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例6篇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1

2016医院双拥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

做好双拥工作关键在领导。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各单位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今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列入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做好双拥工作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院党组明确规定,全院中层以上领导,既是双拥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双拥工作的实践报告者,在双拥工作中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对双拥工作重大事项亲自把关决策,重大问题亲自处理解决,重要工作亲自组织协调。组织安排好各项重点活动,同时做到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以保证双拥工作各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

二、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为增进广大干部群众对双拥工作的了解,使双拥工作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我们紧密结合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全院广泛深

入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增强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一是把国防教育纳入干部在职教育体系,结合 20xx年干部在职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对广大在职干部进行国防教育,使广大在职干部树立牢固的国 防观念。要求中层以上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宣讲国防形势,带头参加习武日等国防教育活动,以此带动全院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还要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国防宣传教育,扩大国防宣传教育的影响面和效果。二是以建军82周年为契机,抓好主题宣传教育。全市卫生系统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热爱人民军队为主题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内部网络等媒体及召开有关会议,集中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作用和新时期双拥的先进事迹,扩大双拥工作在本系统内的影响。

三、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我院每年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我院与75210部队卫生队结成军民共建对子,几年来不断完善健全共建制度,进一步明确共建责任和目标。20xx春节,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部队活动,通过召开军政座谈会、走访驻军机关和基层单位,进一步丰富双拥的内容,进一步增进军地军民之间的感情。组织对干部职工中的军属进行慰问,今年

八一恰逢建军82周年,我们将根据上级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共建活动。

四、着力促进双拥工作的政策落实。

我们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双拥工作的发展,对涉及到卫生工作的双拥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清理,不断完善,不断配套,努力用完善配套的拥军优惠政策为自谋职业的干部、随军家属和退休士兵这一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在双拥工作中积极发挥税务的职能作用。

五、动员全院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和支持双拥工作。要广泛开展行业拥军,调动和发挥基层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按照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要求,不断扩大双拥的群众基础,努力形成双拥工作整体合力,促进双拥工作的落实和各级任务的完成。

2016医院双拥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军政军民团结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系列讲话精神,我院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卫生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立足我院实际,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国防教育、征兵体检和优抚等各项工作。

一、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10月-11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中医医院双拥在基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大力宣传双拥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院职工融入到热爱国防、军民共建的热烈氛围当中。

(二)走访摸底、掌握实情(20xx年11月-12月)对已经结对的预备役二团官兵及烈士家属等进行走访摸底,摸清所需所盼,并将走访调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以帮助官兵及优抚对象解决困难。

(三)全面开展活动(20xx年1月-10月)大力开展专项活动,建立排忧解难长效机制,确定活动内容和共建项目。

(四)总结阶段(20xx年11月)对活动情况全面总结。

三、具体活动内容

1、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全体职工参观部队、感受部队艰苦生活。在电子屏幕打出拥军爱民、双拥共建标语,营造活动氛围。

2、帮助基层部队排忧解难。

一是针对预备役二团实际生活需要,我院志愿者服务队专项服务小分队每年春秋季节变化之际为官兵进行两次健康体检、并开展知识讲座及咨询服务。

二是在重大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歌颂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军队。拟定组织青年职工排演节目。组织男子篮球队,与官兵们进行友谊比赛。

三是紧密结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保护军事设施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宣传我院制定的有关拥军优属的各项优质优惠服务措施。拟定八一建军节之前与预备役二团官兵联合举行国防知识竞赛有奖活动。

四是门诊收费处、药房专门贴有烈军属、革命残疾军人优先等提示;广大职工对前来就诊的军人及家属一律优先照顾,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

3、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及时掌握官兵战士、烈士家属、困难军属等实际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带去慰问品等,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爱。

xx市中医医院

双拥在基层活动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

xxx 员: xxx 成

xx市中医医院

双拥在基层活动具体安排

4月-5月 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专项服务小组为预备役二

4月-12月

6月-7月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2

谈起南宁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南宁人对他们获得的荣誉会自豪地如数家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2000年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1-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抓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切有利机遇,按照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利用南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两近两沿”(近海近边;沿线沿江)的区位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城市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围绕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南宁建设展开,取得了斐然成绩。

富 裕 南 宁

――成果丰硕的“十五”

生产总值新增101.80亿元

财政收入完成100.22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50亿元

这是2005年南宁市为“十五”划上的圆满句号;同时,又划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南宁市由此成为全区财政收入第一个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城市。

“九五”期末至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77.94亿元增至722.66亿元,年均增长11.40%;农业总产值从137.79亿元增至191.07亿元,年均增长7.53%;全部工业总产值从241.73亿元增至489.71亿元,年均增长15.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从2.74亿元增至13.60亿元,年均增长37.77%;财政收入从36.46亿元增至100.22亿元,年均增长2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2.58亿元增至362.90亿元,5年累计投资1094亿元,年均增长26.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2.43亿元增至378亿元,年均增长12.22%。

“十五”时期是南宁市历史上投入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这5年,南宁工业及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改革改制不断深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逐年扩大,招商引资连年攀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焕然一新的城市

“十五”时期,南宁市委、市政府为了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制定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工程,即“136”目标。基本思路是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干道,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强化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塑造首府城市新形象,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格的现代园林城市,最终建成“中国绿城”。

在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工程、工业强市百亿投资工程、城建美市百亿投资工程、商贸活市百亿投资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推动下,南宁市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094.46亿元。2002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55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8项;2003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62.4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5项;2004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122.7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78项。2005年继续安排城建投资115.1亿元,安排项目112项。项目涉及道路桥梁、相思湖新区基础设施、旧城改造、重点公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堤路园、水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旅游风景设施、文化、体育、广场、会展项目、信息化建设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等22个方面。

作为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南宁在打造防洪堤工程上创出了特色,邕江两岸堤路园工程集防洪、交通、旅游、商业等功能于一体,把防洪与交通、防洪与城建、防洪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邕江堤路园的防洪标准已经达到50年一遇。

为了提升南宁市整体市容景观,南宁市实施了景观亮化工程建设。实施南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工程,建成了“中国绿城”精美“名片”的南湖南广场“名树博览园”;建成民歌广场、会展广场、五象广场等9个城市广场,建成了全长1.2公里的邕江一桥南岸江滨休闲公园、5城区游园绿地等项目;实施了民族大道、朝阳路等12条城市主干道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对全市11大片区的78户(单位)126栋楼宇以及91栋高楼装饰灯实施统一控制,达到了“白天看园林景观,晚上看灯光亮化”的效果。

南宁变化最大的地方,南宁人最骄傲地方,要数东。朱槿花造型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大型民歌广场、大地音符式的竹溪立交桥,森林般的南湖广场、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和办公区,现在的东已经成为南宁市最具现代气息的都市新区。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投入,南宁市配套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更好的改善;城市景观、亮化、美化、绿化程度极大地提高;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根本改观,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功能,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塑造了首府城市的新形象。

――令人鼓舞的开局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南宁市的“开放创新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开放创新”大讨论,全市上下围绕抓住“机遇”、正确处理好“九个关系”、努力实现“九个转变”开展了“百万市民开放创新建议活动”、“百万市民素质培训活动”、“百万农民就业培训活动”,以进一步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上半年,南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7亿元,同比增长14.9%;财政收入完成60.64亿元,同比增长23.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95亿元,同比增长31.4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亿元,同比增长13.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2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73元,同比增长17.81%。

文 化 南 宁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和信息中心,又是一个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等12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为构建文化南宁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建设“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的文化城市已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

――精心打造的节庆文化品牌

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因此一炮走红。她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化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为扩大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影响力,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节采取与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二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民歌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广西民间歌手邀请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了南宁向世界传递出的一张亮丽名片。

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全程承办,全额负担的做法,推动“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全新运作模式,实行在民歌节组委会领导下的专业公司经营与部门负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新的运作模式使民歌节文化活动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双赢的效果。

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在旅游.经贸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节庆文化带来的品牌效应,推动了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方面,仅2002年民歌节期间南宁市就接待游客22.8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988人次,全市旅游收入1.19亿元,形成了第四个旅游黄金周。经贸方面,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效果一届比一届好。4年来南宁市共签订577个正式合同项目金额达240.58亿元,还签订了214.97亿元的商品成交合同。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全面推介南宁市投资环境,推动南宁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舞台,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经贸盛会。

――不断健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南宁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其中市属3个,县属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其中市属8个(国家一级馆1个,即将建成城区图书馆5个),县属6个;全市127个乡有乡镇图书馆128个、村图书室496个,总藏书量120万册,专业公共图书馆总面积26729平方米;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城区、县级文化馆(现更名为文化广播电视站)12个,乡镇文化站128个;文物管理机构9个,文物保护单位133个,其中部级文保单位1个,省级文保单位16个,市级文保单位116个;现有文化经营单位2089家,其中电影放映单位31家,网吧763家,歌舞娱乐场所220家,音像经营出租单位913家,电子游戏室118家,录像放映34家,在册民间剧团10个。

――文化精品战略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南宁市生产创作了一批优秀精品: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先后荣获了全国舞剧比赛“荷花奖”金奖第一名,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并入围20038-2004及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大型古装粤剧《紫金锤》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2004年创作的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大型古装邕剧《龙象塔奇缘》上演后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邕剧《开泰新声》荣获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表演金奖;小品《张大嘴与李干部》荣获“第十届中国曹禺戏剧奖”、《灯下的女孩》获全国百优小品二等奖。舞蹈《姑娘不穿鞋》获“全国第十届孔雀奖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一等奖,群舞《壮族大歌》获“全国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独舞《网歌》获“全国第十届孔雀少数民族舞蹈赛”三等奖;创作歌曲《山歌牵出月亮来》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新歌政府十大金曲奖。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南宁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不断进步,推动群众文化迈上新台阶,群众文化的阵地网络、活动网络、队伍网络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群众文化的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小品《冤家路宽》荣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南湖南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南宁市按照“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以“创建文化先进市”为龙头的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结合文化工作阵地建设,打造一批有标志性的基础文化设施;结合民间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一批地方文化品牌;结合文化对外交流,打造一批文艺精品;结合机制创新,打造一个以高层次文化名人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人才小高地;结合文化市场管理,打造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庆产业为龙头,巩固发展传统娱乐业、音像业、电影业,培育发展新兴知识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民族工艺品业,基本形成产业的格局,不断提高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及年均增长速度,促进各类文化艺术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平 安 南 宁

南宁,简称“邕”,在古代属百越领地,建制至今已有1688年的历史。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分岭南道为东、西二道,岭南西道,治所在邕州(今南宁)。这是南宁作为省级政权驻地之始。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宁”由此得名。

――双拥模范城南宁

南宁有着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推动了驻邕部队的全面建设,已经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殊荣,成为南宁三个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南宁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坚持抓基础、抓基层、抓落实的要求,把争创双拥模范城作为军地双方共同创造的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军民共建富有成效,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军政军民关系融洽”为标准,着力在“巩固、发展、提高”上下功夫,以抓重点、抓难点、抓基础、抓落实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了双拥共建工作。

群众性创建活动多元化。一年来,全市军地各级积极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着眼基层、讲求实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

一是继续广泛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县(区)和“四个十佳”等群众性双拥创建活动。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南宁警备区联合对为南宁市双拥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7个双拥模范县(区)、2个双拥先进县、“四个十佳”、100个模范单位、99个先进单位和161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

二是各县区积极举办各类基层干部双拥培训班,增强基层的双拥工作意识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辖区部队服务,全市的窗口服务行业全部实行了“军人优先”、“军人优惠”、“军人免费”。

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等活动,积极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为主题的活动,全市共援建图书室38个,折合人民币171000元;并为北海舰队的“南宁舰”官兵送去了一辆价值15万元的汽车。

深入开展军(警)民双拥共建活动。南宁市军(警)民共建对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军民共同开展共建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积极开展“法制进军营”、“军民共建平安大道”、“军民植树”等活动;组织开展军民共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出现了军地互学、互教、互益、互促的良好局面;现全市共建单位共有670多对。各级党委、政府也积极组织开展春节、八一走访慰问活动,切实让驻地官兵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一年来共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播放国防教育专题片108场次,区、市、县(区)各级电视台报道双拥工作150余次;各级党校、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国防双拥教育课,充分依托国防教育基地(室)、纪念场馆、战争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等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

贴近实际、突出重点,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去年以来,南宁市各县(区)普遍采取“宣传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做、人才培养联手、问题活动联谊”等共建形式,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广大军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深入开展、富有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江南支行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本级、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兴宁区、武鸣县和宾阳县双拥办获得自治区先进双拥办称号,9名双拥工作人员获得自治区先进双拥工作者称号;市双拥办陈政生副主任被自治区双拥办推荐全国双拥工作“援建军营图书室”先进个人。

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安置随军家属就业作为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和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重要环节来抓。去年来,全市共为442名未就业随军家属申请了保障安置待遇,已发放生活补贴439120元;2005年,全市共安置部队转业干部380人、随调家属32人、退役士兵550人、退休干部63人;全市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金、补助金、抚恤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优待面达100%。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平均达到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驻邕部队及武装警察部队的广大官兵,视邕城为故乡,把邕城人民当父母,在完成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和新军事变革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南宁的各项建设和公益事业,广泛开展了“服务博览会,建设新广西”活动,积极支持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希望工程建设”、扶贫帮困、绿化造林、抗洪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宁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以创新精神抓好双拥工作的新理念,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双拥工作全局,坚持把服务国家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任务,把维护广大军民的利益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推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协调发展作为双拥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南宁市军政军民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大好政治局面。

――信息化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南宁市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的第一个应急联动智力援助项目,是2000年度、200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南宁市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的龙头项目,在此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分三阶段实施。一期工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于2002年5月1日在南宁市正式投入运行,是当时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该系统的运行、管理、指挥、协调工作。该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对公安110报警服务台、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和市长公开电话12345的统一指挥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向市民提供便捷的紧急救助服务。二期工程(非紧急救助平台:南宁市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2003年底建成,应对社会综合服务需求,全面整合了南宁市政府下属各部门已有的呼叫服务系统和南宁市电子政务,解决了现有公共服务缺少统一规划、各系统相对独立、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等问题。三期工程(南宁市重大灾害(难)应急联动系统)为城市重大灾害(难)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用于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

――平安南宁建设全面开展

南宁的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治安防范和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局势的能力不断增强。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取得新进展;开展了“大接访”活动,农民土地征收、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农村“三大纠纷”涉法涉诉等突出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和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有效遏制了刑事案件上升势头,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力做好“两会一节”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重要活动的成功举办。抓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事故防范工作成效显著,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下降了10%,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生 态 南 宁

――绿城

“中国绿城”是南宁最近10年打出的一张城市名片。南宁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坚持不懈地绿化城市。到1997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南宁市首次编制完成了《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确保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由“见缝插针”向“规划建绿”转变。而南宁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南宁市城市建设发展“十五”规划时,更是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绿城”的目标,为南宁市这由来已久的城市特色找到了发展的目标。

南宁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陆续对《南宁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修编,进一步确定了全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保证城市绿化用地可持续利用,城市生态保护、建设的规划调控和管理从建成区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绿地系统完善、绿量指标先进、特色鲜明、物种丰富、生态良好,园林文化精品荟萃,园林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目标,打造出“四季常绿绿满城,花果飘香香满街”的“中国绿城”新形象。

南宁市充分利用山、水、林等自然要素与城市的融合,创造自己独特的绿城特色。通过规划调控,给城市留下足够的开敞空间,构成绿化网络,使点、线、面的绿化系统浑然一体,城市众多绿色空间相拥,真正体现南宁“绿城”特色,创造出层次丰富、多姿多采的街道景观。同时,按照“大、精、深”的要求,加快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步伐,使南宁成为绿化系统完善、生态系统良好、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他们立足高标准、大手笔,注重生物多样性,大量运用了乡土树种,以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浓郁的亚热带风光。同时,还从“点、线、面”三方面着手,推进以青秀山、各大公园为标志和以城市主干道为骨干的绿色通道以及以单位、庭院、居住小区为面上的绿化美化建设。既重视对市内湖、溪、江的治理和保护,又大力采取“拆房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地、绿量和绿化品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总体上形成了层次丰富、多姿多采、生态良好的独特园林绿化景观和“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风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曾评价:“南宁的绿是特色,南宁创建‘中国绿城’不仅仅是单纯的栽花种草的绿,而是一个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通过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广义的‘绿’,这也是南宁的魅力所在。”

目前,南宁市园林绿化已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947.5公顷,覆盖率39.58%;建成区绿地总面积4127.5公顷,绿地率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市郊区森林覆盖率38.80%,全市森林覆盖率39.47%。南宁市已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相辉映,绿化、美化、香化、彩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南国亚热带地方园林特色和绿城风貌”。漫步南宁,随处可见绿树葱郁,绿茵遍野,一草一木皆是自然美景,映入眼帘的都是醉人的绿色风貌。夜晚走在灯光辉映的大路、街道和广场上,更突显出绿树婀娜多姿的风采,给散步悠闲的市民和夜游观光的游客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赏心悦目的城市风貌、花团锦簇的园林景观、流光溢彩的夜景灯光、心驰神往的南国风情。”是对“中国绿城”――南宁的真实写照。

去年底,南宁市委书记马飚在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绿城”的建设水平,按照现有市区人口每人种植一棵树的标准,今年要完成种植150万株树木的工作,尽快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的亚热带园林绿化景观,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快更好地推进首府开放型经济发展。

――卫生城

1989年,全国开始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1990年8月10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成立首府创建卫生城市总指挥部,全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在1995年12月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1998年,全区城市卫生检查,南宁市名列第一名,在1999年10月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2003年,新一届爱卫会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将新一轮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上。市委、市政府把改水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来抓,积极推广应用自来水和各类无害化卫生厕所。至2005年末,全市农村改造、新建卫生户厕累计46.14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68%。

2006年上半年,南宁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的标准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11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南发[2006]35号),从而拉开了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帷幕,目前创城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中。

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南宁市对邕江等主要河流的水污染进行防治,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了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

放眼南宁,青山碧水绕城走,半城绿树半城楼。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南宁因丰硕的城市绿化成果而屡获殊荣,199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8年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称号,2000年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奖”,2001年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诸多荣誉,无不向世人昭示,“中国绿城”南宁已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3

xxx镇位于田县城区西北部,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xx人,辖xxx个行政村。是县委、县政府和全县驻军领导机关所在地,现有驻军单位xxx个,其中正团级单位xxx个(县武装部),营级单位xxx个,xxx武警中队和xxx生产建设营。近几年来,我们镇党委、镇政府和驻军部队,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县双拥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社区建设和双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争创双拥模范新镇”的目标,拓宽思路,探索创新,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镇区”工程,镇区双拥共建活动蓬勃开展,营造了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镇区两个文明建设。三年来,我镇双拥工作曾多次获上级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确保镇区双拥工作高起点高效率运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关系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的一项大政策、大战略,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于田县城小,相对而言驻军部队多,联系广泛,镇区双拥资源丰富,双拥工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传统。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双拥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镇党委一班人认为: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工作,联结军地,涉及长远,关系全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镇区双拥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贴近社区、服务社区,把双拥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立足于这些认识,我们从本镇的资源优势和工作特色上,对镇区双拥工作的任务和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提出了“创建双拥模范新镇”的奋斗目标,并在双拥工作的运行机制上,突出抓了“三个坚持、四个到位”。

“三个坚持”是:坚持把镇区双拥工作,作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阵地,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积极为部队排忧解难;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推进镇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镇区的资源优势和驻军部队的政治优势、人力优势,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坚持把镇区双拥工作,作为本镇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双拥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四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不断调整和充实领导力量,坚持镇党政一把手挂帅,注重发挥驻军单位的骨干主导作用,发挥镇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作用,切实加强了镇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建设。广泛发动辖区各单位及村组与驻军单位结成军民共建对子12个,辖区共建对子40多个,保证了双拥共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性地开展。专门建立了镇区双拥工作站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实质问题,保证双拥活动的统一性、计划性和持续性。健全了联络员机制,保持联系渠道,及时沟通信息,形成工作网络,共商共议镇区双拥工作和国防教育活动,共建双拥模范城镇。

二是领导到位。始终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各部门和各村干部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制度。镇党政一班人每年都直接参与主持制定社区的双拥规划,全镇主要的双拥活动都直接参与、直接组织实施,涉及军民、军政关系的事项都直接过问处理,优抚对象和驻军的困难都直接协调解决。

三是措施到位。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镇机关各部门、各村的主要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和村争优创先、评比考核的主要条件、硬性指标,有机地把我镇双拥活动与各项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行了“一有三同步”的工作举措,即培训镇、村干部有双拥内容;镇拥军优属组织机构与村居委会组织机构同步组建;开展镇双拥共建活动与创建文明城镇同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同步开展。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我镇的双拥活动。

四是宣传到位。坚持做到日常宣传和节日宣传相结合,不仅基层村委会的日常宣传工作坚持不懈,每到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镇政府还集中组织宣传,造成声势,形成有规模的社会效应。坚持点上宣传和面上宣传相结合,点上宣传着重深度,面上宣传着重广度,镇上专门开辟了双拥专栏,及时利用媒体转递双拥活动信息,表扬镇内的双拥先进事迹,有力地凝聚了军心、团结了民心,形成了自觉拥军优属的教育环境。

二、选准载体,创新思路,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村镇”工程镇区双拥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赋予新的生机,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国防建设,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是时代赋予双拥工作的重大任务,也是我镇各单位、各部门共同的政治任务。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七一”、“5.31”重要讲话精神,在城镇建设上提出了创建“安全型、服务型、生态型、文化型、学习型、数字化新型城镇”的目标,在双拥工作上进一步拓宽思路,与驻军单位整体联动,围绕“创建双拥模范新镇”的目标,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村镇”工程,努力形成具有我镇特色的双拥共建新路子。

民以拥军为荣。我们充分发挥本镇双拥资源丰富的优势,多层次、高品位地深化社区双拥工作,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拓展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模式,弘扬新的特色,全面实施了“六进军营”工程。

一是村镇文化进军营。村镇文化是镇区工作的重要一环,部队文化也是村镇文化的组成部分,抓好村镇文化与军队文化的交融共进,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本镇特点,围绕创建“文化型”城镇,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村镇文化进军营活动。以乡村乐队为主,组织各村委会文艺宣传队,到部队进行歌舞专场和戏曲专场巡回演出,送戏进军营,目前已演出十多场;镇政府镇电影院为部队放映精彩影片,送电影进军营。利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积极举办军民书画、摄影作品展、歌咏比赛等特色活动,送文化进连队、进楼群、进家庭,广泛开展军民联欢活动,丰富了城乡居民、驻街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

二是体育联赛进军营。体育作为军民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安定、优化社会环境、增强军民党群凝聚力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镇靠近县城体育设施和资源丰富,全民健身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基于此,我们坚持把体育作为开展双拥的重要手段,经常组织开展体育联谊活动,辖区单位和各村委会定期、不定期与部队举办运动会、篮球、乒乓球、拔河等体育比赛;经常联系聘请专业体育人才辅导部队官兵和居民的健身锻炼,定期让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部队为官兵进行体质检测。今年来,辖区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联谊活动20次,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

三是社会服务进军营。坚持以人为本,为驻军部队搞好社区服务,始终是我镇双拥工作的重点。我们始终坚持以办实事、解决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建章立制、经济投入为根本保障,不断拓展城区服务空间,深入开展城区双拥实事工程。专门成立相关组织,对部队官兵和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实行上门服务,积极协调学校,为一大批部队子女解决入托入学问题;组织镇志愿者队伍为驻军进行义务服务,部队子女上学接送、作业辅导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组织美容美发店服务人员定期到部队营房为官兵义务理发;对烈军属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包家庭卫生,包服务照顾。此外,还开展了医疗、电器维修、洗衣、缝补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科技、法律进军营。我们在帮助部队解决训练、工作、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还根据部队战备训练的实际需要,适时把拥军工作向科技、法律拥军方面逐步转移,用社区的教育科技优势支援部队的人才建设和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用严密周到的法律服务,保障军事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官兵的正当权益。近年来,我镇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捐赠图书1万多册,依托县办学单位,为驻军讲授电脑、法律、财会、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作出了贡献。坚持把法律拥军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来抓,专门建立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咨询站,为部队官兵和军属维护合法权益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此外,还组织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送法进军营,帮助部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训。

五是送温暖进军营。围绕部队官兵的学习和生活需求,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几年来,我们积极协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村委会和农牧民,坚持逢年过节向驻街部队赠送食品、洗衣机、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方便了部队官兵的生活。同时,对我镇数名烈属,20名伤残、复员军人全面建档立册,镇各单位与特困优抚对象帮困结对,机关干部定人、定点、定责,把优抚政策落实到每一位优抚对象。

六是就业岗位进军营。安置军属难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党委、政府知难而上,高度重视,把军属安置工作作为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的一项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军属安置“三优先”原则,即就业工作岗位优先给军属提供;军属开办的城区服务项目,优先为他们办理手续,享受城区服务有关的优惠政策;辖区商贸企业优先让待就业的军属挑选岗位。今年来,先后在幼儿园安置3名军属,在柏林、建德大酒店中,安置军嫂6名。三年来,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措施,全镇累计接收、妥善安置了30名退伍义务兵,目前,有5人走上了县直部门、镇、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岗位,成为我县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军以爱民为本。驻街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与我镇建设配套联动,大力实施“六进村镇”工程,为我镇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治安服务进村镇。驻地部队义务为我镇训练治保队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参加居民小区的治安巡逻,建立了“重大活动联系、互涉案件联办、营区环境联防、处置突发事件联动”的军警民协作机制,创造了稳定安全的城区环境,居民的安全感大大增强。

二是卫生服务进城区。驻军部队坚持把维护城区的环境卫生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积极帮助城区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特别是配合创建十佳文明新镇,驻地部队为城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出车出人,清理垃圾,清除乱贴乱画,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城区环境。

三是绿化服务进城区。驻军部队积极帮助社区植树绿化、建设游园绿地、修剪草皮、浇水护绿,修建城区道路,实施军民共建路、军民共建游园活动,为建设绿色城区作出了贡献。

四是国防教育进村镇。驻军部队和镇各单位各村委会密切配合,充分利用闭路电视、黑板报、宣传牌、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采取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行报告会、座谈会,落实国防教育课和知识讲座,组织双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广泛深入地开展村镇国防教育活动,激发了城镇居民的爱国热情和应征青年报名参军的积极性,每年辖区适龄青年兵役登记率达到了100%,应征入伍人数均是各镇、街道最多的。坚持为辖区各单位举办国防教育课,为大、中、小学生进行军训、上军事课,组织学生过军事生活,增强了全民的国防观念。

五是扶贫帮困进村。部队官兵与我镇居民中的困难户、低保户、老弱病残家庭等结成帮扶对子40多对,定期进行走访,慰问“三老”,重点进行帮扶,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六是便民服务进城区。部队官兵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走进城区,组织便民服务队深入城区开展便民服务,帮助老人和烈军属做家务劳动,与城区居民进行联谊联欢,加深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三、几点经验和体会

双拥工作,是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下,开展镇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体会,抓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本镇实际条件,勇于探索,努力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拥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夯实基础,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形成格局上,下真功夫,特别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工作由务虚向务实、数量向质量、纵向向横向、单向向双向的四个根本性转变,构建起双拥工作的稳固平台和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双拥活动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虚功实做。拥军优属工作要从通常逢年过节的慰问、联欢活动为主要内容,转向为部队做实事、办好事为主,真正做到“部队的事就是镇政府的事,部队的困难就是镇政府的困难”,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动真情,办实事。

二是坚持军民共建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名副其实。军民共建活动要从形式上的单纯挂牌求数量,转向讲究实际内容,注重社会成效,做到抓硬件投入,重基础建设,年年有规划;结合时事,定期开展宣传教育、互助互学、联谊联欢等共建活动,月月有计划。

三是坚持双拥工作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形成全方位大格局,由点到面。双拥工作要从由镇机关单一的联系驻军单位开展拥军活动,转向基层村委会、城区所有单位普遍与部队单位建立广泛的横向联系,做到每所部队单位都与镇政府单位结成对子,不拘一格地开展拥军活动,使拥军活动有机地成为基层村委会、机关单位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4

今天,市双拥工作督查调研组到我县督查调研双拥工作,充分说明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县双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对我县双拥工作的整改、提高将起到鞭策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尤溪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对市双拥督查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把我县双拥工作及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双拥工作情况

20__年以来,我县的双拥工作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遵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基本要求,立足于“两个稳定”,致力于提高“两力”,加强“双向服务”,双拥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双拥工作水平

我县党政军领导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纳入两个文明建设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各级领导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评比。县委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林昌源亲自担任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主持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创模工作,帮助解决双拥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里制定了《尤溪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分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件件抓落实。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县委、县政府都召开双拥工作座谈会,军地领导欢聚一堂,共商双拥大计,共叙军民鱼水情谊,同时,县委、县政府领导还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听取部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不断加大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力度,军民国防意识逐渐增强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驻尤部队始终把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福建省国防教育条例》,宣传教育做到“四个列入”:即把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宣传教育内容;列入“四五”普法工作计划;列入党校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列入群众文体活动中,寓教于乐。在对象上突出“五个重点”,即:领导干部、广大青年、民兵、学生和部队官兵,县委和各乡镇党校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各中小学聘请驻军官兵为校外辅导员,普遍建立了学生军训制度。每年人武系统利用民兵季课教育落实国防教育内容,在基干民兵中开展了专题国防教育,县里每年年初都制定了国防教育实施计划和国防、双拥宣传教育计划,每逢国防教育日和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国防教育活动。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等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了全县军民的双拥观念和国防意识。

(三)、军地双方相互支持,互办实事蔚然成风

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把支持部队搞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菜蓝子”工程建设视为己任,积极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县政府在财政拮据,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拨给消防大队26万元,用于改善消防大队的消防装备;拨给武警中队18.5万元,用于伙食、医疗补助、营房整修、添置生活设施等,改善了部队的生活条件;拨给县人武部29万元,用于整修武器弹药库、购置民兵应急分队战略物资器材及民兵训练基地建设等。许多部门和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大商场、旅社、宾馆等都设置了军人优先窗口,为军人提供优先、优质服务。为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活动的通知》,我县成立了科技拥军领导小组,认真做好科 技拥军工作,切实提高支持部队建设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双拥工作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20__年以来,我县严格执行国家征兵政策,努力确保兵员质量,没有出现因政治和身体等方面原因而退兵的现象。两年多来,我县认真贯彻《军事设施保护法》,确保国防军事设施安全,辖区内无发生破坏军事设施案件。为切实做好我县的拥军优属工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尤溪县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分发到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执行。对部队随军家属我县严格按照《驻闽部队随军家属就业保障暂行规定》执行。

县人武部、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在完成自身战备军事训练的同时,积极支援地方建设,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县人武部派出干部20人次为六中、劳动技校、文公中学学生军训2400人次,组织干部职工、预备役民兵2600多人次参加森林灭火14次,面积达2700多亩,排除各类险情4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__”专项斗争,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深入街面库区,协助街面库区指挥部做移民的思想工作,组织官兵慰问县福利院、光荣院,捐款1.8万元,资助特困户、失学儿童。县武警中队派出兵力50多人次参加沙洲公园植树,绿化美化城市,派出兵力30多人次为县福利院、光荣院打扫卫生,派出兵力20人次执行“两会”期间的警卫任务,出动兵力64人次,为1200多名学生军训,组织官兵150多人次,开展义务劳动72次,协助公安局完成2次缉毒任务,成功抓获公安局B级通缉犯魏作建,出动兵力60多人次,搜捕杀人嫌疑犯杨书洋,派出兵力83人次,在国庆、元旦协助举行升国旗仪式,协助县汽车客运站维护“春运”秩序。县消防大队出动车辆80台次,派出官兵600多人次,为地方冲洗街道,挖排水沟,清除垃圾,出动车辆15次,派出官兵70多人次为地方百性捅马蜂窝15次,取钥匙82次,出警灭火116次,挽回经济损失320多万元,交通事故救援一次,救起1人,为七中学生军训1000多人等。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的赞歌。

(四)、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优抚安置工作上新台阶

我县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作为双拥创模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切实做到抚恤、定补对象准确,标准得当。两年来,全县共发放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抚恤金27.49万元;发放残疾军人抚恤金23.46万元;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补金155.9万元。为确保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县政府制定了《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我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拨出专款,使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在部颁省定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进一步改善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条件。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看病难问题,县民政局、县卫生局联合印发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卡》,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费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对义务兵家属实行普遍优待,20__年、20__年农村入伍的义务兵优待标准分别为2470元、2600元,城镇入伍的为1420元。达到上级的要求,两年来,全县共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99.56万元,对稳定军心、支持部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县加大退伍军人安置力度,通过实行系统包干和自谋职业、有偿安置相结合等办法,对4名转业士官、57名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妥善安置,农村退伍军人有93以上军地两用人才得到利用,较好地完成了安置任务,城镇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均按我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其生活费。对军队离退休干部,我们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每逢重大节日,县委、县政府领导都走访慰问,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为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县法院成立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县人武部成立了法律咨询站,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服务。

二、双拥整改工作整改情况

6月1日至2日,市双拥创模考评组采取听汇报、看工作现场、查各种资料、入户调查等方法,对我县双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考评,考评组在对我县双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县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明拥〔20__〕7号文对省、市双拥创模考评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县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领导高度重视,为认真贯彻市委常委〔20__〕33号会议纪要和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省、市双拥创模工作考评情况通报》(明拥〔20__〕7号)精神,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双拥整改工作,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双拥办建设。为充分发挥双拥办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促进双拥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健康的开展,县委议军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增加县双拥办人员编制1名,每年拨给双拥办公经费5000元。

二是进一步营造双拥宣传氛围。县人武部成立了“国防教育神州行”办公室,完成了城区固定广告牌的选址工作;县委议军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在城区入口处设立永久性双拥标语牌,拨给标语牌制作经费1.25万元。目前,已完成选址和设计工作。

三是加大县“双拥”工作资金的投入。为确保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补偿金的及时发放,县委议军专题会议研究,原则同意城镇退役士兵一次性安置补偿金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具体方案由民政局牵头,财政等部门配合提出并提交研究,改变了以往由接收单位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偿金的做法。

四是认真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闽政文〔20__〕345号)要求,县复退办对近年来未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清理,积极协调各有关乡镇、单位及时兑现一次性安置补偿金,维护部队稳定、社会安定。

三、下阶段打算

(一)、加强领导,强化双拥“创模”意识。切实把开展双拥“创模”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长期战略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观念,做到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 拥促发展;树立“大国防、大双拥”的观念,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不断提高我县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双拥”工作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把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列入县财政统筹支付范围,确保城镇、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持续达标兑现。

(三)、进一步强化双拥宣传氛围。结合“国防教育神州行”活动,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已选址的基础上,尽快设立宣传标语牌,进一步丰富双拥宣传的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双拥、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强化优抚安置工作政策的落实。我县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比例比省颁标准高9.25%,20__年我县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比例,确保自然增长机制持续、稳定、不间断执行;抓住机遇,力争将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对自谋职业退役军人的岗前培训和就业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制定的《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就业优惠规定》,建立相应组织,纳入城乡劳动就业工程。

(五)、强化目标责任,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双拥工作任务。认真按照年度双拥工作计划,努力完成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要在推行社区、“两新组织”双拥共建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双拥、法律双拥上有新举措,部队在拥政爱民“六大工程”方面有新成绩,推进我县双拥整体水平上新台阶。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5

世界航天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规模已相当可观。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航天工业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0多个,但在能力与水平上,各国的相互差距仍然很大。目前,世界航天工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国,以美国最为发达,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航天工业也相当发达,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航天工业都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美国的航天工业

美国的航天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庞大的科研生产体系,从事航天工业的员工人数近百万人,其中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约占到总数的近80%。美国从事与航天有关的研究与咨询活动的研究机构及学会等约有200多家。按照航天产品和导弹的总体、动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三大部分的主要承包商统计,约有370多家公司;如果将有关设备、仪器仪表、地面设备、电子元器件及原材料企业也计算在内,则为航天产品配套的公司有1000多家。美国大型航天和导弹公司大多从事航空航天业务,同时经营多种业务,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设计能力。

美国将空间开发与利用作为综合国力新的增长点,确立了发展空间能力为基本国策,不断加强国家对航天工业的协调,实施商业化空间政策,对民用和军用航天计划在技术开发、发射和服务支持方面进行最大限度的协作,并广泛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美国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航天与导弹工业管理体制。总统与国会为决策层,总统负责航天和导弹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国会进行航天和工业管理的立法,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的航天和导弹工业管理工作,并通过预算拨款和政策对航天和导弹工业进行宏观调控。国防部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计划层,国防部是军用航天和导弹的主管部门,NASA是美国民用航天活动的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并承担部分军用航空航天计划,NASA还与其它政府部门负责商业航天规划的实施。承包商(工业界)、科研部门、大学等为实施层。

美国在航天工业上的投资远远超出其它国家,2001年达到288亿美元,约占世界所有国家航天预算总和的75%。

到目前为止,美国不仅形成了庞大的航天和导弹研发、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不论是航天运载工具和航天器、还是各类导弹,均形成种类齐全、型号繁多的体系。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航天运载能力,拥有重型、大、中、小型等多种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只有美国的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投入使用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在研的及预研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数量最多时达到十几种;美国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技术发展成熟,目前领导和管理着庞大而复杂的国际空间站工程,数十个空间探测器探测了月球、行星和星际,各类在轨的卫星门类齐全。自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各国发射了5000余颗卫星,其中美国占了将近一半。

美国的航天和导弹技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其长期保持雄厚的航天工业基础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分不开。航天与导弹技术属于综合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需要以各专业技术为基础。美国十分重视国防技术基础的发展,国防部制订的15项国防关键技术,其中12项都用于航天和导弹的研发。而这些关键技术的绝大多数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二、俄罗斯航天工业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航天与导弹工业的科研设计机构和工业企业,保留了规模巨大航天与导弹工业的基础,以及雄厚的科研、生产、试验和应用能力。独立后,俄联邦政府给航天与导弹工业的财政拨款锐减,许多已列入航天与导弹计划的研制和生产项目被取消或推迟,航天与导弹工业受到巨大的影响。但由于苏联航天与导弹工业的庞大规模和坚实的基础,使俄罗斯至今仍然保持着一个实力仅次于美国、许多领域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航天与导弹工业强国的地位。

俄罗斯非常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在经费有限,航天与导弹发展规模缩小的情况下,突出保证国家航天与导弹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发展,继续保持重点航天与导弹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俄罗斯将核威摄力量做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保持和发展包括新型战略导弹在内的战略核力量,确保独立研制、生产先进战略导弹系统的能力。鼓励航天与战术导弹产品的出口,积极开展国际航天合作。

目前,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直接管理着从事航天与导弹系统及相关部件研制的研究设计机构和生产企业一百多家,另有航空航天局内外的45家企业通过合作参与航天器与导弹的研制生产,还有一些俄罗斯与国外合资的航天企业。从事航天与导弹研制与生产的雇员近30万。从独立后的1992年至2000年底,俄罗斯共进行了316次航天发射,先后发射了454个各种轨道的航天器。近5年来,俄罗斯平均每年约进行20~30次航天发射,发射数量大约是苏联时期的1/3。俄罗斯的航天产品包括各种航天运载器、卫星和深空探测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建立了完整的航天飞行控制与测量系统,开展了全面的航天应用与丰富空间科学研究活动,是美国之外全球航天产品最齐全、设施最配套的国家。俄罗斯已经形成种类齐全、产品配套的导弹武器系统。总体上说,在许多领域俄罗斯导弹武器系统在品种、技战术水平上都可与美国匹敌。

三、欧洲航天工业

法国是西欧第一航天大国,也是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航天大国。它拥有强大的运载火箭与航天器制造能力和类型较齐全、规模较庞大的导弹研制生产能力。法国航天和导弹工业的规模在西欧居第一位,从业人数和销售额均高居西欧各国之首。法国能独立或为主研制各种大型运载火箭,通信、侦察和对地观测卫星,较大型航天器以及各种类型的导弹,共研制过或正在研制约5个系列的运载火箭、约15种型号的卫星、3种型号的航天器和约60种型号的导弹,具备总体设计、推进、制导、结构、防热等分系统设计与研制以及电池、火工品等零部件研制能力。法国研制生产的各种运载火箭、卫星 、航天器和导弹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应用水平。其中,通信和遥感卫星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带头打破了美国对国际商业通信卫星研制市场的垄断,成为“阿拉伯卫星”和“土耳其卫星”的主承包商;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的性能基本接近或达到美国同类武器系统的水平。法国航天大型企业的基础雄厚、设备精良、技术先进,如在“阿里安”火箭总装车间拥有现代化的机器人、加工中心、CAD/CAM、数学仿真、模拟仿真等设备,其设计、研制、管理手段均非常先进。

英国航天和导弹工业的规模,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有比较配套的航天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研发、生产能力与水平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列。英国航天工业的研发和生产注重选择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是在对地观测卫星、小卫星和卫星软件等领域的研发、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力;在通信卫星技术领域的研发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能独立研发、生产卫星整星和探空火箭,但不能独立研发、生产运载火箭。英国虽然缺乏战略导弹生产能力,但在战术导弹领域,除了不具备独立研制生产巡航导弹的能力外,其它战术导弹不仅可以独立研发和生产,而且其水平位居世界先进行列,至今已经生产了30多种型号的战术导弹。英国的航天与导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每年战术导弹的出口贸易额达10多亿英镑。

德国近年来在航天器系统设计、制造、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许多领域的关键先进技术。在单、双组元液体推进系统,硅太阳电池及复合材料电池板,卫星姿控系统,行波管放大器,光学仪器,电火箭发动机技术等领域拥有世界一流技术。在大型运载火箭第二级液体芯级、液体捆绑助推器、上面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和火箭结构件的研制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德国具有应用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整星研制的能力,并拥有很高卫星制造水平,尤其在卫星太阳电池系统、姿控系统、光学仪器、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卫星单组元和双组元推力器及电推进系统领域拥有先进水平。德国近年来积极参与了欧洲阿里安4、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研制和生产,并自己研制了哥白尼德国邮政卫星。德国不生产战略导弹产品,研制的导弹产品主要有地空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等。

意大利航天与导弹工业规模在西欧排名第四位。意大利的航天工业在欧洲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水平,能够独立开发卫星系统和轻型运载火箭。在大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卫星平台、卫星通信高频技术、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卫星天线、远地点发动机领域位于欧洲前列。意大利作为主承包商研制的典型卫星型号有意大利卫星-1、-2通信卫星,阿蒂米斯先进中继和技术卫星,宇宙-昴星团卫星,米塔科学小卫星。与其他国家联合研制的航天器有多种型号。意大利目前作为主承包商正在研制维加轻型运载火箭;参加了国际空间站项目,承担了多功能增压后勤舱(MPLM)等重大项目的研制。在导弹领域,主要通过与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合作的方式研制生产战术导弹,产品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空地(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范文6

努力推动全镇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6年6月13日)

新城镇位于嘉峪关市东北侧,距市区约30里,因境内有古新城堡而得名。北与金塔县交界、东南与酒泉市果园镇接壤、西与峪泉镇毗邻。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有耕地23756亩。全镇现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2188户,8168人。近两年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993.4元和4612元。全镇现有优抚对象27人,其中:老复员军人11人,现役军人16人。近三年来,我镇双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郊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双拥工作指示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开展活动,扎扎实实推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的深入发展,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下面,就我镇双拥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强化领导责任夯实组织基础

多年来,我们把双拥工作作为全镇人民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保证了双拥工作的落实。2005年初,村级换届后,及时召开会议,重新完善充实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正副组长,武装部长、民政干事、村委会主任等十一名同志为成员,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全镇双拥工作形势,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双拥工作落实措施,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同时,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保证了双拥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近三年来,先后制定《新城镇爱心献功臣行动规划》和《新城镇拥军优属公约》。一是坚持双拥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涉及双拥工作的问题,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快办的原则,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做好工作,切实解决好双拥工作中的问题。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不管工作有多忙,凡涉及双拥工作的事,都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亲自过问亲自抓。凡每年的军事日、春节和八一慰问等活动,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的主要领导都积极带头参与。二是双拥工作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党(总)支部、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常开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双拥工作与社会经济工作协调发展;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考核,加强了双拥资源的整合及在基层的落实;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干部抓双拥的责任意识;纳入全民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三是制定了“八项制度”:党委议军会制度、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政座谈会制度、镇领导现场办公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总结表彰制度和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原创:全镇共建立了7个由村组干部负责的双拥工作服务小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有人负责的组织领导新格局。以上制度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使我镇的双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目标明确,保证了双拥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广泛深入宣传夯实思想基础

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重点,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当作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广省、市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的典型经验,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引导军民把市场与战场、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思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是坚持“一纳入、三结合”,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新城中学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每年5月份在全镇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每年受教育800人次,军营一日主题活动、请官兵做校外辅导员、开展军事讲座、举办军事夏令营、组织学生军训、开展“三防”演练等,坚持在活动中普及国防知识,形成军地双向互动。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每年的《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宣传日和征兵工作,结合各种会议,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国防知识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党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国防教育,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使官兵树立了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思想,不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的高效平台。根据现代高新科技媒体,信息量大,传递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有效拓展双拥工作的社会空间。在一年一度民兵整组及征兵时,组织民兵进行党史、军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利用元旦、春节和镇上每月三次的集市的有利时机,通过办黑板报、悬挂横幅、标语,搞好经常性工作和有线广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等活动。并制作出永久性的双拥宣传牌。去年“八一”前夕,镇妇联按照市郊区工委的安排,召开座谈会、文艺联宜活动,进一步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改革开放成果,农民致富奔小康和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三年来,这样多层次、多形式的互联宣传活动达到16次,使全镇人民和部队官兵受到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双拥教育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军民团结,夯实共建基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新城镇离驻军较远,但始终保持良好的双拥传统,军地双方互相支持,密切合作,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地方生产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是积极主动与驻嘉68243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每逢“八一”,镇妇联、团委慰问部队,为战士洗衣服、洗被褥310套,绣制鞋垫400双。编排反映部队文化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文艺节目,丰富健康军民联谊活动,通过联谊、联欢座谈会等形式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加深了解,密切了军民关系。二是心系鱼水情,为地方建设甘当尖兵。驻嘉68243部队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和希望工程,他们与我镇观蒲村小学结成军民共建对子,设立“三好学生奖励基金”,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捐款3000余元,书200册,书包、铅笔、排球、羽毛球拍等392件,为中沟小学购买一台价值2000余元的电视机,为学校选派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部队积极支援公益事业建设。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等工程中发扬了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全镇宽裕型小康、卫生、文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三年来,68243、68213部队为我镇绿化公路林带6公里,开挖树沟1500米,植树造林12000株、出动车辆20余台次,先后建成两条“军民共建林”,美化了环境,振兴了经济,受到全镇人民的爱戴和好评。

四、落实优抚政策夯实稳定基础

拥军优属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军心稳定,也是退伍军人、老复员军人后顾之忧,也是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优抚政策及法规的落实。对义务兵、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的定补、优待金、抚恤按标准发放,从无拖欠,做到了定补面达到100%,现役军人优待金落实达到100%。发放老复员军人定补金46006元,义务兵优待金72200元,三年来为15户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发放救济钱物1400元。并免除了现役军人有关的义务工,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复员军人全部减免。同时,每年春节、“八一”,镇上组织召开军属代表座谈会,征求军属对双拥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发给慰问品。我们开展各种活动形式,由镇团委、镇妇联、党小组、党员、团员与优抚对象结对子,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收、帮种、帮干农活、打扫卫生、技术指导、医疗保健等,投入人力80余人次,卫生院多次为11名老复员军人免费检查身体,对长期患病的马道德上门免费治病6次,免收医药费300余元。各村党支部、团支部与生产、生活有困难的义务兵、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结成帮扶对子,帮收、帮种、帮干农活、技术指导等,全镇共结帮扶对子11对,有条件的优抚户,镇农技站抽调5名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发展高效农业,总计达到80人次;通过帮扶,有的农户已初见成效,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快了小康建设进程。近年来,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农村退伍军人安置,镇党委、镇政府在军人安置上做了大量工作,截止目前,联系企业安置退伍军人12名,其他单位录用16名。同时,镇政府还鼓励和扶持退伍军人到二、三产业自谋职业,目前已有20余名退伍军人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开始从事以交通运输、商业等为主的二、三产业。

五、围绕强军目标夯实打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