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生态学的发展史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1

整体史观与全球史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史观。从学术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从使用角度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我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一般把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所谓全球史观: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走向的一种方法、观念和理论体系。该史观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种全新史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勒克拉夫就主张用全球观点来考察历史。70年代他又指出:“建立全球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是其显著特点,“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在关于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价值。

(二)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该史观认为: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动态的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即“一元性”。

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复杂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即“多线性”。

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准,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原始生产力、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

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时期,文明的演进大约经历过四个阶段:原始农业文明、古典农业文明、原始工业文明和发达工业文明。

现代化史观认为,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所主张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依次演进”的观点是错误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动力固然是“一元”的,但并不是单因素的,而是多因素的、互动的,是一种合力。

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造成了现代化发展的多种道路或模式并存的局面。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析,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把全世界带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

现代化史观各方面:

领域主要特点

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

经济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

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

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

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查近现代历史。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罗荣渠指出:“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

钱乘旦主张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并进而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现代化,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也是现代化,这两点是以现代化为主题创建新的学科体系的时代与学术基础。

以现代化为主线,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准备、起动、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现代化的全球扩张、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这种本能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它由欧洲西部推向整个世界,进至今日,世界上已没有一个角落没有受到现代化的波及,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现代化史观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科学地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建立了宏观的史学框架,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文明史观在国际学术界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风俗史》开创了文明史研究的先河。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英国汤因比对文明史观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在其《历史研究》中,对6000年来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创立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 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马克是我国文明史观的主要倡导者。他所主编的《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他在该书“导言”中,集中阐释了文明史观。

马克认为: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是世界通史。

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文明是比较稳定的人类集体,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阶段性。

文明史观有如下几个内容和特点: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原始农业文明和古典农业文明两个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阶段。

2.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

3.从长时段去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4.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

5.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

6.关注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是一种更宏观、更科学的历史观。

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社会史范式)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社会史观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从社会多层次演进与变迁认识历史的演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去认识历史。

该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社会史是“眼光向下的历史”。

社会史观强调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关注社会的进步。

社会史观关注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社会史观的本质: 大众化、生活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大众化)。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 “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生活化)。

社会史涉及主要内容

社会过程

与变迁变迁形式改良、革命

变迁内容社会形态、结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社会结构人口人口素质、分布、结构、再生产、迁移等

家庭婚姻、结构、功能、家庭革命等

宗族组织、凝聚与分解、作用与影响等

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关系等

民族风俗、宗教、民族关系等

阶级阶层地主、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会党、

知识分子、阶级结构变化、社会流动等

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习惯与方式等

精神生活民间、岁时风俗、文化娱乐等

人际关系血缘、地缘、业缘、趣缘关系等

社会问题

与控制社会问题流民、民变、娼妓、乞丐、土匪、贩毒、

、溺婴等

社会控制政权、法律、纪律、风俗、时尚、宗教、道德、舆论

(五)生态史观

1.生态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衰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支撑文明的生态环境。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真正使一个辉煌的古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

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

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2.生态史观引起中学历史教学注意的原因

(1)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

(3)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学历史教学和相关生态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 4)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观会日益受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视。

新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几点建议: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传统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来建构体系,强调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前面提到的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也主要强调纵向发展。

而整体史观在注意纵横发展的前提下,更多是关注横向发展。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主要是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横向视野,并注意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而且整体史观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教学方面侧重有所不同。

1.在中国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2)关注中外交往和国内交往,并用“社会交往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3)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重要问题。

(4)注意国内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

例1.运用整体史观审视中国古代文明

(1)中国是历史发展连续性最强的国家。

( 2)古代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中国是古代世界许多重大事件的策源地或驱动者。

(4)中国是当时东亚区域国际交往的中心。

2.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按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划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期。

(2)从整体角度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3)重视国际交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察近现代史

1.现代化史观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2.以现代化史观对近现代史进行分期

中国近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进行。

(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

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2)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3)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

(4)现代化的全球扩张。

(5)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后现代化)。

3.从现代化角度疏理近现代知识体系

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现代化等方面构建近现代史知识体系。

政治现代化的特点为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现代化的特点为工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社会现代化的特点为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信息传播,个人现代化的特点为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和平等性,文化现代化的特点为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和普及中等教育等。

4.以现代化史观评价近现代历史

现代化史观为我们提供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有两个特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之,反之则否定。具有根本性。

(2)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理智化和科学化的,肯定之;反之则不应肯定。具有全面性。

例1.太平天国运动

过去,这个知识点往往用革命史观去评价。而在 2001版初中新课标中似乎有被弱化的情况。

在200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在《中国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只列出子目“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11版对此作了调整!)

也许可从它是否具备现代化进程殊意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一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无畏的造反精神,二是部分地反映出反对外国侵略的意义。但它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工业化进程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观念下的历史知识结构中自然难以找到其位置。

例2.英国运动

2001版初中旧课标《世界近代史》板块第五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子目“简述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

一般评价认为:英国运动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现代化理论下看运动的历史意义,需要重新看待《人民》的要求:

“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平均分配选举区,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从上述《人民》可见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也就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它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实现社会改革的一种手段和一个步骤。因此,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问题,也应当积极评价运动的历史作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对历史分期

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文明时代、青铜文明时代和铁器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要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中外文明史的重要人物、事件和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并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2.纵横结合,构建文明史知识体系

纵向来说,文明史经历蒙昧野蛮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知识文明时代

横向来说,新的文明结构理论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三部分又各有具体内容。

从横向看,还可从文明类型及其交流、融合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3.理清文明史重点、难点

(1)根据文明史观,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是文明史的两个重要时段。

(2)政治文明史是文明史的重要方面,其中政治制度史是其核心和难点。

(3)根据文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与现实的关系,确定文明的重要成果。

(4)文明类型中,要注意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特点、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及其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5)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

政治文明史教学要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突出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物质文明史教学要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拓宽视野,贴近生活;

精神文明史教学要以人类思想精华为重点,点面结合。

4.文明史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关系。制约与促进。

(2)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交流与融合。

(3)文明与野蛮的关系。文明发展及其代价。

(4)文明史内部关系:

A、以经济制度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联系。

B、以政治思想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

C、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把握物质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

5.以文明进步为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用文明进步的标准评价历史现象则可以避免传统史观及其它史观评价的不足。

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肯定之;凡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则否定之。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者,肯定之;凡破坏人类文明交流交往者,否定之。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各种历史观(包括革命史观)都是一种史学范式,都是一种历史解释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既可单独使用某一种史观解读历史,也可将各种史观综合运用,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有关历史现象。

例1.辛亥革命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从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活动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它的爆发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这次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⑤从社会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改称呼、改服饰等的社会改革措施,社会生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例2.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

角度认识

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全球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例3.新航路开辟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发生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的闭塞状态,开始了近代殖民扩张和殖民体系,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联系,使全球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既是文明交流和发展的结果,更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诞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例4 鸦片战争

⑴文明史观:战争的本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

⑵整体史观: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⑶近代化史观: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东西,近代化运动思潮开始出现。

⑷革命史观: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

⑸辩证史观: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也带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既有破坏性使命,也有建设性使命。

⑹民生史观:战争引起的阵痛使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广大人民生活困难,各种矛盾加剧,社会急剧动荡。

例5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⑴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⑵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⑶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⑷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例6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角度: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角度: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几点建议

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可以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拓展我们的教学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也给我们指导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诸如传承、交流、融合,多样性等概念,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概念,从整体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等概念。

1.了解一些新史观的有关理论。

2.教师理解后融汇于教学之中。

3.处理几种新史观之间的关系。

4.在教学中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运用。

5.处理好唯物史观与新史观的关系。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

教育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活动。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为有尊严、有情感的人,帮助学生逐渐成为高情商的素质人才。基于新课程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在给学生传输历史知识,陶冶学生爱国情操方面要有所提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处理事务,应对各种关系的情商能力的发展。

一、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认识目标时产生的认知状态,这种认知状态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影响。所谓“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反馈是否符合自身认知,人对不同的客观事物会产生相对应的情感态度。例如:悲伤或喜悦、喜爱或厌烦、激动或压抑,等等。一定的情感认知倾向和情感反馈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态度”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反馈,是相对持续性较长的内在反应,是哲学中提到的主观意识。“价值观”是情感与态度的内在评价标准,是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准则。明辨是非对错,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评价标准,对事物进行合理处理是提高情商的重要部分。人通过自身形成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因此,在学生阶段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历史事件的发展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面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情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发展的学科,历史发展有客观存在性,在高中教学中通过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起因,提升学生的情感尊严、伦理道德、社会素质等人文素养,同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发展。由于历史人物会起到榜样或警示作用,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智商与情商双向发展。

(一)创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历史教学由于历史客观存在性及事物发展完整性,为创建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创建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历史事实以视频形式或播放相关史实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自身情感反馈和认知体验,达成情感的共鸣,进而形成内化的价值观。学生在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后通过消化理解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中的很多关键要素转化成处事与待人的态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爱国主义情感,在此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讲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课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模式,如答记者问,学生应站在历史角度进行回顾,这将有助于知识巩固。情境创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能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促进学生情感的转变,并让学生学习到历史人物处事的睿智和待人的智慧手段。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及行为进行观察。

高中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这种观察需将重点放到观察学生真情实感流露方面,观察时不能带有教师的个人感情及个人色彩。教师要全面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并从中反馈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并将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反馈及态度观察学生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的内在表现,无论反馈的信息是消极或者积极的,教师都应进行观察、记录,以此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客观事实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学习国际关系时,教师常会提起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部分学生会模仿这一观点,因此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思维的纠正,帮助学生真心待人,不以国际关系衡量朋友关系。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挖掘教材素材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不可一味进行教材的教授,但是由于教材是承载历史和知识点的主要来源,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教材的挖掘,对学生的情感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学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不完全依赖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林觉民在革命前留的话:“重新祖国,则吾辈虽死,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教师对辛亥革命背后的材料的挖掘,使学生了解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精神,使其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树立爱国思想,学生在情感震撼的同时自然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合理选取素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史料繁多及素材多样,教师在选取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筛选,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材用量上要适中,根据课堂进行有选择的素材筛选。同时选取的素材要迎合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及对历史的向往,部分教师在素材选取时过于关注知识点的涵盖而忽略素材的趣味点,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选取素材时注重知识的涵盖同时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另外,素材的呈现一般采取多媒体的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素材呈现转移到课前预习阶段给学生播放出来,缩短课堂时间的同时给学生的情感奠定基础。

结语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历史知识掌握、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并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上有积极推进意义,对学生形成的处事及待人的情商能力产生影响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建立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文证史;计量史学;心态史学;地理空间史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06-02

\[作者简介\]邱俊(1987―),男,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教师,二级教师。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中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家早就尝试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高考命题。仔细研究近年课改区高考历史试题,所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色彩越来越明显。笔者尝试以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探讨高考历史命题中所体现的多学科交叉渗透趋势。

一、以文证史,多元文本解读历史

文学和历史学同根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连,互相影响。文学作品是某一特定时期历史生动形象的反映,包含大量补充、证明、解释历史的信息。近年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兴起,他们认为“文本性是每个人的历史的操作条件;要想像某种非文本的历史是不可能的。过去留给我们的材料必须‘在当时它所产生的语境中被解读’”。\[1\]诗歌、散文、小说、歌谣、神话、民间文学,甚至口述文学等文学作品都成为史学研究的文本,高考突出对这些文本做出史学情境解读。2013年多种文本进入高考历史命题的视野,涉及诗歌、小说、民谣、话本等。江苏卷4和6题选取清代《望江南百调》和《京华百二竹枝词》两篇文学作品作为文本材料,要求学生能够获取文本描述的历史信息、分析文本创作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判断创造者的认知和态度。

表1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船只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船只

船只吨位

19281352290791117213482

19302792415447138247969

19323456577257178342211

19353895675173208461812

《望江南》是传统的词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成为历代咏诵江南地区社会面貌和风俗人情的重要载体。该词反映清代扬州地区盐商的生活场景。盐商由于垄断盐业贸易,积累大量财富,同时盐业贸易也推动扬州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繁华。扬州盐商成为诗歌咏诵的对象,本身也说明作者自身情感色彩和所处时代社会风气的变化。

竹枝词是以吟咏各地风土为其主要特色的文学体裁,对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这一材料在高考历史命题中频繁出现。本题材料中《京华百二竹枝词》形象展示了近代北京地区报馆林立、报纸发行多,而且肯定了报纸开启民智的功能和作用。最有趣的是通过谐音双关的手法指出报纸宣传“大同”等维新变法思想,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二、计量史学,多种图表呈现历史

当代史学的特点之一是计量革命,历史研究者试图把史料置于可计量研究范围之中,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试图客观说明历史变革和发展的进程、结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大推动这一历史研究趋势。在中学历史教学和测量评价中,数字和表格使历史得以直观地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构建和能力素养的提高,因此成为历史高考命题中一种常见形式。2013年江苏高考试题中有四道题目的命题情境以数字图表方式呈现,基本上囊括了几种常见的图表形式,旗帜鲜明地体现高考命题这一趋势。

四道题目运用了四种常见的图表。8题是一个单纯历史数值的列表,要求学生能够比较不同项目的具体数值从而认识历史进程的发展变化,进而分析导致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带来的影响。学生从表格可以得出1928―1935年中国的船只数量、规模有较大发展,其中千吨以上大船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时间要素,可知是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12题是一个簇状柱形图,这种图表强调不同类别间的值比较。题目中,从1990年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无疑得益于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图21978~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三、心态史学,内心深处理解历史

20世纪历史学研究大量借鉴了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心态史学就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交叉发展的成果。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简而言之,心态史学关注历史全体和个体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2013年江苏高考尝试从心态史学的角度来观察和解读史实是试卷的一大亮点。

2013年江苏高考创新地以心态史学角度来观察和解释历史,创造新的设问情境。22题从民族凝聚力来分析影响抗日战争的因素,实质是关注在宏大历史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而23题明确关注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罗斯福的心理和人民的心态,强调民众信心提升对于渡过经济危机的客观作用。高考命题中从多角度设置问题情境,不单纯是一种新的史学观念的介绍,也引导考生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四、左图右史,地理空间历史认知

关注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史学界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自然环境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物质生活必要和经常性的条件。现代西方年鉴学派在史学研究中强调历史长时段的架构,看重地理环境对人文社会的深远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突出,史学研究中越来越关注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如GIS技术和图像资料运用)使得地理空间成为历史研究在继承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新的途径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研究内容。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安克强接受上海《文汇报》采访就认为:“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历史学研究中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到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关涉到想象力的技术。”\[2\]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20题从地理空间角度来重新审视地图在历史学科的运用。

图4被占领的德国 1945~1949年

地图是以形象的符号表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与动态变化的图形,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变成可视的准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图形语言。\[3\]虽然传统史学研究一直重视地图的使用,但本题从创新的角度展现了“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把人类历史活动纳入到地理空间中考察,颇具新意。地理空间既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平台,自身也是历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史学观念的继承与突破,也是对今天史学研究趋势的一种呼应。

参考文献:

\[1\]张仲民.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J\].东岳论丛,2004(4).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化;教学;动态;课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5-1

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促进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开展多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历史知识的动态化,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近年来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提及,而这也正是历史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真正内涵和归宿所在。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客观条件,动态地展现历史,让学生走进历史,以优化、活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升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一些实例,探讨活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做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运用动态的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发展是动态的,历史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人们可以从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发展模式,将静态的历史变化成动态的历史信息。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网络高度发达的优势,将大量接触的信息转化为传播方式为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视频资料形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教师要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形成巨大的变化,教师不能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文本为主,注重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因为单纯的文字信息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影片的形式,运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接受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影片和图片的冲击下,教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声像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思维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接受图文并存的教学方式,形成声音和影象并存的知识;并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借以社会发展变迁的画面,丰富的人物形象,促进学生学习高速化运转,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更新和发展,让学生在认识历史中,形成历史发展变化的画面,形成对历史人物的丰富化的认识,形成不断奔跑的人物形象,促进人的活化,更让学生接受动态的方式,去理解认识[1]。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适应学生的思维,改进教学模式,实现动态的历史学习过程,将课堂动态化,将知识活化,组织活的课堂教学,运用充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结合文字资料进行教学,构造图片、声音、文字等课堂教学形式。在进行青铜文明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司母戊方鼎的图片进行教学,并制作三维影像展示它的历史地位,青铜发展过程,形成科学而真实的历史认识,并鼓励学生能活学活用,主动地去获取其他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从课内历史知识走向课外学习,延续历史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历史的基本规律,形成对人物的介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力图给学生输入更多的历史信息。学生的思考能力,记忆能力都特别活跃,教师要对学生有信息量的追求,并从课本上讲解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模式,并从历史世界中,收集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让教学内容多元化,形成丰富的历史知识的理解[2]。例如,在司母戊方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青铜发展的历史,在讲解青铜发展的历史时,穿插讲解司母戊方鼎的历史。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它出土的故事,它是在1939年被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村民吴玉瑶在农田中发现的,因为其太过沉重,不方便搬运,有人想将它锯断再运走。当时是抗战时期,日军听到这个宝贝,多次想霸占它。乡亲们为了保护民族珍宝,只能将宝贝重新埋到地下,到了1945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立后,它才被平安运到北京。

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用活这些知识,穿插介绍历史知识以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知识进行拓展,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初中历史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在历史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更加丰满的历史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活化历史课堂教学,并根据教学实际,探索出更加有效果的教学模式,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掌握人类、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历史课堂教学中获取积极的社会经验,实现从历史学习中探索社会发展的路径和过程。初中历史教师要合理安排和选取历史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开展活学活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历史。

三、结束语

总之,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和探讨历史知识,活化历史课堂教学,并通过扮演历史角色,科学合理有机地串联历史知识,创造学习情趣,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并更加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让学生灵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本文仅是探讨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感悟,尚有更多更深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亟待我们共同去挖掘,去探索,为活化历史课堂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环境史;环保运动;生态学;人与自然;现实批判

环境史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率先兴起,着重探讨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目前,环境史在美国史学界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受到世界其他地区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关于环境史学的学理性阐释,即便在美国,成果也非常有限,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

由于环境史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正处于发展中的、开放的新学科,美国学者对环境史的界定也各不相同。环境史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纳什在《美国环境史: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中提出的。他认为,环境史是“对环境责任的呼声的回应”,研究“历史上人类和他的全部栖息地的关系”[1]。沃斯特认为,环境史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麦钱特指出,环境史是要“通过地球的眼睛来观察过去,它要探求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它仍处于一个需要自我界定的过程当中”[3]。斯坦伯格认为,环境史学要“探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自然世界如何限制和形成过去。人类怎样影响环境,而这些环境变化反过来又如何限制人们的可行选择”[4]。斯图尔特认为,环境史是“关于自然在人类生活小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历史”[5]。麦克尼尔认为,环境史研究“人类及自然中除人以外的其它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6]。美国环境史学会提出:“环境史研究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力求理解自然如何为人类行动提供选择和设置障碍,人们如何改变他们所栖息的生态系统,以及关于非人类世界的不同文化观念如何深刻地塑造信念、价值观、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它属于跨学科研究,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其他许多学科汲取洞见。”①

从上引的关于环境史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美国学者一般是以研究对象来界定环境史的,对环境史以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他们基本能够形成共识。但在笔者看来,对环境史的上述界定既不能把环境史同其他相关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环境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区别开来,因为这些学科同样也以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也不能涵盖环境史丰富的研究内容,而把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排除在外了。笔者以为,环境史是在战后环保运动推动之下在美国率先出现、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着力探讨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社会关系的一门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新学科。

首先,环境史是在战后环保运动的直接推动之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率先出现的一门新学科。环境史之所以直到战后才开始出现,是因为战后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推动。而就现代环保运动而言,又以美国环保运动最有声势。这是由于: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其生活水平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②。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生活品质就成为公众的追求,环境质量的好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自战后以来,美国的环境污染事件却层出不穷。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高科技最为发达,高科技的滥用所导致的新的污染——核放射性尘埃污染、杀虫剂污染——的严重后果在美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另外,美国自然环境变化的激烈程度和破坏程度,也远远超出了欧洲。在白人到达以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他们对美洲大陆自然景观的改变也非常有限,但在几个世纪之内,这里的景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进运动促成了美国的崛起,但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这些都促成了资源保护与自然保护运动在美国的兴起。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环保运动,就不会有环境史。环境史是现代环保运动推动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史学分支。如果理解和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确,关于人地关系的记载和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这些记载和研究并非是作者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切,他们与现代环保运动也毫无联系,所以不能牵强附会地把它们也归人环境史的范畴。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环保运动的冲击和影响下。许多传统的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从而出现了一批诸如环境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生态文学、环境经济学等新的学科。这些学科都是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从本学科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层面。

其次,环境史是一门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态学本身就是一门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厄恩斯特·赫克尔(E.Haeckel)于1866年提出的,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Ecology(生态学)的词根Eco是由希腊文Oikos派生出来的,而Oikos的意思是“家”,所以生态学本身就包含“地球是我们的家”[7](p26)的含义。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生态学这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以下三种变化:其一,研究范围从最初局限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扩展到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在战后尤其明显,并衍生出人类生态学这一次分支学科。生态学研究逐渐从以生物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主体,从主要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成为生态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生态学在当展的一个新趋势。其二,生物群落的发展演替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8](P248),在自然状态下,其发展演替不断趋向和谐有序。由此就可以引中,环境问题缘于人对自然的过分干扰,人往往是自然的破坏者。这一提法使生态学自身有着一种反文明的倾向[8](P292)。其三,生态学还朝计量化和伦理化的方向发展。林德曼的“百分之十规律”(生态系统在相邻的每二级之间的能量转换率只有10%)和奥德姆对生态系统的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体现了生态学开始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根据生态系统金字塔,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其数量必须保持适度,而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另外,人靠大自然供养,所以人类应该善待自然。生态学伦理化突出表现为利奥波德于1949年提出的大地伦理学,他认为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而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9](P194)。另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也说明,人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最终都会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生态学的这些观念,恰恰正是环保运动、环境史学要着力弘扬的。生态学所以能够成为环境史学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它可以为环境史学所倡导的一些理沦主张提供自然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态学研究为衡量人为环境变化提供了参照标准。一般而言,生态学主要研究不以人类为主体的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诸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在无人状态下)的演化状况。这些不同的生态系统恰恰就构成了环境史学研究对象之一极——相对于人而言的自然环境。通过对自然(理想)条件下和有人类因素参与条件下的同一地区的环境演化进行对比,就可以大致了解该地区在某一时段之内的人为环境变迁。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各层面分析人为因素对环境变迁的影响。大致也可以说,对环境史学而言,它研究的是历史上各个特定的、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人类生态系统,其中人是主体,相对于人而言,自然就构成人类生态系统中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 Mark Your Calendar”,Http:ncph.org/PDFS/ASEH/pdf.

② 有关数据可参考卡普洛:《美国社会发展趋势》,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环境史学既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它就必然受到生态思想变迁的影响。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关于自然的观念变化。“比如在保罗·西尔斯(Paul Sears)的时代,生态学基本上是研究自然的平衡、和谐、有序的科学”,顶级演替理论为那一时期多数环境史学家所信奉,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名词就经常出现在环境史著作中。而“当前,生态学变成了研究混乱、无序和混沌的科学”,自然又被认为是混乱无序的,完全丧失发展方向的,无法预测的,生态破坏被生态变迁、混沌等名词取而代之[10]。理解和把握环境史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把环境史学和年鉴学派、西部史学区别开来。

再次,环境史学研究的是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社会关系。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比如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人类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本身就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在当前已经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人与自然本来是一个整体,但自近代以来,人(社会)与自然被各学科人为地割裂开来了,这就容易导致对自然与人关系的片面错误认识,认为人外在于自然。人的生产社会活动可以不受自然的限制。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社会与自然本身的内在复杂性,都要求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藩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就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和趋势。在环境问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后,许多传统的学科都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在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上研究环境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

环境史学所研究的人,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人,因而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点。恰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P56),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但环境史学在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同时,并不忽视人的生物性。人的生物性体现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人同时兼具社会性与生物性,而不可能将二者剥离,因而应该尽量协调人的两重属性。对人的社会性的塑造,也只有在顺应人的本性时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克罗斯比有一句名言,人在成为新教徒、天主教徒之前,他首先就是一个生物人①。在他的研究中,饮食结构、人口消长、疾病都是重要内容。

在环境史学中,人依然是主体,自然相对于人而言则构成人类环境。人类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界条件”。人类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组成。所谓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所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庞大、独特、复杂的物质体系”。所谓社会环境,“从人类生态学角度讲,主要是指聚落环境,它以人群聚集和活动作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标志。这种环境是以人工因素占优势的,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环境以及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产物和基地”[12](P15—17)。根据自然受人类影响的程度。人类环境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即荒野、农村和城市。荒野受人类影响相对最小,最接近自然状态;城市受人类影响最大,离自然状态最远;而农村则居于二者之间。不论荒野、农村和城市,都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乔·塔尔就说过,“正如生物的新陈代谢离不开阳光、能源、营养物质、水、空气,在城市生活也需要清洁的空气、水、食物、燃料和物质才能维持生存。这些物质中的一部分最初可能来自城市自身的某个地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城市扩展它的生态足迹,它们越来越多地取自不断扩大的城市的内地”②。在塔尔和麦乐西(Martin Melosi)等学者的倡导下,城市环境越来越受到环境史学家的青睐。

一般来说,对环境的人为干扰越多,环境问题就越严重。就荒野、农村和城市而言,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城市的生态系统最脆弱、最容易导致环境问题。城市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但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城市化使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迅速集结。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求生活的舒适,必然加大活动强度和频率,从而盲目加快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同时对资源的利用又不充分,造成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缺乏自然生态系统那种循环再生的结构功能关系。这样,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压力,使人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失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城市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居住条件恶劣等城市生态危机”[13](P821)。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城市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城市成为环境史学家不能不研究的重要问题。

——————————————————

① 转引自 Peter Coates, "Clio’s New Greenhouse", History Today, vol. 8,no. zl August 1996,pp, 15—22.

② Joel A. Tarr, “The Metabolism of the Industrial City: The Case of Pittsburgh”, http://environment, harvard, edu/activities/events/ devent.

诚如许多历史学家所言,环境史学研究的是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对自然的依附地位的不满、反抗和修正。但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因而在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和人类的主观要求之间,在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和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人类文明正是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发生、发展起来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始终存在,一方面,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征服自然,不断改造周围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始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过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人类的生产活动。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人类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地理环境,在自然身上打下文明的烙印。同时,自然环境又通过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越来越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以人类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类永远不可能对自然为所欲为,当他们试图打破自然法则时,通常只会加剧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一旦环境迅速恶化,又会直接殃及人类自身,这已为中外历史所反复证明。自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恰恰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在取得对自然的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成就之时,人类整体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的生存困境。环境史学就是对这一过程和局面进行反思。多数环境史著作都是讲述哥伦布环球航行以来近500年的故事,所以环境史又被许多学者称为“现代环境史”[14]。当然。这并不等于环境史学家就不研究公元1500年之前的人地关系。

除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外,环境史还研究以自然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环境史学固然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但环境史学研究的是具有不同社会文化特征的集团和个人,而不是像生态学、生物学一样把人当作一个整体。环境史学研究人类在开发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研究历史上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和不同阶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和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研究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出现结构与功能的紊乱——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有人成为受益者,有人成为受害者。在生态危机背后,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又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学者指出,“地球的危机不是自然的危机,而是社会的危机。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不是生物的,或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它们是社会的、历史的,扎根于生产关系、技术推动和人口趋势。总之,由于危机的社会根源,解决办法必须包括社会关系的转变,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15]。环境史学注重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因素。环境种族史、生态女性史、环境正义问题日益受到环境史学家的重视,阶级分析、种族分析和性别分析都成为环境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总之,环境史不仅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它还研究以自然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以瘟疫史的研究来加以说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瘟疫史就一直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瘟疫史并不着重研究瘟疫的医学临床表现、药物的成分和性状以及疾病的医学治疗,它主要研究瘟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人类对瘟疫的控制,还要研究以瘟疫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在笔者看来,2003年在我国肆虐的“非典”日后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而将来的环境史学家在研究“非典”时,他当然会谈及“非典”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典型症状,但这肯定不是重点,他着重研究的问题至少可以包括:“非典”对北京等疫区市民、对政府威信、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治“非典”?如果对“非典”的研究仅仅到此为止,那么这种研究无疑是比较简单的。但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以“非典”为中介的多种社会关系,比如在“非典”问题上,为什么部分政府官员瞒报感染人数,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哪些社会后果?普通公众、医疗单位、不同政府部门、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些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各有什么反应?哪些人群、哪些阶层、哪些行业最容易受到“非典”威胁和伤害?在防治“非典”方面,社会各界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合作?是否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社会各界对政府管制的加强有何反应?为什么“非典”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非典”对政府工作、对第三产业部门、对普通公众的生态观念提出了哪些警示和启示?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将大大深化对“非典”的研究。

最后,环境史属于新史学的一种,但和新史学的其他分支比如经济史、社会史、妇女史和族裔史等相比,它的批判色彩和教育警示功能无疑要更为突出。其所以如此,首先是与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有密切关系。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关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坏与重建。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基本相对和谐逐渐走向紧张对抗。正如汤因比所言,现在,人类已经成为“生物圈中的第一个有能力摧毁生物圈的物种。摧毁生物圈,也就消灭了他自己”[16](P21),“如果人类仍不一致采取有力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这种自杀性后果”[16](P10)。其次,环境史学的批判色彩和教育警示功能与环保运动的主张也是一脉相承的。就美国而言,诸多环境史学家,比如唐·弗洛里斯(Don Flores)、苏姗·福莱德(Susan Flader)、塞缪尔·海斯(Samuel Hays)都是环保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他们在从事环境史研究时,多少都会受环保运动理念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指导思想,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中心主义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人本主义,从强调对荒野自然的保护转向强调不同社会阶层在免受环境侵害方面应该享有平等公正的权利,主要是使受环境破坏威胁更多的弱势人群得到保护。尽管如此,环保运动始终在倡导不同于现行主导价值观的绿色价值观。绿色价值观荟萃了参与环保运动的绿色主义者的诸多观点,并形成了关于自然、关于人、关于科技、关于生产和经济、关于政治的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看法。就自然观而言,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就人类而言,绿色世界观认为,人天生就是具有合作性的;社会等级是非自然的、不合理的和可避免的;生活的精神质量比物质拥有更重要;感情、直觉和其他形式的知识至少同样重要。就技术而言,绿色世界观提倡,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技术是仆人而不是主人;应该采用整体主义的思考方式,综合解决环境问题。就生产和经济而言,绿色世界观强调,应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论它们是否有利可图;如果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和环境危害,它就没有效率;不加区分的、不能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不可取;经济规划的时间应该是长期的(几百年)而不是短期的(5—10年);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关系应该减少,最终使各地区和社区能够自给和自我支撑。就政治而言,绿色世界观提倡,全球思考,地方行动,地方社区是最重要的政治单位;解决环境问题的惟一出路,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全方位变革,必须废除工业生活方式;专家可以献计献策,但不应该掌握过分的权威和权力;主张直接民主[17]。绿色价值观或多或少被环境史学家接受,因此,毫不奇怪,许多环境史著作具有鲜明的批判现实的特点。

环境史鲜明的批判性,可以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环境史著作中得到充分反映。克罗斯比的《生态扩张主义》、克罗农的《土地的变迁》、沃斯特的《尘暴》和《帝国之河》、麦钱特的《自然之死》、怀特的《依附的根源》描述的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所导致的一些生态灾难和社会悲剧。这些著作非常震撼人心,充分发挥了环境史深刻的教育警示功能。战后环境问题虽然已经层出不穷,但社会多数对自身的困境还缺乏清醒的认识,这一状况让人不寒而栗。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问世的许多环境史著作,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环境史学者对未来的重重忧虑和对现状的深刻反思。正是环境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使90年代以前的美国环境史著作具有明显的道德与伦理诉求,在警示背后充盈着对世人的殷切期望和对人类出路的漫漫求索。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即便在阅读以生态悲剧为主题的环境史著作时,在忧叹之外,是不是会有更多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呢?既然是我们使地球满目疮痍,我们对拯救家园理应责无旁贷。在忏悔之外,我们要振奋人心,赶紧行动,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开辟一条人与自然相互和谐、人与人相互和谐的发展道路。

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环境史学的批判现实的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所弱化。其所以如此,首先与现实社会政治的变化有直接关系。从社会现实来看,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社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经过20多年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环境质量较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污染的集中爆发期而言,已经明显得到改善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环保政策普遍经历了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的回潮,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在美国和英国的上台。从政治方面来看,西方国家环保运动的政治化,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使环保政策或多或少地被采纳和执行,与此同时,环保运动的一些激进主张逐渐被抛弃了。从国际形势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大挫折,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暂时告一段落。在这种胜败似乎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沾沾自喜,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力度也明显弱化。其次,它与环境史学的理论基础——生态学本身发生变化也有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克来门茨提出的顶级理论模式处于主导优势,这种模式认为自然的发展演替不断趋于和谐有序,既然如此,环境危机就应该归咎于人类及其文明。而在90年代以后,占据主流地位的则是生态混沌理论、盖娅理论等新的生态学思潮,它们强调自然的混乱与无序。依照这种观念,人类及其文明不必对环境问题负担全部责任。生态学思想的这种转变,使以之为基础的环境史学的批判锋芒在90年代以后明显弱化。再次,环境史学批判特色的弱化,与90年代以来环境史与社会史的融合也有比较直接的联系。社会史不同于传统政治外交史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抛弃精英史观,关注并书写占社会多数的普通民众的历史。社会史和环境史的顺利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90年代兴起的环境正义运动创造的有利契机。环境正义运动“以环境种族主义和环境阶级主义为理论前提。认为环境灾害对少数民族社区、贫困人口的不利影响要严重得多”,反对环境保护中的种族和阶级歧视,争取环境保护方面的平等权利,因此环境正义运动又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民权运动”[18]。环境史和社会史的合流,在赋予环境史更多人文关怀的同时,削弱了环境史中生态中心主义的倾向;另外,环境史的社会史化,使环境史研究更加丰富多彩,使环境史更容易被主流史学接纳和吸收。

————————————————————

① 关于美国的情况,可参考约翰·斯蒂尔·斯蒂尔·戈登:《美国的自然环境》,《美国大观》1997年第11期,第8页。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史批判现实的特点,正是其生命和活力所在。在全球生态环境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严峻形势面前,人类要想转危为安,就必须改变观念,不再以自然的主宰自居。而应该敬畏自然,守护家园。同时,要改变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推动各种社会关系不断趋于公正和谐。推动上述转变,应该成为社会各界不懈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史的道德伦理诉求,环境史的现实批判锋芒,在环境危机面前,还是非常必要的。在2003年美国环境史年会上,沃斯特做了题为《环境史的变化》的发言,对当前美国环境史缺少现实批判精神提出批评,沃斯特的主张尽管被有的学者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但同时也愈发显示其难能可贵。

总之,环境史是在战后环境危机、现代环保运动推动下在美国首先产生的历史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对现实的批判、对文明的反思都是旨在为人类摆脱生态困境探寻出路。环境史的出现及其特点,说明了历史学总是随时展而不断更新嬗变,唯其如此。历史学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常写常新。

参考文献

[1] R. Nash.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 New Teaching Frontier" [J].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41, no. 3(Aug,1972),p. 363.

[2] Donald Worster. " Appendix: 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Donald Worster, ed..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92.

[3] Carolyn Merchant.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M]. Lexington: D. C. Heath and Company, 1993, p. 1.

[4]Ted Steinberg. "Down to Earth: Natnre, Agency, and Power in History"[J]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7 no. 3(June 2002), p. 352.

[5]Mart A. Stewart. "Environmental History: Profile of a Developing Field"[J]. The History Teacher, vol. 31, no.3(May 1998), p. 352.

[6]J. R. McNeill. "Observ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J]. History and Theory: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vol. 42, no. 4 (Dec2003), p. 6.

[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8]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Donald Worster. "The Ecology of order aud Chaos"[A]. in Char Miller and Hal Rothman[C]. Out of the Woods: Essays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7, p. 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夏伟生.人类生态学初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3]本书编委会.2l世纪议程——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4] Donald Worster, ed..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曾华璧.论环境史研究的源起、意义与返思:以美国的论著为例之探讨[J].台大历史学报,第23期,1999午6月.

[15] John B. Foster. The Vulnerable Planet: A Shor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 [M]. Monthly Review Press, 1999, p. 12.

[16]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建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是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的基本维度,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置于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总体上讲,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建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因素使多重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课堂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仍没有完全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这一目标贯穿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良好品德、价值观念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建构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义

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态度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而价值观则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社会情感。[1]新课标将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教育功能定位于建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事实上,建构高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既包括了思想教育功能,又丰富了思想教育功能,使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变得更具体,更具有人文内涵,更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内心体验和心理情感倾向的关注。这对于满足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人生态度、高尚品格、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力量,一定要注重综合素质和修养的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现状分析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和思辨性都较强的课程,既承担着学习历史知识的重任,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建设和思想境界塑造等功能。然而,从目前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落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受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把历史课程看作传授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工具,对新课标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的功能没有准确理解,甚至简单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等同于思想教育,这种片面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展开。

2.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教学方法滞后。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量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然而,部分教师仍采用过去陈旧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即使有一些情感色彩的历史教学,也只是形容词的堆砌,这种机械、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不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通过考试的方法来测评学生,学生考试的成绩也相应地成为考核教师的标准,这种考试制度本身不带有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评,无疑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必将严重弱化。

三、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最优化推进的路径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优化推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关系到素质教育开展的成果,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结合实践,保证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最优化推进。

1.正确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这一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心灵连续体,构成了人的情感世界,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组织的内容、方法、目标都要以其为着眼点进行,要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基点。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须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思想情感素养。而当前的历史教师大多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原来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需求。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情感,从而担负起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重任。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具有特殊性,它兼情感、意识和行动于一体,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语言的表达,虽然它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却不能通过对知识的测评来检验。[3]因此必须采取多元评价方法,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反思,使学生的人格、品德、境界等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完善,成为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玲.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