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例6篇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1

徐飞亚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它们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人文关怀为核心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炭行业的构建也要体现时代的特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

关 键 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煤炭行业 统一和融合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Coal Industry

XU Fei-ya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People form these two kinds of concepts、the methods and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in the analysis of object and find their own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new situation,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the development idea, humanistic care is the core to guide the use of coal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should als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s:The unity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Keywords: scientific spirit;humanistic spirit ;coal industry ;unity and integration

0  引言

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与最终作用于人的结果。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作用在人性特征的过程是一致的。从煤炭行业的角度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主要源于煤炭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经营道德、经营管理、经营理念、人才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1.1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科学”规定为“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总结科学精神概括地说,科学精神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在当今煤炭行业,需要的就是懂知识懂技术的技术型人才,也就是需要科学精神,这样才能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人的安全、经济的发展。

1.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实践中,即它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精神寻求客观性和因果性解释,人文精神指向人自身的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的表达。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和价值。在人文文化的实践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1)求善、求美。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就是求善、求美。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实感,这种真只是一个中介和手段,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2)超越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下功利,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人的一种自由的本真精神,即超越于各种现实的、外在东西的束缚,构筑人类精神和文化自身的世界。(3)以人为本。人文文化实践的尺度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异化了的神学教条,而是人自身,人的需要,人的理想。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它尤其体现在哲学、宗教和艺术中。在煤炭行业中我们注重以人为本。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我们在注重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精神,力求用科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引领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体现人性化,实实在在地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煤炭企业发展中去,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前提[1]。

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科学本身内在的精神。“科学的本质就是精神”。作为精神的科学,反映在其内在的直接目标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其整个探索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科学精神,而反映在其内在的根本目的性、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整个转化与应用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人文精神。因此,不论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都不是科技本身以外人们强加给它或贴上去的东西,而应当是科技本身所蕴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事实,更不是要否定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说这种影响、渗透、教育等不论是作为知识还是作为自然观和方法论,只有真正融化到科学研究、科学认识、科学应用的主体的脑海中、血液里,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或行为规范时.才能真正谈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精神和当代的人文精神。我们所说的弘扬科学精神和弘扬人文精神都是指科学本身所具有的这两种精神和这两种功能。这些精神或功能是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事物所替代不了的。精神是人独具的、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有当它与一定的事物发生联系时才能表现出来[2]。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我们需要弘扬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无论是科学的业绩还是人文的景象,都与文明密切相关。文明世界从里到外都富集着科学与人文的成就,也辐射着两者的能量。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中,我们都能寻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运行的轨迹,人类文明处处贯穿着这两种精神的交织,它们相映生辉,使人所创造的世界多姿多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的组合,影响甚至决定着文明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文明演进的历程[4]。

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即对实证性、客观性、真理性、功利性、合理性的追求,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这是不合理的[5]。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即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两种精神在广义上是不相冲突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发现、探索、以及对未知事物进行创造的精神。而人文,却是另一种概念。包括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的传承,以及人类群体的健康长远发展。这两种精神都是在为了人类的发展的前提下诞生的。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互帮互助相辅相成。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结合起来。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感性和多样化等等。这些特点使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维度。它们都是认识与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2  从煤炭行业的角度来探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十一五”以来,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29.73亿吨,接近30亿吨,比2005年增加了7.68亿吨,年均增长1.92亿吨。(2)煤炭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像神华集团,煤炭年产销量已经达到4亿吨,产销量世界排名前两位。同时,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也成效显著,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新的进展。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园区迅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渐成规模,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展加快。(4)煤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煤矿设计理念与时俱进,煤矿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也稳步推进。(5)煤炭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全面实施,《煤炭法》修订工作稳步推进,煤炭法规框架体系初步确立。

从以上可以看出,煤炭工业的成绩是巨大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矿难仍然没有能够有效遏制,使煤炭工业的成就说起来让人感到苍白。矿难原因除了常见的瓦斯爆炸、瓦斯突出、透水、冒顶外,坠井、矿车脱轨,甚至煤堆滑落都成为事故原因最终夺去矿工生命。根据国家安监局数字,2011年,全国发生煤矿1201起,全年实际死亡人数1973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002年的4.97降到2011年的0.56。虽然今年前十月这个比率进一步下降到0.35,但是相对于美国的这一数字高出了10倍。在中国,煤矿采掘业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人文关怀为核心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怎样在煤炭工业中真正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喊口号容易,做起来很难。比如新疆也有大量的煤炭,储量占全国40%,新疆也很愿意把煤炭的开发作为发展新疆经济的一个推动力,也规划了很多类似于哈密、伊犁等大型煤矿,但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输、如何消化都是大课题。所以,在“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真正把思想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矿瓦斯(煤层气)的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在谈到如何经营企业时,说了一段很有见地的话,他说:“企”字上面是个“人”,做企业实际上也是做人、做人的工作。没了“人”字,“企”字就变成了“止”字,企业自然也就停止不前了,这句话道出了经营企业的真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注重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强调快乐工作、生活的人性化氛围;重视关注人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实现自身价值;让发展的成果惠泽员工,让员工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增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

《现代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安全零死亡的目标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个严峻的考验,对于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一个亿吨级生产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每个员工及家庭的梦想和渴望。人作为生产力最积极的因素,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人本理念。(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为职工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把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安全管理理念发生根本转变;加大安全投入,使安全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合理。(2)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观,为职工的幸福生活提供条件。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一个企业不为职工谋利益就没有根。企业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让职工充分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3)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为职工实现自我提供舞台。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入生产和工作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尊重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人,无论他的身份高低,从事的工种不同,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而且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

3  结束语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已经是现当代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更应该体现时代特点,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实现高科技精神与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的高度融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高科技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社会塑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并把这两者自觉地结合起来。

从煤炭行业角度来看,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即要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连续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有不断盈利的能力,还要为职工提供稳定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推进新型能源企业的良好建设,才能实现能源企业的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科技与人文编委会.科技与人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培林.科学研究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立新,郑宽明,王先礼.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程秀波,杨仁忠,郭利娟等.全球化与生态文明论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5]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40-0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作了全面论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有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客观规律的理性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证精神和推陈出新、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美国科学史学家默顿对科学精神的概括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胡适从西方科学家身上总结出的科学精神为: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是人类社会和谐和进步的基础,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纵观近代以来的文明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构成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正如龚育之先生所说,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而人文精神也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意识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社会才能健康而协调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传统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

但在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人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呼吸有毒的空气,食用有毒的水、食物、蔬菜,忍受工业带来的污染,忍受生活噪音的无限干扰。伴随工业化而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污染,而且还有土壤的退化、沙化、森林的减少和物种的灭绝。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离的传统发展观只看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而看不到人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味地对物欲的贪婪。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例,人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通过生产实践,积极改造自然界,使之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本身的固有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这种传统发展观导致的结果是完全倾向于物本主义,脱离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正确方向与价值。因此,传统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

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之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样背景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它不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充分体现了理性客观、尊重事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文精神

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但据此就极端强调科学的功用,以致走到一个思想认识的误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和生态危机,更有必要重提人文精神的复兴。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客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对象和目标,其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和目标,来保证满足人发展的物质财富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不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类看作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平等地对待自然,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鲜明地赋予了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的理念和时代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与传统的发展观把人仅仅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相反,在科学发展观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而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的发展与演进也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科学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要求将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价值归宿。在科学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与发展这个主题,统一于具体的、现实的人,统一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个历史进程,是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发展观。

1.“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同时具有科学精神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以人为本,将具体的、现实的、处于历史中的人作为探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着眼点。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表明了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人文终极目标,这与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完全一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以人为本”不仅作为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具有广泛的价值意义:而且科学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受到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制约的。“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人的现实存在,遵循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规律,探索和解决现阶段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通过推进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而不能只是停留在一些空泛的愿望和主张上。这就是社会发展中的科学精神。

2.“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科学精神,也蕴涵了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全面发展,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三方面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不仅体现了高度的科学精神,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终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是为人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把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解放,在更高层面上高扬了人文精神内涵。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体现了塑造自由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这种融合实现了发展观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体现了真、善、美的完整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马列主义和思想基础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它的提出,既是总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产物,又借鉴了外国现代化的正反两面经验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又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作指导。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其重大意义,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同福,昊春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前沿,2006(11)

2.扬放,红丽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6)

3.陈登源,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4)

4.马建刚.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维度审视,思想研究,2009(4)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精神;科学活动的主体;审美之维

Abstract:Theaesthetic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includestwoparts: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and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referstotheo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whichistheresultoftheexplorationofthingssuchasexpressionform,internalstructure,operationlaws,interconnectionandinterac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isthesu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Bytheverynature,thebeautyofthingswhichmaybetheconcept,thepurpose,theexternalcharacteristics,thecomplexityandrealityliesinthemselves.

Keywords:sciencespirit;spiritofscienceethics;subjectofscientificactivity;aestheticdimension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于科学活动的主体而言,逐渐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精神气质的科学伦理精神,不仅凝结着科学活动主体在认知之维上体现的求真精神和在臻善之维上体现的臻善精神,而且还蕴涵科学活动的主体的求真精神和臻善精神的结合——达美精神,进而形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笔者在探讨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时,首先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进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以及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作一探索。

一、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首先必须弄清生成科学伦理精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因”——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何以契合。

什么是科学精神?笔者以为,科学精神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科学精神往往与求真有关,主要是在认识论的视域中。梁启超认为:“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1]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勇于去伪存真的那种执著的求真、求实、求真知的精神”[2]117。可见,狭义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尊重事实和真理的态度,探求真理的方法,勇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而且也包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执著情感。然而,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活动由个体发展为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由分立型到一体化,科学评价由价值中立到与价值相关,原来狭义的科学精神向广义的科学精神延伸不仅有其可能性,而且具有内在的必然性。正如法国著名的学者让•拉特利尔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科学不再只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不再只是知识体系,而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决定现代社会的全部命运,并正在向我们提出极为严峻的问题,……科学对于现代社会最深远的影响主要可能并不是——当然也不是直接地——来自于科学所提供的关于实在的陈述,而是它以大量的设备器械和实践的形式造成了外部的投影,我们自身的存在陷于其中,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它直接地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间接地决定了我们对价值的陈述和价值系统。”[3]就广义的科学精神而言,它不仅关注求真,而且注重臻善。这样科学精神就由认识论扩展至价值论,由关注认知方式到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相互联系。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4]刘大椿则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容性出发,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5]。由此,可以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是科学活动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格局中,经过科学活动的长期陶冶和磨砺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之总和。[6]与此同时,广义的科学精神,不仅体现在科学共同体之中,而且还表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成果合理应用的关切,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而要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7]。在这一意义上,广义的科学精神实际上已超越了科学自身的视域,进入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关系之中,进而生成为一种科学伦理精神。

关于伦理精神,笔者以为,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8]狭义的伦理精神主要关涉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它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它又体现了一定社会“人伦关系、伦理规范、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因而是一定社会或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在生命秩序的“设计原理”及其伦理品性的生长过程。[9]正像科学精神是历史生成的,其内涵也在历史生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伦理精神在历史生成过程中,其内涵在不断深化。由于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因而,对于不同的民族,其伦理精神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其负效应突出地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科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的伦理问题使人应接不暇,不仅直接影响了人生的安顿,更重要的是扰乱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内在的生理生命秩序的调适,而且影响人类生命的延续即代际伦理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技术、生殖技术的发展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自然生命神圣”观,而且对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人伦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影响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这样,作为“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的伦理精神不能仅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而且也要关涉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狭义的伦理精神必然向着广义的伦理精神伸展。广义的伦理精神不仅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而且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协调状况;不仅体现人的目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能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目的——自然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价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责任与使命,进而确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样,为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奠定了伦理底蕴。

总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制约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原来关于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包括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中融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进而使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内涵越来越具有互渗性:科学精神蕴涵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伦理关系,因而具有了伦理的意蕴,伦理精神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伦理内涵。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中,生成了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发展的传承性与互渗性的统一,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革故与鼎新的统一。它体现了“一代代人,一个个人用自己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外在的无限的存在,包括这些无限存在中包含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变化”[2]116。

二、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不仅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而且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怎样的内在结构。由于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因此它蕴涵着三重之维: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和审美之维。

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即包括探求和获得真知的整个动态过程。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在探索科学的漫长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近四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中逐渐生成的。由于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近代之初)探求和获得真知即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一直是科学中的显学,或处于显学地位,因而人们常常把求真与科学等同,或者说把探求和获得真知看作科学,甚至是科学的全部。进而,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被学者们探索、分析研究和论述得最多、最为充分。而长期以来,狭义的科学伦理精神即指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正如李醒民指出的那样,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的鲜明标识,因而“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2]98。

作为臻善之维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负效应突现的伦理反思的过程中生成。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的臻善精神和实践理性的行为意志,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表现出来,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包括科学活动主体臻善的德性精神和科学活动的伦理精神。由于科学态度“是由社会的、或者个人的道德因素所提供的。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也是由社会提供的。科学成果的使用价值,体现着社会的一般利益;科学成果的交换价值,则是个人或者小集团取得个人利益的途径”[2]163。因而作为臻善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对利益的道德抉择。

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之所以可能,与科学伦理精神蕴涵的认知之维——求真精神和臻善之维——臻善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因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首先需要从哲学视阈透视美与真、善的关系。

就美与真、善的关系而言,康德和黑格尔曾经在学理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康德指出,美总是蕴涵着快适,而对于善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在一起的。他说,“善是依着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10]43;而关于幸福则是“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可以称呼为真实的、甚至最高的善”[10]44-45。因此,在康德看来,真善美之间总是相互联系。黑格尔则着重从真与美的关系中揭示了其内在的关联性。他曾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1]158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在严格意义上,真与美有分别。因为说理念是真的,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并且将其作为思考的对象。而作为思考对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这种外在存在中的普遍性的理念。同时这一理念“也要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然而,“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11]158。因此,“美就是理念,……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11]155。

就科学伦理精神而言,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内心的对自然内在联系与规律的尊重,对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诚实、诚信精神,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完善的自觉的道德责任,对科学发展的崇高使命,对人—社会—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关切感与义务感,而且将这种内在的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从而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正如马斯洛指出的那样,“美必须是真的、善的、内容丰富的”,美与善作为“存在价值不是一堆互相分离的枝条,而是一块宝石的不同侧面”[12]。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不仅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在联系,更彰显了真、善与美相互贯通的审美之维。

李醒民将科学美表述为:“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包括描述美、结构美、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对称美和涵盖美。”[2]102实际上,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所关涉的科学美,作为一种理性美不仅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科学原理、科学规律(定律)这些真的理念“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中,使真在“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与人的完善、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体现了“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甚至最高的善”。

三、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是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的有机统一。

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因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科学活动主体探索研究的对象,它具有客观先在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科学活动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种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具体体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因为这些自然的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要把自然物或现象所存在的直接性扬弃掉,进而自然的客观存在及其客体性与科学美的理念相统一。这样,就使科学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11]156。从认识的视角看,这种科学活动主体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对象不是被看作以一定方式存在着的个别的事物即它是与科学活动主体美的理念无关的客观存在,或者它与其他事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仅仅是外在的。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对象,它是“让它所特有的概念作为实现了的概念显现于它的客观存在,而且就在它本身中显出主体的统一和生动性”[11]158。因此,这种审美的对象从向外的方向转回到其自身,在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就把它的不自由和有限变为自由和无限了”[11]158。由于科学活动主体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反映自然本身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因而在审美中,其主观欲念退隐了,进而把自然对象看成独立自在、本身自有目的存在。正是如此,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11]159。对于审美对象而言,它未受到科学活动主体的压抑,也未受到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由此,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所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为,追求体系的自恰美与简洁美;注重理论的明快美与练达美;关注原理的统摄美与贯通美。

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不过,这里所说的“主体之维”不是指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主观性或任意性,而是在了解和尊重探索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客观先在性的前提下,对自然或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正如庄子所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即对于科学活动主体而言,判天地之美,有助于析万物之理。这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独立的自然美使我们发现自然的一种技术,这技术把自然对我们表象为一个按照规律的体系,……这自然美固然不曾真正扩大我们对于自然对象的知识,但是仍然扩大了我们对自然的概念”[10]85。就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的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里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而不是由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以自己的主观性或任意性外在的强加其上。之所以如此,正像黑格尔所说:“美的对象之所以是真实的,只是由于它的确定形式的客观存在与它的真正本质和概念之间见出固有的统一与协调。”[11]160-161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由于概念本身是具体的,体现它的实在也就完全显现为一种完善的形象,其中个别部分理论、原理、规则、定律也显出观念性的统一和生气灌注。体现了概念与现象的协调和理论的融会贯通。在技术的创新美中,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和形状不是与外在的材料相分裂的,或是强行使材料机械地迁就本来不是其所能实现的目的,而是按其质与形的统一,按其本身固有的形式,通过技术的创新美表现出来。无论是科学理论的创新美,还是技术的创新美,就其创造出的对象而言,尽管其各个部分已协调成为一定的观念性的统一体,但就其各部分组成来说,还保留着它们独立自由的形状。这就是说,它们不是只有观念性的统一,还具有其独立自在的实在的面貌。因为“美的对象必须同时现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概念所假定的各部分协调一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这些部分的自由性的显现是为它们本身的,不只是为它们的统一体”[11]161。这便是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这种科学达美精神,如同特奥多•安德列•库克在《生命的曲线》中所指出的那样:“工程效率始终与美学相得益彰。……凡精巧之建筑,其设计基础无不意味着纯结构之美。”[13]2具体表现为,追求产品的品质美与外观美;注重色彩的明快美与和谐美;关注造型的对称美与别致美。

通过以上的探索,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生成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活动主体内在需要,它是科学与求真、臻善、达美的内在相通性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它是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美与求真结合,进而领悟自然美的真谛、创造技术美的奇迹、构筑艺术美的圣殿,因为“一座工程学的丰功伟绩,无论其体积大小,在完成其应履行职责的同时,同样要唤起微妙的美学情感。在这个方面,它与可爱的花朵或贝壳所激起的美学情感是一致的”[13]2,同时又将美与臻善结合即将科学美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相结合,进而使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M/OL].[2008-04-26]./cn011.htm.

[2]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4]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J].科学与哲学,1982(4):121.

[5]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17.

[6]陈爱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7,78.

[8]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

[9]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9.

[1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黑格尔.美学全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英语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科学精神:培养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知识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是所有此类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人手,以分析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目前,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拥有良好的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在课程开设时过多地考虑就业因素而加重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忽略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后续课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理念模糊,在课程设置上贪多图全,课程开设随意杂乱、缺乏系统性、误导学生失去学习重心。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导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既无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也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培养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的地方。由于大学英语迅速发展而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明确的专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具备较好的语言技能,英语专业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现在的英语专业教学,大量的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讲解;英语教师对语言、背景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相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生过早分科,考入大学的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匮乏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外语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模仿、复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薄弱的后果。不少高校都存在如下事实:如果外语系的学生和文科其他系的学生比试背诵、复述能力,外语系的学生多半能够占先;但如果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外语系的学生中不少人就会言而无物了;不少外语系学生的文章,英文表达不错,可是内容贫乏。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他们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见解不无关系。

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来说,知识是“硬件”,而方法和精神则是“软件”。

科学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科学精神在人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使人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科学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往今来,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更进一步讲,科学精神涵盖:构成科学精神根基的实证和理性精神,促进科学进步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体现科学精神“灵魂”的自由创造精神。

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过程。即是接受科学精神熏陶的过程。因为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静态结构、科学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与深入等等,都有可能在科学精神方面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

四、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精神和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学生们往往联想到的高不可攀的“真知灼见”和“创造发明”。只要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提供他们实践和训练的机会,这种能力通过给学生创造条件而可能培养出来。

首先,学校要提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自觉地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第四,如果教学中采取能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也是针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科学知识的讲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不考虑扩大知识面,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完全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外语领域也难有建树。其实扩大知识面和外语学习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通的,某一门类的知识往往能对另一门类的知识有所启发。也许从表面上和短时间来看,读非英语类书籍占去了一定时间,但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影响英语学习,而且会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

综观其他学校进行的改革,不同的大学基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相应的课程。比如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清华大学英语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历届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可塑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像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外语系英语专业偏向科技英语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培养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及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广播的文、史、哲修养的英语专门人才。而其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方向)主要学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基础系列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对于现代社会的定义有很多种,如网络时代、知识时代,但无论哪一种概括都是以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为基础的,可人却是感性的、个体的,所以,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发现灵魂、感受诗意。要织成一条美丽的锦缎需要经线和纬线的结合,要描绘我们多彩的人生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人类早期的教育以承传文化、成就道德理想为主,近代工业社会的教育则是重视知识的实用和应用,突显经济功能的教育。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本思想文化传统的偏实用性倾向,至今影响着一些人对科学的全面理解。从明朝宣宗后的闭关锁国、弃海而衰,清代的悖世界产业大潮而作茧自缚、鄙夷科技,导致丧权辱国、江河日下、民不聊生的悲辛结局和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中,人们认识到科技的巨大力量。从近代到现代,多少爱国志士的奔走呼号,纵横推动,才有了今天“科教兴国”的国策。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高等教育中普遍的浮躁现象和商业化急功近利思想日益严重,导致传统的人文价值受到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许多大学生对他们认为无实用价值或于赚钱无益的知识一概弃之。而科学从来就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只把科学视为满足生存需要的方法、工具无异于买椟还珠。其弊端在于,它可能会不断加剧已经分裂的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最终导致破坏人类精神的健全。

人类文明就是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最大限度地收敛人类的罪恶。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即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早在1948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曾提出“半人时代”的概念,探讨过因文、理分家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从而使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然而,多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不仅存在文、理分家,重理轻文的现象,而且无论对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偏重传授死的知识和空泛的理论,而缺乏科学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更缺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育。

科学的目的是求知求真,科学的精神体现在不尽的真理探索之中。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自然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这些科学精神对时代价值观的冲击、对人类信念和理性的重建具有重大作用。科技之光的普照,科学观念的更新与普及,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从不提出道德的目的,但却导致道德。当人们真正用科学的目光看待客观世界,理智地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之时,强烈的科学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同样,科学的神奇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受科学之美,欣赏自然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而且,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独立与创新的能力、自由与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就是人文价值。

科学是求真求是,是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然而科学并不能保证本身的发展与应用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人文是求善,是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然而人文并不能保证所回答的问题是否建筑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是否能实现,是否真的会造福于人类。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只有真和善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才能造福于人类。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现有辞典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一般常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一般常说的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治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这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与人文,是一个人实现完美高度的双翼,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双翼。科学,主要同左脑工作有关;人文,主要同右脑工作有关。但人脑毕竟是个整体,左右两半紧密联系,功能协调,共同工作。因此,从本质上讲,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是一体的。如果用李政道先生的话讲,他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用此来形容两者不可分割,但还不足以形容两者相互渗透与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不是机械决定论的,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的。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同时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使人获得关于对象的客观知识,人文精神则帮助人从大千世界中选取对象,并确保知识服务于为人类造福的目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得以施展和发挥的前提,科学精神则是使人文精神落实到实处的基础和保证。离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就会漂浮于半空;离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就会失去目标和指向。二者缺一不可,他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

高等学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发祥地,科学普及教育,是教育真正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科技发展带给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之时,科学教育的任务愈加任重道远。不仅要使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而且要使他们去了解并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潜力和局限性。总之,科学教育应该融入浓厚的人文精神,避免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爱因斯坦说:科技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这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社会大环境使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生活,更加冲淡了高校的人文教育,从而造成青年一代精神家园的荒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如今,更多人意识到赚钱并不是生活中的唯一,而且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身体力行呼唤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只关注学科性知识传承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重视“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通过培养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使学生懂得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公德、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等美德。高等学校是产生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的阵地,它不仅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人才、信息、学科、学术环境、技术等优势条件,尤其以教育主体人的和谐发展与创新为重。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立足于人的解放、人的完善,是一种既弘扬科学理念,又倡导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给受教育者一个专长,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某件事情该怎么做,而是告诉你思考问题的方法。通俗地讲,人文教育可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真理、高尚,什么是邪恶、卑鄙。因此,随着先进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必将深刻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思考,逐步转变重理轻文、重知识轻价值的教育思想,并促使我们对导致高校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造。

第二,改进教育模式,创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体系。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提倡通识教育,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并举,有效防止科技文化发展以降低人的素质为代价。譬如,在哈佛大学,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分析、道德伦理和外国文化这5大类课程中,选修其中8门课才能完成学业。为此,高校应把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作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改进课堂教育,适当增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辅之以精彩生动的人文讲座等。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可通过某一定理背后潜藏着的科学方法及科学家一路走来的足迹,使学生感受到蕴藏在科学知识背后能打动人心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人生的态度和为人类发展服务的意识。例如,在电子专业的学生学习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时,教师可以结合目前科学家的预测:即将到来的第二次电子革命可能在中国发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刻苦钻研,树立远大目标,准备迎接机遇的挑战。

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给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机会,又给学生灌注人文知识的营养。将尊重事实、依从客观和理性的认知方式等科学文化的价值观与尊重生命、崇尚文化及精神力量的人文价值观互为融合,通过举办人文讲座和文化论坛形成一种氛围文化,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在认真学好专业的同时,多学些科学的心理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哲理;去了解一下祖国的长城、黄河,读一读柏拉图、孔子、老子……积累人文知识基础,积淀人生的哲理,拓宽生活思路,走出狭隘,苦中求乐。这里不妨建议大家:学一点文学,即学一种表达、表现自己的能力;学一点历史,即学一种能从他人和自己的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悟性;学一点辩证法,即学会不固执、不偏激、不死板,灵活机变的道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6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