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计划范例6篇

旅游计划

旅游计划范文1

**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工作:

1、强攻项目,蓄积旅游经济发展后发力。充分认识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抓好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十个重点旅游区的培育工作,优先鼓励中心城市和**市的旅游发展,促进**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早日形成。重点抓好**世遗广场与实景演艺项目、**茫荡山旅游文化广场项目、**天成奇峡—和平古镇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和建瓯万木林—北津湖--归宗岩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精心培育**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峡谷、**古汉城遗址、**下梅民俗村、**溪源峡谷和石佛山、**和平古镇和天成奇峡、建瓯万木林、建阳考亭书院遗址、浦城浮盖山和九石渡、**华阳山、政和佛子岩等十大重点旅游区,推动十大重点旅游区积极开展A级旅游区的评定工作,力争使我市的A级旅游区增加到3至4家。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工作力度,研究出台有利于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的政策,搞好旅游新项目、大项目的策划与储备,全面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做足旅游经济文章。

2、瞄准市场,务实开展宣传促销工作。转变旅游促销方式,积极开展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务实组织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国内、国际旅交会和第十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积极参加省旅游局举办的“第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和境内外促销活动;全力办好“第三届中国**旅游节”,力争将本届旅游节办成一个以茶文化旅游为主题,构建海峡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和茶旅合作的旅游经济合作平台;开展“重走晋商万里茶路”系列促销活动,挖掘中西部客源;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与“长三角”旅游城市联盟赴京拓展奥运旅游市场;围绕浦南高速公路**年通车,超前推进与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等沿线景区的旅游合作。利用不老城这一平台,加大老年人市场的促销力度。组织并鼓励“南水”旅游区开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持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突出近郊游、假日游,盯紧福州市场,加快发展旅游业,力争把**建成省会城市的“后花园”。

3、优质服务,不断加强旅游企业培植。营造有利于旅游企业争优创先的发展机制,力争实现五星级饭店零的突破,全市旅行社总数突破100家,**市酒店连锁经营迈出新的步伐;绿色饭店的评定工作全面启动;国企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湖游船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在总结乡村游典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村游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计划范文2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实施,普遍提高旅游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旅游业依法行政的水平,实现旅游管理工作向注重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培植旅游业依法办事的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

(二)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与旅游工作者日常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培养综合法律素质;注重培养旅游行政管理干部的责任观念、义务观念、权利观念、民主观念,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注重提高旅游行政管理干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水平,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

2、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旅游业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旅游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导游队伍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旅游业涉及WTO组织规则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3、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旅游系统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是推行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法制宣传教育成果在旅游系统的具体体现。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推进旅游业的法制实践,同时在旅游法制实践中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接受旅游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以法制教育为基础,提高旅游系统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水平,推进依法治旅的进程。

4、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在旅游业树立良好的行风,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树立正气。要通过旅游法制宣传教育,将依法治旅和以德治旅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旅游系统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旅游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都要自觉接受法制教育,认真学习宪法和国家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基本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用法、护法。

(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学习领会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学习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系统学习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

(三)各级旅游行政领导干部要作学法用法表率,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要系统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牢固树立依法治旅、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观念;要全面掌握旅游法制体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要熟悉旅游市场的各项规则和规律。

(四)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法律知识、旅游行业管理法律知识、企业管理法律知识、企业改革法律知识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要熟知旅游行业管理的各项法律和规则。要负责本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学习法律法规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步骤

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结束。大体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2001年为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启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保证"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工作有:

(1)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在"三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和即将加入WTO的总体形势,以邓小平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江总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刻领会依法治旅,充分认识"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单位贯彻落实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计划和措施,要保证领导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人员落实、经费有相应保障。有关规划请于2001年9月底前报国家旅游局备案。

(2)编写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教材。根据国家"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国家旅游局将组织编写一本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征订。

(3)培训骨干,建立一支旅游法制宣传教育的宣传队伍。

(4)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多方动员、宣传,为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2、2002年至2004年为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实施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内容进行组织实施。主要工作有:

(1)国家旅游局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当年的旅游重点工作,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的计划,并对全行业。

(2)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单位的总体规划,结合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具体组织实施。

(3)每年要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并上报国家旅游局。

(4)要不断完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做到有组织、有内容、有监督。

3、2005年为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总结验收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国家旅游局根据旅游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实施规划情况进行逐一验收,对"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效果作出评估,对先进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给予表彰。

(二)方法

1、联系实际,狠抓落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

2、普治并举,整体推进。要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要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创新,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3、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为辅要有计划地引导旅游系统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组织好领导干部的学法活动。要注意发挥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4、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要充分发挥旅游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

五、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1、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四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四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讨论、部署本单位和本系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对"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

2、建立健全旅游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为顺利开展旅游系统"四?quot;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人力上的保障。

旅游计划范文3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导游进行强化培训,及时充实导游员在*文化、*景点方面的知识。聘请行业专家对酒店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发动酒店对服务员开展全员培训。引导、支持企业引进管理人才,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我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新的景区景点不断涌现的实际,组织力量编制新的*导游词,如*桥、*水上旅游导游词等。

3、创新方式,科学宣传,提高旅游宣传促销成效。要整合各种宣传力量,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有选择、有重点、科学开展旅游宣传推介。要根据我市客源市场分布情况,遵循由近及远和经济水平由高向低推进的原则,有计划组织到主要客源地宣传推介。要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等各种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旅游网站,把*旅游的形象宣传和特色旅游资源、重要旅游产品、旅游企业纳入国际互联网,使旅游宣传促销更直接、快捷、更广泛,逐步使*旅游推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

4、不断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借力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要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水平,尽快编制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建立十三市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区域合作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强粤东联合宣传促销的合作,加强旅游服务的合作,扩大延伸旅游服务领域,完善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商讨区域旅游合作事宜。

5、加强旅游扶贫工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以旅游扶贫为着力点,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村工作,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新路子,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人才培训、规划等方式帮助山区发展旅游,使全市山区旅游扶贫工作有新的突破。

6、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开辟地方工业产品新的贸易途径,增强*旅游文化内涵。要通过举办旅游商品竞赛评比,调动广大工业企业开发和生产旅游商品的积极性,提高我市的旅游商品的知名度。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品生产参观点,采取厂、店结合的形式,向游客开放,让游客了解*工艺品精湛的生产流程,增强对游客购买的吸引力。

旅游计划范文4

2、深入调研,抓住重点,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结合新的消费需求,培育好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新亮点,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策划推介,吸引社会投资建设一批环境美、配套好、有特色的旅游景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工业旅游。二是围绕建设“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目标,结合我县东边旅游环线,积极争取资金,重点做好千家寨详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争取详规编制工作。三是积极参与县城哀牢小镇建设文化旅游部分的审定及打造工作。四是认真落实市旅游局下达的旅游公厕建设计划。五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在恩乐镇复兴村苦聪和哈尼集居地做一个反映我县民族特色的以农家乐形式展示的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六是积极参与在建项目:千家寨基础性建设、恩乐大寺箐二期建设、玻烈河古桥茶马古道的建设工作。七是重点做好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和旅游标志牌的制作工作。八是完成镇沅旅游景区(点)简介及导游词编写工作。

3、加强管理,搞好服务,进一步抓好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一是抓好星级饭店的复核工作及星级饭店申报和旅游景区(点)等级评定及推荐工作,积极组织茶源酒店三星级的申报工作。二是加强景区景点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旅行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县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抓好旅游安全工作,规范旅游市场。

4、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提高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一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二是积极筹备第一届“茶王节”活动内容,以办节为契机,加大宣传。三是积极参加县政府和市旅游局组织、举办的节庆和旅游促销活动。四是按照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路,挖掘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重点包装打造镇沅黑古陶工艺品。

5、加大培训,提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抓好一年一度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指导各旅游企业对员工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我县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二是按照旅游行政职能做好份内工作,同时加大旅游景点解说员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起一支素质良好的解说员和导游员队伍,使其成为宣传镇沅旅游,提升镇沅旅游知名度的生力军。三是积极挖掘镇沅特色菜系,让特色小吃成为我县旅游新亮点。

6、按照《镇沅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在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工作基础上,严格按照我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对旅游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增强旅游招商力度,切实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大发展,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计划范文5

根据党的十八精神,依据本县旅游规划,结合我乡实际特点,现将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总体工作重点和目标

紧紧围绕柏洋乡旅游发展,突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紫色兴乡,重点抓好集乡整体功能和形象提升,努力打造旅游特色产品,促进乡域农村集体产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发展。为全乡经济持续增长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计划安排

1、提升乡集乡整体功能,全力抓好主体产业和旅游相结合,为旅游发展做好铺垫,具体体现,协助抓好集乡周围环境整治和各旅游点消防安全改善。

2、 围绕旅游兴乡、绿色兴乡、紫色兴乡。抓好通村组路建设,配合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三线三边整治工作秀丽。整洁、有序的美好环境。

3、 着力抓好红色旅游和绿色兴乡,以中共闽东特委办事处旧址和中共霞鼎县委成立旧址为和吴洋村健身公园为重点。抓好凉亭、栈道,红色旅游文化文化墙工程一期二期建设,沿线中共霞鼎县委成立旧址周围绿化工程,许旺烈士陵园到大门的道路工程。使其只要进入柏洋乡的游客对红色历史一定的认知和学习。

4、由于红色事业的带动对支持柏洋乡的紫色农业和绿色产品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努力打造旅游特色产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以油茶、柏洋乡晚熟葡萄、茶叶、太子参等为重点,尤其是柏洋乡晚熟葡萄,努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化种植逐培育最具市场潜力的健康优质农产品。提倡采摘节,促销节等多元化思路逐步闯入更广阔的市场

5、围绕上面四项重点工作,积极促进育林,水土保持改良和新型农业发展道路。

旅游计划范文6

一、发展现状

(一)分布范围。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世居少数民族14个,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方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及峨边彝族自治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三州三县,另有米易、盐边、平武、石棉、仁和、金口河等6个民族待遇县(区)及98个民族乡。

(二)旅游资源。

我省世界级、部级旅游资源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仅三州现有3处世界遗产,占全省的60%;4处列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100%;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45%;5个国家地质公园,占全省的50%;5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占全省的33%;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全省的33%;5个部级森林公园,占全省的18%;17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全省的13%。

(三)产业情况。

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初具规模。阿坝州在九黄机场通航后,客源结构优化,成为我省旅游发展又好又快的地区,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凉山州西昌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带动全州旅游规模实现了突破式增长;甘孜州入境旅游者尤其是欧美旅游者人次在全省位居前列,康定机场正式通航后,潜在优势将加快转变为现实优势。20**年三州接待旅游者2032万人次,占全省11%,旅游总收入为131亿元,占全省11%;接待入境旅游者58万人次,占全省34%;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占全省31%。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我省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条件较差,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还未成为主导产业,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富民惠民、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为目标,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把旅游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促进对外开放,促进民族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力度,在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旅游投资、市场开发、产品促销、经营服务等领域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坚持资源利益共享、富民惠民原则。充分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门槛低的特点,促进就业、增收致富。发挥旅游惠民作用,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和处理好政府、旅游开发主体和当地农牧民的利益关系,促进旅游资源就地转化,完善旅游产品,规范旅游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3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原则。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尊重民族民俗文化和习惯,抓好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自然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快资源科学开发,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旅游发展主动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民族地区民生工程中的旅游发展相衔接,加强旅游与交通、建设、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文化、宣传、教育、招商等方面对接与整合,促进旅游产业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年,三州及其他民族地区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425亿元,占全省17%,与20**年相比翻一番多,增加224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接待旅游者达到4330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占全省40%;基本建成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阿坝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4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建成中国旅游第一州。凉山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1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00万美元;建成中国彝族风情最浓的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甘孜州,实现接待旅游者达10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500万美元;基本建成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其他民族地区。到**年,力争旅游总收入在20**年45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亿元。

(四)总体布局。

根据资源特征和开发条件,以旅游线路为依托,围绕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通道三个环节,形成“54321”的规划布局。

5条精品线路:九环线、川西环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香格里拉环线、大小凉山环线;

4大旅游经济区:大九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彝族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

3个旅游集散中心:以九黄机场、西昌机场、康定机场为依托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21个重点旅游景区:以九寨沟、邛海、海螺沟等形成比较完善的世界级、部级旅游景区体系;

10个特色旅游城镇:以九寨沟县漳扎镇、普格县螺髻山镇、丹巴县章谷镇等基本建成民族地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城镇。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旅游规划与项目策划开发。

1围绕线路完善旅游规划。科学编制旅游城镇、旅游景区规划,旅游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旅游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区、文化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的协调。加快修编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制定;完善21个重点旅游景区、10个特色旅游城镇的旅游规划编制;启动川西环线旅游要素整合方案制定,编制香格里拉环线、大小凉山旅游环线以及10条精品旅游小环线要素整合方案。加大各级各类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利用规划力度。推动九环线和“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线路统筹的实施。各级政府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2策划和开发重大旅游项目。依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每年策划、推出3-5个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的重大旅游项目,建立民族地区旅游招商项目库;省、州积极搭建旅游融资平台,实施旅游产业链招商,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分投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逐步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旅游资本市场供需的有效对接;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推动项目建设和旅游经济区的形成,培育和做大做强旅游骨干企业,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整体升级。

(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建设**经济发展高地的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加快九黄机场、西昌机场、康定机场等3个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争取开设九黄机场航空口岸,完善康定机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稻城亚丁机场、马尔康机场、**-九寨沟-甘肃哈达铺铁路建设,加快成昆铁路复线立项和开工建设;加快旅游景区、城镇、通道的公路建设,重点加快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建设和泸沽湖-亚丁等公路建设,以及康东路、G318-G317连接线改造升级,积极争取中央对G318、G317线改造升级的支持,推动我省民族地区与云南、、甘肃、青海等周边省区联动发展的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按照《**省旅游道路建设标准》、《**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完善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标志标牌、旅游服务区、紧急救援及基本医疗设施、安全设施、汽车营地、旅游汽车租赁维修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完善沿线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加快旅游景区文化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2加快旅游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和标准,突出民族地区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松潘、盐源、康定等旅游强县建设;完善和提升城镇现代旅游功能,加快建设阿坝州漳扎镇、川主寺镇、日隆镇、耿达镇,凉山州螺髻山镇、泸沽湖镇、雷波黄琅水乡古镇,甘孜州磨西镇、新都桥镇、章谷镇等10个特色旅游小城镇。争取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

3加快旅游饭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加快星级饭店的提档升级,突出民族特色,满足游客的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力争建成4家五星级饭店、12家四星级饭店、40家以上经济型酒店和汽车旅馆。

(三)着力打造旅游精品。

1开发和建设21个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省旅游景区建设标准》,继续完善大九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做优“九寨、黄龙”国际品牌;推动建成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做精“大熊猫”国际品牌;加速建设香格里拉文化生态旅游区,做强“香格里拉”国际品牌;加快建设彝族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做响“阳光度假”品牌。以四大旅游经济区为依托,建设精品景区。阿坝州重点建好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叠溪-松坪沟、川西北黄河大草原、卓克基官寨等8个旅游景区;凉山州重点建好邛海-泸山、螺髻山、溪洛渡-马湖、泸沽湖、会理古城、彝海结盟等6个旅游景区;甘孜州重点建好海螺沟、跑马山-木格措、九龙伍须海、甲居藏寨、稻城亚丁、措普国家森林公园、泸定铁索桥等7个旅游景区。

2着力建设10条精品旅游小环线。以自然生态和原生性文化为基础,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以加强环保、节约资源为重点,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以5条精品线路为主线,重点建设九寨沟-松潘古城生态文化体验旅游线、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生态旅游线、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藏羌文化风情体验旅游线、达古冰川-红原-若尔盖雪山草地红色体验旅游线、西昌邛海-航天城-螺髻山休闲度假旅游线、西昌邛海-泸沽湖阳光体验旅游线、木里·洛克九百里旅游线、海螺沟-跑马山-木格措冰川温泉浪漫休闲旅游线、丹巴甲居-泸定铁索桥康巴风情体验旅游线、香格里拉-太阳谷生态·文化探秘旅游线等10条旅游小环线。

3围绕“长征丰碑”主题,使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以“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为统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与从业人员三个主体的积极作用,围绕旅游线路的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三大环节,规划建设旅游形象、旅游功能和旅游机制,整合旅游线路各方要素,提升旅游线路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使红色旅游发展与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富民惠民结合起来,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建设。

1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我省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藏羌碉楼村寨等遗产的申报,同时做好贡嘎山-海子山-稻城亚丁自然遗产、泸沽湖自然与文化遗产、《康定情歌》和《格萨尔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备选工作。

2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在民族地区积极推广民族文化体验“五个一”,让游客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游览一个民族村寨,观赏一台民族歌舞,品尝一顿民族风味,购买一件民族商品,过上一次民族节日”。抓住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支持甘孜州围绕康定情歌品牌,打造跑马山国际转山会的机遇,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长廊,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支持专家、学者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努力推进理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3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扩大阿坝州《藏谜》、凉山州《火·图腾》、甘孜州《圣洁甘孜·情歌故乡》等民族旅游商演剧目的市场影响力,力争再培育、挖掘一批原生态、高品质民族旅游品牌剧目。

(五)实施牧(农、林)家乐工程。

1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牧(农、林)家乐。民族村寨、民居是民族本土的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实施民族地区“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建设好1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10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村、10000个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户,规划布局好一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抓好富民安康工程、藏区民生工程的落实,实现旅游脱贫致富、富民惠民。每年在三州各选择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以牧(农、林)家乐工程为切入点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工作。

2促进旅游富民惠民。以政府为主导,整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扶贫、以工代赈等政策资源,推进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分批、分类培训从业人员,提高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技能。以农牧民为主体,按照标准要求,改善民居内部的住房、厨房、卫生间、消防等设施,购置家电设备,改善农牧民的现代生活条件和水平,丰富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牧(农、林)家乐经营与放牧、务农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形成适合自身家庭特点的产业支撑和收入来源。

3鼓励、扶持民族地区牧(农、林)家乐发展。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指导和服务工作,着力帮助解决牧(农、林)家乐小额贷款、税收优惠、道路、通讯、水电、广播电视等问题;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的旅游从业人员,免费培训普通话、外语、卫生健康、烹饪技术、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实用知识和基本规范;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指导,建立民族地区家庭旅游经营的新模式,带动当地居民致富。

(六)开发民族旅游商品。

1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生产、包装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挖掘、保护、传承民间手工技艺,重点发展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品、民族民间生活和节庆用品,促进旅游商品特色化、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

2规划建设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市场。结合地方商业网点规划,在阿坝州形成8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在凉山州形成6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在甘孜州形成6个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

3开发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餐饮。完善九环线特色餐饮点布局,提高旅游餐饮点的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川西环线、大小凉山环线、香格里拉环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等旅游餐饮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品牌。

(七)强化旅游宣传促销。

1强化旅游品牌和线路营销。围绕九寨黄龙、大熊猫、香格里拉、阳光度假等旅游品牌和5条精品线路,制定民族地区旅游营销规划及宣传促销计划;组织系列特色鲜明、有影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国内外旅交会、旅游会展等大型活动;加强网络营销,完善民族地区旅游外文网页建设,开展大型网络宣传推广活动。

2做大、做响一批民族旅游节庆活动。着重包装策划好阿坝州的国际熊猫节、凉山州的彝族国际火把节和甘孜州的中国康定情歌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成世界性旅游节庆,提高民族地区和我省的美誉度、知名度。

3推进营销整合。整合政府、旅游企业、航空公司与媒体的营销资源,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密切民族地区之间、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宣传促销合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格局。

(八)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优化旅游投融资环境。可将景区门票收入作为担保或质押进行融资,积极引入国际国内资本,用于旅游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探索实行收费还贷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

2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旅游人才参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加强部级景区和世界遗产地与国际相关组织的人才交流合作。突出抓好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干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员、旅游执法人员、旅游教育师资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题培训,着力加强导游、讲解员的普通话和外语培训。

3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旅游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系。重点加强交通、购物、文艺演出、旅行社、导游等综合整治,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游客监督相结合的旅游质量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工商等行政执法垂直管理部门作用,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发挥涉旅行业协会作用,强化标准指导,加强维权、自律、服务和协调,规范经营,诚信服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强化规范服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切实维护游客利益。

4打造安全旅游目的地。完善民族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景区警务室建设,切实维护旅游景区治安秩序。强化旅游景区安全设施尤其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对旅游交通工具资质、车况和司乘人员管理,抓好高原山地急救,食品卫生监管体系,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家庭旅馆等场所消防设施建设。完善民族地区自驾车旅游安全服务保障体系。推广旅游者人身财产意外保险。做好索道、游乐等特种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四、政策和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围绕产业发展特别是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化、宣传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要增大对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宣传促销、人才培训、旅游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重。

3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包括旅游资源经营性企业、旅游接待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车公司)、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享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培育旅游骨干企业的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交通运输、奖励等扶持引导政策。

4开展直通车服务,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凡符合规划的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项目审核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在规定时间内优先办理项目审核事项。

5积极开展全省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交流。注重本土旅游人才培养,重点支持三州办好旅游职业学校,开展旅游支教活动。根据民族地区的需求,每年选派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熟练、能力突出的干部开展双向交流挂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6对重点旅游景区可以授权景区管理机构代行县级政府管理职能,统一管理景区内相关事务。

(二)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由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是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责任主体,各州、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领导,推动发展。省直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帮扶、指导。

上一篇蓝天计划

下一篇测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