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例6篇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1

[关键字]农村金融 新农村建设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面临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越来越重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健全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机制、深化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县域骨干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

然而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还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强,风险控制能力等。

二、当前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各商业银行实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撤并。中国农业银行基于业务量、机构效益等方面原因,农村网点逐步退出市场,使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萎缩。尽管目前农业银行在大多数地区还设有县级机构,但由于贷款权的上收,很多分支机构都是“只存不贷”,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这样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提供支持,反而加大了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随着城内部分金融机构的撤销和农村营业网点的大量退出,为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千钧重担完全落在了乡镇农村信用社身上。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虽然对“三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贷款投向上给予了倾斜,但农民贷款难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原因首先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绝大多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自给能力差,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较大,同时农户生产经营小型分散,农民收入水平低,造成“三农”对资金的需求过高而资金难以满足。其次,结算服务滞后。目前由于在大多数乡镇只保留了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目前没有全国性资金清算中心,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刚刚起步,不能为农户和投资者汇划资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

(二)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创新不够

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只能提供存、贷、汇“老三样”服务,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农村经济自身的特点加上严重的信用风险,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弱点更加突出,再加上农村金融的政策环境不宽松,像市场准入和退出、利率自由化等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政策仍然偏紧,所以总体上依然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开展灵活的金融服务。目前主要表现在:结算工具和结算手段落后,贷款品种单一、金融资源低能消耗,农业保险尚未发展,中间业务产品几乎为空白,利率结构简单化和随意性,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由于适应农民生产与生活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不够,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三)农村信贷风险缺乏保障机制。风险控制能力弱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季节性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本身很弱,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单位存、贷款规模小,又缺乏必要的担保与抵押品。这些农村经济与生俱来的特点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本身就有超出一般金融服务更大的风险由于金融信贷风险难以预测。二是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农村保险严重缺位,没有起到对农村经济发展应有的保障作用。不能从根本上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农户风险保障意识弱或者受经济因素影响,参保、投保率低,风险分散渠道不畅通,使信贷风险得不到保障。此外,农业保险的业务覆盖范围很窄,农业保险业务的持续萎缩同农业政策调整目标和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商业信贷渠道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新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商业性金融机构正在逐步退出农村市场,但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依旧应该继续积极发挥支农作用,填补空白,并形成具有竞争力、充满活力的,能够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等形式,规范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保留其必要的营业网点留驻农村,并提供支农服务,划定其支农贷款比例。鼓励其加大对一些科技养殖、种植的技术型农业的信贷力度,减轻政策性金融支农压力。同时,国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和利率扶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允许其在规定范围内波动利率。与此同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信贷支农的作用。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管理,完善内审和风险考核机制,在加大涉农贷款发放力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资产收益率。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

国家在这方面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放宽农村信用社服务领域,允许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从事保险、证券等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工作,实现由负债式向多元化金融支农服务结构转变,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逐渐向现代农业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正逐渐向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同时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也将由目前的小额向将来的大额方向发展。各金融机构应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积极探索抵押、质押和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贷款办法。并大力开办消费贷款业务,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要积极搭建支付结算平台,为“三农”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改善支付结算渠道不畅、手段落后的现状。农村金融机构要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开发业主联保贷款、订单贷款、供应链融资、厂房按揭贷款、通用设备贷款等多种信贷品种,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探索建立“统贷统还”、“先支后收”等专业服务模式,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三)健全和完善农业信贷的保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政策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2

Abstract: Chinese farmers are main forces in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ost of those changes are positiv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armers’ thoughts and ideas. How to collect and guide the opinion of the farmers is key to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 舆情问题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farmers public opinion

作者简介:祝大勇(1976―),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传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和谐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全体农民的思想上的统一和和谐,而要达到农民思想上的统一,首先就要了解农民的舆情问题。简单地讲,舆情就是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面临非常好的大环境,农民群体的主流舆情是积极的,正面的,但不能否认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让农民群体舆情出现深刻复杂变化,出现一些消极的因素。

一、广大农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但参与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民的参政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生活公共政策非常关心,并力图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尤其是他们对于国家一系列涉农政策的出台和各级政府对这些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十分关心,要求真正实现公共生活中的“村民自治”。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农民的参政还停留在自发阶段,参政水平不高。比如主观方面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观察问题的视野限制,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关心切身利益和眼前问题;客观方面政府引导不力,政治参与流于形式,农民参政渠道不畅,大众传媒缺乏对普通农民的关注,农民缺乏话语权,利益表达渠道狭窄。

二、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可度较高,但部分群众缺乏建设的主动性

从总体上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改革的方向是肯定和支持的,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不但没有使大多数农民失去既得利益,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提出,农民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无论是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获得帮助的农民是从内心深处拥护和满意的。农民积极的社会态度是顺利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而获得农民认同、支持和参与,则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五大任务的根本前提。但农民群众一些深层次的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距离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差距,这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比如:轻易满足、小富即安,缺乏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浓厚的自给自足观念,“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体现为依靠“输血”而不愿意“造血”。

三、当代农民的个体意识明显增强,但集体观念淡化,公共精神缺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个体在集体主义掩盖下逐渐被解放出来,个人利益首次得到肯定。但同时这种变化促使农民在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认识上出现了偏颇,具体表现为:只管自己,不管集体,只要自己,不要他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至于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则很少记起。原因在于部分农民群体希望尽快获得实惠的愿望没有及时实现,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抵触集体公共生活,加上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官僚作风,加剧了他们对社会不公的主观印象,对“共同富裕”的政策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和对立情绪。

四、现代意识逐步增强,但深层次的陈旧观念短期内难以根除

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农民逐渐变得理性。思想解放的冲击力,使农民多年蕴涵的创造力获得了极大的释放,农民群体更快的在接受和喜欢新鲜事物,渴望更快速地进入现代都市生活,但农民思想解放的程度受到自身思想、文化、习俗、观念和传统的限制。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中国还有相当的市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抱着从祖辈沿袭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旧的生产方式不放,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接受新鲜事物;部分农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人。新农村建设,从舆情角度看,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化解其不良舆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和引导,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民谋利,而绝不能违背民愿,激发矛盾。

本文为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舆情问题分析”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土地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有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时代背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延续和深入的大背景之中。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既是一种普遍趋势,又是重要的时代特征。这样一种大的背景特征,其影响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无论是开放的社会系统,还是较为封闭的社会系统,时代背景特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只不过影响产生的程度、方向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时代背景需要的结果。

2.现实背景。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与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但1990年代中期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到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别显然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发展关系到能否建成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社会。如果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允许城乡差别继续拉大,社会结构的失衡就难以避免,随之也将危及中国食物生产和供给保障。

3.知识背景。当今学术界,学者在对“三农”问题的探索中,试图对传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资源加以动员和再利用,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内生力量的衰落,而中国又不可能走完全城市化道路,于是,他们主张通过新的乡村建设,来提高农村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的农村发展起来,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以及综合国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建成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大多数人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要受生产力的制约。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中国的农民还存在很多的封建迷信思想。此外由于活动范围的狭窄和知识水平的有限,对很多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造成宗教流行等诸多问题。再者,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发展滞后不前,农民的文化生活单一,文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2.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问题。农民的法律素养普遍不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各种法律纠纷缺乏法律常识,再加上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依靠村干部来解决纠纷,使得我国农村的民主监督意识更加单薄,农民的法律意识得不到加强,反而加剧了民主自制的异化,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问题。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民将大量的土地流转出去,一方面有利于粮食的规模化生产,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部分劳动力闲置的问题。农村男性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而农村妇女则要因为照顾家庭,以及农村周围需要工人不多的原因而被闲置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不利农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健全农村文化发展机制,完善文化发展层次和内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要挖掘农村的文化潜力,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文化成为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农村法治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民主政治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的文明进步,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法治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广大农村的法治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农村政策,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依法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由于农村劳动力中高素质劳动力涌向城市以及低素质劳动力的剩余造成劳动力的不平衡。因此,政府应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这种资源在市场中得到充分配置,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的剩余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加强我国的民主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的政治文明,使农民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要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逐步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让农民的各项权利充分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曙霞.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实现途径.云南大学学报,2008.01.15

[2]李静.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燕山大学,2011.10.21

[3]杨雅琳.新农村建设法治问题研究.首都经贸大学,2012.04.01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4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于1982年正式恢复,由于缺乏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主要走商业化的道路,在经历了几年运行之后,不断萎缩。2004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和黑龙江阳光等农业保险公司相继获批成立,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2006年,全国多数省市区采取多种模式和渠道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中央财政注入10亿元资金于首批被列为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的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六个省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是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正式制度的创建问题并没有解决。

二、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与问题

(一)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及经验

1、“以险养险”的大农险模式

保险公司不但经营农业保险,而且经营农民健康保险、农民财产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一系列事关“三农”问题的保险业务,在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实现以赔付率较低的险种(如住房险)养赔付率较高的险种(如种植业险)。这种模式以上海、吉林为代表。

上海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以险养险,即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商业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上海模式是目前运行较好的农业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其它地区很难复制。

2、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黑龙江省的阳光农业保险公司是一家“相互制”性质的保险公司。该公司在日常运营中较重视投保人的利益,且名义上不通过公司的对外经营获取利润,所以保险公司的规模和资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旦出现灾年,保险公司需赔付的资金较多,而且需要得到赔付通常都是参保的农民。只靠参保农民之间筹措的资金,明显不足以满足高赔付资金的要求。资金受限是相互制保险模式的保障能力比其他类型的农业保险弱的原因。

3、以“共保”为主的浙江模式

2006年,浙江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采取“互助合作”和“共保经营”两种模式。共保经营是主体模式,由省内10家商业保险公司组建成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以“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为管理核算制度共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共保”模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应对罕见巨灾和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可以降低独家公司承保的风险,提高应对巨灾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但存在试点的区域过小,无法在空间上分散风险的问题。

4、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四川省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自办的代办模式。试点地区政府均采取以财政奖励代替补贴的政策,即农户可在投保后可持相关证明到有关部门领取保费补贴,为保费补贴的及时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种模式实施中,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意识较浓。保险公司一方面愿意积极参与试点,把试点作为抢滩农村巨大市场的契机;但另一方面又想把试点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客观上造成了保险产品单一、条款不尽科学合理。

(二)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补贴问题

从长期来看,要发展农业保险,无论采取上述何种农险模式,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补贴,只能起到有限的保障作用。在浙江、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雄厚,而农业占地区GDP的比重较小,无论采用“共保体”模式,还是实行“大农险”模式,政府补贴充足,能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补贴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农民购买力与购买愿望较低的问题

我国农户家庭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保费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大多缺乏为其农牧业生产项目投保的支付能力。

3、农业风险无法分散的问题

保险的大数法则,即投保主体越多,则保费越低,保障的风险也越低。农业风险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就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跨区域的保险对象同时受灾。因此,要想分散农业风险,就必须在更大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然而由于国家扶持力度有限,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尚未大面积铺开。

4、农业保险法和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

农业保险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仍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或相关的保险的实施条例。农业保险体制相关规定的缺失,使得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导致了在实际运营中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很难实现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

各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农业再保险缺失的问题。一旦巨灾发生,农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巨额索赔而存在破产的风险。国家在农业再保险领域和农业风险基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三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不相称。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

(一)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农业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国家财政支持、商业化运作,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并逐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即:政府对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险业务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经营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保险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大数法则,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承保面,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在各地农业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全国建立相对统一的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保障;作用

引 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早已提出,后来在八十年代又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十六大中被重新提起,而且在新时期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既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特性,又具体表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农村社会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能够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新农村的建设环境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公平、正义的相关问题。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而贫富差距却在逐渐加大,许多收入偏低的人,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中,整个社会的发展也陷入到一个怪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所以,关于保障、改善民生和现实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上被提出。在我国拥有九亿多人口的农村,能否顺利建成良好的社会保障,其重点就在农村,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第二,有助于促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施行。我国一直以来人口数量庞大,特别是在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预计达到最大值16亿,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衍生出的其他问题,将使得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现状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挑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难点、重点就是在农村,其执行效果欠佳主要体现在农村。这就需要推动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通过为农民解决养老、医疗等问题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国家也在积极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速度,尽量让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问题,为农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可持续的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第三,有助于深入普及教育。国家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社会文明的推动器,社会进步就需要教育先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就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但留守儿、空巢老人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时时刺痛着我们,农村由于条件的落后使得教育难以深入普及,已经变成社会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家在继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村实行免费午餐的政策,这个伟大的民族工程具有其时代意义,然而老人能否有效监管、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却难以得到保障。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就是为了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尽量确保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解决他们基本生存问题,同时为他们的孩子进入校园接受正规化教育而提供帮助。

二、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呈现出了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格局,这就需要扩大公共福利对农村的覆盖范围,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1.农村养老方式单一,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养儿防老为主的家庭式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方式为辅助,这就使得作为承担养老义务主体的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受到阻碍。在一项对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有45%左右的老人与子女分居,5%的老人没有稳定的三餐,90%以上的老人一年到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社会求助机制的不健全

因缺少细分化的贫困和救济标准,就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缺少明晰的标准去确定救助对象,哪些应纳入救助对象,哪些应作为重点救助对象,以直观感觉确定为主。另外,没有规范化的程序,透明度偏低,缺乏完善的动态检测体系、贫困审批制度,造成社会救助机制不健全。因为不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使得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造成社会救助工作在农村开展是无法可依,这极大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3.筹集的资金量不足,渠道单一

当今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社保资金筹集渠道不畅、资金匮乏。透过农村养老保险就能显现,根据相关规定农村社会保险是由政府支持、集体补助和个人出资组成的,政府不提供财力支持只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由于集体经济的大量萎缩,导致农民只能依赖家庭保障,很难成立社会化的筹资机制,然而一直以来农民收入缓慢增长,抗风险能力被极大削弱,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近些年因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有所好转,但由于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原来有限的社保资金其实际质量在不断下降。

三、新农村建设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措施

1.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开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新农合制度是往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要逐步规范财政补助资金方面的划拨办法,保证地方和中央的财政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划拨到新农合账户上,并且按照农民自愿原则,探索出一条简单易行、形式多样化的农民个人筹资道路。对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要加强监管,农村医疗机构需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自律机制,规范疾病检查、治疗和用药等方面的制度。与此同时,对农村卫生部门的服务行为开展外部监管,对其实行行动态化管理。还要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基金的安全,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综合农民、社会各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从而提高新农合整体管理水平。

2.在农村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在社会广泛开展献爱心等活动,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来积极引导。一是加强农村低保救助制度建设,低保是惠民利民的重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未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占用了低保名额,而在农村真正收入低、生活极度贫困的人却没有享受到低保,所以国家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对低保的投放程序,打击不正当窃取低保名额的行为;二是加强困难户住房制度建设,统筹残疾人、孤寡老人、灾民等优先顺序,有步骤的解决住房难问题;三是教育救助制度的落实,国家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救助,还要建立贫困生救助、助学贷款等制度,鼓励更多孩子读书。

3.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农民自身的保障水平

政府不仅需要提供政策支持,还要加大财政支持,没有财力的支持作为后盾,就难以落实政策。所以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时,需要给农村更多的财政支持倾向,为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使家庭式保障的风险降低。同时,农民需要提高自身的保障水平:首先要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通过改进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其次大力开发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结论

总之,目前我们从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看,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大众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建设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为我国社会进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广西;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基金途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为基准评价目标,这是我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器,更是经济建设转型时期保证国家安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农民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在“三农”问题中,农民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什么样的农民最需要的新农村,农民自己最清楚,因此,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要抓住培育新型农民这个根本。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按照“二十字方针”,新型农民是生产发展的主体,是宽裕生活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是村容整洁的建设者,是管理民主的推动者。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必将推动农村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如何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我们广西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当前广西各级领导值得研究的问题。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坚持贯彻党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确定要实现“学校无危房、学生寄宿宿舍完善,职校技校农民培训设施配套;建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场地;培养新型农民,走出去的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80%以上掌握一门以上农村生产实用技术”。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创造农村新生活。

二、当前广西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农民问题是关键,当前,广西各地农民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1、基础教育仍然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全区农村扫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7年全区已基本实现“普九”,全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教育规模和办学条件同步增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与农业、科技密切协调,推动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仍然十分薄弱,农民最缺少的正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2%。广西作为西部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水平更是居全国平均水平以下。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基础教育基本条件的建设的严重滞后,硬件上投入严重不足,师资水平亦偏低。

2、农村文化及农民道德素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当前广西农村群众文化的普及工作十分落后,农村文化设施亦十分匮乏,在部分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几乎是空白。近年来,一些不良的封建遗风在农村又有所抬头,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这些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阻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稳定的根本,道德文化素质建设不好,必将严重影响农村稳定,阻碍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严重匮乏

一方面,农村现有的技校、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农民没有接受再教育及文化熏陶的机会,现有的职业教育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求,这一切都在阻碍着农民素质的提高,从而制约着农民就业的选择,影响了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4、部分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并未落实到实处

目前在广西的部分县、乡镇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个别地区还存在着教育乱收费比较严重的情况。一些地区没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自己解决资金困难,“等、靠、要”的思想使很多农村地区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个别政府官员没有意识到农村问题及农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以至于农民问题没有在根本上得到重视。

三、建设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农村的基本目标

按照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1、农业生产科技化

新农村建设应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科技武装农民,提高农业及附属产业的增加值。对于乡镇企业要加强生产的技术含量,不以数量为指数,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创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环境。

2、乡风习俗文明化

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制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农民民风纯朴、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关系和谐、各民族文化得到宣传和发扬,老百姓就会感觉到幸福,农民生活满意度就会高,农村生活气氛就会活跃。只有搞好农村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够达到乡风习俗文明化的要求。

3、基层管理制度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务工作的根本基础,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狠抓农村工作的廉政建设,提高农村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村务工作要法制化、规范化,以提高村民对村务工作管理的满意度及参与度。

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结合广西的基本情况,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基础教育落后是造成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农村子女有学可上。另外,要搞好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人才基础。

2、落实各项农村先进适用技术

新型农民要掌握一定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在第二、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成为博览会四大主题之一,期间展出了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成为博览会期间的一大亮点。广西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积极吸引各项适合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来充实和发展地区农业的技术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先进科学技术武装的农业必将积极带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3、注重农村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

新型农民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驾驭市场的能力,成为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以新产品引导市场的新一代农民。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具有较强的防御自然灾害风险的意识,但是,纵观历史,农民普遍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在现代化社会中,要成为新一代农民,还需要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大力发展农村先进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将改变我国农民“多、散、弱”的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就是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组织化和经营规模化的水平。另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形成农户到企业再到市场的一个完整的协作化过程,在生产中,不断加强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相结合以及农产品加工转化及增值的过程,开发与农业相关的附属产业。

4、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技能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要从广西各地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单要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更要提高仍然留守在农村务农的农业劳动者,这就要求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要立足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体现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各地区农业现状和资源,立足生产实际,重点加大农作物的基本技术培训,如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技术等,按照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特色农业的生产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推广项目,这种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的劳动技能提高将十分有效。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及先进生产经营方式最终的操作者和实践者都是农民自己,所以,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技能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5、加强农村道德和法制教育,丰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要逐步在农村建立移风易俗、家庭和睦、孝敬老人、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具有地方基层特色的适合实际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乡规民约。社会公民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风气好了,环境好了,才有可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

当前农村文化资源较为贫乏,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结合到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尽快建立起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新型文化模式,以解决农村文化贫乏、水平低下的问题。目前,有一些乡镇正在积极开展农村的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这让农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享受到更多健康的精神生活。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丰富,能够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也只有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