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文化交流范例6篇

贸易与文化交流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1

当前的世界在文化、经济、政治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有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国际间的竞争力而做出许多的努力。其中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这两者是增强国家经济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对国际贸易于文华认同的发展研究中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这两者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结合的重要性是什么,其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本文接下来将要叙述的内容。

文化与贸易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对于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时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两者的结合使得两者都得到快速的发展。文化认同能够有效的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间贸易发展,国H贸易又能进一步的加强文化认同的渠道。推进国际间的文化认同发展。文化认同下的国际贸易产品就一般贸易产品在属性上出现差异。促进商品的价格与销量。蕴藏于商品中的文化内容随着商品的流通得以在国际间传播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进一步的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国际贸易在开展过程中遵循有着强约束力的正是制度以及随着国际贸易的突进渐渐一些有一定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强约束力的正是制度时早先退正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诸如一些宗教、历史、价值观。心里特征等等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的进程发展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发展。而一国的特色文化就属于这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所以将文化认同融入国际贸易中是正当且有效的。另一角度来分析。文化的船舶需要借助种种的途径。而想要使得文化被认同就要讲文化的本质思想与其中吸引入之处展示。这两者都需要一个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的途径的出现。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手段。在范围与受众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将国际贸易融合到文化认同中能够对文化的传播创造更多的途径,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以一种能够被接受的形式去了解异国特色文化。最终促进文化在国际间的认同。所以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相结合对于两者的发展以及给国家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间融合存在的问题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在将融合着国家特色文化的商品进行贸易流通时,贸易流通成为文化流通的途径。但文化产品本身的用途不再与满足实际物质需要而在于进行信息的传播,提供娱乐。文化认同所要进行的传播是要使得当地受众接受并认同这一文化。在国际间的文化认同主义者眼中,文化产品有着特殊的意义时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但姜文华产品进行自由贸易间的流通。淡化了文化产品在确定民族身份,加强民族认同中的所要扮演的关键角色。但在自由贸易者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文化产品的流通与贸易中流通的产品的属性一致都是对科技、技术、劳动力的利用。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文化产品的流通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只有这推动作用。这是当前不同观念者就两者融合所进行的论争,这一论争阻碍了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结合。

世界观差异导致文化与贸易主体间的结合问题。国际贸易作为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接触着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的世界观不同对于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编存在一定的差异。世界观是人对于自然、社会等形成的系统的科学的丰富认知体系,其影响着对于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同地区人们世界观不同。不当的文化融合使得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不符合当地人对于相关产品文化的认同。进而对贸易与文化本身造成双重的打击。身份不同和世界观的不同使得两类群体在进行经济交流时,彼此间对于经济环节的追求不同,场次以往两者就某一项活动产生矛盾进而严重影响两者在接下来的交流互动。这种文化与贸易的结合所产生的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会对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巨大的阻碍,影响两者在未来的发展。

经济贸易管理模式的差异化管理为两者的发展带来问题。同样的经济贸易管理模式也会对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影响。文化认同融合下的国际贸易模式必定会做出针对性贸易策略改变,但在经济贸易管理上的差异化管理使得实际的经济贸易策略未能符合实际产品贸易活动。造成国际贸易活动的失败或者枯滞。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会出现一种新形式的国际贸易,这种新形势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自身所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吗。新形式下的贸易在整体的管理中以及策略手段中与传统方式都会形成一定的差异,不及时的做出调整就无法有效的实现相关环节的进一步展开与发展。而在现有的中国式的管理机制中,受到传统观念的思想,企业在开展这种新形势的贸易时往往不能及时的做出变通使得初期的探索往往以失败的结果告终。不仅如此。在其他国家间进行文化性质的国际贸易还需要深入的考虑当地文化影响因素,针对各地区对文化的接受手段方式的不同来判断文化性质的国际贸易该如何进行开展。然而这一环节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并不存在于是很大程度上新形式的男毛衣开展会忽视这一重要的问题进而使得在贸易实际开展时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严重的阻碍贸易的正常展开。

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途径

当前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传播与中的冲突所造成。所以为了保证文化认同能够更好的恶意国际贸易进行融合就必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实现多元文化的参与与认同。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寻找适合地区发展的多元文化的融合途径。运用不同的文化视角来解决国际贸易中对于文化产品的啊魔衣问题。牢牢把握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内涵在结合当今世界发展中对于外来文化的审视与运营模式来对融合文化后贸易的进行形态进行调整。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要针对民族文化形成归属感这样才能在日常贸易交流中加强合作间的文化宣传与认同。

理性的对待文化间的冲突。国际上对于文化认同与自由贸易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方法,在开展国际贸易时持有不同观念的人就会对相关贸易的开展提出各种阻碍,也会由贸易产生文化间的冲突。所以加强对文化冲突的理性处理。共同应走啊一种文化认同的氛围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认同。合理的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加强不同民族间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推动身份互换的文化交流机制使得双方就在国际贸易中融合文化产生共识。

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融合手段。估计贸易主要是进行商品间的流通。而文化认同则需要提供有效的文化缠脖交流的途径。所以通过对贸易商品附加一定的文化属性来完成两者间融合。或者在国家贸易中增加文化产品的贸易。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在未来随着经济开展方式的增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将有着更多的形式,诸如。借助影视文化来推动现实产品的销售宣传,借助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来促进世界对于文化的认同等等。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之间的交流变的更为密切。利用互联网同样能够对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带来帮助。互联网是开展新型贸易的有效载体。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需要对各方面的信息做出一种提前的收集整理老判断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终的开展策略。互联网还能够更加实时的对各种信息做出调整。当存在突发性的问题时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收集各种数据并提出各种针对性的策略。借助互联网,还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了解不同世界不同地区间人民对于文化的潜在需求。保证文化得以有效稳定的开展进行。

完善企业在国际贸易c文化认同的结合下的经营管理模式。上文提及。中国企业受到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对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灵活性的调整存在不足。企业整体不适应新形式下的国际贸易。无法把握住贸易开展的重点。在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的贸易开展策略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对于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合过于单一古板,不适应不同地区对于产品的特异性需求也不利于文化在当地去得到有效的传播最终得到当地的认同。所以一定要加强国有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与文化认同的结合这种新型贸易时,一定要进行内部的调整,改变部分原有的管理模式。完善国际贸易进行策略,加强在贸易中的创新与思考。在贸易前期利用多元化的手段确定文化的融合形式,针对不同地区开展特异化的文化策略来保证地区的国际贸易能够符合本地区的文化特异性需求。另外,加强整体环节的管理,对于突发性的各种状况做出合理的响应机制来保证贸易的正常进行。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风险 文化差异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文化作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习俗习惯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以一种“共同理念”的形式影响人们的交易行为和消费偏好,促进或制约着国际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因此,国际贸易与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影响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然而,综观现有的主流贸易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的依据时,本质上都是从劳动、资源、产品、技术等纯经济要素来加以说明,几乎没有涉及文化禀赋问题,更没有将文化作为一种根本性因素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日益互为一体,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越发凸显。离开了文化,我们就很难说明许多贸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不能去把握贸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因此,深入探讨国际贸易的文化根源,揭示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文化依据,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国际贸易文化依据的分析,也为国际贸易中具体文化问题的考察,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文化风险的根源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风险”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损失的可能。也就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哪些商品会得到当地国的抵制。为此,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出口交易中的商品和商品贸易中的目标市场。

如果文化差异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将会沿着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风险、这一路径产生文化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贸易公司运作的低效率,对贸易双方产生破坏性影响。文化风险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并表现在三个层级上。首先,国家的主导文化对国际商务影响最大,不但影响商业交易的语言,还影响交易的性质与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经常表现为:价值观差异、种族优越感与种族歧视、对文化符号系统理解差异、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以及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其次,文化风险还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间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影响组织的各个方面,指导日常的商业交往。包括经理如何选拔与提升雇员、如何领导和激励下属、如何构造组织、如何选择和制定战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商人谈判等。再次,公司内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他们身上都有本国文化的印记,组织中个体文化差异也会带来文化风险。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诺斯指出: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那里, 制度至多是经济增长的既定前提, 而不是原因。”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作为经济增长既定前提的制度包括两种: 一是正式制度, 即政治政策、经济规则、契约等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二就是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 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 包括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统称为“文化”。在制度对贸易体制的作用中, 正式制度当然占据主要地位, 但是非正式制度也是贸易活动赖以进行的影响因素, 它通过对人的行为选择和激励的作用, 以及对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文化因素就是作为这么一项非正式制度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一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是人们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这种评价或判断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 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如人们对生命存在意义上的看法中, 认为平和安顺为好的人追求安静、保守的生活方式, 对新潮事物和产品不感兴趣;而认为轰轰烈烈才不枉人生的人则追求有刺激的生活方式和时尚产品。前者看重归属感, 后者追逐成就或权力。由此推断, 以前者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 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 人们对外来产品和服务不甚欣赏, 所以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而后者与之完全相反。

(二)伦理道德

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 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 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 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 人们的道德观念及其对人的约束力都不同。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例来说, 中国人倡导的“忠”、“义”、“孝”、“忍”、“稳”等观念, 在社会正常运行中对人们的行为有极大的规范作用, 形成了东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约束特征, 这与西方建立在契约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文明有很大差别。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发展史的文明, 所以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规范作用特别大,人们以为守法就是道德, 即使一些很有人情味的东西, 都以法律来规范, 形成了法律约束的特征。顺应道德观念, 利用道德约束展开贸易活动, 对于外来者非常难, 因为对不同地域道德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是极其艰难而漫长的。所以, 各国不同的道德观念对国际贸易无疑又是一个阻力。中国很多企业回避反倾销诉讼, 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 而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在东方国家的滞销则是由道德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三、降低国际贸易中文化风险的措施

面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使世界各国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 享受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 靠一种文化完全地压制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消除文化因素对贸易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 形成一种协调配合、相互尊重和补充、杂交而成的多元文化综合体, 使文化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消失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局面, 以下一些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一)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

为了消除文化差异, 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 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 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 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 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 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览盛况空前, 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通过这些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 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二)贸易策略与当地文化交融

国际贸易活动中最直接的主题就是企业, 当一个企业有志于开拓一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市场展开贸易活动时, 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贸易策略的制定。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策略的时候, 应该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 使文化渗透其中, 这是第一个步骤。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 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 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 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 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 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只有把他们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

  (三)文化交融的培训与培养

为了与文化因素对贸易活动日益明显的的影响保持同步, 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 培养出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关键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 应当进行这样一些方面的培训: ( 1) 文化理解的培训。即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 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 并与本国的相应方面作比较, 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 2) 文化应用的培训。让被培训者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态度, 清楚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针对他们的价值观应该采用的奖励方式, 并对当地的奖惩制度做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 3) 实地文化考察的培训。派遣培训人员到他们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国家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 使他们在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中理解他们的文化, 把握他们的动机。( 4) 相互交流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 并经常组织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经贸人员进行交流, 互谈感受, 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尽管一些习俗禁忌可能会阻碍外来商品的进口,但只要规避得当,同样会创造贸易需求,比如,绝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蓝色和杏红色的家用器具,南欧人偏爱红色容器,而荷兰人则喜欢白色等,我公司面对这些风俗习惯偏好,制订了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目标计划,结果其产品2008年在海外销量增加19%。文化差异对服务贸易的需求影响更是如此。当前,服务业已占世界贸易额的20%-30%,据估计它将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这意味着国际贸易中将越来越以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尽管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但其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更能影响服务贸易的需求。对于文化附加值很高的文化商品和知识商品而言,由于人们对异国民族文化的好奇和对高科技文明的追求,无疑是创造贸易需求的文化根源。对于一般的服务商品而言,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固有的感觉方式及其所有属性的重要程度在不同文化间存在差异,但文化差异优势能从根本上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及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文化因素仍是产生贸易需求的原因,例如,由于买方必须建立对卖方所售产品质量的信任,因而,服务的无形性使海外的服务贸易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一个公司品牌文化及良好的声誉却能改观国外贸易现状。

总之,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过程。这一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启示:文化具有单纯的经济战略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如何发挥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比较优势,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一方面,企业和外贸经营者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价值,努力提高和优化贸易商品的文化品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通力合作,确立正确的文化战略,以文化力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任净.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流通经济,2004

[3]刘锐.文化视野中的国际贸易.理论界,2005

[4]冯双鹏.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影响力.理论界,2005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3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Internet(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国际贸易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网络贸易(Trade on Internet)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网络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国际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最终指出将来的国际贸易形态将是国际网络贸易形态。

关键词:网络贸易 传统国际贸易

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互联网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软件设计、音像书刊、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其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即实现“在线交易,离线供货”。网络贸易是将互联网应用到传统国际贸易中,这使传统贸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网络贸易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网络贸易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挑战,同时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剧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商务场所和运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厂商对产品的营销、谈判、订货、销售、分发、支付等贸易流程的商务活动往往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而网络贸易则把这些国际贸易的商务活动集中在网上来进行,即进行以网上营销、网上谈判、网上订货、网上销售、网上分发、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网上国际贸易商务,这样也就使得传统国际贸易运行发生了实物运行与网络商务运行相结合的国际网络贸易的新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贸易的效率。有人预测,未来30年内,30%的消费支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进行。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贸易形式数字化,信息以电子化的方式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网上贸易市场。网络贸易迅速快捷、费用低、信息量大,甚至可以使人们看到实物照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国际互联网,企业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买卖双方可以在网上展开询价、谈判等商务活动,实现网上售货或订货,与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业务文件的技术,可大大提高商贸文件的传输速度,降低文件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国际贸易的主体和客体发生变化

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可以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成为网络人的买者和卖者其搜寻信息和获得信息及根据信息进行决策的流程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贸易的买者和卖者可以跨越中间商直接结合。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中间商在网络世界中也必须寻找自己在新的网络市场中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国际贸易主体随着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而产生,这就是专门提供国际贸易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及交换的网络公司的出现。这种网络虚拟公司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卖者和买者可以从信息上操纵、联合更多的国际贸易的卖者和买者,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使国际贸易中的买者和卖者对其产生一定的信息依赖。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客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客体从传统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产品的商品贸易与旅游、工程等服务贸易的贸易构成,生长出新的网络信息贸易,其中重要的构成就是电子数据交换。很显然,随着国际贸易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发生一定的新变化。

(三)网络贸易削弱了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及消费者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从简单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向全球化的转化,网络国际贸易更倾向于为全球范围的贸易选择,使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活动由固定场所转移到了没有固定场所的、开放的国际互联网上。传统的贸易体制下,商品的跨国流通一般通过有固定场所的国际性贸易公司来完成,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跨国贸易可以不通过贸易公司,而是通过联接世界的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只要贸易公司就近与Internet建立连接,就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与该网上的任何经济体建立贸易联系,进行贸易洽谈和交易。

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全球化趋势。现实世界以地理确定边界,而且网络本身没有边界,网络社会是开放的,没有地域的限制,是一个全球性系统,具有资源共享性。因为国际商务的主要媒体――国际互联网从本质上讲就是全球性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你只要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享用国际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资源。尽管大家联接国际互联网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企业拥有不间断的计算机联接系统,而另外一些企业或个人则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公共电话网拨号入网的临时联接方式,还有的通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或卫生网络系统接入国际互联网,但是无论哪种联接方式,都可以实现相同的联接效果,即进入全球市场。

因此,网络贸易的市场范围与传统市场是不同的。传统市场由于受到国界的限制,国际性的产品或商务的商业交换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因此,从一国的角度出发,传统市场按地域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界限分明。工商企业的发展一般是从国内市场做起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再开拓国际市场,因此,从传统的经营概念出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经营活动的跨国界扩展。而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贸易使企业从一开始就面对全球市场。

(四)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互联网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这种经营战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五)国际贸易制度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推动占全球电讯服务收入95%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电讯服务市场准入的谈判,达成了《基础电讯协议》。并与世界贸易组织中的4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这些签字方的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的92.5%。1997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互联网免税区的建议,而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届部长会议决定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这个决定很可能还继续下去,这意味着互联网可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基础电讯协议》、《信息技术协议》、《金融服务自由协议》及世界贸易组织批准的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等都是促进国际网络贸易发展的制度安排,而这些有利于发展网络贸易的制度安排将减少贸易的“成本”。这样也就使得国际网络贸易比传统贸易得以有更多的贸易创造和贸易增长。相对于旧的、传统的国际贸易制度,这是国际贸易制度的创新,必将促进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

网络贸易引起信息贸易的飞速增长

传统的贸易以实物贸易为主,而网络贸易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则更多地表现在无形财产的许可与转让,如计算机程序、游戏、书、音乐、各种图象以及各种可数字化的信息。与传统贸易相比,这类交易虽然也具有销售的特征,但销售的对象却发生了变化。

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预计到今年,全球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会超10000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信息时代的国际贸易迈向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国际贸易的机会也因此而得以增加。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传统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产品要与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保持高度一致不同的是,网络贸易中的服务贸易,服务与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分离,在网络上,光纤通道可以在网上像运输产品一样运送金融、广告、会计、设计、法律咨询、技术咨询、数据处理、文化、教育、医疗等信息化的服务产品,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国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国际信息贸易指的是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关的一切跨国贸易形式和活动。因此,国际贸易将由商品贸易(消费品、生产资料贸易)、劳务贸易、(运输、旅游、工程承包)和信息贸易(技术、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贸易)三分天下,而国际信息贸易的发展正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软件化及国际贸易总量得以不断扩大的动因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文化信息设备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贸易和相应的软件贸易构成国际信息贸易的主体内容,它们是国际信息贸易的物质形式,也是世界信息经济的基础。

信息内容本身成为可贸易的商品。在信息网络的交互式环境下,宣传品(广告)、电影、电视、录像、书籍、杂志、报纸等产品的贸易,都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的传输达成交易、网络贸易将向贸易的信息流动的无形形式转化。信息内容的交易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无形信息流和有载体的信息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拓宽了国际贸易商品概念范畴。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包括国际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贸易(如工程咨询、法律、财务服务贸易)、国际经贸信息服务、国际专家服务(如国际教育、医疗专家服务贸易)等,都可通过信息网络的“运送服务”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足不出户”即可为全球各地的人们同时提供服务。

结论

综上所述,网上市场将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同时也说明在网络贸易出现的今天,国际贸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不仅从贸易场所,主客体及运行发生变化,而且由网络所带来的信息贸易的比重也飞速增长。此外,随着国际网络制度创新速度的加快,国际贸易以网络贸易形态进行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6-2007).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运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美]David kosiur著.陈曙辉等译.电子贸易.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杨坚争.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10)

作者简介: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4

论文关键词:网络贸易传统国际贸易

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互联网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软件设计、音像书刊、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其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即实现“在线交易,离线供货”。网络贸易是将互联网应用到传统国际贸易中,这使传统贸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网络贸易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网络贸易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挑战,同时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剧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商务场所和运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厂商对产品的营销、谈判、订货、销售、分发、支付等贸易流程的商务活动往往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行,而网络贸易则把这些国际贸易的商活动集中在网上来进行,即进行以网上营销、网上谈判、网上订货、网上销售、网分发、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网上国际贸易务,这样也就使得传统国际贸易运行发了实物运行与网络商务运行相结合的国际网络贸易的新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贸易的效率。有人预测,未来30年内,30%的消费支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进行。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贸易形式数字化,信息以电子化的方式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网上贸易市场。网络贸易迅速快捷、费用低、信息量大,甚至可以使人们看到实物照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国际互联网,企业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买卖双方可以在网上展开询价、谈判等商务活动,实现网上售货或订货,与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业务文件的技术,可大大提高商贸文件的传输速度,降低文件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国际贸易的主体和客体发生变化

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可以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成为网络人的买者和卖者其搜寻信息和获得信息及根据信息进行决策的流程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贸易的买者和卖者可以跨越中间商直接结合。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中间商在网络世界中也必须寻找自己在新的网络市场中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国际贸易主体随着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而产生,这就是专门提供国际贸易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及交换的网络公司的出现。这种网络虚拟公司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卖者和买者可以从信息上操纵、联合更多的国际贸易的卖者和买者,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使国际贸易中的买者和卖者对其产生定的信息依赖。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客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客体从传统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产品的商品贸易与旅游、工程等服务贸易的贸易构成,生长出新的网络信息贸易,其中重要的构成就是电子数据交换。很显然,随着国际贸易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发生一定的新变化。

(三)网络贸易削弱了商品和劳务提供音及消费者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从简单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向全球化的转化,网络国际贸易更倾向于为全球范围的贸易选择,使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活动由固定场所转移到了没有固定场所的、开放的国际互联网上。传统的贸易体制下,商品的跨国流通一般通过有固定场所的国际性贸易公司来完成,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跨国贸易可以不通过贸易公司,而是通过联接世界的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只要贸易公司就近与Internet建立连接,就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与该网上的任何经济体建立贸易联系,进行贸易洽谈和交易。

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全球化趋势。现实世界以地理确定边界,而且网络本身没有边界,网络社会是开放的,没有地域的限制,是一个全球性系统,具有资源共享性。因为国际商务的主要媒体——国际互联网从本质上讲就是全球性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你只要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享用国际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资源。尽管大家联接国际互联网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企业拥有不间断的计算机联接系统,而另外一些企业或个人则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公共电话网拨号入网的临时联接方式,还有的通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或卫生网络系统接入国际互联网,但是无论哪种联接方式,都可以实现相同的联接效果,即进入全球市场。

因此,网络贸易的市场范围与传统市场是不同的。传统市场由于受到国界的限制,国际性的产品或商务的商业交换活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因此,从一国的角度出发,传统市场按地域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界限分明。工商企业的发展一般是从国内市场做起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再开拓国际市场,因此,从传统的经营概念出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经营活动的跨国界扩展。而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贸易使企业从一开始就面对全球市场。

(四)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互联网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这种经营战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问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问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一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五)国际贸易制度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推动占全球电讯服务收入95%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电讯服务市场准入的谈判,达成了《基础电讯协议》。并与世界贸易组织中的4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这些签字方的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的92。5%。1997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互联网免税区的建议,而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届部长会议决定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这个决定很可能还继续下去,这意味着互联网可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基础电讯协议》、《信息技术协议》、《金融服务自由协议》及世界贸易组织批准的不对网络贸易征收关税等都是促进国际网络贸易发展的制度安排,而这些有利于发展网络贸易的制度安排将减少贸易的“成本”。这样也就使得国际网络贸易比传统贸易得以有更多的贸易创造和贸易增长。相对于旧的、传统的国际贸易制度,这是国际贸易制度的创新,必将促进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

二、网络贸易引起信息贸易的飞速增长

传统的贸易以实物贸易为主,而网络贸易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则更多地表现在无形财产的许可与转让,如计算机程序、游戏、书、音乐、各种图象以及各种可数字化的信息。与传统贸易相比,这类交易虽然也具有销售的特征,但销售的对象却发生了变化。

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预计到今年,全球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会超10000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信息时代的国际贸易迈向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国际贸易的机会也因此而得以增加。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传统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产品要与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保持高度一致不同的是,网络贸易中的服务贸易,服务与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分离,在网络上,光纤通道可以在网上像运输产品一样运送金融、广告、会计、设计、法律咨询、技术咨询、数据处理、文化、教育、医疗等信息化的服务产品,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国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国际信息贸易指的是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关的一切跨国贸易形式和活动。因此,国际贸易将由商品贸易(消费品、生产资料贸易)、劳务贸易、(运输、旅游、工程承包)和信息贸易(技术、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贸易)三分天下,而国际信息贸易的发展正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软件化及国际贸易总量得以不断扩大的动因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文化信息设备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贸易和相应的软件贸易构成国际信息贸易的主体内容,它们是国际信息贸易的物质形式,也是世界信息经济的基础。

信息内容本身成为可贸易的商品。在信息网络的交互式环境下,宣传品(广告)、电影、电视、录像、书籍、杂志、报纸等产品的贸易,都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的传输达成交易、网络贸易将向贸易的信息流动的无形形式转化:信息内容的交易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无形信息流和有载体的信息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拓宽了国际贸易商品概念范畴。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包括国际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贸易(如工程咨询、法律、财务服务贸易国际经贸信息服务、国际专家服务(如国际教育、医疗专家服务贸易)等,都可通过信息网络的“运送服务”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足不出户”即可为全球各地的人们同时提供服务。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5

1中阿经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阿拉伯地区国家处于连接中欧的经济枢纽,且中阿都属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所以中阿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阿全面经济战略合作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内陆经济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的正确领导及高度关注下,在我国宁夏先后举办了多届中阿经贸论坛,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开放的一种重要步伐。在中阿经贸论坛中,先后落实并促进了中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了经贸、金融、能源、文化、科技、出版、人才、广播电视、旅游、农业、教育、清真产业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中阿首届博览会在银川举办,进一步拉近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博览会期间共签约达成合作项目30多个,总签约金额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中阿双边贸易也在稳步增长,2013年1月至10月,中阿贸易总额达到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双边贸易都得到优化。在非金融领域,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投资领域从原来仅有的资源开发、石化工业、纺织服装向机械制造、汽车组装等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文化经贸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经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中东的政治动荡也对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近年在阿投资承包的工程领域在过去两年中不断连续下落。但对于两个互补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局势的动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发展,中阿经贸关系发展全面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的发展日益与整个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中阿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相互依赖,在文化领域的相互融通,在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资源合作、贸易往来、文化教育交流等各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有利发展条件大于不利因素,贸易合作发展前景良好。

2中阿在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性

中阿贸易合作的发展离不开非金融经济的合作,文化贸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国与国之间发展经贸合作就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语言、礼仪及信仰等,阿拉伯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有效地沟通交流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跟阿拉伯语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语言区别非常大,除了中国的汉语言难学之外,阿语也是其中之一。阿语即阿拉伯民族语言,有27个亚非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把阿语做为官方语言,主要通行于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使用人数超过2亿多,且分布广泛,有着不同地区的方言,而“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回教经典《古兰经》为准。所以在文化经贸合作中,有效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阿经贸双边往来离不开历史悠久的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与财富,随着中阿经贸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提升,中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活动必将密不可分,人员往来也必将频繁,文化交流也会日趋活跃,这也是经济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最早可以从丝绸之路开始探究,它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使两个地区的文明需要进一步融合有了充分的依据,发展中阿经贸合作也需要源远流长的文化做基础和铺垫,因此,文化交融会为中阿经贸注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3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意义

3.1增进互信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文化经贸往来是两国及两地区相互了解和学习交流的窗口,通过文化经贸往来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秩序及国际传媒机构等传播载体,对中阿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文理念价值观等存在的差异,本着务实、有效、全面、客观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交流,文化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方面的论坛主题和内容,把中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中阿经贸合作以来,文化经贸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阿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商界人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接触,政府层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建立了多层次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使得中阿在经济领域投资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所以,文化经贸深化可以增进商界、政界多方面的互信,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使得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

3.2增强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阿经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友好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合作领域也不断加深,中高层交流频繁,但文化贸易在民间基础相对非常薄弱,市场发展潜力有待加强。因此,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的发展,就需要增加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是中阿文明发展和经贸关系深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

3.3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发展方式

中阿同属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开展双边贸易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大部分能源靠进口完成,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纺织业等主要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所以中阿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廉价劳动力出口等方面,给阿拉伯地区国家造成低价低质量的不好印象,这样也影响了中阿贸易的发展深化。所以中阿商品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调整优化,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发展,并实现贸易的多样化,因此文化经贸深化就是重要的选择,也是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深化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才是中阿经贸发展的百年大计。

3.4提升中阿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贸易与文化交流范文6

关键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专业;国际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90-03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蒙英华主持的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资助的成果(B11065)

作者简介:蒙英华(1977-),男,广西苍梧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导言

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无疑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尽管上海地区每年有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多数毕业生仅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2007届至2009届)。据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报道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已达到了610所,相比2006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新增419所高校,新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增长比率高达高达219%,而在现行培养机制下,中国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视野,不能熟知国际惯例准则,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而针对上海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各高校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社会实际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脱节,构成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瓶颈。

一、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设计的理解,我们对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

(一)国贸专业的师资情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几所大学的生师比都偏高。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相关规定,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不应超过18∶1,所以,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都存在着教师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其次,我们发现,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而言,教授所占比率都普遍低于其他几所学校,教师结构还不够优化,但是这也是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国贸(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对比

下页表2列出了几所高校国贸(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各个学校的毕业学分差别比较大,最低150学分,最高171学分,中间的跨度达到了20个学分。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十分类似,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上的比例近似为9∶3∶9∶1。专业选必修课以及公共必修课占所有的近75%,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还不足13%。相比较之下,厦门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的比例近似为16∶13∶17∶1,专业选修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26.25%。另外,复旦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比其他高校高出了近10%,因此可以看出,复旦大学是非常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的。在专业选修课上,上海财经大学则采用了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的策略,其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必修课居多,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略低。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培养上采用宽口径培养的方式,其学生大学前两年所学内容都完全相同,而在大二结束以后才进行专业分流。

同时,我们对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设计进行对比后发现,在课程上设计了很多针对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外经贸文献选读、外贸英语口语与书信写作等),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的知识面与理论基础,但对于实务类课程的安排仍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国贸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并且外教教授课程所占比例很大,所以在国际性视野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要求的具有一定的切合度。另外,上述高校都特别注重对英语技能的训练。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逐步建设,外资企业的数量与国际跨国公司中心数量将急剧增加,而学生的外语能力越好,越能极快适应外企工作环境。

(三)国贸专业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对比

对上述国内几所985高校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进行简要对比后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实习占学分比率分别为5.85%、4%、1.88%。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对其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对于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每年交流人数比率为5.93%,① 而其他大学的比率也大都在5%② 左右。因此,在高校中,特别是对于上海地区的一流的高校而言,学生出国交流的比率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交流项目有限,资源较为稀缺,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就更少了。所以学校应多方面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

上海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完善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在某些资源的匮乏上具有共性,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把相关资源都整合起来,降低重复建设。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境内或境外);其次,可以通过将各高校有特色的国贸专业课程进行跨校课程选修,或进行研究资料、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建立跨校的研究队伍与兴趣小组,举行校际间的国际贸易沙盘大赛,共享企业关于国际贸易与商务类的招聘信息,高校实践基地共享让学生进行选择等方式,形成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资源整合。

上海国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启动则为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可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可以为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与联系相关场所和基地,并且能够专门针对各高校的资源与特色进行统筹 。在这种整合下,高校间以及高校和贸易中心间通过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种具有公共使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校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利于高校与贸易中心的优势互补和做大做强。例如,可由政策牵头建立网上国际化培养平台,而有相关招聘意向或有培训实习意向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展示,同时该平台也可建立学生资源数据库,把有相关实践意向的学生加入到数据库,提供给企业进行筛选;通过该平台,也能够将最新的国际交流信息、贸易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生与企业。

三、上海市国贸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方向调整

1.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首先,有些公共课程的内容资料更新十分迅速,因此将文献、期刊引入,作为公共教材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学习法,增添案例学习这一环节。

2.原有课程的结构调整。第一,在通识类课程中,学校应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目标进行课程的分类,对每个分类阶段进行一定的选课学分限制,并且予以学生明确的分类提示,让学生能够广泛的学习理科类以及社科类的知识。第二,实验性课程不足。经济学类的专业往往缺乏系统的实验以及实践类的课程。第三,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第四,在原先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上,应进一步细化分区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文化课程。

3.新型课程的选择与设立。第一,增设国际惯例、法律类课程。在国贸专业的课程培养中选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与国贸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法律课程。第二,在原先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基础上,设立实践与可操作型的商务沟通课程。利用上海国贸中心的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师讲课,让学生模拟谈判过程。第三,设立实习前心理课程、跨国公司文化、行为准则等课程以利于在进入实习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结语

为解决上海高校所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相脱节,应:一是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国贸专业所属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特别对于上海地区二本院校而言,应尽快提升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二是课程设计上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在以原有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实务(实验)类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课程设置上更加与国际化接轨;注重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文理科通识教育;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设置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人才需求相关的新课程。三是在海外交流上应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交流模式(访问学习项目,交流学习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及更多的海外交流项目。四是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进行上海高校国际贸易资源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2] 侯俊平,张春河.教育国际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3]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