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分析范例6篇

人口流动分析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1

人口素质人口红利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61亿,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长81.03%。其中流动人口最大的广东达到3128.17万人。流动人口年龄结构较小,据调查,2009年中国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为27.3岁。流动人口主要分为两类:一.农村务工人员,这些人口虽然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年龄结构趋于青壮年,正好满足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这类人口的养老和医疗大多数是户口所在地负担,为流入城市提供了纯的人口红利。同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二.高校毕业大学生,这类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年龄结构较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流动人口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具大的贡献。

注:根据第三、第四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而得,以居住在本地一年以上,户口在别的省份的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率来核算流动人口占比。

资料来源:梁济民,陈胜利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卷(四),1988年,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3月.

据第三、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占比0.64%,1990年后流动人口占比大幅增加,到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占比为29.37%,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年龄结构趋于成年化,1988年流动人口金字塔显示,流动人口年龄集中在15-40岁之间,1988年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也较平均水平高,流动人口对当地人口红利贡献较大。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占比可以把我国流动人口对人口红利的贡献划分为6个类型。

我国各省人口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对人口红利的贡献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的上海和广东,人口流动对人口红利的贡献最大,第二人口红利的收获时间也最早,也最大;北京、、新疆和浙江,这四个地区城镇化对人口红利的贡献次之,第二人口红利的收获时间也次之;海南、福建和天津,云南、宁夏和江苏,对人口红利的贡献中等,第二人口红利的收获时间晚一些;青海、河北、陕西、山西、贵州、辽宁、重庆、甘肃、内蒙、山东和广西对人口红利的贡献较小,第二人口红利的收获时间较晚;我国湖北、吉林、黑龙江、河南、四川、湖南、江西和安徽,对人口红利的贡献最小,第二人口红利的收获时间最晚。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2

关键词:西宁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之中,人口的流动现象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各种术语充斥学术界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表述,如:外来人口、流迁人口、农民工等。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的概念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从其构成要素来看,流动人口的界定是以户籍所在地的住所为标志的,其空间上的流动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范围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概念具有离而复归、双向往返的流动特点。从宏观意义而言,流动人口是跨越了一定的地域界限,但是没有改变常住户口的人群;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流入和流出两大类,其存在前提是以不改变人口常住地为目的流动行为,其流动的目的是以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目标的人群。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是一种较难测量的概念,它要考虑各种实际的情况,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习俗的实际状态,进行长期居住或者不长期居住的意愿,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长期永久性居住意愿、非永久性居住意愿、没有居留打算的意愿。当然,这种居留意愿的前提也是在不改变常住地的前提下,对未来迁居的自我愿望和想法。

西宁市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迁移活动,形成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迁移,这些城市的流动人口何去何从?是一个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对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掌握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特点,分析流动人口的居留影响因素,根据他们的居留意愿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以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为依据,对这些影响因素进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西宁市流动人口现状

青海省流动人口流动迁移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西宁市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部,是一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根据2014年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西宁市流动人口中拿到暂住证的人口数量是45.44万人,2014年迁入人口25762人,迁出22141人,占有相当大份额的流动人口迁移数量。通过对西宁市随机抽查的900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可以得出如下专项调查结果:

(一)流动人口中的男性比女性的数量要高

在随机抽查的900名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据了57.6%,女性为总数的42.4%。在打工成为普遍现象的社会发展状态下,男性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建筑装修业、洗车行业、送货行业等,同时,女性进入西宁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由于西宁市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拓展,企业对于女性的用工需求也呈现旺盛的趋势,如:家政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段来看,18-22岁的流动人口占28.7%,23-27岁的流动人口占27.9%,28-32岁的流动人口占21.8%,显现出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之中,主要是高中程度的教育水平,然而,随着西宁市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西宁市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其中,初中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44.7%;高中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29.6%;大专及其以上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13.3%,具有较低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较少,仅有12.4%。

(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户籍所在地为主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之中,已婚人口占56.1%,在子女入学的问题方面,有59.7%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户籍所在地就学,而在父母打工所在地就学的占38.2%,另外还有2.1%的流动人口子女辍学。这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工作所在地的城市的子女入学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阻滞。

(四)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较差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他们主要是根据从事职业的认同感或者职业的部分需要而居住在一个区域之内,形成了“城中村”的居住格局。另外,还有一些流动人口,如: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的性质和需要,则分散在工作的临时宿舍之中。

二、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分析

总体而言,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中,有84.4%的流动人口希望居留在城市,而仅有15.6%的流动人口打算回归故里。从流动人口的居留时间的打算来看,有36.5%的流动人口希望永久居留于城市;12.7%的流动人口选择工作到退休再回归户籍所在地;打算在城市居留10年以后再回归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口占13.7%,另外,还有一部分没有确定打算的流动人口,他们尚处于不确定的边缘状态。

(一)就年龄构成而言

流动人口中有永久居留意愿的以50岁以上的人口为主,其次是30-39岁的流动人口,其他年龄段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相对较低。而在打算非永久居留的流动人口之中,40-49岁的流动人口相对比例要大,然后依次为30-39岁、20-29岁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永久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有增加的趋势。

(二)就受教育程度而言

大专学历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最高,而文盲和小学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意愿最低。可见,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影响也较大。

(三)就性别而言

女性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的意愿比男性流动人口要高。

(四)就户口性质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非农业户口,而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的非永久居留意愿较高。

(五)就经济收入而言

在城市工作收入有4000元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最高,较低收入的流动人口的非永久居留意愿较高。随着流动人口城市工作收入的增加,永久居留的意愿则会相应增加。

(六)就居留时间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打算居留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最少的是1年以下的流动人口。

(七)就居留空间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自购房的流动人口,其次是独租房主、合租房主,而永久居留意愿最低的是单位的临时宿舍流动人口。

三、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庞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在城市之中,他们的居留意愿如何,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庞大的群体该如何去留呢?又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在左右他们的想法呢?我们以西宁市为例,经过调查研究,将这些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因素划归为两大类,即:来自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和来自于社会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人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等等。

(一)个人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中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等状况的不同,而导致人口流动的差异性和居留意愿的不一致性。就年龄状况而言,年轻的流动人口更容易产生流动。就性别而言,男性较女性的流动人口更容易流动。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学历较高的人口更趋向于流动。就婚姻状况而言,未婚的女性较易流动。还有个人的专业技术培训影响因素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取情况,都会造成对流动人口流动的影响。

(二)工作因素

职业种类是影响流动人口流动的因素之一,流动最多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次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还有少量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就从业状况来看,雇员的流动性较大,占总体的48.2%。另外,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之一。

(三)自我评价因素

城市流动人口的幸福水平指数正在呈上升的趋势,对于社会公平的认知也表现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努力程度是相对称的,即感觉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四)社会因素

城市流动人口对于社会的信任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认为社会是可以信任的。对于城市的安全感的体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基本感受居留愉快的流动人口占总体的78.7%。还有在工作当地的朋友数量也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一个因素,有44.72%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有1-5个朋友提供帮助。

(五)心理因素

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感觉模糊,觉得自己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不被城市所认同和接受,这种心理认知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影响较大。

(六)经济因素

它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最为突出,期望工资是导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重要因素,对于工资预期的不满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同时,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寻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便出现了发展型迁移,如:开阔眼界、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技能等,在这个因素影响之下,起初是缘于经济因素的工资预期所导致的人口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因素也掺杂其中,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日益增加。

(七)户籍制度因素

在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之下,流动人口的户籍是影响他们居留的重要因素,尽管他们流动在城市,然而他们的户籍却并没有迁移到工作城市,这便影响到这些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但是,户籍制度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一些流动人口即使没有户籍制度的阻滞,他们也没有将工作居住地视为最终目的地,可见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流动人口的居留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也是有限和有条件的,它需要用时间效应来加以考察:短时期来看,户籍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不大,但是由长远来看,流动人口的户籍因素却是很重要的,随着他们滞留城市的时间延长,在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便显现出来了。

(八)与社会融合度的因素

在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考虑之中,与社会融合度的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流动人口的城市工作场所中,与社会的融合和适应并不是简单的同化涵义,而是流动人口的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些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前提,即:其一,在城市有稳定的职业;其二,职业经济收益要使其能够以此为纽带,作为与工作场所的社会人群进行交往的方式;其三,在基于经济层面的认可之下,流动人口要形成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它需要从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与城市的融合,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心理上和文化上的适应,从而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四、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对策建议

(一)遵循公平、平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在对西宁市流动人口的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平、平等地对待西宁市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要赋予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政治地位和待遇,在社会事务管理活动中拥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单纯依靠清理、整顿,而不重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格局。为了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要坚持依法行政、综合管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要制定相应的法规体系,由封闭式管理转为开放式、服务性的综合管理方式,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的意愿和能力。

(二)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重构统一、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

在西宁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要全面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实施常住人口的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完善“身份证管理”的人口登记制度,引导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有序流动和合理的分布,增强流动人口在西宁市的融合意愿和能力。同时,还要重构权威、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促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流入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劳动保障等待遇,构建流动人口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流动人口预警信息机制,以增强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之中,我们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各个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涉及流动人口的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融合因素、制度因素等,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的居留有直接的关联性,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中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4(02).

[2]钱文荣,李宝值.初衷达成度,公平感知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调研数据[J].管理世界.2013(09).

[3]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3(04).

[4]蔚志新.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3(04).

[5]秦广强,陈志光.语言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3

【关键词】流动人口 转移就业风险 排序Logit模型

产业结构演进和升级,一方面使得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传统产业不断衰落,就业机会减少,使就业机会在产业间发生转移。这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必然要存在与之相适应的能流动、可聚散的机制,就业风险也就不可避免。所以就业风险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一致导致的,当人口流动体现在数量、增量与结构上异常时,流动人口就会暴露在多重风险并存的社会环境中,而在我国这个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大量存在的国度里,其多重风险则集中体现在转移就业风险上。

一 流动人口转移就业理论分析

只有能掌握流动人口转移就业的实质动力,才能更好地掌握流其所面临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庭是承受外出就业风险的主体。在经济落后地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其受不可控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是家庭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中国土地分配制度与流转市场的不完善,很难让农民家庭通过大规模以及多元化的农业经营降低风险。此外,由于地区差异与城乡分割的影响作用依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从事非农就业与在落后地区从事农业活动存在明显的收入差异,这种收入差异是农民工转移就业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动因。但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非农就业也受到失业、保障缺乏、健康受损、欠薪、侵权等风险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当前的就业水平下,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相对收益逐渐下降,但是其从事非农产业的绝对收益还是要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对收益的。所以他们的最优策略就是在考虑转移就业风险的前提下决定是否转移到非农产业,实现其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对于,迁出地因经济发展落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外来流动人口,除少数人每年会把一些时间分配到农业生产外,大部分都会在本县(市)、本省或外省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而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就业风险。

因此,流动人口转移就业风险可以界定为,其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活动的过程以及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其就业收益的损失以及成本的增加。

二 数据来源与收集

本研究运用同一地区不同户籍的流动人口数据,研究流动人口转移就业风险问题并解释现实的人口流动现象。调查数据来自东莞市,调查由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设计并与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联合进行。此次调查涉及该市28个镇的94家企业,共收回原始问卷2949份,有效问卷2723份,问卷有效率为94.24%。

三 建立流动人口转移就业风险防范指标体系

风险变量主要由虚拟变量与被调查对象个人的主观评价变量构成。利用主观评价变量,主要考虑转移就业风险是流动人口对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的主观认识,相对于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流动人口是转移就业风险的主要承受者,其对风险的评价具有理所当然的代表性。

本文以流动人口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多少来代表就业风险的大小,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越多,说明流动人口的转移就业风险越大,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等于来东莞工作后转换工作的次数除以在东莞工作的年限。

本文将因变量“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分为五个等级,由数字0~4表示,具体说明如表1。例如,被调查对象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小于或等于0.2次时,则赋值为0,表示被调查对象五年之内没有转换过工作,说明就业风险非常低。

本文结合已有理论研究与实际问卷调查,从失业风险、政策风险、收入风险、健康风险以及侵权风险五个层面选择不同的向量集,衡量对流动人口转移就业风险的影响效果的大小,其中,每个向量包括两到三个子向量,具体参考表2。

四 流动人口就业风险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选择排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实证结果见表3。

从回归结果中可见,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全部样本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对“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的影响作用显著。性别对“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的影响是正向显著说明男性转换工作的次数高于女性,由于男性比女性的忍耐度低,而且对枯燥的流水线工作更加没有耐性,所以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婚姻状况对“年平均转换工作次数”的影响负向显著,说明已婚者转换工作的次数低于未婚者,因为已婚者如果要转换工作,则会面临与配偶分开的可能性,而且已婚者有家庭观念,需要支持家庭的生活,不会轻易转换工作。所以,男性流动人口和未婚的流动人口相对来说面临的就业风险更加突出。

“失业风险”向量方面,“目前工作岗位”指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个结果较出人意料,因为工作岗位的级别越高则风险的承受能力越高,普工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最差的,这可能与本文所选取数据的局限性有一定的关系;“从事该行业时间”指标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从事该行业的时间越长,对该行业的了解程度越高,对该行业的工作流程更加熟悉,所在工厂对这类员工的依赖度越高,面临的就业风险就越低。

“政策风险”向量方面,良好的政策环境能有效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降低其寻找工作的信息成本与创业成本,从制度层面上降低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风险。“是否接受过政府组织的培训”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政府组织的培训不能对流动人口降低或者规避就业风险起到一定作用,说明政府在为流动人口就业提供的政策支持方面还没有做到位;“企业对资格证书的态度”指标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越是重视,说明流动人口中持有资格证书人员的职业技能确实是企业所希望得到的,所以流动人口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加。

收入水平和生活费用高低是流动人口群体共同认为面临的首要风险。“收入风险”向量方面、“升职空间如何”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流动人口中就业的劳动者大部分从事的是普通岗位,而且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经过统计往往管理岗位、高级技术岗位等核心岗位80%是由本地户籍人口担任的,外来流动人口升职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该指标对于流动人口就业风险没有显著性影响;“目前每月工资”指标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流动人口选择外出就业,首要目的就是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状况,所以收入是其关注的主要指标,从分析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月收入与年平均就业转换次数是成反比关系的,即月收入越高,年平均就业工作转换次数就越低,相应就业风险就越低。

“健康风险”向量方面、“每周工作时长”指标的影响正向显著,一般情况下工人的每周工作时长为40小时,如果超过40小时则要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用,但是在东莞的实际调查中发现,87%被调查的对象都有加班的经历,而且只有加班才能赚到更多的工资,但是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果,加班虽然可以提高工人的工资,但是每周工作时间的多少对于流动人口的转换工作次数是成正比的,每周的工作时间越长表示其工作辛苦指数越高,所以转换工作的次数越多,导致就业风险越高;“是否受过工伤”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侵权风险变量方面,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经历会阻碍人口的转移就业进程。“签订劳动合同”指标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即签订劳动合同降低流动人口的就业风险,虽然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农民工的权益就一定能够得到保障,但签订劳动合同后流动人口与雇主之间就形成了正式的劳动关系,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到雇主侵害的可能性相对会降低;“单位有否购买保险”指标的影响显著,单位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可以降低流动人口的就业风险。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没有维权意识,但是随着近年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政策与劳动法规宣传力度的加大,流动人口开始关注起自身的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

[2]谌新民、吴森富.流动人口的结果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3]段小梅.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农村经济,2003(3)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4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避孕节育; 性知识;

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大量研究表明,由于该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欠缺,知识的缺乏、自身的漠视、对社会歧视的害怕,使得他们面临巨大的生殖健康隐患,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正受到不安全、性传播疾病、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威胁。为了解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现状和生殖健康需求,我们于2007年7~9月对深圳市南山区接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从流动人口的特点出发,在宣教的内容上、方式上、场所及流动人口需求等方面为形成更加适宜于流动人口推广避孕节育技术的宣教新方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7~9月,对年龄15~49岁、非深圳户籍、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如结扎、上环)、有过性生活且正接受宣教服务的流动人口15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54 份,有效率为97%。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在自愿的前提下,调查对象以自填方式完成问卷调查。问卷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提供,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避孕行为和避孕措施、流产情况、性知识、计划生育服务的意愿和需求、接受宣教、药具发放和技术服务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和督导员进行培训,包括问卷内容讲解、知情同意、询问方式、填写规范和督导员职责等,并进行场景模拟;调查时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结束后,调查员首先进行核查,由各小组质控员进行二次审核,再由督导员统一收取问卷,并进行第三次复查。问卷进行二次录入,以便于核对录入错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和核对,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非深圳户籍的流动人口,其中女性占80.5%,男性占19.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占89.3%。职业以公司职员和工人为主。已婚者约为67.7%,与配偶一起出来打工的占86.2%,见表1。

2.2 与避孕措施的使用

调查表明,98.6%的服务对象曾采取过避孕措施,但每次均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仅24%。在采取避孕措施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也有少部分人使用口服避孕药、安全期和体外。

在避孕药具获取途径方面,从药店、计划生育服务站和超市获得避孕药具的人分别为45%、22%和20%。约54%的人曾得到过免费药具,其中78%的人使用过避孕药具。未使用免费药具的主要原因是不想使用(53.4%)、害怕质量不好(30.7%)和忘记使用(14.2%)。绝大多数的人只有一个,有多性伴的占3%~7%。此外,也有少部分的人发生过月经期同房、接受或提供和非意愿,有个别人还发生过同性,见表2。

2.3 流产状况

数据表明,约26%的人曾发生过多次流产。最近一次流产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避孕失败(59.6%)和未使用避孕措施(40.4%)。导致避孕失败的措施前三位分别是体外、安全期和;未使用避孕方法的主要原因是起初想要孩子、没准备好避孕药具同房以及知道但不想用避孕方法,还有8%的人是因为不知道避孕方法,见表3。

2.4 避孕知识

总体来说,调查对象的避孕知识水平不高,、安全期、紧急避孕、口服避孕药等方面所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均不到80%,见表4。

2.5 对计划生育服务的建议和意愿

82%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提供计划生育宣教的最佳人选是计划生育中心的宣传人员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最易接受宣教的地点是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场所和医院的计划生育门诊;宣教的最佳形式是集体讲座、发放宣传册和观看VCD宣教片;最想知道的避孕知识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避孕药具的有效性。最想由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生提供技术服务,最想获得性健康的相关科普知识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大部分的人愿意接受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最希望获得的避孕药具是,最希望获得避孕药具的地点是工作单位。目前获取免费避孕药具最大的障碍是不好意思和不方便领取,见表5。

2.6 接受宣教服务情况

本次对调查对象的宣教活动,主要是由工作单位所组织的讲座、发放宣传册和观看VCD宣教片,宣教的内容主要为避孕知识和避孕方法。通过接受本次宣教活动,97.4%的人都明确自己应该选用的避孕方法,有77.1%的人选择用,有17.5%的人选用宫内节育器。大多数人认为计划生育宣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增加多种宣传资料和使宣传内容更有趣味。此外,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在宣教形式、宣教时间和宣教次数方面也需要改进。

3 结论

本次调查对象是非深圳户籍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以公司职员和工人为主。已婚流动人口大多数是一同外出打工,未婚者大多数和男朋友同居。随着性观念的改变,加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处于性活跃期的流动育龄人群容易发生婚前和婚外,且存在商业和多性伴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容易导致意外妊娠,还会增加她们感染与传播HIV、生殖道感染和其它性病的危险。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人们的避孕行为。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每次均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在短效避孕措施中,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其次是安全期和体外避孕,近1/3的人曾发生过流产,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流产。与此同时,他们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却较低,这必然导致他们不能坚持每次使用短效避孕措施、或使用了避孕效果低的避孕方法、或抱有侥幸心理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不知道如何采取紧急补救措施,而直接导致意外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黄江涛等[3]发现,在流动人口年轻女性中,66.8%有人工流产史,其中75.7%是由于未采取避孕措施造成的。冯琪等[4]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年轻女性中,流产直接原因是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58.7%)或避孕失败(40.9%)所致。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根本原因[5]。只有提高他们的避孕知识和避孕意识,才能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流动人口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率。重复流产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由于流产对象对避孕知识的可接受性提高,应加强对她们流产后的避孕指导服务,这将有利于帮助流产者恢复健康,有利于避孕措施的落实。

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将对流动育龄人群的避孕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超过60%的人是从药店和超市获得避孕药具的。流动人口的收入较低,平均每月工资1500元,经济的不宽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避孕药具的获得。绝大部分的人愿意接受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而本次调查对象中只有大约50%的人曾得到过免费药具,且其中有20%左右的人并未使用免费药具。他们认为使用免费避孕药具最大的障碍主要是不好意思去取和不方便获得,其次是不知从何获得和用着不放心。因此,应大力加强免费避孕药具的宣传,包括发放政策、发放渠道、发放网点以及药具质量,提高流动人口获取免费避孕药具的主动性和易得性,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促进避孕措施广泛使用。

大部分年轻流动人口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工厂是流动人口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6]。本次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在他们工作生活环境中容易获得避孕知识教育,也愿意通过阅读宣传橱窗、互联网站、厂办刊物或岗前培训等途径获得避孕知识宣传教育。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7]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宣传教育面,充分利用企业职工的空档时间,见缝插针进行宣传。一是上下班时间。在职工出入比较多的值班房、职工之家摆放计生知识卡片、传单、小册子,可自由取阅;二是就餐时间。在食堂摆放流动展板,边吃饭边受教育;三是晚上休息时间。在职工集体宿舍播放生殖健康电视录像专题片;真正使计生宣传做到了“无孔不入”。周庆芝等[8]通过在外资企业“汤姆逊公司”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得到企业高层主管的认可,于是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内容列入企业上岗培训内容之一,这样可以确保新职工在上岗前就得到生殖健康教育,有利于宣传教育的的可持续性。因此,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应以其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为重要的干预现场[9]。

宣传教育是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教育手段,引导人们在认知、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减少高危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10],流动人口对正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信任度较高。认为提供计划生育宣教的最佳人选是计划生育中心的宣传人员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医生。因此,在避孕方法选择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和观念,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实现避孕节育目的。

4 建议

4.1 宣传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争取与工厂合作,把生殖健康教育纳入岗前培训内容,既有利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双赢” 局面。

(2)要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在已婚夫妇的基础上向未婚青年和男性发展。要让更多的未婚青年在第一次之前接受到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让她们知道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不仅会影响她们的生殖健康,还会给社会、经济、家庭带来负面影响,使她们自觉采取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

(3)人口计生服务部门应充分利用完善的网络优势,并借助媒体、工商、公安、卫生、妇联、宣传等各部门的力量,构筑以媒体、网络、活动、服务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立体平台,放大信息量,增强生殖科普知识的有效传播。

4.2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方面

自愿和知情选择是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知情决定的个人对所选的避孕节育方法会更满意,也更愿意遵循。因此,要为流动人口提供规范的避孕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知情选择的能力,促进避孕药具的持续使用率;加强对避孕措施使用后的随访,提高避孕药具的有效率;推广紧急避孕服务,开设咨询热线、咨询门诊等,为避孕失败者提供紧急避孕服务,降低意外妊娠的风险。

4.3 药具发放方面

要从方便群众出发,增加免费避孕药具的供给途径,在流动人口众多的社区或工厂宿舍、厂医务室设立免费发放点,尤其是要考虑到未婚青年的隐私性,多提供自主性强、自由度大、保密性好的获得途径,如在流动人口未婚青年集聚的社区、工作单位安放自动售货机,使未婚青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地获得,提高免费避孕药具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

参考文献

1 王明,Julie Hsieh,林玉清. 中国的流动人口与HIV/AIDS防治[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4,10(2):66-67.

2 尹晓玲. 未婚妇女避孕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

3 黄江涛,俞小英,王奇玲,等. 流动人口年轻女性避孕知识及需求现状调查.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6):349-351.

4 冯琪,王倩,游丽琴,等.深圳市南山区女青年流产原因分析及避免意外妊娠对策.中国性科学,2006,15(5):9-11

5 梁红,钱序. 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2):119-121.

6 李孜,石淑华,马敬东. 在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现实需求[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13-3215.

7 何云华,葛登福. 强化基层计生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1):43-44.

8 周庆芝,张江生,冯琪,等. 开展参与式性健康教育唤醒流动人口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J]. 中国性科学,2006,15(1):38-40.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5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违法生育

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1]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比例逐年上升[2],2012年人口统计资料和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236亿,而成年育龄女性达8000多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60%,这给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带了极大的挑战。

1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原因

当前形势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方面、管理方面、制度方面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传统的人口婚育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而且很多的人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有了充足的经济基础,甚至产生了资产的继承等思想,“传儿不传女”等思想让很多的人产生了违法生育的想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部分人的观念中仍然存在,甚至出现不管生多少,只要生男孩的想法。

12对政策执行的方法的错误理解。在过去计划生育控制是采用强硬的行政手段,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计生部门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有些人错误的以为人口政策发生了松动,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废除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下,让更多的人有了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13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困难。流动人口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强等特点,给计划生育管理上带了很大的困难。流动人口大量的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无固定场所、无稳定工作、无有效证件,与当地的计生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造成了管理困难。再加上他们隐蔽性强,刻意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

14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利益差。目前,大多数地方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 工商、 劳动等职能部门成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单位。然而,要防止不同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取向,特别是要防止各职能部门利用权力为本部门谋取利益进而伤害社会整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弱化管理服务效果。其次,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存在利益差,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利益差,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发展积累了财富,得到的仅是廉价劳动力换取的微薄工资,即付出和收益是不成正比的,东部与中西部存在利益差,由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成员,尤其是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成员以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声望、财富为动机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及其过程。

15全国统一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管理是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模式是根本原因。由于当前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大,来源比较广泛,所以依靠单一的某一个地区是无法形成管理局面的。尤其流动人口外出很少有人办理《婚育证明》,外出之后根本无法对其管理。如果全国范围内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流动人口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违法生育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流动人口违法生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问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计划生育国策的在新时期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违法生育的突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2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综合管理机制。

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义,作为政府机构,应该改变传统的应对方式,强化职能,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是第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和服务的系统之内。建立基层管理网络,城市的街道办事处要对出租房屋进行核实和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的管理范围之内,依托社区,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22加强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落后观念。

改变落后观念的主体包括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对于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职责,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宣传方式,加强媒体、网络等新的宣传手段的介入,改变过去单一的宣传海报、宣传栏模式。对于计划生育的管理部门要改变官本位的思维模式,增强服务为民的思想意识,深入基层了解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加强计生服务,从源头上改变流动人口中落后的意识和违法生育的行为。

23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构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的管理体系。计生部门、公安部等在流动人口信息上实现统一采集、录入和共享,使管理体系跟的上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卫生部门要积极做好出生人口实名制登记和信息报送工作,医疗机构要及时提供在生育和孕期保健时未能出具《生育服务证》或《生育证》的孕产妇名单;计生部门、工商部门、社保部门等与企业之间要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让企业在中间起到监督的作用。切实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地区一盘棋。全国不同地区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流动人口统一的管理格局。流动人口的趋势是由西部内陆流向东部沿海,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把流动人口纳入到总体的管理系统之内,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沟通。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创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宣传教育方式,推进机制创新,彻底解决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三道箐,人口流动,动机,效应

 

1.引言

该村共有48户人家,总人口只有185人。其中男性人口数为104人,女性人口数为81人,性别比高达128.4,性别比偏高。大于65岁为10人,0—14岁49人,老少比为20%。2010年迁移人口数达到72人,其中男性为47人,女性人数为25人。如表1--1

表1--1 2010年三道箐村人口年龄结构 (2010年3月)

年龄段(岁)人口数 (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0-144926.48

15-6412668.10

65及以上1015.42

2. 农村人口流动的动机分析

2.1自身的原因

该村劳动力输出的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经济性、家庭性原因(其中1、2、3属于经济性原因,4属于家庭性原因)。表2--1

表2--1 2010年三道箐村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2010.2.20来自村长)

原因分类迁移人口数(单位:人) 占总迁移人口的百分比(%)

1、工作原因34.17

2、务工经商 1723.61

3、学习培训 5170.83

4、婚姻迁入11.38

2.2社会环境的影响

2.2.1 土地制度的改革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剩余劳动力,为迁移提供了“人才”。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人们可以自由劳动,受到很少的限制,为迁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得到改善,农民可以转让和出租。

2.1.2 户籍管理因素

旧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决定了国家财政在公共产品供给、社会化服务与制度化保障等方面划定的范围。但最近十几年户籍制度有了改善实行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就是在制度上消除种种先赋性的差别,在具体制度上落实宪法赋予所有公民的平等权利。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会进一步扩展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空间,从制度上肯定和保障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2.1.3教育的发展与改善

2010年该村人口迁移类型多样,具体如表2—2所示:

表2--2 2010年三道箐村人口迁移类型调查(2010.4)

迁移类型 迁移人数 (单位:人) 迁移目的

1村外乡内46就读小学、初中

2乡外县内7就读高中、工作

3县外省内4读大学本专科、打工

4省外迁移15务工经商

从上表可以清楚可以看到教育因素导致的迁移占了总迁移人口的79.1%,而务工经商只占20.9%。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三道箐村的人口的迁移流动。

3.三道箐村人口转移导致的效应分析

3.1 对迁出地的影响

3.1.1 积极影响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会降低人口密度、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城市化水平、对人口性别比例的调节均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可以相对地降低输出地人口性别比。

人口的流动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文化。同样,本村劳动力外出后回乡往往带回异地的文化与思想。吸收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起到了融合文化的作用。

劳动力人口(15-64岁)的迁移主要是为了经济目的。,三道箐。据调查本村在外打工1个人的年收入是在家乡2-3人的年收入,外出最高家庭收入可达4--6万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和自己在家乡的微薄收入相比确实是一个可观的收入。

农民工回流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三道箐。从我国实际来看,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显得相对滞后。如果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到附近的小城镇,扩大小城镇规模,发展小城镇经济,这样便为农民转化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1.2 消极影响

劳动力的外出迁移虽然促进了就业及城市化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除了对流动人口自身的不利影响还会对家人的影响。 首先对父母的影响,留在家里的老人往往没有人照顾,导致了农村近几年出现的“空巢”现象严重,生病没有人送医院。其次是对子女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孩子个性(人格)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夫妇往往把生下的孩子交给父母抚养,就出去打工一年甚至几年才回来,这种“断代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第二,对孩子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最早的也是自始至终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非常大。

3.2 对迁入地的影响

3.2.1 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

第一、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外出劳动力的年龄段和性别偏好很明显,多以年轻的男性为主。城市里的累、险、累的活转给农村劳动者来干。农村女性人口的迁入多从事服务行的行业,如现在新兴的家政行业、餐饮行业等等。

第二、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三道箐。人口迁移对区域人口总数、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三个方面。人口迁移影响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特别是那些人口总数不多的地区,易造成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不平衡。因移民以男性青壮年为多,他们的移入则使迁入区的平均年龄下降,人口趋于年轻化,性别比升高。,三道箐。相反,迁出区的老弱病残人数所占比重升高,平均年龄升高,人口趋向老化。人口迁移不仅会影响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现状,而且还会对未来人口再生产产生影响。

第三、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移民对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有利的一面在于:移民既弥补了迁入区劳动力的不足,同时,还带来了外地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能力。,三道箐。

第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二者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例如,城中村的建设就可以说明城市与农村逐渐融合为一个聚落体系。加强城乡联系、优劣互补,资源在体系内流畅自如,不受任何障碍的限制。三道箐村自2001年以来在水电路气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产就,缩小了同城镇的差距。

3.2.2 对迁入地的消极影响

第一,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人口的影响,但大量的人口迁入会导致迁入地的人口数量增加,改变了当地的各种人口构成,人口构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域范围而且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口数占该地人口总数的比例,人口迁移则导致了人口构成的发生变化。

第二,对迁入地的环境的破环。发展当然需要劳动力,没有人要发展是万万不能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当然是人的劳动。但环境对人口的容纳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吸纳人口,某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口数有限。当实际人口大大超过环境的容量时候,环境就会遭到破环,随着超过饱和人口的程度的不同,环境的破环程度也会不同。当然环境也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在破环程度不大的时候可以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第三、加大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人口迁移会涉及一系列交通、治安、社会保障、移民的就业指导等问题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市场经济必须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必须坚持两手抓。

第四、对迁入地的文化冲击,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城市与农村各自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二者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文化的差异,乡村的传统文化会对城市的现代文化产生冲突与矛盾。,三道箐。比如乡村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城市文化的腐蚀。

4 .建议性的治理对策

我认为三道箐村的人口迁移对策主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来考虑:

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与县乡市区的网络、交通、信息技术的联系。应该在农村地区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村信息的通达度,以使农村迁移人口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第二,到人口登记中心进行详细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以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帮助。如对流动人口的客居地、年龄、求职意向等减少外出障碍。

第三,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的流转、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应旨在消除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分割和不平等,其核心是要剔除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福利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适当发展第三产业,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与其基础设施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大规模的城镇基础建设和交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5.结论

分析可得,该村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或稳定型,所以该村人口总量将趋于稳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不会有很大的波动,但是迁移人口规模有所扩大;该村人口在省内的迁移主要以学习培训为主,而省外迁移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人口的迁移流动文化结构层次不一有高有低,低到文盲高到硕士;治理对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需要移动人口本身、县乡政府、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6.

参考文献

【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吴忠观.人口学修订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邬沧萍.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赵荣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

【8】zgjtjj.com/list.asp?ID=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