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会计论文范例6篇

建筑会计论文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1

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海外建筑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必然承受更为巨大的经济风险。而我国国内的施工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受到国家缩进银根、抬高建筑企业贷款门槛的影响,承受着更为巨大的资金压力。这种情况下,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对资金的总体利用水平,对于施工项目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1.制度建设缺乏,无力应对突况当前阶段,有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总体认知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层次,虽然对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渴求,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所具有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意识不强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整体水平普遍较低,在突况的应对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应对预案,因此往往手足无措,进一步增加了局面的混乱。

2.人力资源环节漏洞频出,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作为当前阶段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要素,人力资源对于提升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施工能力、管理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任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仅有资金、制度显然是不行的,资金的运转必须有人作为支撑,而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同样也在客观上需要人的执行。但是在当前的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短缺非常严重,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缺失,已经从根本上影响到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必须认识到,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有效的留住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客观存在,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同样也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整体财务水平的提升。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缺乏监督机制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依托,只有制度化的解决方案的制定,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为其财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包括财务分析、资产管理在内的诸多财务基本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财务管理制度化更是无从谈起了。

4.管理者投资意识过于强烈,干预常规财务管理在当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实际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而在本身没有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同时,他们往往也具有非常强烈的投资欲望,希望所掌握的企业在其他行业也同样能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盲目的投资并不会带来较好的效果,不仅无法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反而会导致原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防范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企业的总体经营情况受到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的直接影响。而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指标分解、指标控制以及指标考核三方面的工作完成的。项目部门需要在上级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固定资产的购买,这是保证资金安全、防止资金非法转移的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同样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材料采购方面,必须完全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对所有进场材料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计量和验收,以规定的流程和程序来审核、支付费用。

2.加强项目资金的预测作为一种典型的先定价再生产的产品,建筑产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和预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预测的依据也往往是通过合同中所规定的价格进行的,以对施工情况了解较为深入并能够熟练掌握本公司的施工成本的财会部门根据以往经验来进行预测意见,然后结合本地区的其他施工项目成本情况来进行资金使用计划,分阶段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和项目发展的进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2

(一)独立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一般都是由各种单个的项目组合起来的,例如房地产建设项目就包括土建项目和电气安装项目等,这些单独的项目在工程造价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采用的都是“定单成本计算法”,对每个单独的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达到工程预算成本计算基础与实际成本相统一的目的。

(二)分级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开展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施工企业的材料物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都随着工程项目部的业务地点而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反映出真实的项目建设情况,需要采取分级核算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核算,避免出现会计核算业务与施工具体情况相脱节的现象。

(三)分段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高,很多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采取竣工核算的方式会对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除了一些施工期限短、工程造价低的建筑工程采用竣工核算方式以外,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采用分段核算的方式进行。

二、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信息传递存在的滞后性和信息传递的失真性无法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首先,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会计核算面临着庞大、复杂的工程记录、工程报告和工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繁杂性。其次,建筑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和工程部业务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相关财务报账、发票票据等无法第一时间传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不论是通过外部快递的方式,还是内部传递的方式,会计信息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拿到的是经过传递后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相关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执行标准,导致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工作中不明确核算主体是谁,也无法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量和企业性质规模进行合理的核算。其次,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成本支出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对核算方法选择错误,有时候为了达到施工企业的某种目标会故意会当期利润进行改变,这些不规范的核算操作都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偏差的信息。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包括已经明确发生的支出项目,而且也对一些需要处理分析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也要进行核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方面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从而无法保证建筑施工项目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首先,随着会计电算化学科的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工作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现代办公能力较低,有的甚至无法开展电算化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其次,有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被人误导、利用,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和财务报表,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另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但是很多建筑企业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工程性质制定合理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规范操作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主体,界定明确的权责关系,结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健全相关规范操作标准,积极转变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其次,结合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并对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和相关操作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异地工程经济活动的提前报批、发票凭证保存等等,让建筑施工企业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做好有据可依。另外,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地位,让职工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会计核算工作与职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政策相挂钩,完善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首先,在设施设备上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相关的财务处理软件等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提高会计核算的采集、录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核算工作平台,各部门和各项目部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将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核算人员也能够将核算结果通过系统平台及时的反馈给各部门,为各部门下一步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调整等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队伍

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会计核算队伍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根据施工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原有水平,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训方案,通过讲座、座谈、上课的方式将会计核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传递给工作人员,并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经验的共享。其次,注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防止各种会计核算舞弊、钻制度漏洞的现象发生,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

四、结束语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3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已广泛普及,但缺乏深层次发展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仅方便了会计核算,对会计信息工作的收集、整理和为企业提供信息等方面都提高了准确度和便捷度,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当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整个行业的特殊性,点多面广,内部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局限于替代以往手工账务工作,缺乏更深层次的发展和管理。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体来说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总体财务管理系统实行电算化管理还是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资源。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十分混乱,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局限于替代手工记账,也仅仅是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整体会计决策、为公司战略提供信息等方面还缺乏基础性信息系统的配合。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缺少有适合本行业要求的电算化软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所使用的财务系统无外乎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新中大等比较主流的财务软件系统,但这类综合性的财务软件系统,往往注重本软件公司自身的开发特点,而且各个财务软件相互之间不兼容,帐套数据不能有效传输;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和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薄弱,对财务软件相关功能缺乏系统有效的应用,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软件对本公司财务整体决策的支持,未能有效的提供可参考性的决策信息,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短缺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往往户外作业,作业环境相对艰苦,造成许多大中院校毕业生对建筑行业排斥,因而使整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队伍人员知识老化,财务队伍人员断层,对计算机应用不够熟悉,而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既精通建筑行业财务知识,又懂得电算化核算的复合型人才,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真的是求贤若渴。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性风险、保密性差

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财务系统中的数据往往涉及到公司的机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整体状况,关系和决定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对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不够重视,对会计数据的保密性亦做的不够好,存在着诸多隐患。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财务系统的整体防护,做好日常数据备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财务数据安全。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潜在风险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

由于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配备财务人员素质各异,加之每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和执行各异,就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增加了会计部门内部管理的难度,对会计部门整体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职责分配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在传统手工的会计系统中,每个过程和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内部工作人员职责较为明确,而且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通常授予管理员和操作员一定的权限,而在权限的授予和设置过程中,未能通盘考虑到整个财务体系,未能结合手工账务系统时的经验,在权限操作和访问设置过程中,各道工序缺乏有序的牵制和控制,给财务工作带来风险。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电算化管理后,电子帐套的财务数据来源于最原始的记账凭证。除了原始凭证和报表,其他会计信息资料都储存于电脑中,这其中就存在隐性的财务信息风险。其次,在整个财务体系中,各道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控制,输入错误或者结算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正确,影响了公司正常决策。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做好内控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合本企业模式的规章制度,以相互制约、职权分离,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电子档案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等,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约束。

2.坚强建筑施工企业电算化人员的道德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依托,完善用人机制,改善人才待遇,加强团队精神,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素质高的“双高”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的主体诚信。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部审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完整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人们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行业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我们就要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加以认识、提高。理念的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之泉,它对于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种动力。许多的优秀建筑设计都源于创新。只有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才能有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同。经典的建筑作品已经被作为人类文明的辉煌载入史册。许多保留至今的古老经典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把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称为“标志性建筑”。它们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厚的收入。而与之相比,那些枯燥乏味没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已经或即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决定了建筑设计师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今后建筑业的发展。

一、建筑设计创新理论应具备的基础

创新,就是具有创造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具备创造新鲜、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的一种思维能力。这就对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日俱增,普通的建筑作品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而很多建筑师,设计者们不敢大胆尝试、创新、改革,而是因循守旧,照搬硬套,故而很难有好的建筑作品。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动力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并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地理、环境、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一系列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上述这些强大的理论实践武器来武装自己,这是成为一名一流的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条件。所以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化建筑设计的竞争中,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被淘汰甚至于领导潮流,创新是建筑师们重要的武器,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二、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

1、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达到理论的创新

理论本身是一种用于分析推理及构思创作的方法论,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理论产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应该更加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应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求取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新世纪里,推动建筑创作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建筑设计创作本体规范理论应得到重视

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指出了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

所谓范式,即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信念、技术方法,即一门科学学科应具备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筑设计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强调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3、加强本土论建筑理论的研究

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传统十分丰饶,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艺术风彩,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路

1、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2、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均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在于不断地创造和革新。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把建筑作为艺术的高度出产具备新品质、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

3、建筑设计融合于城市设计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人文精神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

5、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而且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会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