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例6篇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博物馆; 反思;调查; 融合

Abstract: Taking Changsha Bamboo Slips Museum as the example to make the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about its design from several aspects,like the city space, the building space, the museum audience, the content, the form, the marketing, the management and so on. Coming to a conclusion which is that the museum should respect and the conformity the city space,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pace. The museum building design should be on people oriented basis to construct have the affinity cultural place, to serve the public, and to integrate with the city.

Keywords:museum;reflection;investigation;integrate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67-04

1前言

博物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精神高地,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2003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在城市的公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需要博物馆,博物馆应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然而,我国2300多所博物馆中,近半数依然存在参观人数少、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有的甚至常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作为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窗口以及城市的重要人文景观,其内在的潜力和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博物馆与城市、与公众、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既是博物馆发展的问题,也是城市人文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沙市简牍博物馆为例,通过设计的探讨和反思,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长沙市简牍博物馆,是保护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16万枚孙吴时期纪年简牍,由国家投资6600多万而建的专题博物馆。2000年方案中标,2001年完成施工图设计,主体建筑2003年建成,2005年6月完成装修和陈列布展,免费对外开放。但是,因为博物馆前广场仍然未建成,博物馆正面形象处于待拆迁的旧城房屋之间,参观者也只能从侧面进入博物馆。2010年底由长沙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博物馆馆前市民广场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博物馆才可以说完完全全地建成投入使用。博物馆从规划选址、建筑设计、陈列设计到馆前广场投入使用,至今已整整12个年头。作为当初博物馆的设计者到现在的参观者和设计的回访者,对于简牍,我们是有感情的,十二年的建设,十二年的等待和思考,城市、博物馆、建筑设计、陈列设计、文化传播、管理与运营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下面我们以多学科方法从环境的角度对博物馆设计进行探讨和反思。

2多学科研究方法应用

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慢,拥有广阔的空间。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建筑学、博物馆学、社会学、文化传播学和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对博物馆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博物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从博物馆设计层面(城市空间、建筑空间、陈列空间)和使用层面(社会大众、内容与方式、营销与管理)进行反思和现状调查与分析。寻找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突破点,以求建立一种多学科的博物馆设计研究方法(图1)。

3博物馆硬质环境研究

3.1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多元化的今天,文化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城市空间的文化氛围如何营造,文化类型如何选择,既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一个城市人文生态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和实践以及博物馆学研究看来,历史文化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的文化表现内容和形式,场所的故事和记忆成为公共空间表达的主要内涵。所有这些文化的方式大多可以概括在博物馆文化内容之内。博物馆因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而成为城市空间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源泉。博物馆正走出高雅的殿堂,走向大众,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与城市空间相融合。

长沙简牍博物馆基地位于长沙市白沙路92号,天心阁东北侧,西临建湘路,东接白沙路,南面为规划的市民广场和城南路,地理位置重要。长沙作为国务院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能够留下人们记忆的场所已经所剩不多――城市的记忆在慢慢消失。长沙天心古阁就是古城长沙的历史记忆。长沙简牍博物馆选址于天心阁东北角,且配套建设市民广场,强化了长沙的城市空间记忆。另外,博物馆选址距白沙古井仅300m。作为长沙市文化之源的白沙井,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白沙井水还在为现代的长沙市民提供清澈的泉水。以白沙古井为核心的白沙公园,是长沙市民不可缺失的生活、休闲、文化场所。博物馆、天心阁、白沙井三者相距较近(图2),具备整合一起形成城市文化核心区的地理条件。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分析,长沙简牍博物馆规划选址是合理的。但是,博物馆、天心阁、白沙井三者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形式与内容、文化活动、文化传播、市场运营等方面没有相互的关联,城市空间有利的条件没有形成该区域城市空间的特色,三者的文化资源处于离散状态,造成长沙城市地域特色资源的一定浪费。难得的是该地段的规划控制较好,尽管周边高层建筑已形成围合,但是,以天心阁为中心的保护空间仍然还在,为以后的城市空间整合和文化资源优化留有余地。市民广场很好地将博物馆与天心古阁联系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记忆场所(图3)。

3.2博物馆建筑空间

博物馆建筑空间包括室外建筑空间和室内建筑空间。这里的室外建筑空间主要界定在建筑周边较小的空间尺度范围之内,是小尺度城市空间的融合,以建筑的界面、体量、风格、比例、尺度等方面与周边特殊的城市环境取得统一来实现。室内空间主要强调内部空间的组织、空间的序列安排、空间的利用和使用的效益以及空间的艺术效果等等。

从周围整体环境的空间形态考虑,简牍博物馆体量不宜太大,高度也不宜太高。天心阁古城墙高度10m左右,其上的天心阁也只有三层楼高(18m上下)。设计之初,我们确定博物馆与天心阁的关系为“宰相”与“皇帝”的关系。在以天心阁为中心的城市特色文化磁场区域,博物馆作为新增的城市设施,应该是保护其区域空间的特色性,而不是去削弱其特色性。中标方案为地埋式屋顶台地绿化广场的布局形式,很好处理了博物馆与天心阁和市民广场的关系,但是博物馆的建筑体量感不强,与传统的博物馆“权威”语境不吻合,经过近一年的方案修改和多方论证后,博物馆以两层10m的高度得以实施。10m的高度与古城墙一样高,整体空间上避免了与天心阁的对峙。

从建筑的形式语言方面,我们为了取得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协调,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从传统建筑和文化中提炼设计语言,以现代的材料来反映传统的文化内涵,按照文化磁场增强的原理,这种方式能够突出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市民的场所记忆和审美习惯中也更容易接受,但是,因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方式没有实施;另一方面,我们从秦汉文化中寻找三国时期文化内涵,以秦汉厚重的黑白对比色彩配以简洁的体量关系穿插,使博物馆不仅与色泽凝重古城墙和雄浑的天心阁协调,也使自身产生古朴的韵味。简洁的黑白体块以及多变的空间关系,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博物馆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两年的方案修改和论证,最后采用现代的黑白手法来取得建筑的视觉形象(图4、5)。

博物馆室内空间方面,我们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空间的手法,使博物馆室内空间充满自然采光,突破了“黑暗博物馆”的模式,为创造高水准的博物馆奠定物质基础。同时,通过空间横向变化来展现空间的层次感,并将现代的博物馆空间形式与传统的园林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博物馆内外公共空间形成三重庭院景观。第一重水景庭院,通过白色钢质廊架和水庭使参观者从喧嚣的城市空间慢慢进入到安静的博物馆空间。同时着重表现简洁的建筑界面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的框景意境,利用黑墙巨大景框后的疏竹粉墙光影来形成立面特色,但是,因植物生长空间和植物季相考虑不够,粉墙竹影没有达到平面图示语言的效果;第二重枯荣庭园,只余断层来表达文物挖掘的场所特征与历史的沧桑;第三重下沉竹荫院落,利用密植丛竹来烘托空间的宁静幽远。三重庭院参观序列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转”字,使庭院景观在建筑空间中得到很好延续,竹文化和中国文人精神在参观的序列中得到彰显,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得以很好的融合(图6、7、8、9、10、11)。

3.3博物馆陈列空间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非常高的设计。它涉及到对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也涉及到文物的保护、收藏、展示、安防、安控等等问题。当然,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要归结到博物馆为广大社会大众服务的本源上来。传统的博物馆陈列空间是以文物为主体的,对参观者来说,博物馆的陈列空间是一种“被引导”“被学习”“被关心”的空间。博物馆为少数精英阶层服务,参观者处于一种“疲劳”“没有自我”“被安排”的境遇,博物馆与社会大众有一定距离。现代博物馆在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博物馆学科自身的发展下,逐步走向一种为大众服务的空间,一种留得住市民、吸引市民的空间。当然,这样的陈列空间因原有建筑设计的局限性,难以在传统博物馆中出现。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新建的现代博物馆,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考虑了简牍文物展示的独特性和艺术性,陈列设计阶段在充分理解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将简牍从实到虚、从点到面、从动到静依建筑的空间展示出来,环境设计遵循总体文化氛围的要求,营造与竹简相关的庭院空间和视觉意象,构建自然阳光展厅,使人、自然与文物三者达到统一,实现时空的艺术个性彰显。当然,竹简与木牍,就其展示性来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传统的文物展示、场景复原、文字、多媒体展示等手段是远远不够。按照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信息的传播重点在于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设计中,我们按照现代博物馆学的新思路,在博物馆室内空间中设置茶室、书吧、文物修复参观区、简牍衍生产品区、讲堂等等,陈列空间内强调人的感受和参与性,使新建的博物馆满足现代人的文化精神需求。但是,这些与陈列空间同等重要的功能大多没有采用,走向大众化的现代博物馆设计理念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4博物馆软质环境研究

4.1参观者――社会大众

随着当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希望博物馆内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满足于陈旧的陈列内容,希望能有经常性多样化的展览,开阔公众的视野,促进文化交流。二是不满足于常规的实物陈列的交流方式,而希望博物馆补充多种媒介交流手段,另外也希望博物馆能安排多种多样的教育项目和可以直接参与的交流活动。三是希望博物馆同时为公众日常的休闲活动提供方便。

在博物馆公共活动的行为心理上,当代观众希望博物馆的环境能激发人多方位的参与欲望,提高参观的兴趣,促进人们的交往;希望博物馆的空间能支持当代文化休闲活动的心理特征,提供一种外向的、舒适的、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人们自愿参与,自主选择。

长沙简牍博物馆,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空间组织方式,树立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博物馆展示设计布置以及后来的管理,建筑师无能为力,要真正做到公众喜欢的、能留得住人的博物馆、轻松的博物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博物馆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针对博物馆与大众的关系,我们对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参观者做了问卷调查。发放100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6份,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1)非本市参观者占74%,本市市民参观者仅26%,比例较低;(2)参观者年龄结构单一,青年学生比例77%,少年和中老年比例很少;(3)免费参观,博物馆的回访率仍然较低;(4)参观者在博物馆停留时间不长;(5)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图12)。

4.2内容与形式――大众参与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处于一种异质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发挥地域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博物馆建筑应该以人为主体为公众服务,设立大众可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并且,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的手段,来传播文物的内涵和相关信息,使博物馆文化资源释放出应有的能量。

按照现代博物馆理论,在博物馆内,人、建筑、文物是互动的。进入博物馆的参观者本身就是展示内容的一部分。博物馆的内容和展示形式如果仍然是以文物为中心的话,将难以跳出传统博物馆以收藏和研究为主题的博物馆“权威语境”。简牍博物馆,我们营造一种以“人为主体”“公众参与”的现代博物馆空间。但是,从建成投入使用来看,效果一般。5000m2陈列分为两大部分,一楼为简牍专题及相关文物陈列。二楼变成了长沙文物精华展示,一楼的茶室、书吧以及简牍衍生产品区都没有实施;二楼原设计的文物修复参观区被空置下来,有时变成了员工的羽毛球场,博物馆的公众参与性缺失。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参观者对馆内最感兴趣的部分是简牍的实物展示,这也是吸引游客来博物馆的主要原因。在可增加的功能方面,简牍及相关模型DIY体验区以及纪录片放映室是绝大多数参观者的选择,其次是纪念品商店。这说明,游客希望参与一些与博物馆本身主题相关的活动项目,但是博物馆这种相关的项目较少或者没有(图16、17)。由此可见,建筑师与业主的思想意识的统一是好作品的前提。只有设计者、管理者共同关注公众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需求,才可能创造真正为公众服务的博物馆建筑。

值得庆幸的是,博物馆院落式空间布局,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大面积落地玻璃窗的使用,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庭院中竹影不离参观者视线,竹―竹简―中国文人精神―中国文化在空间中得以交织,景与物,物与情,情与文化交融,情随景动,物因情存,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参观者没有出现“博物馆疲劳症”。参观者在博物馆内感受是轻松的,没有传统博物馆那样的压抑感。特别是在第三重庭院空间,全玻璃的廊道空间使参观者置身于竹林之中,清新而自然。在参观主楼梯,全白色的空间处理变成了参观者展示自我的现代舞台。二楼观众出口坡道,利用顶部自然采光,使参观者人人充满着阳光的洗礼。

4.3营销与管理――文化消费

博物馆在城市中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已经逐渐成为洋溢着艺术、文化和设计氛围的地方,成为艺术消费场所。博物馆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高雅”的艺术内容带入到公众群体,满足广大的社会需求,带动着一方文化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的定义由“不追求盈利”修改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博物馆娱乐功能也得到了拓展,商业服务功能和娱乐服务功能成了博物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看,博物馆逐渐成为城市大众文化消费的场所,这也是城市娱乐休闲功能外化和拓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内容在博物馆被消费,博物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公共交流平台,公众群体基本而急切的感知需求得到满足。

博物馆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场所,也是城市娱乐休闲功能外化和拓展的必然结果。长沙简牍博物馆,利用解放路与白沙路地形高差,在白沙路设置了茶室和对外出租的展示场所,后来,出租的场所成为“美庐美术馆”,吸引了大量的书法美术爱好者和艺术家,集交流、创作、艺术品买卖于一体。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过程,马路对面的“和园”文化休闲茶室随即开业,运营至今,生意兴隆。博物馆西面与天心公园、天心古阁隔路相望,区域文化氛围浓厚。这里,经营者也没有错过良好商机,投资兴建了古色古香的“盛世芙蓉”酒楼,酒楼从建筑形式到室内装饰均采用传统的文化内涵和诸多博物馆要素,使食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地方文化韵味。茶室、美术馆、酒楼经营的成功实际上得益于该区域厚重的文化氛围。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博物馆在带动区域文化消费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当然,简牍博物馆整体布局和内部空间设计上,因为是12年前的设计,虽然有“大众化”“文化消费”的概念,也构建了新的城市博物馆空间组织方式,但是与真正的大众化、生活化、市民化的文化场所仍然有一定距离。建筑创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以后的设计中将不断完善。

5结语

当代城市物馆的语境以及价值取向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会对博物馆设计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博物馆新的发展趋势大背景下,博物馆的设计已经不再能严格地区分为作为展览的背景或前景的建筑学,与它们自身的内容,更与它们所服务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博物馆的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理应成为服务于大众的文化消费的场所,表现出与城市空间融合,服务于社会大众,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文化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项秉仁,吴云一. 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文化. 建筑学报,2009(3).

[2]汪克. 第二届华太设计论坛――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探讨, 2008.

[3]王成,王琦. 博物馆建筑的若干理论思考. 中国博物馆, 2002 .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2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特点

(一)博物馆教育对象具有普遍性

博物馆的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公民,每个阶层、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到博物馆接受教育,通过对馆藏文物的欣赏学习,以及讲解员的介绍,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学校教育则主要面向青少年和儿童,与博物馆面向全民教育有很大区别。可见,博物馆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博物馆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

当前,博物馆教育形式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最初的展品展览、讲解发展到组织活动、与其他部门合作等多种形式。展品的陈列展览,以及讲解员对文物起源发展的讲解,是博物馆教育形式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坚持与时俱进,很多博物馆开展了夏令营、文物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另外,还有部分博物馆与企业、学校以及社区进行合作,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行业和机构中,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也极大提升了博物馆的影响力。

(三)博物馆教育方式具有直观性

博物馆借助馆藏物品对广大群众开展教育活动,这些物品是历史与文化最直接的见证,能够直观展示给参观者,使其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这种教育方式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向全体公民展示一个富有历史价值的仿真实情景,人们能够很好的了解当时的情境,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措施

(一)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影响力

博物馆在我国占用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群众并不了解博物馆的存在,或者很少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促使人们走入博物馆,提高文化素质。提升博物馆教育影响力,可以加大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如报纸、网络以及旅游手册等,使广大群众多了解博物馆,增加对展品的兴趣。其次,要注重采取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如根据当前的“一带一路”主题,可以开展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加大精品展示的宣传,不仅使博物馆保持了原来的参观者,还加入了对这些题材感兴趣的参观者进来。另外,重视对博物馆内部的装饰,提高参观者的舒适度。

(二)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综合素质

讲解员是博物馆教育的传递者,他们与参观者进行直接交流沟通,对博物馆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综合素质较高的讲解员可以参观者对博物馆内的主题文化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加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对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因此,应当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博物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升讲解员的文化水平,在引进员工时要进行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考察。其次,培养讲解员良好的文明礼仪,注重着装仪容,得体合适的着装,良好的文明礼仪一种礼貌行为,对参观者的尊重。另外,要具有较好的耐心,对参观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加强博物馆与教育机构合作

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而博物馆能够发挥直观的教育长处,因此,博物馆与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青少年学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例如,博物馆可以设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中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让博物馆教育从表面逐渐深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注重博物馆开展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和富有实践力的人。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馆内丰富的藏品资源,做出分类,如色彩美教育、书法美教育以及形态美教育等,使人们从历史文物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感受美、领悟美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3

摘 要 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针对博物馆展览、活动主要的受众群体之一的青少年,怎样让他们对充满理性的博物馆感兴趣,怎样将博物馆教育功能尽最大可能体现在他们身上,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策划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我们博物馆教育工作同仁来说,这是一个长期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

关健词 博物馆 青少年 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国务院总理签署了第659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至此,教育已然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华,各个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2011年至今,福建博物院依托“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平台,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功能和未成年人教育的工作中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将以此为例,就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策划与实施相关教育活动谈些个人看法。

1博物馆教育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开展的陈列、讲解以及围绕陈列主题和博物馆办馆宗旨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向博物馆观众诠释藏品蕴含的信息,传递博物馆科学研究的成果,使博物馆观众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来判别、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博物馆观众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启发观众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按教育对象划分,当今博物馆教育分为成人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两大部分。本文所谈及的教育对象,是指年龄在6―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也是情感体验开始复杂化的时期。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必须认识到青少年观众的特殊性,根据青少年发展和学习的特质,顾及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异、兴趣差异和接受能力差异,针对各年龄层展开适当教育活动。因为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策划更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博物馆知识、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而影响他们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与兴趣。

2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综观世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相适应的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博物馆教育理论。如杜威的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经验,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再如皮亚杰的“游戏参与认知”的理论:即儿童通过自发式的富于想象的“游戏”,学会认识自己和周边的环境,并与其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还有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坚信“我听到的容易忘记,我看到的容易记得,我亲手做的才真正了解。”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感观协同记忆”,强调识记时各种感官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能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这些理论都对世界儿童博物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都强调引导少年儿童通过教育者创造的便于学习的环境和方式方法中,进行游戏和发现,甚至是创造。孩子们参观博物馆,教育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他们去尝试、思考和模仿,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对中国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是一个巨大挑战。近几年来,结合馆内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福建博物院以亲身体验、动手参与为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让青少年经由听讲、观察与实际操作,对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了解,他们从博物馆活动中获得了自由学习的乐趣、信心和方法,想象与创作的潜力也被激发了。

3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过程

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是在对博物馆藏品、研究资料、观众市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确定出特定情境、主题、方式来开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育人员应与参与者面对面地接触、沟通、互动以保证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对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策划和组织。

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块内容:

3.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1.1进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需求调查

博物馆观众调查是了解观众和自身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与观众密切相关,教育活动也不例外。2013年底至2014年初,福建博物院在中小学校、博物馆展厅内、教育活动现场、以及市区中心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发放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包括青少年及家长对活动开展次数的要求,对活动形式与形式创新的想法,对活动道具和场地的建议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博物馆观展和互动体验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更符合青少年的教育需求。针对这个结果,我们调整方案,紧密结合展览、馆藏文物设计富含博物馆特色的延伸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观展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物背后蕴藏的内涵和故事。

3.1.2设置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在研究物理环境对教学中的作用中发现,如果教学目标和活动配以相应的学习情境,将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可以开辟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设立探索空间或者体验教室。诸如首都博物馆的“七彩坊”、陕西半坡博物馆的“史前工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南越王国”,还有福建博物院的“社教中心”等等。这些活动场所除了配备儿童专用的桌椅、黑板、PPT放映设备、音响设备、清洗水槽等必备设施外,还注重用形象的文化图案、符号、彩色的图片、卡通形象来装饰整个空间,并且运用动漫元素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来拉近文物和孩子们的距离,也为他们打开的博物馆的大门。

3.1.3进行活动配套教材教具的开发

博物馆教材指的是在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编写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且有助于孩子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展览、了解文物以及活动的简介、小册子、图书和光盘。教具指的是活动时用的手工材料包。

福建博物院每年结合中小学乡土教材和课本内容,将馆藏文物融合编写与课程相配套校本读物、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语言特点编辑出版展览解读、文物通识读本等免费送给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居民,让更多的少年儿童熟悉博物馆,熟悉文物,感受到博物馆独特的魅力。

此外,社教人员还根据每场教育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相关历史介绍还有文物的延伸知识编写趣味学习单,在活动前发给孩子们阅读,作为活动课程的辅助教学。诸如在《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的延伸教育活动――“舟楫致远――船模制作”前夕,社教人员精心设计制作了双面五折页的学习单,展示了该展览的方位地图、游览顺序,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按照年代顺序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航海业、造船业、进出口贸易等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单末尾处结合填空、连连看等参与互动的环节,让青少年朋友乘上时光之船,在历史的海洋里寻觅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老与辉煌。同时,社教人员还根据展厅内福船文物的模型,设计制作了便于在学校、社区发放的精美的纸艺船模型及其材料包,并把这些材料包送入了中小学课堂,使少年儿童在参观展览、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古船之余,可以动手参与福船模型的制作,直观感受“舟”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

3.2活动时的具体步骤

经过四年来不断试验、实施和改进,目前,在福建博物院,教育活动在具体开展时一般分为“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达”“反思与评价”三个教学步骤:

3.2.1感知与体验

这是活动开展的前导部分。首先我们强调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感受美和体会美的情景。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观察,要调动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知器官,引导孩子们以一种感性的、整体的方式,与自然景象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形成立体、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在“体验时间之美――植物标本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自然馆陈列,并配合观看生动有趣的PPT示范片,宛如置身植物王国,他们在这里探究节气的奥妙、找寻时间的轨迹结合馆藏动植物标本和福建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资源进行观察、学习,并亲手采摘、制作植物标本、潜移默化体会到自然变化之美。

3.2.2创造与表达

即通过动手参与的游戏模式,借助陶艺、篆刻、彩绘、剪纸、编结、堆绣、鲜花标本、立体模型制作等基础模式,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重视小组和团体的合作,也重视个人的独立创造。例如,在“纤身绮罗留余芳”宋代服饰体验活动中,我们参照1975年福州发掘的南宋贵族仕女墓葬中出土的服饰文物原型,复原制作了纱罗大袖衫、大袖背子、窄袖襦、修身半臂、圆领袍衫、四幅裙等宋代服饰,让孩子们分组合作按照礼仪、休闲、办公等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服装进行搭配,并且陈述设计构思。在搭配创作中,社教人员尤其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想,在“动手”与“动口”中,逐步加深对雅致的宋代文化及严谨的宋代服饰文化的理解。

3.2.3反思与评价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请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供大家评价,同时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及过程,其他同学则认真倾听,然后自由评价他的作品。同学之间的这种创作交流与相互倾听可以促进他们加深自己的艺术体验。同时,让孩子们在互相鉴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艺术的理念,加深他们对文物外在的美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积淀,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个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单纯强调艺术技能的教学模式,由单向传递逐渐转变成双向的互动,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同时,还在寓教于乐地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无限发挥自由想象空间的能力。

4结束语

博物馆教育所追求的是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感受博物馆的美好,在创作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时时观察、记录少年儿童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和兴趣点,并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改进新方式。要如何把握时代脉博、如何创新活动模式、如何设计活动方案,不断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不断在教学互动中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效果,对于我们博物馆教育工作同仁来说,是一个长期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自由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曹默.浅谈博物馆教育中手工活动的教学设计[J].博物馆研究,2009(2).

[2] 果美侠.方式决定成效――情景创设下的博物馆儿童教育[J].博物馆与儿童教育,文物出版社, 2013,5.

[3] 靳宝.浅析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设计[J].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7.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一十百千工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小学生 纪律

2014年秋季开学之际,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开始响应北京市教委的号召,开始实施“一十百千工程”。所谓“一十百千工程”,是以《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正式出台而正式拉开帷幕。不同于以往一般的德育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北京此次更为强调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各种实践平台,拓展教育渠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为每一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9月2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70名初一新生成为北京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后,走进国家博物馆的首批学生。

从新实施的“一十百千工程”上看出,我国的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宣传作用。而如何让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有效利用国家博物馆的强大资源,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工作者亟待迎接的一项挑战。

截至10月,“一十百千工程――走进国家博物馆”项目实施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博参观学习的项目主要分为三个板块:1、观看3D教学片《国脉》;2、聆听《博物馆资源的有效使用》主题演讲;3、以班级为单位参观展陈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此期间,学生参观秩序难以维护是国博教职人员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

纪律和秩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目前情况看,国博每日接待的“一十百千工程”中小学生有6―8个班级(共300人左右),开放式的课堂要想将授课与纪律相统一,博物馆的社教工作人员遇到的挑战将比学校教师遇到的要大得多。而社教工作者每天面对的学生生理年龄、学段都不一样,这对国博社教工作者随机应变能力的要求绝对不比学校教师要低。

强调纪律应当有所技巧。关于纪律的强调,在目前国家博物馆实行的三个部分中,可以着重落实在聆听《博物馆资源的有效使用》主题演讲过程中。这一部分属于整个教学的第一部分,因此,博物馆的教职人员可以利用这个阶段观察当天学生的总体素质情况――要注意的是,每天来的学校都不相同,从目前得到的反馈情况来看,不同学校的学生素质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而博物馆并不应当在这些方面有所偏爱,应当所处更多努力,争取让每个学生收获到同等的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博物馆教职人员除了能了解到学生的大致情况,也能看出随同的该校老师的责任感高低程度。国博教职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教学,随同教师应当是起到维持秩序的主要作用。而面对“一十百千工程”这样一项新型教育改革,很多学校教师会把其当做是一场春游秋游,是一种放松自我的机会,认为学生可以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寄养”给国博。因此,能主动维持学生秩序的教师团队会使得学生获得博物馆资源强有力的利用。在做主题讲座时,国博教职人员应当恰如其分的暗示现场带队教师,提醒他们应当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负责到底。

那么在《博物馆资源的有效使用》主题讲座中,哪些问题是一定要明确传达给学生的呢?

第一,学生们要明白博物馆是公共场所,个人的言行体现的是自己的家教、校风,在外国观众眼里,这些行为还代表着国家。这个问题的强调,需要国博教职人员把握住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养成的争强好胜心气,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国博会接待北京市数以万计的学生,国博的老师和观众会把你们作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这样的反馈意见或许会传达给你们的父母、校长或者市教委,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来,争口气。”

第二,需要向学生们传达博物馆参观须知。我国的文博事业处于发展阶段,关于这一点,很多成年观众都是需要被告知的,参观博物馆的礼仪文化需要在参观前告知学生。比如,“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并请将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参观时请勿触摸展品;请您在指定区域就餐;场馆内请勿奔跑、追逐、攀爬、躺卧;基于国家博物馆藏品举办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观众可以拍照留念,但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

在该活动的核心部分――参观展厅部分,教职人员也要从以下两点把握学生的纪律问题。

博物馆的教职人员应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国博的专职讲解组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而且大多为刚走出大学校园的高校毕业生。青年人的热情奔放使得这支队伍面对中小学生时往往会松懈下来,自己的童心和玩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因此,要想组织好学生队伍,教职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现行举止,要使得自己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从而加重话语权的分量。

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需要懂得随机应变,收放有度。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除了用语言提醒之外,也可以用眼神、语调等对其进行警告。从目前得到的反馈情况来看,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提问是十分可行的方式。对于有严重违反纪律造成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时,可以采取暂停教学――请班长整队――报告领队老师――带领出馆――申报教委这样的一系列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教训学生不是此项活动的目的,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切忌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归根结底,要使学生有效利用好博物馆资源,更需要做到让学生从心底尊重国家博物馆,尊重祖国文化。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授课人员的课程里必须包含对国家博物馆的介绍,要让学生们明白,国博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我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对于这样一个民族的祖庙,文化的殿堂,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必须满怀敬畏之心,这是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我国现阶段提倡让广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贯彻的最好体现。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角色认知 青少年教育 博物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86-03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对个体而言可以塑造其终身能力与品格的教育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伴随终身的家庭教育;二是所在群体强制或共同约定的学校教育;三是个体在可独立支配社会行为后自行选择的社会教育,此三块组成衔接拼成一个社会成员所需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完成一个人作为自然人所必需的基本言行举止陈述表达训练,做了一份规划;学校教育负责传递群体前辈在知识技能传承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把规划所需材料和组建方式预备起来;社会教育以一个“试错”模式把家庭教育的规划、学校教育的准备直接实践、印证、修正,甚至纠错。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此三大组成实现有机拼接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博物馆可以在未成年人启智阶段协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内容过渡,在青少年进入成年前后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约定行为间的差距,并于成年后在社会教育学习阶段起到类似学校教育的角色作用,这些衔接填补中蕴含了修正的可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和未成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主动认知社会角色二者的关联,从而探索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的规划思路。

一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在传统博物馆学里,博物馆人着眼于物,强调要确保物的信息实现原真传递。为了降低信息传递中的错失率,通常会缩短简化传递通道。在博物馆看到的信息是物本身传递的原始要素信息,如年代、材质、器形、出土等;人作用于物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同样以最为严谨的表述予以传递。这导致了不同信息背景的观众在面对博物馆展示时产生认知差距,而两者之间的空白成为观众再度使用博物馆的障碍。博物馆一度门可罗雀的群体现象,其背后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等交互的落差所形成的。

基于传统博物馆学基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到了从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博协修改了博物馆的定义,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怀,把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随之发展出的新博物馆学,把博物馆的重心转向了基于藏品多维度研究后的使用,尤其是用于关怀社群和社区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转为以人为博物馆行为的核心对象。

此时,博物馆教育的核心意义也随之由“绝对忠实的传递原真信息”演变为“有针对性的缩短和填补观众与藏品间的信息落差”。各个物馆教育行为由神圣不可撼动的专业表述转型成各种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和创意策划。这中间也离析出一些只能传递相对浅显易懂的信息碎片的教育活动,成为博物馆教育一个直落千丈的低谷。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将藏品(经过专业研究剖析后得出的)信息以观众更易于理解接受的立场方式予以传达。这个核心的本质仍是传统博物馆学所坚决强调的信息原真,所不同的是在藏品信息真实正确的基础之上,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教育提出了更复杂苛刻的执行要求:以观众的信息背景为基础作呈现和传递。藏品信息的专业性、正确性仍是得到首肯保留的。而与之相关的教育行为所要改变的是其自身在此前方式思路上的简单粗放,要求博物馆教育执行者从教育对象的信息背景和认知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有鲜明主题和目的性的教育活动。

这样的转变,事实上也是博物馆教育一次重要的改革。博物馆人必须要意识到这样一个迫切性:如果博物馆所传递的信息是鼠标动动,甚至拇指动动,一个APP都能搞定的信息,那么人们又何必非来博物馆不可呢?

所以,博物馆教育除了要用更巧妙科学的方式传递藏品真实信息,更要懂得突出自身在教育体验上的特性:物性和参与性。前者给感官带来的真实性是目前任何信息技术都无法取代的,而后者的互动性远胜于单纯地听、看体验所能达到的效果,二者如能有机结合必然可以确保博物馆教育在受众中的强竞争力。

二 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性在博物馆环境中的彰显

人都是基于已有信息或经验做下一步选择和决定的。基于博物馆丰富藏品的体验式教育,在经验学习时可以比书本教学模式更易获得理想效果。著名的“卡斯顿教学模式”提出了博物馆学习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博物馆要素、教育要素、学科要素,通过活动目标预设-博物馆教育预期评估-确认实施-结束后量化质化评估等通用模式来完成博物馆教育行为的具体落实。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发现,学龄前儿童和儿童中期,以及青春期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有明显差异和侧重。学龄前儿童(3~5周岁)看重长辈告知的经验和规则,认知发展以语言习得为主,反馈到行为上就是把父母、老师(幼儿园)告知的描述用行为“复印”出来。如妈妈说吃饭前要洗手,幼儿通常会在完成洗手后希望得到父母语言上的认可:“宝宝真棒,洗手了(理解为:你做对了)”。

到了小学后(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的是通过记忆和元认知技能,因为有了个人生理因素的参与(记性和阅读都是有天然的个体差异的),社会情绪发展出了自我概念,被认同需求不再是向父母师长寻求,而是同伴。这个过程是自尊心的形成期,儿童在此期间的体验经历直接影响其在同伴中的“认知形象”,所以学生带着羡慕的一句反话可能会比父母给予的充沛精神物质双重奖励更容易给儿童带来心理满足感。

进入青春期,随着脑部组织发育和训练累积,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预设分析”的演绎推理等逻辑运用能力了。出于技能善长和喜好的不同,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的社会情绪发展进入同一性形成,在互相认同的群体里表现出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亲密感。此时他们的关注度已由父母印证、同伴印证转为寻求社会印证。虽然身体发育、心智追求到了后期已和成年人相差无几,但由于没有社会行为实践,在现实中出现眼高手低或犹豫不决的认知表现,比如对某类兴趣表现出极度忠诚和热爱,或坚持某种特殊的行为来彰显立场等。

博物馆作为一类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社会单元,基于自身特有且善长的真实体验之特点,应该充分考虑教育要素在博物馆教育实施中的影响和作用,对教育对象做有针对性的方案,并对活动执行做科学评估,以完成教育目的。

另外,博物馆教育除了要考虑心理等普遍规律外,要充分兼顾实际地理成长环境所导致的差异规律。城市教育水平相对好的博物馆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把内容的认知水准相应提升,而面对基础教育欠完善地区的未成年人,设计教育活动时务必要考虑其可理解的信息背景,增加循序渐进的信息铺垫环节。

博物馆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实践表达方式之一。学校教育对学习连贯性和宏观性要求不是博物馆必须遵守的。但博物馆教育要主动关注学校教育的知识脉络和学科设计,而这也是基于对客观教学规律的尊重。书本教学以抽象和逻辑性见长,其提纲挈领的授渔模式是重要的学习技能训练,遵从这个模式的纲要脉络,博物馆把自身的藏品信息纲举目张的填充进去,可以极大地帮助未成年人获得自主学习的,进而和学校教育形成相得益彰的正反馈。

当博物馆教育行为结合参考了学校教育要素后,在具体策划实施时,具体内容和博物馆展陈主体息息相关。如策划一个面对初中生的教育活动,人文历史类学科的博物馆和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主体,如出土器物,同样面对中学生,同样是一次双休日的体验活动,历史类博物馆从器件入题做祭祀仪典、文化传统的介绍;而考古学博物馆可能会从土方层位标记拼图来讲解如何做田野考古;到了工艺美术类博物馆,从工艺传承和朝代更别标志去做专题呈现。所以,在卡斯顿模式里“博物馆要素、教育要素、学科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结合当代技术水平发展的日新月异,教育活动策划的技术手段选择需要纳入策划设计要素。配合相应教学主题做的短期活动要充分考虑加深印象的要求,在方式方法上尽量使用实物,减少用图文板之类的墙上书形式;还有一类近些年得到博物馆大力推崇的一种“走出去”模式――“大篷车”。博物馆大篷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博物馆的移动橱窗、大体量的格子铺、有逻辑关系的博物馆试看品。从内容上讲,适应流动性,强调故事主题性,以“打包――移动――展示”来实现博物馆主旨的馆外推广。推广中宣传固然是很重要的目的,还有一部分教育功能被带出来,大篷车一来是要告诉不能常去博物馆的人,博物馆在讲什么(这个是常规意义上的科普);二来要告诉人们走进博物馆对自己的意义;三是把博物馆的文创在大篷车最显眼的位置摆放出来,以精巧的心思和可以带走的文创产品体现博物馆的一种友善姿态。但这些教育意图的实现是不能依靠易拉宝+图版就能实现的。因为博物馆大篷车移动性很强,在展示内容构思上要强调不讲知识碎片,把学习的框架给孩子们带去,因为孩子可以自己填充框架,碎片有可能随着科研发展而有局限性。此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科学、简要。重点是:耐用、经济、好玩。

事实上,可考虑的技术手段种类在时下不是太少,而是反客为主用得太多了。通过充分认识未成年人的教育特点后,就会明白多媒体技术对未成年人的信息学习并不是绝对有利的。如果技术本身的新奇度会分散孩子对其承载信息的注意力,那么就要慎用多媒体。当然这种情况还是要看具体某次活动策划的教育预期及教育对象而定的。

三 社会行为规则和职业风貌在博物馆的体现方式

哪些博物馆行为可以让未成年人在博物馆体验活动中学习到社会行为规则乃至各行业职业风貌呢?

首先,博物馆引导观众如何恰当参观博物馆时,便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规则的约束教育。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构件,是一个社会群体共用的“公器”,个人参观博物馆时的行为恰当可以更有效确保这个公共资源的延续使用。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落实推进,更多人进入到了博物馆这个相对陌生的空间里。这里不同于图书馆和学校,不需要绝对的安静;但不同于游乐场和商场,不能随心所欲而妨碍他人。当博物馆向观众传达藏品信息时,也要充分传递博物馆自身的信息。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博物馆的服务也越做越细,但观众们对博物馆仍有不少“微辞”,同时,博物馆从业者觉得有不少来博物馆的人都“不爱惜博物馆”,“没有文明参观”。对于成年观众,如何文明参观博物馆可能只能以介绍建议为主,但对于未成年人,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教育行为实现对博物馆未来主体受众的引导培养。在追求师长认同印证时告知参观博物馆的行为规则,在看重同伴印证时通过对团队的行为认同而培养其良好的文化习惯和赏析能力;进而在寻求独立于家庭学校之外的社会认同时,由博物馆提供一个第三方平台,以供其接触不同年龄层和工作领域的社会成员。总之,作为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参观行为做一个常规引导和培养是未成年人学习适应社会行为规则的一个机会。

另一个角度,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同专题博物馆呈现出不同行业的风貌较少。目前中国专门的儿童博物馆不多,但各个博物馆作为教育基地,都非常重视儿童体验环节。通过扮演类或兴趣班形式,让未成年人体验不同领域的工作技能和操作流程,起到社会职业介绍作用。一些外聘专家的主题讲座间接呈现其学术研究的风貌。但在博物馆里最为重要的职业展现和体验应该是为中学生提供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的形式更为复杂和持久,同时,认知对象和儿童的互动需要实时推进,出于博物馆教育效果的理想化考虑,这个阶段的儿童如果能参与到博物馆志愿者的事务性工作中是非常合适的(出于学业缘故,现实中要做到家长认同此点还有很大难度)。因为知识的消化反刍能力还不足的时候,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博物馆一些集中活动的协助配合需求,是对青春期儿童步入大学独立生活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出于这样的需要,博物馆可以设计一些教育活动,让青春期儿童模拟完成一次博物馆教育活动。而作为一个社会的统筹者,政府的教育部门不能只着眼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技能培训教育这一类微观教育行为,更需要在宏观角度充分认识到博物馆教育在人生教育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性,把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新成员礼仪规范和行为认知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儿童家庭行为为出发点,城市大小为半径,整合现有博物馆主题教育资源,向家长提出教育参考方案,跟学校强调博物馆教育比重,敦促其接受博物馆教育的主动示好,并进而逐步发展为主动考虑使用博物馆教育资源。

事实上,博物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直接作用于未成年人,还有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用。由于教学管理模式的圈定,学校教育的教师更着眼于对已有知识的有效传递,学科相关信息研究成果的更迭并不完全是自发主动的教学考虑。而博物馆是一类独立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之外的重视应用和科普化的研究机构,其对相应学科的研究前沿一直保持着必须的敏感性和关注度。通过定期周期性的组织教师到相应学科主体的博物馆进行学术再更新,是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力量的一种源生力支持。

四 博物馆教育如何让未成年人实现社会认知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角色认知是伴随其整个教育过程的目标,无论是幼儿期的语言习得,还是进入学龄期后的纯学习过程,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学习一直伴随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家庭的过度关爱导致未成年人在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师长、同龄人、陌生人”的人际环境里,当中学学业完成,仅仅一个暑假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或进入大学学习,这样一个适应过程对青少年而言过于仓促,在一些文化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只要就学机制允许,中学毕业生就可以在家长监护下尝试参与一些比较简单的社会实习,有些甚至是计酬的。通过一定时间的社会体验后,再重新审视自己的求学专业和将来可能的职业方向。虽然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国内实施会很困难,但在中学长达6年的学年里,鼓励青少年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局部体验和尝试。一方面家长要有这种教育衔接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对有此类实践行为的学生予以积极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者要有多维度的框架规划意识,不能把博物馆教育只是理解和表现为基础信息的简单重复传播。

五 结束语

让未成年人通过博物馆教育获得对社会的预先认知对青少年步入成年后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他们会获得更为主动的自觉意识和思考能力,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更中立客观,对自己的人生教育规划表现得更主动积极。此外,由于在其儿童期有博物馆体验的记忆,这个群体的青少年成长后往往会成为博物馆的优质观众:他们将懂得如何更好地获得藏品信息,愿意引导新观众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为博物馆良性发展提供旁观建议,甚至有些青少年在完成学业后会直接选择就职于博物馆相关行业,进而实现文化习惯培养后的反哺。

从整个博物馆统筹考虑看,博物馆教育只是博物馆一个功能要求,表现为展示、讲解、宣传、讲座、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描述。但出于常规工作管理便利性考虑,教育职能工作通常是由专职团队统一规划设计以及执行落实的。在博物馆里,这个团队既要懂得博物馆哲学和博物馆职业逻辑,也要有扎实的教育功力和实践经验,同时要能得到研究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信赖和支持,以确保活动展现的内容及技术,此后还得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把每个教育策划案推进落实,并将每一次教育反馈整理成博物馆档案用于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格拉汉姆・布莱克.如何管理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吸引人的秘密(徐光、谢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范文6

1. 实现陈列展览的知识性

当代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前者是指博物馆收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历史的与现实的物品,包括化石、标本和人工制品。它们由于蕴含着反映自然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信息,而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它们是人类活动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见证物,是人们理解自然生活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博物馆展览中扮演着叙述自然及人类生活故事的主角;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这个由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共同构筑的空间形态就是博物馆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博物馆认知发生的源泉(1)。

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一个成功展览的必要条件。马承源先生说过:“没有教育,博物馆应改名为文物保管所或文物研究所。”博物馆在组织主题活动,选择教育形式等工作时,都必须建立在观众所需的基础上,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早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系列活动,多为展厅讲解或深入学校、部队、机关等特定的社会团体,以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举办展览、宣传讲解。这样的活动形式比较死板,缺乏针对性,不仅在服务对象的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也难以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例如对于青少年观众,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审美情趣和认知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辟专属空间,开展适宜青少年的专题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农业博物馆曾开展家庭育林活动。活动的材料由加拿大方面提供,每份包括一个有再生纸制成的可折叠纸盒。一包营养土,几粒林木种子,一张记录表。活动对象主要是小学团体观众。活动先由博物馆组织观众参观有关森林的展示后,分发材料,每人或每几个人一份,由专家讲授怎样在家中育苗。然后,学生回家按专家讲授的要点及纸盒上的提示,将纸盒撑开,装上营养土,洒上一定量的水后,在土里埋好种子。在春天温暖的日子里,大约经过一周时间,种子萌发长叶,再过几天,长出几片叶子,就成为一棵树木的幼苗。整个期间,学生在记录表上认真填写,学校老师随时了解、检查,并和博物馆联系。经过若干时日后,学生们带着自己的“家庭作业”再次集中到博物馆,经过检查、评比,所有合格的小苗,连盒集中移植到博物馆一块预置的土地里,这里就是该学校班级的林木苗圃,学生们可以随时前来观察和参与照顾。

河南博物院每年推出的“青少年系列暑假活动”,主要针对8~12岁的青少年,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辅导,在掌握一定历史和文物知识的基础上,独立编写一件文物的讲解词,并用自己的方式加以介绍,从而间接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其他的适时短期形式,例如结合临时展览,举办征文比赛、绘画评选或专门为孩子们设置工作室,模拟考古或文物修复的现场等,通过一系列的灵活形式,为青少年创造动手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这类主题鲜明、内容多样的活动,适合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求知等特点,深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对于博物馆来说,如何用非专业人士能听明白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参观展览,并获得对该领域的理解最为关键。“只有那些能将专业知识用非专业的方式进行成功阐释的博物馆,才有可能获得传播上的成功”(2)。对文物展品的研究,不仅重视对物品性状的研究,更要重视对人的研究。人是文化创造、享用、保管、传承、发展的主体,文物是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映,文物展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应是研究的重点。从展览教育方式上看,传统的博物馆以文物展品陈列为主。而现代博物馆注重启发式教育,提倡和吸引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力图使观众从被动的受教育者的地位,变为主动的知识的探索者,使到博物馆的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主动地摄取知识营养。这一深刻变革使得博物馆发生了质的变化(3)。

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是各学科、各行业与外部世界沟通与交往的窗口,肩负着让社会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责任。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进入博物馆意味着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湖北省博物馆的“郧县人”陈列展览,没有停留在仅仅将“郧县人”介绍给观众,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体系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国外文明的文字、书写载体等各种实物资料,做到了陈列信息与世界文明的衔接,引起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关于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最有效方法的建议》指出“博物馆应通过清晰的陈列形式、系统地布置简介说明或标签、出版观众所需之此类说明的导游书或手册、组织适合各类观众听讲的定期导游参观等,使藏品易于为各类人所欣赏”。2010年10月,笔者考察了埃及国家大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实验室和开架库房。埃及国家大博物馆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了8个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包括:石质物品、木质物品、陶瓷、纸草、织物、皮革、金属、玻璃以及有机物的修复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与开架库房一起,使人们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幕后工作”,激发观众对博物馆工作的热情,更多参与博物馆的活动,并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深圳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合同、土地拍卖“第一锤”、股票市场开市钟、深圳首批无偿献血者登记卡、邓小平视察深圳时乘坐过的汽车,以及早年投入特区建设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名册等作为珍贵文物展品,与观众见面。陕西历史博物馆购置了一批自动语音导览器,内有中文、中文学生版、英文、日文、韩文和法文等不同版本和语种的内容,中文版请全国著名的播音员,外语请各国本土播音员录音,听讲效果很好。同时还购置了团队讲解器,凡是听讲解的观众每人佩带一台接收器,讲解员用平时说话的音量即可进行团队讲解,为营造无声博物馆做出了有益尝试。

实践证明,陈列展览选题的研究与确定,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博物馆在陈列展览选题上应注意根据时代需要、社会热点等多方面开拓选题,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2006年4月,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展开,其中中线总干渠河北段长463公里,途经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25个县市,所经区域为太行山前古文化埋藏的核心地带,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至2010年9月完成全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33家考古科研机构共同参加的这场文物保护大会战,共完成97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7余万平方米,出土文物2万余件(套),发掘出土了一批文化内涵丰富、文物价值较高的重要文化遗存。一段时间以来,了解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成为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为此,2011年3月,河北省博物馆举办《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通过500件文物、200余幅图片,全面展示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所有出土文物均为最新考古发掘成果,所有图片均为首次公开展出,引起社会较大反响,观众络绎不绝。此次展览主题明确,不仅是出土文物展,也不仅是考古资料展,而是既反映出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严谨与艰辛,又反映出考古发掘成果的丰硕与多样,因此,陈列展览淡化学术性,强化观众感兴趣的考古知识和出土文物,增强吸引力,使整个展览简洁大气,重点突出又富于变化(4)。

随着国家考古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些遗址博物馆内的陈列展示也将以“动态”代替“静态”,以“进行时”代替“过去时”,使古老文明对话当代科技,在实体与虚拟的对接中,传统与传播共同推进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考古遗址的探方内相应放置了多幅图片介绍发掘场景,并在主要文物出土地点播放电视短片,由考古学家介绍发掘时的场景。由于新技术的引进,满足了观众参与互动的心理,也使那些曾经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和厚重沉闷的陈列展示环节,变得生动、有趣、亲切、丰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将文物展品体现的“历史”转换成某种可以“体验”的内容,成为与参观者沟通交流的结合点。

考古遗址博物馆以考古发掘文物展示为特色,专业性很强,更需要做好普及知识的工作。巴登-符腾堡州考古博物馆为了培养儿童从小就喜欢追溯历史,探究奥秘的兴趣,将考古发掘现场做成模型,用各种卡通人物在现场进行发掘工作。这种展示方式故事性强,表现力强,将深奥的考古学成果转换为新的表现形式,找到严谨的考古专业和儿童兴趣的结合点(5)。随着人们在博物馆中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博物馆的“寓教于乐”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参观博物馆的过程成为令人身心愉悦的艺术与知识体验,也丰富了博物馆的活动内容,增加了博物馆的吸引力。

“今天的观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已和过去不同,他们再也不会耐心地去阅读所谓系统的、干巴巴的知识传授了。他们喜欢听故事,希望从情节中去获得知识和信息。因此,展览首先要让观众耳目愉快,要感染观众,在观众爱看之后再把知识、信息传达给他们”(6)。设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中心位置的森林展馆,除了有大量典型地展示维多利亚地区树木状况的树种,还有各种各类的活鸟在其中自由飞行,也有蛇等其他动物,有趣的展示手段和恰当的人文故事,成为连接观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7)。

英国国家海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展品摆放与文字说明,而是通过种种科技手段让历史重现,将300多年前工业革命时期威尔士人的生活,动态地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博物馆内有100多件视听展品,其中36件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在博物馆的人文展厅中,有斯旺西的电子街道图,点击一条街道,屏幕就会将观众引向该街道上现存的传统老屋。随着踏在石板地上的马蹄声和嘶鸣声,镜头在这座老屋前停下,随后会带观众踏上阶梯进入房屋,屏幕上也显示出工业革命时期房屋的主人、仆人,以及他们的具体工作、健康状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主人去世后的住户情况,可以继续点击。在风景展厅中,参观者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地图,了解该地段当时街道的情景和污染状况(8)。

鉴于以往一些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经验教训,不能用学术性取代知识性,用专业性代替普及性,造成博物馆门庭冷落。必须明确,博物馆陈列展览首先要为广大普通观众服务,应以大多数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为基准。过于专业化的陈列展览势必失去大多数观众。陈列展览要强调知识性、通俗性、普及性,“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所谓“通俗”,即通过精心制作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普通观众在高雅的殿堂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是处理雅俗关系的指导原则。

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既要经得起专业人士的推敲,也要能让普通观众看得明白;既要能符合专业的规律,也能使普通观众接受。陈列展览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段有直接方式,也有间接方式,直接方式是指让文物展品自己说话,文物展品自身就有许多信息可供观众自己解读。间接方式是指通过其它手法来揭示文物展品或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涵,并使更多的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使陈列展览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博物馆是否要用文字的争论,尽管也有人把文字视为博物馆展览中“必要的不幸”,但是事实上,文字越来越被视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建强先生认为“展览中的实物展品,远离自己的文化坐标和使用场景,以孤立、静态的方式呈现在现代材料制成的容器中。巨大的时空间隔使当代观众难以与它们对话,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意义。虽然我们强调采用博物馆语言来阐释它们,但要把它们复杂的背景、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9)。要让观众看得懂,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借助文字说明,做出系统深入的叙述与解释。因此,陈列展览的各层文字说明,成为文物展品和陈列展览的必要导引,成为陈列展览重要的中介手段。文字说明同时还具有引导和激发观众思考,引发兴趣,沟通情感,产生共鸣等多重作用。

“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在前期设计准备阶段,就对空间高度,展板大小、室内色彩、展品灯光等方面做出严密的论证工作,使陈列展览形式适应观众的感觉系统特性及观众心理需求,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此外,展览的6个展厅中,都设计有互动项目,通过动手选择甲骨、金文图形,利用汉字计算机输入体会汉字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历程。特别是推出互动影像厅,充分开发文字与观众的互动,设立字谜竞猜、练习毛笔字、文字名片设计、雕版印刷等项目,其中材料工具与书法展区,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互动游戏,体验不同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对不同书写材料的不同书写效果。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这些互动项目设置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动手动脑,体会文字的魅力与趣味,更好的传播文字文化的知识。在创新陈列展览手段上充分发挥场景直观生动的特性,丰富展示效果。例如利用动画剪影的手法介绍内容,串联文物陈列。此外,陈列展览按照文字演变的时间顺序,设计制作了原始制陶、青铜铸造、造纸术、照排技术演示等与文字有关的场景。这些场景的设置,突出了陈列展览的主题,让观众感受古代的生产生活氛围,了解文字诞生及演进的过程。同时,配合陈列展览制作4D影片《甲骨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原本深奥的甲骨文专业知识展示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了解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10)。

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是联接博物馆与观众的重要媒介之一,必须做到深入浅出,才能使观众通过文字说明了解陈列内容,增加对陈列展览的理解,使参观者有所收获。但是,传统的文字说明多强调文物来源,最常见的说明内容一般为:出土时间、出土地点、文物的时代、文物的质地,有的还标明文物尺寸,文字说明信息量较少,上述内容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但是却不是大多数观众所关注的内容。要使观众愿意阅读,文字在内容编排和艺术设计上都要作出精心的安排。陈列展览对于文字撰写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必须熟悉相关的专业,必须有很好的写作技巧,必须具有用简洁通俗的方式表达复杂专业内容的能力。

现代陈列展览理念提倡文字、图表的艺术化,力图在布局、规格、色彩、造型等方面既有统一,又富于变化,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交相呼应,形成不同的层次和形态,从而有效增强可视性。同时,考虑到观众是在行走与站立中观察与阅读,每一单元的文字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使文字说明与陈列展览融为一体,可以将某些说明内容转化为图表或图像的形式,图表或图像使大量信息一目了然,使陈列展览内容表达简明扼要,使观众能更准确地把握重点,对提高文化素质有所帮助,进而愿意将参观博物馆视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可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历经沧桑遗留下来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结晶,从直观到感性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变迁。浙江自然博物馆为适合更多参观动机与知识背景不同的观众群,新馆展示采用双二元配置结构。仓储式标本展示主要满足专家和学生的需求;常规展示主要适应一般观众要求。允许观众更多地了解文物藏品在博物馆中如何被保存与维护,允许观众认知文物藏品客观存在的生命过程,以及博物馆人员如何开展日常工作,意味着赋予观众更多尊重和权利,使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浙江自然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安排上,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点,将自然、自然史和自然与人类三重内容融为一体,将观众引向对生物多样性及重要性的思考,增进对自然环境的兴趣与责任感。在展示手法上,强调异质、立体和复杂的空间构造,营造随和、亲切的自然气氛。力求克服同质、线形和平面化的展示空间导致观众参观疲劳和漠然。在展示特色上,注意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同时,新馆的陈列展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与人文的人为隔阂,把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人类的生存状态有机结合起来,促使观众形成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11)。

2. 实现陈列展览的通俗性

公众参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博物馆要把一成不变的静态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设计陈列展览,以观众为中心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注重人文导向,使陈列展览人格化,服务人性化,使观众真正在博物馆里收获到悦目、悦心、悦智的享受。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研究室对日本19家博物馆观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显示,展览中如果有30%的展品可供观众参与,观众的满足感会有很大提高(12)。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内有一个大型微缩沙盘,展示东京桥的历史场景,而在桥的上面,有近千个表现人生百态、五行八作的小人雕塑,生机盎然,妙趣横生。为了使观众能够详细地观看雕塑的细部,博物馆在沙盘的四边设置了望远镜,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13)。

博物馆应就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征询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欢迎观众留言,及时了解观众的心理动态和潜在需求。例如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的调查结果表明,针对“什么样的博物馆会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钟爱”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历史民俗”类,占34.5%;“艺术”类位居第二位,占32.8%;而“军事”类和“名人故居和纪念馆”类所占的比例则很小,分别为3.4%和1.7%。而在对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却发现,很多的中小学生把“军事”类博物馆列为首选,“名人故居”的被选比例也很高。由此可见,博物馆应该有针对性地认清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在展览策划运营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14)。

加拿大魁北克市文明博物馆,在观众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并将陈列展览首先制作成小模型,到社会各层次的观众中去征求意见,哪怕是幼儿园的儿童也不漏掉,在大量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再引进或投入制作,使每个陈列展览都具有不同的观众群体。连云港博物馆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资源效应,不断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及时向社会民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博物馆及时与地震部门联系,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并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和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在相关媒体上进行提前宣传,许多市民前来参加咨询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参观博物馆不同于在课堂上听课,观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希望获得一份美感和享受。陈列展览就是要在人与物之间创造出一个彼此交往的中介,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美学属性的空间,让观众赏心悦目、舒解疲劳,放松情绪。由于珍贵文物不可随意触摸,一些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时会感到枯燥。为此,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大量可以让观众亲自动手实践的展陈设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电磁、力学、机械、声光、信息、核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技成果,特别是那些光怪陆离的辉光球,五颜六色的巨大肥皂膜,毛发直立的静电反应,都令青少年观众惊讶不已,加深了对相关原理的理解。

上海博物馆结合博物馆的书画、陶瓷、玉器等文物展品,对中小学生开展趣味墨拓、修复“唐三彩”、软陶制玉、扎染等手工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石板上刻下文字或图像,然后制作拓片;把陶器、瓷器碎片分离,再修补完整;在白布上学染色;用软陶模仿古代玉器形状,制作成玉蝉、玉龙、玉鸟等。他们还举办纸文化系列活动,包括艺术剪纸、手工制造宣纸、掌握木活字印刷技术和做套色水印信笺。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品味生活。当中小学生们亲手制作出一个个饶有趣味的艺术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成功,体验到自我价值。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等特征。“让公众了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做什么,这实际上也是博物馆魅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5)。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就设有讨论室,观众还可以通过预约参观文物库房或与专业人员接触、交流。这些展厅以外的相关活动,能大大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博物馆既要成为文化信息中心,也要成为文化体验场所,利用陈列展览让观众直接参与,并成为互动体验,使文物展品的信息以生动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体验,获得难忘的感受,获取需要的知识。

在国际盲人日,卢浮宫艺术博物馆给北京带来一项独特展览,《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卢浮宫艺术博物馆所藏公元前2世纪至19世纪的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品,所有复制品都是由法国国立博物馆联合会模型工坊制作而成,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感受雕塑作品的力与美,使盲人也能感受到艺术家的表现和匠心。同时,在每一件陈列展品旁都放置了中文和盲文的两种介绍。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汇展及评选活动引爆杭城,在杭州的各大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一系列连续报道,激起观众对博物馆文物的兴趣和激情,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热情高潮的观众积极参加投票评选活动,成为博物馆把馆藏文物精华更好地展示给社会公众的一次有益探索(16)。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要善于调动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尽力缩小陈列展览与观众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寻求与观众的共鸣。日本九州博物馆的藏品仅有2000余件,但是参观人次却位居日本各大博物馆前列。究其原因,主要是该馆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一切展示活动都以观众为中心。如果一个展品连续6天观众停留的时间不到10秒,就进行撤换。在日本九州博物馆的实验室,公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或尝试实验操作,甚至公众可以透过保管文物藏品的库房开窗通道,参观库房里面的技术人员如何修复、整理和保管文物藏品,深受观众喜爱(17)。

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活动中,观众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应该是陈列展览的主动参与者。得州监狱博物馆是一家集展览、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慈善机构。该馆从囚犯和狱警的角度展示了1848年以来得州监狱系统的发展历程。陈列的展品以囚犯使用的物品为主,其中除生活用品、行刑工具、囚犯带入的违禁品及自制的越狱用品外,还有囚犯自己创作的绘画、雕塑等监狱“艺术品”。博物馆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模拟囚室,游客只要花上3美元就可以穿上囚服在里面照相留念,体验一下当囚犯的感觉。

博物馆应千方百计地拉近观众与文物展品间的距离,着力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追求展示空间的机动性与可塑性,着力于展厅文化氛围的创造和展品文化意义的激活,通过陈列展览将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氛围之中,使他们深入地参与其中,达到在认知、行动、反馈等方面的全方位参与。垃圾博物馆坐落在美国斯特列福镇,是在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作为环保教育设施之一,免费接待公众。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绿色的塑料瓶可造地毯、25个汽水瓶可制作一件再生的短上衣、1吨旧报纸再生使用可少砍约17棵树和节省4100瓦能源、利用废弃金属代替铁矿石生产新钢铁等。通过参观,人们不仅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增强环保意识(18)。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博物馆藏品的陈列展览方式,也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效率,从而使我国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多语种的自动讲解系统的应用,使博物馆对参观者的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良渚博物院的陈列展览,按照“雅俗共赏”的要求,解读和传递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并做深做透良渚之谜和良渚玉文化两篇文章,除了运用传统的文物展示、场景营造等陈列手段外,还采用声光系统、多媒体技术、4D影院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室内展示与室外体验相结合,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可视性、可读性和参与度,给予观众更加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在举办《天地经纬》展的过程中,河南博物院与国家地震局、国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围绕古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利用、地动仪模型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陈列架构、科技内涵延伸、环境创新、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共同研究。这一展览使人们在探索历史类博物馆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展示古代科技原理的方式方法,探索陈列如何向观众传递和正确对待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空间,探索如何让观众参与到陈列中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缩短陈列与观众的距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人们会对科学有兴趣,对生活有兴趣,对博物馆有兴趣。对于以休闲娱乐、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观众而言,博物馆就好比是一座艺术殿堂,人们不但期望能够看到珍贵展品,也希望能够参加某项有意义的活动,甚至动手项目,获得更真切的感观体验。尤其对于处于充满好奇、爱动好玩年龄段的青少年观众来说,动手参与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此,不少博物馆都有为少年儿童专设的展览区、活动室、探索角。这些动手活动不仅使少年儿童学会一定的技巧,而且也激发他们的兴趣,加深对博物馆参观的印象。

2010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生命起航――卵的奥秘”暑期特别展览,这是针对少年儿童参观群体,集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陈列展览,通过展示鸡、鸭等的孵化过程,引导大众关注生命、探索自然。博物馆购进专用孵化设备,将传统的展板展示转变为活体互动,将原有的引导讲解转变为主动吸引,将整个孵化过程完全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展览以鸡鸭等的孵化过程为载体,展示部分鸟类和爬行动物的诞生及发育过程。所有孵化卵面向少年儿童实行免费幼雏征名、领养活动。凡在指定时间内报名的少年儿童,均可以亲自挑选其中一枚孵化卵自己进行命名,博物馆对其指定的孵化卵进行特定编号,待孵化出壳、展览结束后免费赠与其领养,借此提高少年儿童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19)。

心理学家麦克卢汉博士说“触摸行为对于电视机下成长的一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他们从孩提时代起,就已经接受了电视图像的透视,现在需要从深度方面来处理事物了”。博物馆的少儿教育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有一处“科学乐园”展厅,专门为3~10岁的儿童所设计。展厅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儿童专项展厅。展厅共分9个单元,如科学城堡、认识自己、山林探秘、欢乐农庄、戏水湾、安全岛、创意工作室等,包括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和身边、工农业交通、环境、防灾和趣味活动等,共计有展览项目140多项。

科学乐园的一切,都按照为儿童服务设计安排。展厅的设施和布置,都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和认知特点,整个展厅色彩和谐温馨,各展区都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背景音乐舒缓优美,各类提示亲切有趣,各展项的体量、高度,手柄的松紧度都符合3~10岁儿童的身材和体能。为保证小观众的安全,所有设施、器材都做了防电、防撞、防扎、防磕等处理。小朋友在乐园里就是玩和动,玩自己喜欢的展厅,展厅中不仅有动手的项目,还有动眼、动耳、动脚、动嘴、动鼻子的项目,在玩和动中激发兴趣,得到体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发现喜好和特长,或者就是玩个高兴,玩个痛快。

目前,一些观众参观博物馆不仅是希望获得消闲,还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希望深入了解一些文化信息,希望能与博物馆专业人员交流,博物馆对于这些观众的愿望应尽量满足。即使是抱着学习目的前来的观众,也不希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一本呆板僵化的教科书,而是希望博物馆呈现生动、自由、开放的气氛,成为启迪人们思想智慧,开发人们学习潜能的环境。为了满足观众对陈列展览深度了解的需要,故宫博物院在几乎所有临时展览中都配套组织学术讲座,在展厅播放与展览背景有关的视频节目,并通过触摸屏、网上展览、动手制作等项目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度,并计划今后将更多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推广应用到故宫博物院内对外开放的宫殿、展馆、展厅内,使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如今博物馆观众的参与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不仅希望观看陈列展览,而且希望参与其中,进行自主体验。因此,有条件举办开放式陈列展览,是增进观众参观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如果出于文物安全或观众安全等原因,不能实现开放式陈列,也可以制作一些复制品供参观者接触,或者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握式多媒体导游设备等,增加陈列展览的可感性。在主题陈列之外设立发现中心、故事中心、娱乐中心之类的附属区域十分必要,让观众有参与的机会,家长与孩子有共同学习探索的空间。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我听了,可忘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动手了,明白了!中国古代诗人陆游也曾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香港太空馆有一项让观众亲自体验在太空翱翔的滑翔项目,观众可以乘着滑翔器,遨游于太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陈列展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质朴无华、素面朝天,有的则是五彩争艳、匠心独运,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要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以更好的和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让观众欣赏和观摩”(21)。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内容上应科学高雅,在形式上应喜闻乐见,努力在大众化与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在首都博物馆,除了设有专门的教育互动区,还在陈列展览的设计上注重参观者的感观感受,在展品、图片之外,还有多个多媒体展项,包括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以及参观者能亲身参与互动的展区,以强调“体验、感受、互动”的方式传递展示信息。在河北海盐博物馆,“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展览,系统展示与盐有关的历史、技术、文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采用水墨淡彩风格绘制的二维动漫“熬波图”,采用动感手段,生动再现了元代海盐制作工艺,增强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陈列展览和公众教育在今天的博物馆中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体验,从而达到信息的双向传递,这正是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在大英博物馆,“日本传统手工艺展”期间,邀请了多位当代手工艺大师来做讲座,同时表演茶道和插花,并且在活动室里可以观看日本墙纸的制作过程,使观众与展示内容之间没有阻碍,实现最真实的接触,观众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介绍19世纪装饰风格的时候,设计师复制了那个年代的椅子,供观众亲手拆卸、组装。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们走进博物馆重要原因。当今我国陈列设计中出现了“互动式陈列方式”的展览,这不仅反映了现代设计要考虑到专业、艺术、技术,同时更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揭示了设计者要注重设计语言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努力使设计的形式更为观众所接受,更适合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口味的趋向。博物馆的每一个陈列展览,每一件文物展品都会在参观者意识中呈现出多层面的意义,博物馆应为观众提供开放的空间来阅读文物展品,使观众有效地利用这个空间,在头脑中进行资源再造,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博物馆不应仅有简单的陈列展览,而应为不同参观者找到不同方式来享受陈列展览。

“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不是那些已经死掉的东西,而是被赋予生命的展品。(22)”新的博物馆发展理念对以玻璃橱窗为主、附以照片资料,观众只能隔着玻璃参观、在橱窗间穿梭而不能动手参与的传统博物馆展示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陈列的形式可以经常变动、重新组合,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动手参与。而思考、咨询、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观众希望通过对展览的参观,触发他们的思考,实现其探索、认知、趣味、互动的文化体验。高雅不是神秘,通俗不是肤浅,博物馆要把握既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又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尺度,避免出现盲目崇拜高科技倾向。

注释:

(1)、(2) 严建强:《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

(3) 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经验的调研报告:《博物馆免费开放调研报告汇编》,第13页,2009年6月。

(4) 张红霞:《河北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展特色谈》,《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7日。

(5) 黄鲁闽、陈同乐:《视觉“全天候”》,《陈列艺术》第五期。

(6) 黄琛:《漫谈博物馆宣教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2008年7月4日。

(7) 章迪思、梁建刚:《自然博物馆:重建中的若干可能》,《解放日报》2009年11月30日。

(8) 《英国威尔士地标建筑极具特色》,参考清样,2007年1月15日。

(9) 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中国博物馆》2008年第2期。

(10) 《体验中国文字之旅 探寻中华文明之源》,《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23日。

(11) 李让:《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当前博物馆建设的一种模式》,《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第60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

(12) 刘卫华:《信息时代博物馆价值与功能新解读》,《中国文物报》2009年9月23日。

(13) 武斌:《服务・文化与审美:体验海外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09年9月9日。

(14) “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调研课题组:《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第11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

(15) 龚良:《博物馆,当我走进你的大门》,《陈列艺术》第五期。

(16) 崔波:《千树摇曳 万树花开》,《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13日。

(17) 纪丽君:《活动开展项目如何满足观众需求》,《中国文物报》2010年4月14日。

(18) 陈同乐:《后博物馆时代》,《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13日。

(19) 岳中彬:《卵的奥秘暑期特别展》,《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11日。

(20) 楼锡祜:《博物馆少儿活动》,《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