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例6篇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研究生 就业教学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01年的招生数量为46万人,2007年增加到了每年的130万人,2010年增加到了180万人,研究生数目的持续扩招,造成了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农科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一直都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操作能力为标准,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绿色化农业、生态养殖、低碳农业、核动力农业相关产业、太阳能农业相关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农科类研究生属于稀缺类型人才,可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农科类研究生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我国农科研究生的专业主要有8大类,分别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随着新时期的经济转型,对农科类研究生人才的标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传统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 农科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科类专业的选择面积比较狭窄,而且选择农科专业的学生多为调剂生,而且大多数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自我学习专业领域的技能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并不感兴趣,对待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热情,不能让自己“钻进去”学习,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实际应用能力,对当前的农业发展和农业需求人才类型掌握不明确,可以说是研究生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占多数。其次,农科类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教学体系中欠缺树立农科类研究生的一种就业观念,社会的虚华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生活在大城市才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多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选择薪酬高、职位好、待遇优厚的工作,不喜欢选择西北边远山区基层性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上的挑剔,造成了“群羊效应”,导致了大多数的农科研究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工作意愿上就没有端正态度,导致学生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自身农科专业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的不足。最后农科类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因为在学校中欠缺系统化和职业化的农业产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导致学生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的不明确,难以将自我的优势或发展理想与现实接轨,造成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社会化发展与就业的难题。

3 发展农科研究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路径

3.1 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自主就业

农科类研究生的教学路径发展需要建立在学校对农科类研究生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农科类研究生的特点是以农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中也要侧重与农业之间的联系,要改善对待农科研究生的一种态度,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引导,更好地引导研究生自我寻找并发现适合的岗位与具有潜力的职位。从实际就业工作中看,研究生在就业政策的掌握、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的主动性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高学历所应具有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引导他们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成为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着力做好的工作。学校可通过帮助硕士研究生分析专业、社会需求、经济结构,提供给学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使之认清就业形势,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70页)

3.2 树立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就业理念

农科类研究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而农业产业的发展较集中的地区都在农村或者偏远城市,这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要改变当前农科研究生对农村或者基层就业的落后观念,要增强农科专业研究生对待基层农业就业的认识,改善农科专业研究生学习上的不足,要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实际农作物生长和农业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要鼓励相关农业产业和相关组织提高基层农业地区的高等人才就业薪酬,改善农科研究生就业的环境,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的重视,稳定安置农科类研究生,发挥农科类研究生的从业价值。

3.3 创新农科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设置

农科院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传统的分类法一直是8个一级学科,它们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在这些学科中还下设27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虽然分类明细可是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转型时期,略显一些不足,在长远发展中不具有培养潜力和价值。创新农科院小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是现阶段农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创新途径之一。创新农科院小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主要目标是针对现代化发展中的前沿性的专业进行定位、开展教学,这其中包括:绿色农业发展技术、新兴的生物技术、低碳能源、生态养殖技术、生物质能、核能、光电产业中与农学科目产生变化联系和具有相关性的学科,这些学科已经成为了研究我国新型经济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培养新型农科专业研究生会帮助国家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改善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4 加强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农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能力是改善农科研究生自身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偏远城市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的一个最优化的途径。通过加强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改善对落后偏远城市和农业基层地区的认识,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基层式教学体验,让研究生亲身体验农业企业发展与运营的发展方式和流程,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盲目”的缺点。而且还要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的辅导教学,在创业的辅导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化新农业领域发展的认识,了解到市场中的欠缺与不足,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商机,学校还要积极与本地区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联系,形成统一体,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创业的支持,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予相应的扶持。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2

    中农所是民国时期国家建设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具有悠久厚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自秦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沿着君权专制化的轨道向前运行,在此期间虽有君主大权旁落之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更进一步的集中。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和浸染,权力专制成了中国华夏政治文明的定势,无论是江山易主还是王朝更姓,均难以摆脱这一定势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为历史基因一直遗传下来,渗透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民主基础和科学传统的集权国家,科学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主发展,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很难支撑,而官办集中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则成为科学研究和政府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这正符合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传统结构模式,宜于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在上述背景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集权的色彩,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彼此依赖和同构互融的关系,这成为其摆脱不了的命运。中农所的建立,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创建了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研究中心,召集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农学家,提供了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组织保障。国家赋予中农所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的身份,其职责为研究和改进全国农业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使之成为我国农事试验研究之总枢纽。中农所正副所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其它人员由所长依据政府给定指标聘任并报请政府核准,人员工资由政府依据官俸标准拨付。中农所经费,筹建时报定年度经常费为52.8万元,开办费112.5万元,1933年6月核定经常费为每月5万元,开办费照筹报数额。1934年到1938年,中农所每年的经常费约在50-60万元左右,以后数额逐年增加,这些经费由中农所做出预算,经实业部核准后由政府财政支出。([2],pp.2-5)中农所因其国立机构性质,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威性。它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计划,指导督促或协助部属农业试验机关、各省立农业改进机关或其他公私立农业改良场所之技术工作,协调各省农业组织、研究机构促进良种推广和发展农业生产,划拨经费支持各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农所运用其精专化的知识权威,领导全国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国家的农业政策、改良方向及其目的,亦通过中农所等中央机构对地方农业改进机关的技术指导和指明用途的经费而得以实现。

    中农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需要的影响。抗战之前,作为一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一开始就承担着挽救当时农业危机、全面振兴中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个时期,中农所研究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农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作物良种培育到土壤肥料研究,从蚕桑及畜种之改良到病虫害及兽疫之防治,从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到新式农具研制,无不囊括,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基础应用性等特征,工作重点是研究重要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方面研究在战前已有重要进展。抗战时期,中农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随着中日战争的迫近而日益深化。鉴于华北及沿海诸省被日军占领,农业资源损失甚多,而后方各省农业远不及沿海。根据国家抗战要求,中农所工作重点是根据后方各省农业区城在非常时期之需要,拟订倡导各省农业改进计划并协助各省尽力实施,以提高粮棉产量供战时需要。中农所人员被直接被分配到后方各省,在川、黔、桂、滇、湘五省设立工作站,指导协助各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倡导各省战时农业。中农所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解决战时粮棉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结束后,中农所迁回南京,随政府接受日伪留下的农业科研机构,并增设系场,准备全面开展农业研究工作,多方位改进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后因内战硝烟起,中农所工作在开始之后便面临困顿局面,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中农所的生命也因此终结。中农所亦在国家之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自主性。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农所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干涉和尊重的,所内技术人员的聘定、研究方向的确立、工作任务的安排、内部事务的处理等等,均由中农所自主决定,中农所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这样,作为研究与行政合而为一的机构,中农所可以较少地受到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外部行政官僚的牵制和干涉以及官僚作风的侵蚀,在中农所,技术专家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中农所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力量的干预,往往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打破学术界所崇尚的自由,虽然干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国家政治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命运。特别处于科学民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科学研究上因为外力的干预而导致科学的灾难是更为常见的现象,中农所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尊重,这种制度的宽容在民国时期是稀少的,它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的贡献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实践基地;能力培养

农业信息化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科技领域、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业流通领域进行提升与改造的一种活动。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就成为了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我国将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到了新的高度。2000年教育部决定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开辟了农业信息化应用型硕士生培养的新领域。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适应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是摆在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1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1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农业信息人才的工作,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分析、存储各种农业信息,并加工成农业信息产品,为社会生产服务。作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仅有信息专业知识还不够,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很重要。掌握一定的农学、农机、农业管理、物流管理等知识,掌握通信、电子、电气、3S等诸多技术,并将知识与技术集成和深度融合,这种高度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今后更为突出。

1.2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能力

农业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农业信息化人才在学习期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还需要具有善于接受新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例如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就要求农业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

1.3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农业信息技术是应用学科,能够将各种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信息管理这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相比,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应重视学生实践意识的增强,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中,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实践基地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将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物质支持,综合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

2建立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促进教育与科技实践结合为出发点,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以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对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级研发与应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良好习惯。校企合作的实践内容实践导向性增强,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强化专业技能的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实践能力。例如,我院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参与棚室监控相关横向项目研究,理解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使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学生将这一应用运用在电子竞赛中,其中《基于云平台的棚室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获得华为杯电子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二等奖。

2.2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校企之间的产学研深入合作

高校与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企业具有的先进仪器设备,与高校现有仪器设备配套,能够改善研究生实践的硬件设施,节约科研成本,将学校的科研成果直接与生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企业的应用实践经验和高校理论知识融合,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我院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多次与实践基地合作,在智能浸种催芽、群体棚智能育秧、本田现代化管理、农田土壤墒情、基于气象的病虫害监测预报等研究领域开发共研项目。累计合作项目55项,建设成套装置32套、软件系统近18套,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真正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生产相结合,科技、促进产学研合作。

2.3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参与项目研究,在创新与实践方面获得的能力,正是企业引进人才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与其他未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相比,他们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可以获得接触社会的宝贵机会,从而端正求职心态,不断调整职业规划。我院研究生余川东同学多次在农垦七星农场实习实践,其实践能力得到了农场领导的认可,最终毕业后留在了农场工作,现已成农场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选定应具备的标准

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媒介,实践基地的选定应具备一定的标准。

3.1实践基地应该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实践基地具备的基础条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队伍,具有完备的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本设施和场所,在劳动、卫生、安全方面具有保障举措。更重要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方向。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能重点围绕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农业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技术等方向具有研究能力,能够进行源头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构建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2双方对研究生未来的培养应具有共同的合作目标

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双方具有共同的培养高素质研究生这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合作,才能根据合作建设的规划和协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我院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合作中,对研究生培养和学术交流有较深的合作。多次邀请中心专家来院就现代精准农业做学术交流,也多次选派任守华等优秀教师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访学。

3.3合作双方应具有互补的优势

在保证基地质量的前提下,应深入探讨合作双方优势互补问题,满足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产学研一体化的需求。实践基地应具有进一步拓展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科研技术合作等潜力。在选择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上,我院认真组织专家到各企业科研机构对企业规模、科研设施和工作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定共建实践基地的企业。例如在选择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设立实践基地方面,主要考虑机电一体化能深入互补合作。在选择黑龙江省胜利农场设立实践基地方面,主要考虑在水稻本田现代化管理研究方面能互补合作。在与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合作中,《寒地水稻生长智能化监控技术》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加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的举措

实践基地的运行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校企双方协商成立实践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合作双方派员组成,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校企双方的合作。

4.1条件建设与资源共享

在基地实践条件建设中,首先健全制度。主要包括基地双方的职责规定,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规定,基地的建设经费管理与保障规定,产学研合作管理规定,保密制度等。其次是硬件设施、生产环境建设。根据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添加或调整,建设一批能满足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所需的设备、场地、设施,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与维护,保证实践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基地具备完备的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生活服务等设施和装备,特别是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化装备,才能使得学生等到了良好的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训练。

4.2完善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达成校企合作双赢。以农业信息技术培养提升建设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严格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推进科研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践基地建设在完成研究生实践创新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该帮助基地企业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4.3加强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创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校与企业人员互聘制度,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专家任兼职指导教师,学生在创新实践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担任导师。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培养、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一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导师的理论研究,作为硕士阶段研究课题。在研究生实践基地配备第二导师,要求学生参与导师的横向项目,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中,形成生产、学习和研究一体化。建立联合指导监督机制,进行月汇报,年总结,适时监督考查联合指导的成果。

4.4健全经费筹措与投入

根据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合作双方共同编制和安排资金预算,并落实好预算来源,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实践基地作为独立的科研企业单位,日常运行由企业负责,负责人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担任。日常运行产生的费用由企业负责解决。学校应负责参加实践创新的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等,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学习实践必要的生活设施保障、津贴、项目资源等。

4.5确立共同合作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方向

高校应结合国家对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科学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互利共赢为宗旨,确立科研和培养方向,把提高研究生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推动产学研结合。经过几年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我院在与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基地校企共建中,逐步形成四个研究方向:土壤环境精确控制技术及理论、设施农业作物生理生态信息采集技术研究、设施农业环境信息传感测量技术研究、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合作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浸种催芽水箱控制器和种箱控制器”“、水稻育秧大棚环境监测”、等项目充分体现了农业信息化的特色,涉及到农业信息化各个领域和多种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农业信息化的实施技术。

5实践基地建设效果

几年来我院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8个,32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科研实践。3名研究生在研究生实践基地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撰写,5名研究生正在实践基地接受联合培养。完善研究生实践创新学习研究机制,将研究生基地内科研创新实践与科研方向及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学习、研究的综合培养。马志欣等同学完成的《基于Android应用平台开发的农业信息数据监测及控制的智能农业移动中继》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薛龄继轩等同学的《基于云平台的棚室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获得华为杯电子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二等奖。徐千惠同学获批省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基于CAN总线的田间作业机车工况数据监测系统》。

6结论

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可以共享社会资源,是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学校实现资源集约化和合理化配置,有助于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从而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燕.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农业网络信息,2010(9):122-124.

[2]苏建福,于宝.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1NO.22.

[3]郑文轩,杨瑛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47):176-177.

[4]姚继明,魏赛男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纺织专业硕士的培养水平[J].纺织教育,2015,2(1):105-106.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4

>>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ERP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构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地方高校应用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地方高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研究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精英化应用型护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于转变医学影像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几点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常成,张海萍,费群燕,等.农学专业“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258-259.

[5]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6] 刘向东,马启彬,宋瑞凤.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283-285.

[7]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A/OL].(2004-02-06)[2016-08-08]..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5

中农所是民国时期国家建设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具有悠久厚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自秦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沿着君权专制化的轨道向前运行,在此期间虽有君主大权旁落之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更进一步的集中。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和浸染,权力专制成了中国华夏政治文明的定势,无论是江山易主还是王朝更姓,均难以摆脱这一定势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为历史基因一直遗传下来,渗透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民主基础和科学传统的集权国家,科学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主发展,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很难支撑,而官办集中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则成为科学研究和政府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这正符合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传统结构模式,宜于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在上述背景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集权的色彩,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彼此依赖和同构互融的关系,这成为其摆脱不了的命运。中农所的建立,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创建了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研究中心,召集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农学家,提供了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组织保障。国家赋予中农所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的身份,其职责为研究和改进全国农业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使之成为我国农事试验研究之总枢纽。中农所正副所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其它人员由所长依据政府给定指标聘任并报请政府核准,人员工资由政府依据官俸标准拨付。中农所经费,筹建时报定年度经常费为52.8万元,开办费112.5万元,1933年6月核定经常费为每月5万元,开办费照筹报数额。1934年到1938年,中农所每年的经常费约在50-60万元左右,以后数额逐年增加,这些经费由中农所做出预算,经实业部核准后由政府财政支出。([2],pp.2-5)中农所因其国立机构性质,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威性。它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计划,指导督促或协助部属农业试验机关、各省立农业改进机关或其他公私立农业改良场所之技术工作,协调各省农业组织、研究机构促进良种推广和发展农业生产,划拨经费支持各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农所运用其精专化的知识权威,领导全国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国家的农业政策、改良方向及其目的,亦通过中农所等中央机构对地方农业改进机关的技术指导和指明用途的经费而得以实现。

中农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需要的影响。抗战之前,作为一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一开始就承担着挽救当时农业危机、全面振兴中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个时期,中农所研究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农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作物良种培育到土壤肥料研究,从蚕桑及畜种之改良到病虫害及兽疫之防治,从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到新式农具研制,无不囊括,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基础应用性等特征,工作重点是研究重要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方面研究在战前已有重要进展。抗战时期,中农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随着中日战争的迫近而日益深化。鉴于华北及沿海诸省被日军占领,农业资源损失甚多,而后方各省农业远不及沿海。根据国家抗战要求,中农所工作重点是根据后方各省农业区城在非常时期之需要,拟订倡导各省农业改进计划并协助各省尽力实施,以提高粮棉产量供战时需要。中农所人员被直接被分配到后方各省,在川、黔、桂、滇、湘五省设立工作站,指导协助各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倡导各省战时农业。中农所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解决战时粮棉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结束后,中农所迁回南京,随政府接受日伪留下的农业科研机构,并增设系场,准备全面开展农业研究工作,多方位改进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后因内战硝烟起,中农所工作在开始之后便面临困顿局面,随着政府迁往台湾,中农所的生命也因此终结。中农所亦在国家之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自主性。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农所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干涉和尊重的,所内技术人员的聘定、研究方向的确立、工作任务的安排、内部事务的处理等等,均由中农所自主决定,中农所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这样,作为研究与行政合而为一的机构,中农所可以较少地受到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外部行政官僚的牵制和干涉以及官僚作风的侵蚀,在中农所,技术专家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中农所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力量的干预,往往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打破学术界所崇尚的自由,虽然干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国家政治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命运。特别处于科学民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科学研究上因为外力的干预而导致科学的灾难是更为常见的现象,中农所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尊重,这种制度的宽容在民国时期是稀少的,它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的贡献

作为全国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农业技术改进主管机构,中农所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协助筹设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和农事实验场,促进农业科学传播和进步,在它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直接推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农所造就了一批中国的早期农学家群。由于其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性质,该所聚集了当时许多一流的农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农所原有技术人员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华东农科所,专家阵营之强,列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之首,当时农学界都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四分之一的第一流高级农业专家,都集中在华东农科所。[5]可以说,中农所是一大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学风严谨的优秀科研人员的基地。该所人员分布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所还十分注重农业人才的训练与培养,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农业研究会、讨论会、讲习会、训练班等,对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吸收新成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大都成为中国农业研究各领域技术骨干。作为一个部级农业科研中心,中农所促进了中国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年代,随着西方科学的勃兴以及西学渐进,中国农业研究受西方影响,应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农业研究,实验农学逐渐取代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成为农业研究的新趋势。中农所成立后,实验农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宏扬。中农所应用实验方法对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园艺蚕桑、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方面进行研究,成为实验农学的领军者,为我国农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最高的农业科研机关,中农所肩负着推动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兼顾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便能使国内的农业科技水平在整体上有较高的提升。中农所促进了国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该所联合各育种单位在全国举办各种大规模试验。在战前联合各试验场进行稻麦棉等育种试验,战争时期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陕西、河南等省分设工作站,与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合作,举办各种育种试验,选育出一大批作物良种。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与中农所的组织领导是分不开的。该所同时也与国内大学的农学院和农业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农业试验。如与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及中国蚕桑研究所都有不同的合作。它还同全国各地、各级农业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协助指导地方农业机构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例如四川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改进所、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农事试验场、广西推广繁殖站等单位都得到中农所的密切参与及指导。

中农所在各农业科研单位中起着纽带和指导作用,全国的农业研究机构,以中农所为龙头,构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为中国农业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科学交流方面,中农所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农所倡行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交流,其影响甚为深远。1934年,中农所与中华棉产改进会自1月22日起共同举行棉业讨论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各省棉业科技的交流;1934年,中农所召开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会议。这次会议加深了全国各农业研究机构、各省农业机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事业,可以视作中国作物改良研究迈向新阶段的起点;1936年3月20日至28日,中农所召开第一届全国治虫讲习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全国治虫技术的交流。([2],pp.22-25)同时,中农所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发表在各类农业学术刊物上,其中很多是当时农业研究某具体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农所还延聘国外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进行农业考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中农所聘请外籍农业专家来所任职,邀请接待世界著名的农学家来华讲课、考察。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在1931-1934年间应邀担任该所总技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生物统计学家韦适(J.Wishart)应邀担任该所咨议,韦适在华期间,除指导田间实验技术除外,还主讲生物统计学。英籍农村工业专家戴乐仁(Mr.J.B.Taylor)在1934-1935年间应邀担任该所农村工业系顾问,兼任系主任。英籍土壤肥料专家利查逊于1937-1943年间应邀担任该所顾问。美国农业工程专家戴维生(J.B.Davidson)、马考莱(H.F.McColly)于1946年受聘为该所顾问,戴维生且兼任农具系主任技师。英国毛织专家巴克巴克(Prof.A.F.Barker)教授于1935年4月15、16两天,应邀来中农所讲授制手工制呢与机械制呢的比较,及纺织业研究改良的经过。中农所还陪同接待美作物育种专家海斯(H.K.Hayes)、美国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罗德民(W.C.Loudermilk)、美国农部马铃薯专家戴兹创、农业专家兼政治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A.Wallace)、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农所的麻作及甘蔗专家薛礼文(PierreSylvain)等人来华考察。中农所沈宗瀚、张乃风、贾伟良等人参加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同美方人员共同调查中国农业状况。([2],pp.17-19)中农所技术人员也多次到国外考察,参加学术会议。1937年2月,技正戴弘赴日,考察各种重要化肥设施及一般肥料问题;1939年8月,副所长沈宗瀚,代表我国参加第七届国际遗传学会议,撰《中国小麦区域之研究及其与育种之关系》论文摘要寄该会,并被推举为该会副会长之一;1943年5月,沈宗瀚副所长,稻作系主任赵连芳,作为我国代表赴美参加战后世界粮食会议,会后分别考察美国小麦、水稻试验工作;1943年10月,技正马保之参加农业科学访印团,赴印考察印度农业;1944年,技正张乃凤赴美考察美国的土壤肥料事业;1947、1948年,柯象寅两次参加世界稻米会议。([2],pp.20-21)中农所还有数量众多的出版物,如刊物《农报》、《农情报告》,各类研究报告、杂刊、年报、从书等,它们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农情报告及农业统计数据,对促进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是科学体制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中农所对全国农业机构建设也有重要贡献。中农所成立后,受命主管全国农业推广,指导协助各省、县设立相应的农业试验推广机构,在这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国的传统农业,逐步出现了现代化转型的气象。战时,中农所西迁,为了发展后方农业生产,中农所受经济部令,以人力经费支持后方各省,协助各省农业研究机关调整。在此期间,中农所协助筹设了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协助参与了广西省农业机构建设、湖南省农业改进所建设,帮助后方各省建立起一批示范性省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这些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完善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研究体制,为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农学专业的研究方向范文6

一、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为了使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国务院将高等农业学校交由农业部领导,刘瑞龙作为当时主管农业的副部长,他的“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农业教育的职业性,具有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瑞龙在高等农业学校转移领导关系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同生产指导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速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我国培养农业干部的工作主要在于农业院校,而农业干部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刘瑞龙又进一步指出:“今后从高等农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首先分配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等基层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劳动观念”。在这里,刘瑞龙对于农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培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农业人才,这充分凸显了农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彰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2.专业设置、教师配备遵循“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刘瑞龙的农业教育思想中,始终贯彻专业设置必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对院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43个单位(包括林学院)调整为30多个院校,将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23种137个专业。”经过调整后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体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照顾了农业的地区性,专业设置更好的体现了服务地区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

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刘瑞龙特别注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可以适当吸收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的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利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员兼任教师,以此充实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对于当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和很好地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育模式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模式上,刘瑞龙通过加强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此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刘瑞龙多次强调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要服务农业生产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学习了生产技术,反而不从事生产,害怕劳动,只愿搞科学研究、考博士、当专家,不愿到农村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不去做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假如科学不为我国生产发展贡献力量,试问人民要科学做什么?”这也就是说,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来服务的。在教育方式上,刘瑞龙十分关注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他指出:“要使学生不仅有基本科学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不仅要读好书本,做好室内试验,而且要深入田间,通过生产实习,把课堂讲授、实验研究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从目的和方式上确立了“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农业职业教育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农业教育模式。

二、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何使这种互动向互利双赢的方向转换,其中,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职业教育性与现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确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和区域化,在遵循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下,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制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单一地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把整个农业教育放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全局中去把握,在发挥农业教育服务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突出区域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展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基地则是各类农业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面向农村,以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为目的,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2.从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设置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求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求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应该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有益经验,他认为,“为生产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但必须注意到农业生产是一个整体……只能在一门专业中当状元,而对其他方面缺乏必要的常识,要想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困难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设置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些专业设置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学生学完某门课程体系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长远角度来看,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家政服务以及小型农场管理等相关专业,从而使专业设置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3.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刘瑞龙指出:“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为此,在农业院校的工作中,他提出,“必须贯彻教育、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刘瑞龙早年对农业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有所思考并付诸实践。

今天,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我们更应该要求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以学建产、以研兴产、以产促学的产学研模式。首先,建立自己校内的农业生产基地,将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做后讲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注重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加大对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从生产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出发点,将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使学校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以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而提高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