体系的特点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教学成果,从培养方案调整、实践性教学平台的构建、本科教学管理等方面将院校特点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研究基于卓越计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培养方案的相关调整

结合学校培养方案的全面调整,突出设计系列主线课程的地位,强化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同时,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深化专业内涵,增加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课外素质拓展内容。充分地考虑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意见,使课程适应建筑学专业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时展的需要。

1.1突出主线课程

形成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系列课程群,建筑设计基础与毕业设计为该系列课程的起、终点,注意各培养阶段之间的衔接与延续,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与主线课间配合设置,使主线课程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相互支撑形成有机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加强对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2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将专业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工地技术实习、测绘实习、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和建筑设计中的技术措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设计院实习前的选修课中进行设计前期、建筑法规、相关设计规范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和运用这些相关知识。

1.3加强职业建筑师基本素质训练

选修课中开设大量与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相关的课程,并由设计院有实际经验的建筑师讲授和配合指导建筑设计,为学生毕业后获得建筑师资格创造条件。

1.4注重培养建立地域性建筑观

培养方案中体现对地域性建筑观的培养,通过不同气候区域城市建筑设计、环境生态学概论、地方建筑历史概述和建筑节能等选修课的设置,提高学生对地域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的认识。

1.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引进国外优质工程教育课程,推进师生海外培训计划,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2构建实践性教学平台

新的培养方案将理论课前置,为培养 “卓越工程师”的实习、实训提供理论基础,使实习实训时间较为集中完整。培养方案中含有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两大类。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组成。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及课外素质拓展三种。专业选修课是为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所开设的课程,公共选修课和课外素质拓展是为了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所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技术实习、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学分比例达到29%。

2.1从实践出发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在围绕“卓越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从社会素质教育、核心价值教育、持续专业教育等方向探索学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从实践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逐步建立新的教学平台。

2.2加强卓越工程师与注册建筑师的规划教育

将不同专业有关职业和法规的相关课程进一步整合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系列内容;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规划,通过课程设置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目的以及各部分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避免盲目学习;确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交叉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课的学习与设计实践紧密衔接。

2.3增设与专业体验相关的必修选修课程

让学生了解行业状态,探索个人职业方向;增加专业实习和认识学习的教学课时,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体验设计实践;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最终形成以卓越工程师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培养方案。

2.4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实践活动

面向建筑市场,导入建筑设计实践和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使学生获取有着实践基础的最前沿专业信息和知识。充分调动各种因素;组织学生进行楼盘调研、参与行业会展参观等活动,运用讲座、论坛等方式聘请行业专家,通过学术报告和交流学习等方式让社会实践走进校园;建立建筑学专业实习基地,通过校外导师辅导等方式加强学生有关工程素养的培养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切体验社会发展对建筑学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的现实需求。

3加强教学管理和监控

“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条件是利用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校企联合办学,但企业的工作重点在于创造效益,因此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方法,使企业教学的过程得到良好的监控;利用网络化等先进的教学管理平台建立易于操作的社会实践细则,对企业学习阶段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控。

3.1建立科学严格的实习过程监管措施

为了保证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系统化、制度化,采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成果优先转化、优秀毕业生推荐等方式建立校企之间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使各类社会人才组织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促进教学、生产与科研共同进步。通过建立具体的操作方案和规范化的管理手段, 保证校外学习阶段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利用网络化等先进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有效保障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质量,达到保证学习效果的目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方式可以收放自如,但阶段性成果必须加强监控;强化学校的意识,强化学校在教学管理环节的监控作用,突出企业在实践环节的技术作用。

3.2教学过程全面制度化

实行建筑设计课题组制度,由主讲教师和课题组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主讲教师对本课的教学组织、方法及质量负主要责任。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每个设计题目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实行新教师、新开课程试讲制度,由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研室共同把关,并实行教研室内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坚持做到学期初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学期中加强教学检查和各种形式的听课,并组织学生座谈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期末检查教学成果,进行教学总结。

3.3教师教学与考试考核规范化

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和实施教学,教研室及各设计课题组经常在日常教学中就教学进程与内容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协调各教学环节,增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主要实习教学环节中,均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和实习成果有严格明确的要求,要求形成实习报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对重要的实践环节的成果要进行答辩(如设计院实习)。

对教师实行满工作量聘任制,每年结合学校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依据。每学期末,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下达新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按照程序由教研室和学院教学副院长统一安排任课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秩序及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管理,要求教师按照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做到为人师表、规范行为。

5 总结

践行以“卓越计划”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研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与传统,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新的培养理念。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推进,目前也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如何落实和保障教改方案的顺利实施,如何使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如何结合行业发展拓展现有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围绕“卓越计划”的特色和要求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梳理,对具体工作中涉及的矛盾和困难逐步解决,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永卫 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中国大学教学,2011,(7)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2

【关键词】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大学生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对建筑类高校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建筑类专业着重培养从事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当的工程知识,也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造型艺术修养和绘画的能力。同时建筑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国内部分院校的就业情况统计:近几年我国对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需要量仍然较大,但是用人单位对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有关专家曾指出:建筑类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师,应该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全方位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对建筑人才的要求是无论起点高低,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的同时,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作风,勤劳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多方面知识。

然而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职业规划教育树立全程化的意识尤为重要。即有意识地将职业规划教育指导贯穿在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整个过程中,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学生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有侧重、有目标、有重点地分步实施生涯指导。

一、建设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背景

1、建立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是职业规划理论的应有之义

根据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此时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后,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同时,职业规划教育具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掌握职业规划基本方法,掌握相应专业知识,获得就业能力等功能。所以,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此外,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决策过程,需要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注重有计划的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有发展潜力的素质,需要长期的点滴积累,因而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需要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树立全程化的理念。

2、建立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是建筑类高校大学生的需求所致

当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正逐渐增强。调研显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日益重视,有67.2%的学生认为很重要,只有4.2%的学生认为是不重要的。虽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度非常高,但目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却不容乐观,据同济大学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在被访的1013位大学生中,即使在高年级仍有接近20%的同学尚未关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在低年级同学中,虽然有高达38.8%的同学选择“在进入大学前”开始关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但根据个别访谈的结果来看,这部分同学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高考报志愿时对于所报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浅层次认识,不够深入。且有近50%的同学仅仅只是关注,而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仍然不够明确,缺乏系统性,只是有一些零碎的想法。

一系列数据表明,在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时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

3、建立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是职业规划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建筑类高校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教育和整体的规划。但从当前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不少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比较集中在毕业班,教育内容侧重于就业材料的准备和面试技巧的指导,而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咨询方面的参考意见等没有全面展开,不能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系统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意义和价值还没有被普遍认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遍没有职业规划,不少学生因职业生涯不明确而虚度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到临近毕业时才深感后悔。

在这样三大背景下,建筑类高校应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全程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提升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现实要求。

二、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内容

1、目标和特征

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指高校要提高职业规划教育的地位并明确职业规划教育全程化的理念,把职业发展理念和技能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去,依据学生年级递增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建筑类本科生四年一贯制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以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全程化。基本特征是全程化、立体化。

(1)全程化。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覆盖建筑类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从大一开始抓起,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构建了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都能得到职业规划教育与辅导。

(2)立体化。在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性,通过课程、素质拓展、社会实践、主题报告、就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结构的立体化,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综合素质。

2、工作模式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四个阶段”+“十三个计划”的工作模式,以此来构建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1)初级阶段:解决适应问题,培养综合能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对象是一年级大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尽快熟知学校的各种学习、生活资源,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认识自我,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及就业前景;了解将来的就业环境及职业方向。具体可以通过“四个计划”来实现:

新生适应教育计划:开展新生适应性活动,通过校史院史教育及实地参观、主题班会、开学典礼、素质拓展、辅导员见面会、图书馆使用方法讲座、新老生交流会、结对活动等生动活泼的系列活动,让新生同学迅速了解学校提供的学习、生活资源,尽快熟悉大学环境,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专业技能认知计划:具体可先由院系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就业情况等;其次,可以举行高低年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让高年级学长,特别是品学兼优的学长与新生结对子,以便让新生认知自己所学专业,掌握学习方法,投入专业学习。

生涯规划服务计划:建议新生参加校内职业指导课程与讲座,了解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并尝试对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规划;学院层面,通过讲座告知学生历年建筑类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流向。

成才支持计划: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能力提升为目标,组织新生参观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以及建筑设计单位等实地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此外,可以鼓励或者吸纳新生参加学生会、社团、社会实践、兼职等活动,培养新生团体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加强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适应能力;学习并逐步提高英语、计算机技能,鼓励新生通过辅修等方式拓展知识面。

(2)中级阶段:注重全面提升,进行职业准备

这一阶段的主要对象是二三年级学生。此阶段的目标是重点引导建筑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就业市场和自身条件有基本了解,初步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为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可以通过“四个计划”来实现:

职业体验计划:例如同济大学积极与建筑类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见习、挂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职场体验,从而让学生对用人单位和岗位进行认真考察,全面了解实践岗位的相关工作,了解岗位的人才需求和选人标准;此外,在建立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校企之间建立了较好沟通反馈机制,一方面企业可以深度参与建筑类人才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在实习中,学校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于建筑类人才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探索计划:通过校友座谈等形式,邀请建筑类各行业优秀校友,讲授自身在杨浦大桥建设、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奥运会水立方以及世博会建设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体会,告诉同学们工程师在重大项目中所应发挥的作用,通过树立典型事迹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求职信心,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发展轨迹及发展前景;此外,还可以定期分别以公务员、跨国公司、考研、留学为主题,以沙龙形式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朋辈教育活动,增加大学生对职业信息的了解。

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从高年级开始,同济大学规定每位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比例的设计类、实地考察类、测量类等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建立第三学期制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锻炼时间,鼓励广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学校还鼓励或重点推荐大学生积极各类专业竞赛,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同济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同济大学结构设计大学,并推荐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世博会等各类志愿者活动,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职业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职业能力素质拓展训练,邀请专门培训公司,专门设计针对建筑类大学生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建筑类学生的团队合作、语言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设立“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拓展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进一步锻炼建筑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

(3)高级阶段:锻炼实战技巧,开始就业安置

这一阶段的主要对象是毕业班学生。此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建筑类大学生提高择业能力,顺利踏入社会,提供各类支持,帮助大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具体可以通过“三大计划”来实现:

求职技巧培训计划:在此计划中,可以邀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业教师或知名企业经理人到学校为大学生举行讲座,内容包括就业形势、人力资源需求、职场规则、简历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还可以为大学生进行模拟面试,提高其求职面试的实战经验。

就业支持计划: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建筑类行业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但对于初入职场的建筑类大学生来说还是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焦虑心理。对此,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心理援助服务,聘请心理专家、就业导师等专业人员对存在择业心理障碍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专业化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明确职业定位,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就业信心,激发自强精神,以形成面对职场竞争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就业岗位援助计划:在前期与建筑设计类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邀请建筑设计类单位到高校开展就业宣讲会,推荐学生就业,从而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进一步建立动态的人才输入机制。此外,对于有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协作,与有关公司、企业建立“就业帮扶基地”,开展就业岗位援助活动,开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绿色通道。

(4)评估阶段:做好评估修订,提高教育实效

通过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大阶段之后,我们有必要对上述阶段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估,以便对这一体系是否有效进行论证。职业规划的评估阶段的主要对象是校友、企业。这一时期的目标在于倾听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院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评价与建议,及时对调整阶段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具体可以通过“两大计划”来实现:

去向追踪。开展对建筑类毕业生的一年期职业情况进行调研追踪,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根据校友网络,了解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大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中对就业规划发展的关键因素,更好地开展就业工作;

需求调查。开展对建筑类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调查,了解学生对学院职业发展教育的评价与建议;走访长期合作单位,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与企业主管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用人要求以及企业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提供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这四个阶段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建筑类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它立足于就业教育前沿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关要求,对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将建筑类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确立、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综合能力提升与就业、实习与就业等焦点问题纳入内容体系,从而为确保建筑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施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思考

“四个阶段”+“十三个计划”工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工作模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帮助学生增加对建筑专业、对工作、对社会的理解,这不仅是建筑类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建筑类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要求,我们认为要开展好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梯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同样,建筑类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成功开展同样离不开一直过硬的专兼职职业规划教育队伍。具体可以建立一支包括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关工委老同志、就业助管等组成的职业发展教育梯队,结合各梯队的特点分工协作,如院系领导要广泛动员自身资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出谋划策;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主要负责制定就业工作计划、了解学生就业需求、收集就业信息、组织各类讲座、提供就业咨询等;班主任老师主要负责在班级层面做好职业发展教育,了解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关工委老同志主要通过各类渠道为毕业班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主管主要是协助辅导员收集和就业信息等。此外还要借助校内外专业培训机构的力量,积极鼓励和输送专兼职人员和学生辅导员参加国家及市相关部门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

二是整合资源,发挥建筑类大型企业的作用,做好两个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为核心,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建筑类大型企业的作用,做好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拓展校外学生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工程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就业的实战经验,提高实际工程设计与现场施工组织能力。从而能够让学校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建筑类人才的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业合作,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从而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该把职业发展教育与学生工作中的党建、团建相结合,具体表现: 利用党建、团建,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见习、挂职锻炼的机会;通过参加学生会、社团、兼职等活动,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加强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适应能力;

三是以建筑类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特点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为前提和基础。建筑类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有参与施工单位具体建设项目的一线经验。此外,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有鉴于此,建筑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作为设计各类规划方案的重要内容。当然,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探索,促进每个学生既全面又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简介:

花艳,女,(1976-),安徽芜湖人,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土建类高校

课题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研究课题(编号:C1-2013Y07-087);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nxwb12043);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编号:ZD2012006)。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现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7年之后,全国各省分别启动了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享,营造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2]。10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有效的途径。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相比“985”、“211”工程高校,以及文、工、理等传统学科,土建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均存在薄弱环节。如何抓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战略机遇,不断探索总结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土建类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沈阳建筑大学(原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同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被誉为21世纪“建筑新四军”名校,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学科全国排名第9。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全国仅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等6所高校的土建学科整体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专业评估。沈阳建筑大学近年来积极承办、实施各级各类“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笔者结合沈阳建筑大学以及各土建类高校实施情况,研究了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对土建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实施途径。

一、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现状

我国高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主要包括:1)通过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博士生国内访学制度等;2)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3),优秀学位论文评选;4)研究生教育区域合作[3]。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2012年辽宁省开展了适合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内容涵盖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精品课程建设、创新计划竞赛项目、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等。

1.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主体

举办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主体。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2012年承办的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年会诚邀了来自全国土建类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所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为土建类研究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学盛宴,为地方高校及地方建筑业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改革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部级、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稳步展开,各高校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及创新团队发展、专业学位设置、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由同济大学完成的“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课题和北京交通大学完成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沈阳建筑大学入选201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等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3.区域合作、优质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各土建类院校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为优秀土建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育创造了较好地科研、实验与实践平台。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局、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部、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房集团辽宁置业有限公司等签订了联合共建培养研究生协议,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科研同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共建的有机结合,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效

1.搭建了优秀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平台

以辽宁省为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使得以校级为中心,在辽宁省内初步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和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极大地带动了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辽宁省是全国重工业的集中地,也是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中心,更是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核心。拥有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多个土建学科研究生教育单位。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辽宁省土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地位,为全省土建类研究生提供了高起点、深层次、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次,各高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高度重视与局部地区,乃至全国土建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单位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充分利用“东三省”土建学科院校教育合作的良好契机,积极搭建土建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合作机制与平台,形成更广阔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合作平台。

2.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名师讲坛

打造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名师讲坛,有效地拓宽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视野,名师主讲与互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有效形式。为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和经费保障。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定期开展研究生创新讲坛和三名讲坛,诚邀国内外知名学者、研究员及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等为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拓宽的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依托重点学科与科研

以国家重点学科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加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托学科特色,加强了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开展了国际和国内前沿课题研究。如沈阳建筑大学与芬兰、德国、辽宁省、沈阳市等共同开展的“沈阳地区住宅适宜性节能构造研究―以中芬生态建筑为例”、“中欧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合作研发平台”、“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让更多的研究生了解和参与到国内外学科前沿课题的研究中。同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等开展具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学科和课题研究,让更多研究课题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为在校研究生提供对前沿学科和科研的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

三、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有效途径

1.立足学科特色

以学科发展为中心,认真落实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打造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品牌项目,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优化培养机制、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各研究生教育单位和科研院所应加大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吸引和凝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专业内的优秀人才,组织搭建交叉学科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挖掘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3.加强校企联合

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考评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探索学科发展前沿,落实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土建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应更多地依靠地产公司、设计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创新计划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为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有效地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研究生院.扩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4-16.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13-05

建筑类学科作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门类之一,主要培养城乡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乡建设迅猛发展的高潮之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无论项目的数量还是规模都面临着缩水,进入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对建筑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和差异化。为此,反思教育现状,探讨符合当前及未来行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的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要求,提升培养水平,

建立培养目标各具特点、培养渠道多元的教育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城乡发展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不仅关乎建筑类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更是事关建筑类学科教育发展的大事。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建筑类研究生培养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最早由William Spady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应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的必要前提。这种教育理念提出后,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好评。在美国,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引入到高校教学中,也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贯穿到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2016年6月,中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成员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具有国际权威性,加入这一协议签约成员国也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建筑类学科作为工程教育学科之一,其培养的工程类人才也面临着与国际工程市场全面接轨的问题。相应地,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借鉴美国工程教育已普遍接受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引导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是以成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课程安排和教师授课内容都要围绕学生学习的成果导向来设计。成果导向学习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技能而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成果导向学习理念中的成果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明确的学习结果,以及能够反映学生运用学习内容、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学习成果目标贯穿于课程设计、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培养模式的设计,包括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等,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先确定期望成果,然后再根据这个成果目标来设计相关的课程,并将成果学习的过程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在校学习与岗位就业之间的距离。

(二)新常态下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困境

建筑类学科原仅建筑学1个一级学科,包括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对应的本科专业则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等。在纵向体系上,以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为例,同济大学李德华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三竹节”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竹节”是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规划师和设计师;第二个“竹节”是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带领一组规划师、设计师共同工作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者;第三个“竹节”是博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学科建构、学科思想和理论创新的高端人才[1]。

2011年后,建筑类学科由1个一级学科调整为3个一级学科,且每个一级学科都分设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不同学位类别,其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必须先行通过专业评估才能申请获得授予权。学科调整带来了学科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对复杂的学位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新认识。

五年来,拥有全部类别授予权的部分学校逐步明确了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型以培养设计能力为主,学术型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据此拟定的培养方案也较之前重点突出、体系清晰。但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培养目标不具体、定位不明确、课程模块设置模糊、特色不突出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个别不具有全部类别授予权的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模糊,也没有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大多数学校研究生培养采取了以低层次的市场需要取代了高层次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人才培养。反映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则是与本科设计能力培养存在较多的重叠,而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忽视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和设计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就培养出口而言,仅具有学术型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既要考虑高级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又要考虑通过专业评估获得专业学位授予权所需要的以设计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培养来源来看,由于本科专业也存在专业学位和普通工学学士学位的区别,专业学位的培养更加强调职业性。建筑学类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设计院和与设计相关的单位,因此,很多学校过多地注重了设计方案构思能力和画图技能技法的培养,而从根本上忽略了研究生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分专门化的课程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设计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到位。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建筑类研究生培养的思辨

(一)从技能性到研究性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规划与建设的转型,建筑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纯的设计技能性教育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只有通过加强研究生基础研究能力培养、增强设计的科学性、提高对工程项目的全程全面把握,才能成为设计项目的核心人才,满足设计市场的需求。

(二)从学科导向到目标导向

传统建筑类研究生学科教育遵循学科导向,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线性封闭的科学问题,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的内在需要,从课程体系的科学完整性开始进行“正向”设计,教育的结果主要满足内部需求,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外部需求。

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建筑教育“正向”设计的学科导向,而转向反向设计的成果导向。在教学设计上,从需求出发,根据外部市场对建筑类学科发展的要求变化,分别从培养研究生的内部需求和外部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二个方面来决定培养目标的设定,再由培养目标决定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从而开设合理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这种基于需求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保证了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只能是教师根据适时调整授课内容来适应外部变化,但很难做到适应外部需求。

在成果教育理念导向下,建筑类研究生教育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始终围绕目标导向,重点强调培养目标要以需求为导向,毕业要求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要以毕业要求为导向,资源配置要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为导向。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贡献与责任,每位研究生要明确自己所学对达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作用。

(三)从以教师中心到以学生中心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主要取决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是学科导向教育的必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则转变了以“教”为中心的观点,转向以“学”为中心,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之于学”的教学理念,即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遵循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即教什么取决于学什么,怎么教取决于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取决于学得怎么样。也就是说,以W生为中心要求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都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达到毕业成果要求来进行,要求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了解学生学什么内容和如何学习的方式与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并采取合适的教学评价方法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

中国高校目前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对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而监控的结果并不一定能直接指导改进教学,即系统本身不具备持续改进功能。而一个功能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应该具备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特征,即通过体系的监督功能发现问题,再通过持续的功能改进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基于成果导向的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通过持续地改进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断满足内部和外部需求,通过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来达到毕业要求。

三、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一)成果导向建筑类研究生培养理念

1.能力本位理念:聚焦研究生最终的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倡导能力本位,强调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采用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弹性多样的学制设置,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聚焦研究生最终的能力,以能力本位教育为指导,实现以研究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建筑类研究生能力本位教育首先基于就业市场职业分析提出个人能力目标,据此进行结构化、模块化的课程开发与编制。其次,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以研究生为主,可以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授课或实践。最后,注重全程客观的教学评价和及时的意见反馈,从而不断修正、更新课程设置。

2.人本教育理念:以研究生的发展为中心

成果导向建筑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树立人本理念,以研究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发展机会和成功心理为目标导向,重视学生长远的发展。这种发展理念要求建立较高并具挑战性的绩效标准,并且通过挖掘每个学生成功的愿望和潜能,用积极的教育期望,坚定的教育信念,帮助学生达到标准。通过动态的内外需求来调整学生的成果要求,从而调整课程体系设计。这种动态的基于人本主义思考的教育方式,通过动态目标的调整,能够给学生的未来发展树立成功的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职业教育理念:强调培养与就业相联系

成果导向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吸收基于实用主义的职业教育的思想精华,强调课程的多维和整合,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高度关联。根据学科门类自身的特点,建筑类研究生培养要打破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课程壁垒,不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培养经验,更可以通过完善学校教学制度,实现两种学位课程互选与资源共享。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课程与工程实际之间的联系,实现设计领域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的“纵向贯通”; 强调个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做到高层次设计研究人才培养的多元途径的“横向交错”。

(二)创新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针对建筑类研究生现有培养体制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重点在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核心和支撑。这三个领域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为:通过课内外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实践专业知识是基础;在反复的设计研究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从问题本质入手寻找解决途径”的专业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则来源于知识、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不断体验,并得以强化成为支撑,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能有效地解决建筑类的复杂问题。

从不同学位类别的角度来看,上述整体目标可以形成一定的偏向:学术型偏重于研究性问题的解决,而专业型更偏重于直接性的创意解决。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则允许在达到培养目标的基础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异和偏向。

2.培养内容的与时俱进

在建筑类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目标下,设置的教学内容应当有所差异。基础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和交叉学科知识、研究性的设计操作实践及交流沟通,以及专业科研与协作训练。其中,研究性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实践的主线,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及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上,专业型更偏重于工程问题,而学术型更偏重对理论问题的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根据内外部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培养目标内容,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高效的指导方式,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3.评价方式的全面创新

教学成果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完全可以创新评价方式,引入外部力量。过程性评价可以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专业实践的每个环节中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加入项目实践进程的压力。结果性评价则由校内、校外导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设计实践、学位论文,考核形式包括分析、论证和结果阐述。

(三)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般是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内因和外因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提高个人主观能动性是OBE教育理念的关键,而研究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规划意识则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要来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唤醒研究生自我规划意识的切入点,“认识我是谁”“欲往何方”“何以至此”是思考的起点。“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应该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收获这些教育成果”“我怎样才能获得这一教育成果”“我如何知道我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发展目标”,这一连串问题是开启主观能动性的钥匙,从而将成果导向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个人自觉的行动。

2.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建筑类学科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设计技能训练还是设计研究学习,都需要具备和提高这一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参与学科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学生专业兴趣、提升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实践证明,多样化的专业类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类研究生专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归属感。

优化、创新教学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设计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从而达到“做中思”和“思中学”的教学效果。如将课程论文转化为“选题―摘要―大纲―全文”4个阶段,再分阶段纳入课堂讨论,使研究过程充分呈现出来,达到训练创新研究能力的目的。

3.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

现代城乡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对人才的要求也趋于复合型。从建筑类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多学科融合已成趋势。而研究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培养,这将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应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其他学科课程;在专业教师的配备上,除应吸纳具有丰富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外,还应注重相关知识领域学科的交叉。

4.加强国际合作培养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是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化合作培养体系通过学生走出去交流访学、外籍教师请进来承担课程,到中外师生合作联合设计教学的常态化,使建筑类研究生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思路,有效拓展创新思维,不断修正和提高培养目标,最终得到高水平、高规格的培养,实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5.开展校企合作培养

大多数建筑类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某些实际问题的把握经验不足,这种情况明显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另一角度,长期在企业工作的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由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及研究课题的性质,聘请在该课题领域富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作为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研究生既能受到严格的理论训练,又能得到实践经验的传授。校企合作也是目前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比较有效的方式。

四、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外已有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其教育理念与建筑类学科的目标和学科特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正_方向。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到建筑类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中,通过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体制的转变,提高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以适应中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建筑类市场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Spady, W. D..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Arlington[M].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1994.

[2]吴志强.李德华文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 伍伯妍. 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5(4):210-211.

[4]赵秀敏. 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7-81.

[5] 李志义,朱泓,,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9-34,70.

[6] 启泉. 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园林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吉林农业大学校1997年设立园林专业,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专业,目前同时有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迷茫和不理解:这两个专业什么关系?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所以探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首先从专业设置入手。

一、园林与风景园林

1.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2年颁布执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关于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如下:

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专业代码090502,原专业代码090401)隶属于农学门类(代码09)下林学类(代码0905)的本科专业[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农学类(代码09)林学(代码0907)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2803),取代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代码080708W)、景观学(专业代码080713S)、风景园林(专业代码080714S)三个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代码08)下建筑类(代码0828)的本科专业,与建筑学(代码08280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平行设置[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工学类(代码08)风景园林(代码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共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2]。

从上述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来看,“园林”和“风景园林”相去甚远,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又是是怎么定义的呢?

2.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

关于“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3]。

关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学科外延涵盖包括:①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②自然遗产、文化景观、保护性用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③传统园林的鉴别、评价、保护、修缮与管理;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参与“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⑤旅游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⑥各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⑦风景园林建、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医疗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⑨园林植物应用[4]。

从上述对“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外延上有了变化,“风景园林”的外延似乎要比“园林”的外延更加广泛,更加现代,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所以说“风景园林”是社会发展至现代对“园林”的丰富,只是在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曾用名,其实质是一个事物。

造成园林和风景园林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上不同的局面,应该是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4]造成的,其基础学科主要有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分属于关系较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历史较短的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所致。

二、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15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5]及《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6]为指导,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同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专业定位

园林(或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非常庞杂,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和实践2个层次,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上述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安排在一个专业、4年学习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或侧重。经过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基本保证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能力,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兼顾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和园林工程与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或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根据社会调研,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是需要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园林植物及其生产、繁殖、应用的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规划设计和植物应用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施工管理的能力。

4.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方面,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保证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表现、园林工程与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但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体系中两个专业都强调园林植物应用,是根据我校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强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基础优势。

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根据社会调查,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反馈的信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制定当中,更加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分量。具体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园林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园林苗圃学实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园林植物昆虫学、病理学实习、园林工程实习、测量与3S技术实习、园林植物育种实习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树木学、花卉学独立实验、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风景园林专业:素描实习、色彩实习 、植物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构造与结构实习 、测量学与3S技术实习 、园林工程实习、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风景园林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6.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下面按照知识体系,把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如下:

6.1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E、无机与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生物化学B。

专业课: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配置、花卉商品学、插花、干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昆虫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中外园林史(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6.2风景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

专业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画法几何、素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构成、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技法、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施工图设计、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色彩、阴影透视(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三、小结

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确定毕业生规格,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各有侧重,同时利用我校条件,发挥我校特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Z].2012.

[2]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3-5.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增设风景园林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 2011,27(5):4-8.

建筑学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卓越计划;土木工程专业;企业深度参与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本文就“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就土木工程专业展开专项讨论。

通过企业的深度参与培养的过程,可以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熟悉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标准,提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涵养职业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独立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内某一专业方向设计与运行、分解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工程师。

为了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做到扎实有效,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深入踏实的工作:

一、建立企业遴选制度与校企合作方式

合理的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使校企合作成为可能,尤其是使二者的合作关系发展成为利益双赢的局面,可以大大增强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的动力。因此建立企业与导师的遴选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方式成为保证企业深度参与有效性的首要环节。

1.调研本地企业概况,明确企业参与目的与责任

从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来看,选择企业应以本地区(即与学校同一区域)企业为主。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为例,该校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分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地下建筑与工程三个方向进行培养。根据该培养方案中的培养方向,合作企业主要分为施工、监理和设计三大类。就福州地区而言,由福州市建筑业协会相关信息显示,该市建筑施工企业共281家(其中具备一级资质企业44家,二级资质企业136家,三级资质企业101家);福州企业名录信息显示福州工程监理公司约33家;另据《中国设计院名录大全》(福州卷)资料信息显示,福州市土建类设计院约63家。从相关企业数量上来看,学校可选择的合作企业的范围还是比较宽松的。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前提,必须明确企业深度参与的目的与责任,使校企合作不只是停留在口头或是签订实习基地的一纸合约上,而是要落到实处。

企业深度参与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一是校企联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确定培养评价体系;二是通过企业参与及时反馈行业最新消息和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三是使企业在参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近距离的从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考察学生,从而筛选出更符合本企业需求的人才,缩短企业培养基层人员的时间,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深度参与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合适的顶岗实习的岗位,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换岗轮岗几率低的技能锻炼的实习机会[1];二是提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实习实训等任务。

2.完善校企教学合作档案,设置更符合企业实际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合,直接制约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故学校应在遴选企业名单之后,对有意向合作的企业应做深入研究,设立合作档案机制:一是建立企业业绩档案分析企业近年主要主持的项目、成果和即将投产项目,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为后期制定专业课程企业实训方案提供依据,使实训内容和企业生产实际相对应,从而更有效的利用企业资源;二是建立企业各类高级人才档案,便于学校根据个人特长及素质,确定不同类型的导师参与教学的方式(如讲座、现场教学、实训指导等),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导师的能动性,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建立企业需求档案,通过加强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如采取订单式课程设置),调整部分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企业参与的动力[2]。

3.建立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增强企业深度参与的动力

企业的深度参与培养是学生在完成学校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补充环节,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企业参与的深度是建立在校企合作深度基础上的,而校企的合作深度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其成效在于是否促进彼此发展。校企合作深度与校企合作链条长度,合作面宽度成正比,合作链条越长,合作面越广,双方的接触点越多,相互间的依赖性也越强,合作深度也就自然加深[3]。

如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土木工程系与福州市名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一致达成建设“土木工程系暨名筑实业集团技术中心”,包括实验中心、工程检测中心、研究所(结构抗震研究所、高性能砼研究所、复杂结构研究所、创业创新工作室等)的合作方式。其中技术中心建设地点为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实验大楼,所需的不动产由阳光学院提供;名筑实业集团公司作为技术中心建设的主要承担单位,负责技术中心的设备购买,设备资产属名筑实业集团公司所有;技术中心的管理和运行由土木工程系负责,双方共享技术中心资源;双方在技术中心内合作的项目,共同享有申报各类荣誉、奖励的权利,申报前须经双方协商确认。

以此为基础,名筑企业积极参与了阳光学院土木系一系列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1)设立土木工程“名筑”特色专班。由阳光学院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名筑”特色专班,针对企业需求,共同量身定制“名筑”特色专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制定培养方案中,聘请实业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专家一起制定专业定位培养规划,双方共同商讨按照社会与行业需求设置教学体系,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

(2)名筑实业集团公司选派一名高级工程技术骨干作为阳光学院土木工程系的特聘系主任、特聘教授,与阳光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共同负责土木工程系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双主任”的有效模式,土木工程系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和理论教学环节,特聘系主任负责实践教学环节。

(3)名筑实业集团公司提供高级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专家和工程技术骨干担任双师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建设,合作开发专业教学的工程案例,担任土木工程系实践教学课程的部分教学,定期开展工程技术学术讲座与工程实践技术实务讲座。

(4)按照培养方案,结合名筑实业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接收学生的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接收人数由名筑实业集团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土木工程系负责推荐符合要求的学生)。除定点安排学生上岗外,另指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骨干指导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

(5)名筑实业集团公司根据需要选聘阳光学院土木系毕业生就业。仅2014届土木系毕业生已有31名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4.6%)成功获聘成为集团公司成员。

由阳光学院和名筑实业集团的技术中心共建合作可以看出,此举既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储备和培养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又大大提升学院的理论实践能力。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可谓是形成双赢互惠的局面。

二、细化专业课程企业实训方案

为了配合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学校培养方案中应提供详细灵活多样的企业实训方案,便于更好的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

如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企业实训培养方案就分别提供了土石方工程施工工程、建筑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浇筑及模板工程、建筑结构安装工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等多种分项实训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工程进展情况选择对应的实训计划,使得企业真实参与成为可能。

另外,在具体制定相关的实训任务书时,对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都应该作出清晰详细的说明,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性和方向性,便于后期的评价和监管指标的确定,从而使实训计划的完成扎实有效。

三、建立企业实践环节中质量保证体系

企业深度参与的成效的关键在于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形成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其中加强对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监管力度最为重要。

在企业参与实践工作培养过程中,可采用常规监控、定点监控、定时监控等多种监控方式以及多方监督的相互交叉管理的模式。即通过日常工作执行情况记录如实习教学质量执行情况表、毕业设计工作质量执行情况表等进行宏观控制;通过组织校督导组专家莅临施工现场听课、座谈,到相关项目部巡查等形式进行定点监督;阶段性的或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评审,如专项自评工作、学校定期组织的或上级部门专业评估(包括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阶段检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等);通过电子媒体、电话等多种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等对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的监督,并就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过程及管理方法等方面展开调查讨论。

收集各项监控信息之后,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反馈,便于迅速整改和调控。同时制定或修改相应制度和标准,形成一个闭合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得卓越计划的各实践环节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使得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在现阶段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而在市场经济主体下的企业的主要目标即是创造经济利益,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到企业参与定岗实习,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方面的收益,反而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安全隐患方面)。只有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且高校自身又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使校企联合得以更顺利的展开,这样不仅要求加大卓越计划的社会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同计划的理念,同时要求学校建立对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环节的鼓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项目的研究意识与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校企联合的被动局面,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任伟.浅谈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模式[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8)

[2]林建.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