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论文范例6篇

科学实践观论文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1

第一,学真理,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重点从“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方面系统揭示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精神实质,是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实践已充分证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愈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一是要勤奋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矛盾,针对当前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客观情况,只有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坚定信念辨是非,坚定立场明方向;才能立足现实看长远,拓宽视野长才干,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领导,准确把握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进而全面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二是要勤于思考,重要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财政监督工作既要系统地总结过去,又要客观地评析现在,更要通过完善制度和创新机制科学把握未来的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依法行政、科学监管的理念和方式,确保发展的模式达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科学,发展的进程达到运行有序、措施有效、保障有力,进而全面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驾驭能力。三是要着力提升,就是要紧密结合财政监督工作实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不断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理性认识和感性升华,进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全面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持续不断地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练真功,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实践是培养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一课堂,也是将科学发展观付诸实施的基本途径。对于财政监督干部而言,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在服务改革、促进管理中拼搏进取,在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中增长才干。一是要着力优化发展思路,重点是要按照部党组提出的“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的指示精神,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构建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健全财政政策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税制改革、推进依法理财等方面的保驾护航作用,全面提升财政监督功效。

二是着力优化监督理念,重点是按照部党组提出的财政监督“三个贯穿于”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积极促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且相互制衡的财政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在推进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进程中,实现财政监督从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等方面,全方位融入财政管理,内化为财政管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着力提升综合成效,重点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管,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深化队伍建设,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四是着力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投身财政监督工作之中,主动承担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迎接考验,在锻炼中提升能力。不仅要坚持自我扬弃,即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进行总结剖析,积极积累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而且要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团队意识与和谐氛围,在提高领导能力的同时营造团结向上的发展态势。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2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极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是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队伍。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亟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唯有适者生存。我们改变不了客观形势,但我们可以提升自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学有专长,同时还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合作、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3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局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与实践。

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明确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才能很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举措,我局是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xx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现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观;马克是主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25-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它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尤为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他以往的哲学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发展,在十报告中又再一次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把它看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产生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一切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从而满足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一样,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终发展目标。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突出以人为主体的作用性。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就是说社会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说社会要发展还是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人与社会的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这就充分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将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性和作用性的理论观点。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说道:“世界上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把社会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贯穿了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去联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笔者也同意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只有使实践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实践的定位上说,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关系,解决好人的欲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各个因素在和谐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应用。落实到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找出发展中的各项矛盾。上述说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事物内部矛盾也是相互转化的。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实践中将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结合,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体现形式。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矛盾,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运用。

十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定位,就是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实践的角度上看,这些思想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指导思想,无疑不是因为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实践的根本目的具有了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我党为什么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其次,在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现有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在发展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处理当前社会中不平衡的现象,使社会中各个方面都能够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总体的和谐。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的这些要求,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实践全面性、系统性的思想,以及人在实践中能动的与客体相互作用转化的思想,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社会下的作用与意义,以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社会的创造性运用,它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对改革开放稳、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新部署,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根本要求,因而在党所取得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中居于统领地位。”

“党的十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可见再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突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重要性,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就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提出是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上而得出的结论。“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比较符合客观规律,什么时候发展就比较顺利,发展的效果就比较好。”可见在社会发展中,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事业和社会发展正确的领导方针。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提出,体现了以人为发展中心,囊括了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一些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人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进步与人共同发展的原理。它不但延续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理论的思想,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少红.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发展与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3]赵周贤,刘光明.十报告解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EB/OL].中国经济网,http:///xwzx/

gnsz/gdxw/201211/10/t20121110_23835499.shtml[2011-

11-10].

[4]李建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5

一、总体要求

学习调研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环节,本阶段重点是抓好“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两个关键环节。要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当前形势和中央、省委及中国科学院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动态监管,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技术经营,促进跨越发展”为主题,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公司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通过学习调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实现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和凝聚到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上来。

二、主要工作安排

学习调研阶段从2009年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在公司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后,各支部要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通过思想发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委、科学院党组和成都分院党组的部署要求,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积极投入学习实践活动。

(一)学习调研

1、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种,必读内容有:

(1)《、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2)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3)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4)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5)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精神

(6)《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除原原本本研读以上规定必读书目、材料外,还要结合学习党的*文件,中央“两会”精神、科学院企业党组有关文件等。

2、讨论参考题:

(1)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2)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3)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中心工作提供思想、政治、组织保障。

3、学习形式

公司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学习交流与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鼓励各支部联系实际创新学习形式。

(1)个人自学

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安排时间自学《、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指定书目及有关学习资料,在通读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

(2)集中学习讨论

各支部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和讨论参考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和讨论,谈认识体会、谈意见建议。公司党委将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会,从支部学习交流中推选人员作典型发言,引导大家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省委和科学院党组部署上来。

(3)邀请领导或专家辅导

结合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采取举办专题报告会、专题讲座和互动座谈等方式,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做1次专题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认识、分析问题、指导实践、谋划和领导加快发展的能力。

4、开展调查研究

公司领导干部要围绕公司科技创新和经营目标,以及公司这次活动的实践载体“推进动态监管,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技术经营,促进跨越发展”,确定联系点,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确定调研题目,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专题报告,为第二、第三阶段分析检查、落实整改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奠定基础。

(二)开展解放思想讨论

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各支部要围绕公司如何科学发展开展一次“加快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公司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公司动态监管工作结合起来,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进一步开展公司发展战略定位、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和核心业务模式等专题讨论,引导领导干部和党员深刻认识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找准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切实解决好“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的问题。通过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各支部要将讨论取得的共识、形成的成果加以整理出来报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几点要求

(一)强化领导责任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和所在部门的党员行政负责人是具体实施人。领导干部不仅要切实负起学习调研的领导责任,而且要率先垂范,为党员干部做表率,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结合各自分工建立联系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查找问题。各支部书记和所在部门的党员行政负责人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党员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

(二)明确时间安排

根据省委、成都分院党组的统一要求,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出了学习调研阶段的日程表,本阶段时间安排45天左右,请各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好本阶段的各项工作,原则上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

(三)突出实践特色

各支部要以“推进动态监管,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技术经营,促进跨越发展”为主题,在学习调研中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公司改革发展、动态监管工作、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各自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践等结合起来,在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使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不走过场。

(四)严格学习纪律,加强督促检查

公司的学习实践活动,接受成都分院党组的督查,同样也接受公司广大党员、科技人员的监督。各支部要严格学习纪律,做到集中活动有考勤、讨论有记录。要正确处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结合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科学实践观论文范文6

任何一套理论都必须有客观、合理而又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判断其高下优劣的客观标准。当今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日趋复杂多样,外来理论影响也日益深入,整个文学理论界呈现出多元、异质、杂芜的面貌。确认某种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即科学性视角,也就是把科学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本质属性加以认识和运用。“科学”一词,从根本上是指向系统知识和真理认识的,不是由自然科学所独占。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站在各自不同的视角讲述着关于真理的认识。具有价值倾向的人文科学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进行着关于宇宙规律的揭示和世界意义的建构。如果说,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揭示文学规律和本质,那么“科学性”就必将是其先天品质和应有之义。坚持科学性,文学理论建设才会走向深入,理论才能自我完善,文学实践才会取得丰硕成果。不然,文学理论就会沦为缺乏客观合理性的“个人絮语”和“自说自话”。放弃了科学性品质,就等于将文学理论转向非理论,将文学理论的学科意义和现实价值消解殆尽。所以,文学理论急需科学性的维度来避免其自身理论生成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科学理论必然包含着系统性的知识和方法体系。文学理论要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现象走入对本质的理解,把握规律性以指导实践活动。建设文学理论的科学性,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积,也不是机械的观点罗列,它的全部内容必须要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融通的、内在逻辑一致的知识系统。“文学理论知识不能是各种命题的随意聚合,不是各种要素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凝聚性的结构,其各部分在功能上有相互依存的关系。”[3]文学理论中的概念、范畴、原理、方法都必须合乎逻辑地构成一个关联系统,不应该自相矛盾、互为龃龉,要有内在的逻辑秩序;同时,也不应该是知识的堆叠和术语的展示,要把它们真正放在学科语境中加以验证,以逻辑为依据,以系统为旨归,达到内在洽适。具备了严密的系统性,文学理论才具有强大的自我衍生和更新能力,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因此,知识系统性应该作为文学理论科学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加以重视。如果说理论体系在逻辑层面上的圆融仅仅是具备了科学的可能性,那么理论价值的最终实现则必然是要进入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况且一套理论是否科学也必须经由实践检验才可以做出论定。“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明显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4]逻辑上的“自圆其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理论的合法有效性。一套错误的理论也可以具备严密的逻辑系统。只有把理论放置于社会实践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看它如何在实践中历史地产生,并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最终的检验,从而指导现实、推动实践。不能否认,运用概念、范畴等工具方法创立的文学理论体系,只能无限接近于整个文学世界的真实图景,其中会出现谬误、偏差、疏漏,所以文学理论必须在理论与现实实践中进行调整、适应、完善。只有这样,文学理论才能真正成为指导文学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成为一门关于文学的“科学”。

二、人文性的主动参与

自然科学活动的展开,要摒弃个人主观倾向,用冰冷的数据说话,以达到冷静客观的理论状态。与此相反,人文科学体现着现实责任和价值,要承担起反思现状、改造社会的重任。所以,人文性是文学理论所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是文学理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力量源泉。“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5]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所谓的“人”并非是个别的、具体的生物存在,它应该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人们”。人的属性不是由感性生命的个别形式所决定,而是由社会、群体性因素来规约,人的本质是其“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论断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文性不是个体需求和感性冲动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体取向和普遍追求的有机整合。当今文学理论建设中出现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以及脱离现实的倾向,都忽视了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社会性内涵,割裂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使得文学理论这一本应代表时代和现实要求的人文科学,沦为主观情趣与个人私语的“游乐场”,丧失了介入、改造现实的愿望与能力。当然,在述及个人性和社会性这一对概念的时候,不能偏废一方。过分强调社会性而走向其极端,对感性经验和个体诉求的漠视乃至践踏,同样也是对人文性的反动与破坏。文学理论始终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人生,在分析文学现象和文本事实的基础上,将是非曲直、美丑善恶等价值判断融入理论研究中,在冷静客观的批评行为和理论建构活动中树立起人文理想,以文学理论特有的方式参与世界的更新与改造。“无论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如何定义与定位,文学理论的科学性都离不开文学阐释实践的正当性与有效性,也离不开文学理论把握现实问题的基本的公信度与合法化,这就既需要文学理论研究在具体实践中对那些理论的本原性问题以及现实审美文化现象做出价值层面的反思和批判,体现理论把握现实的逻辑与方法,同时也需要文学理论研究在深入文学现实过程中勇敢地表达价值与立场,展现理论研究的人文情怀。”[6]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评判意识和实践介入能力一直作为文学理论的终极关怀而存在,价值立场正是文学理论的基础问题,也是人文性的本位话题之一。除却价值立场,文学理论建设还应该保持怀疑精神。据此,陈腐的观念得以摒弃,错误的理论得以修正,正确的知识得以传播。具体到当今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进入研究活动。一方面,不盲目接受外来时髦理论,,而是要关注该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分析其理论成果的现实指向和实践价值,并将其纳入我国理论研究的“问题域”,最终要以对本土学术建设有所助益为旨归。另一方面,不能屈从于学术权威和“名师”“大家”,对于任何人提出的任何理论都敢于保留疑问,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勇于陈述己见,不为“乡愿”,在平等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对话”中推动文学理论的现实展开和自我完善。人文性固然要求文学理论对于某种价值观念和人文理想的固守和信仰,但是这样的信仰必须建立在公正、客观、正确的基础上,要以勇敢设问和大胆怀疑为其内在向度,保证理论具有自我完善与规避错误的能力。价值判断,在某种意义上说有走入偏颇乃至偏执、偏激的可能性,怀疑精神能够避免文学理论衍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倾向,避免文学理论滑入盲目崇拜和主观随意的泥潭中。因此,在提倡价值意识的同时,怀疑和批判精神成为了平衡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的有力杠杆。

三、交融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