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例6篇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竞争情报;情报服务;情报研究机构

引言

竞争情报是指竞争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所搜集、并经分析与加工的一切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过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通过使用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机会的信息,全面掌握行业动态,围绕企业竞争战略,最终直接或间接支持企业做出正确决策。企业能够在商海竞争中长盛不衰,绝大多数都要源自于对行业形势、技术、工艺、市场等进行的准确判断。因此,谁重视竞争情报,谁就能做出正确决策,就能赢得市场和机会。

1.科技情报研究机构

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即科技情报研究所,是从事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收集、加工、整理、传播、分析研究和服务的主要力量,也就是有价值信息的发掘者、分析者、提供者,是为政府、企业、机构等特定人群服务的机构。

在我国,科技情报所遍布各个省市地区,由于研究的专业领域不同,他们所服务的具体对象也是不同的,所提供的服务也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要为这些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最前沿、最具权威性的信息,帮助政府、企业实时监测他们所处竞争的内外环境、竞争对手的动态,为他们提供分析、报告及预警,从而达到让决策层能够正确制定符合自身规律的战略和策略,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将风险降到最低或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争取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2.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科技情报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

2.1 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科技情报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包括科技期刊、图书、专利及各种科技报告等内容;对采集到的科技情报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研究;进行相关的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科技情报资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很多科技信息资源,而无需非要到科技情报机构才能得到,因此科技情报机构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目前,大多数科技情报机构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努力改变过去被动的服务模式和初级的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主动去开拓市场,积极发展用户,并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个性的竞争情报产品。

2.2 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是政府、产业和企业的需要。

竞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是一个争夺利益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机制。各级政府要想在区域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就要利用竞争情报制定科学的决策,构建区域竞争情报研究与应用体系,加强经济科技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研究与分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兴工业化进程;各产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利用竞争情报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因此,科技情报机构要根据政府、产业和企业不同层次的情报需求,提供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不同层级的竞争情报产品。

3.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方式及现状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竞争情报实践工作,目前我国科技情报研究机构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3.1 为政府提供服务的、公益性专业情报研究机构。

这类研究机构主要承担政府的竞争情报项目。因为具有政府背景,对政府各个领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理解深刻,目标清晰,并能够深入基层做很多切合实际的调查走访,用掌握的一手数据做专业的分析,为国家、省市、地区等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持的情报服务。

3.2 高校情报研究机构。

这种机构在竞争情报的基础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动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前沿发展能提出富于远见的判断。但是因为他们身处象牙塔,研究人员缺少实践经验,时效性、可实施性差,在为企业做服务的时候尤其明显;

3.3 自收自支的情报所以及社会自发设立的具有情报服务功能的机构。

他们面向市场从事市场情报、技术情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分析。这类机构因为没有政府背景,大多从事的是面向企业服务的情报工作,研究领域宽、细,常常受制于企业产品、定位等微观领域,为政府服务角色弱化。

3.4 差额拨款的情报研究机构。

这类机构一部分的业务是面向政府的,另外一部分业务是要面向市场的。通常这类机构也具有大量的资源,比如提品检测、产品标准等,这部分职能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义务,就是要向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尤其是电器、食品等关系民生的产品,这类服务很受企业欢迎,又因为他们有部分的政府背景,所以还具有对市场产品的监督义务。

以上四种主体构成竞争情报组织的四种模式。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实践。但是这种各成体系的形式,严重阻碍了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与发展。四种模式生存条件不同、工作方式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关注目标不同,因此存在的差异也很大,有的以盈利为目的,有的以研究为目的,有的以检测检验为目的,有的以编写规范标准为目的,其中针对企业服务及以编写标准规范为目的的情报研究部门,他们只服务于企业的业绩和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不涉及竞争情报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其实是一种人力及信息资源的浪费。

4.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条件及切入点

4.1 科技情报所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条件。

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先决条件是人。竞争情报服务对情报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学会从专业的、竞争的角度看待问题”。竞争情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方式。这种技能和意识,不仅仅是用分析方法和做研究报告的形式获得的,而是经验和实践的提炼。要做好竞争情报服务,就要学会从竞争角度看问题,要具有对有价值信息的敏感度,要具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要具有对信息的专业提炼、判断、分析和规划的能力,要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长期、稳定的跟踪观测。然而,竞争情报来自于商业原生环境,应用于商业环境和管理层决策,离开原生的商业环境,竞争情报便无从谈起。因此,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务必要成为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中的一分子,也就是用开放的方式,融入其中。

4.2 科技情报所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切入点。

4.2.1 竞争情报教育培训平台。

竞争情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竞争情报专业或竞争情报课程,培养竞争情报专业人才;二是组织竞争情报培训活动,提升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利用资源优势,邀请资深竞争情报专家、讲师或是利用本所研究人员,为企业进行竞争情报知识扫盲、情报方向布局、情报方法、专利保护和查新、知识产权保护等培训,更深入的还能够针对具体企业的行业特性、发展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4.2.2 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为企业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竞争情报搜集、整理、存储和共享系统。(1)可根据产业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基于TRS软件和全文数据库开发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系统;(2)可结合产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协作机制,将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系统打造成为产业竞争情报的协同工作平台;(3)开发产业主题词表,将主题词表与全文数据库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形成信息分析师系统;(4)为具体的产业竞争情报系统和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预留信息共享接口。

4.2.3 行业市场竞争研究与专家咨询。

为政府、行业提供咨询报告、调研报告、研究咨询、专业数据库等服务。这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正在购买的服务。还有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接受着一些顾问咨询服务,其中有一类具有明显的竞争情报倾向,比如有的厂商接受媒体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一般是专注某些专门领域的)和本领域学者专家的咨询服务。这些记者、专栏作家、业界学者专家通常对于某些领域是消息灵通人士,同时也是分析专家,他们往往可以获得企业的竞争对手的很多信息,并且能够做出深入和专业化的分析,对企业的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订阅的拓扑研究所的信息,属于此范围。

4.2.4 定制化信息搜索和监测服务。

通过网络或是公开的出版物(如报纸、期刊、商业出版物),搜集动态信息。这种工作需要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一是对搜索技术、技巧和工具的掌握,二是对用户自身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的经验,将这两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实现竞争情报搜索和监测,从而为特定的项目、特定的人群服务。

5.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加强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思考

5.1 加强规划,拓展服务内容。

目前,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提供的竞争情报主要是针对科技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这主要跟其本身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有很大关系。但科技情报机构应该放开眼界,拓展更广阔的服务市场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科技情报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规划,准确把握未来几年内的市场走向和趋势,要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情报服务工作还应当对所关注的领域进行持续、稳定的采集,对市场和动态信息进行及时跟踪,使之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时效性。

5.2 加强人才建设,实现产学研合作的竞争情报服务模式。

科技情报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情报加工,然而简单借助文本编辑工具的拷贝和粘贴不能保证情报的真实和有效,而且制作效率低。竞争情报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包括的规划、信息搜集、情报分析和传递应用的4 个步骤中,每一个环节单靠科技情报机构或企业都是很难完成的。产学研结合是开展产业竞争情报、企业竞争情报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是科技情报机构应该好好研究和利用的竞争情报服务模式。

5.3 加强评估反馈,改进服务方式。

情报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服务,信誉也是第一位的,质量决定情报研究机构的前途,然而质量评价必须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只有实时地把握住决策者的需求,才可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情报工作。情报所的功能就是提供服务,为一切需要情报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服务。情报产品的发送周期更需要时效性,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焦点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不要寻找最好的,要注重最适合的。(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关于科技情报机构加强竞争情报服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1).

[2]周云峰,罗志会.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

[3]党春勇,胡笑梅.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0,(09).

[4]刘军.基于创新环境下的科技情报服务[J].甘肃科技,2010(22).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 企业创新;创新主体;科技情报;科技信息;决策系统;服务系统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1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意义

1.1 内在性质决定创新主体的地位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企业有直面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整合产学研的力量,有开拓市场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先天优势,有组织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自觉主动性,它既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又是技术创新获利主体。更是创新风险的承担主体,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目前,世界上有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20多个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创新主体都是企业。美国的私营企业几乎涵盖了包括计算机通信、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光伏发电、钢铁冶金、生物质能、纳米传感器等所有新兴产业领域,不仅参与经营,而且还承担了这些行业大部分科研开发任务;日本的民间企业科研开发经费支出更是达到了欧美国家的1.2-1.4倍。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不单纯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实力。只有实现了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国家竞争优势。环视当今世界,苹果和微软,成就了美国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霸权地位;索尼、松下、东芝,成为日本在全球电子产品领域影响力的标识;而现代、大宇,则是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柱。

2 科技情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意义

2.1 有助创新决策

决策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灵魂,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与兴衰。企业决策者为确保与竞争对手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上市并购和发展战略方面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准确及时的掌握各类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企业决策者如果想科学决策,就必须在决策前进行详尽而周密调查研究,而准确的情报可以提高决策的成功率。科技情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和指导企业预测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找准定位,制定准确的创新目标,优化创新决策,使自己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从而获得更大收益。

2.2 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

产品创新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和风险,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最直接的手段。对于新产品研发,最重要的是搜集与该产品相关的包括专利、成果、期刊在内的的情报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了解竞争对手,把握产品发展动态,预测其发展走势,防治低水平重复,从而降低创新风险,加快创新速度。因此,科技情报可以成为企业占领市场,领先对手的制胜法宝。

2.3 有助战略制定

企业要想合理有效地利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佳的协调和综合效果,关键之一是掌握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竞争情报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接触新思想和先进管理方法,避免思想僵化。企业获得的竞争情报与创新构思成正比,企业获得的竞争情报越多,创新构思就越新颖,就越有助于企业从战略高度去发现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新市场。

2.4 优化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的本质实际上是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一体化经营活动制造持续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管理,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通过搜集、分析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威胁与机会、优势与劣势的相关科技情报,并使之形成企业战略规划,可以避免企业受到突然袭击而丧失竞争力,并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3 济宁区域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济宁是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但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三年超过煤电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61.7%。装备制造、能源工业总量已突破千亿元,利税超千万元企业发展到350家,太阳纸业集团、华勤集团、如意集团、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及山推股份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已形成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纺织服装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建成了生物技术、工程机械、纺织新材料三个部级产业基地。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新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通信光纤光缆、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军工电子技术产品、野战光通信系统装备、电子新材料、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等产品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94.1亿元、利税19.9亿元。济宁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05年的22.4%提高到35.5%。累计创出11个中国驰名商标、90个省著名商标和144个全国全省名牌产品。

4 支撑企业创新的科技情报服务系统

该系统以济宁为例,由科技决策系统和创新服务系统两大系统组成,根据本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

4.1 科技决策系统

依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情报网”)、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和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山东省科技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及研究资源,通过内网或外网推送方式,为政府部门和五大优势产业企业提供科技快讯、科技参考、研究报告等不同深度级别的情报服务。

系统组成、工作流程与特点:

1)系统组成:

“科技决策支持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推送系统、信息跟踪系统、专家反馈和信息分析系统、信息系统和协同平台六大子系统构成(见图1)。

2)系统工作流程:

① 信息采集:首先通过协同平台采集中国科技情报网、山东省科技决策支持系统、国家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济宁市各行各业信息。搜集主要围绕与济宁市五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来进行。

② 信息推送:由协同平台采集的信息通过推送系统推送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科技局领导、和分管科技的领导以及市委和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信委)、高新区管委会等市直部门和五大优势产业企业信息部门。

③ 信息跟踪:由协同平台设置的电子政务系统将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对推送信息经传阅后撰写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搜集整理。

④ 信息反馈和分析研究:由协同平台将信息跟踪系统搜集整理的意见反馈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和聘请的各行业专家,同时利用信息分析工具进行情报研究。

⑤ 调研报告:由协同平台组织情报研究人员会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包括战略分析、行业分析、市场调研和技术预测等内容的调研报告。

⑥ 信息: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传递和归档,一是通过协同平台再次推送给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二是对可以公开的调研报告,通过信息系统进行。

3)系统突出特点:

多层循环。协同平台和信息跟踪系统、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同时进行双向互动,既可以从两个系统搜集信息,又可以向两个系统传递信息。形成的调研报告可以反馈至协同平台,同时又传递至中国科技情报网,还可以通过协同平台再次经推送系统传递至领导层、市直各部门和企业。

分布协作。本系统采取开放分布式协作方式,在信息推送系统中可以和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研究室进行情报协作,在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中与各行业专家合作共同完成调研报告。

4.2 科技创新情报服务系统

4.2.1 信息来源

1)引进与合作资源

2011年5月15日,国家科技文献数字图书馆济宁高新区服务站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地市级国家科技文献服务站,服务站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中外专刊、标准规程等数据资源的集成检索、原文传递和科技查新服务,用户可以走不出户地浏览到近200万份美国、德国等几十个国家的科技报告。该服务站的成立使国家科技文献数字图书馆成为科技创新情报服务系统重要的信息源,同时,系统还将集成中国科技情报网、山东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国内知名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情报服务系统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本地特色信息资源

① 科技型企业数据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因此,市科技型企业数据库是区域科技平台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数据包括县市区各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重要信息。

② 科技创新平台数据库。科技创新平台是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包括县市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和国内科技合作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型园区、省市院校合作建设的研究机构等重要信息。

③ 科技中介机构数据库。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中介机构的有效服务,反之科技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又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介库包括县市区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科技评估机构等等重要信息。

④ 企业信息数据库。重点收集整理济宁市内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的企业基本信息、经济效益、企业人员基本情况、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⑤ 科技项目数据库。重点收集整理济宁市各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已经申报科技项目的基本信息、资金信息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⑥ 科技专家信息数据库。重点收集整理山东省各地市大学、企业、研究院所等知名专家学者信息,然后逐步把专家范围扩大到其他省市。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单位名称、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研究方法、留学经历等相关信息。

4.2.2 系统构成

1)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子系统

该系统以国家科技文献数字图书馆济宁高新区服务站为依托,整合包括国内外科技期刊、科技报告、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各类专利和标准及科技图书在内的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随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实时为用户提供培训及全文和原文提供服务,全市各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等,均可登录检索相关国内外科技文献。

2)专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子系统

该系统根据济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布局,针对济宁市煤化工、纺织、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充分借助国家、省情报机构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科技情报研究力量、先进的情报分析工具,通过收集与分析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等实时数据与信息,科学预测企业及行业竞争态势及变化趋势,并且将分析结果提供给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

4.2.3 系统功能

1)原文传递功能。原文传递是面向注册用户提供的网络化原文请求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此服务获得检索到的科技文献的全文。

2)科技查新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提交及邮件传输等方式向查新人员提交查新申请,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与查新人员进行检索技术交流,最后,通过网上支付进行结算并获得查新结果。

3)定制推送功能。用户可自主设定所跟踪的学科领域中的专题,自动获取本平台收藏的最新相关专题信息,一旦需要可直接调取相关内容,无须再次上网查询。

4)专业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功能。通过对专业网站的动态科技信息、最新专利和标准信息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统计和挖掘,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科技情报信息的跟踪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

4.3 案例实践

济宁市某企业准备研发生产一种纳米孔二氧化硅新材料,项目创新在于改变原有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途径,应用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叶酸作为模板剂,合成有序介孔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和化妆品领域。该企业为制定该产品市场发展战略,同时向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经费资助,便可通过科技创新情报服务系统实现上述需求(见图2)。该企业可以首先通过科技情报服务系统搜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然后再和信息分析人员共同合作完成情报分析报告以帮助制定战略,同时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技术新颖性和创造性,通过检索查新系统提交的查新报告,向管理部门申请科研经费资助。

5 结语

以科技情报系统为支撑的决策和创新服务系统,能够使更多的行业专家和情报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政府和企业决策,既能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经济失衡,又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企业创新决策效率,使决策更加迅速,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现状 完善服务体系措施

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独立在市场中站住脚,因为他们的科技研发时间比较长,资金缺口大,市场回馈速度慢,因此,他们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

一、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现状

如今,国家大力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许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市场当中,但是仅仅依依靠政府的单方面支持是不够的。下文,我们对其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现状进行分析。

(一)企业信贷产品创新

这里的企业信贷产品指的是科技信贷产品。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对科技的创新和研发,忽略了资金管理和资金支持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市场生存风险。一项科技产品的研发过程是复杂的,需要不断进行数据演算、实践检验、样品生产,再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上市等等,这样的生产周期非常长,需要有连续不断的资金支持,针对企业的这一性质,金融机构创新了能够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问题的科技信贷产品,类似于“投融通”一类的,这类产品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引进他们的产品技术,将企业融资与企业产品研发直接挂上钩,这样不仅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还降低了他们的运营压力,但是其缺点就是没有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积极的进行产品研发。

(二)贷款融资模式的创新

由于各个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的产品研发方向和企业运营体制不一样,那么就需要金融机构给他们提供多模式的贷款融资渠道。传统的贷款方式,手续复杂,资金下放慢,资金到位与实际需求差距大,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开设了包括信贷、中介贷款等不同模式的不同贷款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贷款渠道窄等贷款难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市场当中会有更多性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在贷款融资模式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更多的创新。

(三)资本市场的层次创新

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形式不同,有社会闲散资金、银行资金、企业投资等等,就目前而言,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进行了一些创新,但还有待提高,那么其资本市场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主要市场还比较困难,主要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运营资金少等问题,根据此情况,金融机构就为这些企业搭建了很多的进入主要资本市场的平台,不断的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以进一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主要资本市场的专门渠道。

(四)金融服务平台的创新

现在金融服务平台很多,但是风险低收益高的就不好说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主要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个服务方所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能够给中小企业提高实时收益服务、预测服务。手机贷是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金融服务中心推出的一款收益有保障,资金安全度高,抗风险强,金融服务软件,它是一个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开启了金融服务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其中包含了对数据的分析、产品介绍、收益分析等金融服务项目的介绍,帮助中小企业正确进入资本市场。未来的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有更加意想不到的创新,例如如何开展和深化私人助力服务,着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独一无二的定制金融服务。

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未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要更加具有前瞻性,准确预测市场的资本变化,着眼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一)构建资本性融资体系

构建资本性融资体系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因素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部发展和内部环境进行,通过节税措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累积,让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资金后盾;时刻监测市场资本的风险,提高资本风险预警能力,大力提升企业金融产品的收益,从风险规避和激励政策两个方面入手,调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堵塞资金缺口,扩充资金来源,充分发挥资本性融资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势。

(二)构建债务债权性融资体系

融资其实就是资金融通的简称,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盈余部门包括有节余的个人、存在大量流动资金的企业及团体等,短缺部门包括需要借款的个人、企业、团体等。目前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融资,即资金的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另一种是间接融资,即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通过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融通。构建债权债务性融资体系就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解决债务问题的金融服务,缓解他们的发展压力,肯定他们的市场生存价值。

(三)构建理财服务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科技产品研发,因此,用在资金管理方面上的时间就比较少。我们的金融机构就可以针对这一情况给企业提供理财服务,一种是提供理财产品,一种是代替企业管理他们的财务。在构建理财服务体系时,金融机构需要更加灵活的运用理财产品,针对不同的企业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理财服务体制,提高理财服务管理可信度、准确度和严禁性。抓好服务的安全性能,保护企业隐私。

三、结语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是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展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在未来的金融服务道路上,金融机构要制定更多有政策性的服务制度,帮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行业。另外还可以增加银行的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理财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立各类融资中介机构、建立民间金融的互补性发展机制等。

参考文献: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制度平台;信息网络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99-02

科技服务业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分析和把握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的运行特点,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在发展特点、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差距,对于推进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日德英四国科技服务业的各自特征

美国科技服务组织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其一,官方组织。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它的职能是实行各种担保和贷款计划,帮助企业获得资金。又如退休工商领袖服务(SCORE)和商务信息中心(BIC),它们的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等。其二,半官方性质的联盟和协会组织。其工作重点是帮助新兴高科技企业争取资金、改进管理、寻找商业合作伙伴和推动科技发明尽快进入市场。他们还参与政府科技经济发展规划、措施的策划,负责政府部分科技项目的评审管理工作。其三,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美国著名的全企网络公司(TEN)就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些孵化器通过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为高科技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四,特定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美国有许多为特定领域提供中介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如圣荷西市软件发展中心(SCD),该中心的软件测试设备和工具由IBM等大型计算机公司赞助。中心帮助中小软件开发企业获得专利、资金,免费提供使用软件测试设备,组织企业主与风险投资家见面并举行针对性的专题讲座等。

在行业管理上,主要是由这些服务组织的负责人自发地联合组成全国性机构,这些机构的功能是交流信息,组织会议,研究公共政策,增进组织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保证科技服务组织能够健康发展。而美国政府则致力于政策环境的营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制定和与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信息服务有关法律、法规近二十个。

日本的科技服务组织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官方性质的和民间机构,职能各不相同。

半官方性质的主要包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和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它们分别接受各自对应省厅即主管部的领导,承担由省厅下达的年度国家攻关任务。在技术中介转让业务方面,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侧重于基础技术,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则侧重于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日本的技术创新政策以政府直接引导和支持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为特点,公共服务体系旨在为技术创新提供直接的支持和服务。这在其官方的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中表现十分明显。一般来说,官方中介机构的服务是有偿的,但日本政府对国民创业非常重视,给予“创业事业”充分的财政支持。对支付中介费有困难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申请减免或“风险事业融资担保”。

德国最重要的科技中介组织是行业协会和技术转移中心,它们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主要的执行主体。

德国的行业协会门类多,涉及行业广,组织体系科学完善,而且许多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三大类系统组成,第一类是“德国雇主协会”;第二类是“德国工业联合会”“手工业联合会”“交通运输业联合会”以及其他专业协会;第三类是“工商会”。行业协会依靠会费和自身造血来维持和发展,对政府依赖程度小,协会还依法享有直接参与国家有关立法的权利,政府与协会之间的联络透明度大。德国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十分强大,主要体现在信息和咨询两个方面。信息服务是行业协会的一项基本职能,行业协会不仅搜集信息,而且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估,然后提供给企业,作为它们决策的依据。咨询是行业协会提供的另一项服务内容,主要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根据会员要求出具鉴定报告,举办专业研究讲座和报告会等。

英国的科技服务业基本上是民间组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伙经营以及个体经营是英国科技服务公司的主要注册形式,也是英国科技中介机构的主体。英国技术集团科技中介公司就属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大中型科技中介公司一般是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而小型中介机构一般以合伙经营以及个体经营形式注册。不同的注册形式对应的税收与风险也各不相同。科技中介公司一般是以委托合同、会员制或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业务,以提供使用研究、设计、咨询、培训和信息等来提供服务。此外,英国科技中介公司往往分行业以会员制的方式形成一个中间平台机构,共同形成该行业对外联系的整体,促进该行业的科技中介事业的发展。一个行业平台机构常常拥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同类公司,可以承担研究开发、工程项目、专业咨询、培训等多方面任务。当然也有少数大公司完全独立经营。

在政府层面,为了大力促进小企业的发展,于2000年在贸工部新成立了一个小企业服务局。它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为小企业成立的政府机构。该局在政府各部门间工作,并在英格兰地区设立45个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在政府层面上反馈小企业的需求,并对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融资和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二、对中国科技服务业建设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和把握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的运行特点,对于推进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都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1.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应主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营。政府则致力于构筑一个规范的法规制度平台。科技服务机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是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巨大的社会需求、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合理的社会分工是科技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营,政府对中介机构的行政干预少,只是在宏观管理、政策法律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规范运行方面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英、美、德等国家长期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包括知识产权的法案、反垄断法、资本市场规范法以及研究开发的技术转让政策等,对促进科技中介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加紧研究制定促进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给科技中介奠定稳固坚实的制度环境基础。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是科技中介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有序的市场竞争是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也给企业增加了技术创新的压力,使企业对技术成果的需求增大,相应地对科技中介服务的需求增加,有利于刺激科技中介的发展。由于中国尚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市场和政策环境不健全,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某些服务质量低下、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促进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努力为科技中介机构构筑一个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保障合法权益、规范行业行为的完善的法规制度平台,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所存在的不良状况。

2.将科技中介的服务内容向上游延伸。目前中国大多数科技中介服务业所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将中国当前在上游积累下的大量科研成果转化到下游高新技术企业,以改善下游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并实现上游本身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只进行科技信息的单向流通。为了实现科技中介机构桥梁作用的双向沟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仅要将上游的科技成果向下游转化,还应该根据下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科技问题及时反馈到上游科研机构,实现上游与下游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甄选并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这必将提高中国有限社会资源的创新效率和整合水平,从而进一步地激活中国的技术科研资源和有效市场需求,全面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创新主体的可持续竞争。

3.以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中介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加强国内及国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库建设。中国应充分运用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快捷优势,科学统筹,建立全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支撑体系,建成覆盖全国的市场组织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网络系统,构建国内外高效对接的信息直通车,切实降低科技中介交易成本,加快各类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在建立科技中介信息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的行业开发一批与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相关的数据库,以提高中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与国外知名的科技中介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这必将提高中国的创新效率和资源整合水平,从而进一步地激活中国的有效科技供给和有效市场需求,扩大同国外科技中介的战略联盟,加强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创新主体的可持续竞争力。同时,在全国要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建立专业的、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库。

参考文献:

[1]蒋爱玲.中介服务机构的体系、功能及其运作特点[J].上海经济研究,2001,(9).

[2]娄成武,陈德权.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5).

[3]刘景江,许庆瑞.美英日韩政府技术创新推动作用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

[4]邵凯旋,等.发达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1,(1).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 科技革命;技术交易;资本市场;技术中介;信用评价

技术交易指技术供需双方对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转移的契约行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能力的指标。“十二五”以来,北京技术市场不断优化,整体持续稳定发展,技术合同交易总量逐年增长,经济发展受技术创新刺激,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重大技术合同的规模不断扩大,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技术交易市场日臻完善,技术交易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作用显现。

1 首都技术交易现状分析

北京地区科技资源丰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繁荣的北京技术交易市场,对北京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大。同时随着北京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不断调整,北京技术交易市场随之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全国技术交易的最大集散地。

1.1 技术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北京经济发展进入深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技术交易与经济增长逐步呈现双驱动态势。技术交易作为科技成果展现的一种方式,代表着科技转化的一种形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1.3 重大技术合同占比不断提高

1.4 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易加速推进

2006―2012年间,企业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与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基本持平,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不仅注重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不断吸纳外界科技资源,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如图4)。

1.5 首都技术交易对外省市的辐射力增强

2 加强首都技术市场中的全链条要素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1]下,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不断完善,企业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不断建立,激励客体由单一的组织逐渐转向对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具体的人。近年来,首都的技术交易市场不断完善,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技术交易场所建设初具规模,技术交易市场平稳运行,企业日益成为技术交易的主体。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制度的立法不断完善,也极大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各项激励制度又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

技术成果作为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交易和转化越活跃,表明科技创新涉及的领域越广泛,技术进步和替代的速度才会加快,才有可能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进而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通过对以往科技革命的分析和对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预测,可以发现,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技术创造和知识生产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交易为主的创新经济形态,科技创新与技术交易、技术与资本等相关要素的结合将更为紧密[2][3]。虽然无法预测新的科技革命何时发生,在什么领域发生[4],然而,活跃的技术交易和转化,必将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激发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的诞生。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首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求,首都技术交易过程中的全要素(如图5)必须不断发展完善,部分要素要实现从无到有,不断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首都应不断加强技术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激发技术交易活力,提升技术交易服务水平,强化首都技术交易对全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吸引全球技术来京交易,将首都打造成全球技术交易中心。结合目前首都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首都技术交易市场发展[5]。 2.1 加强技术市场宏观管理,细分技术交易领域分类

自1998年科技部撤销了科技成果管理司,弱化了技术市场统筹、管理和体系建设,而技术市场体系市场化发展由于运行机制和市场诚信体系等问题,存在较多问题,技术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技术安全、危机管理和企业信用体系等隐患[6],首都应加强对技术市场的宏观引导和协调管理,完善技术市场监管体系,以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为契机,不断细分技术交易的领域,通过技术交易大数据分析,挖掘新科技革命可能的诞生方向和细分领域。

2.2 构建信息化标准化的交易平台,逐步实现技术交易国际化

2.2.1 充分发挥首都各类科技条件平台作用

利用已有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类技术交易平台及其他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平台,整合首都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重大项目落户北京、解决技术需求、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提供支撑。促进目前首都已有的各类行业领域技术创新联盟和知识产权联盟发展壮大,保障顺畅运行,积极推进其他各类和知识产权联盟组建发展。

2.2.2 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通过“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联合披露各类技术交易领域信息,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提升交易系统和平台的运行能力,实现联网京津冀产权交易信息,逐步建立京津冀统一开放的技术产权市场,实现技术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逐步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技术信息标准规范,提升技术交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扩大和完善相关技术交易平台,逐步构建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平台。

2.3 加强技术交易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服务建设

制定首都地区相关技术交易服务中介机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促进技术交易服务中介机构的优惠发展措施,改善技术交易服务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环境,出台保证技术交易服务中介机构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提升技术交易服务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改变技术推广中以政府为本位的传统思路,真正转到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化技术交易服务发展的新模式上来。

以技术市场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首都现代科技服务业。随着技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首都应不断促进从事技术交易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评估水平和管制机制的首都现代科技创新服务新业态,提升相关企业、机构对新技术的测评、定价和评估能力[5],并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树立首都在全球技术交易市场中的战略地位,提高首都技术交易市场在技术评价评估中的话语权。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建立中外合资的技术交易中介服务组织或企业,为实现首都地区技术交易国际化发展、吸引国际技术交易来京交易、打造全球技术交易中心奠定基础。

2.4 促进技术交易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

2.4.1 建立和完善技术交易及技术转移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在部分重点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创业投资等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鼓励其参与重大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同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措施,扶持和培育面向市场需求的具有自身技术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依托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前孵育试点,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5]。积极关注境外企业在我国股票市场 “国际板”建设进展,促进技术交易转化与国际资本结合。

2.4.2 加快建立首都企业创新“科技投资银行”,设立促进技术交易和转化银行部

逐步缩减北京市现有的各委办局设立的各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项目和资金,将各类支持科技创新的市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通过市场机制,寻求专业化的投资机构和职业经理人,运作使用资金,通过技术预测、技术预见等研究,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进行定向“投资”,改变目前市财政资金分散使用、小而全的局面,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进程。

2.4.3 设立面向科技革命的技术交易和转移转化引导基金

改变目前各部门分散、重复的科技计划申报模式,弱化政府部门在技术创新中主导地位,真正让企业自主决定创新战略,成为技术创新的强大主体,运用市财政资金,设立“首都技术交易和转移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战略决策和遴选,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交易项目,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在京落地。

2.4.4 发行“首都科技创新”,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技术交易及转化

通过北京市各有关部门审核,并报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在国内率先发行“首都科技创新”,销售所得用于支持首都“科技投资银行”的运作,支持首都各类创新性企业的研发创新,并将部分资金用于促进首都技术交易和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

2.4.5 加强技术入股,提升全民创新积极性

设立专业化运作的技术评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其科技评估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借助其专业技术评价和评估能力,对相关技术进行作价入股,借此激发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创新由精英创新向全社会“人人创新”转变。

2.5 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

2.5.1 继续实施北京知识产权战略

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将知识产权放在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提高知识产业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首都各类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普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逐步探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所属企业承接和转化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和运行机制,挖掘各类下属企业的资本运作潜力,通过资本市场,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单位的改革进程。

2.5.2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

依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执法作用,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工作体系和执法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增强企业和社会民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觉悟和意识,提高法人主体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2.6 构建公开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

2.6.1 开展首都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面向新科技革命的重点技术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与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技术交易等信息平台共享该类信息,加强技术交易中各方的信用披露,确保技术交易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公开透明。

科技服务行业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124-04

特色产业是一定区域内依托特色资源、提供特色产品或服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县域特色产业的基础是县域产业分工和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资源。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增强县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县域地区三大产业的协调互助,共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湖南省县域特色产业已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对发挥县域地区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湖南省科技厅首次启动实施区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到2013年开展区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地区已覆盖全省80%的市县区,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先后为其36个县市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产业数据服务。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针对各县的重点产业开展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探索出一条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业情报资源保障。

1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县域特色产业构成不均衡,龙头企业缺少

从县域特色产业中的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在县域特色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农业占主导,如湖南永顺县的猕猴桃、武冈的脐橙产业、新晃的龙脑樟、湘潭的湘莲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虽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其次是第二产业,邵阳的装备制造、岳阳的生物制造、衡山县非金属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品逐渐成为该县域的特色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仅有数个地区将旅游业、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作为自身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地区不论企业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产值均比较弱小,只有部分特色产业已发展成支柱产业,多数特色产业只停留在有特色无创新的阶段,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也较弱。

1.2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县域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轻工业加工和重工业制造产业,一些产品在初加工和中档产品市场占有一定优势,但在精、深加工领域和高档产品市场优势明显不足[2]。县域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产品既属社会公益性产品又属市场竞争性产品,当前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重视度不够;县域内的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部分企业管理制度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产品附加值低。

1.3县域特色产业技术人才紧缺,创新能力薄弱

县域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农业、种植业的主力军依然是农民,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科技素质有待提高。县域特色产业粗放型生产企业居多,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通过积累的经验进行生产,大部分企业只是跟随、模仿,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企业还没有研发机构,企业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素质,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导致高新技术人才紧缺。加之现有的科技开发型人才少,科技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的开发技术有限,产品技术含量少,市场竞争力薄弱,影响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3]。

2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2.1竞争情报发展历程的必然结果

从欧美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发展的历程来看,竞争情报对于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认为,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灵活,可更快速地进行战略调整,但企业可能不能及时获得一些重要信息,这就需要设立部级的机构,开展经济情报工作。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竞争情报发展实际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单纯的企业竞争情报逐步向以产业竞争情报为带动的竞争情报发展阶段。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开展了面向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服务工作,既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竞争情报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2.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科技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4]。在此社会背景下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利用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有助于县域特色产业,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有效避免产业结构调整行动上偏差,科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3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必然支撑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12月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湘发〔2008〕14号),并于2012年2月29日《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明确了创新型湖南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开展面向区域创新的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和推广,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全社会的协同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升级。

3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的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内容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依托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机构提供科技文献服务;针对该县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了产业情报服务方案,并予以实施,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支持本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等服务,其中包括平台建设单位使用省竞争情报中心服务器,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为平台单位进行平台设计、程序开发、模块设计、功能测试以及平台页面设计等。

3.1信息技术服务

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企业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竞争信息服务能力,是全县重点产业及企业的竞争信息服务平台,全县科技信息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平台,全县科技信息高级人才培养平台。

3.1.1县域特色产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

建立和优化县域科技信息网站,为广大种植户、合作社、企业,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市场经纪人、基层管理者、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提供相关服务,网站连接对接呼叫中心、信息服务系统、数据资源库以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点,为用户提供各类涉农资源与下载、信息与查询、技术交流等服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门户实现在线咨询、电子交易、起到产业技术交流、产业技术联合攻关、信息与查询等服务等功能。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为县域特色产业建设了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为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新材料等县域特色产业竞争信息的采集、编辑、分析、及使用提供健全的网络平台;高准确度地为本县优势行业主管领导、决策层领导、信息需求者及时报送热点、焦点信息。

3.1.2县域特色产业信息获取服务

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情报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能力、外部信息获取能力、创新信息分析能力、创新信息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分别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信息情报能力。通过对长沙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情报能力的诊断发现了企业信息情报能力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此,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围绕企业新产品开发这条主线,设计了从市场分析、产品定义、技术分解,到资源匹配和形成方案的立体服务方法。通过省级竞争情报中心、县域特色产业科技信息网站等技术平台为县域企业提供科技文献查询服务,以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发风险,缩短技术研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2数据情报服务

数据情报服务主要包括资源建设、情报产品等内容。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按照选定的特色产业制定信息资源采集策略,通过雷达和手工两种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并在竞争情报平台上适时。

3.2.1县域特色产业情报服务

根据县市区的实际情况订制开发专业竞争情报产品,为县域主导产业提供相关产业情报服务,例如在构建湘潭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时,为湘潭县的湘莲、生猪养殖、油茶特色产业开设专项专栏,定时更新相关的市场走向、行业政策、数据分析等情报信息;根据地区需求提供最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标题信息,每日提供情报短信等,帮助县域特色产业了解市场动向,行情走势,对目前的竞争态势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企业和政策及时反馈。

3.2.2县域特色产业舆情监测服务

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媒体成为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形式,产业舆情监测服务是根据地区需求为县域政府部门及特色产业部门提供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区域竞争比较、产业动态监测、企业竞争情报、国际竞争情报等综合信息,每周提业竞争情报周报;根据地区需求提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的依据,不定期提供竞争情报内参;根据地区需求提供某一个时间段某产业或某类别产品市场情况分析,不定期提供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3.3教育培训服务

教育培训服务主要包括对科技条件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产业、企业情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其中,湖南省竞争情报中心先后开展“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协同创新竞争情报平台专题培训”、“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培训”等专题培训共14次,培训情报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次。

3.3.1开设竞争情报专业或竞争情报课程,培养竞争情报专业人才

2007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联合举办情报学专业(竞争情报方向)在职研究生班,为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情报中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情报中心、湖南竞争情报省级中心、衡阳特变电工企业示范中心等单位培养了一批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同时,聘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宝钢情报中心等国内知名专家,组建竞争情报专家团队,多次到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开展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讲座,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2012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竞争情报课程,教授竞争情报理念与方法,培养大学生竞争情报意识与情报收集、分析能力。

3.3.2组织竞争情报培训活动,提升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自2005年起,每年邀请相关专家来湘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面向科技管理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开展竞争情报相关理论培训,满足各类情报人员对竞争情报知识的普遍需求。此外,近几年与法国工商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中法竞争情报合作交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长沙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每年组团一次赴法国考察竞争情报体系建设和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开展竞争情报国际交流活动。针对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市场、产品、客户及技术情报分析需求,通过专业辅导为企业培养CIO(信息情报首席执行官)和情报分析团队,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能力。

4预期的主要建设成果

4.1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是指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南,是县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县域特色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指导、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撑、县域产业机构的物资支持。政府应采取科技计划引导、政策导向等各种措施,鼓励各县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与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县域经济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应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县域特色产业提供服务,企业需加大对其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强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立项比重,以集成各方力量,利用县域经济理论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提高县市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湖南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①按照全省平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制定本县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实施工作计划;②建立与本级平台运行和服务相适应,并与全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相联接的网络软硬件环境;③按照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标准规范,建设本级科技条件服务网站;④建设和整合符合统一数据规范要求的共性科技信息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科技信息资源;⑤按照平台数据信息共享功能部署规范要求,建设科技信息交换系统,并及时将本地科技信息汇交到省科技信息资源中心;⑥利用全省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共享的各类科技资源,面向基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与宣传推广活动。

4.3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培训基地建设

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随着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消费者对特色产品要求的转变,对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员要求也随之提高。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不同培训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形成培训网络;培训基地可开设竞争情报的培训课程,为有关人员提供培训;并进一步完善竞争情报网站等。

县域经济在科技创新上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已为实践所证明。倡导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将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培训与应用方面的优势创新资源,与县域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创新合作,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君,李增欣.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解决之道,2012,(4):44-45.

[2]焦伟伟,胡建,权聪娜.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