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感受范例6篇

翻转课堂的感受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学生主体

一、引言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良好的交互性课堂模式――翻转课堂的探究也在不断增加。翻转课堂视角下,更多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翻转了师生的角色与课堂重心。加上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翻转课堂视角下的课堂活动设计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的翻转课堂中,要注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和应用,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应用探究

1.加强家校合作,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

在苏教版的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是划分主题进行教学的,学有尽而知无涯,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但是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是无尽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渠道来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本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布置好实践性教学任务,通过家长的帮助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教学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文字中的展示,在学习的时候,选取了《泉城》《九寨沟》和《田园诗情》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是在学习中,学生并没有真正领略过那动人的风景,感受不到景致的美好。而课堂时间有限,也无法进行大量的景致描绘和视频播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观看关于泉城济南的宣传片和照片,并且找出描绘泉城的经典文章与诗词,然后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泉城,那清澈的泉、那动人的荷,在进行课文的讲解和分析中,学生心中有了关于这景物的印象,在教学中进行文字性和知识性的讲解也就事半功倍了。

2.采用小组合作,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时要建立合作小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愿意接受来自学生的“辅导”,再加上学生彼此的团队意识已经形成,而且日渐强烈,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此外,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属于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氛围,学生的“民间力量”和彼此的督促就会因此而凸显,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主观性和感受性比较强,由于课堂容量有限,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解决一部分问题,将核心问题留给教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学的落实性也会进一步加强。

3.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内容和思维并重

翻转课堂下,并不是让教师直接把学习的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而是要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首先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施教角色转变为交流,所谓“教学相长”。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合理,不仅仅关注成绩的变化,还要时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那些新颖的思维、动人的语言。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对学生以激励性评价给予正确全面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授之外,教师应该注重还原课堂,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课堂上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和背诵,还要加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用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师必须明确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只是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论

翻转课堂模式本身对于教学的成果性和落实性有着良好的助益,在教学中,要以翻转课堂模式作为切入点,翻转课堂并不等同于视频教学,可以充分借鉴翻转课堂下的“翻转”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可以由课上到课下,让学生的思维由片面到全面,理性和感性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成长。“翻转”的是理念、是策略,更是学生成长的方向,在“翻转”下,给孩子更多的成就感,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内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思想政治课;弊端;可行性

近几年,“翻转课堂”在中国受到普遍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实验探索,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很多学校、老师都存在困惑和不解。针对这些困惑,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本文将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思想政治课教学弊端、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及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对传统课堂和教学模式的翻转、颠倒和革新,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常采用的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理解教学内容,课内师生通过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个性化指导等活动来实现知识内化。由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调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特征。

1.师生角色的转化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圣人”神圣不可侵犯,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营造学习环境,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能动、自觉、自主学习,突破时空限制、解除心灵束缚,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一角色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减弱,而是处在一个更为合理优化的位置,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跑者、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培养学生获取资源、应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按照个性化需求选择灵活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换,真正成为学习、课堂的主人。

2.课程资源的丰富

课程资源种类繁多,日常教学运用的比例却很小。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方法、手段的应用上,而翻转课堂使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关键部分,该类视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主题、恰当的时长(10分钟左右)、生动的讲解和多样的选择,通过这种视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和iPad随时随地学习,扫除课堂神经紧绷、注意力不集中的烦恼。同时,作为教学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家长的潜力也被充分挖掘出来,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监控和管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协同学校一起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

3.教学过程的互动

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在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课堂鸦雀无声,师生互动性差;大多数学生精神高度紧张,整节课埋头做笔记,也有部分学生玩手机、睡觉,全然不知教师所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获取基础知识,对教学内容具备认知、情感准备,为课堂交流互动营造了更加轻松活跃的氛围;课堂内化环节,教师通过答疑解惑、参与小组活动、个性化指导与学生有效互动,学生则在协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环节中培养协作和沟通能力。“翻转课堂”中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协作互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明显增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个性得以发展,知识得以建构,认识和体验更加深刻。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弊端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国家必修课程,对于高中生价值观引导、人文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教学理念陈旧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区:学校、教师、家长都以升学为目标,忽视学生个性需求、教学片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信息技术运用表层化,没有将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融合,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生活脱节,缺乏吸引力。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昏昏欲睡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肆意蔓延,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仅靠“知”是不够的,而要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2.教学模式单一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延续了数百年,而实践表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基本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摒弃。但是借助于新媒体的运用,教师将书本的知识搬到了PPT上,课堂上仍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只是变换讲课形式,其教学模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是否有效地学习吸收知识不得而知。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单调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施展,存在着基础好的学生快步走,基础差的学生停滞不前的状况。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信息化水平低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又存在诸如:应用频率较低、应用水平低、人机交互水平低、互动效果不佳等各种问题。教师利用PPT把信息呈现给学生,或简单地利用视频呈现教学素材,课堂活动看似活跃,而反思教学效果却只是热闹外表下传统教学形式的复制。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将信息技术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并没有深入挖掘信息技术隐含下的现代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学生认知方式的改变,实质上并非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融合。

三、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对策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从树立“翻转课堂”的理念出发。

首先,关注学生发展。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课内师生通过答疑解惑、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个性化指导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内化。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现在趣味盎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其次,关注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以学生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为主。“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环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和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兴趣、需要挑选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自定学习内容和进度,实现个性化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课堂的单一版本,课堂不再是教师单一进行知识灌输的场所,而是师生平等对话、质疑问难、探索知识,生生协作互动、共同进步的地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提供了条件。

再次,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管理系统以及音视频编辑等现代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通过博客、QQ群、网络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学生交流互动,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实施过程更加简易,师生、生生互动增强、课堂氛围融洽,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调整师生角色,完善教学过程

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日渐融合,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被广泛应用,积极转换师生角色变得紧迫和必要,在角色转换的同时,完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视频,课内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些都要求教师扮演多重角色,教学视频的设计开发者、课堂组织者、教学活动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助推者……翻转课堂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必然引起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协作互动,使自己真正成为翻转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重点在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这与翻转课堂教学凸出知识内化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合作探究、情景再现、活动设计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实现学生知识内化和情感升华。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微视频、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等;在教学内容上走出教材的牢笼,结合学生生活,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让学生获得共鸣和心理认同,从而融入课堂中来。

3.加大信息投入,改善教学配置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应用,教学技术的改进以及“云课程”、在线课程的广泛实施,“翻转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围绕学生快乐、自主、便捷、高效学习问题在各地先后开展实验。新时期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智能手机、电脑、iPad等都是学生接收信息的助手,学生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不再停留于课堂的初级感受,新的信息平台使学生可以获取海量信息。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信息资源不足、教师信息素养低、学校大班教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发展。大量的微视频材料是“翻转课堂”实现的前提条件,而信息技术的投入,则是前期制作的保障。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视频编辑制作能力,则是翻转课堂实施的人力条件。除此之外,改善教学配置也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例如:缩减班级规模,小班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可移动的、舒适的桌椅,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开展班级活动;提供遍及校园的无线网络,让网上学习无处不在。

4.改变考核制度,更新评价方法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一般以纸笔评价为主,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一度忽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建立起配套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上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景和时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在日常的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报告和社区活动等增强其情感体验,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仅巩固基本知识,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文修养也有益处,从而实现翻转课堂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情感认同、全面发展的目的。

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虚拟教室和真实教室结合起来,让课堂内外翻转,让教与学翻转,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翻转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者,让昏昏欲睡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课堂动起来,最终就会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促使我们的学生在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3

一、问题:用了微视频,就算把课堂翻转过来了吗

(一)初次设计

笔者初次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把教学流程分成了如下两大部分:

一、课前准备(在家进行)

1. 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内容:介绍鲁迅、《朝花夕拾》的基本知识以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背景知识。

2. 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

利用测试题及时检测并反馈学生对微视频中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讨论课重点环节(课堂教学)

1. 通过朗读,分析“百草园”中的趣;

2. 通过朗读,分析“三味书屋”中表现的作者情感;

3. 结合文章,探究全文的主题。

课堂上通过一些问题,如“如果你是鲁迅儿时的一个玩伴,请你说说真实的客观的百草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作者留恋冬季百草园捕鸟”等,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整节课在老师不断地提问引导下,学生逐步感受到文章的内涵。

(二)问题出现

课后学生在谈上课感受的时候,一位同学问:“翻转课堂就是比平时课堂多了一个在家可以反复看的视频吗?”

“多了一个微视频,就算把课堂翻转过来了吗?”笔者也在反问自己。

这样的课堂模式突出的效果就是:教师利用微视频,从学生的课余时间里“偷”出了一段时间学习,然后学生回到课堂继续下一课时的学习。

(三)教后反思

这次尝试的教学过程虽然流畅,但是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区别,即使加了微视频,依然是常规的教学,依然是教师主导,课堂上通过问答、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虽然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微视频中的内容只是侧重知识积累的讲解,缺少方法的训练,语文课堂的翻转并没有很好地实现。

二、探索:翻转的语文课堂,就是大撒把吗

(一)调整设计

基于第一次尝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实现教师充当‘教练’角色”、“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等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第二次“同课重构”,重点尝试教师作为“教练”角色的设计,即在课堂上尽量多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体现翻转课堂的特点。

笔者把整节课变成学生的分组讨论,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间相互启发,让学生充分地占领课堂,弱化教师的角色。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在家进行)

1. 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内容:以“拔何首乌藤”为例,“抓住矛盾点”解读文本,分析并感受作者的“乐趣”。

2. 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

测试题:默读全文,你又发现了哪几组矛盾点?请从你发现的矛盾点中选出一组,结合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二、讨论课重点环节(课堂教学)

1. 根据测试题反馈,分组讨论;

2. 通过小组合作,结合一处“矛盾点”,学会运用“抓住矛盾点,剖析作者情感”的阅读方法;

3. 结合文章,探究全文的主题。

这一次尝试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阅读方法的指导者,在学生讨论组中进行一对一的问题指导,把课堂时间充分地交给学生进行“矛盾点”的探讨。

当小组探讨“先生的方正博学和我提问题却不回答(入学时的和蔼与提问题时的怒气)”这组矛盾点时,很多同学深入地分析了文中“我”与“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讨论问题时的状态明显是出于主动而非被动:

生1:我觉得先生的方正博学是我听说来的,而我提问,先生却不回答恰恰证明了先生并不是博学的。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先生是博学的,只是先生并不想告诉“我”,文章中也写到了,“大人大都是这样”,先生只是不想告诉我。

生3:我认为,我实在忍不住问“怪哉虫”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虫子太有趣了,又没有人能帮我解答,就只能问先生了。但是先生没有回答,是因为“刚下了生书的课”,先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问一些课外的内容,尤其是跟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所以就不回答。

生4: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点,但是和其他矛盾点一样,看似矛盾实际上不矛盾。先生的方正博学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可见先生的名气不小。入学时的和蔼,是先生接受“我”拜师,当时“我”也很规矩,先生态度一定是很好的。但是刚下课,我就跑去问“怪哉虫”―一个与课上内容无关的问题,先生一定是不高兴的,在这样的心情影响下,当时是知道也会说不知道,原因是先生认为我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看法,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做的更多的是提醒学生注意从文本中找到根据,以便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二)新问题出现

这一次尝试,微视频的内容发挥了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积极主动起来后,很容易把时间花在一些观点的争论上,整节课的内容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而且各组在课堂上分散讨论,课堂比较散乱,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本节课教师充当了一个“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讨论与争论时间过长,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完成。

(三)教后反思

如果课堂上教师只当一名“教练”,期待理想的“无为而治”是很难实现的,课堂学习的节奏也很难把握。只依靠学生自己来控制很难,尤其是初中生,课堂很容易演变成无效的争论和“顾左右而言他”的混乱。

翻转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引起学生讨论之后的“大撒把”,学生主动性被激发后,一味任其发展是不行的,翻转课堂应该是张弛有度的高效学习课堂。

三、调整:翻转的语文课堂,翻转的支点是什么

(一)再次调整设计

在常规课堂上,教师主导的痕迹太重,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若完全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推动课堂的学习,教师只扮演“教练”角色,虽然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但课堂效率却很低。基于以上两次尝试的经验教训,笔者又进行了第三次教学改进。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在家进行)

1. 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内容:通过对“百草园”的解读,感受“百草园”的趣味以及作者的情感,学习“咬文嚼字”的方法。

2. 看完微视频后做测试题

测试题:找出“三味书屋”中,你感受最深的趣味点并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讨论课重点环节(课堂教学)

1. 根据测试题反馈,明确问题;

2. 通过讨论,分析“三味书屋”的趣味以及作者的情感,学习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3. 感受作者的情感,用心观照自己的精神家园。

本次教学设计,在微视频中录制了以“百草园”为例,学习“咬文嚼字”的方法,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师生一起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分析“三味书屋”之趣并感受作者的情感。讨论课对“三味书屋”的分析,侧重对“先生读书之趣、书屋小园之趣、课上开小差之趣”这三个重点场面进行讲解。整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用“咬文嚼字”分析作者情感。

(二)惊喜出现

测试题是学生看完视频后,马上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去分析三味书屋中的“趣”,笔者的惊喜是从看到学生的测试题开始的。学生对测试题的态度很认真,答的内容很丰富,在浏览了测试题后,笔者惊奇地发现:教学设计中课堂上要重点分析的内容,很多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分析了,只是一些学生对鲁迅情感的分析有些笼统,缺少视角的转换,“趣”与“情”的分析不能对应;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忽略了“问怪哉虫”和“入学拜鹿”这两个趣味点的分析,甚至有一些学生在这个方面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要写怪哉虫”。很显然,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是他们暴露的问题以及困惑比较多的地方。学生测试题的反馈证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问题的预判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之间的偏差。只有准确地掌握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测试题的反馈,笔者及时调整了课堂教学内容。从学生需求出发,针对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兼顾课文的重点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探讨交流”、“展示学生的分析”,形成生与生的对 话,师与生的对话,从而解决学生思维分析过程的问题,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问怪哉虫”部分“探讨交流”环节的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分析趣味点和情感比较少的“问怪哉虫”吧,因为全班有十几个同学对这部分内容有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趣”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通过“赶忙”感受到了作者对怪哉虫的好奇及对任何问题都要弄明白的心理,还因为传说中的模糊从而产生了兴趣,表达了作者对传说的好奇。

生2:怪哉虫是作者一直想知道的事情,于是“我”便在“上了生书”后“赶忙问”,写出了作者好奇心之强,但是先生却很生气,为什么呢?

师:小鲁迅问问题应该是好事儿啊,为什么先生很不高兴?尤其是“我”“上了生书”后“赶忙问”,有问题吗?

生3:哦,我知道。在先生上完生书后,赶忙跑去问的问题不是课堂讲的内容,而是“怪哉虫”的一个传说,可见上课没好好听讲(众人笑),于是才有了先生怒气冲冲的回答“不知道”,好让“我”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所以老师很生气。

师:作者碰了一鼻子灰,是不是很沮丧?为什么还得意?

生4:我们得特别关注一下第15段。“决不至于不知道”、“往往如此”写出了作者对先生的理解,从一件小事看出“学生该问什么”,从“很不高兴”、“怒色”看出先生的正直,还有一种作为小孩看大人的理解之趣,写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怀念,对每一个细节都似乎记得很清楚,也写出了作者幼时的“小心思”,对大人独特的理解,让人看到鲁迅幼时另外的一面。

生5:“我”在下课后“赶忙问”先生问题,写出了作者好奇心之强,但是先生却很生气,于是“我”才有了对先生反映的推测,“他是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句,作者通过自己的“小心思”对大人的举动进行猜测并理解,作者越是故作成熟,越能体现出小孩看大人的理解之趣,小鲁迅当时一定是对自己的分析和自作聪明是很得意的;从成人鲁迅回忆的角度,成年鲁迅回忆起这件事一定会笑出声来,因为自己的幼稚和自作聪明,之所以写出来,那一定还是饱含着对书屋生活的事与人的双重怀念。(掌声)

(三)教后反思

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课前学习反馈出的学习需求出发,兼顾课文的核心重点,比先前根据教师预估学情进行的教学设计针对性强得多,学生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的收获也很丰富,部分学生的课后反馈摘录如下:

“PPT上打出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让我了解到了以前没有在课文中发掘出的东西,让我忽然感悟出很多……”

“课堂上,我们自己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新体验。”

从学生的课后反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的“互助”的氛围。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 教育理念;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14-1

教师的一根教鞭、一只粉笔已经不能成为教育的主宰,教育也不需要这样的主宰。通过教师的智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素质是学生必备的成长需求,教师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上。随着课改的需要,随着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流行的字眼。让学生通过反转课堂这个平台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益处:翻转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翻转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翻转增加课堂互动;翻转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翻转改变了课堂管理。翻转课堂的理念将“课堂”的概念外延化,并不是一直粉笔、一块黑板、老师在前面讲解,学生乖乖的坐在位置上被动的听才是课堂的唯一形式。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课堂有了更灵活而有价值的形式。

二、翻转课堂产生的实践价值

数学翻转课堂拉开了信息化全面启动的序幕。翻转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不但会提升教师对教育的探索,更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翻转课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教师精心为学生准备的一个自主提优的空间,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接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办法。它打破了以往对课堂认识的定势,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力,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产生的。拓宽了学会僧的学习空间,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翻转课堂,学生的学习目标导向更明确,更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所需而逐渐的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断地收获知识,感受到主动探索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三、翻转课堂产生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就是生产力,全体老师有思考、用心做一定会有收获。翻转课堂则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平台,在网络空间影响学生的认知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的作用之一。

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是教育探索的一个突破口,立足学生学习的实际而产生,必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四、翻转课堂对教改的重要影响

数学翻转课堂,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教师由讲台走进了视频里,是对教师自身教科研和教育素养的一个挑战。与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如说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设计师。翻转课堂的灵活所在就是学生不受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限制,可以随时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高效课堂下,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思考者,做一个火种,让学生获得聪明,收获智慧的硕果。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学形式的转变、学习形式的转变。

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学生自我与学习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是双向的,学生为主体。总之让学生受益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思考者,做一个火种,让学生获得聪明,收获智慧的硕果。

五、翻转课堂对老师的重要影响

因为翻转课堂的需要,在受到学生喜欢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导演,一个设计师,一个能够体验到学生所需的探索者和实践着。需要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力和实践力,并且要有反思精神和挑战精神。教师这个设计者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人,不仅要体现“新”的理念,也要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向好性和自信心,使课堂被动的接受变成学生主动的探究展示。在翻转课堂的天地里,教师的设计如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的了解学情便是教师将翻转课堂取得高效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换,由组织者向合作者转变由讲的课堂向学生学的课堂转化。注重氛围的创设和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做到教为学服务,引导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让翻转课堂激发生命的活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能力,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使命。

六、翻转课堂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翻转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主角就是教师,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点击和观看,更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学生自然如沐阳光,如浴春风,思维的火花定会大放异彩。在翻转课堂的教育中更要培养学会的自负自责精神,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翻转课堂对自己学习生活的重要影响,学生会努力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发的过过程,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在这方面做出适当的指导和长期培养。

翻转课堂很好的实行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使得教育更有的放矢,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教师的智慧给学生一张展翅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平台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我们愿在这样的道路中探索,并幸福前行。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设计探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47-02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把传统教学程序进行“反转”,因此也被称之为“反转课堂”。此种教学模式就是把知识传递置于课堂之外,对学生课前学习的自学性与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将课堂时间节约出来用以知识的内化与提升活动。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国际上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一、翻转课堂中高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其课堂设计与教学都需要与社会各大企业生产与服务需求相符合,并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变化而对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新。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结构设置并未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联系,存在脱节现象。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结构也就显得极为不合理,尤其是技能与理论这两大方面课程比重不科学,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理论课程,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技能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统一,使得高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与实际工作需要实现“零距离”,工作能力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方面的思想相背离,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倡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与教育新理念难以实现和谐共存。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的出现,很好地改善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倡导把知识传授置于课前,解放课堂时间,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施行实践教学,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开展辅导工作。伴随信息技术与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入,高职教学手段也需要跟上社会发展脚步而不断进行革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翻转课堂正是利用信息时代的巨大优势,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利用微课、幕课等诸多途径使学生拥有新的视觉感与听觉感,营造出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见,翻转课堂与高职实践教学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特征提升教学效率,增添学习趣味性,从而将翻转课堂用于高职教学中也就显得极其必要。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阶段情况

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各大酒店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技能服务性人才,也正是由于培养目标中存在的特殊性,拥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规划与企业岗位需要相符合的要求。从某种程度而言,实训课程可以说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性内容。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这方面的课程已经在实现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工学结合教学革新。只是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方说,高职学生并没有酒店工作环境的实际经历与感受,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前都要由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的简述。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酒店设施与设备没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还要有老师带领其进行操作,亦或是给学生做示范教学;有时候还会花很多时间补充此方面需要的理论知识,这也就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大幅度缩减。这不但严重阻碍了实训课程进度,也难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养的目的,从而让“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传统高职课程规划中尽管课程充实却时间很紧,课堂中老师通常会占用很多时间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实训时间大量缩减。而将翻转课程有效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教学中,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课堂利用率

高职教育以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符的实践性人才为重心,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酒店管理专业传统教学课堂中老师通常会占用大量实训时间用以讲授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实训时间非常有限,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练习,而课余时间又因缺乏实训设备导致不能练习。同样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所使用的设备与设施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少,又未能真实感受过酒店的工作环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增强造成负面影响。而翻转课堂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中,使得课堂实训时间被解放出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训,了解酒店行业所采用的设施与设备,从而提升授课效率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增强课堂积极性

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理论知识讲授时间很长,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这也就使得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手段正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将问题带入课堂中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活动。而且利用慕课与微课在课堂中能让学生有较为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如酒店管理专业老师课前就把自己录制的微视频传输到学习平台,将学生带入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并且老师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化实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四、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的翻转课堂设计探讨

(一)课前学习以学生为主体

酒店管理专业翻转课堂将学生定位为学习主体,有利于提升其积极性。高职学生头脑较为灵活,将学生作为主体的翻转课堂课前学习可以进行自主设计,使知识学习过程变得丰富精彩、形式多样。比方说,酒店管理专业在讲解“宴会服务”板块中“宴会菜品”方面的知识时,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主要是给学生介绍宴席菜品构成格局、菜肴设计原则等,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课堂氛围也显得比较乏味,还会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若是将翻转课堂用于此部分知识教授中,就可以将菜品构成格局等方面理论知识放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特点,联系此次教授内容,把班级学生根据情况划分小组,可以3~5名同学为一组。然后给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利用图书馆、互联网、酒店实地勘察等方式全力了解“宴会菜品”方面有关的知识,并共同制作出微小精湛的视频在课堂中展示。从而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选取、实地勘察、微课录制等过程,加深对此方面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品质与创造性思维,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二)情景创设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创造出具体的工作情境,使班级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以前文提到的宴席菜品构成格局方面的知识点教学为例,老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学习完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在课堂中可以综合考虑学生课前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完成酒店宴会中的菜单设计。

(三)翻转课堂模式与课程内容相符

翻转课堂由于自身特殊性,使得知识传授处于课外时间,课堂教学前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也就要求学生自己拥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所以翻转课堂应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征,不能生搬硬套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经验,应在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并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五、翻转课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一)制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视频

在明确高职学生学习目标基础上制作出合理的教学视频,比如进行“酒店服务礼仪”内容教授时,课前应进到酒店进行细致了解,合理明确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然后综合考虑班级学生个性化差异制作视频。

(二)组织高质量课堂活动

高质量课堂活动组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面以班级学生为中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提前学习和操练已经让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产生很多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疑问,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问。

(三)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有很大的优势,即在线视频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课后自学时由于没有老师的监督,也就要求较高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因此老师需要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掌控学习,以轻松的心理回顾老师上传的教学视频,结合自身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还可以让学生通过QQ等方式向其他人或老师进行求助。比方说“酒店礼仪”教学前,老师就让学生大量阅读这方面的经典著作,同时适当记录下里面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以便课堂中进行讨论。针对未能及时上课或没有听懂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借助教学视频实现模拟讨论。

结束语:高职教育是就学生实践能力与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但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其中,以此提升教学实践效率。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仅依托课堂教学也难使学生全面掌握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因此,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以全面培养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108-113,120.

[2]孙鹤文.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5,(03):61.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6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乔纳森,最初他是把讲解的声音和PPT合成视频,目的是方便缺课的学生在网络上学习,逐渐地这些视频在更多的学生中传播并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于是教师纷纷开始制作视频,为学生课前视频学习提供方便。翻转课堂就形式而言是课外视频或网络学习,课内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和解决问题以及完成作业,同时学习的决定权也由老师转给了学生,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 翻转课堂的实际意义

2.1 有助于适合各种情况的学生

首先,翻转课堂适合时间有限制的学生。职校学生都很忙碌,每个学校都有各种精彩的表演和比赛,听课还是参加活动,对于学生很难抉择,学生会干部要处理很多学生事务,常有缺课现象,如果我们翻转了课堂,他们就可以在课前先学,或者学了再看,再学,这样就不会受太多的限制了。

其次,翻转课堂适合各种风格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学习进度有快有慢,思维行动有缓有急,而翻转课堂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2 有助于全方位调动学生思考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模式,无疑就促使学习者围绕着课前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如果你不去思考,在课堂上和网络平台上,你就无法和同学老师交流。

2.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中我们都深有感触,学生不愿举手发言,羞于启齿。职校生正是青春叛逆年龄,就更不愿在课堂中积极发言了。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模式给他们提供了发言机会,通过课前的学习和了解,学生或多或少也有些胸有成竹,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信张开嘴巴说话,更有信心大胆地和同学交流分享。

2.4 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翻转课堂后,老师是课堂的指引者和疏导者,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既可以小范围的小组指导,也可以一对一的个别指导,这样近距离的和学生接触,既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能促进师生和谐,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那么教育效果亦就不言而喻了。

3 职校实施翻转课堂存在问题

3.1 职校学生学习能力影响

职校学生大多是被更高一级学校淘汰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这批学生要么学习习惯不好,要么就是学习能力较差,要么就是懒惰不好学。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无论哪一种原因都是桎??学生课前自学的关键因素,无疑会给学生课前学习带来诸多的困难。

3.2 教师观念转变难

在传统教学中,自古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填鸭式一言堂教学,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录音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大多数老师的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学校年龄比较大一点的老师,要他们改变几十年的教学模式,而突然变成什么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这是很难让他们接受的,而且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担心。

3.3 无成熟的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用到的微视频、PPT、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这是需要一个成熟教学平台,学生课前的网络学习和视频学习后的信息通过什么方式怎么反馈?反馈的信息老师是否能及时收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这一过程中怎么交流?还有老师微视频、PPT、学习任务单怎样制作?这些问题都需要信息技术平台和教学平台作支撑。再加上可供参考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相当缺乏,尽管学校也派老师去学习微视频制作和请专家到校进行翻转课堂理念培训,但始终还觉得没多少实际的、可操作的途径和平台,翻转课堂成了“叫好不叫卖”。

4 翻转课堂的小策略

4.1 领导重视,政策鼓励,典型示范

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中是风生水起,而职校真正实践的还不多,职校要开展“翻转课堂”的策略首先是要有政策为之保驾护航,在推进的过程当中还得有一少部分思想前卫的、优秀的教师先做起来,这样大家才有榜样,让其他教师去观摩学习,去感受翻转课堂的实效,让老师们从思想去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然后,行政通过各种激励机制让让老师们行动起来,让老师们尝到翻转课堂教学的甜头,这样翻转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

4.2 教师克服心理障碍,积极转变观念

对于一个新事物的尝试,那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识的,而一个观念的改变亦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要让老师们一下子改变自己一贯以来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的确有些难度,教学了几十年的老教师就更难了。但不能因为难而不为之,首先得向老师们详细、具体、反复做好宣讲工作,让老师从心理上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消除教师们心里的障碍。翻转课堂老师们最担心的是学生课前会不会主动去学?课上学生会不会去交流?等等,这些担心就要一个个的去克服,积极转变观念。

4.3 重视学习任务单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