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例6篇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1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通道;统购

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的能源和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向。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也是在近期世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形势下的一种全球策略。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就加强了建筑物的节能技改,以缓解能源紧张引发的社会问题;欧美国家则在新能源利用上另辟蹊径,通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来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尽管旅游与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都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并伴随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体体现在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服务设施、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低碳旅游发展的内容上。低碳旅游的实现需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努力,让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个人的碳足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

“十二五”期间,四川发展低碳旅游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中国的旅游业跃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第一旅游大国。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尽快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四川省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低碳旅游业无疑是“十二五”期间发挥四川省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事实上,四川在低碳旅游实践上早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在“十二五”期间,四川重构与发展低碳旅游业,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统筹城乡为路径,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五位一体”上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目标与着力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低碳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低碳旅游的“源头”。低碳旅游景区的首要方向是创建循环型、城乡统筹型旅游景区,即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把旅游景区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就循环型低碳化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关键是要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在A级景区评定标准、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规范等基础上,逐步执行和推广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并鼓励地方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地方标准,在景区创建中对资源开发利用、景区容量规模、景区智能化发展、配套设施环保化水平、清洁能源利用以及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控制要求。在景区的旅游服务上,要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低碳教育,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在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上要重视对低碳的宣传。景区真正的低碳旅游者,他一举一动都要贯穿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出行方式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驾外出时,尽可能地采取拼车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住的时候,自带必备日常生活用品,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等。当地社区或居民是低碳旅游资源的重要保护者,旅游景区当地社区或居民,要树立对资源的保护意识,认同低碳旅游的形式,平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要符合一个低碳的标准。

三、低碳餐饮酒店论文

低碳餐饮酒店是低碳旅游的“抓手”,推进低碳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针对四川餐饮酒店现状,低碳绿色饭店应该突出四个“抓手”:一是制定由节能、环保、降耗、绿色服务(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宣传及绿色营销等环节组成的“绿色”标准,并逐步示范、评定和推广,如川西高原羌藏旅游景点的餐厅应宣传销售当地当时出产的有机低碳食品——草原放养的牦牛肉、羊肉、各种草原上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菜;二是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新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如酒店可去掉传统的燃油锅炉,改用生物质洁燃锅炉设备,用由植物、秸秆、污泥、木屑等废弃物料混合而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作为燃料,通过充分有效的燃烧,为酒店的洗衣房、厨房、洗浴中心提供蒸汽,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农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又可以在能源费用上减少一半左右;三是提升乡村酒店的硬件与服务软件水平;四是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员工培训管理、客人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推行节俭化旅游消费,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精神体验。

四、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

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是低碳旅游的“平台”。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综合考虑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和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有机融合体,是未来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作为低碳旅游“平台”的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化城市,在宏观层面上,应大力推进包括城乡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等在内的城乡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在中观层面上,应倡导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广节能技术在各产业中的应用,调整城乡能源、交通和建筑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微观层面上,要鼓励构建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体系,在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内推进微观循环经济。

2010年成都市都江堰、锦江区先后推行公共自行车。成都市政府还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在高新区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今后可望进一步向成都全市推广。预计成都公共自行车总量将达到5万辆左右。今后,成都市应尽快制定“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建设专项规划以及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规划,并确保上述两个规划相衔接。可在成都公共自行车站点建立服务亭,布置城市信息终端,显示公交车信息、出租车信息、“免费单车”信息、交通路况信息,涉及市民和游客低碳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信息。可在四川各地级城市实施“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及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可考虑建设连接峨眉山、乐山、成都、德阳、绵阳、九寨沟、黄龙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景点的自行车专用道——低碳通道,以满足假期骑自行车低碳出行的旅游者的健身需求,并借助低碳通道逐渐被更多的人利用,培养旅游者的低碳行为,传播低碳意识。

用太阳能畜禽舍养殖,建设地热住宅,推行“紧凑型”城市布局,打造“绿色饭店”,让更多的天然气汽车上路……这是上海交大社会实践团为“低碳绵阳”从能源、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勾画的蓝图,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恢复灾区经济,也将为全国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五、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绿色环保旅游企业是低碳旅游的“纽带”,是指在经营和发展中采用开放式和循环式的绿色发展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为社会提供绿色、舒适、安全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将经营过程中资源和生物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消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现代旅游企业。在少数民族区域,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优势企业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扶持绿色环保的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发展。北川羌绣是北川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现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人的云云鞋、花围腰、绣衣、绣垫、绣挎包等日常物件都有羌绣装饰。羌绣作品的图案、色彩以及针法均蕴涵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情调,体现出千年古羌文化的沉淀。川企前锋一直致力于灾后的重建工作,2009年底前锋与壹基金羌秀帮扶计划签订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通过长期购买帮扶中心的羌绣产品来帮助阿坝州内的羌族家庭,并围绕“用爱点燃每一个家庭”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包括:从羌绣帮扶计划覆盖的村寨中选择一个村子冠名为“前锋羌绣帮扶村”;前锋3年里定制的所有产品都发放到这个村子制作,长期持续的现金帮助村中个别贫困家庭致富。川西高原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可在川西高原各旅游景点的旅游企业大力迅速推广太阳能发电项目,并由地方政府资助。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相关认证标准,制定适宜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认证体系;其次,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化发展,从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教育、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和树立绿色品牌等方面严格要求;最后,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评定,其过程主要是结合综合评价和现场认证,从而达到创建和推广绿色品牌的目的。

六、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矫正

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矫正是实施低碳旅游的“角色转变”。旅游者是践行低碳旅游的“主角”,旅游沿途或目的地居民的日常行为对旅游者低碳意识的养成或强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010年5月18日,由于有人焚烧秸秆,造成绵阳机场周围浓烟滚滚,最低时能见度仅100米,远远低机落地最低飞行标准,当日晚11时许,因为燃烧秸秆浓烟的干扰,从北京飞往绵阳的航班没法在绵阳机场安全着陆,只得改飞到成都双流机场入港。该航班上100多名本该当晚到绵阳的乘客只得要么滞留成都,要么深更半夜换乘汽车返绵。另外,18日晚要从绵阳起飞到北京的100多名乘客,除少部分回绵阳家中休息外,余下的从广元、遂宁等地来绵乘坐飞机的乘客共68名,只得暂时入住绵阳的宾馆。直到19日上午11时,天空浓烟渐渐消散,这批乘客才从绵阳机场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同时,18日、19日绵阳城区到处烟雾弥漫,空气严重污染。笔者建议四川省相关部门细化禁止农民随地燃烧秸秆的法规,并认真履行。更为重要的是应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有关机构,于每年适当的时候,统一收购四川境内的田间秸秆,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由政府补贴统一收购价和市场销售价之间的价差。统一收购的秸秆用于火电厂燃烧发电或作为工业原料生产沼气、饲料、建材等。也有工业机构收购秸秆作原料的,但秸秆才几分钱一公斤,价格天平严重偏向工业,农民如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不烧秸秆,收起来卖给工业机构,基本上没有任何利润。我们应以各种“寓教于旅”宣传手段,把旅游活动的碳排放情况告诉游客与公众,让大家知道,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碳排放会有什么区别;住酒店把冷气调高一度,能减少多少碳排放,等等。只要游客掌握这些对称信息,其行为就可能发生改变,对过度碳排放行为就会有所收敛。要进一步加大四川低碳旅游景点、餐饮酒店、绿色低碳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低碳旅游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与潜在的游客与公众沟通,进一步激发公众对四川低碳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扩张四川低碳旅游市场的辐射面。要基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旅游者知晓并实践低碳旅游,可以通过网站四川低碳旅游的信息,并在各景区导游图上增加对低碳概念的描述。

七、结语

低碳旅游业是一种低碳产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四川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四川低碳旅游业及其运作的重点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培养和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养成公民自觉的低碳行为,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2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乡规划

一、城乡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城乡规划的法律,根据该法的界定,城乡规划有五大体系组成,分别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引导城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之一。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用发展的视角看城乡规划,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规划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虽然对城乡规划的监督投入了相当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投入的规模还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取得的成果还不能彻底抑制城乡规划中的腐败现象。总之,目前城乡规划的监督效率还比较低。

    2.城乡规划决策机制缺乏公共参与。

    由于我国城乡化发展的进程比较短,再加上公众的民主思想不足,文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更多的是规划管理部门单向地向公众公布规划的结果,城乡规划无论是前期的咨询还是后期的决策,公众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中,城乡规划还缺少“立法为民,规划为民”的思想。

    3.城乡规划体系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城乡规划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有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大体系组成。在我国城乡规划的具体运行过程中,五大系统由于职能重复,权限划分不明,出现问题后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呈现高效的协调机制。

二、城乡规划低碳环保发展模式的含义

    低碳环保角度下的城乡规划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城乡规划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低碳城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城乡规划中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因此,城乡规划要实现低碳环保就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

    2.城乡规划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首先要求改善能源利用过程的效率,通过采取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再生资源打造生态建筑等手段减少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石油资源的依赖。其次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还需要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3.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低碳环保是以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城市的道路还很漫长,当今的城乡规划一定要结合我国的GDP情况,把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低碳环保的城乡规划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实现。

三、城乡规划实现低碳环保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都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在全球气温逐渐升高的今天,城乡规划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城乡规划要想彻底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城乡规划中采取节能环保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城市可以完成80%的减碳工作,因此采取节能环保技术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是首要任务。例如可以在楼房屋顶装太阳能电磁板,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来取代传统的石油资源来实现节能环保。

    2.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降低能源消耗。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石油60%的消耗来源于汽车,因此城市规划要实现低碳环保就要大力发展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减少人们出行对汽车的依赖程度,最终形成以步行、非机动车为主导,并与公共交通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模式。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环保汽车和燃料,降低能源消耗。

    3.用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城乡规划。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因此,城乡规划中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低碳环保,在关注低碳环保的同时也要超越低碳环保。我们要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城市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低碳环保、从综合的角度、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城乡规划,把实现低碳环保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低碳环保”的城乡规划落到实处,使“低碳环保”不会变成昙花一现的名词。

    4.城乡规划加强法制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影响城乡规划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建设,城市规划的法制化是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可以使城乡规划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增强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避免城乡规划按照某个领导的意愿进行,或者出现城乡规划的结果朝令夕改的现象。

    5.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职能。

    构建低碳环保城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城市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有利于城市良性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城市治理方面,实现十七提出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模式;优化政府智能还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变发展型政府为监管型政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应该在城乡规划中做到低碳环保。城市作为减碳的主体,应该把构建低碳、环保和生态的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袁丽丽,黄绿筠.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5,(01) .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3

对平坝而言,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守牢“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条生态底线,加快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大趋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厚植贵州后发优势,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守住社会发展生产力、守住人民群众幸福感。

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概论,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根本上并不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保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底线,从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中不难看出,为了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付出的代价更是教训深刻。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大的优势,必须划清保护红线,保护好这一优势,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绿色惠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促进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目的是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中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新动能,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近年来,平坝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环保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和农村环保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功能逐步完善,完成营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46%;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9%;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正在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6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5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命名,31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接下来,平坝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拧紧“生态保护阀”,打好大气、水、土壤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环保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技术,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认真抓好机关、院落、村寨、小区、山头等区域的绿化工作,不断做大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绿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2%以上,把平坝打造成黔中经济区的“绿色家园”。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范围,优化能源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等“四型产业”,积极促进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将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4

【关键词】生态城市;低碳发展;建设思路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在此关键阶段,人类已经站在更高的文明台阶上――生态文明,这是当今世界又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综述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政府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系。2009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首次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这些政策的出台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且逐渐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来,指导着各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2010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153个低碳生态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26个生态城项目提出了绿色生态城市示范申报,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对比2011年与2013年的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可以看出,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起步型城市逐年减少,2013年降低至53.3%,发展型城市与稳定型城市逐年增加,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整体形式大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其中济源与北京、上海、海南等29个省、市一起被列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部级低碳试点城市。2013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名单,六个试点中河南省占两席鹤壁和济源。

三、济源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经验

低碳试点城市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作为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济源的有色、重化工、能源产业占工业总量的80%。济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构筑了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发展支撑体系,为济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经济发展升级上,济源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先后淘汰了81家冶炼、水泥、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引进富士康等全球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龙头知名企业,充实布局到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使全市轻重工业比例由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4:96调整到目前的11:89,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从危机前的8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0%左右。同时济源市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重点在铅锌、钢铁、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6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攻坚计划”。从2005年至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3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3%。

(二)在产业转型中突出生态。济源狠抓工业转型,加快培育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了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8%;发展以蔬菜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提高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三)在城乡建设中抓好生态。济源强力推进十大区域综合整治,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绿化,森林覆盖率达42.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再生水利用率达64%。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城乡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处理率均达100%。全市11个镇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其中5个被命名为部级生态镇,133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省级以上生态镇和生态村比例居全省第一。

(四)在优化环境中提升生态。济源连续7年利用冬闲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累计投入15亿元,植树5088.7万株,改善灌溉面积11.9万亩;规划建设了小浪底北岸灌区等生态项目,将城市水系建设与防洪、排涝、景观、节水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水系的生态功能;加大环境治理,提高地表水质,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达标率均为100%;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

四、探析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组成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一)制度性与规范性建设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首要任务。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若想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二)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元素。低碳园区主要承载着低碳生态城内生产与市场行为,在低碳生态城建设低碳园区的作用在于通过技术、资金、科研机构的聚集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低碳园区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低碳排放产业的落成,进而实现降低城市热量排放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在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必须要重视低碳园区的建设。低碳社区则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所,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能源的应用、社区环境的环保化、建筑材料的低碳化等方面与人们日常的生活高度相关。因此,要重视低碳社区的建设。

(三)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自有的生态系统,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等其他城市结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者,而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自有的生态系统又是温室气体的吸收者,利用生态系统的固有自然规律推进生态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健康、宜居、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低碳生态城市的社会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等)外,还应加强软件系统的建设,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用油、用气等资源的利用,绿色出行,实现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在低碳文化上,全社会宣传普及低碳、绿色、环保等理念,并将之贯彻到现实生活中。

五、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具体目标尚不明析。作为一个新生概念,目前学术界没有对低碳生态城市有明晰公认的定义,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均缺失。河南省各个地方政府提出“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很大程度为响应中央生态建设的号召而言从追风,只是空喊口号,过分追求示范效果,不具推广价值,缺乏可实施性。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设置过程中,一味强调通过节能降耗实现低碳经济的高速发展,重视生产性设施的低碳技术改进,忽视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目标不明。

(二)忽视统筹兼顾。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只片面强调单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的生态发展,而忽视中小城市,阻碍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没有从大区域发展和城市集群发展整体考虑区域之问在生态建设上的互补效应。河南省低碳城市建设多集中在城市区域的生态城开发,对已建成区域的生态改造关注较少,并忽略县城和村镇低碳生态发展特点和内在要求,缺乏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互补互哺,城乡联动机制不健全。一般为追求社会影响实施一些实体化工程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经济效益。

(三)尚不能因地制宜。当前河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风格过于趋同,借鉴抄袭国外生态城市案例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城市规划人员不能充分理解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和实施条件,未能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特点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类型,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白身特征,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地方特色不够彰显。许多城市在绿地建设中大搞草坪工程,大肆兴建人造景观,景点无序开发,使各地建筑特色基本消失。

六、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

(一)建设生态城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布局。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复杂、范围广、建设的周期长。因此,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前要进行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涉及科学的空间规划与城市整体结构布局,同时,协调各方面、各阶段的建设计划,使之建设得更加协调和谐。在交通体系上,在低碳生态的要求下,建设以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公交为核心的绿色共同交通系统;在公共市政设施上,以方便服务居民为主,合理构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金融等基础设施;在城市智能化管理上,以网络通信技术为纽带,建立统一的生态城基础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系统、智能化的交通系统拟在未来普及化。

(二)紧抓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要个基本要素,要紧抓这两者的建设,利用低碳园区的经济作用促进低碳社区的建设,利用低碳社区和谐友好的建设反哺低碳园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上,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下,以保护环境为第一要为,建设自然宜居的生态新城;在景观营造上,将“水、绿、城、文”相结合,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水融。

(三)注重生态系统建设与社会系统建设。在生态系统构建中,无论是在自然景观的建设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要号召居民与企业积极参与;在社会系统建设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倡导居民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节能生产、低碳消费、环保建设。在水资源利用上,以节约水资源为关键,以污水处理厂为依托,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合理供给;在能源利用上,大规模建设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禁止使用高污染的燃料;在社会系统建设方面,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倡导节能低耗的生产方式与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夏金梅.河南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创新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14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7

[3]那鲲鹏,李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J].建设科技,2013(16):2830

[4]李迅,曹广忠,徐文珍,杨春志,宋峰,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39+45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2014gh143)。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5

一、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一)新型城镇化与绿色能源消费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注重城镇发展内涵,强调城镇发展质量;注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强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生态文明,强调绿色低碳发展。

狭义的绿色能源消费是指对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广义的绿色能源消费是指能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遵循节能、减排、低耗、低碳的绿色消费方式。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引起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研究表明,工业与服务业以及工业轻重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能源消费结构及其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服务业比重达到47%,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现代服务业比重将超过50%,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占据主导地位,传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绿色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单位GDP碳排放量能下降40—45%。

能源消费弹性反映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反之,当能源消费弹性小于1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在于新型工业化。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推动绿色能源消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管理改造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从而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使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低能耗、低物耗、少污染、高效率、多循环得以充分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指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转向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化石燃料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的过程中,我国如何克服人口多、能源消耗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种种不利因素,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必须依靠绿色发展,扩大绿色能源消费,尽管太阳能、风能在世界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不到2%,但过去几年中,太阳能和风能连续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发展更具有现实紧迫性,有利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质量型的方式上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有利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二、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问题

(一)快速城镇化带来巨大的能源需求量

我国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发达国家200—300年的工业化过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能源问题。从生活能源消费角度来看,2008年我国生活消费能源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其中城镇消费能源量占生活消费量的61%,城镇人均生活用能量是农村地区的1.83倍。从工业能源消费角度来看,2008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8%,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从能源自给角度来看,我国能源自给率已由2001年的95%下降到2009年的89%,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3%,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52%。从城镇建设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等方面建设的快速增加,必将消耗大量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能耗产品,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绝对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达到8.5亿,必将消耗大量能源并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压力。

(二)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导致能耗高

从城市发展空间的集约度来看,城镇发展有粗放型和紧凑型两种模式。美国是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建立在能源资源获取低成本的基础上,城镇蔓延式发展,以私人轿车机动化出行为主,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全世界1/4的能源。日本是紧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代表,由于能源资源有限获取成本较高,城镇发展呈现紧凑型布局的特征,以TOD交通模式为主,公共交通发达,单位GDP能耗仅为美国的1/2,交通能耗仅美国的1/3。

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摊大饼”现象,一方面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人口密度过低、城郊化超前,引起交通、住宅、办公场所等能耗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功能设施不健全、居民区设计不合理以及居民节能减排观念淡薄也是导致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搞大广场、宽马路、人造山水景观等形象工程,严重脱离我国资源与能源实际情况,造成能耗高。另外城市较低的能源利用率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能源利用率低

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7∶47.4∶41.8,按一二三产业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比为2∶71∶25,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约是服务业能源消耗总量的5倍左右。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上升到2009年的71%,重工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能源需求,其中低端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如矿产采选及冶炼加工、化工、能源等占地区工业能耗的50%以上,加剧了城镇能源短缺。另外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化工业都布局在东部沿海等能源缺乏地区,要靠“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长途运输方式解决,无形中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工业向园区集中,从根本上有利于节能减排。但大规模工业园区建设依靠征用农业用地,减少了“碳汇源”增加了“碳汇量”和“碳排放”。众多的部级开发区、省市县开发区乃至镇工业园区,良莠不齐。2005年,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3.86万hm2,是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5倍,经过清理整顿,但总规模仍然超过1万hm2。各类工业园在产业结构上趋同,在企业引进上竞争,加之地方政府的地方利益保护,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的企业无法及时关闭,致使部分地区的生产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关停并转这些企业,转变其生产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四)农村能源生产与利用问题突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在能源消费总量上稳步增加,但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一半以上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以秸秆、薪柴为主,优质能源比例低。由于技术、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能源存在用能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城乡差距较大、能源基础设施薄弱、能源供给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商品能源消费水平低等突出问题。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水平、类型和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大城市周边、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接近或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中西部平原的农业地区主要使用水稻、玉米等秸秆物,牧区主要使用牲畜粪便,山地和林区主要使用薪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农村能源缺乏地区,大都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经济薄弱的贫困区。

三、以新型城镇化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建议

(一)创新城镇发展模式,走紧凑型低碳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仅促使人口进城,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创新城镇发展模式,走公平共享、紧凑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之间的能源基础设施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高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密度,倡导公交出行,减少私人机动车出行,为服务业大发展提供空间,从而降低交通、办公、生活等消费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科学制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规划,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优化城市布局、建设低碳生态城镇、完善居民小区功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利用。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城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能源消费,加快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交通、建筑和照明节能。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推行城市慢行系统、步行系统、绿色交通等。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城市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探索绿色GDP考核机制,转变政绩观和发展观,承担起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责任,使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以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龙头,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实解决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问题。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设备资源,建立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等措施,扩大农村绿色能源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气化工程、沼气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现代化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将农村能源纳入能源规划,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新型省柴节煤炉灶、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构建一个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新格局。

(四)转变消费观念,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6

【关键词】住房城乡建设节能减排科技支撑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气候问题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而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我局组织开展了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调研,了解了本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现状、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我局已取得的成就

(一).我局积极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在当前气候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市积极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确定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大力支持地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并积极开展与其他地方的合作。

(二)我局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垃圾、交通等市政公用行业节能减排。

我们开展城镇污水污泥处理的研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指导各地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等工作。通过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建成一批示范工程,有效减少了重点流域污染负荷排放。

(三)我局逐步开展垃圾填埋气体治理工作。针对垃圾填埋气体主要为CH4和CO2,且CH4含量较高的情况,我局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通过规范填埋、清洁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四)我局发展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气能源。在燃气供应能力不断加强、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燃气用途不断扩大的同时,发展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气能源,优化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效益,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五)我局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实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统筹考虑、优化配置各种交通资源,提高道路网整体通行能力。合理设置公共交通优先车道(路),做好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交通系统的衔接换乘,发挥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

(六)我局加速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我局以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节能减排、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并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推行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倡导绿色出行。2009年开始以黄骅市为试点,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绿色通道,鼓励人们弃车从步,减少城市交通和其他方面的能耗。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达标评价管理制度建设。引导各地切实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提高绿地生态效益、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科研,增强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如“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研究与示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等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布署

长期以来,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一直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任务依旧艰巨,挑战依旧严峻。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为我国中长期节能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切实贡献。

(一)加强建筑节能体制机制建设。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编制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完善经济制度,形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财税政策体系。继续推动建筑节能科技进步。

(二)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继续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等制度。

(三).加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督促和引导地方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对已完成的改造项目进行验收,确保改造项目实现预期的节能环保效果。

(四)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进一步扩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的试点范围。指导地方对高能耗建筑实施节能运行与改造。抓好学校的“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

(五)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建立完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规划理念和实施方法,集成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性技术。

(六)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成规模应用。继续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示范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为重点,引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

(七)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统计、监测及考核评价体系。指导各地加强建筑节能的立法工作。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检查,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八)推动市政公用事业减排。加强垃圾填埋气体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力度,研究污水再生和污泥处理减碳技术。加强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实施,重视完善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绿色交通,推行无车日。

(九)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增加城市范围内的碳汇。积极倡导在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广泛应用乡土植物,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材”的园林绿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