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例6篇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1

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必须根据张掖市林业产业实际,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因地而异,一些地区着力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一些地区则重点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一些地区需优化和改进林业产业结构。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需要依照当地情况,明确发展前景,统筹规划。在规划前要实地调研,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社会的实际需求,让农民参与进来。同时,明确规划和发展的目标:一是推进多样化林业建设,使土地、空间得以充分利用,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最大限度保护适地适树林业生产潜能;三是实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建立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改善自然和居住环境,真正造福百姓;四是物种保护和林业生产密切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保证经济建设;五是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结合,使林业发展人文性充分展现出来。

2强化管理,保护资源

张掖市南连祁连山,北靠合黎山、龙首山,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张掖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林业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社会建设中,仍存在非法使用林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土地整理、开发建设等名义,将林地的用途随意改变;随意挖、移植树木,毁林造地;过度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基于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保护在推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文明乡村构建方面的意义,科学处理经济建设和林业资源、生态保护的关系,严格按照规划,审查社会建设用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必须守住林地红线。首先,要积极建立省、市、县(区)各级林业资源监管和检查系统,创建并完善各地区的林业资源档案。其次,推进林业资源立法建设,持续完善林业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最后,需要积极创新林业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政府预算购买服务路径,使社会企业组织参与到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资源保护等工作中,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

3应用科技,推进建设

要充分结合林业科研和生产,使林业科研组织的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依靠林业科研组织及林业高校的专业技术,选择适宜区域,创建林业科技建设示范区。通过示范去激励、引导广大林农,把先进的林业科技、发展信息及时地传授于林农。此外,重视GPRS、卫星遥感、红外监测等先进技术在林业发展规划、监测、控制、护林防火、濒危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紧紧围绕祁连山的生态问题,制定科学的恢复治理方案,做到分类整治,推进基于“3s”技术的数字林业建设。同时,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林业发展必须基于社会需求,重视创新,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加快智慧林业的创建,建立林业产品电商平台、林业资源实时监测系统、林业建设金融平台以及农村林业政务平台。

4提升意识,加快发展

现阶段,环境治理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让全民建立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保护意识,强化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理念,进而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促进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宣传,让广大农民能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建立正确、科学的林业发展观和生态观。张掖市农村人口比仍较高,土地资源丰富,农田、山地不单单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受人们生活、生产影响的重要污染源。应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引导农民建立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践行。

5重视创新,特色发展

张掖市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不同,基于多元文化背景农村的习俗也是多种形态。所以,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对于特色农村,尤其是离城市近的农村地区,应充分结合乡村风光、农村文化,重点建设观光林业、生态旅游林业。如此不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的去处,还是新时期林业产业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有助于生态环境建设,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

6加大投入,灵活融资

为实现农村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大投入,适度开展规模经营,构建家庭林场,培育新时期职业林农,引导广大农民通过股份制、转包、转租、互换等方式,实现林地、林权的合法转让。基于此,需要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林业建设保险范围及类型,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应创建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探讨排污交易权、资源利用权等补偿方式。此外,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积极组织碳汇造林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气象因子;影响

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针对对象,且目前露天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象因子等的影响,一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的农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1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气象系统减灾

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下,农业生产更易遭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气象在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出口贸易,同时对于动植物检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土壤、气象等方面的灾害却无法处理,而全面的农作物医疗系统就需要农业气象研究的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减轻当前的农业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系统效应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损害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下降,同时损害人类的利益。正确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农业污染以及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目前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在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农业生态建设与气象系统的协调发展

2.1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要对于当前的农业气象观测站设置情况进行改进,扩大农业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同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观测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系统建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建立林业生态气象站,在工业区与农业区的交界的地方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等,气象站的监测指标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监测需求相适应,同时气象观测站与环保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要避免重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加强联系,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气象部门要注重新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农业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而各地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气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课题,包括农作物检疫、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等。例如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种植地区的气候差异马铃薯的发病时间以及病害严重程度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发病时间较多集中在发育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北方地区发病时间大多在成熟期且发病率低。气象部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要加强研究,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加强农业生态以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系统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农业气象参与生态建设要求相关人才同时具备农学、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相关院校应当通过专业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该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气象与农业生态建设的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态气象理念来推动自身研究的进展,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2.4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又会对农业气象产生反作用。

作者:李宏伟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3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30万km2,占国土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有570个贫困村,其中460个分布在山区。目前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2300万人口尚未脱贫。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寻求山区经济发展最佳模式,振兴山区经济已成为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山区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2.我国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口绝对过剩,而全国耕地面积由1949年1.45亿公顷降至1.22亿hm2,人均耕地0.094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秦巴山区的云阳县人口由1958年的63万增至130.47万,人均耕地由0.11hm2降至0.06hm2,土地已负荷超载,远于临界状态,这必然带来粮食短缺。在山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就不能保持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南方山区人均耕地仅0.062hm2,人均粮食335kg,基于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型考虑,设定山区农业总能力为常态,将粮食增长率()简单表示为:

=f(x)

同理可以构建人口增长率函数,分别以fx和fp来表示粮食和人口增长函数,在一定的年度内,若fx≥fp,则山区粮食增长是持续的,若fx<fp,则山区粮食就不能保证持续供给。因此,控制山区人口恶性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走周年立体栽培,开发荒山资源发展木本粮油是解决山区粮食短缺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重要途径之一。

2.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森林状况经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林园建设,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13380万hm2,覆盖率上升到18.5%,全国因建设、病虫害、山火每年损失林地41万hm2。国家林业局曾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26个县调查,森林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5%,四川泯江上游50年代森林面积7400km2,覆盖率32%,到90年代末只有4670km2,覆盖率下降到20%以下,该流域植被破坏后,山地环境稳定性下降,致使松潘、汶川、黑水等县河谷地带变成干旱河谷。三峡库区的云阳县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遭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cllicornis (f.smith)〕危害,成灾面积1435hm2,出现大片死树。有的省市森林逐步在消亡,覆盖率太低,青海省<1%,宁夏1.45%,黄土高原6%,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结构破坏,山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而带来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加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km2,占国土面积37.1%,每年损失耕地6.7万km2,流失土壤泥沙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太行山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72%,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粮食生产,加剧了山区贫困。

2.3土壤退化,石漠化严重

山区植被破坏后,必然影响土壤肥力。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广布的坡耕地土层变簿,加之滥用化肥,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退化。如武陵山区以东,土地面积69.27万km2,耕地面积892万hm2,土壤贫磷化365万hm2,占耕地的40.9%,土壤贫钾化占29.9%,土壤水分不调占27.5%。土壤退化后,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了粮食增长。

我国是喀斯特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344.5万km2,占国土面积1/3。其中裸露型岩溶面积90.7万km2。近几十年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特别桂西北、黔东南地区近10年来以91万hm2扩展,土地石漠化后成了不茅之地,植被难恢复,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人口增加,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

2.4山地灾害频发

山地灾害是在一定地质基础上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和雪崩等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2008年9月24日北川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2010年“8.8”甘肃省舟曲县久晴遇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链和堰塞湖灾害链,死亡1765人,财产损失惨重。我国频繁的山地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惩罚。

3.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改善贫困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振兴山区经济,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wced),是我们未来共同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战略上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开展以绿州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性开发山区资源,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走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道路,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培植节约资源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

森林是绿地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

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滞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茂粮丰、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平治梯田(土),因地制宜种树植草,封山育林,绿化荒山,把林业建设放在山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千丘乡为例,1992年人均收入1820元,近10年来,全乡3100hm2荒山承包给农民栽植油桐(alenritis fordii)、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山楂(cratae guspinatfda)、油茶(camelliaol ifera )、金银花(lonicrera japonica)等经济林,对25o以上坡地种植生物篱笆(liyinghcolge)植物,如苜蓿(medicago linn)、黑麦草(ldinm perenne l)、苦蒿(artemisia ammual)等,扩大坡面利用系数,使全乡60%的荒山得以绿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40元,粮食345kg,农民开始走向富裕,实现了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运行。

3.2推行农林复合经营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山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有效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它是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ical)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生产组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林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系统的作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桐(油桐)粮间作、果粮间作,或者林下养鸡、养羊等立体种植模式,各地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

3.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山区经济

为了解决目前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比较利益低与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国际化是我国山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交流,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带基地,通过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等科技手段,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联合经营。把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新型路子,结束农业长期供应原料的历史,这是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4开发荒山资源,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

我国南方山区有6666.7万hm2草地,北方有许多草地也分布在山区,这些荒山草地要合理利用,要以草定畜,推行圈养,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节粮型草食牲畜。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产品实行深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及云贵山区属亚热带气候资源,要因地制宜发展柑桔、油桐、茶叶、核桃、板栗、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3.5发展庭院经济

我国有3亿多农户,村宅占地666万hm2,户平0.027hm2,靠近农户,便于管理,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茶园、花卉园、畜禽园和建立沼气净化池,既增加了有机肥源,节能减排,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城市人民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正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 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 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 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3期35页。

[2]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1期32页。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5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区域发展效益、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更是衡量区域承载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

一、保定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定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建筑、采矿、造纸等产业排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期,保定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严重超标,长居全国前十,保定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社会,随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业生产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了面源污染、过度开采、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河流及地下水水量减少等问题。

同时,城镇化进程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而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匮乏,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城镇污染进而向周边农村转移,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升级,部分污染企业转移搬迁到农村,这些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污水、废气直排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2.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

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限制,多数农民在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抵御病虫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湖泊富营养化,土地板结,农产品污染及质量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农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或把田头、路边、河道当做天然垃圾箱;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随意排放到河流和农田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长期以来重城轻农,对农村环境保护扶持力度较小,难以从财政渠道获得专项建设资金;因其公益性特征,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正是农村环保资金的匮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少,科技水平低,缺乏经济实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一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环保秩序差。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用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政策和技术等条件与之配套。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以意识提高为前提。环保部门可以将环保成效与农民收入相结合,开展生态环保知识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打击违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不予办理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将环境可持续目标加入到地方干部的考核中去,改变唯增长论的政绩观。

2.加强投入,确保资金支持与技术扶持

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筹资机制,可以通过对污染大户缴纳税金、罚款,社会捐助,民间集资,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资,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等机构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环保资金的利用效率。

大力扶持农村环保科技创新和推广。开发研究资源节约、新能源利用等环保技术,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如净化污水技术、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废物资源化再生利用,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建设规划

首先要加强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园区布局。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并按企业规模与类型,建设相应的“三废”处理设施。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

其次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未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在环境监测、统计等工作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甚至根本没有监测和统计资料,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因此,环保部门应抓紧研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特点的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检验与预警机制。

4.建章立制,努力走生态农业之路

首先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立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的法律保障。目前已颁布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应继续加以完善,尽快制定一些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加强环境执法,重点抓好秸秆禁烧,畜禽养殖以及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督工作。

其次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倡导走生态农业之路。根据当地农村生态环境与产业特色,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村向生态文明转变。积极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促使农业生产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第三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备有专业水平的环保专职人员,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做到农村环保有人管,环境问题有人抓。

参考文献:

[1]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科学之友,2011(12).

[3]浅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范文6

关 键 词: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2-0063-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是以低技术含量和高投入(包括劳动力的投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特征的“一低三高”粗放型增长模式。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和发展绿色生态型新农村,走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乡村集聚地。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研究农村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探讨农村自然生态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在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经济、环境、文化、法治的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1]。

(二)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以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以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2)以绿色生态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等农村生态产业[2],强调农村经济的高效而不是高速,以实现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3)以生态环境的优化为重点,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村容规划、乡镇企业发展、能源的循环利用上运用生态系统学、循环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实现居住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居乡村。(4)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为目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强调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强调在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唯经济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转向兼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就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绿色生态整体效益,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生态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的建设,实现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具体来讲,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就是把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经济理论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框架中,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旅游农业、生态乡镇工业和生态产业园区等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2]的原则,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传统农业精华,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在充分运用已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旅游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达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观光旅游的目的。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因此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经营思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在有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农村发展生态工业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3],按照生态产业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生态工业园区。

(二)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模式

绿色生态环境模式是以农村、农民、农户庭院为依托,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为纽带,通过改厕、改圈、改房、改水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农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形成农户层面上的物质利用、能量转换和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农村庭院配置模式、村落整体规划、排污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设施管理技能、综合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卫生与环保知识的普及等,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

(三)农村绿色生态制度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实际上是制度的全面生态化,是基于农村生态效益的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公共性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内部性矛盾,围绕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和污染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安排[4]。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在于规制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其模式的建设主要包括:(1)农村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用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来协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乡镇机构、乡镇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医疗制度、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农村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全面生态化。新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都要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四)农村绿色生态文化模式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社会精神面貌、人类行为的规范以及生产消费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观念,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对农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环境行为按照绿色生态型的原则进行规范,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提倡废旧物的二次回收循环利用[5],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三、建设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一)在农村社会中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绿色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的实质是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农村必须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调整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型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

(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是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基础。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等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要循序渐进,既不可搞事事盲从的生搬硬套,也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要因地制宜定方案,坚持不懈抓落实,逐步完善村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建设小康生态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地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加大农村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生态政策、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村

绿色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不仅要有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基础,还必须有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生态政策、生态制度的支撑。广大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意识、文化还相对滞后,因此,一方面要制定类似于《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药环境安全管理条例》等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宣传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绿色生态观念、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题,是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态文化进步基础上的绿色生态经济、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制度、绿色生态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一方面的缺少都将影响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农村、农业、农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但是,理想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也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不同的模式类型,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并有所侧重。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旧村改造、新村规划的契机,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绿色生态产业,逐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的同步发展。

注释:

①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绿色生态环境模式、绿色生态制度模式、绿色生态文化模式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统一体,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邹君.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5):19~21.

[2]孙新章,成升魁,闵庆文.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 86~89.

[3]朱跃龙,吴文良,霍苗.生态农村――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J].生态经济,2005.(1):64~66.

[4]来亚红.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