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例6篇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1

 

国际上将Orthopaedics多译成矫形,曰本人则译成整形,我国将矫形外科学又称为骨科学,并于1937年在上海成立由胡兰生等人组成的第一个矫形外科(骨科)学组,1980年5月正式成立中华骨科学会。1982年《中华骨科杂志》创刊,1994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刊,矫形外科与骨科为同一意义,但狭义讲,矫形外科不包括创伤急症。由于骨科学除骨骼系统的疾病外也包括损伤在内,所以我国骨科学在中医领域称为正骨科学,主要包括闭合性骨折、脱位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我国北方通常用正骨科,在南方通常用伤科,这一名称在治疗的病种上中医正骨或伤科与现代的骨科(矫形外科)基本相同,仅方法上大同小异,故目前多称为伤骨科。

 

矫形外科学的起源,远溯至古希腊即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时代即将这一门医学的主要意义归纳起来,并分别在各种著述中论及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与明显的区别处。对脊柱侧凸、足踝畸形、骨折和关节脱位、慢性骨关节感染以及创伤感染有了非常清楚的叙述。在罗马时代,Galen介绍了实验外科的方法,于是开阔了有关功能性骨科学和应用神经肌肉生理学的领域。十七世纪Aegina城的Paul提出用椎板截骨术来治疗椎弓骨折并描述了有关髌骨骨折的治疗和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至中世纪时(1300~1360)GuydeChauliac在矫形外科开始应用重量和滑车来维持牵引治疗。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基础上矫形外科学随着Clopton-Havers的骨学,NielStenson的肌学,Leewenhoek的显微镜学,Pare和Devanter等人的肌肉骨骼外科,以及Wiseman、Daleschamp、Petit和Glisson的病理学而建立起来。这些学者将临床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为矫形外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激发了人们对肌性斜颈、骨关节感染和儿童的一般畸形,特别是佝偻病所引起的畸形等的重视和研究。到了十八世纪JohnHunter、Du-hamel和JohannesMuller扩大了骨学和骨的修复重建领域。Hunter描写了骨折愈合的各阶段,自血肿开始,经过肉芽组织、纤维化、软性骨痂以至明确的骨痂。

 

由于十八世纪内发生的两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到十九世纪矫形外科学实际上已成为外科学中的—个主要专业。一是在1741年NicholasAndry曾出版—书,其中论述了儿童肌肉骨骼发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该书的名称是〈矫形学,预防和矫正婴儿肢体畸形的技术》。“矫形学”这一名词是由Audry自希腊字Orthos(直)和Paidios(儿童)所组成。这一名称的出现成为当时前辈学者的工作方针,使人们认识到成人畸形的预防首先要从纠正儿童的发育基础上着手。二是1790年Venel在瑞士的Orbe城创办了第一个专门的矫形外科医院。他有自备的支具工厂,可以自行设计研发各种用以矫正骨骼畸形的支架和器械。这个时期在临床研究中有Filkin(1762)、White(1768)和Park(1782)的关节截除术,Lorenz跟腱切断术,Pote发表的脊椎结核的一般临床象征专著,Duvemey与Petit共同发表的有关骨病的专著,Underwood(1793)年发表的有关脊髓前角灰白质类的描述等。

 

十九世纪由于新的科学观点和新的专科器材的出现,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Pasteur和Koch的细菌学,Roentgen的X线诊断和Lister的防腐消毒法等使以前不能做的医疗方法获得突破,在不少的地方开设矫形外科中心。外科截骨术成为普遍的手术,并成功地完成骨移植术。由于法国的Flourens、德国的Wolff和美国的Wyman对骨骼结构的研究,又有许多新的外科手术技术演变出来。1826年Dupuytren开始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研究,1880年Poggi开始报告该病的治疗,1880年Nicoladoni尝试做肌腱移植术,1881年Albert开始做膝关节的外科融合术,1893年Helferich开始间隔物体的应用,1940年Judet使假关节成形术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术。Bologna城的Rizzoli于1847年开始做骨缩短术,至二十世纪他的继承人Codivilla才尝试做骨增长术,1911年Hibb与Albee成功地施行了脊椎融合术。

 

在骨折的治疗方面,AstleyCooper于1822年写的第一本教科书出版,然后Dupuytren(1839)、Malgaigne(1847)、Volkmann(1872),以及Thomas夹板发明人HughOwenThomas(1875)发表了他们的经验。1852年荷兰军医Mathijsen发明了医用石膏绷带,促使骨折的治疗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二十世纪早期Ransohoff介绍了用“冰钳”来做骨骼牵引,此后1911年已有Stein-mann钉和Kirschner针及钢丝用于骨牵引及骨折固定。1902年Whitman开始用髋关节骨折整复方法,1905年Lane和1907年Lambotte先后开始施行长骨的骨内固定术,1908~1912年荷兰的救护队在巴尔干战争期间创造了巴尔干床架用于骨牵引,1913年RobortJones建议在全身麻醉下早期整复急性骨折,10年后Bohler应用局麻做骨折整复术,直至1938年Venable和Stuck应用无电解作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后使手术初步有了安全。1925年Smith-Petersen和1932年Johansson先后开始应用三刃钉和盲目插钉法后,使髋关节骨折的整复更为有效。

 

矫形外科在近200多年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随着全球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矫形外科学不仅涉及原来的矫正畸形的范围而且已渗入到医学中的另一些领域,同时也有不少其他学科渗入到矫形外科学中。使这门学科逐渐形成不少亚专业和独立专科,从而推动了矫形外科学积极发展,如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生物力学的崛起,用于诊断和手术的关节镜学、康复医学的形成以及_些基础理论应用于矫形外科。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2

关键词:创伤骨科 骨折 微创技术 固定机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4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10-01

微创即微小创伤,微创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更轻的全身反应、恢复时间短暂、内环境稳定状态良好、心理效应的手术相对于传统效果更佳。在应用中分为两个领域,即在较严重伤口面积大的相关治疗中,微创外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可确定性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从而被作为骨科控制中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微创技术广“小切口”的特点,使得伤口达到更好的疗效,病人骨折端血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恢复加快。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其日益广泛的应用,新的微创方法不断涌现,创伤与组织修复过程及机制也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微创技术即将迎来一个更崭新的明天[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通过随机抽取了100名入院的创伤骨科患病患者,调查其病例进行术前术后康复情况调查,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研究对象。并且两组观察者在进行此次手术之前没有发生过任何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在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收到创伤程度以及所受教育文化等方面无显著差别,且选取观察组的,男性占27 例,女性占23 例,年龄为18~48岁之间,年龄区在(33.2 ±13.5)中。抽取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25 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年龄区间为(35.1±8.2)岁。在本次100例数据采集中含肩部受伤27例,膝部受创23 例,髋部关节创伤40 例。本次采集皆符合创伤骨科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向选取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手术处理,与此同时向选取的观察组采用微创技术的方法研究。微创手术具体手术内容包括:

1.2.1 手术操作。采用全身麻醉或者局面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先准备好预用的止血带,选择前外侧方向进行切口[2]。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手术实行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手术环境保处于一个无菌状态,而后将生理盐水往创伤伤口缓缓注入,等待观察到伤口流出的液体为清亮状方可停止,之后将关节镜放入其中并对伤口进行观察。将视野所观察构成影响进行处理,等到视野清晰明朗,再检查半月板前后、软骨、韧带等是否出现损失或者卡压的情况,将较小的游离体进行清除,如有则将受到卡压绞索的半月板进行复位处理。

1.2.2 判定标准。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创伤骨科患者参照相关诊断标准判定:①效果优:表现在治疗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口创伤伤口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情况,且能够正常活动,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够照常进行;②效果良好: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创口表现为不时出现些许疼痛的感觉,并且能够进行基本正常的活动,对于日常生活没有较大的影响;③效果普通:即为患者者在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创口出现明显且较剧烈的疼痛感,并且对日常基本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通过伤锥等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恢复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采用百分率显示,两组治疗效果对比采用X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在观察组选取的50 例患者中,效果为优的患者占有35例,效果良好者拥有10例,普通者有5例,总体优良率为90%,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效果呈优者有21例,效果良好占13例,效果普通者16例,总体优良率为66%;根据统计记录得出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对比

2.2 伤锥高度和Cobbe角对比。在进行手术前检测患者伤锥高度和Cobbe角,两组患者情况大致相同,程度无明显差异,在进行微创手术后,治疗情况明显得到好转,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恢复情况良好,且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伤锥高度与Cobbe角的比较

3 结论

微创技术在目前临床医学已经有了明显的疗效,尤其是在骨科创伤中,也有着大量而又显著的应用。在大量国内的报道中,也显示在创伤骨科中应用了微创技术能是医师更好的观察患处情况进行诊断,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进行微创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伤口矫正和恢复情况更快,痛楚减少,未出现感染情况,伤口处理不到位引发的并发症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是能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成果。

本次研究也表明在创伤骨科中应用微创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90%的总体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的66%优良率而言差异效果显著。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治愈效果良好,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微创技术在肩关节骨科疾病中同样得到有效应用。尤其突出是能够进行肩峰成形、休整软骨面等难度较高,技术精细的优良手术并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0’Toole等[5]报道1274例1338处微创手术仅3处感染,简单减压感染率为0.1 0%,脊柱融合和(或)固定为0.7 4%,总感染率为0.22%,而常规手术为2%~6%。除了较低的感染率,Wang等发现,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前者有较小的切口、较少的失血、较短的手术时间和较轻的术后疼痛。在此类疾病上的高效广泛使用,一改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诊断准确性高,微创,患者感觉无痛楚,安全放心等优点。而且,二者对脊柱后凸的矫形能力无区别。

随着科技在骨科领域方面不断的深入,与骨科医生研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关节镜等及其配套设备的不懈完善,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内镜、腔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工程技术、基因技术研究的各项研究不断深入,加之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催化使得当下我们所知的微创骨科技术的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郭庆山,沈岳.创伤骨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1,22(5):178-179

[2] 邵炯光,郭飞,陈绒波,马真胜.骨科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18(2):192-193

[3] 王会同,张建新.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42(6):123-124

[4] Wang HW,Li CQ,Zhou Y,etal.Percutaneous pedicle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yures using Sextant system:an analysis of 38 case[J].Chin J Traumatol,2010,13(13):137-145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3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主因头皮大面积撕脱伤伴颅骨外露3h于2013年12月14日收住院,专科检查:头皮大面积撕脱并缺损,缺损范围自头顶部至两侧耳后、枕后发际缘下方,缺损面积30cm×25cm,颅顶骨及枕骨部分骨膜缺失,颅骨外板,面积15cm×6cm,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伤口边缘挫伤较重,且污染严重(见图1)。撕脱的头皮组织已完全被机器绞碎。入院诊断:头皮大面积撕脱伤伴颅骨外露。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以抗休克,并急诊在全麻下行头皮撕脱伤清创、带蒂岛状帽状腱膜下筋膜瓣移植、植皮、双股外侧取皮术。

1.2 筋膜瓣设计:术中根据颅骨骨膜缺损位置及缺损面积,于左颞、左顶枕部设计17cm×8cm大小岛状帽状腱膜下筋膜组织瓣,蒂位于左颞部,蒂宽5cm,筋膜瓣长宽比为3.4:1(见图2)。

1.3 手术操作:首先于筋膜组织瓣浅层采用锐性、钝性分离方法,将头皮帽状腱膜层与其下方纤簿的筋膜层相分离,边分离边止血,供瓣区出血点采用电凝止血,筋膜瓣上出血点则以5-0可吸收线缝扎止血,避免电凝止血时对筋膜瓣血运造成影响。完成帽状腱膜与其下方筋膜瓣之间的钝、锐性分离后,继续在筋膜瓣下方与颅骨膜之间进行钝性分离,为改善筋膜瓣血液循环,在分离筋膜瓣外侧半时。分离层次改在颅骨膜下方进行,使筋膜瓣外侧半携带颅骨膜,掀起后向内旋转150°,采用5-0可吸收线将筋膜瓣与残存骨膜周缘缝合,完全覆盖颅顶、枕骨(图3)。自双股外侧切取与缺损头皮相同面积的中厚皮片,缝植于缺损头皮及转移筋膜瓣表面,创缘四周保留缝线,碎纱布适当加压打包包扎,供皮区覆盖凡士林纱布后无菌敷料包扎。

1.4 术后情况:术后7天头皮植皮区拆包换药,见移植皮片转红良好(见图4),伤后2周大部皮片成活良好(见图5),住院24天痊愈出院仅残留少量创面,经门诊换药术后6周创面完全愈合(见图6)。

2讨论

2.1 解剖学基础:帽状腱膜下筋膜在解剖学上是一层极簿的血管化结构,其上方是帽状腱膜,其下方是颅骨骨膜,这一簿层结构接受的血流 来自其上方帽状腱膜穿支血管,该簿层结构允许头顶部帽状腱膜移动。在帽状腱膜下筋膜的浅、深两面分别有一层富含血管和神经纤维的簿层,其间是一层纤簿胶原组织。虽然有些困难,但是帽状腱膜下筋膜仍然可以自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分离出来。该筋膜瓣纤簿的特性使得其能满足诸如耳再造等复杂的三维结构修复的需求[1-3]。

2.2 筋膜瓣移植是在筋膜皮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瓣,主要有以下优点: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能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供瓣区可保留皮肤, 筋膜瓣供区不臃肿,外形及功能好;供区范围广,旋转角度较大,转移方式灵活,可作为带蒂或游离移植。

2.3 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头皮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颅骨外露创面的手术修复始终是整形外科难点之一,传统的创面清创后Ⅰ期植皮手术, 常出现对应颅骨外露部位移植皮片不成活,进一步出现颅骨外板坏死,临床上多需进行坏死颅骨外板凿孔,经过旷日持久的换药和培养肉芽创面, 最终在肉芽创面上再次手术植皮获愈。其间多需经历3~6个月慢长创面换药处理期,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医疗费用高等诸多缺陷。吴焱秋等报道了采用颅骨骨植皮修复头皮撕脱伤后颅骨外露取得了良好效果[4-5],但该方法需Ⅱ期手术移植自体皮肤。杜学亮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皮瓣修复大面积颅骨外露取得良好临床效果[6-7],但此项技术不但需要特殊的显微外科器械,还需配备技术娴熟的显微外科医师,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岛状筋膜瓣转移加植皮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组织移植技术。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颅骨外露患者采用筋膜瓣加植皮术进行了Ⅰ期修复,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还为患者节约大量医疗费用,避免了伤者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该术式操作简便安全,便于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参考文献]

[1]Mathes SJ.Plastic Surgery[M],2nd ed.Philadelphia:Elsevier,2006:Volume 3:608-630.

[2]Carstens MH,Greco RJ,Hurwitz DJ,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ubgaleal fascia[J].Plast Reconstr Surg,1991,87:615-626.

[3]Lai CS,Lin SD,Chou CK,et al.The subgalea-periosteal turnover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scalp defects[J].Ann Plast Surg,1993,30:267-271.

[4]吴焱秋,柴家科,柳春明,等.颅骨骨植皮修复头皮撕脱伤后颅骨外露[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240-1242.

[5]杨苓山,江榕.用人工真皮重建伴颅骨外露的全层头皮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7):1099-1101.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4

一、资料与方法

经术前X线片、三维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确诊后(图1),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尽量解剖复位并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重建面中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骨支柱,以恢复面中部正常的高度、宽度和突度。再根据骨折类型、伤情,选择不同手术入路。原伤口或适当延长原伤口入路、口内上颌前庭沟切口入路、睑缘下切口、局部小切口等(图2~3)。上述切口可根据病情合并使用多个切口,对眶下缘及颧弓骨折也可辅助内镜、穿颊器联合使用(图4~6),以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减少创伤。手术切口紧贴骨面剥离翻瓣,多个切口可以相互贯通,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松解嵌入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刮净影响复位的凝血块及肉芽组织,复位移位的骨段,松解受压的眶下神经,以正常的下颌骨作为参照,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复位后均采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对陈旧性骨折,术前需制作垫或咬合板,术中再行LeFortⅠ~Ⅲ型截骨术(图7)。对有眶内容物嵌顿但无骨缺损的5例眶底骨折,将嵌顿的眶内容物松解后,在眶下缘骨折处采用钛板内固定;对伴有眶底或眶外壁骨缺损的3例骨折,采用钛网(2例)或Medpor高分子材料(1例)进行眶重建(图8)。对2例伴有内眦韧带撕脱移位的鼻眶筛骨折采用内眦韧带复位后小钛板固定术。伴咬合关系紊乱者,可于两侧上下颌双尖牙区钻入4个颌间牵引钉,暂行颌间结扎,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复位后缝合口内创口。术后常规应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卫生,流质饮食。术后辅以短暂(3~5d)的颌间弹性牵引以恢复咬合关系。四、疗效观察分别在术后1周及1、3、6、12个月摄X线片或CT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同时临床检查患者面形、张口度、咬合关系、皮肤感觉、有无复视及眼球内陷等情况。疗效标准[1]分为三级:(1)甲级,双侧面中部对称一致,无复视及眼球内陷,张口、咬合关系均正常,影像检查示骨折解剖复位;(2)乙级,双侧面中部外形基本对称,无复视及眼球内陷,张口度3.0~4.0cm,咬合关系尚可,影像检查示骨折基本复位;(3)丙级,双侧面中部外形不对称,无复视或眼球内陷,咬合关系轻度紊乱,张口度2.0~3.0cm,影像检查示骨折断端错位。

二、结果

23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疗效结果甲级11例、乙级4例。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改善,无明显瘢痕,咬合关系基本恢复良好(图9),其中5例伴有眼球内陷者术后4例得到矫正,1例因失明摘除眼球;4例伴有复视者术后3例复视消失,1例好转;8例伴有眶下神经麻木者,6例术后3个月内感觉恢复正常,2例半年才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3~5d出现个别后牙早接触,张口困难,但经调、弹性牵引、张口训练后咬合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且无术后感染需切开引流或取出钛板的病例。术后三维CT复查示患者骨断端均对位、对线良好(图10)。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涉及鼻骨、筛骨、颧骨、上颌骨等多个部位粉碎性骨折,合并中型开放性颅脑外伤:广泛性颅骨骨折;前颅窝骨折;左侧额叶脑挫裂伤;肺挫伤;头皮血肿;头皮挫伤;左眼球破裂;多处颜面软组织挫裂伤;20d前由神经外科转入口腔科治疗。查体:面中部严重畸形,面神经功能3级。左眼视力检查无光感,眼球不能活动,右侧视力正常,眼球活动好。咬合关系紊乱,左侧反,张口受限,约1.0cm,左上颌向下、内移位。头颅CT平扫+三维重建:前颅窝,左侧额骨,双侧筛骨,鼻骨,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副鼻窦积液,左侧颅面部软组织明显肿胀(图11)。转入2d后在全麻下行面中部骨折复位术(颧骨、上颌骨等复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眼球摘除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固定到活动的原则,采用面部多个小切口及口内切口(图12),沿颧颞缝、颧额缝、颧颌缝或颧骨骨折线向上撬动移位的颧骨,顺此松解移位的相应上颌骨、鼻骨后复位。以下颌骨为基准,先复位钛板固定上颌骨,确定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后,再复位固定鼻骨、眶下缘、颧骨、颧弓,摘除眼球,眶底部分缺损使用钛网塑型后修补缺损处,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7d,面型、咬合关系恢复较好,张口度逐渐恢复正常(图13~14)。

三、讨论

恢复咬合关系,解除张口受限,复原面部外形是治疗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原则[2]。面中部骨折涉及上颌骨、颧骨、鼻骨、额骨、筛骨等多块骨块,为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必须先确定骨折部位的精确性,为手术复位提供参考。对陈旧性的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术前根据三维CT图像分析出再次手术的截骨部位和不必重新截骨的部位,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意义。本组23例术前均拍摄三维CT重建,为术前设计及术中固定钛板、钛网的选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甚至能判断眶周是否存在骨缺损,有无微小的骨折片移位,为术中如何复位固定骨折提供了有力参考。微创操作(minimallyinvasiveprocedure,MIP)和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MIS)的概念于1983年被首次提出。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所有外科领域,并成为当前外科的发展趋势。面中部是头面部突出的美观部位,临近有重要组织结构,手术入路的选择必须熟练掌握面部的解剖结构、层次,遵循最小侵袭性的微创理念,辅助微创器械,采用合适的隐蔽部位入路、兼顾术野暴露又美观的原则,按层次精细分离显露骨折后进行准确的骨折复位固定,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肌肉及器官,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3]。不同手术入路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的类型、及复合伤的特点,同时尊重个人不同的要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即酌情选用或联合运用等各种手术入路,配合使用微创手术器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开放伤口的患者按原外伤伤口或适当延长原伤口做切口,不再产生新的伤口,把手术创伤减到最少。睑缘下切口直接显露眶下缘和眶底,还可向外眦延长(不超过外眦角外2cm)暴露眶外缘、颧骨体、颧额缝,还需注意保护角膜和鼻泪管。口内前庭沟切口充分暴露上颌骨各骨折处、颧骨体中下部分及眶下缘,快速剥离直达骨面,因其切口隐蔽及面部无瘢痕,不伤及面神经及重要血管,相对安全,应用越来越广泛。口内切口也可和局部小切口(眶周切口、耳前切口、颞部切口等)联合应用,充分暴露上颌骨、鼻骨、颧骨、颧弓和眶区的骨折线,在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还可以辅助内镜、穿颊器等特殊器械来显露复位固定,减少切口和损伤。传统的冠状切口可以把切口设计在发际内,翻瓣剥离后充分显露面中部的大部分骨折区域,容易复位固定,面部无瘢痕,一度广泛应用,但存在损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的弊病,暴露眶下缘区骨折术野不够,可能出现如面神经的损伤、头皮下血肿、头皮麻木、感觉异常、秃发瘢痕、颞部凹陷、鼻眶区肥厚等并发症,所以目前除了严重的面中部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外,冠状切口的应用越来越少[4-5]。总之,手术入路的参考应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复位固定的困难程度,结合面部美容学要求,进行综合性、个体化的设计,选择切口的顺序为开放性伤口口内切口面部局部小切口冠状切口。各种切口可组合应用,彼此相互贯通,尽量在直视下完成骨折的复位及固定,达到功能及外形的最佳效果[4]。本组大部分采取了非冠状切口及联合切口,仅2例陈旧性骨折采用了冠状切口,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各种切口小甚至无瘢痕,损伤小,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可靠,避免更大的创伤和心理负担,符合现代医学的美容微创原则。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5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4(肢)例患者。入院创面反复冲洗清创,早期修复软组织,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外固定。全部患者石膏托外固定50肢,外固定支架固定4肢;其中一期内固定4肢,择期内固定42肢。内固定患者中钢板内固定40例,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2例。其他自动出院2例,大面积皮瓣缺损转院2例。

1.2方法

1.2.1皮肤伤口较稳定,软组织挫伤不严重,系稳定性骨折的,可行一期清创缝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若复位不满意,可于1 w后,肿胀消退,再作2次调整复位,在骨折两端各穿1~2枚骨圆针,行闭合整复骨折后,以管型石膏固定。利用骨圆针及石膏的固定作用,防止再移位[1]。

1.2.2伤后6 h内到院,伤口污染不重,软组织损伤亦不甚严重,特别是胫前区瓣挫伤不甚者,可行彻底清创+胫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长腿石膏托外固定,也可选择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术。

1.2.3合并胫前区软组织严重挫伤或缺损等,只要条件允许,可施行彻底清创+腓肠肌内侧皮瓣前移覆盖胫前创面+长腿石膏托外固定,小腿后供区后期以中厚皮游离植皮。

1.2.4对创面大,污染严重,软组织损伤重的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主张选择骨外固定支架治疗[2]。此类骨折软组织损伤重,骨质缺损或骨块多而碎,常不能行有效的内固定。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无须经过创面及剥离骨膜,即可完成骨折固定,具有骨折复位方便,固定牢固,可随时调整骨折对位对线,能早期负重,不影响上下关节等等优点。

1.2.5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大部分在皮肤伤口愈合后进行择期内固定术,可以根据术者的习惯,选择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髓内钉固定术。时间一般为伤后2 w左右,这一时期大致属于骨折的软骨痂形成期。

2结论

全部患者中失访4例(为自动出院及转院患者)。50例均获7~21.5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21个月,平均7.7个月,其中延迟愈合6肢,占12%;2肢不愈合,占0.04%,二次手术治愈2例,占0.04%。只要良好的软组织修复和适当的外固定固定, 再加上择期内固定手术,可获良好治疗效果。

3讨论

3.1良好的治疗在于伤情的仔细评估和临床判断开始。根据AO治疗原则,开放骨折应分一期和二期进行治疗,一期以保全生命和肢体、伤口清创、骨折固定为主,二期以皮肤和骨、软组织重建为主。但是否在一期处理时就进行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有争论,多数医生认为对于GustiioⅠ型的处理可参照闭合性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复位与固定[3]。

3.2系统、彻底地清除全部异物和失活的骨组织及软组织是成功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而防止感染、复位与固定则是治疗开放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原则。骨折及感染的类型与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对于损伤、污染较轻的Ⅰ、Ⅱ型损伤,应彻底清创、早期关闭伤口,损伤、污染严重的Ⅲ型则应反复清创,延期缝合。

3.3对于GustiioⅠ胫骨中下1/3骨折,可应用交锁髓内钉。彻底清创和反复冲洗是初期治疗开放性骨折的重点,只要创口允许,就应尽量施行一期内固定术。骨折手术结束后应放置冲洗负压引流管,特别是金属和骨质应优先用软组织覆盖,必要时可用减张切开或转移皮瓣、植皮等方法。

3.4二期骨重建时,按照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长斜骨折或短斜骨折可用螺丝钉内固定,也可用局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对损伤较严重者,可用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针固定,但对合并有移位的膝、踝关节内骨折的胫骨干骨折应用首选钢板固定。笔者习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该组病例中,钢板内固定占40例。闭合复位穿钉技术由于其闭合置入髓内钉对软组织损伤小,骨膜破坏性较小,更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4],并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因此而广泛应用于胫骨骨折,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小平.临床骨科学[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1:125.

[2]吴小平.临床骨科学[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1:126.

骨科创伤科和骨科区别范文6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

根据中医骨伤的基本理论,人体遭受创伤必然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1],所以现代医家对骨折提出了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等治疗原则[2],这充分体现了中医骨科的手法治疗和辨证用药相结合的特色。现代骨科临床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是中医骨科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辨证用药至今仍然是中医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医骨科医生必须坚持的重要法宝。然而,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中药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应用有逐步减少的趋势,为此我们对常见骨折治疗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调查的部分结果和我们的简单分析。

1 骨折住院病人的中药应用近状

我们统计了本地区某中医院2003-2006年的桡骨远端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全部住院病人药物费用情况,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见,桡骨远端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住院病人的中药费用仅是西药的四分之一,扣除近年的物价上涨因素,2006年的西药费用与三年前基本不变,而中药费用则有所下降;我们对其它骨折的治疗情况做了不完全统计,其结果也较接近,本地区其他中医院因等级不同、市区与郊区不同等原因,导致病人的住院费用高低有所不同,但西药费用仍在中药费用的3-5倍。

对上述病例调查还发现,72.6%的住院病人服用中药汤剂,94.7%病人使用中成药,中药汤药和成药均以活血的植物和动物类药为主,辅以行气、补益药物,其作用重点在调血,这与中医传统骨伤用药基本一致[3],但是现在部分医生把使用中药作为常规的机械性任务,只关注是否使用了中药而不管效果如何,因此所用的中药没有严格的辨证,没有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相同医生对不同病人开的方药基本一样,对骨折不同时期或不同的兼证的病人没有经过辨证而调整用药;医院对中药煎煮的质量缺乏有效监控,多数煎药室在煎煮中药时并不严格执行传统的煎煮方法,对先煎、后下、补益药与祛邪药的煎煮不同时间等执行不力,诸多因素影响中药作用的发挥。

2 对中药在骨折应用的思考

要提高中药治疗骨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为中药在骨折治疗中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如西药,直接影响了医生使用中药的积极性,失去了中医骨科效果好而价格低廉的特色,不能为降低病人医药费用、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中药在骨折治疗中费用明显低于西药的原因很多,包括医院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病人容易接受、疗效确切的西药等原因。因为防治细菌感染是骨折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抗菌药在骨折病人费用中占了较大比例,而中药在骨折病人主要用于活血祛瘀,极少用在防治骨折感染方面,故中医骨科要通过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因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所以要通过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开展中药在骨折的抗感染研究,以抗生素发明前的中医进行开放性骨折治疗的药物为基础,开展广泛研究并开发一系列有效抗感染的处方和中成药。另外,营养的促进骨折康复的西药费用也占了较大比例,而通过辨证论治来调节人体的整体和骨折局部功能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故通过加强对几千年来中医骨伤古方的研究,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骨折早、中、晚不同时期的一系列骨和关节的康复产品,可提高中医治疗骨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提高中药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才能发扬光大中药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和特色。从调查的结果可见,虽然大部分住院病人都有使用中药,但中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中药治疗骨折的特色的流失。所以,首先要提高中医骨科临床医生对中药作用的认识,通过对骨科发展史中中药应用情况的整理和研究、交流现代中医骨伤名家的用药经验和体会等不同途径加强医生对中药作用的认识。其次,对中药在骨折治疗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临床应用中药的观察,明确中药在治疗中的作用、优势及不足,形成骨科医生使用中药的规范。还要提高骨科临床医生的中药理论知识,通过临床医生的师带徒、进修培训、专题讲座等,提高医生辨证应用中药的能力。还要加强中药煎煮和服用的管理,制定各环节的规范,以促进中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继华,彭太平.中医骨伤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2]史淑贤,林侃,苏友新.小议中医骨伤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J].福建中医药,2003,34(1):50.

[3]孙克民.新中国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