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例6篇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广大村民学会了使用远程教育这个有用的系统,也让我们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强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期生活。我们大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多做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结合。我们更加要从课本中走出,多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上。短暂的志愿服务,更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家乡父老乡亲的辛苦,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这次深刻接触的活动也使得我更加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在这次活动中,我也结合自己的法律专业,利用镇政府能够提供资料打印的条件,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些农村法律常识,回到自己的村屯发给村民,希望他们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知法守法,积极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在和村民、工作人员的交流当中,我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主要是:首先,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不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观看,了解科学技术,觉得是浪费时间,宁愿利用时间做农活。这个是远程教育工作很难进行的根本原因。其次,村民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很难召集大量村民集体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再次,村民们觉得就算懂得技术,没有可行的条件也很难改变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状况。还有,村民有思想负担,他们不能承担改变种植方式或者改变原有的收入方式之后的失败。

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以下措施:第一,我们应该提前多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让村民从思想上改变、觉悟,认识到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第二,我们在进行农村工作时,是要我们去适应村民的作息时间,而不是没有针对性的开展,选择一个村民比较统一的休息时间开展工作。第三,我们应该尽量让农民没有思想负担,给予农民一些保证,如果失败,将有一定的补偿。另外,政府可以带头进行小地方的试点,创造条件让村民改变原有方式,也让村民从试点中认识到,改变也是可以的。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网络 高校 学生 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在校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功能向大众化的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发展新要求,大学生全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者看清形式,面对大学生新的特点,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和变化,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服务新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在应对这种新变化上仍显得创新步伐较慢,影响了教育管理服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根据高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式,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解决学生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沟通渠道不畅、信息需求不对称、管理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和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我国在《高等学校暂行规程》(1950)、《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1)等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表现出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不仅要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和理论人才,而且要培养懂市场经济和参与市场经济的学术人才和经济人才。此后,1994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基本上要立足于国内。在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1998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2003年起,北京大学进行了新的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后,各高校都提出切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等,从而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管理、服务三大职能(黄必春,2011)。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使得高校学生工作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高校学生工作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学生事务管理柔性化、学生发展服务人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黄必春,2011)。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促使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生工作的内涵又发生较大变化,除了强调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功能外,还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潘世墨,2007)。张铁道,等(2014)分析了新的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韩秀和张红岩(2006)提出,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聂兆祥(2010)认为,学校学生数量庞大,学生信息很重要。易帆(2014)分析了分析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四个现状。

2 高校学生群体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局部范围内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这种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就会演变成为影响巨大的恶性案件,危及人身安全。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突发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马加爵案件、学生频频跳楼事件。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高校管理服务工作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来说,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思想性格新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众思想开始向多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高中生学生进入大学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思想意识都发生变化,同时,与过去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由于高校扩招导致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差异性拉大,社会开放和经济发展,以及受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个体在性格形成、思想观念方面呈现出更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的个性更加明显,对外界事件的吸收能力更强。由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扩张,企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等也在发生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也在根据社会需求而提出新要求,如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这也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大学是人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无论在心理、智力、精力上,大学都是人生的宝贵时段,而这段时期,大学生接受外界新思想的能力非常强,同时,也容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是人生的一个宝贵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较明显。例如,独生子女对大学生性格形成和思想观念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为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导致独生子女在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个性成熟方面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都有很大的区别,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处事方式缺乏正确思考,难以正确面对和处理,易于冲动和发生极端行为。

高科技信息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网络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社会中各种思想涌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造成巨大的影响。对网络的沉溺比较突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和奋发精神不够。如出现心情“郁闷”问题,这种“郁闷”主要来自人际交往中的不愉快。适应困难的能力不足,对困难缺乏有效的独立应对措施,对外部的依赖性如家庭、教师较强。个体心理需求存在内在多层面性,个性化增强,心理问题增多,个体间呈现较多的差异性。社会联系和交往的日趋紧密,大学生的生活圈、朋友圈等社会关系也变得复杂,这种复杂性一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等;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带来潜在的未知风险,如经常出现媒体所报道的大学生参与网络诈骗、传销等犯罪活动。

(2)学习生活新特点。

大学生生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较之以往,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在思想交流方面,直率主动,如在沟通、生活等方面深受网络的影响,与人的交流多采用QQ、E-Mail、微信、手机等工具,在信息获取方面,及时畅通,人际沟通方便快捷,如学生们更加依赖网络获取信息,在信息的传递上通过网络实现高效反应和迅速沟通。

在对待爱情方面,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更直接主动。如有的学生在追求爱情方面往往主动大胆,喜欢别出心裁。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是为了摆脱孤独感和情感需求,这方面占有的比例较高,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学习的迷茫,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此外,大学生在对待恋爱上不如以往那样慎重和认真,不能全身心对待,也缺乏正确的指导。

大学生生活的丰富多样化,网络和手机工具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部分出现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甚至抑郁症、孤独症等,一些学生为了上网而出现逃课,还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思维和社会活动,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学习欲望,也影响大学生未来服务社会,导致与人交往能力弱化等。

(3)群体新特点。大学生群体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大学生群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群体需求和个人思想行为日益多样化(潘世墨,2007)。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在加大。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多元化的价值及其指导下的行为冲突、整合,这些大学生在和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的交互过程中具有自我意识和思考,体现出一定的群体性。这种大学生群体(如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约束性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有时往往会类似于正式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的强制性命令,甚至比他们更有效。

3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的不足与缺陷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管理服务目标不明确;管理服务对象认识不到位;管理服务考核不清晰;管理服务沟通不及时;管理服务内容不丰富。

管理服务对象认识不到位。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对学生这一管理对象认识,尤其是对90后的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认识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如对90后大学生群体认识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大学生印象上,对90后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认识不到位,以及大学生的新思想动态认识和把握不足,必将影响到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导致管理方式的粗放,影响到管理服务质量。现在的大学生90后占据主体,这些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等长大的一代,无论是个人生活和成长环境还是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等都与以往又较大不同。

管理服务目标不明确。传统高校对学生管理服务缺乏具体的目标要求,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服务都是一种不明确的服务内容和过程,这种缺乏明确目标和约束性的管理服务无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效果的改善,同时,管理服务目标的不清晰带来管理上的随意性和工作上的无法细化。

管理服务考核不清晰。管理服务考核缺乏量化和明确评价标准。一些高校在管理服务上只是针对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有量化,这种是对管理服务人员本身工作的,但针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量化的还很少,这种对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缺乏量化也使得对学生的管理服务缺乏具体操作约束,因而,管理服务工作只是一种责任心,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责任心弱的管理者则会投机取消或者搭便车,影响到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管理服务沟通不及时。传统高校管理服务以被动为主,在沟通方面缺乏及时性和主动性,在与学生沟通方式上也缺乏创新。总是有学生咨询或者有要求才会被动地去跟进和进行服务,且沟通方式多是等学生主动找上门。因此,有时对于比较内向或者不愿意沟通的学生则缺乏关注和了解,此外,管理者主动性不足有时会导致对学生需求认识不足,不能发现隐患等等,影响到管理服务效果。

管理服务内容不丰富。传统高校管理服务以问题为主要内容,往往当学生有问题咨询或需要服务才提高管理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不能主动创新,提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内容。而现代的管理服务要求管理者能主动提供多内容多渠道的管理服务,并能及时跟上时展的新需求新形势。

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以及高校在学生管理服务上的不足与缺陷,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服务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和要求,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4 高校管理服务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学生管理服务体系,从手段、工具、方法、内容等方面促进高校管理服务工作创新,以求提高高校管理服务满意度。

(1)多渠道-多主体的管理服务手段。构建互联网、手机、师生、生生等多方式,教师、行政管理、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在内的管理服务手段。通过互联网、手机通信、各种线下活动等多渠道途径和学生建立立体化沟通平台,多渠道和多主体对于大学生管理服务既是情感的需求,也是管理服务手段的多样化。

(2)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工具。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管理服务提供及时的信息沟通和服务平台,解决已有的服务缺乏有效工具、服务效果不佳等弊端。鉴于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网络划管理服务和交流沟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同时,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服务也更快捷和方便信息交流,相信只要运用得当,必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激励与导向相结合的引导方法。大学生在心智上仍未达到成熟完善,在管理服务上应采取激励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大学生产生认同感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管理服务的实际效果。相对来说,只要引导得当,大学生就会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会形成集体认同感和社会责任心,从而能够产生上进心和正能量。因此,应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有目的加以导向的同时进行激励,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4)生活、学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服务内容。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应包括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内容,将大学生的生活、学业、就业相结合,形成渠道途径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良性互动的管理服务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认同感,提高管理服务实际成效。

5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新趋势,指出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高校管理服务应创新之处,即利用互联网等新工具,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学生管理服务体系,从手段、工具、方法、内容等方面创新高校管理服务工作,具体有多渠道-多主体的管理服务手段,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工具,激励与导向相结合的引导方法,生活、学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服务内容。研究内容可以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方法指导和思路,对高校学生管理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必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式发展[J].大众科技.2011(12).223-224

[2]潘世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辨证关系[J].高等教育管理.2007.10.11-13.

[3]张铁道,殷丙山,蒋明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挑战及展望.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7):34-37.

[4]韩秀,张红岩.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52-54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也突显出较为复杂的社会态势,存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之下,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人生观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需要合理地重塑和再构,更好地协调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处理社会突发事件的危机状态,这些都有待于我国心理健康服仗逑档慕ü购屯晟疲我们要面向我国的心理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健全和完善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更好地创设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他们亟需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治疗,还有一些青少年人群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困扰和压力困扰,这些现实问题给社会提出了极为尖锐的问题,如何开展好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世界范畴来看,许多国家都建构并完善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了现代社会支持和援助系统,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较晚,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表现为:

(一)制度建设

为了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我国不同部门出台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制度和法规。在教育系统,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在卫生系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出建立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体系,健全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使精神卫生工作步入了新的台阶。在社会职能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设立了心理咨询职业的不同等级,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到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走向专业化、正规化。

(二)队伍建设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分管,并有专家进行指导,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三)服务模式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1)医学服务。这主要是以医院为主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它主要针对心理障碍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服务。(2)教育服务模式。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因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首先在高校推行,并逐渐扩展到中小学领域。在倡导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并主要是以教师辅导员的角色和身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辅助,并且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形式,如:心理教育课程、同伴交往咨询等。(3)社会服务。这主要是借助于社会的支持性力量,重点咨询社会中存在的婚姻情感心理问题、亲子关系心理问题、子女教育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等。在这个社会服务模式下,主要是经由获得了专业培训的人员,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四)理论建设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引入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系统家庭治疗心理学研究等,在具体的服务方法理论研究方面,以高校的基础较好,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课题研究领域,开展了“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等,并获得了较大的突破性的进展。

(五)培训建设

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种方式,输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人才。在学历教育中,有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临床治疗专业、精神卫生专业等。在非学历培训方式中,从社会中吸取喜爱并有志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参加相关的非学历培训,从而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基层人才保障。

(六)监督管理建设内容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渐走上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并以《精神卫生法》作为标志。并且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资格准入条件规定方面,由卫生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定和分类,更好地规范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剖析

(一)全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全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关注度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1)政府的重视度不足,资金投入较少,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还主要是依靠部门和机构的管理和监督。(2)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够,同时由于缺少对心理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人们通常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寻求支持,或者由于自身的传统观念或自卑心理,而最终使心理问题演变为精神疾病。

(二)尚未形成统一的整体

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部门自成体系的状态,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缺乏有效的交融和互通 ,导致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无谓的浪费,这种自成一体的状态不利于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资质认定和培训欠缺统一规范化的监管和评价,显现出人员专业素质不一的状况,对于资格认证也缺乏继续教育和更为完善的考核,显现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性

相较而言,城市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要高于农村,而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优于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之中,有心理健康服务爱好者,他们出于兴趣开展以志愿为主的心理健康服务,然而这种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四)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较为滞后,心理咨询专业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培训层次和水平,在非学历培训的方式之下,出现了一些“半路出家”、“批量生产”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资质鉴定缺乏明确而权威性的标准和评审程序、受训人员难以得到持续有效、系统的专业培训等。

三、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举措

(一)增强社会民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度

要将精神卫生视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要通过对精神卫生的重视,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防范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政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国家要做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从国家策略上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上议事日程,加以统筹规划,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提升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认识。

(二)健全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立法制度体系和注册制度。具体包括以下机制的建设内容:

1、建构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预警机制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融入到社会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介之中,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和保健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免费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向社民众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帮助社会民众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并建立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档案,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量表的方式,对社会有心理问题倾向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普测,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2、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

要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能够在出现突发的心理事件的情况下,有专家可以随时赶赴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的心理支援,从而使需求者得到及时的帮助,缓解心理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心理疾病的出现。

3、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建构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心理健康服务的双向反馈,创设心理健康服务的绿色通道;还可以通过建构间接沟通机制,如:热线电话、知心信箱等,实现快速、便捷、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

4、健全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可以成立官方和非官方组织的整合,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同,还可以发展民间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采用社会的支持力量,充实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力量。另外,还有一些自助团体,也可以成为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三)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

要建构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督体系,采用心理咨询员督导的方式,培养其职业情感,获得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更好地为心理健康咨询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还要完善检查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咨询工作人员的建设,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教学课程设置、科研等方面,更好地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由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完善和健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度,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服务预警机制、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建设,使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统一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认定,并采用科学有效的督导机制,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绛玲.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督导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2] 谭慧. 论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积极意义[J]. 知识文库. 2016(07)

[3] 陈玉明,庄晓伟,李霞. 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5)

[4] 黄容. 关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4(02)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作为为他人、社会组织或者整个社会提供帮助、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非分配性和公益性的特点。高校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承担不同的工作角色,将自身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责任感传递给社会,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素质和社会福祉[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长足进步,参与人数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发展成为中坚力量。近年,随着大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继续提高,以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正在成为该群体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缺位状况,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前,需要对该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鼓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借此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内涵和精神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

作为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志愿服务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即在尊重与平等的前提下助人和自助,向社会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服务[2]。大学生具有强大的自身潜能,他们借助自身或者群体的力量帮助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同时,他们也会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到援助的队列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被帮助者走出困境的愿望和潜能;此外,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需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任何需要帮助的对象,使志愿者和被帮助对象处在平等的关系之中,这种人格层面上的地位平等是大学生志愿者尊重与平等的理念,也是助人和自助的前提。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指的是社会成员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爱心等“资源”为社会和他人提供非盈利和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志愿服务都具有明显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等特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志愿服务还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即强调人的平等和友爱互助。可见,志愿服务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存在的。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代大学生也正在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广义上的志愿服务并不存在显著区别,两者都向社会提供公益,区别在于从事公益事业的主体不同,前者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后者为全体社会成员。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在自愿和不计报酬的情况下,向社会和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技能[3]。此外,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处于高等教育的框架之中,组织管理相对高效,他们也会在教育和培训之后,对参与志愿服务产生较高的认同,加之其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素质,如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蔚然成风,该群体正在成为当代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不但会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还会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明显的援助和奉献精神,他们会在不计报酬的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帮助。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不但指志愿者不计经济报酬,还表明大学生志愿者不要特权、不要求博得好名声,只是通过自身的参与增加人类社会的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4];友爱是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底线,他们在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的过程中,无私地向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互助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出发点,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使处于困难与危机中的人们得到必要帮助,摆脱困境;进步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追求,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多种能力,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终极目标。

二、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本质上具有服务属性,其基本任务在于帮助有困难、有需求者走出困境,使其能够正常生活与谋求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志愿服务具有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不断培养爱心,提升修养,完善人格,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资本的汇集和积累,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一)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社会资本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并非无组织的社会活动,绝大多数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为此建立共同的规章制度,参与者在奉献意识促使下,完成了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和彼此接纳。实际上,这种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之上彼此之间的帮助与合作能够体现和加深志愿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彼此信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实最终促进了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与社会规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契合,能够借此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不但能拓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还能因此而积累下更多宝贵的社会资本。此外,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会与人、事、社会进行广泛接触,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拓宽视野,认知社会,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5]。当然,在向他人和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时,大学生还能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群打交道,这不但能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在思想碰撞与互相学习之后,获得更多精神财富。

(二)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

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就业方面表现优异,单纯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顺利就业、高效就业的重要保障。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需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要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个人意志和与社会发展相符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在人格协调性方面要保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工作,并在生活中追求快乐,保持乐观,获得幸福感。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能增加其心理资本,使其在与社会“真实接触”之后,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认知,增加就业竞争力与自信心,而这是择业和就业的重要依据。此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同事、受助者等对自身价值的客观评价,这对提高自我认同感、纠正其心理、养成沉着处世的态度,提升就业能力大有裨益。

(三)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知识资本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是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够借此更新知识,使理论知识和技能储备转化为社会所需的行为,并在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进一步体会到社会知识的宝贵和自身知识积累的缺乏。这样一来,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更希望通过理论知识的实践不断增强其知识转化的能力,从而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6]。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见减弱的当今时代,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若想在竞争者之中取胜,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与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关键的。而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就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实践和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大学生可以在亲身接触与体会中加深社会认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增加就业砝码。

三、志愿服务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志愿服务和就业的结合不但能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效化,还能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对其就业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有必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个人四方联动模式,通过创设志愿服务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以德育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并借助制度建设,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一)借助政府、学校、社会等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条件

在法律层面上,应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尽快制定与完善相关的志愿法律和法规,突出和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地位,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条件,使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在组织层面上,学校和社会需要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组织,通过完善志愿者注册系统与电子信息化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要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对志愿服务结束的大学生要给予择业和就业方面的政策优惠,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诉求;而在资金层面上,要保证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保证志愿者能够向社会持续输出服务能力,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

(二)借助制度建设,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活动,需要志愿者为此倾注感情与精力。而为了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长期关联,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起来,使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此外,还应强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的监督与考核,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培训,提升其心理素质。尤其要在适当的时机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系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的学分计划和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之中,以保证志愿服务和高校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为就业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也能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创设志愿服务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气氛的构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向当代大学生传递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使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考虑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其中注入志愿文化元素,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以及志愿服务与就业能力提升之间的关联,使大学生能够沉浸在浓厚的志愿氛围与志愿情调之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觉意识。

(四)以德育为依托,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

若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常态,高校需要为此建立规章制度,通过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激励,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本储备”,尤其要以德育工作为依托,促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为此,需要通过德育工作号召当代大学生掌握技能和做好心理准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甚至可以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也可以规定大学生自入校开始,要在毕业之前完成规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并将其看作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应该注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志愿服务的价值,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为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

结语

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维持就业水平、获得晋升的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能够扭转的迹象。因此,逐渐具备大众化色彩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对这一状况和趋势做出准确研判,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上做出更多努力。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能够借此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当然,借助志愿服务提升就业效果的做法还需要突破一系列难题,比如,如何协调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如何促进大学生志愿获得社会的认同,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魏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吴艳,潘运华.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84-86.

[3]黄一珊.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79-81.

[4]李阳,赵永明.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3-96.

[5]刘素婷.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28-30.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5

药学系团总支志愿服务队,自2008年成立以来,公益活动校内起步。主要组织了校园环保、信件发送、捐款捐物等活动。2008年底,与浙江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签订了志愿合作协议。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的学生接受了专业的志愿者培训。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帮骨髓库做电话回访,写群众回访信封,制作志愿者服务统计表,去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等。

2009和2010年暑期,在省红十字会、滨江长河街道、医高专三方的大力支持下。药学系志愿服务队顺利圆满地参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地点就是杭州滨江区唯一的工疗站――长河街道天官社区工疗站。每年进行为期一周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药学系结合专业特色,体现服务的质量,经常在社区开展“安全用药知识讲座”,进一步向社区居民普及安全用药基本知识。两年来,队员和服务对象以及工作人员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10年5月,药学系服务队在天官社区挂牌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正式与天官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每逢节假日,学生都会有组织有纪律地参与志愿服务。

作为陪伴他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师,三年来一批批地学生热情地投入其中,让我备受感动,深受启发。

一、志愿服务对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一)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形成健康的大学生活

志愿服务工作一般比较集中,因此存在强度大、任务重的特点,如果志愿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很难适应。所以,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心理素质的锻炼非常重要。

志愿服务后,学生普遍反映:“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刚来大学时,学生中有些对专业不认同苦闷、有些家庭的不幸造成自卑、有些新的人际环境不适应等等。当接触志愿服务后,他们的内心都有了变化。

有位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曾经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成绩一般却一直拿助学金,觉得自己很没用。自从参加志愿服务后,他逐渐开朗起来,他说,在工疗站看到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自己至少是个健全的人,可以用微薄之力给工疗员带去帮助,自己很快乐。这个学生,2年多的志愿服务后,性格逐渐开朗自信起来。他说,现在自己内心很强大。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表现为个人的爱心、责任感和对集体、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包含着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对自我心理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素质

通过志愿服务,学生们反映自我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组织策划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与在学校的活动相比,校外的志愿服务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活动要求更加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此,每个志愿服务学生要以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人际沟通上,需要更加学会倾听,并能理解不同人群的语言含义。活动策划中,要考虑各方合理因素反复推敲以保证可行性。专业服务能力,更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挑战,比如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学生自身是否经得起服务对象的考验。每次志愿活动前后,志愿服务队都安排一些培训,召开会议。这些都是对志愿服务队员最好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做了志愿者几年,学生普遍反映:遇事比之前淡定、写策划没问题、医学知识得到更多的应用、敢于上台讲话。而我们发现,这些正是一个职业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三年来,志愿服务骨干就业都相当顺利,并且受到多家单位的亲睐。从用人单位了解到,他们就业后表现为塌实、勤劳、有责任感、实践能力强。这就是 志愿服务中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了良好的就业素质。

二、医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思考

(一)志愿服务培训需加强系统化和专业化

志愿服务有爱心是首位,但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从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角度,我们都需要安排系统和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系统涉及为:能力素养系列、专业知识系列、服务技能系列。能力素养系列的培训主要针对志愿者本人素质的培养,如心理准备、身体准备。建议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团体辅导与身体运动锻炼。专业知识系列的培训主要为志愿者本人知识结构的扩充,如弱势群体保护法、社会保障体制(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药学专业知识、临床医学知识等。服务技能系列的培训主要为志愿者服务技能的训练,如:量血压、用药解答、手工制作、社区活动策划、调查研究方法等。有一群专业的队伍,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相信志愿服务会更加的完善和有效。

(二)志愿服务内部管理与激励机制需要完善

志愿服务内部管理和志愿服务的长期激励机制也是非常重要。

首先,志愿服务队内部需要完善每年骨干的换届制度,每年6月基本上完成换届,选拔优秀的并且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学生成为新一年的骨干。对骨干进行实践考察,能力最为综合者方能胜任负责人。

其次,加强新老志愿者的交流,比如通过QQ群等方式可以让老志愿队员鼓励新队员遇到困难怎么解决。QQ群方式有效加强了志愿服务队内部的凝聚力与志愿文化传承。

再次,激励机制的完善需要量化、公正性。比如志愿服务需要每次打卡记录,这与申请省红会注册志愿者直接挂钩。志愿服务的次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比中有一定的体现。志愿服务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相联系。这些激励机制都是为了更加稳定志愿服务队伍,鼓励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中。

(三)加强志愿者宣传,营造有利于志愿者发展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本身没有经济收入,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必然涉及许多以经济为主的资源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吸引社会各界对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使学生志愿服务得到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使全社会形成做志愿者、支持志愿者的风气,形成有事大家关注、有难大家帮助的互助氛围,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梁绿琦.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1).

大学生服务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雷锋式班级

大学生志愿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个著名品牌活动,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大学生志愿服务无论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高校、对受众、对社会都意义重大。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扶,能够弥补政府视角的盲区;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充满奉献与爱的良好氛围;同时,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学会付出、懂得付出,在付出中感悟成长,是非常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题材。但是,由于我国志愿服务实践和研究都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改进的空间。本文基于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提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可供借鉴的案例。

一、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是社会发展浪潮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大都未被功利意识沾染,始终踏步时代前列,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深入偏远山区、大街小巷、养老院、留守儿童学校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志愿者”“北京奥运志愿者”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我们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发现不足,目前,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还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活动组织方面:缺乏机制保障和科学指导

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人士有所不同,社会人士较多自发参与某个志愿服务,而大学生身份仍是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开展与教师的合理科学指导密不可分。总体而言,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学生自发组织、自上而下组织、学生自发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无论哪种形式,大都存在一个核心问题――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学、系统、专业的指导,随意性较强。具体而言,比如常常出现“有岗无人、有人无岗、要不就不管、要管就全管”的情况,志愿服务培训走过场,评价反馈机制不通畅,激励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等诸多问题。

2.活动内容方面:开展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一提到志愿服务大家自然而然联想到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希望学校,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思维愈发活跃,应该开拓思维,探索比如志愿服务与创业项目相结合等方式,充分释放创新的活力。二是志愿服务演变成完成任务。部分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或政治筹码,这样一来,志愿服务活动虽步调统一、声势浩大,但志愿服务的主体错位,大学生被摆在被动的地位,参加活动前缺乏认真思考,只是盲目执行,结果往往是学生无法从雷同单调的志愿服务中获得认同与启发,热情过后,志愿者们便纷纷流失。

3.活动成效方面:重形式,讲场面,不重成效

现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志愿服务的成效不明显,这也是其他很多群体开展志愿服务共同的问题。一个团体开展某个志愿服务活动前,往往有着宏大的启动仪式和宣誓仪式,但是后续活动却流于形式,闹出了“养老院老人一天洗了5次脚”“留守儿童一学期发了8个书包”等笑话,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为了志愿服务而志愿服务。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来很多大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如学院要求班级每学年必须开展一次团日活动、一次志愿服务,另一方面是缺乏前期调查,开展志愿服务前最重要的一环是调研受众的需求,从需求出发的志愿服务才能见成效,才让受众得实惠。

二、志愿服务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者既一脉相承又存在差异。深入探寻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内在联系,是新时期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水平。

1.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雷锋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形象代言人,分析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许多交集。一方面,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在宗旨、精神、原则、内容等方面一脉相承,并且二者在价值观底蕴上存在共通之处;另一方面,志愿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雷锋精神时代化的体现。具体包含三个方面:(1)心存大爱,从当年的雷锋到现在的志愿者,他们能坚持不懈奉献社会、服务社会、舍己为公,首先是他们心中有爱;(2)奉献为乐,雷锋与志愿者都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他们的人生目标不在一己之私,而是希望在奉献和付出中实现人生价值;(3)尽职尽责,雷锋精神提倡螺丝钉精神,而志愿精神讲究志愿服务专业化,只有做好本职,爱岗敬业,才能保障团队整体战斗力,只有专业,才有价值,只有敬业,才会有满腔热情,才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2.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二者存在差异,但相互借鉴融合乃大势所趋

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存在着学理层面的分殊,它们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同,伦理特质不同,在规范伦理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也不相同。雷锋精神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提出伊始其政治意义乃主导因素,对于社会起到树立榜样、宣传动员的作用,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带有时代鲜明的烙印。志愿精神最初起源于西方社会,受基督文明的影响较深,孕育于西方的宗教慈善,体现为一种“慈善精神”。发展到中国,志愿精神受到传统道义的影响,体现为一种“道义精神”。志愿精神具有时代鲜明特征,但其不具有政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为单纯的志愿服务。虽然二者在形成的社会背景上存在差异,但实质上二者的追求和目标是相同的,总体而言,学者们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开展志愿服务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延伸,二者相互融合发展乃大势所趋。

3.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在新时期最终统一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3月1日,、中央文明办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相关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志愿服务摆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建立完善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抓手,是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

紧接着,十的召开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新的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雷锋精神虽源于国家行为,但历经岁月已成大家内心共识,可细分为:热爱党和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志愿精神虽源于国外,但随着社会发展也已被全民所推崇,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总体而言,二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目标等维度存在高度契合,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和倡导,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是当代践行雷锋精神和发扬志愿精神的统一出发点和共同目标。

三、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雷锋式班级”创建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高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进行融合,深入开展了“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常态化、科学化地开展志愿服务。

“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坚持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坚持榜样示范与氛围营造相结合,坚持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着力构建“一套班级自主管理制度、一个雷锋精神践行阵地、一个主题教育示范活动、一个志愿服务公益团队、一套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全面引导、系统创建、综合评价、自主参与、规范管理”的创建实施方法,涌现出了一批“雷锋式班级”和“雷锋式标兵”。

1.科学保障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1)创建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主动性,以班级为单位推动志愿服务开展。建设雷锋精神践行阵地,班级采取结对子等方式,主动联系、自主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打造主题教育示范活动,结合班级专业特色,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一支志愿服务公益团队,由创建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雷锋式标兵”组成,主要开展国情知识宣讲和公益服务行动。形成一套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觉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强化组织管理保障。成立“雷锋式班级”创建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各年级辅导员组成。组建创建活动工作小组,由各班班主任和班委组成。成立学生干部督导小组,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创建活动进行督察指导。规范创建活动管理,与创建班级签署创建活动承诺书,个人配发并填写践行记录卡,不定期抽查活动开展情况,对过程实时监督,掌握实时动态。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完善“雷锋式班级”和“雷锋式标兵”考核评价体系,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考核办法,按照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考核、阶段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对班级和个人创建、践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总结表彰。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将“雷锋式班级”创建成效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纳入党员发展的条件之中,调动学生参与争创的积极性;学生工作经费向创建活动倾斜,重点扶持创建项目,为活动开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4)打造支撑展示平台。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红色教育学习平台,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创新创业、德育教育,为“雷锋式班级”创建提供有力支撑。成立创建活动宣传小组,开设“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网络专栏,利用微博、微信、校内网等新媒体平台,采取典型报道、跟踪推进、交流互动等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对先进典型和创建经验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

2.“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成效

自2012年3月启动以来,“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呈现出参创主体广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等特点,形成了校园人工湖水质检测、校园垃圾分流、自发成立春雨基金会等示范效应强的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学雷锋的风潮,同时对班级管理、学风建设、专业实践、学术科研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创建成效。

(1)参创群体广泛。“雷锋式班级”创建开展至今共历时三年之久,参创群体覆盖了学院2010~2014共5个年级,多达50个班、近1400名学生。同时,学院团委学生会还成立了“雷锋服务团”“向日葵志愿服务团”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全院上下参与度广,并形成了由院内向院外辐射、由校内向校外辐射的趋势。

(2)建立了多个雷锋精神践行阵地。在学院维度,由学院团委学生会牵头,于北碚区麻柳河村、三圣镇及渝北区童乐中心共建立起了5个“雷锋式班级”主题践行阵地,截至目前,已有15个创建班级自发与践行阵地成功实现志愿服务对接,定期选派班级同学在创建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居民环保意识、村庄环保现状调研等5次,环保理论知识宣传与政策宣讲7次,“三关”活动――关爱自闭症儿童、关注留守儿童、关心孤寡老人共计20余次。在班级维度,各班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校园内自主建立了雷锋精神践行阵地20余个,开展志愿服务80余次,如资环院周边场地绿化区域清洁、共青团花园环保宣传与保护倡议、崇德湖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建议,崇德湖路灯清洗及周边绿化维护,各大运动场清洁维护等,校园志愿服务班级参与率达到100%,取得显著成效。

(3)涌现出一批雷锋精神带头人。在整个“雷锋式班级”创建活动过程中,形成了“集体带动个人,个人影响集体”的新风尚,涌现出一批以冯天鸣、姜申未、李希嘉和余小虎等为代表的雷锋精神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更多学生投入到了追随雷锋精神、献身志愿服务的浪潮中。

(4)形成了一批先进典型示范案例。结合专业发起爱心公益。共5个班级自发开展公益活动,为山区孩子发起义捐义卖,并募集到善款共一万余元、衣物书籍等物资上百余件,善款及物资最后由重庆市慈善总会代为捐给需要的孩子们。学院发起义捐义卖的班级得到了重庆市慈善总会的大力表扬,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参考文献:

[1]白宏亮.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2]林大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王俊峰.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J].北京党史,2013(2):26-27.

[4]朱磊.近十年来雷锋精神研究论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63-64.

[5]苏艳丽.志愿者精神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37-39.

[6]张亚月.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关系辨析及整合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2012(8):20.

[7]佘双好,倪素香.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