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例6篇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1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实现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先后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以数字化作为推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县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经济社会单元,其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对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发展基础、对数字农业农村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据《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绿皮书》报告显示,成都市有6个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然而却没有县(市、区)进入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市、区)名单,也从侧面反映出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待提高。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形势下,如何紧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成都市县域经济优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数字农业与生活、生态融合为拓展,着力构建数字农业支撑体系,不断探索数字农业农村应用模式,营造数字农业农村新场景,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极助推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走在全国前列意义重大。

二、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成都市以“四化同步”为发展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信息化的意见(试行)》(成办发[2013]44号),市政府成府函〔2017〕94号批复的《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5)》,要求着力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建设、“互联网+”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等重点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纤覆盖率已达100%,家庭住宅光纤到户覆盖率超过97%,光纤网络用户覆盖率、用户数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覆盖100%行政村,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规模中西部列第一,居全国第二,入选全国首批5G城市名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算机应用率、网络覆盖率、从业人员智能手机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99%,蒲江县、成都天地网、都江堰青城茶叶、四川微牧获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县域则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蒲江县整县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以信息化助推猕猴桃、柑橘、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县获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大邑县以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以粮油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为基础,积极推进全县智慧农业发展,探索数字赋能的大邑模式;彭州市发挥蔬菜产业优势,建立蔬菜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获批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创新项目。成都市各县(市、区)发挥县域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模式与经验,为推动成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三、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不足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成都市没有县(市、区)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市、区)名单,没有发挥出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优势。对标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成都市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定位,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存在以下不足:

(一)顶层设计支撑不足成都市市级层面制定了《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5)》,积极编制《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0-2025)》等系列数字农业农村顶层设计,为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指明路径。然而,在县域层面,县(市、区)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等情况编制县域数字农业农村专项规划或者专项实施方案的很少,顶层设计引领支撑作用不足。县域内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数字农业农村缺乏数据标准体系,各类数据没有形成统一归口,造成了星罗棋布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各涉农部门涉农数据未形成共享机制,涉农审批、涉农政务未形成数字一体化服务机制。最后,区域内涉农高校、研究机构、生产经营主体间未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使得大量数据未能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数字化发展基础薄弱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建设情况直接决定了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水平。成都市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采集硬件生产、创新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现有系统多为单一资源库,在农产品单品种全产业链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和政务服务等方面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模型应用,集成、创新力度不够;三是网络运营成本还较高,使得数字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还不够充分。

(三)数字农业融合应用不足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整体协调推进,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销、品牌打造方面来看,全市县域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农业生产方面,数字化技术主要应用于设施栽培,但大田作物数字技术化应用水平则有待提高,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应用数字化能力还不足。在农业服务方面,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未建立,区域内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库等数据资源体系尚未建立,未能形成高效的B2C精准社会化服务供给平台。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力度不够,整体上本土县级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以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枢纽、镇(乡)服务站为依托,村(社区)服务网点为终端的三级联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在农业品牌创建方面,县域内公共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运用新媒体、短视频APP等宣传推广县域公共品牌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新业态培育方面,线上会展、文创农业、休闲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数字技术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农业新业态的提升作用。在数字化监管方面,目前县域内农产品数字化溯源体系较完善,但是在投入品、农机应用等监管方面,数字化应用水平待提升。

(四)数字生活新场景营造不足县域内党建数字化应用水平不高,村党组织应用数字技术开展网上党课、线上培训的较少,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还不高。镇、村卫生系统采用线上挂号、线上支付医疗费用等应用不足,农村医疗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捷程度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县域内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的较少,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形势下,开展线上教育的短板在远郊县域的农村地区表现突出。

(五)配套保障不完善首先,县域数字化人才不足,村级数字化技术队伍培训不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欠缺且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其次,针对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发改、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在涉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时还未形成政策合力,对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支撑还不足。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保障,目前县域内数字农业农村专项资金投入还较少,仅依靠市级物联网示范基地项目,县域配套投入还不足以支撑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县域主动引导,鼓励社会多元投入的金融机制还未形成。

四、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建议

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立足成都市当前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根据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产业优势、数字化发展基础等条件,为探索打造符合国际化城市发展定位、体现成都特色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助推成都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衔接《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0-2025)》,紧紧围绕县域发展实际和优势,制定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定位、方向及路径,制定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系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制定农业农村数字标准体系,形成可共享、可应用的标准数据。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整合各域各类各型政务及业务数据系统,打通多部门互联互通,推动农业数据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使数据形成合力,实现开放共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开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二)构建数字农业支撑体系推进物质装备改造与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云端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动无线宽带网络全域布局,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提升农村网络覆盖水平。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强化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研发推广适合各种地形和环境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无人旋耕机等智能装备,推进农机化与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强化技术创新与软件集成。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前沿技术,联合开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打造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农业资源相关数据库,强化大数据平台集成研究,加快推进多部门涉农信息、涉农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促进农业资源数据挖掘、分析、预测。建设政府服务监管平台,推动数字化服务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构建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智能装备应用及管理系统,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

(三)推进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农业数字化生产管理。强化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搭建灵活、便捷、高效、透明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管理智能化建设,推动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加大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计划、农事操作、加工仓储、财务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加快推动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建设,积极推动适宜性数字技术在中药材和特色果蔬产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推动农业数字化服务。围绕农资、农机和农技服务,加快整合现有数字农业相关信息系统与APP,强化运用推广,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农资”建设,探索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提升农资物流管理智能化和农资服务精准化。加速农技推广数字化建设,大力推动专家在线诊断、远程会诊、农技在线科普等农技数字化服务。集聚行业力量,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机销售、农机服务提供在线供需对接撮合,加强农机调度与作业监测,提升农机利用效率。创新农业数字化营销。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提升,建立产后设备数字化共享服务网络,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加工状态、仓储环境、物流位置等信息,提供供需匹配、冷链监控等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大数据库建设,开电子营销数据监测分析,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数据监测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构建数字农业品牌。统筹区域行业资源整合,开展数字农业品牌建设示范行动,着力建设品牌营销工场,推动数字农业大品牌打造。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强化品牌宣传、展示和推介,健全数字农业品牌防伪机制,提升数字农业品牌知名度。全方位提升对行业领军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速行业领域核心企业集聚、抱团发展,加快构建县域数字农业产业生态圈。培育数字农业新业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以现有数字农业融合示范项目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分化、嫁接、重构农业新的生产经营主体或服务组织形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文创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农业私人定制等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型经营模式。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扩展休闲文创农业表达形式,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创新农业数字化政务监管。构建涉农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指挥统一、多部联动的应急处置平台,提升对突发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切实提高农产品安全的保障水平。依托农业资源一张图,重点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情况监测,提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数据收集和管理水平。

(四)营造农村数字化新场景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信息化技术改造、升级乡村生活方式,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党务党建、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政务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网络化管理体系建设,创设数字乡村新场景。推广“互联网+党建”,逐步实现信息、政务运转、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探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大力推动在线预约挂号、快捷支付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文化服务普惠共享,探索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推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文化资源覆盖面。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农经专业;数据分析;教学改革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部署了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的发展战略,将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1]。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农业经营单位、面向农业农村的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随着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推进,给传统的农经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2]。在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的时展背景下,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课题[3]。

1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给农经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1对农经人才的数据思维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农村的行政管理中都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农产品产销数据、农产品溯源数据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大量的数据资源。经营者需要认识到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要调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属性,让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4]。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各级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智能,收集了大量省、市、区、县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社区网格化管理下收集了微观层面的农业经营单位数据、农村常住人口数据、医保数据、扶贫数据、农村小额信贷数据。这些数据资源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务服务质量的宝贵资源。

1.2对农经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数据生成,如何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让数据能发挥其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功能,与数据使用者的数据分析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农业经营单位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投入数据、农产品销售数据、电商平台的客户反馈评论、农产品库存的动态数据,如何整合分析这些数据,要求农业经营者系统掌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文本分析等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农业人口的迁移数据、农村常住人口网格管理数据、农村居民医保数据、扶贫数据等,数据类型丰富,数据量庞杂,如何实现数据库的整合,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掌握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技术。

2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之间连贯性不足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为农经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数据分析类课程,见表1。数据分析课程群包括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涵盖了数据库、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内容丰富。数据库应用由计算机学院开设,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授课时教师往往将其视为一门计算机类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没有针对农经专业学生的特质,将数据库的教学与其在农经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觉得该课程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

2.2学生学习的软件种类繁多,但不够深入

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XCEL、SPSS或者R语言的应用,在经济计量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views或STATA的应用,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课程中学生将学习Python语言的应用。在每一门课程中学习的软件都不同,对于软件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虽然学生接触的软件种类多,但是由于学时所限,每一种软件都只是入门级的介绍,无法进入到深度学习。

2.3与专业课学习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应用机会

学生缺乏在专业课学习中运用数据分析类课程所学知识的机会。数据分析类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的应用,但大部分都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学生在学习了数据分析方法后,缺少在专业学习领域里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例如学生若要完成产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学的专题研究、课程论文,需要用到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但在第2-4学期开设大量专业课的学期,数据分析类课程还没有开设。若能将数据分析类课程尽量靠前安排,学生可以在后续的专业学习、课题研究中运用所学的方法,一方面夯实数据分析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4排课不够科学

在大三阶段,学生可以选修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Python语言三门选修课。但到了大三,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任务重,选修课种类考虑繁多,学生选课可能出于兴趣、学分安排或者准备考研保研考虑,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会选修上述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能力不太强、对数学类课程感到困难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难度小的课程。

3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的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

3.1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意义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将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进而实现项目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4-5]。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更清晰明确,可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6]。在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创设数据分析情境,加深对所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围绕“三农”问题的数据分析项目,让学生从数据分析中加深对“三农”问题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农经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对农经专业的认同度。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对数据分析课程群的改革[7]。

3.2统筹规划教学内容,加强课程间的连贯和递进

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目前主要包括必修课数据库应用、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选修课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以及实践课R语言与统计应用、Python语言。统计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基础性的统计方法的运用,经济计量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计量分析的范式,如何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多元统计强调对复杂多维数据信息的提炼。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教学的重点在于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此外,针对于目前学生所学的软件门类过多,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建议在统计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中统一采用R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

3.3基于项目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统计学课程介绍了基础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后续课程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整理,为经济计量分析、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做好数据处理上的准备,让学生体会到关联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联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田野调查实践,围绕“三农”开展调研,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3.4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

结合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数据分析课程群“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在农经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的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专业性课程对大量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类课程中涉及的城乡差异问题、收入和消费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贸易等现实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基于现实数据的定量分析。因此,在农经专业的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研究项目中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4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优化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类课程在建设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是将教学停留在课堂上,引入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数据分析课程群的优化:第一,数据分析基础类必修课安排在大一学年。在第1学期,可以安排R入门、Python入门、数据可视化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当前主流的数据分析软件,激发学生对R或Python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我拓展学习空间。R入门、Python入门、或者数据可视化课程都属于数据分析的基础课程,无需其他先修课程。在这一时期,让学生开始接触数据分析软件,学习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数据意识和软件实操能力。第二,将与农经专业课有关的专业必修课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安排在第3-4学期学习。统计学课程需要学生先行修读高等数学和概率论课程,经济计量学需要学生先行修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因此可安排在第3-4学期。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后,可以更好地体会统计学、经济计量学方法论学科的应用价值。第三,将数据分析进阶类选修课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为高年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类选修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未来的发展规划学习更加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技术。鼓励学生能在专业论文习作、学科竞赛中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加学生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第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用项目式管理和评估的思路,由学生自主开展一个数据分析项目,从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到提炼研究结论,开展小组团队成员互评。教师跟踪学生的项目开展过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数据分析质量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结束语

将项目驱动教学引入到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的建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不再对数据分析类课程望而生畏。本文的研究对于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高阶能力,也能为同类课程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EB/OL].(2019-12-25)[2020-4-14].

[2]李虹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智慧农业导刊,2022,2(7):110-112.

[3]冯开文,陶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3):54-56+63.

[4]杜洪燕,陈俊红.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21,15(21):213-214.

[5]金娥.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学习框架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6]胡静,王昌凤.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9):59-64.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4

1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均意识到了农业数据的价值,高度重视涉农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分析及应用工作。2015年,农业部搭建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率先开展了全国农业系统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各省市政府相继了农业大数据发展规划政策,例如天津市政府了《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指出,要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搭建资源要素平台,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此为基础,天津市搭建了“三农”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当地涉农部门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3]。随着各省市农业大数据相关发展政策文件的,相关高校、农业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农业大数据应用建设当中。山东农业大学率先成立了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了渤海粮仓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盐碱荒地的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4]。同时,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量子数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多渠道农业相关数据,依托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技术,面向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等应用服务。北京布瑞克农信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了一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平台汇聚了全国农产品数据,提供数据检索、咨询、可视化分析等功能。

1.2我国农业大数据问题分析

我国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农业部信息中心为龙头、连接31个省(市、区)农口部门的信息平台。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一是存在数据孤岛,缺少数据共享机制。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虽然已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然而数据共享意识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单位仍然将数据据为己有,造成数据壁垒,无法有效共享。即使有些单位愿意开展数据共享工作,但往往由于信息系统间标准规范、接口协议的不同,阻碍了数据共享进程[5]。二是数据来源单一,技术应用不足。农业数据采集系统大部分由政府部门、高校等机构建设,且在数据采集方面仅有少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能够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工作,部分地区仍依靠人工、纸质文件录入等方式,大大降低了采集效率及质量[6]。三是数据服务单一,数据门槛较高。农业大数据平台大多能够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但针对海量数据缺少深度挖掘分析支持,仅适用于具有数据分析经验的研究人员使用,无法实现面向广大农场主、农户等缺少相关专业的人士提供有效的服务[7]。“三农”数据汇聚了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领域数据,各领域数据均分布在不同的横纵部门,以农民数据为例,各地区涉农人员数据均分散在农业农村局和其他横向部门,如民政局、公安局等。可见,要想实现“三农”数据的有效利用,不仅要实现纵向部门的数据互通,同时要解决横向部门数据协同共享的问题。

2三农大数据云平台架构

本文在结合各地区政府部门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进行平台设计时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横纵兼容、资源共享、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平台总体框架由下至上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及数据资源层、应用层和用户层。①感知层:为平台及数据资源层提供数据支撑,原始数据包括视频监控数据、音频数据、图片数据、社保数据、各类传感数据、终端定位数据等。②传输层:利用地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互联网、视联网、政务云平台等政府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实现数据传输。③平台及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包括地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地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将各部门数据归集到地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提供基础和专题信息共享服务。同时,平台能够集成用户、安全和服务支撑三大服务,实现统一组织用户和登录认证、数据资源调用者合法性和调用合法性监测、数据可视化、数据接入等功能。④业务应用体系: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行业监管、乡村公共服务的各类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张图及大数据分析提供三农宏观决策支撑。⑤用户层:云平台主要包括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农户以及消费者四大类用户。

3三农大数据云平台功能设计

通过总结分析各地区用户普适化使用需求,对本平台功能进行了设计,包括三农云支撑平台、三农数据仓库系统、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三农指挥一张图系统、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共五大类功能。

3.1三农云支撑平台

三农云支撑平台是三农大数据云平台的核心,平台基于Hadoop大数据处理框架,通过整合开源商业化组件,构建数据资源池,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接入标准,整合数据及业务,实现将地区农业横纵部门、农企、农村、农业示范生产基地等机构的海量异构数据进行接入、汇集、整合,并依托云平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挖掘和共享,同时,在三农信息数据库、三农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基础上,承载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三农指挥一张图系统等智慧应用服务。

3.2三农数据仓库系统

三农数据仓库系统基于Hive技术可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在一个较高的抽象层次上做整合,所有数据都围绕某一主题来组织,是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定期接收新的集成数据,反应出最新的数据变化。同时,数据仓库采用结构规范性较强的雪花型多维数据模型为每一主题域中的具体主题进行维表和事实表的设计,以此能够有效地节省时空数据的物理存储空间。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一系列历史快照,无法被修改,只能为用户提供分析工具进行查询和分析,并最终以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为载体进行可视化。

3.3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

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系统基于专业级可视化软件并结合三农数据仓库系统,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对三农数据的各级分布、利用情况等问题进行分析、挖掘,为用户提供分析成果,辅助决策,包括多维数据查询、描述统计、推断分析、空间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导出等功能,基于多源多部门三农数据及其分析成果,能够将数据及统计分析成果基于地图服务进行展示,并支持各级用户查看权限范围内的各类三农数据及分析结果,同时系统能够提供多种可配置性分析组件、主题,依托多维数据查询功能可满足多类型用户的数据分析需要,大幅度降低数据服务门槛。

3.4三农指挥一张图系统

三农指挥一张图系统以地区天地图服务为基础,以工作事项为载体,运用集成化、电子化手段,市场化,清单式、网格化管理,实现对三农工作的“一网打尽”,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统筹管理,资源共享,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系统可以全面集成承载用户关注区域的全景、三维、高现势性、高分影像以及各类设计、规划、建设图件,从而实现将三农工作中涉及到各类专项工作信息数据都叠加到地图之上,保证各项工作有迹可循。

3.5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为平台各应用系统提供GIS数据及服务支撑,并能为其他专业接入系统提供数据服务。通过前端地图渲染引擎,实现大数据平台空间数据服务的在线可视化展现,将地理信息与三农业务数据相融合,支持多种数据源的接入,实现专题业务的专业级地理信息可视化。在前端渲染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栅格瓦片地图服务模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利用矢量地图渲染引擎。系统可提供各种地图服务、分析服务,主要包括二三维地图服务、影像服务、要素服务、空间数据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线路规划服务、智能信息检索服务、OGC标准服务、KML服务等。

4结论

本文从各地区政府部门实际工作业务特点出发,以三农领域内所有用户需求为研究对象,建设了三农大数据云平台。平台的构建在三农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三农数据汇聚能力,将横纵部门异构数据资源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横纵部门数据共享,提高了数据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打造“数据+业务”的云支撑平台、数据仓库系统以及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形成了支撑三农业务的基础底座,以服务应用为导向,搭建了三农指挥一张图和可视化数据分析服务,满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资源管理要求,减轻了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对三农工作的科学规划和指导。

5参考文献

[1]罗治情,官波,陈娉婷,等.“三农”数据云平台设计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209-212.

[2]董春岩.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3):207-214.

[3]张保岩,赵丽华,辛北军.天津市“三农”大数据平台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245-249.

[4]柳平增.农业大数据平台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为例[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5):68-71.

[5]张浩然,李中良,邹腾飞,等.农业大数据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4,41(S2):387-392.

[6]李瑾,顾戈琦.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2):1947-1952.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发展;发展模式

引言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各个领域都积极引进并实施了“互联网+”的概念,利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其发展也是备受关注,现如今机械化虽然已经有所普及,但传统农业仍然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引进不仅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解决信息闭塞、经营受限等问题;还可以实现农业生产“零问题”、农业销售“多门路”、农业产品“绿色化”,成功实现农业经济的高效集约发展。故此,文章将概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结合现存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模式创新的具体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一)定义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产业融合模式,把互联网引入农业领域,将会改变农业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是将农业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能够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全面深入融合农业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生产力优化重构农业生产流通的诸多要素,激发信息经济下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能量。作为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抓手,“互联网+农业”一开始就被列为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点领域,这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大局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手段,更是农业经济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

(二)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农业在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大幅度提高农业信息共享化程度。在传统农业发展中,由于存在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差、信息传递严重受限等问题导致供需双方信息共享不对等,致使农业发展一直处于弱式有效市场,而将“互联网+”的概念引入现代化农业提高了传统农业信息的有效性,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在实现共享化的基础上压缩了时间和交易成本,更大程度上满足供需双方需求。二是扩大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受经济环境影响,农村大量土地闲置,劳动力流失严重,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从事农业行业,而引进“互联网+”大大改善了这一状况,例如利用互联网建设现代农业帮扶平台促进供产销一体化,使工厂、农户、企业成为一条供应链,三方共受益。吸引更多人加入农业生产链,扩大经营主体规模。三是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传统农业的交易方式普遍为线下交易,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现象非常严重,市场缺乏信息透明度,在“互联网+”的“零距离”信息模式下,销售方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在线上公开,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信息进行筛选,选择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流通难题。四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测。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热点话题,由于管控不全面、监管力度差,有部分小作坊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实行供产销一体化,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从源头上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定期或实时集中检测,消费者在权益受到威胁时,可以直接在线上不受时间限制通过客服找到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而避免想投诉时走投无路的境遇。

二、现存“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互联网+”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由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进行变革,农业现代化大体可以分为数字农业和电商农业,分别针对农业的生产与销售两个重要环节。

(一)数字农业发展模式

1.整体分析2019年初国务院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对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数字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任务,实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型,更离不开对数字农业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从科技部获悉,“十五”期间,国家实施863计划“数字农业重大专项”,已获得重大成果:取得技术成果108项,申报和获得国家专利96项;取得硬件产品68个,软件著作权登记181个,推荐技术标准38项,我国已初步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体系。尤其在农业问题远程诊断、数字化农业宏观监测、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农业信息网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效,加快了数字化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2.实例分析(1)数字化农机装备。数字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信息的获取、储存、传递三方面。传统农业在这三方面都具有约束性与局限性。而数字化农业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高度结合,将物联网的传感器安插在传统的农业设备中,通过对农作物的实时观测,可以收集并储存到更多的农作物信息,例如: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等相关农业信息,然后传递到相关数据库。并在后台对收集到的相关农业信息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得到更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物理环境并结合实地情况采取相关有效措施,确保物尽其用,为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保驾护航。农业数字化机械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市场上流通的新型设备越来越多,目前就农业领域来说,一般应用的测量和传感大部分依靠微机电系统(MEMS),MEMS将机械结构与电子相结合,设计出智慧农业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传感系统,这些智能传感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优点,集成的电子器件可以提供控制、数据采集、自校准和通信等功能,板载处理允许局部计算,提供即时反馈并减少必须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例如农产品烘干设备上装配传感器,代替人力监测温度与湿度,确保产品达到最优质量。由此可见,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农机设备合二为一,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使得农业生产活动更具有精准性与科学性。(2)数字化农业智能控制。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在农业领域,一些大型的农作物生产基地和大棚也逐渐引入相关智能设备来简化相关的人力劳动。其中被广为应用的有大棚自动卷帘机、大棚移动喷灌设备、模拟太阳光照射设备、水处理设备、水肥一体机等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通过对农户使用者的调查表明,虽然这些生产设备技术成熟,但仍然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由于各个设备来自不同的厂家和品牌,致使各个生产设备都是一个个独立个体,无法进行设备关联,缺乏集中管控。因此,无法为农户使用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感。将互联网技术与相关生产设备进行一系列技术整改,对所有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集合,形成统一的智能控制操作系统,最终达到智能联控的效果。让农技人员摒弃现场操作设备的方式,而是仅通过一部联网手机就能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克服操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智能系统还能将农技人员的操作和农作物的生长数据进行记录,对失误的操作进行复盘,也为日后生产设备的操作积累经验。对于数字化农业建设,只有从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数字化进程,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

(二)电商农业发展模式

1.整体分析。1997年,电子商务的概念逐步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阿里巴巴应运而生,进一步加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其逐渐融入了整个社会,成为经济活动最普遍的交易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等促进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制造业、商业等全产业的电子化、信息化及数字化变革。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电子商务领域与农业领域相结合的发展状况,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大量电商助力农业相关发展,构建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鼓励更多人才致力于电商农业的研究等。传统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回报期长,投资收益率低,农户和顾客们只能在线下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实体交易。另外农产品本身具有保质期短,储存条件苛刻等特点,使得顾客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很高要求,导致农户们销售困难、客户购买不便利等问题。电商农业以互联网为工具,从农产品的供需关系出发,降低供销双方成本,进而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发展存在的销售问题。电子商务平台以第三方的身份,对销售方进行定期的安全追踪,保证产品安全;对购买方进行信用管控,确保资金按时支付。通过现阶段“云端助农”的数据反映,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27.0%,全国农村网络销售额较2014年1800亿元相比扩大了8.4倍。由此可见电商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销售情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农业模式下农业与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通过B2C平台满足大众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使更多人了解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绿色农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期货交易额,促进农业的电子化、网络化转型。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全面融入农业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成果。2.实例分析。(1)云端直播助农。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提及互联网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农产品销售等内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直播带货快速兴起。云端直播助农是借助互联网利用社交平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目前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成为解决农产品销售最重要的解决办法之一。直播助农利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农业农产品销售的局限性限制,让更多的人通过直播就可以了解农产品的外观、质量等方面,享受足不出户购买的便利条件,缩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产品销售的大规模增长。受疫情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减速,为解决各个地区出现的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以中央为首的直播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云端助农模式迅速成为农产品市场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淘宝直播带货农产品的能力连续三年增长超过150%。除此之外,抖音、快手等以娱乐为主的自媒体平台近年来都在不断发展直播助农,2020年平均一季度的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高达936.8亿元人民币。(2)“互联网+”农旅融合发展平台。农旅融合发展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双产业链。该模式极大的改善了农业发展的单一性,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增加了农民销售收入,但同时也存在着融资困难,产业发展受地域环境、土地等限制严重,经营主体较分散,分配到的收入相对较低。建立“互联网+”农旅融合平台,各个农区成立独立的生态农业基地,线上集中进行推广宣传,便于吸引投资,消费者也可以更便利集中地搜集到各产业园区的信息。部分受环境等因素限制开发旅游业的地区,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联系合作模块与其他和其发展模式类似的地区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为其进行人力、特色农产品的提供。旅行社、农户们、加工及销售企业可以成立线上农村合作链条,将各个产业链条集中联系起来,实现旅游业、现代化农业、商业供产销一体化。农民作为经营链条的直接参与者,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线上进行农事生产、经营管理等培训,使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型。构建“互联网+”农旅融合平台对激发传统农业活力、推动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1)互联网信息化意识不足。结合现行农业发展现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普及率仍然比较低,因此农户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了解仍然不够充分。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等有关部门没有真正切实的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好处落实在农业生产上,从而致使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户们思想落后无法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大部分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农作方式,不能将互联网新兴技术、数字化农机设备和数字化控制系统等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严重缺乏信息化意识。(2)互联网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据调查绝大多数农业从事者均为个体农户,没有充足的资金积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农业对农户们的自有资金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农产品从第一步生产开始,例如前期对种子种植与培育的过程,再到中期的防护,最终到农产品的采摘和运输等,对于农业生产者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面对高昂的农业生产成本,农户们更没有额外的资金去负担数字化的农机设备、灌溉设施、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等等。因此,在缺乏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农民单一的借贷方式下,农业资金问题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实行全覆盖的主要屏障。(3)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健全。互联网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最根本的硬件条件就是网络设施的全面覆盖,然而对于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仍然十分匮乏,因此无法满足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也成为制约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将直接导致农户们不能及时了解到农作物的实时动态与市场需求,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阻碍了农户们对专业农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使得许多重要的农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传达造成重大的农业损失。2.电商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1)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传统农业模式对农户的要求并不高,只是需要掌握经验和简单的生产技术并进行传统销售,农业销售模式较为落后导致农产品销量一直停滞不前,这时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的电商模式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意味着电商农业模式不仅要求农户要有较强的专业性生产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但是现在一方面,农村老龄化严重,学习新技术、新模式的能力较差,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求学,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虽然现在部分高校已经开设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但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缺乏农产品知识与理论体系的结合,对于现有的传统农民来说仍然不了解线上销售的操作流程,这就导致复合型人才的匮乏。(2)监管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在一般交易过程中,质量需求总是消费者的第一需求,而线上销售的最大问题便是消费者不能亲眼见到实物产品,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产品的质量优劣等。正是因为目前农业电子商务监管制度不足够完善,导致市场中不良商家盗用图片销售,以次充好的情况频频发生。以淘宝APP为例,不少商家盗用其他商铺的优质产品的图片、信息等,同时伪造好评率,待消费者购买后以小额红包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写下好评,如不给予好评,将会卖惨博同情或是一直纠缠不停。虽然我国维权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消费者常常因为金额较小、追溯过程太繁琐不得而终。这样的不良因素导致大众对电子商务持质疑和犹豫态度,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进行关键词搜索时,同类的产品会罗列出成百上千种,信息错综复杂。同时由于此类应用的准入门槛较低,部分商家文化水平有限,只能选择模仿现下热门的宣传信息,再加上上述所说盗用信息的情况,产品图片和信息更加难以区分,消费者只能通过销量和价格进行对比分析,难以选择合适的产品。(3)运输配送成本较高。线上交易的优势在于打破时间空间的距离,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上下单,等待快递邮寄即可,但是相较于其他商品,农产品的运输更加困难,尤其是生鲜类保质期较短的农产品,对物流配送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季节农产品运输的方式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夏季运输时间太久蔬果类可能会变质,冬季若是配送至北方地区农产品可能会被冻坏。除此之外,大部分农产品的产地较偏远,交通不便利,运输难度较大。由此可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运输时间、运输条件、包装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运输成本也大幅度提升,农户的利润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也会加大。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建议

(一)加大信息化建设理念普及

对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大众普及,有关部门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认真落实相关的宣传工作,让宣传的内容得到很好的反馈,更利于农户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理解,继而达到宣传的终极目标。第一,准确定位宣传范围,为了实现宣传全覆盖的效果,应重点对偏远地区进行宣传,补齐短板,让偏远地区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针对特殊的受众群体,我们应选择通俗易懂,简洁清晰的宣传内容,突出强调如何有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供应与生产方面的优势和如何利用的问题,真正让农民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二)加强农业资金支持

为满足农业生产者的资金需求,根本上就是要扩宽农户门融资的渠道,让农业资金来源多样化。同时提高各类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对农户们资金上的优惠,例如适当降低农民的贷款标准,提高对农民的贷款限额等。为农业资金找到有意向长期投资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基金组织等,从形式上改善农民贷款单一化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更加关注农业资金不足问题,适时为农户们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通过适宜的政策,循序渐进的引导农民应用数字化农机设备和设施,降低农户们的使用投资风险,为互联网信息设备的普及保驾护航,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三)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各个区域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距较大,因而需要科研人员加速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型研究,尽快研发出一款适用于各类农村其实际情况的互联网系统,进一步达到农村互联网覆盖率100%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通过实践加强农户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知,打通农户与外界农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四)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针对目前专业人员缺失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加强政府政策、经济扶持力度。政府可以组织义务培训,设立最低保障金或定向安排购买等,让农民了解新模式的操作流程,一旦农户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并没有可观收入时也不需要担心滞销或收入过低的情况,同时结合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和未来优势,吸引农户积极参与,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培养。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并与企业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鼓励创新理念,为农业发展创新注入新活力。

(五)完善监管制度

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管理办法虽然对电子商务已经有了制约,但是针对产品信息造假的情况,因为维权流程较繁琐,单一客户涉及金额较少,很难及时对此类商家进行管理限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法律规定,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步骤,让消费者即使受骗金额较小也可以弥补损失,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对于个别消费者恶意投诉、使用后退货等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条例,平衡消费者、销售方以及第三方平台的利益和权力。

(六)加快完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的完善是促进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基础和后备力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物流体系已经建立完善,但对于偏远地区,尤其是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农户基本的出行都十分受限,更别提销售、运输农产品到全国各地。这就需要政府投资加强交通建设,鼓励物流龙头企业如中通、顺丰等在乡村建设快递点,解决运输难的问题。

四、结语

数字农业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题地图;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24-03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加快农村发展既关系到全省顺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也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范例,对全省农村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农村发展情况进行正确定位,有利于确定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建设模式,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步伐。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计算机、测绘学、地理学、遥感技术、地图学等多门学科和技术于一体,对地理位置数据和河北省农村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将传统的表格和文字数据以专题地图的形式体现出来,根据一定的要求检索所需要的信息或对信息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并将查询或分析结果展现在地图上,提高了人们的认知能力,是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1]。

1 数据库的建立

1.1 地图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基础底图是农村专题信息定位的基础,底图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行政界线层——省界、市界、县界;河北省主要河流,河北省主要铁路、公路;河北省居民点——市级居民点、县级居民点、乡镇级居民点(部分)。

地图资料要满足精度、现势性等要求,应采用数字化地图,对于非数字化地图,尽量采用薄膜图(变形较小),且数据源的误差不能大于系统对数据误差的要求范围,且底图的成图时间越新越好[2]。河北省新农村建设GIS的基础资料通过以下途径获取:①通过网络搜集河北省县镇一级行政区划图;②购买纸质地图进行扫描数字化;③经过调查得到河北省各地农村数据,从河北省统计局网站搜集河北省农村农业发展统计数据。底图的主要内容从基础资料上获得。对于个别基础资料不全或模糊不清的从Google earth影像中提取。

对扫描后的图像或网络图片,去掉不需要的要素、杂点,对不清楚的地方做简单修补;网络搜集到的图片和经扫描得到的图片不具备真实的坐标系统,首先要进行地图的配准,将其校正到某一地理坐标系下。项目选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整个研究区均匀选取了一些控制点进行图片校正。

1.2 专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调查和统计数据包括以下4个专题。

1.2.1 河北省概况 包括河北省行政区划图、河北省各市经济构成及对比、河北省2000-2009年经济发展、河北省各市城镇化率、河北工业化水平分析、各市乡镇个数和村民委员会个数、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河北省农村人口分布密度图等专题图。

1.2.2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 该专题包括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分布范围、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分布图、河北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数量、各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图、河北省乡村旅游分布图、河北省特色农业分布图等专题图。

1.2.3 各地级市农村农业发展 这部分专题指的是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村经济、农业种植、农村人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农村科研、教育、医疗、养老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是整个专题数据库的核心部分。以石家庄市农村农业发展专题为例,包括3个部分。

1)农村经济。其专题数据包括:石家庄市农村分布图,各县农村社会总产值,各县农业结构构成及总产值,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主要农产品分布范围,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村机械化情况,农村能源情况,化肥使用量,农田水利情况等。

2)农村人口与农民生活水平。其专题数据包括:各县农村人口数量和密度,各县乡村劳动力资源,各县乡村从业人员,各县分行业乡村从业人员,各县农村人均收入,各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3)农村教育科研、卫生及其他基础设施。其专题数据包括:各县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和分布,各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各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各县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各县自来水受益村数量,通汽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村数量。其他各市农村农业发展专题数据库内容与石家庄市相同。

1.2.4 附表 其余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数据以附表的形式生成附在最后。

1.3 数字化和信息录入

选用ARCGIS软件,经过数据的分层,分别为各专题数据层建立属性结构,对已经配准的地图进行分层数字化,并把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库。

2 GIS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农村的信息化建设,GIS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1 GIS在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3]。河北省非常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农业网站的建设,河北省先后建成农业综合网站、部门行业网站、特色专业网站和其他农业网站850多个,信息资源丰富,包括农业科技、市场、政策、天气、特色农产品多个方面;另外,政府注重农业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如农产品市场供求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经信息服务和分析系统等,这些系统为农民生产和经营提供参考,但多数是单纯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各地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劳动力的数量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却无法表达,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空间位置信息和统计数据等属性信息的结合,对各类农业现象进行空间分析,分析其空间的分布特征、随着时间变化的演变规律。

2.2 GIS在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转变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由GIS技术支持的可以定位、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农业GIS系统可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信息等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可以对重大病虫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可以从政府气象部门获得实时的气象信息,预防灾害性天气,从而实现农业的低投入、高产出[4]。

2.3 GIS在新农村规划方面的应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防止土地滥用等现象,注意规划先行。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村已经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土地资源的现状调查并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这些具有空间位置的GIS数据,可以对各种规划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村庄或新建厂房的位置进行多个条件的GIS空间分析,选择最优的地址并保护耕地资源[5]。

2.4 GIS在农村统计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中的应用

以专题地图的形式表示农村、农业的现象和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统计数据,比传统的文字表格形式更加直观,便于发现各地农村之间的现象的分布规律、差异,也有利于分析一个地区随着时间的变化发展演化的情况,利用GIS技术的信息可视化,既是调查成果有效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辅助政府部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以下为6幅典型的专题图表示方法。

2.4.1 河北省农村人口分布密度图 采用点值法表示。每个点子代表一定数量的人口,点子的密度可以反映出各地农村人口的密集程度,点子的分布范围表示河北省农村人口的分布范围,如图1所示。

2.4.2 河北省各市经济构成及对比 采用分级统计图和结构饼状图(或结构柱图)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其中底图部分用分级统计图表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为5级,级别由低到高分别用颜色由浅到深填充相应的区域。饼状图包括3个部分,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部分大小代表各产业所占比例,圆饼半径代表各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石家庄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各县农业结构构成及总产值也用类似的表示手法,如图2所示。

2.4.3 河北省乡村旅游分布图 采用定点符号法表示。点状符号的位置表示利用乡村旅游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镇的位置,并附图片表示出相应的旅游特色。河北省特色农业分布图、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分布范围、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分布图也用这种表示方法。

2.4.4 各市化肥、水、电利用情况 以石家庄市为例。采用三角形图法表示,将三角形分成若干个小三角形,其中每一种颜色分别代表化肥、水、电(图3)。一个小三角形分别代表相应的化肥、水、电使用量,小三角形的数量则反映总量。

2.4.5 各县农村人均收入 采用比例圆表示,符号位置表示各县地理位置,圆的半径表示各县农村人均收入的多少(图4)。

2.4.6 各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统计数据为通自来水、通汽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村数量。采用柱状图表示法。分别用4种不同颜色的柱形代表4项统计值,柱形的高低代表数量的多少(图5)。

3 小结

GIS作为一种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多个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它不仅存储统计数据,还可以储存和显示河北省农村的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和空间关系,通过GIS多种空间分析对新农村进行选址和规划,可以检索符合要求的农村数据并在地图上直观地表现出来[6];可加速数据的分析对比,提供辅助决策,缩短研究周期;可以直接利用河北省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的成果,在其基础上输入相应的统计数据,既可长期保存,又可根据研究者需要,实时进行增添和修改。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其在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刘春阁,宋伟东,夏春林. 地理信息系统在当代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测绘科学,2009,34(S2):205-207.

[2] 温晓蕾,况明生. 基于GIS的农村信息化研究[J]. 农业展望,2007(10):42-45.

[3] 王文珍,张成利.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应用平台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08(7):137-139.

[4] 朱华吉,吴华瑞,冯 臣,等. GIS在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J]. 农机化研究,2008,30(6):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