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案例范例6篇

债务危机案例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1

关键词 :阿根廷债务危机 秃鹫基金 RUFO条款 金融霸权

一、 事件背景与回放

阿根廷共和国是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国土面积278040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第国,拉丁美洲面积第二大国,拉美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20国集团成员。自1860年共和国建立以来,阿根廷凭借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及相对多元化的工业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在新兴市场中遥遥领先,巅峰时刻人均GDP排名居世界第七位。截至2012年底,阿根廷全国共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80家,其中国有银行12家,私有银行5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6家,总资产约7903.75亿比索。

然而2014年6月17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阿根廷长期外币评级由CCC+下调至CCC-,前景展望为负面,理由是阿根廷外币债务违约的风险上升。更为惊爆的是2014年7月全世界媒体同时发声将阿根廷这个大多数国人并不熟悉的拉美国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声明并不长,只有短短一句话:“NML资本管理公司发言人:阿根廷将在下周选择违约”。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在当今世界,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公然宣布违约,这可是重镑炸弹,那么这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故事,是什么促使阿根廷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皆有因果,本次债务违约的果,其因早已深种。在经历了1994年至1998年的经济大发展之后,由于金融体系的僵化,阿根廷货币当局从1991年开始实行的僵硬挂钩美元 的货币政策在消除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给阿根廷的经济带来沉重负担:美元走高,挂钩美元的阿根廷货币比索也被迫走高,导致阿根廷在国际贸易中产生了巨额贸易逆差,而贸易逆差会削弱国家外汇储备,引发货币贬值预期,使得货币当局的制度基础发生松动。阿根廷的金融监管本就极为松散,监管流于形式,没有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祸不单行的是在资本实行自由流动的前提下,阿根廷的多数金融机构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截至危机发生前,阿根廷商业银行资产70%为国外资本。各种因素层层叠加,最终导致2001年阿根廷暴发了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

在金融领域危机的火苗已经开始燃烧时,阿根廷国内执政党非但没有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反而互相指责推搪。财政支出毫无削减,至此一场由货币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并使政局陷入动荡,而政局的不稳更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发展。再加上美国的抛弃,IMF等国际组织的不作为,(IMF甚至更为糟糕地提出不现实的“救助条件”), 最终引发了外国资本的大出逃,证券市场狂跌,银行挤兑……使得阿根廷于 2001 年四季度引爆了金融危机核弹: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狼烟四起,一时间阿根廷陷入全国危机境地。

无奈之下的阿根廷政府宣布停止对10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的偿付,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起债务违约事件。随后,阿根廷与其数量繁杂的债权人进入了艰难而漫长的债务重组协商过程。2005年和2010年阿根廷提出债务重组方案,提出让现有债权人以四比一的折价用手中持有的旧债券交换新债券,并按票面要素规定如约偿还新债。此后,阿根廷一直在按重组方案规定偿还这些接受重组的债务。

此时如果没有“黑天鹅”秃鹫基金的出现,可能就没有我们今天文中讨论的案例了,但如墨菲定理所言,不利的事情,即使只有极低的概率还是会发生的。就在事态照阿根廷政府的设想按部就班发展时,大概占当时债务量7%的以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等被称为“秃鹫”基金的美国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债权人不仅不同意置换新债券,还将阿根廷政府告上了法庭,要求按旧有债务规定100%偿还。而彼时阿政府由于债务重组方案的RUFO条例规定当然不可能按秃鹫基金的要求偿还债务,于是双方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法律诉讼斗争。

阿根廷原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中产阶级所占比重大。受经济危机影响,其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994年的16%升至2003年的51.7%。2003年以来,阿根廷政府重视扩大就业和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持续复苏,贫困人口有所减少。截至2013年上半年,贫困率和赤贫率分别为4.7%和1.4%。2002年开始阿根廷新政府厉行增收节支,连续几年实现初级财政盈余。但受政府公共服务补贴和债务支付等开支增加的影响,阿根廷财政赤字问题仍不时出现:2012年,阿初级财政赤字43.74亿比索,2013年前10个月,阿政府财政赤字1057.91亿比索。截至2013年底,阿根廷国家外债余额1376.1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近30%。

如果按照和解方案继续进行债务重组,阿根廷政府是有能力且有意愿化解此次债务危机的,但由于秃鹫基金的凭空插手,这一切都成了泡影。阿根廷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并面临激活债务重组方案中的““未来权益声索(即RUFO)”条款,带来2000亿美元新增债务的风险。

二、秃鹫基金的利益攫取模式

作为一种金融运作模式,竟然可以翻云覆雨,以少量资金击溃较大国家的国家信用,秃鹫基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

“秃鹫”基金是指以Elliott Management为代表的一批纽约对冲基金,他们凭借着自身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实力,通过对法律的娴熟运用,及对市场漏洞的精准眼光,在各种大型的债务危机中,通过事先发现问题,大资金买入,再通过法律手段促成债权行使,大赚一笔。他们每次都义无返顾地勇踏险境,却屡屡化险为夷。

我们不妨以本次阿根廷债务危机为例,来了解一下隐匿在现代媒体之后的债务秃鹫们。

本次阿根廷债务问题的狙击手代表,为来自美国的Elliott Management基金,该基金由拥有哈佛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的犹太人保尔辛格(Paul Singer)创办于1977年。其创始人的身份背景也决定了这只基金的风格:用独到的眼光发现机会,悄无声息地潜伏;而完成收获时的致命一击永远都是依靠对法律的娴熟运用,尤其是依仗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法权强势。Elliott Management基金从成立之初,便专注于问题债券,通过对违约或破产清算的债务主体进行法律诉讼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

在任何大的债务重组或违约背后,几乎都能看到Elliott的身影,如克莱斯勒、通用汽车事件等,Elliott从成立至今年化平均收益率为14%,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10.8%的涨幅。

虽然享有高额利润,不过,仅仅插手大型跨国公司的债务危机,是远远不能满足秃鹫基金们的胃口的,于是陷入困境的新兴市场国家便成为了让他们垂涎三尺的目标。

1996年,Elliott Management基金就曾购入1140万美元秘鲁政府债券,并拒绝了秘鲁政府的债务重组协议,提起法律诉讼,要求政府按票面要素规定足额偿还。2000年,该基金胜诉,获得5800万美元偿付,投资回报超过5倍。

2000年,经过精细的分析、演算之后,该基金认为阿根廷政府已经失去了眼前巨额债务的债务偿还能力,于是迅速出手:Elliott旗下的NML资本以低廉的价格大举买入阿根廷政府债券,而阿根廷政府则在2001年宣布违约。多么精准的节点,多么狠辣的出手!

从2004年起,Elliot联合另一支对冲基金Aurelius开始了长达10年的诉讼过程。直至2014年,美国地方法院做出有利于基金的判决,阿根廷政府只得再次宣布违约,使出“拖”字决,以期解决沉重的债务问题。但此举无异于饮鸠止渴,信用的溃败将进一步增加国际融资成本,不利于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并减少了在本国债务融资方面的话语权,为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实际上以NML等为代表的秃鹫基金所求偿的债权仅为阿根廷政府总债务的7%左右,金额约为13亿美元,阿政府完全有能力偿还,并不至于以违约的激进形式来对待,但问题就在于,当年债务重组方案中的“RUFO”条款。在前两次债务重组中,93%的债权人接受了以债券减值为主要形式的债务重组方案,但同时补充了一项“RUFO”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阿根廷政府在2014年底之前向未参与重组的债权人提出了更优惠的偿债方案,已参与重组的债权人也有权享受。秃鹫基金的13亿美元好解决,但其余93%的债务则是阿根廷政府不能承受之重。万般无奈之下,阿政府只好使出鱼死网破之计。可以预见的结果是,阿政府将与秃鹫基金在法律诉讼的泥潭中渐行渐远,而由于阿根廷债务发行依据的是美国法律(为了扩大债券的购买人范围),且该案件在美国法院受理,所以最终秃鹫基金吃亏的可能性很小。

三、启示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2

近日有消息称,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获批。中钢集团的债务重组方案即将尘埃落定,然而债转股并不应该大范围推广,也应该用破产重组的方法去产能。

中钢集团于2014年9月被传出债务逾期风波,在债务多米诺效应下,风波逐渐演变成危机。两年过去,该方案涉及中钢集团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方案中债转股的比例约占金融机构债务的一半,展期的部分债务时限为6年。

600亿元银行债务300亿元债转股,债务危机终化解。对中钢来说,是2014债务危机以来最大利好,以债转股和展期的方式,为中钢的改革调整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债务难题成为去产能的一大阻力。妥善解决债务难题,对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和降杠杆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中钢债转股方案的获批,对深陷债务泥淖的渤海钢铁、东北特钢等化解债务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债转股毕竟是去产能、化解国企债务难题过程中的治标之举,只对于部分有发展前景、易于盘活的企业适用,债转股不应该大范围推广。

与上一轮债转股政策性一刀切不同,这一次债转股思路是市场化、一企一策、政府不兜底。前期在大宗商品的高点盲目扩张,导致企业严重亏损,负债累累。这种情况在央企、国企中非常普遍。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都将是央企债务违约的风险期和高发期。我们不能一刀切全都采用债转股的方式降杠杆为企业脱困,把风险和包袱全部转移到银行机构身上。这样,银行被拖入泥坑,也活得不好。何况,上一轮债转股的企业结果多不大好。

这种担忧,在东北特钢债务风波中,已被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多次强调。在这次中钢债务重组,也有多家银行提及。

那么,究竟债转股适用于什么公司?满足债转股条件的公司不能是质地太差,产能落后严重、基本面极差的公司,这类公司直接破产清算核销往往是最优选择。质地极差的公司会导致银行再次成为企业的资金供应商。债转股适合那些产品竞争力在行业内资质尚可,但由于经济周期下行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然而能够判断出此类公司在经济周期向上时有能力恢复经营甚至表现尚好。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3

美国众议院于8月1日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这一决议在8月2日大限到来之前让全球金融市场有惊无险的渡过了难关。美国国会参议院8月2日以74票赞成,26票反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旨在削减预算开支并提升联邦政府借贷上限的法案。法案要求分两步,将目前14.3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借贷上限提高至多2.4万亿美元,并在未来十年间削减赤字额度2.1万亿美元。

尽管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但早些时候国共两党的债务谈判僵局已经让投资者们心神不宁。美债危机虽然得到缓解,但市场于美元的信任开始瓦解。美国的债务僵局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美国时间8月5日晚,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取消了美债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评级。

正当全球热议美国的债务危机和标普降级之事,美前议员罗伯特?贝纳特(以下简称为贝纳特)来到了中国,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们就这一主题进行了头脑风暴。

美国到底能承担多少债务?

据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8个月提高一次,其中49次是在共和党总统任期内,29次是在总统任期内。自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以来,国会已经三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为2.979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举债度日成家常便饭。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意味着,和其他的AAA信用评级国家相比,美国似乎能够承担占GDP比例更高的债务。但是美国能承担多少债务?

“到底多少的债务是太多的债务呢?我想这个数字在不断变化,这要取决于经济规模的增长。只要经济稳定增长,可以继续举债。然而当经济出现了问题,增长缓慢或是负增长,继续举债则可能会导致破产,国际的投资者也会带来风险。我们可以描述继续举债的情况,却不能说出具体的数字。”贝纳特说。“如果说要判定美国到底能举多少债务,这需要两个数字的综合,第一个是整个经济的价值,第二个是持续举债的能力。两个加起来就可以有美国举债的最高限额,但是这两个数字在不断变化。”

在美国,于美债上限有两种看法。以凯恩斯经济学派的人士认为,目前美国举债仍然不足,应继续举债,刺激经济;另一方面,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继续举债会导致风险,于提高美债上限应做慎重的考虑。面国内两种不同的说法,美国的债务问题更显扑朔迷离。

然而,即便美国两党早些时候通过了现在达成的这种方案,美国的财政赤字和整个公债的规模,或将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继续增加。根据美国国会办公室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会从现在的不到65%上升到9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测最快2015年美国公债占GDP的比例会超过100%,美国的国债在整个全球金融市场上规模会越来越大。

并非纯经济问题

“如果看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令人乐观的迹象。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这是一件好事。当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时候,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会比之前更强。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平衡比较好,虽然我们的房地产和楼市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他的经济领域能够吸收和抵抗房地产经济的冲击,我们的经济还可以继续增长,虽然增长可能会慢一些。”贝纳特评论道。

然而,标准普尔美国信用的降级,却与贝纳特的评论相悖。贝纳特认为,应从政治角度看待标准普尔美国信用降级的问题。

“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转移到政治学。”贝纳特解释,“80年来,美国一直同欧洲一样,为退休人员提供很多福利,初步形成了一个福利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口结构偏向老龄趋势,政府福利所占开支的比例日益增加。目前,承诺资金占据政府开支的67%,这部分承诺资金包括社保基金、医疗保险等。”

美国开始成立社会体系之时,总体的政府开支还没有如此庞大。彼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美国人中,只有一半的人会活到65岁的退休年龄。而另一半的美国人平均寿命为72岁,退休后,他们只能享受到7年的养老保险的福利。如今,有80%的人会活到退休的年龄,平均寿命是80岁。退休人员的福利成为美国政府开支的一个重担。

美国的政府开支中,除了67%用于承诺资金外,还有16%用于国防开支,而剩下的17%要支撑政府的所有活动。“无论怎么调整,我想我们都无法解决更深层的问题,所以要保证承诺资金,美国会继续负债累累。从这一点来看,标普的降级,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尽管奥巴马所在的支持成立了许多美国政府承诺资金和项目,但这次债务危机的出现,曝光了美国经济结构中更深层的问题,使得两党都在更加认真待这个问题。“如果调整政府承诺资金,我们或许可以预见到一些问题,比如受到政治反冲,出现暴乱等情况。但好消息是,美国两党都意识到需要减少政府开支的问题。”贝纳特说道,“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推迟减少政府开支的问题,如今到了实践的时候了。”

调整税收结构是关键

分别按照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计算,美国的税赋分别占全国GDP的35%和47%,属于发达国家中的较低水平。美国长期以来的财政赤字都是由举债进行弥补,从而造成了美国债务危机的长期积累。美国国会参议院将债务上限提高至2.4万亿美元,并在未来十年削减赤字2.1万亿美元,这一法令的最终结果仍会使美国债务进一步上升。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再单纯是本国内的政策,而演变为国际性政策,牵动着世界多国的经济神经。于美国长期依靠不断增加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要求美国调整国债政策,提高国内税赋水平的声音不绝于耳。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4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转机破产重整风险控制

企业转机与破产重整的内涵

(一)企业转机

企业转机是企业陷入衰退危机,尚未达到破产原因之前,对其实施危机干预,使其恢复生机和活力。同为企业的再生程序,企业转机不同于破产重整,破产重整是在司法干预下的重整程序。转机中的企业并未达到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而是在企业进入衰退早期,由企业主动进行的一种自我挽救程序。

转机管理的成功有赖于正确制定转机方案并有效实施。成功的企业转机需要转机管理专家,而非单纯的行业专家。转机负责人需扮演领导者和管理者多重角色,需要具有丰富危机处理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危机企业转机管理人市场才能完成危机企业转机管理。

(二)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又名“司法康复”或“更生”,是指对已具破产原因但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程序,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在司法机关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其进行整顿,以使其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的内容

(一)提供融资服务

重整融资是重整能否成功的关键,重整融资需要寻求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融资契约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包括公司原债权人、股东、管理层、雇员等在内的多方当事人。重整融资的重要问题是定价,重整公司的风险高于正常经营的公司,而其收益又不确定,重整融资会要求高于市场价格的回报,给予融资人更多的权利保障,并要重整公司负担更多义务。资产管理公司提供重整融资具有优势,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与技巧,容易对重整企业估值及风险作出判断,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

(二)请求权交易

1.重整模式的新发展与请求权交易。重整是在司法框架下重新组合困境公司的资本结构,使公司摆脱债务负担以恢复营运。重整的基本目标是挽救困境企业,挽救的方式包括法人人格存续和核心业务存续。后者是在恢复公司营运价值的前提下的灵活的重整模式,包括重整拍卖、重整并购、重整资产出售等。重整资产出售是债务人企业利用重整程序作为一个平台出售公司资产,这是一种司法程序下的吸收合并。重整出售已经成为美国公司重整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据统计2002年美国依据破产法第11章实施破产保护的大公司中,过半数采取了资产出售的方式,美国破产法第11章1123条明确规定重整方案中可以规定出售债务人的全部或任何资产。

重整出售的重要特点是对重整中的公司的债权或股权等权益进行交易,这种交易被称为请求权交易,不同请求权人根据重整方案对这些资产拥有不同层级不同数量的请求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重整制度,与其请求权交易活跃有着密切关系。美国法一般不会在破产条件下由于请求权的性质而限制其转让,其判例法形成一个基本原则: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破产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财产集合,权利人对其拥有相应的请求权。破产法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这些请求权。重整制度的核心在于恢复那些有继续存在价值的企业营运,请求权交易并不阻碍破产重整的上述价值,而且可以使不愿意参与重整的权利人解脱出来,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机会。

2.请求权交易方式与程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擅长投资困境公司,在长期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经验和风险识别及管理能力,通过在破产重整框架下的投资活动实现增值。

第一,确定收购方案。在确定收购方案前,应了解目标公司的债权人结构和状况,与债权人私下接触,了解债权人的风险偏好,掌握影响重整计划通过的关键表决组债权人的信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能运用自己对困境企业的专业能力准确判断目标公司的风险和价值,并能成功说服目标债权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债权收购方案。债权收购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收购价格以及付款方式。

第二,收购谈判。不同请求权人具体需求不同,有些请求权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于对未来收益的需求,也愿意收到现金退出重整程序,也可以与其协商债权收购,或者进行债转股,交换重整公司新的股权,请求权清偿的清偿次序越低,收购价格也越低,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越高。

第三,控制重整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收购请求权控制重整中的公司,进入并控制债权人委员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达到上述目的,重整方案表决通过是重整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重整方案会把各利益主体分为若干组别对方案进行表决,请求权交易会使每个类别组的人数都可能减少,从而易于通过重整方案。投资人提出并通过自己的重整方案,或者阻挠通过对自己不利的重整方案,都可通过收购请求权获得投票权的方式实现。按照一般的重整法律规定,每一个类别组请求权人中只要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参加投票的请求权人数,且其持有请求权数额超过参加投票的请求权数额的三分之二的请求权人同意重整方案,就视为该类别组同意重整方案。收购关键组别,金额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服务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和管理实践中,以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为工具,强化投资银行业务能力,逐步在金融体系中形成并确立了特色业务优势。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营运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企业转机管理、重整与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在市场环境、法律背景、定价机制、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转机及破产重整中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经营管理服务。对于企业转机而言,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危机进行准确诊断,整个过程可能涉及稳定危机、获取利益相关方的支持、战略调整、组织变革、优化关键流程及财务重组,转机管理人要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完成转机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公司在破产重整中同样可以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债权人和股东在重整中会争夺破产控制权,债权人控制论从剩余所有权及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出发,认为重整企业中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剩余所有权人,主张债权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并控制重整过程中公司的经营活动。重整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契约式公司治理规则,代之以债权人参与及司法监督下的治理方式。管理层既向股东负信托义务,也向债权人负信托义务。股东控制论认为,重整中的公司其剩余所有权人是模糊的。股东和债权人都可能是剩余所有权人,其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剩余所有权理论不适用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重整制度是把不同的请求权人约束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实现重整中的公司价值最大化,立法出于对效率和公平的考虑,重整公司治理目标常常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降低成本和解决信息匮乏问题,确定了债务人企业主导的重整方式。但这种模式存在问题,因为管理层有拖延重整程序的激励,管理层不能从清算中受益,却能从重整程序中得到控制权收益。现行重整法律一般给管理层提供了过多的控制重整权力,造成滥用重整程序。

解决DIP重整模式的方案是破产管理人模式,即由管理人主导重整程序。这需要破产管理人具有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或者在经理人市场聘请专业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破产清算事务所以及个人可以担任管理人,实际上这些机构和个人难以胜任上述工作,而具有丰富“问题企业拯救”经验的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供投资服务。破产重整是一个综合性的程序,涉及财务、管理、法律、金融等内容,债务人企业要进行融资,发行债券及实施债转股等活动,除了作为投资者之外,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挥在资产管理及重组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服务。

3.担任管理人。在企业转机和破产重整中,管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转机管理并非一个司法程序,转机管理可以由危机企业自行实施,也可以由危机企业专业处理机构来实施,但一般由后者来完成。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与危机企业谈判确定的转机方案来担任管理人。而在破产重整中,破产法规定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可以由债权人会议确定或由法院指定。我国破产法采取由法院在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的方式,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破产管理人。

资产管理公司参与风险控制

(一)重整融资风险控制

重整融资的风险主要在于重整结果的不确定性,对融资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对融资的监督和提高收益率以及立法和司法保护。对融资的监督可以通过在融资协议中设定相应条款的方式。

1.规定限制性条件。如规定在限定的日期出售公司资产或者重整方案得到法院批准;要求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现金流标准,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只有债务人特定的营运费用和经营活动才能使用重整融资。通过循环贷款的模式控制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借款间隔一段时间到期一次。每一次到期时融资人对债务人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债务人符合贷款条件,贷款会继续循环一次。

2.参与重整公司治理。可建议债务人管理层聘请首席重组官作为专业人士指导债务人重整。首席重组官协助管理层制定重整方案。资产管理公司有权提出首席重组官候选名单,或参与对首席重组官选任和解聘,甚至要求撤换债务人管理层。

大部分国家的破产立法并未明确规定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美国破产法第364条仅规定重整融资人可以享受到清偿优先权,并没有规定融资人可以行使撤换管理层或者参与经营决策等公司治理权。我国《企业破产法》对融资人的权利未具体规定,《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可以聘任债务人的经营管理人员负责营业事务。《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九条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可见《企业破产法》也没有赋予融资人参与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的法定权力。但实践中重整融资人通过融资协议参与公司治理却在不断扩展,重整融资人利用重整融资协议控制重整中的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重整模式向市场化发展的结果,是对债务人及其管理层过度操纵重整程序的纠正。为控制风险,融资人应注意将融资协议作为重整方案的一部分通过法院批准而取得强制效力,重整融资条款就具有了强制力。融资人还可充分利用立法对重整融资的特别保护。

3.完善法律制度和规则。降低重整融资风险吸引投资者,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则。美国破产法给破产融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364条,该条(a)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在正常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取得无担保信贷和承担无担保债务,则该融资可作为管理费用,享受第一优先受偿权;(b)款规定,对非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在法院批准的前提下,债权人同样可享受上述优先权;(c)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不能得到无担保贷款,法院可以批准融资人获得“超级优先”管理费用请求权,或者批准融资人获得针对没有担保负担的财产的担保权益,如果财产有担保负担,则获得从属性担保权益,即该担保权益的地位从属于既有的担保权;(d)款规定,如果债务人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法院可以授权重整融资人获得担保利益,这种担保利益优于或等同于现有的担保利益,但必须给予原来的担保债权人以充分的保护。

发行证券是重整融资的重要方式。由于重整企业是困境企业,不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需要特别进行规定,美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中公司发行证券的豁免制度。美国破产法第1145(a)(1)条规定,为交换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或债务人破产申请前的股票而发行证券,债务人可根据重整方案发行证券而不必根据1933年证券法的规定申请注册陈述。“与债务人联合制定重整方案的联营公司”或者“根据重整方案继承债务人的公司”发行证券也适用上述豁免程序。第1145(a)(3)条为投资人在公开证券市场交易请求权提供了立法支持。该款规定:根据本条(a)款(1)项指定的方式向本条(1)款规定的市场主体以外的市场主体要约出售或出售任何证券,该市场主体都不构成1933年证券法2(11)条意义上的承销商。此外,重整中的公司的一些非证券性质请求权也可以通过非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我国破产法也应做出相应安排。

(二)请求权交易风险控制

企业破产重整需要一个良好的请求权交易环境与机制。比如,在三鹿破产案中,河北国信资产运营公司以20%价格收购普通债权人债权成为国内首例破产债权收购,这是一例不成功的非完全市场行为的收购,收购过程凸现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则的缺位。

立法应为请求权交易创造宽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明确的规定。请求权交易更多属于市场行为,因此,破产法不应禁止该交易行为,并且不应过多限制受让人的权利,而是为交易创造条件。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受公司法限制的,以维护其人合性,但在重整状态下,这种限制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破产重整是公司一系列契约的再安排。破产法立法应关注继受者的权利问题,请求权或利益的收购者拥有和原始请求权人或股东同样的权利和限制。

由于请求权交易会产生控制权的转换,受让者可能会滥用权力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请求权受让人也可能有敌意的目的,如竞争对手出于阻碍重整而进行交易。因此,法律在鼓励交易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交易程序公开、公正是基本的原则,需要规定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受让人的信托义务;禁止操纵和欺诈活动。法院可以对交易进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审查和批准,推行交易备案制度,在交易达到一定比例时,借鉴上市公司收购的强制要约制度,以保护中小债权人及股东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曙光,王佐发.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政法论坛,2007(1)

2.斯图尔特•斯莱特,大卫•洛维特.涅槃: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DouglasG.Baird,AWorldWithoutBankruptcy,inCorporateBankruptcy:EconomicandLegalPerspectives,editedbyJagdeepS.BhandariandLawrenceA.W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5

经过数周讨价还价,3月25日召开的欧盟峰会终于就如何救助负债累累的希腊达成共识。根据救助方案,一旦希腊陷入严重困境,可获得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同安排的双边贷款。

由于多年来缺乏财政自律,希腊政府在遭遇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债台高筑引发债务危机,导致欧元贬值,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前景。成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欧元和欧元经济体面临的一场最大挑战。

虽然欧盟峰会就希腊危机达成初步协议,但实质性的结果还没有出现。危机扩散的阴影依然笼罩。从冰岛到东欧,到迪拜,到希腊,甚至再到英国、西班牙,债务危机已然困扰后危机时代的政府和金融市场。

多数欧盟国家赞同救助

据中新社消息,欧盟16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峰会上讨论通过的方案附加了严格的救助条件,规定只有在希腊无法从金融市场融资、且欧盟16国均表示同意救助的情况下,才能启动救助希腊或其它陷入债务危机欧盟国家的方案。一旦方案启动,欧盟将提供三分之二的救助资金,剩余三分之一由IMF提供。欧盟领导人在3月25日未透露援助金额的具体数目,但从欧盟执委会传出的消息称,欧盟提供的救助资金可达200至220亿欧元(270N290亿美元)。

依照上述救助条件,希腊现在得不到任何救助资金,但希腊政府官员在方案出炉后表示,他们相信欧盟公布的救助方案有助提振投资者信心,帮助希腊获得更多市场融资,在未来有效缓解希腊的债务风险。

连日来,在救不救希腊这个问题上欧盟内部争议不断,但欧盟委员会以及大部分欧盟成员国都希望此次欧盟峰会能够达成一项紧急救援希腊的计划。

自去年年末国际信用机构调低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逐渐浮出水面。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希腊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12.7%,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为113%,远远超过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受其拖累,欧元对美元汇率连创新低,面临自诞生以来的首个危机。

早前估算显示,为了弥补财政缺口,2010年全年希腊需要贷入540亿欧元,尤其需要在今年4、5月份偿还到期的200多亿欧元债券。目前希腊尚能从金融市场融资,但投资者为了规避希腊可能违约的风险,纷纷加大借贷利率,长此下去希腊财政很可能不堪重负陷入“破产”境地。

新华社消息称,在欧盟峰会正式召开前,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期待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能够在峰会上就援助希腊方案达成一致。萨帕特罗表示,“找到援助希腊的欧盟方案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可以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希腊的援助,但欧盟应该起主导作用”。他强调,欧元诞生的基础就是共同责任,欧元区有责任共同应对危机。巴罗佐认为,如果欧盟各国领导人不能在此次峰会上就此达成妥协,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此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完全赞同”欧盟向希腊提供援助,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态说支持由欧盟提供救助方案,认为当务之急是在欧盟内部找到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办法。

对救助希腊一事持不同立场的德国,起初并不愿将该话题纳入峰会日程,为的是能够继续对希腊和其他财政赤字大户保持一定压力,以避免开创恶例。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欧盟不能为了显示团结而急于做出援助希腊的决定。分析人士认为,默克尔之所以如此坚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内选举的考量。因为今年5月9日德国将举行地方选举,政府在救助希腊问题上的决定将直接影响默克尔领导的中右执政联盟的选举情况。面对各方压力,德国表示可以接受欧盟对希腊实施金融救助的计划“来作为最终办法”。不过,德国提出了3个前提条件:一、希腊的经济状况必须已恶化到无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程度;二、IMF必须对任何救助计划作出“重大贡献”、扮演主要角色,来自欧元集团的救助仅为补充;三、考虑到现行规定未能阻止希腊陷入债务危机并对欧元区造成冲击,欧盟成员国必须加强财政纪律,同意设立“补充手段”,以方便惩罚那些违纪国家。也就是说,德国同意采取“混合援助方式”,即欧盟的双边贷款与IMF的援助相结合。

虽然德国已经无法阻止欧盟峰会在救助希腊方案以及IMF应该发挥作用的问题上寻求共同立场,但仍反对本次峰会就此达成协议。据预测,在形势危急时,欧盟很可能召开特别峰会,就救助希腊问题做出决定。

扩散的阴影

虽然欧盟峰会就希腊危机达成初步协议,但实质性的结果还没有出现。危机扩散的阴影依然笼罩。希腊央行3月22日报告称,希腊经济正处于“恶性循环”中,受债务危机拖累,2010年该国经济将萎缩2%。报告称,希腊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该国正在努力解决严峻的公共财政问题,经济最终复苏将取决于政府未来几年能否全面有效地执行缩减开支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性改革。报告还强调,由于欧元区经济复苏脆弱且仍依赖财政刺激措施,在此次债务危机爆发之前,希腊的危机就早已到来。该报告称:“鉴于多数发达国家已经累计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财政刺激措施的退出必须谨慎。”

2010年,希腊政府需要寻求540亿欧元来满足其资金需求。此外,希腊政府已决定大幅削减国有企业私有化计划,新的目标是在2010年通过更好地管理现有国有公司股权筹集8亿欧元,并采取其他措施增加这些公司的收入。

“随着分属希腊和德国这两个对立阵营的政治家们的立场越来越鲜明,希腊危机也越来越可能成为金融体系的巨大难题。”美国道琼斯通讯社的分析称,希腊的债务危机正愈演愈烈。问题最初只事关一个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信誉,但现在却暴露出纵贯整个欧元区的政治断层。对于政治家们建设性的模糊表态,市场原本感到宽慰,认为希腊有望获得援助,虽然援助内容尚不明确。但现在这种含糊其辞已经被各方观点的纠结混乱所取代。

分析称,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从债券收益率中可见一斑。10年期希腊国债的收益率曾攀升至6.5%附近,更能说明问题的是,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达到3.06‰创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并且接近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触及的低点2.9%。这种情况反映出三种影响市场的力量:投资者的避险操作;对德国审慎财政政策的推崇;市场担心希腊的债务危机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破坏。

3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希腊债务危机可能会对美国的出口和金融体系造成

直接影响。这场危机会使全球资金流从欧元转向“避险天堂”的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升值,进一步降低美国的出口竞争力。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行长洛克哈特警告称,希腊的债务危机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经济,包括可能使金融市场出现大范围振荡,进而波及银行体系,并促使投资者撤离债券市场。洛克哈特说,希腊财政危机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这将冲击银行系统,或者导致资金从债整体撤离。

希腊拟说服中国购买国债

有外媒报道称,美国投行高盛在向中国政府以及外汇管理局推销希腊国债,后者管理着中国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高盛首席运营官盖瑞柯恩已于去年11月和今年3月两赴希腊,会见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及其他高级官员。而中国尚未同意购买。同时,据英国《金融时报》联系到的官员称,希腊拒绝了由中国一家银行收购希腊国民银行战略股权的提议。希腊国民银行是该国的旗舰商业银行。希腊财长乔治帕帕康斯坦丁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下月将访问中国,进行路演,但对于债务配售“没有预设目标”。希腊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希腊将欢迎中国买家购买希腊国债。该官员拒绝给出具体数额,但在与高盛的谈判中提出的数额为200亿至250亿欧元。

据官员们表示,高盛曾提出由中国银行(BoC)入股希腊国民银行,并对中司(CIC)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按资产计算,中行是中国第三大商业银行,而中投是中国财富基金。中国官员表示,中投对此不感兴趣,而监管机构也不会允许中国银行进行如此高风险的投资。高盛和中投均拒绝置评。中国银行的一位发言人称:“我没有听到相关消息。”希腊国民银行实际上由政府控制,各养老基金、政府实体和希腊东正教会(Orthodox church of Greece)均持有少数股权。

3月23日,中国银行在公布2009年度业绩时,就欧洲债务危机投资情况作出回应称,中行持有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五国债券逾70亿元人民币,投资估值情况良好。2009年末,部分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对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发行债券风险的普遍关注。中行给出的持债列表显示,并未持有希腊债券。中行称,目前尽管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局势有所缓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截至2009年末,中行持有以上五国各类机构发行的债券投资估值情况良好,将持续跟踪相关事项的进展。

欧盟制度是希腊危机的成因

引发希腊危机最重要的问题是传染效应,迪拜债务危机引发市场对债务问题的强烈关注。2005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发达国家仍然流动性过剩,大笔资金寻找新去处,一些欧美机构选择投资金融衍生品,还有机构则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式,不断为一些政府提供贷款。

希腊经济主要靠旅游业和造船业,经济繁荣的时候,这些借钱给政府的金融机构确实能有较好回报,事实上希腊在2008年年束的经济增长还算不错,当时市场也把更多目光放在那些因为金融危机而出口受损的东欧国家。后来迪拜爆发债务危机,虽然最终获得了外部援助,但市场开始意识到,还有一些国家债务会出问题,而且难以获得“外援”,于是大家盯上了希腊。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难以清偿外债时,可以通过印钞票或接受国际支援等方式解决,但希腊都无法 实现,因为它被另一个国际组织“绑架”,即欧盟。所以,在希腊外债水平高于迪拜,经常账目呈现逆差缺乏外汇还债能力,同时既无法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又难以得到欧盟救助的情况下,对冲基金又乘势阻击欧元,希腊出了大问题。

第二,华尔街也有道德风险问题。当年高盛为了迎合这些举债国的需求,利用货币互换手段,把希腊政府不断积累的对外债务从账面上暂时剥离出来,以此来维护政府的借贷能力。这些金融机构在强烈市场流动性获益需求和国家举债需求之间“搭桥”,从中获得自身的利润增长。

第三,“欧盟老爸”管钱严,还出于政治扩张需求把身体健康的、脆弱的人都拉在一起,扩张“家庭成员”,一开始就埋下隐患。欧盟政府的负债很高,虽然以前设下3%赤字上限,但出于大举扩张的政治需求,让对冲基金有机可乘。在一定意义上,欧元区不只是一个经济体,而是一个政治联合体,欧盟让欧元区不断扩大,以此达到整体与美国抗衡的目的,增加政治话语权,所以一再放低进入条件,埋下经济和金融风险隐患。如果希腊没有进入欧元区,或许很早就可以向IMF求助。所以,希腊拖累了欧洲,其实欧洲也拖累了希腊。

欧洲经历了1992年货币危机之后,确实加快了欧元一体化的进程,避免了采取盯住德国马克所带来的制度脆弱性。时隔18年,现在欧盟的最大制度约束条件不是来自于固定汇率制度,而是欧元区经济体的维护问题。

欧盟制度是希腊危机的成因,欧元贬值则是希腊危机的结果。对冲基金正是看到了欧盟经济制度陷入―种新形式的“三元悖论”陷阱,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维护、资本市场金融交易自由化和独立的盯住通胀货币政策。所以对冲基金利用无约束的欧美金融市场进行沽空欧元战略,从而获取暴利。欧洲要找到一个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就必须放弃上述“三元”中的任何一个,现在看来,就是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的金融市场,“整治”对冲基金。

我们看到,欧美政府一定程度上有放弃自由市场、“联手”整治对冲基金的迹象。比如,欧盟将开始调查制造“希腊事件”恐慌的发源地――债券CDS市场的交易行为和定价机制,美国监管部门着手调查对冲基金是否利用希腊问题乘人之危、做空欧元来谋求非法利益,此外欧洲也怀疑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选择不恰当的时候下调希腊债务的信用评级,从而“配合”对冲基金引发市场恐慌,创造强大的做空欧元的市场环境等。

债务危机案例范文6

爱尔兰债务危机内在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爱尔兰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解决债务困境,通过低税率吸引海外直接投资,使爱尔兰成为全球资本投资欧洲的重点,进而带动房地产等产业的迅猛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灭并成为债务危机的导火索。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爱尔兰五大银行都濒临破产的边缘。爱尔兰政府称,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救助本国五大银行最高可能耗资500亿欧元,2010年财政赤字会骤升至GDP的32%,公共债务将占到GDP的100%,这一消息导致爱尔兰国债利率大幅飙升,由此掀开了债务危机的序幕。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成了爱尔兰债务危机的内在连锁源头。

目前,主流投资者都在纷纷避开欧元区高负债国的政府债券,他们甚至认为这些国家的国债风险大于CDS(信用违约掉期)或高收益公司债。欧洲债务危机迫使欧美央行延长超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时间,以缓解财政紧缩对经济的冲击,但这将使未来通胀的风险日益累积,并使复苏之路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另外,欧元的问题不只是欧元区政府的债务问题,欧洲必须解决欧元结构僵化和银行背负巨额债务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欧洲银行包括英国银行正面临庞大债务,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化解亏损,这会导致全欧洲银行危机的风险。而欧洲缺乏系统性管理债务危机风险的机制,因此其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全面的解决方法,处理欧元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并全方位化解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

资产泡沫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

在考察资产泡沫破灭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问题上,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中,绝大多数受影响严重的国家,都是首先经历了一个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然后才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比例急剧上升和银行体系崩溃的过程。无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有很多的事例说明这两种经济现象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实体经济发展对银行的依靠程度,取决于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的作用大小。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将会通过减少银行持有的房地产的价值来直接减少银行的资本,同时也减少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的价值并可能导致贷款的拖欠,这又进一步减少银行的资本,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另外,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使得房地产贷款的期望风险增加了。所有这些因素将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供给量。同时,面对银行资本减少的情况,监管当局可能要提高资本充足要求,对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实行更严格的限制性条款,对该行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也会提高。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减少向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供给并进一步打压房地产的价格,使得银行的资产价值进一步下降,流动性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可能爆发危机。

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资产估价偏高的房地产和证券抵押形式提供的贷款偏离了真实价值,形成巨大的“泡沫”。一旦经济出现波动导致资产价格下降,银行业的信贷资产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自我实现的机制会传导到资产市场,使价格水平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与银行的信贷资产之间具有相互放大的效应。在经济增长较快的环境中,多数借款人都具有暂时性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银行的信贷资产潜在的危机被“虚增”的价值掩盖起来,如果这种虚增的价值突然下降,风险就很容易转化为现实的危机。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在银行业危机发生之前都经历了信贷资产的过快增长,而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信贷抵押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以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和银行流动性相互作用关系的概念性框架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在美国、芬兰、日本、瑞典、泰国等国家曾经历过的房地产市场繁荣、萧条伴随的银行业流动性危机。

通过对经历过资产泡沫破灭的国家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产基本面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制度建设、经济增长加速和货币升值。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包括金融自由化、政府隐性担保等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委托问题,金融部门和企业过度涉入高风险领域,如日本、挪威、墨西哥、泰国等;投机资本流入,主要是资本项目全面开放后短期资本流入,如挪威、墨西哥、泰国等;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如日本。

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

据统计,为应对金融危机,欧洲央行采取频繁向市场注资的流动性政策,欧洲各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政府债务负担突破了风险警戒线,为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应该说,庞大的公共债务仍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巨额偿债支出、市场信心的缺少以及对汇率的负面影响等。同时,巨额财政赤字会引起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这从英镑和欧元近期的走势就得以验证。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国债负担率和赤字率来分析和评价政府债务风险。而从国债负担率指标来看,欧洲主要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对部分银行国有化后,原来银行的负债合并到公共部门负债中进而导致债务负担率激增并超过风险警戒线。冰岛、阿联酋、希腊等国家相继爆发信用危机,充分说明在被迫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负债比例过高、经济结构失衡,并最终诱发债务危机。实际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很多国家在此轮危机中都面临着类似问题。

启示

上述分析充分表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至关重要。我国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刺激方案(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2008年11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启动4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由于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引起各方关注。而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货币政策不得不在中美利差、通货膨胀目标、流动性过剩、汇率稳定之间做出平衡,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趋紧。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出现变化,包括货币政策开始从紧,对房地产信贷进行控制以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因此,“十二五”期间,以下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与关注:

一是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贷风险和财政担保风险,充分吸取国外债务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多层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转变为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传递链条乃至债务危机的触发条件进行深入探讨。确定政府债务风险临界值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如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率和效益指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市场体系发育程度、金融深化的程度、国债市场发育状况、财政收支情况、政府管理效率、国债结构与成本―效益状况、财政与货币政策目标综合考虑。

二是应借鉴发达国家“市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建立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在经济实力、财政状况、金融生态环境、偿债能力、政策扶持力度和发展潜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包括信用利差以及流动性利差。因此应建立地方债务信用评级框架,为实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动态监测和全过程监管提供有益思路。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信用风险分析和监控。

三是应充分借鉴国外债务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多层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机制,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定价、交易、偿还和监管各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包括发债规模的确定、信用评级体系及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市场流动性的建立,以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监管的协调以及法律框架的完善。

四是在对外投资方面,应积极关注各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数据指标,重点关注债务规模、财政预算、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等因素,着力强化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认真研究外汇债券投资的多元化方案,从美元逐步拓宽到其他主要国家货币,重视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预警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