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例6篇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民国初期;中小学公民教育;影响与评价

公民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教育的基础工程,其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讲话提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1]民国初期中小学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开启了我国公民教育之先河,因此对此时公民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国初期中小学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从辛亥革命到的兴起,社会上的波澜壮阔也带动中小学公民教育在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教科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一)民初教育方针政策所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由于多数人觉得世界观教育太空泛,不被世人所理解,在1912年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的四育并提方针。

“四育并提”的教育宗旨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西方的先进理论。它折射出当时社会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为新兴的民主共和国培养共和国公民的要求。

(二)民初中小学教育中关于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教育法令, 规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七年,均设修身科。初小4学年,每学年每周2课时,高小3学年,每学年每周2课时;中学的学习年限为4年,每学年每周1课时。经过全国教育会的讨论和决议,1922年11月1日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也就是我们所言的“壬戌学制”。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校课程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初小阶段的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初级中学课程社会科包括公民、历史、地理。自此修身科被公民科所代替。

(三)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要考察修身科以及“壬戌学制”后公民科的授课方法。

中小学修身科的教学方法皆以“讲解”,“演习”为主。例如贾丰臻发表在《教育杂志》上的《修身作法教授谈》一文对演习法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一年级教尊师,‘途中遇教师时,在数步之前行敬礼’,升国旗时要‘脱帽行最敬礼’,‘唱国歌时必起立表敬意’。”随着外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入,民初教育界也积极探索借鉴西方的适合中国儿童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大批外国留学的有识之士将国外教育思想引入我国,加之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的行进,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除了之前的讲解和演习,又加入讲述与表演公民修养故事的方法,即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二、对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评价

(一)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带来的积极意义

民国初期实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宗旨、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公民意识、个人道德的要求。由先进教育家带来的自学辅导、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教学法为当时的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今后中国教育仍产生影响。

(二)民初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不足之处及对策

第一、民国初期的公民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之国民”的宗旨下设置了由自身、家庭、社会、国家构成的知识体系,渗透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思想。这样的转变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

第二、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使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继续发动战争。社会动荡不安、财政赤字匮乏。经济上的不足使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公民课又作为新设课程,更是缺少专业性的教师。

因此,政府应重视新兴学科的兴起,加大对学科财政支持与建设,配置相应的师资与教学设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

第三、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其通过在中小学校设置修身科与公民科作为传授公民教育的媒介,这对公民教育的实施范围进行了限制;同时由于我们国家此前并没有公民教育的先河,这便导致其教学内容缺少理论与经验的指导。

因此,教学内容应该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仅靠道德理论上的说教完成对儿童的教育,而是要言传身教,讲解学生在其年龄阶段可接受的理论并指导学生付诸实践中。

在当前之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基础教育,因此,研究民国初期中小学公民教育就可以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育提供借鉴。

注释: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2

一、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及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国家百废待兴,暂时还顾不上民族教育。到了北洋政府时期,情况有所好转。1912年7月,北京临时教育会议提出《蒙回藏教育计划》,其中指出:“因蒙、回、藏情形不同,故特别计划,从统一国语入手而特设师范学校于北京,为培植教员之基础,而以宣讲及巡回图书馆等事辅之。”但事实上,这个计划并没有起到什么值得称道的作用。等到袁世凯执政之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更是止步不前,因为袁忙着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事不闻不问。

2、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上台以后,开始重视教育,加强对全国教育事业的控制。1929年,国民政府明确制定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它确立了具体的八条方针,作为实施的保障。1931年,又制定了更为详尽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在这一系统的原则性法案中,首次列出“蒙藏教育”一章,标志着国民政府对蒙藏等民族教育政策的初步制定。1941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领》,成为当时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重要典则,它是国民党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在民族教育领域的条理化,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对少数民族教育意图的比较彻底的贯彻。

二、民国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此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非常落后,可谓是一片空白。1912年,甘边宁海镇镇守使马麟私人捐款,设立东关同仁小学一所,邵鸿恩任校长,学生100多名。其后马步芳又在化隆县甘都镇捐资开办第二所同仁小学。[1]这两所小学的创办者都是回族人,但并无证据表明它们是专门的回族学校。

2、北洋政府时期

这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开始起步。1921年,马麟采纳邵鸿恩、回族教员田生芳的建议,筹设回教促进会,后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于1922年成立。该会最初在西宁道属7县各筹办“清真小学”1处,学生不分畛域和民族,愿入学者俱收,休假日移于星期五(主麻日)。学校暂设在各地清真寺内,阿訇率学生礼拜,并听“阿尔兹”(阿訇劝谕),从此西宁道属7县始办回族小学。[2]这是青海回族教育的开端。

3、国民政府时期

这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29年,青海省回族教育促进会在东关清真寺左侧设立女子初小1处,这标志着回族女童教育的开始。[3]

此一时期青海回族的发展,与政府对它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政府对其比较重视的表现如下:(1)允许青海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府深造。1931年,青海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韩璋申请免试进入清华大学进一步深造,此事并无前例,但教育部认为“青省地处边陲,文化落后”,为了支持当地教育文化的发展,便批准了这一请求。[4](2)从经费、专业等方面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回族教育。1931年,西北回民公会委员王三奎向蒙藏会建议培植回族教育办法四则:(一)补助西北清真学校,并咨各省府,倡助设立清真学校;(二)蒙藏学校酌加西北回教学生;(三)请于京平蒙藏校内增设回文师范班,毕业后分发西北;(四)请援《奖励蒙藏学生办法》准西北回族学生入国立各校肄业。[5](3)降低青海回族学生进入高中以上学校的门槛。1934年,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函转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建议,按照《蒙藏留学生办法》招收回民学生以造就良好师资,教育部对此的批复是:甘宁青回民学生,升入高中以上之学校得适用之,但须具有合格之毕业证书。[6]

此一时期,回民对自身的教育也比较重视。1934年,有记者到青海互助、大通、??源(今门源)三县考察了回民教育状况,发现“本人所至各处,回民均对教育一事,已感觉兴趣,与初办理学校时柄凿不入之情形已大不相同,且多自愿使其子女入学。”[7]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样是在1934年,青海省教育厅调查了本省的回族教育,认为自回教促进会成立后,回民“学校数量之增加,?有一日千里之势”,但也存在诸如教育质量欠缺、经费困难和师资薄弱等问题,并附有《青海省回族小学教育现状表》。[8]

针对问题,青海的回族人民积极想办法来予以解决。比如针对循化县回民教育经费困难的问题,青海省回进会派专员到该县筹办小学十九处,并提供了大量的经费。[9]

三、民国时期青海回族教育的特点

1、阶段特点

1922年,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成立,这是青海回族教育的转折点。在这之前,青海的回族教育是很落后的,表现如下:学校大多由私人捐资主持开办;回民对教育事业没有兴趣,且不愿送自己的子女入学;等等。而在这之后,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的开办不再依赖私人的慈善之举,而是基本上都是由回族教育促进会来主持;1929年,青海省创办了1所女子初小,这是青海省乃至全国回族女子教育的开端;省内回民开始慢慢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并开始自愿送其子女入学;学校数量急剧增加且稳步发展。

2、经费特点

在1922年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成立之前,青海回族教育所需的经费基本上都是由富有的个人承担;在此之后,经费的来源多样化且趋于稳定,既有省教育厅的拨款,又有省回族教育促进会及各市县分会的支援,但更多的则是学校所在地的民众分摊。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3

那么实际数量有多少?据笔者考证,在民国元年到民国十年间,布西地区的学校数量经历了一番变化。民国元年,布西地区“高等小学一处,初等小学八所,成立有年”,[当地行政主管因经费困难,计划将8所初等小学归并为4所。民国三年,布西地区有高等小学1处,初等小学8所。对于这番变化,有学者认为“1914年上述归并改建的小学重又分离,恢复为原来的8所小学”。有学者认为“从档案中所见新式学校的分布情况来看,在西布特哈地区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数量和学校名称是不同的。从数量上看,档案上记载民国元年西布特哈地区开办两所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为4所小学,但从民国三年有9所小学的沿革情况看,民国元年的归并措施未能加以实施”。也有学者认为“从现有材料看,民国元年所计划归并的学校,并未按原计划实行,或许计划被合并的学校保留下来了,或者本来计划甲校归并到乙校,但实际上乙校却归并到甲校,实际情况如何,尚需进一步考证”。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实际上,民国元年的学校归并措施只是停留在计划阶段,最后胎死腹中,未能实行。民国二年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呈请上级整顿学务,其呈文道:“本属原设初高等小学一所,续设四乡初等小学八所……且开办以来三年之久。”从中可以看出,民国元年的归并措施未能实行。至于为何没能实行,实际上,档案材料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上级部门没有批准当地的归并计划。民国元年“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物协领庄善声报开办高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的呈文,最终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否则民国二年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又何至于再次呈请:“内仍截去四校,以明年一月起统归四校。”上级部门认为布西地区的教育经费足以维持现状,“岂能遽议停办,以失民国教育”。且八所小学分布零散,“彼此相距数百里,儿童往返不便,更无合并之可言……所请停办四校之处,碍难照准”。虽然前后两次的归并申请都未能获批,归并无法实施,但是“整顿”仍在进行。民国元年,在布西地区的8所初等小学中,谟鼎和乌珠小学都曾停办。乌珠小学停办一学期,谟鼎小学停办一学年。至于民国元年谟鼎和乌珠小学停办的原因,正如总管宜铿额所说,是办学经费短缺所至。查阅历史档案,发现民国元年布西地区的许多小学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比如,特科国民学校1911年学校入款267.1元,第二年经费是134.6元。在教员、在校学生、仆役、校舍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费骤减,办学肯定会遇到较大困难。

和礼国民学校1911年学校入款上期为127.829元,下期为132.400元,合计260.229元。次年即民国元年上期为26.221元,下期为132.426,合计158.647元。可以看出,民国元年上学期,和礼国民学校的办学经费是异常短缺的,学校勉强维持开办,下学期经费恢复正常。乌珠国民学校民国元年上学期停办。推测原因,其情况和和礼国民学校应该是相仿的。在上学期学校遇到经费问题无法维持时只能停办。下学期经费恢复正常后照旧办学。谟鼎国民学校民国元年停办,情况应该也是这样。至1916年,8所初级小学合并为6所。1915年当地行政主管因当地经济落后,经费短缺,拟将“博能学校学生归于谟鼎学校为一处,履新学校学生归于乌珠学校为一处,将所裁两校薪水每月二十九元六角二分添各校,稍示补助”。1916年春,8所初级小学合并为6所。根据1922年的统计,布西地区有学校8所,即布西高等小学(位于尼尔基)、和礼国民学校(位于和礼屯,或称霍日里屯)、特科国民学校(位于登特科屯)、谟鼎国民学校(位于谟尔鼎屯,或称墨尔丁屯)、卓尔国民学校(位于绰尔哈屯,今甘南县东阳镇境)、乌珠国民学校(位于小尔图屯,或称小尔土屯、乌尔科屯)①、阿伦国民学校(位于吉木伦屯,今阿荣旗境内)、第一私立国民学校(位于凯河屯)。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同时结合各方数据②,布西地区的学校截至“九一八”事变前,公立学校共计有7所,私立学校1所,即第一私立国民学校,共8所学校。这可以在时任布西设治局教育局局长于兴章的报告中得到证明,他说:“初高学校仅止八处,迄未扩充。”

从布西全境地图中可以看出,布西全境分为五区,第一区有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第二区有卓尔国民学校;第三区有和礼、特科、谟鼎国民学校、第一私立国民学校;第四区有乌珠国民学校,第五区有阿伦国民学校。从学校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分布不尽合理。第四区面积广大,村屯星罗棋布,人口众多。据1914年的统计,第四区(旧时的镶红、正蓝旗)总人口约2400人。但是,仅有一所学校,即位于乌尔科屯的乌珠国民学校,招生量有限。1914年上期,在校生5人,中期和下期18人。第五区、第二区同样人口众多。1914年第五区(旧时的镶蓝旗)总人口1307人,第二区(旧时的正红旗、镶白旗)约2500人,也各有一所国民学校。第一与第三区除第一私立国民学校、和礼国民学校位处偏僻之外,其他几所分布较为集中,相距不远,特科国民学校距局署十四里,乌珠国民学校距局署三十里,谟鼎国民学校距局署二十里。关于在校学生数量,基本呈曲线发展态势。1914年,布西地区学生总数235名。1918年学生数为215人,又据《达斡尔族资料集》“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境内所有学校统计表”中的表述,截至1921年1月,布西地区7所公立学校外加第一私立国民学校,总计学生人数156人。1923年在校生205名学生,1924年246名学生,1925年在校生共265名。③。

二、教学情况、师资和办学经费

1.教学情况布西地区的公立学校均采用上级部门指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民国前采用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民国后采用共和国甲种教科书。从民国二年的统计来看,西布特哈的初等小学每周教授28钟点,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高等小学每周教授36钟点,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唱歌、图画、历史、地理、理科。从民国八年的统计来看,初等小学每周教授28至29个钟点,开设课程,主体不变,有一些学校如谟鼎和特科国民学校加了手工课,主课是国文和算术,国文每周授课14个钟点,算术每周6个钟点。高等小学第一级教授32个钟点,开设课程除上述9种之外,还要加上手工课。主课依然是国文和算术,国文每周授课10个钟点,算术4个钟点,其次为历史和体操,各3个钟点,其余学科每周两个钟点。第二级教授38个钟点。课程与第一级相同,国文每周授课20个钟点。④

2.师资队伍关于小学师资,民国教育部曾有如下几条规定:“第26条,凡充小学教员者须受有许可状;第27条规定,受许可状者必须在师范学校或教育总长指定之学校毕业,或经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检定合格者;第28条规定,遇有特别事情,小学教员不敷时,得以未受许可状者代用为小学付教员。”此后,国民学校令虽屡有改动,但这几条规定没有变。民国初期,从接受的专业培训角度来讲,布西地区的教员基本是合格的。据1914年的统计,布西高小校长刘雨霖系黑龙江省师范毕业,教员王笃系吉林师范毕业。其他初等小学教员大多系布西籍满蒙师范毕业生。然而这样的师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初等小学教员均系本籍人,“教授纯操达呼尔语,以致设学七年,成绩绝少”。汉文教材用达斡尔语来讲授,教与学都会遇到困难,而且不利于学生升学。省府下令,“将各乡小学教员调城考验,务以汉文较深、熟通汉语、洞悉教育方法暨学务情形者方准留充,否则一律撤换,另聘合格教员前往接替,并将月薪酌量增加,以资养赡”。“如学生届毕业之期,不能毕业,寻常视察,学生仍不通习汉语,即将该教员分别惩处,以昭儆戒”。当时的布特哈总管依令进行了考核奖惩,不过改观不大。1916年西布特哈总管说:“四乡八校教员文理通顺者甚少,每月薪水八元,均以过薄又皆纷纷求去。”如果说这时的师资差强人意的话,那么之后几年师资又差了很多。按照1919年的统计,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有教员3人,校长韩恒达系绥化教员讲习科毕业、北京法政毕业,教员金德芳系东三省陆军小学毕业,讲授第一、第二两级国文和历史,另一位教员系黑龙江省农业学校肄业,教授第一和第二两级算术、音乐、手工、理科。两位教员均非师范毕业,却都能讲授主课。特科国民学校的唯一教员肄业于黑龙江省第一中学,乌珠国民学校的唯一教员卒业于讷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师资情况更为不堪。谟鼎和和礼国民学校情况好一些,教员均系讷河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布西地区对教师的监管是有欠缺的。1914年,布西地区“劝学员及视学员系属一人,在文案兼差,并未照章设置”。劝学、视学系属一人,就是自己监管自己,监管是不到位的。而且视学员身兼多职,不能专注于教育监管。相形之下,地理相邻的嫩江县在教师监管这方面做得强一些,他们制定出了相对详细的教员考核奖惩标准:“所授各科,以全体能解者为甲等,三分之二者为乙等,三分之一者为丙等;学生肄业全体无缺席者为甲等,缺席至三分之一者为乙等,缺席至半数者为丙等。以上两项甲等酌给教员奖励金,丙等教员分别记过撤换。每月仍由县视学随时考核列榜通知。”

3.办学经费在教育经费方面,布西地区长期处于“盈少亏多”、捉襟见肘的局面。前文言及,民国初年出于经费短缺原因,布西地区屡次向上级部门要求撤并学校,并最终于1916年撤并了两所学校。布西地区的教育经费主要由晌捐和杂捐两部分组成。据1919年“黑龙江省西布特哈全境学务晌捐数表”记载,西布特哈四乡全境有熟田九千晌,每年抽收学费二角,每年共收学费1800元。粮商山货捐2133元,合计地方捐收入4113元。学校支出:布西高小该年支出1341元,每所公立初等小学该年支出234元,6所合计支出1404元,合计支出2745元,劝学所每年支出1368元。1925年时,教育经费为4848元。1928年,布西地区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192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鉴于学校教员薪资微薄,生活入不敷出,人才外流的情形,将原定教员薪俸标准加以调整,以促进教育发展。布西地区表示难以照办。布西地区“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若遵令遽按薪俸标准支配,更属无法筹措”。但又不得不于万分困难之中设法增筹。“拟由已裁实业费项下将排木船捐酌为拨归,并将牛马头及熟地捐,每头晌加三分,计共增大洋一千零六十八元,以之分别支配,虽未能与薪俸标准相符,然尚足维持目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9年,截至1929年6月,教育经费亏缺1539.072元。经费短缺原因:(1)熟地晌收入减少。上文提到“西布特哈四乡全境有熟田九千晌,每年抽收学费二角,每年共收学费1800元”。1929年六月布西地区晌捐为133.263元,合计一年可征收约1600元,比以往少了二百元。①(2)上级部门对杂捐增收限制较严。上文提及布西地区为增加教员薪俸,拟增收牛马船排等捐。但黑龙江省财政厅没有批准。布西地区只能再次呈请增加捐款。“仍拟加收牛马晌捐,虽人民担负稍重,然较实业费尚减征一倍。至于船排等捐,每只多仅六角,少则三角。收此区区之尤,无病于商民,祗期集腋成裘,俾以暂维过渡”。(3)学田学林开垦培植不利。布西地区有上级划拨学田三千晌,学林五十万里,但到1925年仍未开垦培植。

三、教学效果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布西地区的入学率很低。据调查表统计,布西地区未入学的适龄儿童是523人,已入学的是126人,入学率为20%。造成入学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条件差,办学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家长和基层官员对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清,“查布署学生尽系达呼尔子弟,每年劝招学生,虽经责成各旗员办理,多半视为具文。即或严饬各区按户催送,依然奉行故事。而于劝令子弟入校之必要,尤茫然不解甚或阻碍转多”。此外,布西地区各学校常常不能使学生如期毕业。从表1可以看出,1916-1919年间,布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按民国教育法令,高等小学学制三年)升学人数仅为8人,较之1914年大量减少。1914-1919年,毕业人数仅为24人。初等小学的情况也不理想,存在大量学生不能如期毕业的问题。以和礼国民学校为例。从表2可以看出,和礼初等小学从1915-1919年5年间,只有7名学生毕业。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师资力量薄弱之外,学生素质差、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原因之一。“高等小学教员本拟照章授课,化其性质。而学生等任意妄为,不受教育。教员等功课稍勤,即行散学。如教员何之超因催学生早起上课,该学生控词逕面总管,以致教员辞职”。嫩江县也有不少达斡尔族学生,“第二国民小学各生均系达呼尔人,对于管教上自较汉人为难”。办学成效不突出,举一事为例。1917年,环球尊孔会医院进行医生招考,布西地区送不出合格考生:“现在学生资格,虽有一二稍通文理者,至应考医学则皆不能。”民国时期,布西地区的学校教育是落后的,在黑龙江省处于下游水平。

四、结语及几点启示

1.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西布特哈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布西地区“学费奇绌,恒苦入不敷出”,长期勉强维持而已。从1907年兴办学校开始,到民国建立前夕,布西地区已有一所高小,8所初等小学。然而直至1931年,学校数量仍然仅为8所,与此相应,该地区学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增长。20余年时间过去了,当地的经济与人口都有发展,而教育规模仍然在原地踏步。同时,教育经费不足也是调整学校不合理分布格局的主要障碍。不仅如此,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当地也留不住优秀教员。如前文所言,“四乡八校教员文理通顺者甚少,每月薪水八元,均以过薄又皆纷纷求去”。上级部门要求增加教员工资,布西地区表示无法照办。民国时期,县级教育经费均由县政府自筹。布西地区作为当时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所能征收的田赋和捐税是有限的,能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则更少,这直接导致布西地区教育发展停滞不前。

2.发展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应因地制宜。民国时期同化思想盛行。教育部门不顾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把汉化教育模式移植到民族地区。教员和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汉语文水平,“国文”课程是课程中的主课,占到初等小学课时数的一半。设置的课程无民族语文课程,教员无须是双语兼通人才。这种作法的后果便是导致教育的“水土不服”,突出表现就是学生入学积极性不高,基层官员办学无热情。布西地区作为东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未接触汉文化,骤然使之接受大量外来文化,必然导致“消化不良”,教学效果不佳。“有效利用民族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保障”。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4

一、朝鲜族历史教育史料

许青善、姜永德主编的《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共有四卷,分为清朝、日帝强占到解放战争、建国初到文革前、文革后等四个时期。其中包含的朝鲜族历史教育史料有,养正小学堂历史课程表、《东国史略》目录;1947年小学历史课程及教学时数、1949年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朝鲜历史6》目录;1950年延边朝鲜人小学校历史课程、1952年延边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初中一、二年级用朝鲜历史提纲;1998年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朝鲜族历史常识目录、2002年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中国朝鲜族历史》(乡土教材)目录等。

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朝鲜民族文化史大系-教育史》把中国朝鲜族中小学教育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时期,介绍并阐述了清末民初堂的历史课程、9.18前民族私立学校的历史课程、9.18前中国方设立运营的学校的历史课程及教学时数、日帝强占时期历史课程、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课程、建国初期初中历史课程计划表等内容。还有与历史教育相关的教育法令,1911年日帝《朝鲜教育令》、1930年8月吉林省教育厅《延边垦民教育法》。

二、朝鲜族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孙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中阐述了迁入初期的书塾历史教育、朝鲜族私立学校历史课程和教材、日伪殖民统治时期奴化历史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历史教育的恢复、文革时期取消民族史课程等。

朴今海的《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朝鲜族教育权的侵夺》一文中作者认为,在当时中朝日矛盾异常复杂有激烈的形势下,朝鲜族可以学习朝鲜历史对于朝鲜族来说是能够保存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朝鲜族人民不懈斗争的结果。

许青善、姜永德主编的《中国朝鲜族教育史》介绍了清末民初书堂的历史课程、9.18事变前反日私立民族学校的历史课程和教材、近代民族私立学校瑞甸书塾和明东学校的历史课程、1910年垦民教育会编写的历史教材、解放战争时期恢复发展的历史教育、建国后17年-50年代前期东北区朝鲜族普通中学历史教学计划等内容。

申春善的《文化选择与民族文化课程建构―延边州个案研究》阐述了历史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并将中国朝鲜族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9.18事变前、日帝强占时期、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后等几大时期做一整体的概括。

朝鲜族历史教育的经验与建议

许青善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促进跨越式发展》在总结朝鲜族教育的历史经验时提到,应教育学生了解朝鲜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优秀文化传统。

朴文一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朝鲜族基础教育的姿态与课题》一文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本民族历史教育,并把它纳入校本课程。建议省州政府将其定位法定课程内容,并编写规范的教科书。

崔成学的《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现代化》一文表示相当多的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作者还提出要强化民族文化及民族意识教育,应开设与朝鲜族历史与文化关联的专门课程并保障课程学习正常进行。作者认为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少,校际间的学习成绩竞争不那么激烈,相对容易进行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意识方面的教育,更容易保障实际效果。

郭哲洙的《关于中国朝鲜族民族历史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阐述了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延边一中校本课程“中国朝鲜族民族史”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内容。还介绍和总结了延边第一中学自1995年起实施的“中国朝鲜族民族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的成效,并提出了几点不足之处。

申英美的《中国朝鲜族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认为朝鲜族历史教育的缺失主要是源于教育主体的历史教育意识的缺乏。各级学校负责学校管理的校长和教师、学生、家长等3方面都仅仅抓住入学考试教育,却忽略了重要的朝鲜族历史教育,最终导致朝鲜族青少年在自我形成的青少年时期得不到朝鲜族历史教育。对此,作者提出的对策是:由民间团体出面向青少年开设假期免费朝鲜族历史和朝鲜族文化讲座,努力让学生们有机会学到无法在学校学到的朝鲜族文化、历史等。

朴今海的《朝鲜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一文中,作者认为虽然目前已经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但实际上有关民族历史的内容很少,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形式来看,尽管延边州有不少的历史文化遗址,学校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参观和亲身体验民族历史文化。另外缺乏担任民族文化课的专门教师,也缺乏对专门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小学教师 进修状况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事业,上承传统教育、下启现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取得巨大成绩与重大转折的时期。继承癸丑、壬戌学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体制明确把小学教育纳入初等教育体系,确定小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1935年的《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实行细则》中,还提出了具体实施义务教育的三个阶段。初等教育在南京国名政府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小学教师素质的优劣关系到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高低。教师的培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具有准备性质的专门师范类院校的职前培养,二是在教学岗位上的亲身实践与经验积累的训练,三是具有继续教育性质的在职进修。这三个阶段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教师进修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后面阶段,对教育职业者提升教学技能、增强教学效果、丰富教育理念,以期跟上时代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民国时期小学教育的概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发展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许多改自书院、私塾的新式学堂已初具规模。由于义务教育的倡导,进入小学就读的学生不断增加,从业于小学教育行业的教师也增多。但是相对于学生的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师的数量跟不上其增长速度,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更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随着有关整顿师资队伍的法令的颁布,特别是对教师资格审定方案的施行,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势在必行。

(一)师资队伍的构成

1935年出版的《南京市郊乡村小学之调查》(如表一)显示了小学教员的学历背景,从中可以看到经过师范教育学习、训练经历的教员有109人,占总教员数的57.98℅,一半多一些。除此以外还有来自军校、工科学校背景的学生、旧式学校的教员,未填学历的人的学历背景更是值得怀疑。这样不专业、不规范的师资队伍很难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而且此项调查还是基于尚属中国教育比较发达的南京地区,全国其他地方的小学教员素质可想而知。

表一 教职员学历表[1]

(二)教师进修的动力

1.教师资格的二重审定

沿袭清朝教师资格审定的做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师资格审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34年5月21日,形成了法规性的条例,即《小学教员检定暂行规程》(在1935年6月21日正式成为《小学教员检定规程》)。要求对教员要采用双重审定的原则:一是学历的审定,即要求小学教员必须由师范学校毕业生担任;二是实际教学能力的审定,即要求对现任小学教师的学识及教学经验的进行考核,检定合格者即可授予许可状(证)。同时,获得许可状的小学教员也不是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在四年的期满过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次资格检定。

这就要求现任的小学教员接受检定,如果检定不合格,则意味着可能失去做教师的资格。据浙江省两市七十二县的统计,小学教员中检定合格率只占41%[2],合格率一半也没有达到。小学教员合格率低成了普遍的问题,广东省先后颁布了《小学教员补习函授学校简章》、《训令教育局督饬不合格小学教员报名入函授学校补习》等训令,督促小学教员进入函授补习学校进行学习。从1932年山东省教员检定合格者的资历中可以看出,有进入师范讲习所、单级养成所和训练班的学习的人占到了总教员人数的35.5%。[3]这样,小学教员在资格审定制度的压力下进行在职培训的动力增加。

2.教育改革的推进

1919年后,全国掀起了把文言文改白话文的教科书变革,推出了《新体国语教科书》,提出“各县教育机关利用寒暑假设立国语传习所,召集本地小学教员一律传习国音”。1932年10月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把小学课程设为了公民训练、卫生、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10科,1936年又把体育和音乐合为唱游科,1942年后又把社会科分为了历史、地理、公民三个分支。这一系列的小学课程的改革都是促进小学教员进修的外部动力。

同时,教学方法也要求更新。清末学习日本教育,深受赫然巴特教学法的影响,小学教育方法单一、死板。随着杜威、孟禄、克伯屈、柏克赫斯特的相继访华,教育界开始重新反思现存的教学方法。反对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改革传统教育机械呆板的痼疾成了这个时期教育方法改革的焦点。在民国后期,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发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都对小学教育方法的变革有很好的启示。这些都构成了小学教师进修的部分内容,以促其跟上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

二、小学教师进修的方法及途径

1912年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得附设小学教员讲习所”,1913年又通令各县设立小学教员讲习所。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起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议决《改进全国教育方案》中提出“筹设各级各种师资训练机关计划”,提出办小学教师进修师范传习所、讲习所,招收现任的小学教员进入学习成为专科教员。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师进修的活动组织机构,以帮助小学教员进修。

(一)学校学习

1.脱产带薪深造

这是一种彻底而全面进修的方法,需要取得所在学校的同意及支持,特别是在经济上要给予保证。如河南省教育厅奖助小学教师进修,每年都选派一些人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或大夏大学进行深造,并且发给进修深造教员原来一半的薪俸。[4]

2.假期学校、函授学校

国民政府时期开始全面学习美国的教育,在哥伦毕业大学首创的暑期学校教师进修方式传入中国,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先采用此种方式培训教师,这种假期学校的培训方式就是充分利用教师的寒暑假这样一段较长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假期学校的主办单位有两类,一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高等院校,教育部于1936年3月训令“各全国各大学凡教育科学学院科系应开放或设置有关小学教员实际应用的学程,小学教员可以前往研习,作旁听生待遇,其考试及格者,应予以证明文件,作为进修成绩的一种”[5];二类是各省的教育厅局,在1934、1935年教育部曾两次令各省市教育厅局举办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以湖南省为例,小学教员进修从1933年起,每年暑假由教育厅召集各县小学教员在省城培训,该省制定小学教员讲习会办法规定:(1)各县应于寒暑假内,召集未合格之小学教员举办小学教员讲习会;(2)参加讲习会之小学教员应以现任为原则;(3)讲习科目应以下列各科为主:精神讲话、小学教材及教法、小学行政、健康教育、抗战建国时期之小学教育;(4)讲习会不得征收费用,各县讲习会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星期。[6]在1945年5月颁布的《各省市小学教员假期训练实施计划》中,还把参加假期学校的学员分为甲乙两种,其中甲组包括校长、主任、合格教员,在两年每年召集训练,乙种包括代用教员、不合格教员,三年内每年召集训练。每期讲习时间为4星期至6星期,期满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明书。[7]

教育部1943年7月颁布《师范学校附设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教员进修班暨函授学校办法》,指出师范院校应该开办函授学校。函授学校的学习期一般为1年,结业时通过考试进行判定,给予进修证明书。其中1943、1944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函授学校开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二)学习团体

1.读书会:阅读进修

读书会是教员通过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书籍,并在一起讨论、学习书籍内容的一种进修方式。为了充分使用书籍资源,倡导建立巡回书库,方便教员传阅。

除了阅读书籍,还包括报纸、杂志,教育部发行小学教员进修的刊物《国民教育指导》月刊成为各地小学教进修学习的普及刊物。各个省市也针对本省的进修状况发行刊物,如江苏省教育厅1933年特别编印了《小学教师》半月刊来帮助教师进修,浙江省在1937年创办了专门针对小学教员进修学习的《进修》期刊。这类期刊上主要刊登有教育讲座、行政计划、教材教具、教导方法、实验报告、检查统计、通讯研究、教师园地等内容,方便教员深入学习。

2.通信研究会

通信研究会主要依附于高等院校建立,让小学教员在专业学术团体的带领下进行研讨学习的一种方法。教育部于1936年5月的《学校附设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办法大纲》中要求高等院校设立一个专门帮助现任小学教员进修学习的通讯研究处。教员与高校通过使用通信的方法商讨小学教育实际问题,以期在专业学者的指导下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同时,还发行同步的通信研究的教育刊物,以便商讨学习。

(三)学习活动

1.教育播音

江苏省无线广播电台每周五下午会播放三十分钟的教师进修节目,每次播讲的题目、讲师姓名等信息会提前在《小学教师》半月刊广告栏预告,而且历次播音的讲稿还会选列在《小学教师》半月刊中刊印,方便那些没有及时收听的教员学习。这是一种覆盖面比较广,而且平衡教员工作与学习时间,较为经济合算的学习进修方法。

2.教师竞赛

这是一种带有竞争性质、奖励性质的教师进修的方法。竞赛的结果会公之于社会,对于进修的教师有很好的鞭策作用。在1935年江苏省举办的小学教师征文比赛中,对第一名扬州私立达商小学池伯英的论文《小学生X生活训练及公民之研究与实施》给予了奖金四十元的奖励。[8]1947年教育部倡导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小学教师进修研究竞赛,通过相互比较、互相学习,提高教员素质、增进教学效能。竞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参加研究会、参加假期讲习班、参加师范学院附小教员函授学校的次数及成绩,还有储备书籍、供应书籍的情况,教学演习、各科教学竞赛、参加论文竞赛、编写儿童读物的情况”[9]。

3.学术讲演会

相当于今天的讲座,主要通过参加一些教育学者专门举办的演讲而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讲座虽然次数不多,覆盖范围不广泛,但内容程度深、极具有社会效应,来自各地的教师济济一堂亲自聆听教育家的一些先进教育观念及理论的阐述,能够激发自己对教育的热情与思考。如安徽省暑期学校举办的暑期学术讲演会安排有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章益讲演《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科学中之地位》、中央大学数学系主任何鲁讲演《科学方法》、安徽省立二中的校长许恪士讲演《小学教育中之哲学问题》、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陈东原讲演《中国教育之今日与明日》[10],等等。

三、小学教师进修的内容

(一)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通过广东函授学校的学习内容可以略窥一二,内容主要包括:国语、算学、简易代数及几何、历史、训育实施法、普通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纲要、各科教材及其教法、普通教学法、教育学纲要、地理、生理卫生、博物、教育统计释义及图表之应用、教育测验标准之应用、小学行政概要、儿童学概论等[11]。可见,进修课程的学习范围涵盖十分广泛。

进修学习与师范类的职前学习是不一样的,其特点一是补缺性,相对于职前训练的无目标性和抽象性言,进修学习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具体性,教员会主动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薄弱处调整学习重点。二是拓展性,就是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以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如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学习公民、唱歌、手工、自然、科学、常识等新的课程,教员要进行与之相关的培训也是必要的。

(二)时事政治

国民政府时期推行三民主义,在小学实行训育制度,要求注重对学生党义、伦理知识的培养,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支持新政府,因此在教师进修中贯彻实行党的思想教育。

(三)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如江苏省教师进修的作业有很大部分来自当局编印的《小学教师》半月刊上的习题。还有就是各类进修团体均有相关的课堂、课外作业。

最终的考核,通过考试测验相关学习的内容,及格者授予进修证书,作为以后教员审定考核成绩的一种。

四、小学教师进修遇到的困难

(一)经济的拮据

1927年李楚才对江苏九个县小学教师的调查,他们的平均月薪从11元到21.7元不等,全省教师月薪为17.3元。根据当地生活水平计算,每个教师每月需要43元才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12]1931年的教师薪俸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表二),而且地区之间差异显著(12.5元至76.5元)。除此之外,小学教员工资被拖欠是经常的事。

教员工资待遇低,难以负担进修学习中的一些学习资料的购买。书籍的价格便宜的如《小学课程标准》需要二角五分,胡颜立的《小学自然科教学法》需要三角五分,刘百川的《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需要七角,孟宪承的《教育概论》需要八角,贵一些的如艾伟的《初级教育心理学》需要一元二角,俞子夷的《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需要一元八角,雷通群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二元,朱经农的《教育大辞书》需要十五元(缩本五元)。[13]

表二 1931年小学教师工资表[14]

(二)工作的繁忙

民国时期小学教员是极其紧缺的,这就直接导致师生比例的不平衡。从表三可以看出,一个教员要管理大约25个学生,随之而来的是教学任务的繁重。

表三 小学教师与学生人数比[15]

五、特点与启示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师进修制度规范、形式灵活、内容多样,进修活动增加了教师队内部凝聚力,其中假期学校、函授学校、通讯研究会、讲座提供了高等院校与初等学校的有机联系,专门刊物的发行促使教师进修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修奖励机制的建立也促进了进修活动的开展。教师进修改善了当时小学教员的严重缺乏与师资队伍杂乱的现状,给在职的教师指明了一条自我学习与完善的途径。

但是,教师进修在国民政府时期的根本性质是对教员职前培养的缺陷、师范教育不足的一种补救措施。进修的目的就是迅速提升在岗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其次,进修方式比较局限。在全国教育经费紧张的大环境下,要硬性地规定每位小学教员进入学校进修学习是不可能的,而更多采用一种非制度化的进修方式,如学习团体、教育活动。

从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师进修的利弊得失中,应该认识到国家对教师进修的支持力度是关系整个体制顺利运作的关键,政府应该增加对教师进修的资金补贴;还有就是改变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脱轨现象,实现教师职业的真正专业化。

参考文献:

[1]赵石萍,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南京市郊小学之调查[M].文教事业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50.

[2]汪家正.教师进修问题析论[J].江苏教育,1935-4-3(29).

[3]山东省检定小学教员委员会第二次工作报告——统计部分[D].1932:29.∥范星.《民国时期山东小学教员检定研究》.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24.

[4]本厅奖励小学教师进修[J].河南教育月刊,1935-5-1(31).

[5][1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70、132.

[6]刘寿祺.刘寿祺教育文集.湖南省师资短期训练班之过去与将来[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69-70.

[7]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G].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230.

[8]小学教师进修征文结果得奖者六人[J].江苏教育,1935-4-10(144).

[9]教部举办小学教师进修研究竞赛[J].教育通讯月刊,1947-4-7(26).

[10]教育厅举办暑期学校及暑期学术讲演会纪略[N].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26(31-32).

[11]广东省立学校教员补习函授学校简章[N].广东省政府公报,1930-119(3).

[12]李楚才.小学教师的生活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8-17-6.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公民教育 新课程改革发展

当下,中国已正式进入社会发展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深入化的“双化”时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而公民教育更是担负着人才培养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双重重担,面临这个“双化”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的、参与式的公民,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迫切需求的公民。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公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那时,公民教育主要是传播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和平等精神,培养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合格公民。到了古罗马时期,公民教育则是指在复杂精致的共和制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强烈的民主共和精神的公民。而中国,从清朝末期开始,我们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就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向西方学习、取经的历史。毫不例外,西方的“公民教育”作为西学东用的一个内容逐渐被我们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接受并倡导,并曾经一度倡导“公民教育”代替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涵,我国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著名教育家檀传宝先生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应该是从三个方面理解的教育。首先,公民教育应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从这个维度出发,我们要把握好两条线索,一是我们的公民教育目标,再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其次,公民教育是“对公民的教育”。即公民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里面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和时下终身教育理念相吻合,让每个学生把公民教育的学习纳入到终身学习的范畴里面来。再次,公民教育应该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也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公民必须能够积极去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具有一国国籍身份的公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政策不断变化,公民教育虽然几经波折,不过终究取得良好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决定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确立了要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公民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并为其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强调公民主张自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并且坚持公民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规定了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理念的不断推进,公民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到十的全民守法,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公民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大好势头。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公民教育实施情况

2001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公民教育也迎来了其发展的关键期。从实施方面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巨大改变。分别是公民教育内容的重新整合、形式的多样和教学方法的更加灵活。

(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形式上打破了原来的单一一科的局面,改成了由小学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和小学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组合而成的公民教育形式。初中阶段,则开设了综合社会课程――《历史与社会》。首先,内容上一改过去“口号式”的宽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教师一贯使用的“权威填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互动为主;再次,教学地点也由原来小小的教室拓宽到社区、街道等更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课程内容,这也和教育中应“以孩子为主体,重孩子的体验”的宗旨相吻合。总而言之,受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确立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与公民价值观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相契合。

(二)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改传统课程中只有必修课的模式,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最重要的是,和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教材打破以前的“一肩挑”,现在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版块呈现。打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宗旨。同时在教学实践上,也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敬老院等社会场所,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深刻感受公民教育的实质。高考录取更是把同学们在学校期间走出校门、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内容记入他们的个人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体现了公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受重视程度正在加大。

三、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公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复杂因素不断掺加进来,使得我们的公民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民教育课程内涵界定不明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承担了整个公民教育的内容。

但是在1978年之前,我们的公民教育目的局限在服从政治权威,服从党的领导,简单铭记一些爱国口号上面,着重强调公民教育的政治内容,弱化甚至泯灭了公民教育另外两大主题内容,即公民教育的身份意识和法制意识。而这恰恰是当下国家和社会最为重视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就是最好的表征。

(二)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模糊

从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教育目标从培养“合格公民”到培养“四有公民”到培养“新型公民”,一直没能有个准确的标准阐述,比如说什么样的公民才是合格公民?具体要达到哪些标准?目标不明确将直接影响公民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所以,当前亟须给公民教育一个明确的课程教育目标,否则就只能是各种内容拼凑的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科。

(三)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包罗万象,造成公民教育内容的急速膨胀。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公民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内容界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在以后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必须明确公民教育的内容,不能无所不包。

(四)公民教育课程开发设计的不均衡性

虽然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公民教育课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内容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均衡。社会日益发展,公民教育内容必然会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变得内容更加丰富,但是深度和广度怎么样达到均衡是需要课程设计者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可以从“涉及面”到“涉及深度”逐渐加强。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理解公民教育的大致内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重在体验。初中阶段,让学生开始从微观上切入进去,了解公民教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方面,并从每个方面试着着手去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起码的职责和义务。高中阶段,每个同学必须明白,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除了了解自己的公民身份,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怎样积极参与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公共生活之中。这也是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

四、公民教育的发展愿景

纵观整个中国教育历史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时间“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国家,公民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全面开展学校公民教育行动研究,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公民教育必须摆脱“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束缚。因为,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新课改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学习实践方式,到高中阶段学生进社区服务,再到大学把高中公民教育实践档案作为录取的标准之一,都体现了公民教育正在往实践方向前进。只有让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谈新课改下的公民教育,否则就还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树立共同教育理想,培养“四有”新型公民――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同志关于培养公民的论述[J].学术研究,2002.

[2]程教材研究所. 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7)[G]. 课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8)[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 (教学) 计划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4]课程教材研究所.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86)[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1986)[G] .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R/OL] .1990-04-13(2007).

[7]黄崴. 公民教育: 责权主体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 1997( 2).

[8]黄甫全.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J]. 学术研究, 199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