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故事范例6篇

民国故事

民国故事范文1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 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 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民国故事范文2

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女性形象;地域文化;个性特质

女性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群体,是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东北民间故事的主要参与者和演绎者。在东北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所具有鲜明人格特质、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都来源于东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塑造和影响。东北女性形象作为东北社会生活的一员,她们丰富的生活和内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东北民间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与文化心理。

一、东北民间故事中品德优良型的女性形象

东北人民生活在开阔豁达的大平原之上,恢弘大气的环境造就了坦荡、真诚的性格特质。由于早期的东北,自然环境恶劣,人类必须紧密团结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东北人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乐于助人,大方仗义的性情和重情义,尚道德的品格。东北人民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呈现在寓有审美和教化功能的民间文学作品之中。民间故事中有很多承载民众道德观念或道德期望的女性形象。他们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贤淑温婉,仁慈善良,为人妻顺,为人媳孝,为人母慈……同时又表现出具鲜明东北地域文化特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一)温婉贤淑,谦卑忍让的女性形象

这种品格的女性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她们具有顺从和贤惠的特质,行为举止乃至思想观念高度符合纲常伦理的规范,能够满足家庭和社会等对女性的角色要求。女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在家庭中,他们是丈夫的辅助者,是子女的抚育者,也是家庭关系的调节者。在东北民众的思想观念中,温婉贤淑的女性也是营造美满幸福家庭不可或缺的,这在民间故事对女性人物形象地塑造上得到很广泛的体现。在东北民间故事中塑造此类女性形象的故事有很多,如《贤媳妇得吉事》、《河郎》、《木头婆婆》[1]等。这类故事以贤惠媳妇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最后得到好运的情节,宣扬了民众对作为妻子的女性在德行上的规范和要求。

(二)善良仁爱,无私奉献的女性形象

善良仁爱被看作是源自女人天性的优秀品质。在寓有教化和审美功能的民间文学中,人们通过许多女性艺术形象表现了对于女性善良和奉献品格的赞美。东北民间故事更是极具东北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浓烈的情感。在东北生活故事、幻想故事、乃至鬼狐精怪故事和人参故事中都有具备仁爱等优秀品质的女性身影。较具代表性的故事有《蟒神下凡》、《玉叶姑娘》、《巴丽德艮》、《金梁玉柱》、《彩虹姑娘》、《火参》、《一对玉镯》、《刻薄财主的善良女儿》[2]等。这类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仁慈善良的可贵品质。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都善有善报,这体现了东北人民对于善良的人性的褒扬。突显出重情尚义的东北女性自然朴素的审美观。

二、东北民间故事中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

“受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东北女性形成了有别与其他地域的心理特点,进而形成附和东北女性气质的独特形象风格。”[3]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成长的东北女性既具有勤劳、善良、仁爱、宽厚、大度的优秀品格,又表现出豪爽、刚毅、强健的独立人格追求。东北民间故事中塑造了许多刚健奋发,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纯真朴实的爱情,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维护自己的婚姻自主。或是自尊自信,具有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意志。敢于抗争,维护自我,信念坚韧执着。

(一)追求真爱,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

许多民间文学中都有以歌颂真挚爱情寻求自主婚恋主题的作品,东北也是如此。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东北婚恋爱情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更为积极,富有斗争精神。在东北民间故事中,追求真爱,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有富家小姐,山野村姑,甚至有多情的女鬼和狐仙妖魅。流传较为广泛的主要有《狐仙女》、《狐狸姑娘》、《三放山》、《德力格尔玛》、《九扣还阳草》和《侯三与鸟仙》[4]等作品和其所塑造的狐仙女,地主女儿,德力格尔玛,鸟仙等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女性敢于追求真爱,对待爱人坦白率真,热烈主动。当爱情经受考验时,她们藐视金钱和权势,更加注重情郎的品德和才气,“她们能用不含任何杂质且率真的爱情来维持这个世界的感情。”[5]故事中的女性敢于抛开贫富和门第差距的观念寻求真爱,对爱人包容大度,富有耐心,并且积极用行动促进婚姻的实现。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东北民间女性的爱情自主意识和淳朴的爱情观。

(二)自尊自信,坚韧执着的女性形象

东北粗犷开阔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女性自强自立,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在东北民间文学中,女性还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诉求,还努力实现自身精神和形体上的独立和解放,表现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充满了坚韧执着,自尊自信。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伸展着被备受压抑的女性潜在力量,甚至为了人格尊严不惜牺牲生命。女性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不得不对男人有从属的依附关系,缺乏独立性和自。但她们却通过各种方式宣布自己对权威的蔑视和不妥协,坚韧执着地进行着反抗。许多故事中的这类女性形象个性突出,注重维护尊严,当她的棱角受到打磨时,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执着地进行抗争。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女性拥有更独立的个性,更坚韧的精神。东北女性更注重人格的独立,更在意个人的自尊。

三、东北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东北民间故事作为东北人民生活真实的“备忘录”,是民众集体意识和社会生活地反映,具有深广的文化意蕴。

(一)地域文化下女性特质的体现

妻性和母性是女性作为人最本质的性格特质。东北民间故事中关于女性智慧和道德的表述主要围绕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进行建构的,并且表现出独具东北地域风格的本初生命力。在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身上,有着很多源自本初生命力的诉求愿望,精神品质,如向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争取幸福的婚姻。身为妻子,她们对丈夫温婉贤淑,谦卑礼让,同甘共苦;作为母亲,她们对子女宽宏大度,仁爱慈祥,百般呵护。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身上,不仅用着共性的性别上的表征,还富有东北地域环境特质。温婉贤淑的妻性之中还有着东北女性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谦卑忍的品质饱含坚韧执着的精神。在东北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典型性的东北妻子形象。作为妻子,她们首先具有妻性所赋予的完美品质,温顺体贴,柔情似水。但是她们并不是一味无原则的顺从,还有着自强,刚毅等东北妻子特有的性格。善良仁慈的母性之中还隐藏着果敢坚毅的性情,宽厚大度,又具有善恶分明的理性精神。如《路明旁人踩》和《老秋莲》就塑造了两个典型的东北母亲的形象。在东北地域环境下,女性的性别特质不仅有着共通的妻性和母性的精神原型,又显现出鲜明的东北地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

(二)集体意识之中传统观念的遗留

“民间文学作为集体智慧的创作,它必然表达着历史的集体意识。”[6]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每一个意象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偷谋欢的残余。”[7]东北民间故事中还渗透着许多传统的烙印。在东北民间故事中,女性拥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在社会和家庭中有着较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这源自东北社会中残存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记忆。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以自然为基础的原始生产活动中,因承担物质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双重任务,其作用远超于男性,因而享有崇高的社会威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但是在许多处于相对原始的地域或部落之中,女性还居较高的社会地位。在直至明末“逐草,习涉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恒”[8]的原始蒙昧状态的中国东北地区亦是如此。东北人民的集体记忆里残留着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流风遗韵。从而在民间故事中创造出寓有传统思维的,凝聚着朴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女神或神性的女人形象。从民间故事中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在东北社会中女性受到尊崇的集体无意识。

(三)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显著的东北女性的形象风格和精神特性,这源于独特生活环境中的角色定位,生存方式和生产条件。东北地区曾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在渔猎和粗放农耕的生产方式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并不明显。东北女性也同男性一起参与采摘,打猎,放牧,养蚕,耕作等生产活动。长期的劳动使得东北女性体格健硕,坚韧执着。有着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外向的性情。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重要角色,其生活和活动范围十分广阔,早期的东北社会,所谓“男女之大防”的观念十分淡薄,男女在婚姻问题上较为自由,甚至女性常常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至于近世,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角色作用不断弱化,又加之礼教的浸染,使得女性性格趋于保守,活动范围遭到压制。这反映在民间故事中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处于婚姻关系中的东北女性既具有娴熟温婉,谦卑忍让的女德观念,又有着忠贞不渝的追求,自尊自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1][2][4]文中民间故事作品引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龙江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3]刘微.东北女性形象风格初探[J].石家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170.

[5]任悦.玛拉沁夫小说女性形象论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35

[6]万建中.民间文学的再认识[J].北京:民俗研究,2004(3).47.

民国故事范文3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牛郎织女》。

2、《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相爱却受到父母反对,最后殉情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讲的是孟姜女得知丈夫死讯后哭塌长城的故事。《白蛇传》是蛇妖白素贞和凡人许仙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讲的是牛郎和七仙女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民国故事范文4

我们应该了解它,研究它。

中国人民银行在共和国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过程中,无疑有其特定的历史作用。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全面地认识中国人民银行,是我们系统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并找准在发展中的历史定位,以推动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历史的角度来全面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温故知新,不仅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履职的需要,更是进行理论创新和找到制度自信的基本前提。

系统地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可从基础工作做起,通过一系列的故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抽出本质,找出规律,可能会有所启发。基于这一想法,笔者准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历史阶段履职发挥的不同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找出内在的规律,为我国金融业继续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镜鉴。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背景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人民解放战争及其配套财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的结果。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中共中央为建立新中国着手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该年上半年召开华北财政经济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晋绥、陕甘宁五个解放区的财政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会议在交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反攻时期各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如何统一,财政如何保证军费开支,货币如何统一以支持野战军作战的需要做了研究。会议决议的内容包括各解放区货币兑换的比价。中共中央批准了会议的决定。下半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受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华北财办主任由董必武担任,主要任务是统一华北各解放区财经政策,调剂各区贸易、货币等财经关系和财税收支关系,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筹建全国性银行。

9月14日,中共华东局工委电华北财办:“建议立即成立联合银行或解放区银行,以适应战争,愈快愈好。”10月2日,华北财办根据这个建议致电中共中央,建议组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银行的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称,“目前建立统一的银行是否有点过早。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银行名称,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另一说法为12月。可分别参见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戴相龙主编《中国人民银行五十年――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1948~1998)》和中国人民银行编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华北财办接到中共中央的复电后,研究决定抓紧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中共中央同意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在语义和政策上,既表示这个银行的性质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又表示它将是未来的国家中央银行。据此,华北财办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华北财办副主任南汉宸兼筹备处主任,开始紧张地进行货币设计和机构筹建工作。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8月召开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了华北人民政府,为迎接全国胜利进行各项准备,筹划组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提上议事日程。10月3日,中共中央电华北人民政府,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事宜作了指示。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决定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经协商得到解放区的山东省政府和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个解放区银行合并,以华北银行为总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和杨秀峰联名以华北人民政府(金字第四号)名义布告,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新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以此统一各个解放区的货币,并作为新中国的本位币。并规定新币与各种旧币的兑换比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在地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任命南汉宸为总经理,胡景贰⒐匮文为副总经理。

根据当时拟订的《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纲要草案》,确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是:(1)l行货币,并整理地方货币。(2)调剂各解放区金融。(3)管理发行准备(回笼计划,物资筹调,以及现款管理)。(4)指导各解放区对敌货币斗争。(5)金库。(6)企业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中共中央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其发行的新币最初也叫人民银行票。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迁入北平。3月20日,由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财政经济及后方勤务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中央掌握除东北以外的人民银行货币发行权。东北的货币发行计划须经中央批准。东北以外各解放区得发行小额的人民银行票,或发行地方货币,作为人民银行票的辅币,其发行计划亦须经中央批准。中央暂以华北人民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行,各地方银行兼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分行,但各地方银行仍归各解放区自己领导,进行原来业务。反动政府的央、中、交、农四行和合作金库及其一切产业,经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后,原则上应交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接管,暂时得委托我各地军管会代管。”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在时间上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还在运转,国民政府还在继续发行致使经济崩溃的金圆券。虽然金圆券替代了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法币,但金圆券仍然继续恶性膨胀,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短短10个月,金圆券的发行量增加了34万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银行票,钞票上印的还是中华民国的年号。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解放区广设兑换点,限期将人们手里的金圆券兑换成发行的新币。1949年1月,北方重镇天津解放后,新币兑换金圆券的比价是1:6,兑换期限为20天;4月下旬南京解放后,兑换比价已降至1:2500,兑换期限为10天;5月下旬上海解放后,兑换比价更降至1:100000,兑换期限为7天。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各解放区组织和动员群众,迅速收兑和肃清政权发行的旧货币,使新币即人民币逐渐占领了货币市场。

民国故事范文5

铁路少年

印象中的张国立总和重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他在四川人艺待过10年,又娶了重庆媳妇邓婕。但是,他是地道的天津人。

生于天津、西安长大的张国立有着颠簸的童年。小时候因为父亲在铁路上工作,流动性很大,张国立说:“我的童年生活就像天上的云彩,经常在天津、北京、陕西之间飘荡。”

中学毕业后,张国立当上了一名铁路工人,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架桥铺路。工作的第一年有件事让张国立记忆犹新,一次他在贵州的一个隧道里炸石开山,在黑黝黝的隧洞里闷头干了八个小时后,他推着一车石头摸索到洞口,一轮红红的太阳正照在他的脸上,也映在江面上,两旁是绿茵茵的青草和徐徐的山风。枯燥的生活和大自然的魅力在这个少年心中交织,当时的他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蹲在地上哇哇大哭。成年以后,每每想起那一刻他仍然感怀:“原来这世界是如此美丽。”眼眶依旧有泪。

铁路一线作业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的光景,张国立被调到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文工团,这全依赖于当时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以后的10年,张国立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各样为铁路工人慰问的演出现场:在列车上、在深山中、在铁轨旁。他什么都干,唱京剧、说相声、演话剧……甚至还动手做过编剧,只是遗憾没能搬上屏幕。他的两个本子一个叫《小镇样板团》,是喜剧,写的是一个工宣队长排样板戏出足了乐子;另一个叫《暮归》,写的是一位老铁路工人修了一辈子铁 路,到退休也没混上张卧铺票的“待遇”,他沿着两条枕木要将自己修建的铁路走一遍,最后终于躺在路上走不动了,临终前老工人的那句台词张国立依然背得出:“这地方真好,看得见火车跑,听得见火车叫……”

铁路生活对张国立的影响是深刻的。他说他深深地了解了铁道工人的甘苦,也深深热爱着他的同行们。虽然没上过大学,两条枕木铺就的铁路就是他的学校,10年和铁路工人一起摸爬滚打,是他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西南小生

1982年,张国立调到四川人艺,一呆就是10年。这些年头里,他到底在那里演了多少话剧,拍了多少电视剧,他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反正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地拍戏,虽然没什么大的反响,但当时在四川也是小有名气,被人称为“西南第一小生”。那时候的他不愁没有戏拍。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大堆头衔,四川省青联的常委、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用他现在的话形容:状态非常好。

但还是发生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情。1988年,葛优、谢园、梁天、马晓晴等人从北京飞往成都接受米家山导演的考核。后来,张国立也加入了这个明星阵容。他们和潘虹一起出演了影响一代青年人的都市影片《顽主》。张国立在《顽主》中成功地扮演了三T公司的经理于观。当年的《大众电影》曾登过一期文章,点评葛优、梁天、张国立,内容说的是一部电影捧红了三个人。他们后来的发展成绩让当时的溢美之辞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验证。

要说张国立拍电影从1974年就已经开始了,那时西安电影制片厂拍一部关于铁路方面的戏,他被选中。后来,《顽主》的成功却成了他演艺事业的转折点。随着电影在全国走红,张国立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朝一日有能力杀入北京成为明星!

张国立认为那部戏真正捧红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另外包括马晓晴之内的三位演员,而他,在《顽主》以后便随导演米家山做起了导演。他的导演情结也从此形成。

南极历险

《顽主》后的张国立在演艺事业上并没有趁热打铁,新的人生考验出现了。那是1988年底,中国南极考察船“极地号”开赴南极首建中山站。为实地拍摄这一壮举,张国立和他的摄制组随考察队员一起奔赴南极,任务是要完成一部3集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和两部专题片。这是一个堪称“中国之最”的摄制组:走得最远―――来回里程3万多公里,征途最险―――几经浮冰围困、冰崩压顶、落入冰海等生死考验,剧组人最少―――导、摄、美加演员一共只有七人。出发之前大家心里早有思想准备,知道肯定会吃很多苦,但张国立说他没想到把一辈子的苦都受尽了,到现在都不敢回想当时是怎么过来的。

由于到南极的人数有限,建中山站大家必须都得出力,每个人都是一个萝卜几个坑。张国立拍戏时连导带演,每位上船的成员都要身兼数职,分配给张国立的任务是搅拌石料。不拍戏时每天干搅拌混凝土的活儿,50公斤一袋的水泥、石子一袋袋地往料斗儿里倒,每天得至少重复三四百次,一天十五六个小时下来,手指手臂疼痛难忍,有时他就一个人去海边看企鹅睡觉。那时正赶上南极的极昼时间,一天24小时全是白天,他已经弄不清该什么时候睡觉了,有时看着企鹅们打瞌睡了,自己也睡一会儿。张国立说,人家休息时他拍戏,人家干活时他施工,就是铁打的人也会吃不消。

张国立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从南极回来后,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为10个人评功授奖,他荣幸地获得个人二等功一次。这个奖他觉得比后来获得的许多表演奖分量都重。他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所大学的话,除了在铁路的10年外,赴南极的140天日日夜夜对他来说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随爱漂泊

从南极回来不久,张国立进军北京了。对这个在西北已经名声响当当的演员,北京对他的迎接方式是默默的。从此,北京的茫茫人海里多了一个身影:他骑辆破单车,背个黄书包,在北京的风里从东城到西城,马不停蹄地串着场子。那个时候还没有BP机,有了活儿朋友会辗转打个电话来,不管是大龙套还是群众演员他都上,就是为了挣那七八十块钱。什么正剧、悲剧、喜剧,坏蛋、公安、、革命党,这些大大小小的角色张国立全演过。

真正让张国立来北京闯荡的动力应该是爱情。因为,他的爱人邓婕拍完电视剧《红楼梦》后喜欢上了北京。他们放弃了在四川的一切,来到北京。

一切从头开始。刚到北京时他们是在阜成门一带租房子住。为了每个月的房租付出,生活开销,二人到处找活干。张国立从给人家写创意,到给电视剧配音全干过,这样的生活他们一直坚持了两至三年时间。

相比邓婕,那会儿正因“凤姐”大红大紫,整天没事干的是张国立,他的状态和他以后拍摄的电影《混在北京》很相似。每天除了靠配音有些微薄收入外,就是去好友李耕家看录像带、看LD。李耕是他在拍《顽主》时认识的,在戏里演那个非要给自己弄个奖尝尝的草包作家,他收藏的LD就有五六百盘。有人拍广告,请李耕去做美工,张国立没事也跟着去,一来二去看熟了,就拍起了广告。李耕看国立挺难的,就对自己媳妇说:你坐车上班吧,把那辆女车给国立骑吧。

张国立说:“那时候兜里连个买衣服、买烟的钱都没有,全都得花邓婕的。差不多拍了两年广告片又开始拍MTV。记得第一次屠洪纲找我拍MTV时,我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不懂什么叫MTV,只是从录像带上看到一帮美国黑人歌手边唱边跳的场面……就和李耕一起找来很多外国的带子看,光搭景就花光了所有的钱。那首歌叫《感觉自己》,没想到拍出来大家还挺叫好的,后来活儿都排不过来了。有一阵子,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歌》三天两头就会播一部我拍的MTV。” 然后张国立一口气拍了《雾里看花》《长城长》《春天的故事》《今儿个高兴》《霸王别姬》《东西南北大拜年》。有一阵张国立成了MTV的专业导演和获奖专业户。后来邓婕觉得丈夫太辛苦了,就买了辆大宇。

爱情故事

说起他们的爱情故事,张国立说没什么可讲的,与普通人一样,要讲爱情算得上心心相印。他们相识是在1984年,都在《红楼梦》剧组。据说第一面邓婕给张国立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当时邓婕演王熙凤,她对自己能否演好这个人 物心里没底,上了半年的红学课后仍觉得她对这个角色研究得不是非常透,让张国立把对这个人物的感觉直率地告诉她,张国立跟她讲了自己的理解。然后张国立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好。他说并不是因为人家愿意听他倾诉就会觉得她好,而是觉得她很真诚,让人觉得不浮、挺踏实的。

当年邓婕不仅人漂亮,戏也演得好,有追求者是自然的事,最终赢得芳心的张国立这样解释自己的求爱技巧:“那肯定是动了点脑筋啦!有人给邓婕送花,但我不能送,因为还会有第二个,甚至更多人送。追女孩子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你用你的,我用我的,我的方式就是当别人都向一个女孩子献花的时候,我就在喧闹之后跟她说:‘如果你想让这些花开得长久的话,你就别忘了给花浇水。’因为女孩子会觉得这时我给她留下的印象比送花的人还深……还有呢,别人都赞邓婕戏演得好,但我告诉她,其实这样演那样演会更好,不时挑挑她的毛病。当然要点到为止,一来不伤她的自尊,二来给自己留一手,留下再接近她的机会。”

邓婕之所以留意张国立,说他“与众不同”。――事实证明聪慧的她没有看错人。

演完《红楼梦》后,邓婕留恋上了北京,那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张国立心想干脆到北京闯一闯吧。来北京之前,有朋友劝他‘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干吗两眼一摸黑跑到北京去。但张国立想邓婕一个人在北京,他得过来!刚开始确实有一段不太好过的日子。当时八一厂的吴俊泉对他说,北京现在的圈里人没人认识你,但你得做点事吧,你就从配音开始做起吧,所以,张国立就开始配音。

除了感情的因素张国立对自己的选择也很理性,他说人到了一个固定状态的时候也应该改变一下,一直到现在他也是这样一个性格,当做什么做到一个固定状态的时候,就想去打破它,去做新的事情。

北京扎根

1992年张国立正式调到北京的铁道部文工团,从此结束了“北漂”生涯。此时的他也已经是一个成绩斐然的导演了。正当他安于做导演的时候,出现了 《宰相刘罗锅》这部戏,从此演戏的片约一下子多了起来。1994年是他事业转折的关头,拍摄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电影《混在北京》和MTV《霸王别姬》。以后,他又拍摄了《琉璃厂传奇》。在大展宏图之际,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老板邓建国拿着一个叫《康熙微服私访》的故事来找张国立,希望由他导演并主演。

张国立出演了康熙,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从此摧毁了郑少秋带给大陆观众的皇帝印象和模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紧接着,他又演了《康熙微服私访》第二部、第三部,直到现在洽谈第四部。

忙起来出了名的张国立不用再在北京的街头蹬自行车,但买了名牌汽车却也没给这个工人出身的他带来多少新鲜感。他说记得在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时,经常看到所有的频道都没有节目了依然还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上的雪花点。相反,现在没什么感觉了。更因为他老在拍戏,车老在停车场趴着。他无奈地说:“出名了,有钱了,反而对很多事情失去了那种新鲜感。”

北京是张国立的事业硕果累累的地方,他和邓婕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情感,也由衷地希望这个城市的环境因他们的存在而美好起来,这不得不说到他们认养绿地的事情。

1998年的3月份,有个单位请他们去参加植树活动,在现场遇上了北京市园林局的朋友。闲谈中,园林局的朋友提出了个人认养绿地的办法,他们的大道理讲得很有意义――减轻国家的负担,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邓婕说自己曾去过很多国家,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到处都跟公园似的,绿化做得很成功,人也很健康。于是,她和张国立当时就同意了这个建议。三个月后双方签订了协议书,当时签的是对一万平方米的草坪认养期限两年。

他们以前也做过其它的公益活动,比如抗洪演出,也都是随叫随到。但领养绿地的感觉略有不同,这让从小就喜欢植物的邓婕备感温馨。她说现在认养草坪的费用是一年4万元人民币。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他们会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红遍全国

《宰相刘罗锅》以后,张国立随着一部又一部的影视作品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一连三部的《康熙微服私访》,部部火爆。《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张国立嘴含大烟袋亦庄亦谐的形象深得人心。

说起拍戏的苦衷,张国立说生活中他也偶尔抽烟,但在演纪晓岚时天天吞云吐雾,滋味煞是难受。而且,拍戏抽烟和自己想抽烟不是一个劲儿,有时一个镜头过不去,要拍三四次,害得他把嘴都抽麻木了。张国立演戏的艰辛换回的是观众对他的肯定和喜爱。

除了在大陆的影响力,40集的电视连续剧《台湾第一巡抚》更使张国立红透台湾。当初演“台湾巡抚”时是他第一次和台湾导演合作,对于闹剧风格,开始极不适应。但没想到南北观众的欣赏口味截然不同,《台湾第一巡抚》去年7月份开始在台视播出一直创最高收视率。那时,张国立正好去台湾为《康熙微服私访》续集作宣传,台视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特地送了他一块专门制作的写有“第一”的大金匾。张国立在台湾的观众缘是没得说了。

现在,人们都觉得张国立的脸有明星气质,但在他没出名之前,他背着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片子去找买主时可是受尽了冷嘲热讽。那时候没人认识他,也没人买他的账。张国立说:“有时我和一些名演员一起出去,听见影迷疯狂地喊着他们的名字,我羡慕得不得了,我就想,哎哟,什么时候别人也能这样喊我呀。”如今凭借“康熙”、“乾隆”等角色,张国立已经蜚声国内外。有一次,他到美国刚下飞机,正好遇到一个国内的考察团。他们一见到张国立立刻蜂拥而至,合影的、签名的,那阵势让老外都很惊讶,以为什么大人物来了。

更甚者是张国立走到偏僻的农村拍戏也会有人认出他。一次他在乡间的路上走着,突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他一看原来是一个在耕作的农民,如果是以前张国立可能会欣喜若狂,但当时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突然自省:这么多人认识我,我是不是太浮躁了呀?

重庆办学

演戏导戏之外,张国立还要办学。当时他一边忙《小神灶王》一边忙着在重庆兴建一所电影学院。他说:“重庆刚成为直辖市,建设得很好。 有关部门批给我们150亩地建校,校址在半山坡,临嘉陵江跟长江交会口,可以看整个重庆夜景,相当漂亮!” 学校之所以选在重庆还因为老家是重庆,张国立熟悉四川,邓婕也是重庆人。

张国立说办学不是为了挣钱,是成就一番事业。但办学是需要花钱的,这显然不是他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的。他说这有赖于他的一个朋友,他们16岁时就一起在铁路上修桥,后来朋友进了铁二局文工团乐队,张国立做了话剧演员,再后来朋友去了美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再次见面。朋友的公司在国内有50多亿的投资,一直希望能在文化方面做点什么,二人谈到文化市场的前景,从拍片子挣钱到培养演艺人员,二人对于办学充满希望,于是就定了下来。学校一开始不仅不赚钱而且是在负运营,投资4000多万,而学生学费每年不到60万,学校每年的正常支出是280多万。但他们有自己的“长线”目标。

张国立看重学校的无形资产,那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将来对社会的贡献。说起学校张国立总是滔滔不绝:“我们学院是双学位制,考上美视的学生可以选修重庆大学的任何一门课程,读完6年,就可以得到两个学位。在美国,美视还有个奖学金机构,我们准备推动国内艺术院校的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只要你承诺学成回国,从事你的专业,我们就可以向你提供奖学金。”

分身乏术的张国立如何授课的呢?他说现在自己还是行政领导,但学校刚开办不久,仍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比如师资问题呀,教学大纲问题呀,校舍问题呀,等等,都需要解决,不去是不行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张国立用电脑对学校进行遥控,学校里每天有什么事,做了什么工作,就用电子邮件发给他,他也用网络和学校保持联系。

在答应做院长的时候,张国立提过一个条件,就是每年要有3到4个月的创作假,再加上寒暑两个假期,基本上有半年时间可以拍戏,另外半年时间处理学校的事务。即便如此,他仍然强调自己今后的拍戏时间会减少。等将来不拍戏时,就去教课。而在此之前,他会在演艺前辈中,给学生们寻求好的导师。

惧内有福

除了成功的事业,张国立还有着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时下社会中男性道德水准普遍降低的状态中,秉性朴实可靠的他成了成熟女性心中的模范男人。他不花心的优点不仅使他成了演艺圈中少见的没有绯闻的名演员,而且也维护了他和邓婕的美满婚姻。

张国立奉行的相妻之道是“早请示,晚汇报,少说话,多干活”,他从不在乎别人说他妻管严,而且他机智地解释说“怕老婆的人会发达嘛!”

他的美满婚姻和恩爱也令身边的人羡慕不已。一起拍戏的杨若兮这样说过他们的故事:“一次拍戏,邓婕穿的是那种清朝的盆底鞋,上楼梯挺困难的,张国立就特自然地把手递过去让她扶着。他们两口子不觉得有什么,可我们旁边的人都感动得不行。他们也有闹别扭的时候,特好玩。姐夫(张国立)端着一碗面来找我,说:‘去,给你姐送碗面去,多说点好听的,就说这面是我煮的。’他们都老夫老妻了,姐夫有时还会像对待小孩一样拍拍姐姐的头。我要是能找这样一个男朋友就好了。”

拍《一声叹息》时因为一场张国立不想让邓婕去探班,邓婕纳闷,一打听才知道,她大方地说:“不就是接吻的戏吗?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后来,张国立还是成功说服导演冯小刚删掉了他的一场。他说:“当时我跟小刚说这种戏我拍不好,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毕竟不是一个可以把这种事公开的民族,相对西方来说我们更讲究含蓄。因此,如果非要让我演床上戏,一是我演不了也演不好,二是肯定很假。别说让我跟女演员拍,就是让我跟邓婕拍,我一样不会演。”

张国立被问到他们两口子谁在家中做主时,他说大事他说了算,小事邓婕说了算。但是他补充说:“比如管钱这些小事。”至于什么是大事呢?邓婕说,这些年还没发生过什么大事!

夫妻之道

和普通夫妇一样,张国立和邓婕也不是永远不闹别扭。但吵到气头上就谁也不理谁。邓婕说其实吵也吵不起来,就是为某个问题争论一下。顶得太厉害了两人就不说什么了,他们用的是冷处理。不过一般而言最后让步的还是张国立,他说毕竟自己是男的嘛。

张国立老实地承认,处在他这个年龄的人,夫妻关系已经是一种凝固态了,恋人时的感觉淡漠了,但夫妻之间相处要宽容。首先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然后去支持他,另外觉得人要有事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目标和追求。如果让他一天到晚没事儿呆着,那就容易出问题,有事做的人一般感情变化的可能性会比较小一些,因为没有时间去发生变化。对他是这样的,也许别人并不这样想。他说:“男人嘛,只要努力做事,女人就会觉得你不错,所以,我老婆从未抱怨我忽略她,反而特别照顾我。”

张国立一年到头地忙着接戏,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在北京两人还可以见面,如果去外地有时他一走就是好几个月,那样他们每天坚持通两个电话,有的时间长一些,拍戏的时候就只能短一些了。张国立经常有点头痛,邓婕尽量不敢长时间地给他打手机。对于丈夫的忙碌,邓婕心疼地说:这人跟浪漫有仇,跟休息有仇。

在北京拍戏时,剧组的生活规律也是简单而忙碌。早晨起来拍戏,一拍就拍到夜里,回到住地后又累得连话也不想说,于是倒床便睡。第二天又是如此。即便如此,邓婕也会忙里偷闲千方百计改善张国立的生活情调。她说:“他是天天有戏,而我在没戏的时候就可以为他煲煲汤,做点他喜欢吃的菜,比如回锅肉什么的,剧组里的盒饭谁老吃也受不了呀。”

虽然整日忙碌,回家仍是他们忙里偷闲的习惯。劳累之余,北京的家是令他们最牵挂的地方。相比起来张国立回家少一些,邓婕顾家多一些。于是张国立偶尔回家邓婕就笑说:“欢迎到我家作客。”张国立出门时会说:“谢谢您的照顾。”

二人默契和谐的感情世界,其乐无穷。

夫唱妇随

邓婕性格外向,有什么说什么,有点不吐不快的架势。张国立内向,包容性强。他们俩应该可谓是互补型夫妻。遇到事情,直爽的邓婕经常为张国立打圆场。她说:“我要是遇上不高兴的事当时就会说出来,说完就完,也没有什么坏意,顶多可能是方式方法有点不对。我们合作惯了的班子都知道我这个脾气,无所谓了。大家对他恰恰是敬畏三分。他有什么事也不直说,但一到下面有时会嘟囔‘怎么会这样?’我就会说他,你有什么就说呀,别自己跟自己不高兴。反正最后是我出面解决问题。”

在拍完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之后,张国立因与赵薇的演出问题而被媒体指问为“赵薇情结”,一向严肃的张国立反驳:我只有邓婕情结。一句幽默又铿锵的回答引得一片掌声。

在张国立眼里,邓婕是那种看起来漫不经心在做事的人。她从不咋咋呼呼,但她做完的事、演完的角色都是很好的。《宰相刘罗锅》中邓婕的戏分不多,但戏演到最后她是一个非常有光彩的亮点。她不仅是个不错的演员,而且戏德非常好。而邓婕对老公同样是满心的欣赏。

对于夫妻开店的说法,张国立已经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他说其实许多夫妻在一个工厂、一个医院做着同样工作的有的是,只不过他们是演艺圈里的公众人物,再加上他们的夫妻关系公开,所以就显得特殊一些。其实很自然,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也需要一个女演员合作,这个女演员正是他老婆。而且作为一个制作人,他面临资金和片酬等实际问题,要请一个女演员的时候,请邓婕就可以跟她谈低一点片酬,请别人可能就不能这样做。

张国立说他和邓婕的合作很默契,夫妻一起工作是好事,对于家庭来讲更是好事。至于外人怎么看并不重要,因为他们不是为别人活着,是为自己那种感觉而生存。

他对自己现在的家庭状态非常满意。他说他们都喜欢干同样的事情,而且也正在一块儿做着一件事情,很理想。二人既是恩爱夫妻又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应该偷着乐

记:《我这一辈子》完成的怎么样?

张:这是我这几年以来做得最好的一部戏!也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戏。因 为它是一个号称建国以来国产片经典的老电影,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我不是怕什么,也不是想超过谁,不是争什么名分,而是只想把事情做好,对得起老舍先生。这部戏增加了很多内容,但味儿还是老北京的味儿。

记:你比较偏爱古装戏吧?

张:是这样。以往我和别人拍过现代戏,但我拍的现代戏一直没有超过古装戏的那种热度,最重要的是我的现代戏没海外华人市场,这就涉及到中华文化圈的概念。如果把我们的现代戏拿到外边去演的时候,他们总会觉得假、不真实,因为他们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观念不太一样。而在古时候,我们和他们是同一祖先,文化是相同的,拍这种戏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做一种大的文化圈、文化市场。我觉得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古装戏,尤其是一些好的古装戏去占领海外的一些市场。我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这一点。

记:如何看待电视文化?

张:很简单,就是一种文化消费,就像快餐,你让它流传百世是不可能的。你轰动了,就成了,不可能永远占住市场。我是一个过来人,电影我演过也 导过,电视剧也一样,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有事情做。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都是一种创作过程。

记:成名前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张:具体的区别嘛,成名以前是希望有人来找我拍戏,现在是不希望,以前希望和记者聊一聊,现在是不想聊。干到我这个岁数了还有这么多戏来找你拍,还有这么多的事来做,应该是件偷着乐的事情了,但我不想成为沸沸扬扬的热点。这几年一直在忙着拍戏导戏,也没闲暇想别的事。成名也好不成名也好我要的更是一种工作状态,人有事的时候应该是他最平和的时候,我永远都在工作的时候感觉是我活得最好的时候。

记:你认为你现在的状态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张:不管做导演还是做演员,我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但是,我从没认为我大红大紫过,现在也这样觉得,我挺满足现在的状态,干嘛非要做到那个尖儿上。

我谨小慎微,不张狂

记:媒体对你的负面报道很少,在宣传上是不是比较善于迂回?

张:我谨小慎微,不张狂。我的个性变化挺大,觉得自己也挺圆滑。我不愿意接触媒体,但我也不得罪媒体,我希望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我也不是作假,也不是说需要你的时候给你打个电话,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不理你,不是,媒体也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我也了解别人的感受。

记:生活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是个认真的人。以前我挺爱开玩笑的,但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满脑子老想着戏,不但想着导演和演员的融合还要想着自己的角色,太紧张了!越来越不会说笑了。可能年龄也是个原因。这是个问题!

记:严谨内敛的你是怎么看待外在张扬的邓建国并与之合作的?

张:邓建国这人你说他俗一点也不过分,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是成功的!时世造英雄。另外,他的行为会让圈里人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说,不要以为影视艺术有多么高深,电视更没什么神秘的,谁都能做。这也让我自省。有一点很奇怪,他文化程度不高,出身平民,他完全可以挣一大笔钱后去挥霍,但他没过另外一种生活,却投资影视,即便是越来越难做但他还在坚持。除了工作上的合作,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习惯啊生活方式啊等等都是对立的,他能最大限度地融合到我这方面。

记:你做过很多行当,最擅长的是哪个行当?

张:当然还是演员。但我身上导演的情结太重了,割舍不掉。我做演员的时候,就属于那种特别爱张罗的人,同时,我已经做了很多部戏的副导演。那时候,机器往那儿一放,我就知道后面的角度在哪儿,演员应该怎么铺,群众演员应该怎么调动,根本不用导演操心。我一直属于那种做事都要做得非常好,让人觉得你称职的人,我要求自己做事一定要认真,所以这么多年来我都一直喜欢表演这行当,我如愿以偿了。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完美,至于做导演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一边做导演一边做演员很累。

我永远不会令人讨厌

记:以前觉得你有着一张比较正统的脸,现在觉得上面都是喜剧元素,表演上有过刻意的调整吧?

张:喜剧有很多表现形式,有的是夸张的,有的是淡淡的,我追求的是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生活中有很多不经意的细节,比如说有的人一副憨厚相,但他身上有很多让你发笑的东西,他让你发笑也许是在一种不经意的状态中产生的。我是一个演戏的人但我不是一个研究戏的人,很难界定哪种是喜剧哪种不是,但我知道哪些戏里含着幽默哪些没有。有些戏我心里明白得很,如果我使点劲儿也能让人叫好,但表演这东西有时是顾此失彼的事情,当你得到了一些观众的同时你可能也失去一些观众,所以老师老教我们宁温勿过,所以我们要力图找一个最佳的融合点。

记:演员和导演有何不同?

张:把演戏这事看得无上高深就太过了,有的是胎里带来的,有的是个熟练问题。导演不太好把握,他既要像一个演员似的有激情,又要用客观和理智控制自己的激情。站在一更高的角度来把握和处理故事,比演员更难一些。

记:演员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演员能得到今天的成绩应该是付出更多吧?

张:现在的竞争很激烈,演艺这个行当也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一个狗屁不是的人能一夜成名。偶然性的几率很高,运气很高。我发觉我们中年演员这拨人的生活状态都很好,平实。拿我个人来讲,我永远也不想成为热点,我也永远不会令人讨厌,这是我希望的最佳状态。像在网上我的消息很少,如果我老在电视上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可能连我自己也会讨厌自己,我只想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拍戏。

大忙人张国立――采访手记

第一次打电话约张国立是在新年,电话里他没问我是谁先道了声“节日快乐”,这让人心里一阵温暖,对名人的抵触瞬间消失,虽然当时并没敲定采访事宜。

过了几天终于等到张国立能抽出些时间了,我们约好在咖啡厅见面。我早早就到了,因为考虑到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于是选了一个最显眼的位置坐下,然后把要采访的问题又整理了一遍。仍然太早,于是,电视里张国立那举着长烟袋的古装形象开始在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晃来晃去,直到把我温习好的问题晃得模糊。于是希望张国立迟到几分钟,那样我可以从容地把提问再整理一遍。

张国立还是踩着点儿来了。开始并没认出他,只看见一个着黑衣戴墨镜的人出现在门口,类似黑社会的身份不明的人物,他从一进门就左右张望,我迟疑地迎上去。

“请问你是张国立吗?” 对方摘下墨镜。是他。

摘掉墨镜一脸微笑的他,让那个随着岁月渐渐褪去的顽主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寒暄过后,张国立说他这次只请了一个小时的假,太忙了。我说真不好意思,您这么日理万机的我还约你,先谢谢能接受我的采访。他笑了,说他对《大众电影》太有感情了,算是老交情了,因为忙,他也很久没坐下来和记者聊天了。

因为时间的紧促,我的问题问的也很紧促,生怕耽误了时间,情不自禁地问一句看一下表,直到把张国立也看得紧张起来,他不停地说:“接着问还有时间呢。”我们还是像在考场一样,时间一到准时地起身告别,出门的时候张国立被服务员认了出来,被拉住签名。

再约张国立是在半月以后,这期间他总是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声东击西。滞留时间较长的是重庆,因为那边的学校正值期末,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他回京的时间延长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张国立回到北京,我们约定在北影碰面,他说顺便他去那办事。再见到他时还是那副墨镜,而青光的头皮已经快成了黑色的板寸。他背着个大包,一副要远行的装扮,在忙乱的电话中,他转了几个圈,说自己正在准备《康熙微服私访》的第四部。

民国故事范文6

单澍铭(辽宁省)

这两本书本不搭边,但书中的一个细节在我的阅读史上产生过联想,至今记忆犹新。

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文革前就出版了,先是以“女民兵的故事”为题在《收获》1966年第1期上发表,同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那时我还小,没看到。1972年修订重版时,正好是“书荒”年代,我也读初中了,饱受了阅读饥渴,也不知道是哥哥还是姐姐借来的这本书,我是看了又看。有一段于全书无关紧要的小情节,我却羡慕得不行:公社的文书陈小元算是岛上的小知识分子了,女民兵排请他做夜校识字教员。开学第五天晚上下起雨来,等了好长时间小元也没到。于是书里的主人公海霞就到他家去找,发现小元半躺在床上看书,就一把抓过他的书,摔到地上问道:“……该不是你又看你的《红楼梦》了吧!”

虽然小元当时看的并不是什么《红楼梦》,但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小元肯定有这部书。我想,如果他读的不是什么关于水稻方面的书,而是真的在雨夜里读《红楼梦》,是不是更浪漫一些?《红楼梦》在文革期间遭遇尘封。我还是在下乡以后才看到《红楼梦》的后两册,而且已经破烂不堪了,即使这样,我还邮给在部队的学友。所以,尽管海霞是以揶揄的口吻讥笑小元,但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小元比我幸福多了,他有《红楼梦》。

上一篇五方杂处

下一篇腊八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