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例6篇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1

国家信用是政府能否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做出补偿。一个国家以其做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就形成了债务。2009年底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这场危机席卷了整个欧元区,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欧元区能否继续存在备受质疑。大举借债满足无限制的财政支出,严重透支了国家信用,债务危机爆发的背后实际上也是这些国家的信用出现了严重危机。

国家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国家信用是债务的支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债务并非没有成本,国家需要对债权人支付一定的利息,利息的高低与国家的信用状况息息相关。国家信用状况还直接影响该国的融资能力。如果信用不佳,国家发行的国债流动性将会大大减弱。因为这样的国债存在较大的风险,大部分投资者不愿意购买,这使得发债国的融资变得困难。

国家信用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国家信用的好坏决定了国债利率的走势,国债利率的变化直接对该国资本市场的其他利率水平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国债利率通常被作为资本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家信用不稳定,势必造成国债利率大幅度波动,进而导致其他与国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随之大幅波动。

国家信用也是货币的基础。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家信用是一国货币能够与其他国家货币进行汇兑和交换的支撑。在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元几乎取得了像黄金一样的地位,其原因就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带来的强大的国家信用,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也是美国经济的“滞胀”导致其国家信用无法为美元价值的稳定提供支撑。

国家信用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

欧洲债务危机中,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欧元区成员国的信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降级,而债务危机的发端国希腊一度被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下调至最低的C级。国家信用危机给欧元区带来了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发了包括希腊、西班牙在内的国家国债利率飙升。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欧盟启动了欧洲经济恢复计划,这项计划需要政府大量借债。而债务危机前夕,希腊的国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处在110%以上的高位,远高于60%的警戒线水平。当政府不得不再次借债时,国债利率直线飙升,长期国债利率一度是德国的10倍。

第二,违约风险升高,各国银行系统流动性紧缺。各国国债大部分由商业银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政府的违约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呆坏账,部分银行不得不破产或裁撤网点;为了控制政府违约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会缩减信贷规模,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会导致企业难以筹集资金,中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困境,失业率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均超过25%,希腊半数青年人找不到工作;金融危机爆发后,资产泡沫破裂,导致银行信贷的抵押物品价值大幅下降,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这三方面不仅会影响到银行系统以及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会冲击实体经济。

第三,导致欧元大跌,国际货币地位受到冲击。在债务危机爆发之前,欧元被市场认为是最可能与美元抗衡的国际货币,最有可能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之后,欧元大幅贬值,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2009年12月的1:1.4下跌至2010年6月的1:1.2。欧元下跌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产生严重损害,人们对于欧元的信心也必然受到影响。

第四,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在这次危机中,欧元区各国表现出了复杂的矛盾关系。这场债务危机让欧洲各国明白,货币一体化的欧元区只是一个跛足的货币联盟。各国缺乏财政纪律的约束,为债务危机爆发提供了温床。要真正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需要化危为机,推动财政乃至政治上的一体化。对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都有较大差异的欧洲各国来说,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仍然要走很长的路。

第五,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现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都维持了实际负利率,实际上就是通过通货膨胀减轻债务。欧洲与美国采取的货币宽松政策作用相互重叠,带来全球性的通胀压力,新兴市场因此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国家信用危机形成原因的探析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实际情况表明,国家信用危机通常是政府财政与经济政策不合理、社会资源浪费的结果。

第一,国内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缺乏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经济结构不合理不一定会爆发债务危机,但是债务危机爆发的国家经济结构通常出现去工业化趋势,制造业孱弱,房地产等资产出现泡沫化,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尽管西班牙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希腊,但其经济近年来的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和银行业,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相继爆发,大量外资流出西班牙,房地产业资金链断裂,金融稳定性也因此受到冲击。希腊更是如此,2011年工业经济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7.9%,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旅游等服务行业。一旦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些问题国家便会成为国际资本大鳄主要攻击对象,危机随之爆发。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2

第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是危机还将如何扩展与蔓延。目前虽然美国国内还就高盛事件争吵不休,但毕竟美国金融市场的最低点已经过去。危机的重心已经由美国转移至欧元区。尽管欧盟与IMF联手推出75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但该计划的着眼点不是通过实施债务重组而让债权国与债务国共同承担损失,而是通过贷款帮助债务国履行其债务。而为了确保债务国能够偿还危机贷款,该计划必然要求债务国实施痛苦的财政巩固,这不但会导致债务国出现社会动荡,而且可能会加剧债务国未来的债务负担。因此,该计划可能仅仅将债务危机由现在推迟到未来。

因此,如果援救策略不发生重大改变,7500亿欧元并不能挽欧洲债务危机的狂澜于既倒,欧洲债务危机仍将继续扩展甚至升级。未来债务危机可能由希腊传递至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事实上,除“欧猪五国”外,位于欧元区之外的英国也可能成为下一轮爆发危机的国家。英国目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的严重程度并不亚于“欧猪五国”,此外,英国经济过度依赖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在本轮危机中受创深重。英国大选之后推出保守党与自由联合执政的内阁,而联合政府的最大缺陷,在于难以推出彻底的、大规模的调整计划,因而难以从根本上使英国从滑向危机的轨道中摆脱出来。一旦欧元区与英国的债务危机继续深化,那么美国也难以置身事外。事实上,目前美国也有着严重的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问题。美国的优势在于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因此美国可以通过制造通胀与美元贬值来摆脱危机。不过,这种摆脱危机的手段也会严重损害美元的国际声誉。

最后,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并不会结束于发达国家。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以来,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当局均实施了力度空前的定量宽松政策,集体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2010年春季希腊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重新推出较大规模的定量宽松政策,再次向全球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大量流动性从2009年至今由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使得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在2009年出现较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然而,一旦未来发达国家集体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一旦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的流向将会逆转,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发达国家。这无疑将造成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面临资本外逃、本币面临贬值压力、外币债务负担加剧,从而爆发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这种危机与1997年至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非常相似。简言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尽管爆发于位于国际货币体系核心的发达国家,但最终可能终结至位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3

何谓选择性违约?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会宣布,对机构投资者短期违约,对国家央行或国家投资公司不违约;对本金提出展期申请,只归还到期债券的利息。

全球外汇市场包括各国政府和投资者都在等待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进展。美国的债务问题眼下不可能有永久性的解决方案,即使提高债务上限,也是欧债危机的玩法――将危机爆发的时间点尽量地拖后。而拖后的结果是什么?可能是更大规模地爆发!但美国政府也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人为地提前引爆债务危机。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民间评级机构还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最近都发出类似的警告:不管美国能否通过举债上限法案,美国目前的评级展望都将降为负面。而美国政府也一定有自我判断:违约对谁伤害最大?

长期依赖外债会不会对美国利益损害更大?答案应该是两难,但选择性违约对美国伤害不大。如果美国看透了,即使像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不再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将换一种“活法”,是否能够彻底摆脱依靠举债生存的现状呢?假如此法成行,美国将彻底地摆脱危机隐患,重新焕发活力。

在笔者看来,美国是不会陷入、更不会深陷债务危机。炒作美债危机,导致美元下跌,很可能符合美联储的想法,因为它绝不希望美元太强。但市场若真的以为美国与“欧猪五国”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确是个债务大国,但美国更是资产大国,并且是全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美国企业和国民的资产遍及天下,但问题是美国的税收法使得它们回不了美国;美国国内有非常多的优质资产,问题是美国政府制造了很多条条框框,让资产的买卖成为难题。

由此说来,美国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根本不在是否提高债务上限,而是拓宽美国海外资产流回国内的渠道。美国只要降低美国海外资产回国的税率,就可以使至少8000亿美元回国。如果美国容许美国国内的资产买卖稍微自由一点,一些贸易盈余国家的政府和机构就将疯抢美国资产。这么说来,美国离资不抵债还远得很!

这次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之所以有底气,正是因为美国人已经笃定不会出大事,才敢拖,才可能“玩火”。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假如此时抛售美元?那就上当了。

美元不会崩盘,只会阶段性走弱,短线走弱。在当今世界上,论经济实力很少有国家能够与美国比肩,即使是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身处欧元区,也很难与美国抗衡。假如此次美国国会没有通过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法案,美元有可能短期急跌,但很快将恢复上涨。因为美国不会轻易背负丧失信用的骂名,而是会想新的办法解决问题。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4

【关键词】货币战争;欧债危机;其他货币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3%标准。伴随着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连续下调希腊信用评级,随即在希腊首先爆发债务危机。到后来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欧洲的另外几个国家相继宣布财政警报,欧债危机开始在整个欧洲全面爆发。直到2011年上半年经过接受救助执行紧急政策爱尔兰经济出现了复苏现象,给了欧洲各国很大的希望,也让欧盟主要成员国看到了走出阴霾的阳光,随后在2012年初希腊接受第二次救助,到如今人们开始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各大金融大亨相继承认欧债危机正在渐渐远去,欧洲经济正在复苏,而如今人们已对欧洲经济的恢复重拾信心!可以说从2009年到2012年上半年,特别是2011年,欧债危机一直是各大经济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分析其原因、影响及未来走势。有人预言欧洲走不出危机,欧盟就要解体。就是现在欧债危机淡化几个月之久了,欧洲的大部分消费者也对其重拾信心了,还不乏有人一有机会就大放措辞,其可能重燃欧债危机。虽然不能否认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欧债危机不是欧元危机,个别国家离开欧元区也不是没有先例,何必说的如此吓人。中国有古话“三人成虎”,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部分国家爆发债务危机都离不开三大评级机构的原因。本文主要简述欧债危机前后美元与欧元、其他货币之间的争斗,正确看待欧债危机,避免危机再次上演。

一、欧债危机爆发前欧元和美元的角逐

自1999年欧元区开执行单一货币流动,成为世界最大贸易体以后。由于欧洲经济持续有力的发展,当时欧元区比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用于消费。这就标志着欧元将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不只有美元标价的石油出口国,2000年伊拉克将美元储备转换为欧元,随后美国就对伊拉克进行了领土入侵。经过这次教训以后,相信当时美国人还没有发现自己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已经开始受到了动摇,因为当时欧元还是悬而不决的情况。此后可以明显的看到从2002年第一季度开始外汇储备,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比例结构,明显从美元开始流向欧元,当然这跟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和欧元区的成立确实加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额有关。于是美联储开始降息,由于此次超低降息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于是造就了非常低廉的信贷成本,并且在金融市场的杆杠下不断投机,随后就造成了房地产的泡沫,也就是短时间的繁荣景象。如图1美元终于在2003年到2005年稳住了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势头。

随后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打破了局面,美国开始大量印钞,企图利用自己的国际霸主地位让全球分摊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各个国家发现美元不可相信,都在搜索另外一个可靠的国际货币。欧元本来一直就有外汇储备的基础,经过此次危机,明显的发现在2007~2009年开始国际外汇储备比例欧元开始了明显的增长,而美元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从下表1可以看出,在2009年第四季的到2011年第二季度虽然,美元和欧元此消彼长,但是明显多元化的国际外汇储备得到了发展,其它外汇所占比例,一直在10%以上浮动,而2008年其它外汇储备仅占6.6%,也算借着此次机遇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真正的认识!

二、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和美元的角逐

美国在持续的经济疲软和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发现外汇储备在不断流失,各大外汇储备国都在相继减少对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在当时值得提出的是欧元区与美国相比有着几近相同的经济总量,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地位。在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前,甚至有学者相信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可能最早2015年超越美元。而现在美国财政赤字情况,从1971年以来虽然没有违约过,但提高上限和经常的变相违约已属于正常情况,能进行这样的变相违约方式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投资者蒙受损失。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欧元替代了美元,美元失去了外汇储备的霸主地位,他就无法通过通货膨胀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如果只有美国内部国债的话,美元就会大规模贬值,而本来就疲软的经济无法经得起这样折腾,甚至出现破产现象。所以美国不能放任不管这种情形的发展,从2009年12月8日,惠誉率先将希腊的信用评级从A-下降到BBB+,也就是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同事公共财政状况展望预期为“负面”。随后普尔下调了希腊的长期信用评级,穆迪下调了希腊短期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欧债危机拉开序幕。2010年第一季度希腊政府通过危机预算方案,并对外宣布不会退出欧元区,并发售国债筹资113亿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惠誉、穆迪、标普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信用评级为垃圾级别,希腊救助方案正式启动,并给与了第一笔救助资金224亿欧元,并说明在第三季度将会提供第二笔救助贷款65亿欧元。2011年第一季度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评级,评级展望为负面。2011年第二季度在提供第二次援助计划的同事,三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二次,最终希腊被评为C级,基本无偿还债务能力。其后欧债危机不断升级,蔓延至整个欧洲,特别是欧洲五国,而欧洲五国的政府也相继易主。

三、其它货币与美元的斗争

如果此次危机还不能看出美国在对待动摇它外汇储备霸主地位的一切行为,那在看看本来已经达成协议的中日互换协议,中日可以直接货币30亿美元的额度,脱离美元交易,美国没办法分一杯羹了。事实上中国、日本将会减持美国国债,问题更严重了。然后事件升级,到后面美国支持日本事件,到亲中大臣自杀,如果说没联系那是不可能的。美国很喜欢浑水摸鱼,何况还关系到它的货币地位。如果还不能说明那就看看,今年1月25日,英国央行准备与中国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穆迪22日晚些时候下调了对英国债务的评级,由原来的最高级3A 下调至 AA1,评级展望定为“稳定”,2月24日中英拟签货币互换协议,在3月22日和4月6日另外二个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展望列为“负面”,中国也被下调信用评级。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5

1财务危机运营的含义

财务危机运营,顾名思义,就是对财务危机进行经营和管理,它的对象是财务危机。针对不同阶段的形成特点来应对财务危机。财务危机运营是从安全理财和有效防范及处理财务危机的角度所提的一种策略理论。其基本理念是:财务危机是可防、可预、可控和可转化的;其中心策略思想是:以防为主,减少危机损失;其主要策略是:财务损失风险防范的策略、扭亏增盈的策略、改善资金流动性策略和破产清算、破产和解、自救免破的策略等。

2财务危机运营的必要性

2.1应对财务危机的需要。

财务危机是企业无法绝对避免的根本性危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运营,会使企业以及多方的利益遭受损失。这时需要对财务危机进行有效运营,及时解决财务危机,避免企业利益遭受严重顺损失。

2.2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

上市公司最根本的目标就是盈利,而企业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甚至有可能危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这样企业的盈利目的必然受到影响甚至不能实现,这样企业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了。此时有效的财务危机运营显得格外重要,它能够防危争机、避危争机和化危转机。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3 财务危机运营的策略

3.1财务危机爆发前期的特点及其运营策略。

3.1.1财务危机爆发前期的特点。

3.1.1.1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控股股东不履行忠实义务。在我国控股股东履行忠实义务的法律基础尚不牢固,存在许多漏洞。控股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为自己牟取私利,从而使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②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几乎都由政府人事部门直接任命和委派,并且保留国家干部身份和行政级别。虽然履行了《公司法》规定程序,但实际上仍然由政府“问接”任命干部。在大股东的操纵下,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为了达到上市或再融资甚至操纵股价的目的,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不及时披露甚至不披露重大信息,使公司在虚假业绩的外衣下步入财务危机的深渊。③监事会的功能过于弱小。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

3.1.1.2财务结构不断恶化。财务结构恶化主要表现:①筹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这就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偿债高峰过于集中或过早到来,造成偿债困难。②投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这也会形成两个问题,一是投资回报率低,致使盈利能力减弱;二是变现困难,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3.1.1.3经营效益明显下降。经营效益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额连续下滑,尽管企业全力以赴,销售水平仍难提高,市场份额不断丢失,甚至靠打折、让利维持销售。二是销售额提高而利润未增加,这往往是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

3.1.1.4三角债严重。企业之间常互相拖欠货款,更严重的是,在现实情况下,这种债务关系更超出了“三角”关系,从而成为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之间对法律的了解及执行观念不强,常常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欠债,这种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不但造成企业的坏账,还导致原来信用不高的商业信用更低,甚至影响到银行的信用。因此,三角债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一般的高负债率,是即将触发财务危机的征兆之一。

3.1.2财务危机爆发前期的运营策略。

3.1.2.1变革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①完善股东大会选举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实行股东多元化,力求使经营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相一致。②正确发挥董事会职能。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董事会的自我评价体系,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功能和责任。③完善监事会运作机制,进一步巩固监事会的监督地位,在监事会的人员构成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切实发挥监事会及公司其他机构对公司的内部监督和约束制衡作用。

3.1.2.2优化财务结构。企业筹措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股票等,在选择筹资方式时,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充分考虑经营扛杆、财务杠杆、盈力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选择使综合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财务结构优化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

3.1.2.3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它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当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它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危机预警系统主要从危机监测、危机预测和预报以及危机预控三部分进行。而危机预警的各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前一部分的工作都是后一部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1.2.4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问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3.1.2.5谨慎提供担保,减少损失和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在向有隶属关系、有投资关系或业务关联单位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对被担保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胸中有数,且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方可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担保。

3.2财务危机爆发后的特点及其运营策略。

3.2.1财务危机爆发后期的特点。

财务危机爆发后期呈现的特点主要就是财务危机在爆发前期表现出的“症状”进一步恶化,最终表现在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或费用,出现严重亏损甚至面临破产。此阶段对财务危机的运营策略主要包括企业在严重亏损的形势下的危机处理方法和在难以偿还债务形势下的危机处理方法以及企业在破产形势下的危机处理方法。

3.2.2财务危机爆发后期的运营策略。

3.2.2.1企业严重亏损的形势下的危机处理方法:(1)常规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率提升和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以达到扭亏为盈目标的各种策略。(2)非常手段:①资产剥离。资产剥离是指企业将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企业,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包括减资、转换、出售等多种形式。资产剥离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或等量证券收人,这对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尤其是财务危机企业。对于财务危机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变“死钱”为“活钱”,不仅可以化解财务危机,为企业筹集新的发展基金,同时又优化了资产结构。提高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② 资产置换。资产置换是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呆滞资产,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情况,包括整体资产置换和部分资产置换等形式。③产业转变。企业在通过对其产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及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灵活的选择产业转变政策。

3.2.2.2企业难以偿还债务形势下的危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①提升公司偿债能力的策略。a、债务重组,所谓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原债权、债务的重新安排.通过削债、豁免债务、债务转让、债务豁免、债务抵消、债转股等方式对企业的负债进行重新组合的行为 债务重组是一种报表性的重组,是企业财务运作的重要手段。b、售后回租。售后回租又称出售回租,有时又称回租、回租赁等,是指物件的所有权人首先与租赁公司签订《出售合同》,将物件卖给租赁公司,取得现金。然后,物件的原所有权人作为承租人,与该租赁公司签订《回租合同》,将该物件租回。承租人按《回租合同》还完全部租金,并付清物件的残值以后,重新取得物件的所有权②延缓公司偿债期限。即通过与债权人洽商推迟到期债务要求付款的日期,如银行借款展期或借新还旧,短期借款转换为长期借款等③债务剥离。债务剥离是通过整体资产剥离方式将其连带债务一起剥离出去,以减少企业债务,其实质是企业以转让一部分整体资产的经营权为代价,达到转让债务和减轻偿债压力的目的

债务危机爆发的后果范文6

被拯救还是破产,关键看年初上台的齐普拉斯政府提交的希腊新改革方案,能否与国际债权人的立场靠近。当地时间7月11日,齐普拉斯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方案在议会获得通过。这份提案对债权人做出明显让步,承诺通过养老金改革、行政管理改革和增税等行动,换取第三次金融救助以免于破产。至此,希腊债务危机保留了一线解决的希望。一个GDP只有2400亿美元的经济体的债务困局,何以左右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前景和一体化进程?何以成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源?对中国又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A危机的缘起

希腊债务危机并非骤然爆发。过去的6年,希腊债务危机都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伴生物,其间经历了发作―平息―再发作的反复过程。2009年10月,当时的希腊新政府宣布,前任政府的统计数据有误,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随后,国际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

希腊债务危机揭开了欧洲债务问题的盖子,正处在金融危机恐慌中的市场突然发现,除希腊外,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都有严重的债务问题,这五国被称为“PIIGS”五国。经过7个月观察,欧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结论,希腊债务危机无法靠希腊自己解决。2010年5月,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和IMF共同为希腊提供3年1100亿欧元贷款,这是对希腊进行的第一轮经济援助。欧盟同时决定,联手IMF设立资金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

为得到援助,希腊宣布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计划。然而,第一轮援助和希腊的财政紧缩,未能改善希腊的经济情况。而且,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下降导致希腊出现政府更迭和社会动荡,债务危机就此成为政治性危机,危机进一步升级。到2012年3月,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一体化支持者的推动下,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方案。此后,希腊危机似乎一度缓解。2013年,希腊财政略有盈余,2014年重返国际资本市场,股市也一度飙升。

然而,进入今年以来,希腊债务危机再次显现。希腊激进党1月在大选中胜出,主张结束紧缩措施、对严苛的救助协议进行重新谈判,在赢得国内民众多数支持的同时,也导致新政府与国际债权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希腊违约和全民公投,将各种矛盾同时推到前台。

表面看,希腊债务危机是2009年统计数据造假点燃的,实际上却有更深层的原因。希腊2001年加入欧元区后,受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约束,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负债率不能高于GDP的60%。而希腊与这两个标准相差甚远。为此,希腊求助著名投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了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法,帮希腊政府隐藏了一笔高达上百亿美元的欠债。由于这笔债务需要10到15年归还,因此只具有长期风险。事实上,不止希腊,这种“金融创新”被广泛用于欧洲国家。就此来看,以希腊为爆发源的欧洲债务危机,和以美国为爆发源的金融危机,具有同源性,都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弊端。

B 辐射到他国

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在一个中等经济体,按道理没有美国金融危机那样的辐射性,但欧洲一体化体系提供了希腊债务危机扩大的条件。更严重的是,希腊债务危机不仅会引发财政危机、货币危机,还可能引发跨区域的政治危机。

首先,希腊是欧元区成员,一旦债务危机走向退欧,将意味着欧元信用贬值。希腊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对美元及非美十几种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据国际投行评估,如果希腊危机走向最不好的结果,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有可能降至0.95比1。欧元失去信用不仅意味着退出与美元争夺国际货币“铸币税”特权的较量,还可能导致欧元资产被大量转移和抛售,从而让整个欧元区陷入困境。已经援助给希腊的2400亿欧元也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偿还。

其次,欧债危机并非只发生在希腊,意大利等欧洲中心国家,同样面临债务问题。假如希腊退欧,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既可以暂时“赖账”,又可以保住国内的支持率。一旦债务问题严重的国家群起效仿,欧元区就可能走向坍塌。而欧元区的坍塌,意味着二战后启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终止。

第三,历史证明,每一次深度经济危机都会导致社会思潮反转。二战后的多数时期,欧洲基本延续的是一条中性道路,而希腊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使激进政治力量抬头。这种由中间偏向激进的潮流,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蔓延到其他深受经济低迷困扰的国家。一旦形成这样的趋势,欧洲政治风向就可能发生转变。

第四,动摇国际金融市场和欧盟的原则底线。按照欧盟的规定,成员国负债率不得超过年GDP的60%,这一底线希腊早已突破。按照IMF的规定,成员违约则立即停止发放贷款,并于两年内评估是否将其逐出IMF,希腊也突破了这一底线。尽管希腊是对IMF违约的第一个发达经济体,但在欧盟内部,违反欧盟规定已是大面积现象,多数发达成员的债务水平已突破GDP60%。这既挑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也挑战了欧盟法律体系。如果希腊退欧,只能表明,IMF和欧盟没有纠错能力。

正因为对希腊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有充分评估,所以国际债权人仍不遗余力地推动与希腊的谈判。其目的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为了挽救希腊经济,而是为了控制希腊债务危机的负面效应。

C 能否过难关

希腊债务危机中的相关各方不时有惊人言行出现,让希腊危机在6月30日之后显示出失控的趋势。但实际上,许多言行都是用来博弈的筹码。齐普拉斯政府应该清楚,除有条件满足国际债权人的要求、获取新的援助资金外,希腊别无选择。这一点,国际债权人同样清楚。各方博弈的标的,从一开始就不是希腊该不该退欧,而是希腊最新的改革方案。

对于齐普拉斯政府来说,无论激烈言词还是发起公投,目的都是尽可能让债权人降低援助条件,同意希腊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推动养老改革,选择合适的领域增税以增加还款能力。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使债权人同意减免30%的债务,按照希腊已获得的援助,这涉及大约700亿欧元。对国际债权人来说,迫使希腊通过改革延长劳动时间,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保证欧元汇率稳定,避免危机扩散,是核心目的,这一点默克尔表达得十分清楚。在希腊的具体改革细节上,并非没有弹性,这也为双方在12日达成妥协提供了基础。

在齐普拉斯政府基本按照债权人的意愿提出新改革方案后,焦点已有所转移。鉴于此前齐普拉斯政府对改革一直“述而不作”,因此欧盟的领导人们可能更在意希腊能否实施改革,而未必会将重点放在改革方案细节的调整上。事实上,法国总统奥朗德7月10日已表示,希腊政府提交的旨在解决债务问题的新协议草案是“严肃可信的”,这显示出欧洲主要国家将希腊留在欧元区的决心。

当然,即使7月12日的欧盟领导人会议皆大欢喜,希腊债务危机的反复发作和解决的高成本,也一次次凸显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存在制度性问题。从欧盟到欧元区的制度设计,都过于偏重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经济和安全红利,而对出现危机时如何应对缺乏考量。因此,虽然希腊这次有可能渡过难关,并获得第三轮援助,但根据前两轮经济援助的情况看,最乐观的情况是保证两年内不发生大的危机。双方达成的妥协未能触及危机发生的根源,因此,希腊债务危机今后仍有再次发作的可能。

D对中国影响

到目前为止,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基本是在欧洲内部显现,但并不是说与中国毫无关联。

一方面,虽然规模不大,但中国在希腊有一定投资,其中最大的投资是比雷埃夫斯港两个码头的运营权。如果希腊危机深度爆发,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投资损失和被违约的双重风险。此外,通过IMF渠道,中国也参与对希腊的经济援助,希腊违约将导致中国援助资金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希腊危机蔓延,导致欧元信用流失,中国可能面临更大的外部环境恶化的风险。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出口至关重要。在中国投资边际效应递减、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消费增长缓慢的现实情境中,保持出口稳定仍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希腊危机如果扩大导致欧元不稳定,欧盟的市场需求势必出现下降,从而让中国面临出口市场萎缩和汇率风险的双重挑战。

除了经济影响,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还不无警示意义。其一,对于债务问题可能引发的系统性危机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也局部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债务问题。不同的是,希腊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对外欠债,中国则是对内欠债,而且国家信用足以保证债务问题不致失控。尽管如此,希腊危机也提醒我们,金融体系建立健全严密的风控体系、对地方债务及时跟踪监管是涉及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大问题。

其二,希腊债务危机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到突出位置。“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亚投行等战略的推进,除了强调互利共赢的前景,也需要在风险控制方面作出缜密设计。

同时也要看到,希腊债务危机固然给中国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但客观上也改善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环境。出于对中国资本的需要,近来英国等国放宽中国资本的准入条件,积极与中国开展货币互换,加入亚投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体系建设,等等,表明中国与欧洲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