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定义范例6篇

数字农业定义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1

关键词:数字农业;时空推理;专家系统?

0引言?

数字农业应用涉及大量的气象、环境、水文、地质、土壤等领域的时空数据。这些时空数据分散在异构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规范,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基于不同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推理方法。这些多领域时空信息对农业生产、决策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以前由于缺乏高效、合理的技术手段,即使付出很高的代价,也很难将这些时空信息完整无损地共享和融合集成到数字农业应用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农业的应用发展。同时gis等商业软件平台成本较高也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为此,本文基于自主版权gis、专家系统等系统软件,应用时空推理、本体论、语义web、关系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数字农业时空信息智能管理平台,对多源、异构的数字农业时空数据和推理分析方法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便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融合、集成和共享。基于该平台快速建立起了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大豆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智能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精确控制农田每一地块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农业生产过程,有效降低成本,充分保证农业资源科学地综合开发利用,减少和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破坏,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1主要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是21世纪新型的农业模式和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包括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内容,其核心是精准农业。以3s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是数字农业研究的突破口[1,2]。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数字农业的概念,它是针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技术措施差异程度大等情况,运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控制位置,用计算机精确定量,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水平,从而极大地提高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法国农业部植保总局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日本农林水产省建立了水稻、大豆、大麦等多种作物品种、品系的数据库系统。新西兰农牧研究院利用信息技术向农场主提供土地肥力测定、动物接种免疫、草场建设、饲料质量分析等各种信息服务。同时,我国紧跟国际研究的前沿,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

1.2时空推理?

近年来,时空推理(spatio-temporal reasoning)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在军事、航天、能源、交通、农业、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我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信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在时态gis、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拓扑、时空数据库等时空推理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1.3时空数据标准与共享?

不同领域和应用环境对时空数据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造成了异构时空系统集成的困难,因此时空数据共享、互操作和标准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研究最初从空间数据入手,近期开始向时间数据和时空结合数据发展。时空数据的共享有以下方式:?

(1)空间数据交换?

空间数据交换的基本思想是各系统使用自身的数据格式,通过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目前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有:sdts、digest、rinex等国际标准; 以色列的ief、英国的moepstd、加拿大的saif、我国的cnsdtf等国家标准;autodesk的dxf、esri的e00、mapinfo的mif等厂商标准。尽管各 gis 软件厂商提供了公开的交换文件格式来进行空间数据的转换,但由于底层数据模型的不同,最终导致不同的gis的空间数据不能无损的共享。虽然空间数据交换仍然在使用,但效果并不理想。空间数据互操作标准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比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更有前途的数据标准。?

(2)基于gm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opengis consortium,ogc)提出了简单要素实现规范和地理标记语言(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ogc 相继推出了一整套gis互操作的抽象规范,包括地理几何要素、要素集、ogis 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参考系统、定位几何结构、存储函数和插值、覆盖类型及地球影像等17个抽象规范,2003年1月推出gml 3.10版[3]。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gml在空间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2001年 rancourt等人[4]将gml与先前所定义的空间标准进行比较,认为gml能有效地满足空间数据交换标准。2002年,zhang jianting等人[5]提出了一种基于gml的internet地理信息搜索引擎。2003年,zhang chuanrong等人[6]在网络环境下以gml作为异构空间数据库交换共享空间数据的格式,成功实现数据的互操作。2003年,崔希民等人[7]提出了gis数据集成和互操作的系统架构,在数据层次上实现gis 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2003年,张霞等人[8]提出一种基于gml 构造webgis 的框架结构, 给出实现框架技术。其中采用gml 作为空间数据集成格式。2004年,朱前飞等人[9]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ml 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2005年,陈传彬等人[10]提出了基于gml 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gml数据类型较完整,支持厂家较多,相关研究丰富,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时空数据标准。本文选择gml作为农业时空数据标准。

1.4时空本体?

1.4.1本体、语义web和owl?

本体方法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义web、搜索引擎、知识处理平台、异构系统集成、电子商务、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尤其是目前随着对语义web研究的深入,本体论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建立语义web的核心技术。owl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本体表示语言。2002年7月29日,w3c组织公布了本体描述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的工作草案1.0版。目前工作草案的最新更新为2004年2月10日的版本[11]。?

1.4.2时空本体?

基于本体方法对时空建模的相关研究工作如下:?

1998 年,roberto 考虑了作为地理表示基础的某些本体问题,给出了关于一般空间表示理论的某些建议[12]。2000年zhou q.和fikes r.定义了一种考虑时间点和时段的时间本体[13]。2000年,córcoles基于xml定义了一个类似sql的时空查询语言,该语言包含八种空间算子和三种时态算子用于表达时空关系[14]。2003年,grenon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定义了时空本体,使用斯坦福大学的protégé环境实现[15]。2003年,bittner等人[16]提出了用于描述复杂时空过程和其中的持续实体的形式化本体。以上工作中grenon的时空本体研究相对完整,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网上共享,本文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建立农业时空本体。?

2主要研究内容?

(1) 农业时空数据规范?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农业时空数据标准出台。本文基于时空推理技术,研究通用性更强的时空数据表示模型,能表示气象、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等各领域的农业时空数据。gml是目前公认的时空数据标准,利用上述模型扩充gml,兼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资源空间信息元数据的分类及编码体系草案”等国内现有的地方性标准,构建针对数字农业中时空数据的da-gml标准,作为数字农业基础时空数据的规范。现有的土壤、环境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均支持到gml格式的转换。?

(2) 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

基于笔者自主开发的gis平台建立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该平台具有运行稳定、资源占用少、结构灵活、功能可裁减、成本较低、便于移植等特点。采用了时空推理技术,支持对空间和时空信息的表示和推理。通过da-gml能够直接从现有系统中获取领域农业基础时空数据,主要包括土壤数据库、环境数据库、气象资料数据库、农业生产条件数据库、林业信息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等。?

(3) 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与农业时空知识库?

时空推理是研究时间、空间及时空结合信息本质的技术,通过时空推理技术将现有面向农业领域的时空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和规范化表示,形成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对领域农业时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从基础数据中提炼知识,建立农业时空知识库。?

(4)农业时空本体库?

在(2)、(3)中存储的数据、方法和知识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目前技术而言,本体是表达一个领域内完整的体系(概念层次、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的最有效工具,所以本文选择建立农业时空本体库。具体包括本体获取、本体管理、本体服务与展示三个模块。使用protégé做本体开发环境protégé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基于java的本体编辑与知识获取工具,带有owl插件的protégé可以支持owl格式的本体编辑与输出。?

以上三个库通过web service方式提供基于internet的服务,可以在线对库中信息进行维护和检索,并能无缝集成到应用系统中。?

(5)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外部系统的时空数据转换成gml格式(现在绝大多数系统支持该数据标准),进入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通过本体获取与编辑模块将时空数据和时空知识整理,形成本体库。外部系统的请求通过web ser-?vices发给仲裁者,仲裁者区分各类情况调用三个库调用服务、提取数据和执行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

(6) 基于平台开发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

基于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作物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系统对比分析?

3.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平台基于信息和知识支持的现代农业管理的集成技术,对农田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分析、处理和输出,从而根据农田区域差异、农事安排进行模拟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和指挥控制,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区域差异进行精确定位、动态控制等定量操作[17]。?

3.2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nasis)实现对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的查询分发,具有系统管理、动态数据字典、数据检索、查询、数据分发、制图、报表统计、数据分发等功能。该系统已经用于全国农作物遥感监测、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科研和农业政策信息支持服务等方面[18]。?

3.3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基于web的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库构建开始,全面地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数据库访问技术,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平台环境和开发实现等。

(1)基于平台提供的开发框架,能方便、高效地建立大量的数字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也能快速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能互通、共享,便于升级维护。?

(2)由于大量的底层服务、数据、知识和方法由平台集中统一提供,简化了开发数字农业应用软件的工作,节约了成本。?

4结束语?

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从系统目标、适用范围、采用技术、系统接口等方面不同于任何现有的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是一个概念全新的系统,定位于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上层,更便于开发数字农业应用。其中的本体库等机制为将来建立农业时空数据网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淑惠.数字农业及其实现技术[j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7):5-8.?

[2]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等.关于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想[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183 -187.?

[3]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eb/ol].(2003)./techno/specs/002029pgml.html.?

[4]rancourt m. gml:spatial data exchange for the internet age[d].new brunswick:department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2001.?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2

基于201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数字农业技术基础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题组架构计算机网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型学习环境,形成基于VLEs的《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有效发展认知能力提出了新的探索。

1数字农业技术简介

1.1数字农业技术概念

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1]。近年来,国内外在数字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领域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索,进步和成果十分显著,数字农业技术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武器。

1.2具有数字农业技术基础人才的培养要求

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培养具有数字农业技术基础的人才,应该在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数字农业的原理、组成和方法,建立关于数字农业系统框架,了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掌握信息技术与专业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这对推进数字农业进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农业数字技术课程涵盖农业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庞大繁杂,同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和难度具有较大的差异,课程的复杂性使它更需要一条有效的途径提升学习质量、促进师生关系、加强教学效果。身处互联网时代,它完全可以创造跨越时空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支持情境,使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具有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优势,课堂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

1.3建构主义

技术支持情境的构建目标的业务领域是知识学习,因此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先进的学习理论,体现合理的认知规律,适应自主的学习需求。学习理论至今经历了行为主义学习、认知主义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对推动教学系统设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构主义思想强调学生在知识掌握中的主体地位,他们具有积极的自我控制、目标导向和反思型特点,通过学习情境中的发现过程和精细加工过程,自己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指导的学习方式的环境包括以下四大要素[2]。

1.3.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创建有利于达成意义构建的情境至关重要,是创建教学环境的基础。

1.3.2协作。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贯穿始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可以有效地分析收集教学资料、能够及时对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对学习评价和意义构建都很有作用。

1.3.3交流。学习过程必然需要交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交流方式是达成最终学习目标的基础环节。

1.3.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虚拟学习环境(VLEs)

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s,VLEs)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领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标准化学习与学习管理的系统,主要用于支持络学习过程中内容传递、促进在线师生间的交互。它的概念目前并不统一,还有诸如“整合化学习系统”(IntegratedLearningSystems,ILS)、“内容管理学习系统”(ContentManagementLearningstems,CMLS)等解释。VLEs目的是通过技术提供各种促进学习的有效工具,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有效进行协作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以及广泛的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教学和技术环境支持。目前的VLEs在技术特性上不同,但设计思路都类似,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时空拓展和资源共享。不难看出,主导思想都是课堂再现与传递,本质在于解决教学资源短缺。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网络延伸,思考模式基于同一个“尺度”,适用于每一个人,而有效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应该是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适应个性化的学习。因此,拓展网络教学的内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实施质量,对网络教学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数字农业技术基础》VLEs构架见图1。

2.1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在VLEs中通常采用网页文本、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3种形式,组织方式往往是按照章节以树形目录的方式呈现。然而《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体系,这些框架体系构成了多个子课程。虽然子课程之间知识点侧重不同,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因此构建时应该遵循课程必须具有一定弹性的原则。把《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知识分解成最小的知识单位即知识点,把每个子课程的学习目标分解成知识目标;然后,将知识点根据知识目标组合成知识单元[3],确保每个知识单元都有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应用目标;教师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差别灵活设置不同的知识单元,将其组成基本知识框架即子课程。由于《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复杂性,交叉性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目标的差异,每一个知识单元可能被不同方向的子课程应用,因此将知识单元构建成可重用知识单元,以便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知识单元(图2)。

2.2学习路径选择

VLEs中的学习路径是指在网络的环境下,学习者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为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的顺序[4]。面对VLEs中的各种学习信息,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判断从何处开始学习活动。因此在VLEs中为学生提供过程的参考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学习路径的选择是VLEs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教师根据课程中各个子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经验提供多组学习路径方案,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的学习路径方案。在遵循学习路径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路径的节点方向,使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规律,便于知识获得、维持、迁移和应用。

2.3角色定位

在VLEs中的角色根据不同的职能被定义具有不同的权限。该系统的角色有管理员、教师、学生3种,主要职责如图3所示。管理员、学生、教师在虚拟环境中各司其职,并且都能够围绕课程的开发与维护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观点。注册模块的注册采取与校园网一卡通对接,通过校园卡的卡号和密码可以直接确认身份,确保实名登录。

2.4参与机制

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关系学习的效果,在VLEs中设置问卷调查、互动评价、投票表决等环节,使学生和教师融入VLEs之中,达成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并依据师生参与的情感度和参与效果,分析教学所处真实状态,形成师生教学状态、学习状态诊断,为学习质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5教学评价

采用开放的、多维度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地记录学生日志并进行跟踪监控,跟踪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过程,包括学习时间、阅读次数、学习路径的选择、参与互动的次数、实验操作评测、作业成绩、单元测评等。根据以上资料,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

2.6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监控到的大量学习过程的数据参数进行挖掘,在学习路径、知识单元测试,学习成绩和学习绩效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学习行为的分析,建立学习特征模型[5],为学生提供更加合理的学习方案,以此为依据调整学习路径。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3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4

[关键词]民国文献 农业文献 文献数字化 知识组织

[分类号]G353.21

民国文献产生于中国古代文献向现代文献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献形态和文献内容都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加以保护并开发利用。现实是,多年来民国文献被严重忽视,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民国文献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强,开发利用民国文献越来越受重视。民国文献的收藏、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深入研究。笔者在普查民国农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实验了民国文献的数字化整理方案和技术,如制订了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方案、编制了分类表和主题词表、建成了文献数据库、知识库、主题网关,并开展民国农业文献数据挖掘试验。

1 民国文献保存现状及其数字化进展

1.1民国文献的范畴

关于民国文献的界定,从《民国时期总书目》的收录范围可以受到一定启示。该书目“是一部大型的回溯性书目”,“具有国家书目的性质”,“收录从1911年至1949年9月这一时期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后来,赵继红、苏品红、王向峰、杨怡等学者对民国文献的定义也进行了探讨。

民国文献范畴的界定存在着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从狭义上来说,仅指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国内产生的各种文献,不包括翻印或重印的古籍文献以及国外的文献。从广义上来说,民国文献泛指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一切有关中国的文献。不仅时限范围更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应当全部包括在内,且地域广阔,不仅包括国统区,而且解放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也包括在内;从文献类型而言,作为近、现代文献类型产生开端时期的标志性文献如我国最早的报纸、期刊等都可以包括在内;从学科内容而言,应当包括标志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内容;从语言范围而言,则包括各种语言文字的文献,中文、外文以及少数民族文字等;从国别而言,除包括中国国内产生的一切文献之外,还应当包括这个时期国外产生的有关中国的文献;外国一些在华组织机构研究中国的文献也包括在内,如国外的宗教组织对中国的调查资料,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满铁资料等。民国文献形成时间距今最早的已逾百年,最晚的也已达60年。

1.2 民国文献的价值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最剧烈冲突的时代,新文化运动发生,西方文化大量传人中国,国民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这个时期基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开端时期,产生了大量中国现代文明的原生成果,其内容丰富,领域广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都凝结在民国文献中传承了下来,民国文献处于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发展的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功用。“民国时期的文献是一批极为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1.3 民国文献保存现状

民国文献主要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约67万册/件)、南京图书馆(约70万册/件)、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约10万册)、吉林省图书馆(16万册),另外分散收藏于多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满铁资料约有40万册/件。因此,估计全国现存民国文献总量有数百万件。由于保存条件落后及纸张老化严重,在上述图书馆的各类馆藏、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民国文献损毁状况最为严重,目前中度以上破损比例已达90%以上,有相当数量的文献甚至一触即破。“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损毁殆尽”!大量的民国档案文献散失于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我国一些市县级档案馆、图书馆并不重视民国档案文献的保存,许多史料已严重损毁。政协提案中有人建议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史料馆”,搜集国内及流散海外的大量民国文献史料。因此亟须抢救、保护、开发、利用民国文献。

1.4 民国文献数字化进展

民国文献抢救、保护、整理、利用是多方面的,但是目前既能起到保护价值,又能很好发挥文献功用的方法之一,是尽快进行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当前民国文献数字化的成果主要是数据库建设,建成的数据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机读目录。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成果以机读目录为主,包括图书目录和期刊篇名目录。仅上海图书馆的期刊篇名数据库以《全国报刊索引》的方式单独建库。这些机读目录普遍存在着著录格式简单、体例不统一,检索入口少,没有主题目录等问题。

・全文图像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目前仅有少量民国期刊全文库。

・专题数据库。民国文献数字化最多的是专题数据库。许多图书馆依托自身的馆藏优势,结合当地的社会需求,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专题数据库,如南京图书馆开发的“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类型和数量虽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占民国文献的总体比例不大。

2 民国农业文献调查及其数字化整理方案、整理技术研究

利用已有学术积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民国文献进行数字化整理,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有鉴于此,国家科技部于2005年立项,由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承担了“社会公益研究”课题,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数字化研究所,系统性地开展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中国农业遗产数字化研究所在研究农业古籍元数据、分类法、主题词表、知识库、主题网关、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民国农业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并开展数字化研究,取得了一些相关成果。

2.1 民国农业文献调查

进行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需要理清民国农业文献的范围、数量、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概要介绍如下。

2.1.1 会议文献 中华农学会是我国近代的一个农业学术团体,成立于1917年,是现在中国农学会的前身。建国前,它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组织和举办多种形式和多起学术会议,刊印或发表过许多会议文献,这些会议文献是研究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资料。

2.1.2 调查资料 民国时期的农业调查报告类资料,有的可能仅是一些原始资料的简单记录,有的则是经过分析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在此一并将其称为调查资料。在今天可资利用的民国时期农业史研究资料中,数量最大、价值较高的当推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这些调查资料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所采用的经济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调查方法,科学性较强,调查手段丰富,学术水平很高,与民国之前的

农业调查资料有着质的区别,是研究民国时期农业问题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

民国农业调查资料,大部分都曾公开出版发表,但是也有许多比较珍贵的资料尚未公开出版发行,未能发挥应用的作用。例如,金陵大学美籍教授卜凯为主要领导的高校农村社会调查,以受过系统培训的大学生为调查人员,调查延续时间长、地域范围广。这些调查资料,大多数是当时的毕业生对家乡的区域调查,都是第一手资料,后来也没有公开过,至今对于研究地方区域文化史、经济史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其他高校也有一些类似的农业调查资料。这些资料目前没有统一的联合目录,有的甚至没有馆藏目录,无法提供开放阅览。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为了侵略目的进行的长期对华调查,形成的调查资料统称为满铁资料,目前留在中国大陆的满铁资料约有40万件,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该资料80%以上是日文,散落各地,长期尘封。

2.1.3 图书根据《民国时期总书目》记载,“民国时期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十八年,出版的书籍据说超过十万种。这十万种以上的书籍合在一起,在各个阶段,从各个方面,如实反映了这三十八年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全貌。”据统计和推断,民国时期出版的农业类图书文献应在5 000种左右。

2.1.4期刊《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收录我国解放前出版的期刊有近两万种,其中收录的有关农业类期刊在200种左右,据估计,民国农业类相关期刊约为320种,专业期刊200多种。民国时期农业期刊已经具有了现代印刷型期刊的全部类型,是我国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民国农业问题和期刊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2.1.5 报纸 民国时期出版的农业类专业报纸种类极少,如《农民报》、《湖北农民报》等不超过10种。这些报纸大多数是不定期出版,或2-3日出版一期,日报种类很少。《湖北农民报》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但是在一些综合报纸上,农民、农村、农业等“三农”问题往往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被报道或研究。这些报纸中比较著名的有《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时事新报》等。据统计,仅1930-1935年间,这6种大型报纸刊登的农业类文章就多达8000余篇,近1000万字。这些农业报纸文章,是研究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文献。

2.1.6 学位论文主要指民国时期的一些农业类院校或综合性高校中的农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当时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要由专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还要装订成册送交图书馆永久保存。这些学位论文均为手稿,其中有毛笔手写稿、钢笔手写稿、复写纸手写稿、英文打印稿等;从文种来看主要是中文,还有少部分英文稿。

经对这些学位论文的初步调查,发现其中大部分学生后来成为我国农业系统的著名专家教授,对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著名梅花研究者陈俊渝院士、小麦育种专家刘大钧院士等共有5位院士,数百名著名农业专家教授。农业经济专业的毕业论文多数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所做的调查研究,第一手资料占大多数,是我国社会调查起源时期的重要资料,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农业经济类学位论文的内容大部分都没有公开发表过,是珍贵的学术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农业教育史和近现代文献史的重要史料。

2.1.7 地方志文献地方文献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地方志。我国地方志大约有8000余种,其中民国时期编纂各种地方志多达1500余种。地方志的物产部分地域性最强、价值最高。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长期致力于中国农业科技古籍和方志物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世纪50年代曾从全国各地收藏的6000余部地方志中摘抄并整理出“物产”资料,汇编成500余册的《方志物产》抄本资料,按省分册,总计3000余万字。《方志物产》中所收录民国时期所修地方志约占总数的1/4-1/5。该方志资料内容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以动植物品种资源和相关的种植饲养技术为主,具有极高的科技、经济史料价值,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2.1.8 档案资料 民国时期的农业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为:①农业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②农业金融及农业研究机构的有关资料;③农业学会协会的有关资料;④其他非农业机构档案中的有关资料。民国档案资料数量大、种类多、内容杂,目前收集到的约有100万页,极为珍贵。

2.2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方案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整理既可以采取外包的模式,也可以走自主开发的道路。经过论证,以课题任务为目标,采取了外包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案。

・中国农业遗产信息平台(简称平台)建设采取外包方式。在开发过程中,专业人员也始终积极参与平台功能的目标设计。

・基于平台自主开发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专业人员依据元数据体系开发了书目型、图像型、全文型、图文对照型等多种类型数据库。

这种外包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模式,经实践具有明显的优点:①教研结合;②产学研结合;③节约时间和经费;④任务分解和调整灵活方便。

2.3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技术研究

2.3.1 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体系的制订 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需要建设各种类型规范化、结构化的数据库。规范化数据库的结构需要元数据加以描述和限定。以Dublin Core(DC)为依据,根据民国农业文献的类型和特点,对其元数据项给出相应的定义。对元数据自动生成技术和工具进行了比较研究,制订了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体系。

2.3.2 民国农业文献分类表的编制分类是存贮、检索文献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时主要依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但对有关类目进行一定的改造。改造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制定了民国农业文献分类体系;另一方面是编制了基于《中图法》的民国农业文献分类表与其它分类法的映射表。

2.3.3 民国农业文献主题词表的编纂主题法是组织和检索文献信息的又一种重要方法。在概念检索系统中需要主题词表,此外,在检索阶段,主题词表是提高系统检索效率的重要手段。本词表以《农业论文索引》的标题词为基础进行整理而成,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农业论文索引》是万国鼎先生指导、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陈祖主编的一部按标题法组织的大型题录,1933年出版,收录1858-1931年中文期刊索引30000余条。《续编》于1935年出版,收录1932-1934年中文索引13800余条。民国农业文献主题词表成为检索和标引民国农业文献的重要语义工具。

2.3.4 民国农业文献电子文档的加工 电子文档加工,是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基础。它需要把纸质文献加工成电子文档,并对电子文档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数据库。电子文档加工流程包括文献扫描、OCR文字识别、文字输入、文献标引、电子文本制作、文本校对、审核、合成、图文关联关系生成、标引记录加注、入库等环节。

2.3.5 构建民国农业文献知识库在研究知识库构建技术和实用农业古籍知识库构建的基础上,以茶文献为例构建了当时国内第一个民国知识库。民国茶文献知识库分原始文献库、研究文献库和知识元库等,包括民国茶书数据库、民国茶期刊论文数据库、民国茶报纸数据库、民国学位论文中的茶文献数据库、民国茶研究文献数据库、民国茶知识元数据库等。各数据库都包含纯文本文档,也包含不同版本的扫描对照图像,便于专家学者比对利用。研究文献库是将所有类型民国茶研究文献整合到数据库中,实现一站式检索。知识元数据库是指从原始文献库和研究文献库等数据源中抽取各种术语和名物,如:器具名、作物名、地名、人名、书名等,以便建立民国农业文献语义词典。民国知识库的构建为实现民国农业文献数据库系统的后控检索和语义检索奠定了基础。

2.3.6 构建民国农业文献主题网关对主题网关关键技术在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题网关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提供精选优质资源的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工具。本课题建成的茶主题网关仅收录200余个网站,资源经过精选,网页数量减少,检索效率提高,减轻了用户负担。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5

关键词: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问题;对策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农村迎来了电影放映的繁荣期,电影成为农村人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农村电影中的传统胶片放映技术逐渐被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所取代,使农村电影业进入到新的改革热潮之中。

1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应用的意义分析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改变了原有的胶片放映的模式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电影中胶片老化、画面模糊、音质粗糙等技术性问题,以其较大的信息存储量、立体音响的播放效果,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它是通过高质量的播放设备和精准的存储设备实现的,可以对接收的音频和影像信息进行快速、自动的分析和处理,使之成为可以直接放映的电影作品,并突破时空的限制,使观众在任意的终端设备上收看和欣赏同一个高质量的数字电影节目。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应用于农村区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相适应

相较于传统的胶片电影放映技术而言,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数字化电影设备普及的趋势下,观看者只须依照菜单进行终端设备的自主操作,即可以观赏到高质量的、高清晰、立体音响的电影画面。如:第二代播放器应用技术主要是依靠按键,即家中常用的遥控器进行电视操控;第三代播放器则是以点击触屏的方式输出指令,具有成本低廉、高效快速的传播效果和特性。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之中,主要是通过卫星传播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导和输送,类似于电视信号,较好地保障了电影节目放映的时效性。其次还可以采用网络电视电影的方式,对信号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并且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另外,硬盘和光盘的存储和播放也是可选的一种方式,它是传输方式的简化形态,可以对电影数据进行解析、并加以播放,由此可以较好地节约数字电影放映成本,较好地减少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本费用,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相契合。

1.2满足农村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农民显现出更高、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则为农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它利用巨大的存储空间,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村民众播放电影,并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便捷性操作之下,可以只须合理调节焦距,并使设备处于稳定的状态,即可以使农村民众享受和体验到新奇、震撼的数字电影播放,极大地提升农村民众的审美能力。同时,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农村民众中的普及性运用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它可以在电子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条件下,在播放区域安装一定数量的散热设备即可以实现数字电影的播放,极大地保证了农村数字电影播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农村民众感受到数字电影的高清晰画面、立体音响的效果,极大地满足农村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3有效地提升农村民众的文化素养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向农村民众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优质音效的电影,并在与无线音响设备结合使用的过程中,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电影质量低、数量少、时效性差的缺陷和不足,较好地使农村民众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崭新变化,有助于帮助农村民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

2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中的问题分析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之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标准和体系,设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2.1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故障率较高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没有固定的播放场所,而农村户外的条件相对艰苦和恶劣,诸如:农村偏远道路的坎坷不平状态、风沙尘土较多、电压不够稳定等,都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数字电影放映的播放器硬盘、设备电源、投影机等设备而言,故障出现的频率较高。为此,要关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环境,避免对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故障性影响。

2.2电影放映的重复率较高,新片上映率较低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农村民众表现出极大的观看热情,希望能够在观赏数字电影的过程中放松身心,缓解日常劳作中的辛劳,更好地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然而,在当前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过程中,却存在大量的重复电影,对农村年青劳动力缺乏吸引,这就使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新片的上映率较低,农村民众欣赏新片的热情已经逐渐的消褪,在新片成为“老片”的状态之下,难以充分激发农村民众的情感共鸣和观赏兴趣,使数字电影放映丧失了其应有的意义。

2.3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放映人员的文化素质有极大的影响和关联性,由于部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人员缺乏对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的认知和深入的理解,没有将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农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素质提升相链接,缺乏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难以在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与农村民众融为一体,这就在较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质量和效果,无法有效地提升农村民众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3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应用的解决对策分析

为了充分体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意义和作用,要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思考,并采用适宜的、有效的解决对策,较好地吸引更多的农村民众。

3.1实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设备的革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应用效果,要以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和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前提,结合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环境的现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研发和革新,要使革新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能够满足农村独特的、流动性较强、户外的放映环境和条件,提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质量。成立专门的农村数字电影专项科研小组,充分融合政府管理部门、农村院线公司的合力,进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研发和创新,较好地减少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故障率。要实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的接口统一,引入GPS/GPRS等自动化监控技术,使不同型号设备的不同接口相互兼容和统一,从而较好地实现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一体化维修和保养,节约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费用,更好地与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要求相契合。还要接入NOC,促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管理手段的升级,建立统一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售后服务中心,建构和完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售后服务支持系统,较好地采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档案信息、报警信息、设备运作信息、故障信息等,使我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3.2创造条件引入新片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民众观赏数字电影,不仅要播放经典的电影老片,还要创造条件引入新片,避免单一性、重复式的电影播放,要使农村民众观赏到全新的影视形象,在缅怀电影经典的同时感受到影视发展新趋势。

3.3改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环境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放映环境,要为农村数字电影观看者提供简单、必需的服务工作,使之能够获得农村观众的认可和接受,更好地增强农村民众观看数字电影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较好地提升农村民众的文化素养。

3.4提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过程中,还要招聘责任心强、吃苦耐劳、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放映人员,不仅要使他们学习和把握放映数字电影的技术知识,还要了解与电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要通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更好地了解和明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涵,认识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在推进我国文化惠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圆满地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为提升农村民众的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电影业的转型和升级,较好地丰富了农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快速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和其他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要采用合理而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农村民众的文化素养,快速推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龙寿.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在农村电影放映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5(01).

[2]刘发奎,郑可飚.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影评介,2012(13).

[3]白云.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体会[J].西部广播电视,2015(03).

[4]马秉超.浅谈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服务革新[J].现代电影技术,2014(06).

数字农业定义范文6

随着经济的繁荣、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对现实,积极响应党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逐步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让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乡、镇农业资料室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图书馆业务指导下的农业资料进行管理利用体系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和国家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对我们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乡、镇农业资料室又有着与乡党政机关、中小学图书室不同的特点,把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好,对普及乡镇文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而乡镇农业资料室面临如资金严重缺乏,资料少,信息不快,不易被农民朋友认识等现状。造成这些现状主要原因有:

(1)资料室的房屋建筑破旧,没有专门的读书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2)资料室仍然以印刷型文本形式收藏为主造成慢、散、不全现象,而有的乡、镇资料室还徒具形式,有名无实,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无资料室。

(3)数字化信息资料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又出现诸如声像、音响、多媒体等新载体的分类、管理等问题。

(4)农业资料室目前仍处在或基本处在原始的文本检索状态,对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研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5)声像、音响、多媒体等信息资料的出现,对建设新农村有着独特的意义。

因此,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建设发展就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数字化农业信息的大量涌现,给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检索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资料室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我们建设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信息,他们多以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的形式存在,电子型、数字型信息资源逐步占据网络时代的主导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数量的不断扩充,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与控制的要求日益迫切,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于资料室,不仅是将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将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载体的多样性,数字化影像资料的大量利用,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手工检索资料的难题,因而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尤其是满足农村读者可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就能搜索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3乡、镇农业资料室特点

3.1农业资料载体特点

农业资料一般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几大学科。特别是各种动植物标本,由于专业种类繁多,农业文献资料类型多样化,资料室收藏不但有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还有非印刷品的实物标本资料,以及磁、光、电介质的资料如VCD、LCD和磁盘、光盘等。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构成了农业资料室的专业文献收藏。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将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不但使大农村读者更有效利用这些文献,还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彻底解决特殊文献难以实现的查检和存取难题,实现按需阅览和随机存取,同时还可提供多用户使用,不再受藏书量、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农业资料室网络化、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具有新的活力的。

3.2乡、镇农业资料室的特点

乡、镇农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不同于公共图书馆较集中于城区,而是主要面向广大农村,而农村读者居住较散,交通不便。许多村社距乡、镇较远,且农村读者白天还要忙农活,他们主要是夜间学习。农业资料室还有一个特殊的收藏特点,即实物标本的收藏。这些标本不能像书刊一样借给读者,其定期展示的受益面也是有限的,所以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资料室更方便读者学习。

4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困境

4.1资料室工作人员网络信息服务意识不强,计算机操作技术欠缺

首先,由于受传统文献服务方式的影响,资料室工作人员目前仍然偏重于手工检索和局限于资料室收藏的印刷型文献的查找,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计算机知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类、加工、著录。

4.2资料室文献收藏形式单一,现代化设备不够完善

目前,乡、镇农业资料室仍然以印刷文献形式收藏为主,绝大多数没有自动化系统。

5农业资料室管理的组织设计

负责制定农业资料室建设的发展、目标、方案、制度和运行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其争取更广泛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促进农业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宏观调控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调控资源建设。根据各农业资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特长、特点等因素,对信息建设进行合理的调配,解除资料室的后顾之忧,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切合实际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发展具有自己优势的信息资源。

6对农业资料室建设发展的设想

6.1进行资料室网络信息组织设计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构筑一套农业网络信息技术系统模型。首先,建成单位农业信息网络数字资源库,向全乡、镇广大读者提供农业资料查询、信息资源开发,大众目录服务,开展网上读书、光盘数据库查询和提供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等。

6.2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库建设

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建设是实现农业网络信息组织优质服务的首要任务,资源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建立本乡、镇农业文献资源库上,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库。

6.3注重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社会上大量分散的农业信息资源,经采集、分类、整理、加工、建库,形成大型的农业数字资源库,向大众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好务。

6.4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资料收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难得的机遇。网络信息资源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传统资源大得多的空间,拓展了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渠道。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可以使大部分读者不用走进资料室,就可通过网络得到大量宝贵的农业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