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知识范例6篇

计算机系统知识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1

关键词:Excel;VBA;考试系统;无纸化

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一种能力,所以现在的各级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的公共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纸质试卷测试,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便用Excel VBA设计了一个无纸化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自动抽题成卷、自动阅卷的考试系统。

1.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Excel是Microsoft Office 家族成员,它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方便的表格式数据综合管理和强大计算统计分析和图表功能。此外,Excel的强大功能还在于它提供的宏语言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简称VBA)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的编程语言,由于其在开发方面的易用性和具有强大的功能,它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二次开发平台。

2.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的主要三个功能模块

(1)登录模块:学生和教师通过不同登录路径。学生进入考试界面,教师不光可以进入考试界面还可以查看评分情况,并可以修改题库内容和学生的信息。

(2)自动抽题:该模块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题传送到“测试题”表中,并将所抽取题目的标准答案传送到评分表。

(3)自动评分:学生所选择的答案传送到“评分表”中和标准答案对比,自动判断对错并给出分数。

2.2 系统功能的实现

新建一个Excel工作薄,本系统共有四个工作表,四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测试题”、“评分表”、“题库”、“学生信息表”。

2.2.1自动抽题模块的设计

“题库”表的作用是将所需的题目输入其中,“题库”表A列填充题目序号1、2、3、4……,B列每一个单元格对应序号输入题目(包括选项,设定一定的列宽),C列是对应题目的标准答案。

在Excel中打开Visual Basic编辑器,在VBE环境中插入两个用户窗体,一个命名为“选择题量”,并加入两个单选按钮和两个命令按钮,如图1所示。

图1

另一个窗体命名为“进度条”,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题量”窗体的设计可以选择50题目和100题两种不同的题量,在选择题量后按“确定”按钮将自动抽题,其相关语句如下:

(1)不同题量的选择设计

选择不同单选按钮后将选择不同题量和不同的考试时间。

If OpBton1.Value = True Then f = 0              '当50题被选中时

   If OpBton2.Value = True Then f = 1           '当100题被选中时

      Select Case f

        Case 0

          e = 50:t = 20                      '被赋予50题和20分钟

        Case 1

          e = 100:t = 45                     '被赋予100题和45分钟

End Select

(2)填充序号和引用答案设计

根据题量对于“测试题”表和“评分表”的A列都填充与题量相等的序号,同时“评分表”的B列引用“测试题”表中答案列(C列),以便学生答案传送到“评分表”的B列,抽题时所抽题目的标准答案将传送到“评分表”的C列,其相关语句如下:

  Worksheets(""评分表"").Columns(""s:t"").ClearContents   

      For d = 1 To e

        Worksheets(""测试题"").Cells(d + 2, 1) = d  '给“测试题”表填充序号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2

针对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楚,计算机和财经管理知识培养厚此薄彼的问题,构建了培养具有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的知识框架。根据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建立培养这种能力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合理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科学设置将有效提高学生解决财经领域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关键词:财经院校;计算机科学;综合能力;课程体系

0引言

当前计算机学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计算机专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历史上看,计算机学科发展早期,数学、逻辑、电子学、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基础知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编译技术、操作系统、程序设计与程序语言、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20世纪80年代,并行与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新的学科内容。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学科内涵和外延又发生了深刻变化,数据科学和智能技术在计算机学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将这些变革性技术纳入其中[1]。作为财经类院校中的计算机学科教育,与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计算机学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具有鲜明的管理、金融和财经特色,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经济、金融、管理和会计等领域的工作。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学科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楚的问题,一些院校遵从通用的计算机学科培养方案,忽视财经类背景知识,而另有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财经管理类课程过多,弱化了计算机核心知识体系培养,这导致了学科重心严重偏移,名不副实。因此,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教育不能完全照搬综合类或理工类院校的计算机培养模式,而应该平衡计算机与财经两类知识结构体系的比重,结合当前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学科培养方案,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适合于各类应用领域,包括财经金融领域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1财经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毕业生大多从事财经和管理领域的IT工作,例如银行、证券、保险、咨询、IT公司、事业和政府部门等。这些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⑴计算思维能力[2-3]:形式化、模型化描述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用计算机求解一个问题之前,程序设计者的头脑中已形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处理逻辑和方法。

⑵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建立系统模型,分解解题步骤,分析并优化算法复杂性。

⑶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求解问题,设计程序执行过程,用软件或硬件实现。

⑷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从系统的全局看问题,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实现系统级优化。

⑸财经系统理解能力:掌握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财经系统的运作过程,特别是对其IT系统运作原理的掌握。学科基本概念涉及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其中计算机学科重要概念有:时间排序、空间排序、复杂性分析、安全性、一致性与完备性、重用等;财经学科重要概念有:稀缺性、机会成本、公平性等等;两学科的共有概念有:问题抽象、效率、分层结构、折衷策略、形式化模型、演化等。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这些共有概念对计算机和财经的综合能力培养意义深远。对这些概念简析如下。①时间排序。以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进程同步和资源调度,时间序列在财经领域中也应用广泛。②空间排序。表示局部性和近邻性的概念,可进一步分为网络拓扑和存储空间等物理性空间、软件的耦合和内聚等概念性空间。③复杂性分析。度量不同数据规模、问题空间和程序规模,是算法性能度量的重要指标。④安全性。软件和硬件系统在异常和攻击性环境下的安全性保障,如系统承受灾难事件的能力。⑤一致性和完备性。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和可靠性等概念。⑥重用。所采用的技术和系统可在新环境下继续使用。⑦问题抽象。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抽象描述,用之对具体问题恰当表示。⑧效率。对空间、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消耗的度量,在计算机系统和财经管理系统中均需重点考虑。⑨分层结构。在处理复杂事物和系统时,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相邻层次之间交互,避免跨层操作。这种结构在计算机领域的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企业管理中的分级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⑩折衷策略。在多因素组合问题中难以求得最优解的情况下,通过多因素间的折衷方案获得次优解,这是求解现实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如算法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折衷,金融投资中收益和风险的折衷等。11形式化模型。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特征化、可视化,这是计算机问题和经济金融问题求解的最典型方法。12演化。系统对用户需求和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系统随时间演化或进化的能力。13稀缺性。表征资源的有限性,例如调度算法中的资源受限性和经济领域的投资组合问题。1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15公平性。在计算机中的进程调度和经济社会中财富分配方面的重要概念。要掌握这些概念,需要用到的典型方法有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①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形成解释和判断;②系统科学方法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力争系统的整体优化。一般遵循整体性、动态、最优化、模型化等原则。

2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成。①普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等。②专业教育。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专业实践训练等。③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在财经院校中,加强普通教育中的“经济管理”部分,重视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培养。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4](简称“计算机教指委”)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5]分别对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例如计算机教指委将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共14个知识领域,132个知识单元,总计560个核心学时,其中的知识领域对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将二者归纳总结成表1所示(前4列)。财经类院校需要学习管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课程,因课时限制,无法全部覆盖计算机教指委和ACM推荐的知识领域。我们的思路是:计算机核心课程保质保量完成;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关系不够密切的知识可合并讲授。例如财经院校偏重于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数据处理等课程,因此可考虑减少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人机交互、信息安全、并行与分布式系统、软件开发基础等课程内容,将其基本知识融合于其他相关课程。例如,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是云计算、大数据、C/S系统、B/S系统的基础,可在基于平台开发和软件工程课程中讲授。另外,增加了管理科学、经济管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领域知识,以突出财经院校的特点,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分布如表1所示。

3财经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

知识体系只是一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要实施这个框架需要合理建立该学科的课程体系。根据以上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结合院校特色,本文给出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个性化培养课程、课外学习与实践等五个知识模块构成,可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背景知识(管理、经济学)模块、原理知识模块、技术知识模块四个部分。值得说明的是,与理工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应重视开设实验性课程,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⑴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文史哲学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

⑵学科共同课。强调信息类专业的硬件、软件技术基础以及具有财经特色的管理经济基本理论,主要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导论、财务管理、运筹学、普通物理、计算机理论算法与复杂度等。

⑶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思路、方法和工具,主要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⑷个性化培养课程。从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的角度开展,涵盖管理、财经、计算机多领域交叉类课程。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及实践、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决策仿真、会计学、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Web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⑸实验和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重视实验课程建设,建立综合实验集成平台,将学生学习的各阶段课程通过实验环节建立起一个有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包括: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机器学习实验等。

4结束语

本文综合借鉴了ACM和计算机教指委对计算机教学的指导意见,平衡计算机和财经类课程内容设置,较系统地梳理了财经院校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构成,探索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之间的共性概念和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经多年教学结果发现,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本文提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及其课程体系,为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在今后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建立财经领域的问题库,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财经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锰,左建安,陈雅.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J].图书馆,2015.4:90-95

[2]putationalThinkingandThinkingaboutComput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3:33-35

[3]蒋宗礼.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11-14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2015-8-20].shtml.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3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六)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4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5

[关键词]语义Web 人机协同 知识处理

[分类号]G354

1 引言

知识处理的两大智能体――人和计算机具有互补的优劣势。但是,目前的知识处理研究中缺少人机协同视角的研究。知识处理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两类,即人工智能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知识管理视角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学派,即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其中,知识管理的技术学派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侧重于对显性知识的处理;知识管理的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处理;虽然知识管理的综合学派开始认识到人和计算机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尚未对两者的分工与合作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语义Web的出现降低了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难度,为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语义Web是传统Web的一种延伸,其所有数据均被赋予规范的含义,以便于人机合作完成数据处理任务。因此,语义Web的出现为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面向计算机理解的知识表示方法,并对知识表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要求知识表示的正确性和充分性,为解决当前计算机知识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非面向计算机的知识表示和缺少对计算机知识处理的前端控制提供了基础。

人机协同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于语义Web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系统工程、知识工程、机械工程、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人机协同的重要性,提出了各自的人机协同理论。国外比较典型的人机协同理论有:斯坦福大学Lenst和Feigebaum的“Man-machine Synergy Prediction知识系统”、Colgate和Peshkin的合作机器人;在国内,系统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家钱学森、顾基发等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和“人理-物理-事理方法”、崔霞,戴汝为等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人工社会”、机械工程领域的学者路甬祥和陈鹰等提出的“人机一体化”理论。上述理论研究为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提供了如下启示:①人与计算机的优缺点是可以互补的。人在处理开创性、主观性、非结构化、非程序化问题,在适应环境、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高于计算机;计算机在处理重复性、客观性、结构化、程序化问题,在数据运算、信号处理、数据记忆方面的能力高于人类;②研究人机协同的主要目标是在具体实践中,将人和计算机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取长补短,共同感知、学习和决策,相互理解、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共同组成一种“超智能系统”,达到人或计算机都无法独立完成的效果。

2 语义Web知识处理的特征

语义Web知识处理的特征是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研究的基础。相对于传统Web,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2.1 以知识元为基本单位

传统Web知识处理是以整个网页或网页中的某个部位(如标签、文本框、框架、层等)为单位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语义Web中知识处理的单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语义Web支持以“知识元”(Knowledge Element)为单位进行表示、检索、推理和抽取知识。知识元是指被认为是知识的最小构成的单位,是不可再分的知识元素。语义Web采用“对象-属性名-属性值”组成的一个三元组陈述来描述一个知识元。因此,知识的检索、推理、抽取和发现等操作既可以知识元为单位,也可以知识元组成的知识片段为单位。

2.2 知识元可被计算机理解

传统Web内容的表示主要采用以HTML为核心的知识表示技术,强调人的可阅读和可理解性。语义Web中的知识表示以“机器可理解”为主要目的,兼顾知识的“人可理解性”。语义Web知识表示方法的计算机可理解的基础是知识元的计算机可理解。语义Web采用RDF Schema(或OWL语言)表示领域本体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RDF(或OWL语言)表示具体知识元,并在知识元与领域本体知识建立关联,从而实现了知识元的计算机可理解性。

2.3 知识元间的关系可被计算机理解

超链接是传统Web知识连接的主要方式。超链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用户的浏览行为,是面向人的使用。由于超链接中缺少必要的语义信息,计算机无法理解传统Web中的知识联网关系。因此,传统Web知识往往被应用程序所控制,在数据之间缺少计算机可理解的联网关系。语义Web采用命名空间(Namespace)、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元素之间的嵌套关系、指定元素(如、、等)为表示知识元之间建立了计算机可理解的互联关系。

2.4 知识规则系统可被计算机理解

与传统Web不同的是,语义Web中增加了计算机可理解的规则系统。语义Web的规则推理机制为基于语义Web的知识挖掘、推理和验证操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知识的机器可理解性。通过逻辑推理,不仅可以对语义Web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而且还可以推理出新知识。DLP、RuleML和SWRL等语义Web知识推理语言技术的出现,将规则系统以计算机可理解的方式放入语义知识中,为知识挖掘、推理和集成提供了基础。

2.5 重视知识处理中的前端控制

传统Web知识处理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知识表示的计算机不可理解性以及对知识处理流程中的前端控制的忽视。传统Web对前端控制的忽视导致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存放到计算机系统中,缺少必要的语义信息和一致性检验,进而造成传统Web中知识本身的质量过低和计算机智能处理成本过高。语义Web重视人在知识表示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知识表示的规范性、计算机可理解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减少垃圾信息被输入到计算机的可能,从根本上降低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难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义Web的面向计算机可理解的知识表示以及知识处理流程中对前端控制的重视,降低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难度,使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基本满足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需要,为人和计算机协同完成知识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平台。

3 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及其流程

人机协同理论为知识处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方法论。语义Web技术的出现为这一方法论提供了最佳实践平台。为更深入了解这一方法论,需要分析如下五个基本问题以及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流程各阶段中的人机关系。

3.1 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需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为什么要研究人机协同知识处理:从语义Web知识处理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语义Web技术的出现降低了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难度,使现有的知识工程研究基本满足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需要,为人和计算机协同完成知识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实现平台。

・什么是人机协同知识处理: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是指在知识管理,尤其在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过程中,强调人与计算机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人对知识处理前端控制,降低计算机知识处理的难度,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寻找最佳的协同状态,推动在知识的创造、表示、存储、检索、推理、验证、抽取、再现、集成能力上超过人与计算机的“超知识处理系统”的出现。在这种超知识处理系统中,人与计算机共同感知、共同决策、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完成知识管理任务。

・如何研究人机协同知识处理:以系统工程、知识工程、机械工程、心理学领域的人机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语义Web为主要实现平台,强调人机协同知识处理中人的前端控制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人与计算机在知识管理中的不同优势,寻找影响知识管理实践的人机协同关系的主要变量,并通过这些变量的控制实现知识管理的最优化,最终达到知识生态系统的建设目的。

・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的最佳实践环境:相对于其他知识管理环境,语义Web是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的最佳设施和首选突破口。语义Web的面向计算机可理解的知识表示方法和知识处理前端控制基本满足计算机运用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来实现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的需要。

・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中的人机协同关系:在语义Web知识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人与计算机的协同关系有所不同。在每个阶段,人与计算机的具体分工和合作关系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①人与计算机在该阶段知识处理中的不同优势;②尽量实现知识处理的自动化,解放人的知识处理活动,提高基于语义Web知识处理的效率;③前后阶段中的人机协同关系对本阶段人机协同关系的影响。从总体看,在语义Web知识处理流程的前端采用“以人为主”的知识处理方法,而在后端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知识处理方法,以便较好地解决计算机知识处理的困难,提高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的效率。

3.2 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流程

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关键是在知识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寻找最佳人机协同关系。为更深入地分析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流程中的人机协同关系,下文在基于语义Web的知识处理模型(见图1)的基础上,结合上述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理念以及人与计算机的不同优劣势,探讨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流程。

・知识表示。语义Web中面向计算机可理解的知识表示方法,可分为语法表示、语义表示和语用表示三个层次。语法表示层主要运用以XML语言为基本语法,将显示格式任务交给CSS(Cascading StyleSheets)或XSL(Extensible Style Language),实现数据与显示的分离,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语义表示是指以XML语言为基础语法,运用RDF(s)模型和OWL语言表示领域知识,知识表示过程必须由人负责完成,Prot6g6等语义知识编辑软件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表示速度和质量;语用表示是指以应用或服务的形式提供高层服务,主要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尤其是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来实现语用层次的知识表示,需要以人参与为主。

・知识联网。语义Web中计算机可理解的知识联网关系可分为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三个层次。命名空间、URI以及逻辑互联是语义Web知识互联的三种主要形式,知识互联过程应以计算机为主,以人为辅;除了互联之外,网络协议、领域本体是语义Web环境知识联网的重要影响因素。语义Web互通应由人和计算机共同完成;互操作是由智能Agent来实现,可交给计算机独立完成。

・知识发现。语义Web知识发现可以分为检索、推理和验证三个步骤。语义Web的检索可用SPARQL等语言,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机根据语义Web规则系统,采用RuleML、SWRL等规则推理语言对检索结果进行推理,进一步优化检索结果;计算机可以采用各种验证技术(如数字签名等)对所检索和推理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验证,判断其有效性。

・知识获取。语义Web知识获取活动往往需要知识提供方的认可才能进行,具体可分为双方相互信任、目标知识的抽取和知识的传送。其中,知识供需双方的相互信任活动可能需要人的参与,其他两个活动完全可以计算机自动完成。

・知识集成。知识集成是指将语义Web中获取的知识与其他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或应用系统的集成。语义Web知识与隐性知识的集成可以采用语义桌面或语义门户等工具,但是整个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语义Web知识与其他显性知识或应用系统的集成可以通过各种API接口自动实现。

因此,在基于语义Web的人机协同知识处理流程中,知识的表示和联网阶段必须以人为主,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在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优越性,人只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补充信息或反馈信息;以人为主的语义Web知识与隐性知识的集成过程和以计算机为主的与显性知识、应用系统的集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知识创新活动,创新出来的结果可放回语义Web中,启动新的知识处理流程。

4 案例:以FOAF项目为例

虽然尚未有完全符合本文思想的软件系统,但是诸多语义Web应用程序(如FOAF、RSS等)的成功研发与投入使用,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本文思想的科学有效。下文以FOAF(Friend of a Friend)项目为例,进一步分析本文论点的合理性。

FOAF项目是RDF的一种具体应用,其基本思想是以计算机可理解的方式表示个人信息,并在个人信息之间建立计算机可理解的互连关系,以便计算机能自动完成社会网络分析任务。FOAF项目强调,由于文件、图片、记录等知识来自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是连接这些知识的重要线索,强调人在知识联网中的重要作用。FOAF知识处理具有如下特点:

・知识表示:FOAF采用基于XML的RDF知识表示方法。网络用户自愿地以FOAF规定的格式,准确、规范地表示个人信息,并以RDF文件形式存放在网络中。例如,采用类foal:Agent、foaf:Document、foal:Group、foaf:Image、foaf:OnlineAccount、foal:Orgnization、foaf:Person、foal:PersonalProfileDoeument、foal:Project分别表示个体、文件、群体、图片、在线账户、组织机构、个

人、个人简历文件、项目信息。目前虽然有一些工具自动捕获网络用户的FOAF信息,但是其可靠性有限,必须由当事人直接提交个人信息或最终确认。

・知识联网:FOAF采用计算机可理解的知识联网方法。除了采用属性loaf:knows、foal:made/foal:maker、foal:fundBy、foal:menb~分别表示朋友关系、生产关系、投资关系、组成关系之外,计算机可推理其他的联网关系,如同事关系(foaf:menber)、合作经历(foal:CUlTentProjects、foaf:pastProjects)、兴趣关系(foaf:geekcode)、同学关系(foaf:SehoolHomepage)等。

・知识发现:利用FOAF信息可以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核心人物、连通性、小团体、关系网络等新知识。计算机利用SPARQL语言可完成对分布式存储在各网站中的个人FOAF文件进行检索任务,并对检索结果进行shalsum哈希验证。

・知识获取:网络用户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自己的FOAF信息进行访问控制,也可以委托网站统一访问控制。只有通过安全访问控制,供需双方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才能进行FOAF信息的读取。知识的提供者根据访问者的具体需求,可以对FOAF信息进行抽取操作,并结合所请求知识的安全性要求,将检索结果发送给访问者。

・知识集成:FOAF较好地实现了个人信息与其他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或应用系统的集成。成功获取FOAF信息后,可以直接与其他FOAF信息进行集成或由具体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实现与其他用户的FOAF信息进行集成;凡是符合FOAF词汇规范的个人信息可以被统一管理,通过各种编程接口与应用程序进行集成。

虽然FOAF是语义Web的一种简单应用,但是在社会网络分析、音乐推送、电子商务合作伙伴查询等领域取得成功应用,不仅证明了人机协同知识处理的可行性,而且强调了人在计算机知识处理流程中前端控制的重要性。

计算机系统知识范文6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形形的知识平台。[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