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例6篇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1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环保;科学;国际性

1.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水利施工是一个大项目,大工程。其工作量大,从开始施工到竣工结束所需时间长,耗费资源种类多,耗费资源量大,对自然环境影响大。水利施工需要大量的电资源,水资源,土资源,矿产资源等,而这些资源在我国都是有限的。如果水利施工技术水平低,技术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就会对这些有限的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水利施工技术如果只追求水利施工完成,其施工技术较差,就会造成植被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塌陷等不良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吸取过去几十年的水利施工技术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在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观念的影响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低碳经济的引领下,水利施工技术也必定顺应了这一大发展潮流,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朝节能环保方向行进。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向演进,在将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水利施工技术在将来的发展中将提高其技术含金量,创新发展,寻找新手段,寻找新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渠道,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小。水利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的这一发展趋势,是在时代大背景产生的,是全新的,它的出现又对水利施工技术产生反作用。它的这一发展趋势势必改善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状况。

2.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水利施工技术归根到底是是一种技术,是科技的一种形式。其发展是一个不断吸取经验,

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必定有革除旧的过时的技术,创造性地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创新是一项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水利施工技术也毫不例外。在21世纪的背景下,水利施工技术呈现出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涉及面很广,关系到一系列科技技术的运用和创新。近年来,水利施工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很好地体现了水利施工技术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水利施工技术选用了容量较大的,效率高效,配套良好的施工机械。在大范围内采用液压,激光,电子,声波等新技术;应用了耐热性好,高分子合成,纳米等新材料;运用了震动碾压,高压喷射,锚喷支护等新技术,在运用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为了对水利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运用了电子计算机新技术和系统工程的知识理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已新身份出现在水利施工技术中等等。科技创新是水利施工技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水利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科技含量,更加注重创新的独特作用。在科技创新的指引下,水利施工技术将采用现代化新技术,加强相关领域的探索和科研,注重在施工实践中的总结创新,不断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在这种条件下,以高水准的水利施工技术知道水利施工,必将推动水机施工稳健快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水利事业和现代化的进程。注重科技创新是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鲜明点。

3.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交流合作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间学术技术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就为水利施工技术技术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要求水利施工技术必须进行有益的交流与合作,否则水利施工技术难以真正的壮大和发展。虽然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在过去年份内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要求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必须面向世界,必须与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最近几年,我国在水利施工技术方面积极同多个国家展开了丰富全面地交流合作,有很多案例体现出交流合作这个趋势。例如我国通过开放,引进此方面相关的外资企业到中国,从而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积极选派安排相关人员到外国先进国家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多次组织承办与水利施工技术有关的年会等会议,专家学者得以有效的学术交流;有关专业人士积极在国际上发表想关论文;积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开展水利工程共建,同时,我国也热心帮助发展中国家水利设施。在交流合作中,水利施工技术得以传播学习互补,发扬光大。如果闭门自守,拒绝交流合作,是违背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难以让水利施工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4.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安全和“人本”

水利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施工技术稍有漏洞或稍有疏忽,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水利施工技术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成熟性。在过去发展段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诸多的事故案例为为我们敲响警钟,事故的原因有死搬硬套水利施工技术,未经严格测试使用不成熟的水利施工技术,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等。这些惨痛的教训和巨大的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水利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这也让注重安全成为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注重安全的发展趋势下,对水利施工技术提出了很多高的新的要求:修复完善旧老技术;提高新提出的水利施工技术的审核测;对新提出的水利施工技术实际测试率不得低于百分之百;严格把关,对水利施工技术的漏洞,哪怕是小漏洞,也不能疏忽;加强水利施工技术人员的的培训,提高水利施工技术人员掌握运用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安全性是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的重要一条,安全性的要求是严格的,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性将是贯穿树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未来的长期的一条主线。没有了安全性,水利施工技术将失真失本,其发展就难以壮大。

水利施工技术只追求技术的突进,工程的完成,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施工技术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以人为本也是水利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水利施工技术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将具体的体现在以下的方面:水利施工技术提高其安全性,保证其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水利施工技术更加注重实效性,更大限度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水利施工技术更加注重环保性,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等等。在以人为本的的发展的趋势的推动下,树立施工技术将更稳健更科学的向前发展。

5.水利施工技术四个发展趋势的总论

水利施工技术呈现出注重节能环保,注重科技创新,注重交流合作,注重安全和以人为本的四大趋势。但水利施工技术四个发展趋势绝不是独立,而是相互关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例如水利施工技术注重节能环保,需要其科技创新,而树立施工技术的科技创新有推动了其环保和安全的发展趋势。水利施工技术这四个发展趋势共同作用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绿色安全,更好更稳健。

【结束语】:

通过全文对水利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总结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水利施工技术的四大发展趋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实际操作中,重视树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让水利施工技术朝着这四个方向演进,让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紧时代的步伐,更好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2

今年趋势展区占地294平方米,分别设立了4个主题展示区和流行趋势视频展示区。设计理念以“2017/1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四大主题之一“智存未来”为表现核心,借鉴最新生物科技的概念,以时尚的方式诠释事物内部的结构变化对科技的推动、对未来的影响,从材质上、设计观念上呈现全新的视觉体验。

本次趋势,以关联为主题。“关”即关系,“联”即链接,未来与传统,过去与现在,人与自然,内在与外在,原本处于矛盾关系的两个方向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产生了链接,碰撞出这一季新鲜而有趣的趋势主题。

智存未来:科技进步正在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的极速发展促使我们不断打破传统思维,颠覆着未来的生活。而经典的文化艺术以其深厚的底蕴反哺科技,带给科技无限灵感,两者冲突之下的结合创造出新颖的服装风格与面料外观。对此,这一主题色彩具有强烈的冲突感,稳重的海军蓝、深厚的酒红、柔和的驼色与极具未来感的太空银、电子蓝并列存在,跳跃的鲜红和金黄色带来十足的运动气息。

共生艺术:人与自然如何共生?减少资源浪费,循环利用,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是唯一选择。接受来自自然的礼物,原生态审美持续升温带来丰富的自然肌理、艺术化的残破美学以及质朴粗糙的服装与面料风格。色彩取材自然世界的丰富色彩,降低彩度以体现质朴的原生态美感。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3

[关键词]需求拉动;技术推动;创新系统;农药行业;绿色;环保

农药行业既是一个支农部门,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部门。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但因其难以降解,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淘汰。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然而它们的毒性太大,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于本世纪初逐渐被禁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出现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相信未来,绿色环保的农药将不断涌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农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从需求拉动、技术推动与系统创新的视角探索农药行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有助于我们洞悉农药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需求拉动与农药行业212艺发展趋势

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又被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是指创新的想法来源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企业为此而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需求拉动观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市场(消费者)对技术开发的产品选择、技术路径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市场变化使农药行业的工艺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

第一,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

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草甘膦生产工艺的提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除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其中,草甘膦约占除草剂总量的30%,近年来,草甘膦销售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的首位。欧盟农业大国大面积种植抗草甘膦作物(如玉米、大豆)以及可再生能源战略所引发的生物能源需求是造成草甘膦旺盛需求的主要原因。

需求加快了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革新,生产草甘膦的龙头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药创制工程中的草甘膦创新生产工艺研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甘氨酸法草甘膦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江山股份在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续化生产工艺和dcs控制系统,优化了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第二,农药生产技术环保化趋势。

以往使用高毒农药虽然有较高防效,但存在污染危害严重的弊端。含有铅、砷、汞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长,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平衡,还威胁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高毒农药的生产与使用,如我国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撤销含有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全面禁止其在农药中使用。对更高质量更安全食品的需求“倒逼”农药行业推动技术的绿色化,如原料的绿色化(dmc代替光气),催化剂的绿色化(taml活化剂代替tempo),以及一些绿色合成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农药行业中得到应用。在市场推动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下,预计至2012年莠灭净一步法绿色合成工艺、高品质甲基嘧啶磷清洁生产技术将覆盖全行业,草甘膦副产氯甲烷清洁回收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清洁生产技术及乐果原药清洁生产技术将达到80%的行业普及率,二苯醚类除草剂原药生产三废回收技术、常压空气氧化产二苯醚酸技术等将达到30%-50%行业普及率。

二、技术推动与农药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理论表明,科学与发明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之一,因而科学和发明的积累也是决定人类社会技术发展趋势的因素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被公认是“技术推动”论的代表,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是科学与发明,创新活动的步伐依赖于科学进展。农药行业亦是如此。

第一,农药的研制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

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伴相随,科学发现与科学发明预示着农药行业的发展方向。综观农药行业的历史发展,农药产品从最原始的天然药物型发展到近代的无机化学型,再到现代的有机化学型,直到当今的有机化学型、生物化学型和生物型共存,这一过程是与科学和发明的不断推进而相对应的。历史上化学学科的发展早于且快于生物学科,客观上为农药产品最先使用化学技术提供了条件。而无机化学技术的较早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无机化学型农药的较早应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农药产品开始向有机化学型转变,有机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技术研发的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快速进步为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创制开辟了广阔空间。例如,病毒和害虫由于不断进化而产生了抗药性问题,要求农药行业不断研发新产品加以应对,而新农药的创制则是对数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进行逐次筛选的过程,正是由于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技术对农药研究的渗透,使得新农药的创制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一批支撑新农药创制的核心技术,如合理药物设计、靶标验证、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等;随着农药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以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严重,农药产品开始朝着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化合物筛选空间的明显缩小也造成了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科学,为创制新型农药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农药研究紧密结合,以发现新先导化合物和验证新型药物靶标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至此,农药已经不完全属于化学品的范畴,它开始向生物化学型产品、甚至是生物型产品转变,并体现出汇集众多科学技术于一身、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的产品特点。

第二,生物农药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深化的趋势。

生物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包括微生物农药、转基因植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且能迅速分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并且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生物农药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生物体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而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该物质若可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等具 有农药作用的细菌100余种、真菌500余种、病毒700余种、植物4000余种,再加上线虫和微生物代谢物——抗生素,其数量蔚为可观,这将为新农药的开发提供非常丰厚的生物资源。我国地域辽阔,生态多样,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还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这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研发生物农药,目前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77个品种,占有效成分品种的13.4%;产品69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的7.1%;微生物农药的研究起步较早,如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对bt杀虫剂的研究,此后针对应用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用bt制剂与阿维菌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复合增效的方式,成功研制了bt生物复合杀虫剂抑虫啉和克虫威,其杀虫效果良好,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总之,我国在生物农药菌种引进、资源筛选评价、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

第三,有机化学农药研制的绿色化趋势。

在观察到生物农药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现有的有机化学农药的绿色化在技术上仍然大有可为。例如,作为除草剂作用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有关其良好应用的报道也不多,相比之下,目前草甘膦在除草剂农药中仍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就杀虫剂农药而言,在技术上属于第三代的拟除虫菊酯类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后至今平稳发展,在我国,菊酯类农药正在快速取代之前的高毒农药,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由于生产工艺不复杂、成本较低和药效高的优点,在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占有率显著领先,而开发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四代以吡虫啉为首、以吡啶杂环为主体的烟碱类农药,在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含吡啶环农药不仅高效、低毒、药效期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已覆盖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成为当前农药创制的方向之一。针对我国目前的农药生产和运用技术来看,有机化学类农药还是存在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仍主要依靠单个农户进行,生产活动零散而不集中,施药技术落后,还是倾向于使用现有的化学农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农药的实际应用。其次,与国外精湛的生产工艺相比,我国化学农药在制剂环节上的工艺明显粗糙,在对助剂选取和混剂配制等精细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我国农药剂型不足,主要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占60%,平均每种原药加工5-6种剂型,而发达国家则在30种以上;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对环境安全农药新剂型进行了大面积产业化开发和推广,但时至今日,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的水性化农药新剂型,依然只占全部制剂登记数的约24%,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我国农药制剂的技术趋势应该是以固体形式代替液体形式、粒状形式代替粉状形式和水基形式代替油基形式,并以装运施用方便、有效成分高分散度、对靶体高沉积量、使用形式及制剂中辅助成分对环境友好为目标。

三、创新系统与农药产业组织创新的趋势

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网络。在创新系统中,核心是知识与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流动必须有载体,载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组织,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载体。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复杂的,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并不是依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线性路径,相反,它是以复杂的反馈机制与科学、技术、学习、政策等的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因此,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被置于研究的中心,而创新系统实质上是促进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学习交流的制度安排。从农药行业来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行业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第一,创新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占全球农药销售额80%以上的仅为世界排名前8名的农药跨国公司。而我国农药生产厂家较多,缺乏规模结构的相对优势,原药产量达万吨以上的仅有3-4家,5000吨以上的也只有10家左右。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农药产品供过于求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无力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农药行业的集中度偏低,这使该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有着较大的潜力。

我国农药行业集聚度在1998-2007年持续上升,衡量空间分布的指标gini系数、crl、cr2和cr8(分别为排名前1,3,8位的省份占全国份额的绝对比)都有一个显著提高的过程(见表1)。苏浙鲁冀鄂五省占据排行的前5位,其中江苏省在10年中始终保持销售收入的第一位,这说明我国农药行业在省域范围内存在空间集聚的现象。农药行业在优势区域的集聚,可以吸收行业中相同、相近的企业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形成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专业化和网络化并存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样一种组织上的重构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相互学习,形成氛围活跃的区域创新体系。

由于农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承担。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可以预见,随着农药行业准入条件的进一步收紧,我国农药行业的整合发展趋势将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助于核心能力的成长,由此带来了产业组织革新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创新体系意义深远,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能力。

第二,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趋势形成。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4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10年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5

北京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战略咨询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尤其在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领域,承担了一批研究课题,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如新业态、新型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等。科技服务业意见后,长城战略咨询正式了国内第一份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报告――《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科技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

21世纪是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主导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创新需求的逐渐多样化,科技创新服务链条开始不断细化分解,各创新要素不断进行重组和对接,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创业苗圃、研发外包、互联网众包等在内的大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出现并快速发展。这些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当前创新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服务业业态的逐渐形成,其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发展的带动和提升效应也将日益凸显。这种新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服务业,是一种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服务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目前,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发达国家科技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注重通过营造环境间接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当前美国硅谷是全球科技服务业发展最活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尤其是硅谷的创业孵化服务业更是闻名全球。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特点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具有鲜明特点。

第一,总量较小,但增速较快。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3441.3亿元,2008年实现增加值3993.4亿元,2009年实现增加值4721.7亿元,2010年实现增加值 5635.9亿元,2011年实现增加值6965.8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4%;2013年行业固定投资额为3149亿元,同比增长27.2%;2012年行业法人数和就业人数分别为324932个和330.7万人,同比增长14.5%和10.8%。

第二,区域差异较大,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科技资源丰富程度正相关。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科技资源丰富地区。以行业法人数为例,2012年北京市拥有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38136个,占全国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总数的11.7%,而新疆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仅为3582,占全国比重仅为1.1%。从科技服务业市场规模和完善度来看,北京、上海比较成熟,处于第一集团;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科技服务业有一定基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新疆、等西部地区基础较差,发展仍比较落后。

第三,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活跃。在研发设计领域呈现明显的细分化、专业化和外包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以生物CRO为代表的研发外包产业;在创业孵化服务领域,逐渐由早期提供简单的物业租赁服务向提供高质量创业增值服务转变,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立在天使投资网络下的“第三代”孵化服务业态逐渐涌现;知识产权服务领域,逐渐由低级的知识产权等服务向较高端的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呈现出内容专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商业化等新的趋势。第四,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4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会议强调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等九个重点领域,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广东、浙江、天津、浙江等省市都将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了相应规划。

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总的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第一,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新技术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技术应用也是科技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科技服务业不仅是技术的主要拥有者,也将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促进者。在技术集约化的背景下,服务业研究开发的费用在所有研究开发费用中的比重在过去10 年中不断上升,制造业所占比重减少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技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第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进步和变革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重组和对接,从而更容易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型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一部分业务外包,造就了研发外包、生物CRO、检测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市场空间。2009年以来在国外率先出现众筹的天使投资模式,集众人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项目等提供资金援助。未来还将进一步催生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的业态。第三,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和集成化并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方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环节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专业服务团队,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模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当前我国科技服务向整个“创新链”拓展,从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等单一服务发展到技术熟化、创新创业等综合。一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研发外包、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为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第四,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拓展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科技服务机构将一部分通用型服务模块化并在线上提供服务,深度个性化服务则在线下解决,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群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成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成为未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科技服务业将带动“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其它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自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两大产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这些都使未来工业和农业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出现“产业服务化”的现象;通信、金融、保险、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服务业的主流;同时,知识和技术将进一步集中,知识的收益诉求也将逐步走向开放,由传统的自主研发、自主利用向商品化的技术转移、出售转变,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的知识服务业将随之大量兴起。

科技创新方面的新趋势范文6

会议围绕全球化纤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区域合作潜力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内容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展开对话,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化纤纺织领域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装备技术、标准评价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会议为平台,加快行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型,培育和形成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趋势,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为期两天的盛会,主办方为参会者呈现了70余场专家精彩讲座及国内外嘉宾高端访谈。

汇聚英才,共论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调整、转型、升级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纺织行业的中心任务和大趋势,创新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在行业正开展“纺织强国纲要”修订和“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关键节点上,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召开将对整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题为“关于全球和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抛出了化纤总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技术进步等重要问题,提请同业共同思考。端小平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人均纤维消费量的提高,全球纤维加工量仍然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年均增长速度在2.8% ~ 3.0%,增量绝大多数是化纤;中国占全球纺织纤维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放缓,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此外,端小平判断,技术进步对常规纤维在成本控制和规模效益方面可带来的利润越来越窄,而对生物基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会议的嘉宾研讨环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台湾的化纤协会分别分享了各国化纤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顺势而为,把握产业发展新契机

把握趋势才能抓住发展新契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会议发展论坛环节对纤维发展的新趋势将为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发展新契机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纺织产业科技发展必须跟上世界新科技发展的步伐,纺织新材料的发展也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纺织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发展生物基纤维,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再生资源发展生物基原生纤维、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纤维性能趋向高性能化,碳纤维、芳纶、无机纤维进一步向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方向发展;纤维品种趋向多功能化,强调多重技术融合,产业链整体发挥作用,实现纺织材料的多功能化。”

对于未来市场的新契机,纤维年鉴咨询公司总经理Andreas Engelhardt做了题为“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供求预测分析”的报告。他指出:“在过去25年中,全球化学纤维市场规模已经翻了一番,2013年首次超过9 000万t。尽管未来消费总量仍会增长,但区域可支配收入和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却预示,由于发达国家在纤维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全球纤维需求的增长速度会放缓。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纤维消费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数。不过,市场力量的自由释放和市场驱动的投资将淘汰那些过时低效的生产设备,经过洗牌的市场将迎来多赢的局面。”

就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而言,端小平则以“未来全球的增量可以是中国人做,但是未必是在中国做”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了中国化纤企业面临的走出去境外投资整合全球资源的新机遇。

创新驱动,呼唤产业发展新活力

为了激发参会者的思想火花,探求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引擎,根据行业热点问题以及行业的亮点会议特设了“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品牌与价值”、“毯用纤维技术” 4 场专题论坛和“纤维领域的先进技术专场”、“帝人纤维技术专场”、“先进的维纶技术专场” 3 场技术交流专场。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邀请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等学府的国内外纤维领域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及化纤产业链先锋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和分享,他们精彩的报告和实时互动为参会代表带来无限启发,同时也为产业和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示了方向指引和活力坐标。

专题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化纤产业加强前沿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创新之源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更侧重讨论了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品牌价值的塑造。如从“生物法原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绿色生物基原料”、“聚酯反应工程的创新”、“纳米纺织新材料的最新发展”、到“绿色纤维及其产品的研发趋势”、“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与应用”、“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聚酰胺酯纤维及其仿棉纺织品开发”、“创新型壳聚糖纺纱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聚乳酸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品开发”、“锦纶的特性及应用”,再到“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发展新趋势”、“毯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贯穿化纤完整产业链。明确产业链合作将成为中国化纤产业新活力的又一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和活力源泉。更为重要的是,会议还延伸探讨了如何提高产学研效率,不仅关注科技创新,更应该考虑创新的多元融合,注重品牌与价值的提升等话题。更好地体现全面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