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例6篇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1

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论文 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

1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大类较为合理。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慢性胃炎(胃痞) 、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泄泻) 、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 、慢性胆囊炎(胆胀) 、慢性胰腺炎(腹痛) 、食道神经证(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 、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 、心脏神经症(胸痹) 、心因性晕厥(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 、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 、癫痫(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 、紧张性头痛(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 、甲亢(瘿病) 、肥胖证(痰病) 、心因性多饮(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淋证) 、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障碍(阳痿、)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 、全身肌肉痛(痹证) 、书写痉挛(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 、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内因) 、邪(外因)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淫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认为,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躯体内脏会产生影响, 既“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因此刚、柔二性由肝(中医认为肝主情绪) 所主。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而致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的肝旺证候,称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而致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为柔证。心身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肝的疏泄失调而引起的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之治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具体方法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言“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形成刚柔的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0 多年来,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别重要,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医心身疾病的预防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应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社会方面,应建立支持系统,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援助,解决实际问题。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神经内科 心理障碍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6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21-02

神经内科属于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等,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近年来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以及生活压力增大,神经内科中并发心理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多,本文就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有心理障碍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51例,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45.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有关心理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2~11年不等,平均5.6年,且所有患者中均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严重精神性疾病等患者。

1.2 研究方法。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包括性别所占比例、病情程度、基础疾病、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在所选取的80例心理障碍患者中,男性比例占36.3%,女性比例占63.7%,男女比例约为1∶1.8,女性比例多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基础疾病。在80例心理障碍患者中,34例患者伴有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占42.5%,其中高血压患者10例(12.5%),糖尿病患者9例(11.3%),脑血管疾病患者8例(10.0%),肿瘤疾病4例(0.25%),红斑狼疮3例(0.375%),各基础疾病所占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临床症状。患者的就诊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以及肢体麻木等,其中以头痛为主诉患者30例,占37.5%,以头晕为主诉患者28例,占35.0%,睡眠障碍8例,占10.0%,肢体麻木6例,占7.5%,乏力、恶心5例,占6.25%,其它3例,占3.75%。

2.4 就诊病种。80例患者中,以神经症疾病为主,共39例患者,占48.75%,其次是情感障碍疾病患者23例,占28.75%,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9例,占11.25%,睡眠障碍患者4例,占5.0%,其它5例,占6.25%。

2.5 治疗方法。在8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以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使用比例最高,占90.0%(72/80),在SSRIs药物的选择中,以帕罗西汀、氟西汀为主,分别占45%(36/80)、23.75%(19/80),其它药物应用包括黛力新、喹硫平等,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46例(57.5%)患者配合心理治疗,疗效显著。

3 讨论

从本组资料结果可知,神经内科门诊中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一般多为中老年患者,且女性比例偏多,这可能与女性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较大有关[1]。且患者多伴有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而由于神经内科的特制性在确诊的过程中与心理障碍的部分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等症状一致,致使在临床的诊断中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因此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应加强对神经内科疾病和心理障碍疾病的区分,必要时可根据脑CT、MRI等检查确定病变位置。

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内部信息传递与处理主要是由化学突触通过递质发挥作用进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人的心理活动与这些递质的功能密切相关,如单胺类精神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与思维和情绪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抑郁症与5-HT相关,精神分裂症与DA相关[2]。

对于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应在专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等方面的治疗[3]。SSRIs是临床中常用的抗抑郁症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5-HT泵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5-HT的浓度,增强5-HT系统功能,起到抗抑郁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SSRIs类抗抑郁药物具有提升血压的作用,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密切监测,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的密切监测以提高用药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应激反应随着时过境迁,应使之淡化、消除、而若应激反应不能随时间淡化、消除,并有应激持续下去的状态,此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以得到医学上的有效帮助。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以女性居多,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以神经症疾病和情感障碍疾病居多,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后,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并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萍,毕晓莹,陆铮,等.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6(21):1837-1839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3

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神卫生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精神卫生工作,是指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精神卫生服务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心理健康促进,是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对公民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处置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第三条精神卫生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医疗救助机制。

第五条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精神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人事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精神卫生工作。

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群众团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协助做好有关精神卫生工作。

第六条精神疾病患者有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权利,有依法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遗弃精神疾病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第七条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在入学、考试、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聘用合同期内,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

有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有权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有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残联应当为其提供就业培训和推荐就业服务。

第八条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保护,保障精神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理解和关怀精神疾病患者。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对精神卫生工作进行捐赠。

第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其本人及监护人确实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人可向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章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和公民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本行政区内公民的精神疾病患病情况。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本行政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定期随访,并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或督促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第十三条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可开设精神科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其他精神卫生服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非精神科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心理健康和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

第十四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设立社会福利性质的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场所。康复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其建设、维护和管理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

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康复机构。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指导康复机构开展精神疾病康复治疗。

第十六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依法进行登记后,按照执业规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设立营利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工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设立非营利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执业规范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

第三章心理健康促进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心理健康促进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各单位应当重视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重视居民、村民的心理健康需求,做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公民应当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参与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预防精神疾病的意义,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群众团体应当参与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帮助公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禁止损害精神疾病患者形象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报道。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心理危机干预列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协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市、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订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并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业务培训。

卫生、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城管执法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或者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精神疾病发病率。

第二十一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教师、校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学校应当结合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对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第二十二条妇联、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开展妇女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对妇女孕产期和更年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

老年人工作机构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逐步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体系。

残联及其他组织应当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参与和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第二十三条民政部门在抗灾、救灾中,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防止因受灾诱发精神疾病。

第二十四条公安、司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人民警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被监管人员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第四章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权利保护

第二十五条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其监护人、近亲属应当送其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可以请求精神疾病患者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供帮助。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创造条件,方便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

第二十六条精神疾病的诊断应当按照国家现行的医学标准作出。国家现行医学标准中没有列出的精神疾病,参照国际通行的医学标准作出诊断。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其所在单位对首次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有异议的,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一个月内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复核。

对经诊断复核未能确诊或者对诊断复核结论有异议的,进行诊断复核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组织三名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会诊。

第二十七条与精神疾病患者有亲属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得为其进行诊断、诊断复核和会诊。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得为同一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和会诊。

第二十八条精神科执业医师认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应当提出医疗保护住院治疗的医学建议。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应当根据医学建议决定住院治疗;监护人坚持不住院治疗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二十九条精神疾病患者或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行为,或者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经法定程序鉴定精神疾病患者事发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将其送往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实施强制住院治疗,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入院手续。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或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行为,或者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应当向事发地公安机关报告。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住院治疗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信、受探视权利受法律保护。因病情或者治疗需要有必要对其通信、受探视的权利加以限制时,精神科执业医师应当征得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并记入病历。

第三十一条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有权了解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权要求医疗机构出具书面诊断结论。

第三十二条需要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科研活动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的临床试用时,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说明医学科研、临床试用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对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其本人,取得其本人的书面同意;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其监护人,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第三十三条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施行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会诊,经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书面告知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特殊治疗手术可能产生的后果,取得其本人或者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由三级医疗机构施行。

第三十四条因治疗需要或者防止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等意外,需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在病历中记载和说明理由,并按相应的操作规范执行。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

禁止利用约束措施惩罚精神疾病患者。

第三十五条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不得对其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其有关的视听资料。因学术交流等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资料的,应当隐去能够识别其身份的资料。

第三十六条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或者康复的,经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可以出院的,应当办理出院手续。

精神科执业医师认为精神疾病患者不宜出院而其本人或者监护人、近亲属坚持出院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并记入病历。

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接受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未经三名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可以出院的,不得出院。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发现接受医疗保护住院治疗和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擅自离院的,应当立即寻找,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精神疾病患者行踪不明的,医疗机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或者公安机关发现擅自离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当及时通知其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并协助将其送回医疗机构。

第三十八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农村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应当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由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收治,其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服现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人员退伍、转业后,其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费用按规定减免后支出仍有困难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申请医疗救助。

接受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和康复

第三十九条经诊断精神疾病患者完全或者部分丧失自知力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可以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提出对其进行医疗看护的医学建议。

前款所称自知力,是指对自己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及病态行为的认识、理解和作出恰当表述的能力。

第四十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由其近亲属担任。精神疾病患者经法定程序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医疗看护人由其监护人担任。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不具备医疗看护能力的,可以书面委托他人承担医疗看护职责,但非自然人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妥善保护精神疾病患者,避免其因精神疾病伤害自身、危害他人或者危害社会;

(二)根据病情和医学建议,确保精神疾病患者接受门诊或者住院治疗,协助办理入院或者出院手续;

(三)协助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十二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可以请求其他具备医疗看护能力的近亲属给予协助。

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可以请求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及其精神科执业医师提供专业指导,可以请求卫生、公安、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供帮助。

第四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为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医疗机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帮助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第四十四条康复机构应当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加有利于其康复的劳动、娱乐、体育活动,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鼓励企业将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产品提供给康复机构生产。

第四十五条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创造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在治疗、生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机构应当向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近亲属提供康复知识和康复方法的指导。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未经登记擅自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由工商、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未按照执业规范开展活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安排不符合要求的执业医师进行精神疾病诊断、诊断复核、会诊,或者未及时进行诊断复核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擅自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科研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临床试用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擅自为精神疾病患者施行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随意对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约束措施,病情稳定后未及时解除约束措施的,或者采用约束、隔离措施惩罚精神疾病患者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精神疾病有关的视听资料,或者因学术交流等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资料时未隐去能够识别其身份资料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精神疾病患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致使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涉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特色优势;发展策略

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继承和发扬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大量学术积累,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医儿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本学科学术精华,特别是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充分发挥本学科有特色、优势的治法、病种,扩大学科服务范围,继而谋求加快学科学术发展的速度,这是本学科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1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是面向临床的主要任务

在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儿科并存的格局下,医疗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和世界各国中医儿科的临床工作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的中医儿科迅速发展,也有一些单位的工作在萎缩。凡是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共同的经验都是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因此,能否发挥好中医儿科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就成了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关于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病种,我们在2007年曾组织了中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级别、中医中西医不同专业儿科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西医相比,大多认为中医儿科(某些情况下的中西医结合)在下列病种(证)或其某个阶段具有治疗优势。(1)新生儿疾病:胎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脐部疾患等。(2)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3)消化系统疾病:鹅口疮、口炎、胃食管返流及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厌食、小儿腹泻等。(4)营养性疾病: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营养性贫血等。(5)循环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等。(6)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泌尿道感染、遗尿症等。(7)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惊厥等。(8)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多发性抽搐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9)内分泌疾病:性早熟。(10)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湿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幼年类风湿病等。(11)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脑炎、百日咳、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等。同时,中医特色疗法,如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从以上中医儿科特色优势病种来看,涵盖了儿科临床常见的多数疾病。中医儿科不仅在许多儿科慢性病中具有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的特色,而且在急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有很大优势。中医儿科临床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C)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性疾病呈下降趋势,病毒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 %以上为病毒感染,急性支气管炎75 %为病毒感染,肺炎中约50 %为病毒感染。近几年造成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流感H1N1等,都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有许多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中医药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较西药治疗更加有效、安全。例如:我们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经过四中心、360例、随机、盲法、对照临床研究,清肺口服液试验组痊愈显效率89.62 %,利巴韦林对照组痊愈显效率73.92 %,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1)。我们承担的另一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儿童清肺口服液的中药治疗方案,与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的西药治疗方案相比,不仅中药组的终点(10 d)疾病疗效评价优于西药组,而且多数评价指标(咳嗽、痰壅、发热、恶寒、紫绀、面色、口渴、食欲食量、舌象、脉率)中药组的起效时间早于西药组。

二是脾系疾病。脾系疾病是儿科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肺系疾病的常见疾病。脾系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和营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泄泻、积滞、厌食、功能性腹痛等,在调整消化道功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疾病,如锌缺乏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疳证等,不仅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中药的调脾助运等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了不良反应。一批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在不断扩大应用,如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便秘、腹痛,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等,这些简便有效诊疗技术的临床推广,扩大了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国城市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应用。

其他如中医药调补先后天治疗新生儿疾病,调整阴阳治疗小儿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脏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观点在慢性复发性疾病中的应用等等,都是发扬儿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例证。

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及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的需求,适应了现代临床疾病谱的变化,顺应了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性的重视,减少了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滥用,在各国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 加速学科学术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主要任务

在历史跨入21世纪之时,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医儿科学的现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与西医儿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速度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我们必须加快学科学术发展速度,这才是面向未来、能够获得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术发展都需要依靠科学研究,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也必需依靠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开展。中医儿科学科研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科研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建立规范是学科学术发展的基础。所谓规范,库恩《科学革命结构》说:“她包括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总体框架以及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定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儿科学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中医儿科学科需要建立的规范,必须是能符合本学科学术特点和规范化要求的各种规范。例如:切合中医药学本义的中医儿科学名词术语规范,有中医药特色的诊断辨证标准,能反映中医药优势又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规范,利于中成药开发又符合新药研究原则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等。这些规范的产生,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在临床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形成规范,是最佳的研究方法。但是,临床研究成本高、耗时费力。近年来,在儿科规范化工作中已普遍采用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能集中本学科权威专家的意见,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儿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研究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将会在中医儿科学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制定并与中医药有关的国际行业标准”,我们儿科专业委员会今后在这方面将承担起与儿科有关的任务。

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整体观点是中医学优势之一,要将儿童的孕育成长、保健预防、病因病机等,放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天时、地理、环境的大自然整体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内环境整体中加以认识。对中医儿科基本理论中的若干问题不要再过多地进行理论论争,要重视通过科研来认识其科学内涵,辨析正误,吸收其合理的部分用于指导临床。辨证学研究的重点是辨证客观化,即如何将通过现代检测方法获得的疾病微观信息纳入中医儿科学辨证体系,以及如何将各种诊查方法所采集到的“证象”定性定量,从而形成客观的证候诊断标准。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一是儿科常用治法的疗效机理研究,二是儿科药物剂型改革及多种疗法研究,三是有毒中药的毒理及减毒方法研究,四是各种治法的优化组合及其适应病证研究。要研究出更多疗效可靠、应用方便,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儿科疗法和药剂。

临床研究的范围目前仍将侧重那些中医药有优势、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种。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腹泻、营养素缺乏症、肥胖症等脾胃病,多发性抽动症、癫痫、脑性瘫痪等神经精神疾病,高热、惊风、血症等急症,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等。同时,在有条件的单位,要面向世界需求,开展中医药治疗儿科现代重点疾病的研究,如儿童艾滋病、各种新型流感等,争取在其中一些疾病取得突破。临床研究的重点在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要遵循现代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临床科研方法,进行多中心协作攻关,力争探索出一些新的证治规律,研制出一批疗效更好、副作用小而使用更为方便快捷的新药,研究提出中医药治疗的有效、安全、经济的优化治疗方案并加以推广。临床研究的内容将深化,如从笼统的一方治一病发展为辨证立方、异病同治;对难治性疾病或其中某一证型、某一严重合并症等研制有针对性的方药;研究有效方药的剂型改革;研究有效方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效单体并形成体现辨证论治特色的“创新中药”等。

实验研究将会更多地直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提升中医儿科诊疗水平服务。要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逐步研制出儿科常见病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用各种先进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揭示儿科有效中药及其他疗法的作用机理,为创新疗法、创新理论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之,中医儿科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临床,目的在于围绕临床疗效的提高,目标是学科创新性理论的产生,为中医儿科学事业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科现代化积累条件。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20世纪下半叶,中医儿科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格局已经形成。今后,要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中医儿科专业人才。首先是为数众多的临床人才拓展中医儿科服务范围,直接为各国儿童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必须通过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造就一批具有宽广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科研能力强的智能结构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捕捉学科学术发展热点问题的能力,经过规范、先进、严谨的科学研究,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承担起推进中医儿科学科发展的重任。

在学科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要组织起一批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团结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方向的确定,应以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有优势的疾病、学科基础较好为原则,逐渐形成在中医儿科学科专业划分基础上的肺系疾病研究、脾系疾病研究、心肝疾病研究、肾系疾病研究、传染病研究、新生儿疾病研究等研究团队,扩大一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产生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5

医师,是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年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医师年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一:19xx年x月在**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市职业防治所任临床和职业病防治医师,19xx年至19xx年底在**端州区人民医院工作,曾任传染病科、内科、急诊科、儿科医师,担任过内科、医务科副主任,期间进修过小儿内科和呼吸内科专业。19xx年底至今在**医院工作,曾任业务副院长,现任院长、端州区人大,除完成行政管理工作外,每周坚持四个半天临床工作,临床主要从事中医小儿内科和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二个专科临床工作。 在职业病防治所工作期间,主要是从事用中医药治疗职业病和临床常见并多发病治疗工作。例如在治疗职业病方面,应用益气补血养阴法治疗苯中毒、放射性白细胞降低症,疗效良好。在端州区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根据在西医院和临床一线工作特点,坚持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亦把中药现代剂型用于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并擅长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和专方专药治疗黄疸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等,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肺衰歇疾病等亦收到良效。使用名老中医良方“苍苓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腹泻疗效明显。此期间也从事了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例如:进行了常规检查和swan—ganz导管与肺动脉平均压的关系研究,活血祛瘀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胸腔内注入对癌性胸水的疗效观察,中药对晚期癌症疼痛的治疗观察等。

19xx年底调入**医院工作,结合**医院工作的需要,临床上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小儿内科疾病和呼吸内科疾病,在医院开设了小儿中医内科和呼吸内科专科诊室,从事治疗相关疾玻注重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坚持辨证施治治疗专科疾病,收效颇好,这种不打针,花钱少,疗效好,少痛苦的中药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深受患者欢迎,由于大多数是不打针的治疗方法,受到小儿患者的欢迎。在防治“非典”期间,在“非典”发现之初病因未明的情况下,运用中医防治“温疫”的理论,及时开展了使用“清热解毒养阴”方法为主预防“非典”,完全符合了此后国家、省相关机构专家推出的防治“非典”的治疗方案。发挥了中医药在应对预防突发传染病中的作用。近几年来,不断深入挖掘和发扬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疾病,引入了物理治疗方法治疗内科病,把中药结合灸法、微波治疗法、捏脊法结合一起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疾并腹泻等疾病,理疗和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减少了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副作用和损害。在坚持中医中药理论治疗疾病同时,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理论丰富发展中医理论,例如引入“龙氏整脊”理论和疗法,应用“脊柱相关性疾脖的理论,加深和丰富了传统的内科理论知识,由于对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理论掌握理解加深,对内科治疗手段多样化,提高了对内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和疗效。除了认真钻研本专业外,还关心相关学科发展,直接参加的部级课题“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规范研究”,已通过部级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并已获**市科技进步奖。 行医二十多年来,不忘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使命感,脚踏实地,坚持走好发扬中医国粹每一步,并将把中医事业作为终生事业的选择。荣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抗击非碘三等功”,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名中医”荣誉称号,荣获**市中医医院优秀院长,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医师年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二:男,39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他曾先后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地进修深造,多次到北京、西安、济南、郑州、广州等地参加学术活动,获省科技成果奖叁等奖一项,撰写论文十余篇。xx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在神经内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规范化下的个体化治疗,因人施治,疗效显著,给许多病人带来了福音。

多年来,他不求当官发财,一心扑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上,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于医疗卫生事业,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尤其是非常困难的老百姓,他总是想尽办法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玻对疑难危重患者,他总是废寝忘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翻阅大量资料,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要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他擅长治疗脑血管疾并眩晕、脑炎、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玻他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治疗“眩晕脖。现在由于人们工作劳累、紧张,不明原因的“眩晕脖、“头痛脖很多,犯起病来,痛苦难忍,甚至想到自杀,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差;只要找到他,他总有妙方使您立竿见影,解除病痛,人们都称他为“眩晕病克星”。他不仅知识渊博、技术全面,而且态度和蔼,说话家常。他不仅治愈了许许多多的常见病患者,而且治愈了不少象“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等疑难病人。

他一生别无它求,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内科医生,他只想着在今后的日子里为家乡人民多治好几个病人、多救几条命,给他们带来健康、带来快乐,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男,39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他曾先后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地进修深造,多次到北京、西安、济南、郑州、广州等地参加学术活动,获省科技成果奖叁等奖一项,撰写论文十余篇。xx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在神经内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规范化下的个体化治疗,因人施治,疗效显著,给许多病人带来了福音。

多年来,他不求当官发财,一心扑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上,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于医疗卫生事业,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尤其是非常困难的老百姓,他总是想尽办法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玻对疑难危重患者,他总是废寝忘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翻阅大量资料,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要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他擅长治疗脑血管疾并眩晕、脑炎、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玻他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治疗“眩晕脖。现在由于人们工作劳累、紧张,不明原因的“眩晕脖、“头痛脖很多,犯起病来,痛苦难忍,甚至想到自杀,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差;只要找到他,他总有妙方使您立竿见影,解除病痛,人们都称他为“眩晕病克星”。他不仅知识渊博、技术全面,而且态度和蔼,说话家常。他不仅治愈了许许多多的常见病患者,而且治愈了不少象“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等疑难病人。

他一生别无它求,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内科医生,他只想着在今后的日子里为家乡人民多治好几个病人、多救几条命,给他们带来健康、带来快乐,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医师年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三: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购置开发区医院,并筹建聊城市中心医院,20xx年也是我5年大学临床结束并顺利毕业的一年,机遇就是这么巧合,通过应聘,很幸运加入市妇幼,成为市妇幼的一员。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踏入崭新的工作当中,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组织安排新入职的临床及护理人员一百多人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作为新入员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进修期间我被分到了心内、神内、消化、呼吸等四个内科学习,半年的时间说长也短,但所获颇丰,心得体会也不少,现就拣几点我在心内和呼吸科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来谈谈。

心内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心内科有5个病区加一个CCU病区,不仅接诊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急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心内科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心内科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心内,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心内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发病时间及诱因和心前区部位和严重程度、既往史等,第一时间初步诊断出其病因为其救治,为病人的救治争取时间。

在心内科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内科医生,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在呼吸科以其他科比较,呼吸科的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突出的。而且呼吸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生活环境、吸烟史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COPD、肺心病、肺栓塞、哮喘及呼吸系统肿瘤等;许多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还与流行病学有密切的关系,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天气变化普通感冒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均有流行病学问题存在。

在诊断方面,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①功能诊断;②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③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支气管镜、痰培养等特殊检查。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只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COPD的桶状胸、心源性哮喘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症状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则需详细检查后方可确定诊断。

内科疾病相对复杂、不好理解外,遇到了这方面的病人,也应该对这些症状和体征引起高度的重视,熟悉和解它们在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还要鉴别这些症状、体征是因为内科疾病所引起,还是其它系统疾病引起。内科常用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首先是从临床表现上发现问题,从中得到提示,然后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相应诊断,然后在进一步检查,得到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有无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后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不象其它科室常常采取的“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思维方式。

希波克拉底说: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其实医生的工作也是同样地需要艺术。这段进修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总之在感谢我院培养和对我们生活方面细心的服务,进修结束之后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临床岗位,提高临床诊疗工作能力,对人类健康事业尽心尽责!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医生。

心理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健康教育 胸腺外科 护理 应用

胸心外科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而得到新兴发展的一门重要临床医学专业[1]。胸心手术过程复杂且风险较大,如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手术效果会事半功倍。胸心外科包含心外、胸外两类疾病多种病例,且病情发展迅速凶险,病程长,药物使用频繁。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胸心外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康复是现代医院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和责任之一[2]。本文在健康教育在胸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胸心外科手术患者20例,按目的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研究组男4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32.13±3.45)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中学4例,高中以上4例。对照组男3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27.16±4.56)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中学5例,高中以上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对疾病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对其发放胸心外科诊疗手册,将病区格局、主治医师、主管护师、科室负责人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对其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对家属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正确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文化层次、接受能力、配合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根据患者的评估报告表,有针对性的选择宣教材料和宣教方法,可制作墙报、宣传手册和宣教卡、宣教视频等材料,通过口头讲解,书面教育,观看视频,演示、多媒体及互联网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言传身教。(2)对患者及家属在药物作用、锻炼方法、饮食护理、管道护理、活动护理等五个方面,采用CICARE标准化的沟通模式进行床边宣教,让患者或家属重复宣教的重点,以增强患者的对宣教的记忆,适当进行评估。(3)在饮食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患者逐渐从流食、半流食到固态饮食过度。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的谷物以促进肠道的运动[3]。(4)指导术后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脚踝运动,抬臀运动,蹬车运动等方法,指导其正确的呼吸道管理,如咳痰、敲背的方法,护士要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具体分析。(5)对出院患者定期电话跟踪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告知其复查时间及恢复期间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处于可接受诊断治疗的最佳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每组患者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对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对比

研究组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疾病的发病认知及治疗配合度对比(±s)

3 讨论健康教育是以身心护理、健康指导和院外指导为一体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帮助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4]。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以口头教育为主,由于内容反复,健康教育时间短,导致患者对所宣讲的内容接受能力差。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一概而论的宣讲方式会导致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

优质健康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患者被动学习的局面,受教方在接受第一次宣讲学习之后,可主动对疾病知识进行学习,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6]。优质健康教育在原有口头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物说明、图文介绍、纸质宣传、网络平台和视频宣传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接受能力[7]。

针对胸心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术前及术后8h两个主要时段。术前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容易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抵触,产生焦虑、抑郁等缺乏安全感情绪,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及时的心理疏通来缓解。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预防意识能力,戒烟戒酒,提高生活质量。优质健康教育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病人健康,使病人生活自理。护理是一个整体,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就形成一个整体的护患关系,二者不能分离。

本文结果表明,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对胸心外科疾病发病机制的认知、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知识的认知及胸心外科治疗的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高玲[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优质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促进患者对疾病发病的认知,提高治疗配合度。

 

参考文献

[1]石娜,高姣.基于全媒体理念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心外科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2):193-196.

[2]李雪凤.心胸外科微创手术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115-115.

[3]殷小红.探讨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94,196.

[4]高琼.心胸外科健康教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建立和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95-95.

[5]蒋邯晖.心胸外科健康教育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建立和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4):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