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安全论文范例6篇

生活安全论文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广西北流市环城小学去年秋季期开始招收寄宿生,现有住校生173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他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自主体验活动等作为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和学校全体领导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该校住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制管理领导小组,专门安排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和值周领导,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培训,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使寄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学校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教师职责》、《守班教师职责》、《晚间活动安排》、《住校生检查情况记录》、《住校生管理考核细则》、《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寄宿生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寝室室长培训,充分调动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值周领导和室长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住校生内务管理,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丰富生活 提高能力

学校根据上级关于《寄宿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注重对住校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怎么写论文论文下载。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住校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专门制定了《住校生晚间活动安排》,给住校生安排了看电视、做游戏、讲故事、写字比赛、书画比赛、语数知识竞赛、诗文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我洽校长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过得快乐,并从活动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安全 严格督查

学校千方百计把住校生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住校生会、教师会等场合教育师生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制度,制定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预案,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对校舍、师生伙食、小卖部等场所的督查,确保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道安全。

五、后勤保障 优化环境

为了让住校生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认真规划,抓紧安排,专门为住校生安装了电风扇,并定期对厨房、饮具、餐具、寝室进行消毒,每天菜谱不同,做到饭热菜香,确保住校生在校吃得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此外还安排了老师、领导值班,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安全设施检查,每天早上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床铺及物品摆放进行检查,学生在洗浴时,生活老师进行守护,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值班人同认真填写宿舍日志。

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踏实地抓好寄宿制工作,使学生在校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2

在安全生产论坛会上的总结讲话同志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认真筹备,今天上午,我矿首届安全生产论坛会如期召开了。刚才,来自基层单位的几位同志发表了自己的论文,首先,我代表矿党委、矿行政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向莅临今天会议的集团公司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它关系着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的兴衰成败,但煤矿安全生产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想抓好确实不容易。我们今天举办安全生产论坛会,目的就是及时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的内涵,使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实现快速提升,促进矿区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刚才,几位同志谈的都非常好,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像刘成明同志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安全文化生产力》是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相互渗透的成果,周卫星同志的《煤矿安全质量工作方向的探索》是在较长时期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践中认真摸索和总结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应该说,我们几位同志的论文质量都是较高的,对今后改进我矿的安全工作、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推进安全生产论坛持续有效地开展,下面我再强调两点意见:一、加强宣传,积极参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举办安全生产论坛的重要意义,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以较高的热情投身于这项工作中去。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改进安全管理的方法,创新工作形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经常举办安全生产座谈会、安全生产大家谈等群众性活动,启迪广大职工对安全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变职工参与安全生产论坛过程为学习安全知识的过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过程控制、从事故查处向事前预防、从他律管理向自主管理、从简单粗放管理向法制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转变,通过广泛参与,不断夯实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二、围绕重点,攻坚克难首届安全生产论坛的成功召开已经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煤矿安全工作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工作,受不同时期职工心理、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此,要继续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刻苦钻研、潜心探索,结核我矿实际,围绕如何提高职工教育培训效果,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班队管理,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制约我矿安全生产的难题进行开展,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安全论文。同志们!安全生产论坛作为一项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现在到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借本次安全生产论坛会的东风,结合当前矿井百日安全活动的开展,做细、做实我矿的安全工作。安监处、宣传部、职教办等部门,一方面要组织好优秀论文的学习交流工作,另一方面今后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研讨会,为各单位交流探讨创造有利条件,指导、帮助基层单位总结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工作现状,认真反思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虚心向兄弟单位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我相信!通过举行本次安全论坛一定能够为我矿的安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也一定能够推进百日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实现到年底的安全生产,为今年的工作收好尾,为明年的工作起好步。谢谢大家!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3

经过两个多月的认真筹备,今天上午,我矿首届安全生产论坛会如期

召开了。刚才,来自基层单位的几位同志发表了自己的论文,首先,我

代表矿党委、矿行政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向莅临今天

会议的集团公司领导表示热烈欢迎!

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它关系着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家庭

幸福,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的兴衰成败,但煤矿安全生产又是一项

艰巨复杂的工作,想抓好确实不容易。我们今天举办安全生产论坛会,

目的就是及时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不断丰富安全管理

的内涵,使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实现快速提升,促进矿区安

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刚才,几位同志谈的都非常好,既有很高的理论

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像刘成明同志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安

全文化生产力》是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相互渗透的成果,周卫星同

志的《煤矿安全质量工作方向的探索》是在较长时期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实践中认真摸索和总结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应该说,我们几位同志的

论文质量都是较高的,对今后改进我矿的安全工作、创新安全管理方法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推进安全生产论坛持续有效地开展,下面我

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加强宣传,积极参与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举办安全生产论

坛的重要意义,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以较高的热情投身于这项工作中

去。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改进安全管理的方法,创新工作形式,结合

本单位的实际,经常举办安全生产座谈会、安全生产大家谈等群众性活

动,启迪广大职工对安全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变职工参与安

全生产论坛过程为学习安全知识的过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和事故防范能力,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过程控制、从事故查

处向事前预防、从他律管理向自主管理、从简单粗放管理向法制化、制

度化、人性化管理转变,通过广泛参与,不断夯实矿井安全生产的基

础。

二、围绕重点,攻坚克难

首届安全生产论坛的成功召开已经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出了不少优

秀的作品,但煤矿安全工作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

的工作,受不同时期职工心理、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

此,要继续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刻苦钻研、潜心探索,结核

我矿实际,围绕如何提高职工教育培训效果,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

作,加强班队管理,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制约我矿安全生产的难

题进行开展,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安全论文。

同志们!安全生产论坛作为一项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安全工作只

有起点,没有终点,从现在到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安全工

作任重而道远>:请记住我站域名/

全活动的开展,做细、做实我矿的安全工作。安监处、宣传部、职教办

等部门,一方面要组织好优秀论文的学习交流工作,另一方面今后要定

期召开安全生产研讨会,为各单位交流探讨创造有利条件,指导、帮助

基层单位总结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工

作现状,认真反思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虚心向兄弟单位学

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我相信!通过举行本次安

全论坛一定能够为我矿的安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也一定能够推进百日

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实现到年底的安全生产,为今年的工作收好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4

按照《XX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X安办发(2020)X号)要求,为深入贯彻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中央、省、市、县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活动精神,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提升公众安全素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等宣传平台,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为杜绝林业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主题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三、活动时间

2020年6月1日-6月30日。

四、组织机构

根据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林业系统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林业系统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局长)

副组长:XX。

成员:各下属单位、各站室负责人

五、活动内容

(一)举行“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

5月底至6月初,全系统结合实际举行启动仪式,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

(二)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专题学习,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职工深入学习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实施方案》,加深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理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开展“排查整治集中行动”专题活动消除各类隐患。

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各下属单位、各站室要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要根据各自安全生产职责,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有效遏制和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并积极做好宣传警示引导教育活动。

(四)开展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培训

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结合林业系统行业特点,积极组织各领域内安全生产培训,辅导传授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扩大安全宣传教育覆盖面。积极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国务院安委办举办的“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授课学习。

(五)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6月16日上午8时30分参加统一组织的广场咨询日活动。通过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在电视、报纸、重要路段等可以展示林业安全知识的场所播出、悬挂。通过开展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大家关爱生命,提高安全素养。

(六)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积极开展林业领域安全生产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农村大喇叭广播、宣传车沿人流活动地宣传等方式宣传林业安全生产。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七)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安全生产月”期间,积极开展预防安全事故、紧急避险、防火现场工作纪律、防火灾疏散为重点的知识培训及演练,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逃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要督促林区乡镇、涉林单位开展以森林火灾扑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重点的演练,以便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下属单位、涉林单位负责人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指导活动开展,制定活动方案计划。主要领导要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真正抓在手上,落实人员、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围绕主题,注重实效。

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行业实际创新形式、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卓有成效地完成好各项活动任务。活动目的要重在提升涉林单位与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为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做出应有贡献。

(三)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下属单位、各站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宣传车等载体扎实有效地宣传安全生产和本行业、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好的做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认真总结,积极上报。

各下属单位、各站室要注重总结经验,安排专人将本单位、本部门活动开展情况、经验总结收集上报。同时,各单位、各站室要于6月11日、18日、25日15:00前报送活动开展和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电子版材料。6月30日前上报活动总结。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校 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 问题 对策

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把安全逃生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后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效仿。2006年北京市将安全课设为高校的必修课,并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这种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成熟的经验,有些高校对安全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与科研、教学等相比,安全教育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当前的形势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认识到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一、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1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

2 部分人员素质难满足需要。现有的安全教育队伍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对安全教育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论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些学校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的实践锻炼,导致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亟待充实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体工作又能开展教学的安全教育师资。

(三)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时效性有所欠缺

1 安全教育课程缺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却没有把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规范管理,教学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经常以讲座、报告、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统性不强,因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现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现阶段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大学生有关联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但是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未被纳入教育的视野,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新内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如人意

1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从而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 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 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2 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三)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

1 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2 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渗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体系,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发挥专业教学课堂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也应当传授一些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高校的特点,做好阶段性的安全教育,对重点人物、重点阶段、重点任务要做好专题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1 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对学生宿舍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也可尝试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隐性教育

生活安全论文范文6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设安全文化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观念,论述了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安全法规的生命力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安全文化要素关系作用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3.申维辰,科技创新与发展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