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文化传播范例6篇

网络与文化传播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1

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困境

徽州文化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与保护已呈现许多积极的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徽州文化在网络的传播与保护存在诸多问题。

1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的多元化主体与扶持政策缺位

在网络上传播徽州文化的主体多种多样,其中以安徽省文化厅网站、安徽先锋网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网站对徽州文化进行专栏介绍。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内容最为丰富的是徽州文化专门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共黄山市委党校信息管理中心、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徽州文化网,专栏有徽学研究、徽风徽俗、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戏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菜美食、文化旅游、徽州论坛,网站共有文章:825篇,总访问量:1515768次,文章点击数:1968929(2012年10月30日统计)。而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在网络上刊登《徽州文化研究》,大量的徽州文化研究论文。许多门户网站也加入徽文化传播的活动之中,例如中安在线就开辟专栏“徽学研究”介绍徽州文化。网络上更多关于徽州文化的信息是来自与原徽州地区有关的旅游网站,比如一家公益性质的民间旅游网站醉美婺源旅游网就了徽州文化系列谈等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信息,涉及徽州女祠堂、徽商、徽州戏曲文化、徽派盆景、徽州族谱等。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同样展示了徽州文化绚丽多彩的诸多元素。网络上同样不乏热爱徽州文化的个人,他们通过博客、微博、空间记载他们对徽州文化的见解、传播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影像资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常规状态的保护,徽州文化的展示、传习等基础设施在合肥、黄山、江西婺源等地广泛建设。由于认识不到网络传播对于传承、弘扬徽州文化的重要作用,徽州文化网络传播没有得到与其他形式徽州文化保护、传播同等的重视。有的徽州文化研究单位积极性很高,但在落实资金、网络传播的技术储备等方面无能为力。目前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没有建立起符合网络时代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政策,专门从事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工作缺乏统一协调领导机制,现有涉及徽州文化的网站也因为缺乏专门网络技术、网络策划等工作人员,网络传播技术和宣传策划无法满足拓展徽州文化网络影响力的要求。

2徽州文化丰富内涵与有限网络承载信息的矛盾

徽州文化是发轫于南宋,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的进程而形成的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体系,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并全息式涵盖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与文化内容,是后中国封建社会典型标本,被誉为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州文化的内容涉及原徽州府的一府六县,以徽州人文地理、徽派学术思想、徽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为主体,涵盖了徽派建筑、宗法伦理、商贸习俗、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戏曲、画派、武术、篆刻、木雕等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艺术等各种文化元素。在网络上,徽州文化中各种文化元素展示的深度和频次大不相同,从信息的种类看,有百度百科为代表的对徽州文化进行释义和基本内涵的介绍;有关于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等专业性的研究文章;有旅游推介性质的古牌坊、古民居的推广;也有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讨论。从网络传播的信息的形式上看,有文字记载,有图片记载,也偶有关于徽文化的音视频资料。网络上了大量围绕徽州文化开展的各类活动信息,比如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报道,以体验徽州文化而开展的旅游观光活动的报道,亦有倾情于徽州文化的网友撰写的各类体验、研究心得。网络传播的徽州文化初步具备了展示作为一种汉民族传统的徽州文化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广泛性等基本特点,体现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初步实现了在网络时代对徽州文化进行的传播和保护,拓宽徽州文化领域的范围和深度[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使各种文化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西方文化、日韩文化、流行文化对徽州文化等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网民对徽州文化感兴趣的群体越来越小,对徽州文化深入了解的人更少。从一项调查表明,浏览相关网页和关键词检索的网民年龄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十五到三十年龄段的青少年对徽州文化相关信息往往不感兴趣。徽州文化专门网站和网站中开设的徽州文化的栏目访问量较低,主动发帖的网民较少,大多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徽州文化的网络传播呈现出小众化和弱关注度特点。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一般网站容易忽略对其深厚历史底蕴的探究,无法展示徽州文化深层次内涵。全球化趋势使地域特色明显的徽州文化的原生存环境遭受冲击,原生态的村落被都市气息沾染,传统文化的记忆渐趋淡化,徽州文化中各技艺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徽州文化面临的衰微和凋零。比如:徽州武术曾经有着广泛的普及和影响,但现在“勇悍尚武”的民俗传统也被现代体育思想、都市健身理念冲击。被誉为“戏祖”、“戏娘”的目连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现在同样面临传承的困境。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主体纷杂,有些网站传播的思路不清,各自为政,网站资源总量较低,内容的更新较慢,展示的形式单一,许多网站在展示徽州文化时仅仅局限在新安理学、新安建筑、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少数领域,对其他文化元素介绍匮乏,比如保存了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屯溪方言,是安徽省内最复杂难懂的土语之一,在网络上极少介绍。以徽州文化作为卖点的商业性网站数量虽多,但内容肤浅,甚至存在部分错误,对徽州文化歪曲和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原徽州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旅行社、景点、度假村等主体也参与了徽州文化的宣传报道,这本应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的存在,传播相关信息时就故意扭曲徽州文化的内涵,肆意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介绍非徽州文化属性的民俗和产品,使得网民形成对徽州文化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徽州文化也简称徽文化,网络上有些信息就混淆了徽州文化与安徽文化的概念,甚至出现了黄梅戏属于徽州文化的错误。而喜好徽州文化的个人通过博客提供的信息大多局限于某一领域。资源总量匮乏的网站、专栏无法承担起弘扬徽州文化的重任。

3网络传播策划和文化展示技术不足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资金等诸多影响,在网络传播徽州文化时,缺乏良好的网络传播推广策划,加上文化展示技术的不足,无法形成生动和具有吸引力的传播效果。很少有人进行徽州文化网络传播整体推广策划、网络受众分析、传播定位分析、传播工具的整合利用、热点制造这一系列现代网络传播方式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无法形成持久的关注度,网民很难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号称文献之邦的徽州,鱼鳞册、司法宗谱、儒家经典、契约文书、信札案卷、劝善书、佛道经卷等达千万件,其中鱼鳞册、宗谱、家乘等徽州典藏居全国之首。大量有文献价值的卷册对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戏曲等徽州文化元素研究与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而在网络上仅仅能看到部分卷册和内容的外观照片,没有建立有实用价值的资料库。又如徽州木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丰富厚重的徽州文化,徽州木雕与石雕、砖雕等其他艺术形式一起构成了巧夺天工的徽州三雕。在网络展示时,大多采取静态展示的方式,徽州木雕作品的艺术情趣常常未被展现出来,木雕作品中的教化功能及其蕴含的理学思想更难以有效传播[5]。对于徽州文化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是一种“活态文化”。一般网络上介绍传承人及其技能或作品,但是由于缺乏对传统技艺技术细节的展示和交流,使得传承人无法通过网络与同行和网民互动,导致传统技艺趋于保守,创新不足,同时影响着徽州文化传承的质量和速度[6]。

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构想

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根据网络传播特点结合徽州文化内涵,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开辟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新领域。

1出台的相关政策,推进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

尽管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徽州文化的网络传播单靠市场的自发作用难以实现广泛的传播与保护,制约了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导致大量的徽州文化元素无法通过网络广泛宣传,向目连戏这样极具徽州特色的技艺已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徽州文化中许多传承技艺是不具有再生性的,所以展示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把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为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提供支持与保障。建议安徽、江西两省以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工作的领导,从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和保护经费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网络传播徽州文化事业予以资助,从而为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主体一般来说有政府,企业,研究单位,社团组织,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综合各种因素看,政府主导,社会其他成员参与的机制是实现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最佳选择。在职责明晰,分工合作的原则下,政府牵头,文化、电信、工商等部门具体落实、社会其他成员积极响应,集中各方人力、财力、物力与智力资源,按照分类统筹,区别保护,分步实施原则,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

2徽州文化网络传播资源的管理

实现有效的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必须整合徽州文化的各种资源。对于徽州文化中的传统的手工艺、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仪式等丰富的内容,利用徽州文化专门研究单位掌握的资源,通过普遍采集、认定、记录、建档,为确保资料的全面和真实,对原有的文献资料加以甄别和补充,必要时进行田野实地调查,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对徽州文化个元素的深度挖掘、整理、归档和研究,弄清楚徽州文化遗产中各种元素的源流和传承。确立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范围和重点传播与保护项目是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核心与切入点。建立以文字、图片、音视频为载体的多媒体资料库,对已命名的各级徽州文化元素名录档案,以数字化编目的形式进行永久性存储。使徽州文化得到真实、全面和系统的记录,尤其是对于濒临失传的文化元素加以抢救性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技艺的宣传与保护。及时记录并网络上载传承人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资助传承人开展网络授徒传艺与展示、网络教学与交流等活动,通过建立徽州文化的音视频资料,展现给人们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领略民间民族的技艺、绝活,唤起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7]。

3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策划

参与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人员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与传统的非遗研究与保护人员要求不同,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网络传播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网络公关与宣传的经验,能够监测网民动态、策划事件和制造网络热点,策划各类网络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相关文化活动,吸引网民关注徽州文化的研究动态和相关信息。另外,须具备扎实的徽州文化研究功底,在组建一支专职队伍的基础上,联合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专家以及徽州文化各元素的技艺传承者作为网络传播兼职队伍,充分发挥网络世界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在网络上定期不定期与网民进行研讨和交流。要注意搞好徽州文化网络普及教育,支持绩溪论坛一类民间自发性网络徽州文化研究和交流。徽州文化网络传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务必能有效吸引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关注。网络传播徽州传统文化坚持全面传承与创新并举,为徽州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增强文化吸引力,在徽州文化传统技艺、曲目、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展示形式,增加网民参与度。做好徽州文化传播的网络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网站的对接,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挖掘的文化资源尽快传播出去,不断更新网站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传承道路。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2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生态;伦理;策略

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必须直面的一个研究课题。同样,网络信息资源中也存在着信息生态问题,也就是说,网络是人与信息的生态系统,也需要我们努力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试就网络文化传播生态环境的危机与策略问题作些探讨。

一、网络文化传播之生态危害表现

道德伦理失范。杜拉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由于网络技术的超乎寻常的高速发展,现实的道德规范很难适应这种高速的新环境,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的冲突。道德的冲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生态道德失范问题:黄毒泛滥、版权侵犯、病毒传播、黑客骚扰等。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网络上充斥着信息垃圾,妨碍了人类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遨游在互联网世界里,就会或多或少遭遇到垃圾邮件、病毒侵蚀、过时信息等的“轰炸”。

自由主义泛滥。网络突破了传播学上人际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而代之以多元联动。在网络中,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行事,可以较少地受到别人的压制和束拘,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王国”。由此,一些禁不住诱惑的人就开始堕入“情网”,并不由自主地越陷越深。

人际关系冷漠。由于网络文化的同律化、标准化、程序化,使人的思维简单化和直观化,致使人们的知识匮乏、审美能力下降。Www.133229.cOM而人际传播关系也不断疏远,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入网者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于是,出现了漠不关心现实生活的情状,这样,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油然而生,进而导致人际间的亲情、友情等道德关系的破裂与沦丧。

侵犯隐私与网络犯罪。人们的一举一动会在网络上留下符号烙印,也很容易被追踪,因此让一些不法分子很轻易地获得“网民”的隐私。那些不法的数据采集商利用各种电子手段收集“网民”有关个人的点滴情况,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同时出售给违法公司。网络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对网络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是最为严重的破坏网络生态环境的行为。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时有发生。心理失衡也有人称其为“信息综合症”,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有的因失去信息而感到精神上的匮乏,继而产生信息孤独感;有的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成为“信息恐惧症”。

文化霸权危机。“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80%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信息富裕与信息匮乏的最高比例达100:1。信息大量集中于富国的结果,使得信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另一种形式的贫困威胁——信息贫困。”发达国家经由网络向目标国受众不断地传播文化信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于人。

二、网络文化传播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

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也与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关。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自主性、虚拟性等主要特征。它抛开了人类的肉体,抛却了限制与拘束,只留下人类自由精神的遐想与畅达。

网络生态空间观念的误区。许多人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只是把网络看成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媒体”,远未把网络放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此崇高的程度,至少,在如今,还没有谁把网络看作是人类真正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即使有人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也不会像破坏自然环境那样遭到同样程度的谴责。由于对网络生存空间的淡漠和对网络虚拟性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有些人对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环境问题的曲解。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然而,人们把这种虚拟性常常看成是一种虚幻性,结果导致了理解上的偏误。这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理论相比,其自觉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信息崇拜,是指过分夸大信息的价值甚至将其神化。罗斯扎克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对信息的崇拜极其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滥用、误用,造成网络信息污染,导致信息膨胀乃至信息高速公路的堵塞,从而极大地破坏网络生态环境。

传统德育教学的滞后。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网络单方面的原因,也与我们传统德育本身存在的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具备比较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素质水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会大大减少出现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黑客哲学的泛化。“黑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视的黑客伦理或黑客哲学。他们怀疑权威,又具有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由于“黑客”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于是他们成为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对象。黑客哲学要旨是崇尚信息自由共享,反对信息垄断,蔑视权威。这些观念的极端化使黑客在网络中“耀武扬威”。

语言文化霸权的威胁。互联网络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不懂英语几乎寸步难行。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的:“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

这对于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在网上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机会被剥夺了。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强国必然会依据其网络上信息流的绝对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

三、网络文化传播的生态伦理观策略

1.确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生态观念。“‘生态’本是指自然界的万物依自然本来的规定而和谐地处在合理的生命循环之中,是自然界和谐性的一种表述。由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学界近年将‘生态’嫁接到由人的存在而衍生的‘伦理’、‘文化’、‘哲学’,乃至‘宗教’等文化的概念上,从而形成了“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等观察领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当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网络与网络运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环境系统。

网络生态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点,但它不仅是强调技术因素的网络系统,而是与网络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运行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强调各因子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整体性。所以,在网络系统上,只要某些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整个系统的生存风险,即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用生态观念去看待网络运行环境,保护网络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竭力创建以及维护好网络生态运行环境,使网络运行沿着人们设想的轨迹运动,树立人与网络生态运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生态观念,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2.树立系统的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生态讲究的是整体性与全局性的观念,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反映的是人与网络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在这种整体的系统中,“网民”利益与网络利益互相依存,互为作用,具有内在的互动性与紧密的联系性。整体性、互惠性和长远性是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利益的保护与支持,实际上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网民”对网络利益的损害也即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网络生态伦理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网民”的网上行为,以便保护网络的顺利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言之,网络生态伦理观念就是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网络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网络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网民”应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公德修养和规则意识,使“网民”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按照安全制度规范操作与处理信息。作为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良好的并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又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拓展“网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受众应该加强自律。网络主体要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约束。自律的关键方法是遵循“我为网络、网络为我”、“从我做起”等意识的培养,通过反省,检查克服自己陋习,并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道德自律境界。同时应建构网络监督机制,加以综合治理。

5.持续提高网络技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约束是防止外来信息入侵的较好方法。目前,过滤软件、分级系统、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的主要手段。如今,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反“黑客”技术等等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由于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更显迫切。

6.建立行业协会组织。2004年9月,新浪、搜狐、网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成立了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旨在为积极响应2004中国互联网大会“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和“坚决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号召。结成同盟后,三大门户网站将共同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用户倾力打造“满意的产品质量、放心的资费标准、贴心的客户服务”,并通过此举以及在产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无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成熟的发展。这对中国网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7.确定网络生态原则。“网络社会”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应该制定一些立网原则,“根据我们的初步探讨和总结,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成为网络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除外,还应加上平等原则、透明原则、生态原则、伦理原则等。网络受众,必须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3

【关键词】网络社区; 人际传播 ;文化认同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达到2.57亿,社交网站整体用户覆盖率为61.7%;57.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站,另外有 20%以上的用户每周都会访问 2 次以上。网络社交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早期的网络社交主要完成通讯交流的简单功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基本靠现实人际关系的转移,搭建的是“强关系”社会网。而随着网络社交功能趋于完善,人们的人际交往不必局限于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也不再局限于相识的熟人圈或“强关系”网,而是通过互联网互相连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弱关系”人际网络。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Stanley Milgram 在1967 年曾提出六度分隔理论,与“弱关系”人际网可谓异曲同工。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只需六个人,你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联系。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在当代,个体通过网络社交产生的人际网会不断放大,无数个体的“弱关系”网络最后会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

网络社区正是这种大型“弱关系”社会化网络的体现。不同于BBS、QQ群、聊天室等传统聚合方式和微博等新兴聚合方式,网络社区是“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1]网络社区“共同体”的特点包含了文化认同的成分。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联盟―非联盟―重新联盟的观点,来描述媒介变化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在联盟时代,人们由于媒介工具的限制,必须面对面交流。但随着媒介的发展,人们看似不再需要彼此联结。水泥森林里人们住在各自的“小盒子”,来来往往却不认识左邻右舍,这成为非联盟时代都市人的常态。而网络社区的出现使人们得以重新建立联盟,只不过此时的联盟不再局限于地域或血缘,而是基于个体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等。这显示出人们需求和渴望回归本真人际交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本质上仍是传统的人际传播。

另一方面,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又具备了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个人与个人的交流不再止于私人层面,而是公开的、可扩散的,更多人可以于此重新展开对话,弥补了传统人际传播传播范围狭窄、内容局限的不足,因而这种传播又是传统人际传播的延伸。

二、网络社区中的关系构成及传播模式

网络社区由许多个体构成,在社区这个巨大的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点。人们在社区中分享和交换信息,并通过可靠的点联结彼此。这些点是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来源。通过在网络社区中收集信息和分享传播,社区用户也完成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的交流过程。

豆瓣网以读书、电影、音乐、日记等为特色,提供记录、推荐、分享、交友等功能,是一个以UGC(用户生成内容)和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虚拟社区,并以多样的文化认同构建获得了一大批黏性很高的用户。这个网络社区中的群体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组织规范和运作过程。豆瓣网的人际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一)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用户个体

网络社区里的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一方面,用户主动传播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又从他人处获得新信息。信息的传播者并不仅仅是生产内容的创造型用户,没有进行内容生产的用户通过收藏、推荐、分享、评论等方式也在传播信息。

(二)信息交换与整合――用户群体

1、固定群体――友邻

豆瓣网不像其他社交网站如校内网(主要基于同学关系)、开心网(主要基于同事关系)、微博等将现实社交关系移植到网络中,而是基于趣缘关系搭建的关系网。豆瓣网里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彼此陌生,然而当存在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时,便会相互关注。例如豆瓣用户只要有超过8本书或者电影的清单,网站便会通过“豆瓣猜”推荐和用户偏好相似的人群,可以了解对方最近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觉得契合的用户会互加友邻。添加友邻后,对方的信息都会动态呈现,既可以公开评论,也可以用豆邮这种私人信件的方式交流。随着交流的加深和增多,个体之间具有了高度的互动,来往比较密切,交流更为充分。此时人际关系转向固定,成为一种“强关系”。转为强关系的用户甚至会以线下见面交流的方式来加固关系,进一步深化这种联系。

2、随机群体――线上活动

网络社区中存在这类群体,他们彼此不是友邻,不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只是缘于对某一事物的共同关注而产生“偶遇”。例如对同一部电影比较感兴趣的用户,在该电影的评论区和论坛区交流观影感受,或者共同参与某一线上活动。然而这种交流是短暂的,没有延伸的,因而交流的用户没有转变成固定的人际关系,只是一种“萍水相逢”的状态。此时的随机群体属于“弱关系”,个体间关系较为疏远。但根据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的强势”的观点,建立“弱关系”的个体之间因彼此高度的非同质性,传播的观点和信息往往是未知的、新r的,可能更有价值。

3、共同话题――小组

网络社区的用户出于共同的话题或兴趣爱好,而组成小组,形成一个范围较大的交流场域。单个个体之间并不一定有频繁的交流,多数用户在小组的讨论中发言。不同于随机群体的是,小组的交流是可以延伸的。例如豆瓣小组里围绕一个话题或爱好的讨论是层出不穷的,不断有成员发言或发起新的讨论,使加入小组的用户产生关注并参与。但与固定群体不同的是,小组的成员是流动的,成员在不断的增加、减少或更替。整个小组的交际并没有达到“强关系”那种稳定的程度。用户有进入和退出的自由,而且可以同时加入多个小组。相似或熟悉的小组还会形成友情小组,成员间也可以互动。

4、功能组合――同城

与线上活动、小组将人际交往止于网上不同,同城提供的是让网络交往回归现实的平台。同城是同一城市的豆瓣用户的聚集,同城中的是所在城市的音乐会、戏剧、聚会、讲座、影展等各类线下活动的信息,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在网上报名、预订和交流信息,然后在线下参与,甚至也可以自主活动信息,组织一场线下同城活动。同城的信息传播因为地理位置因素而传播范围有限,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三)意见领袖――活跃用户

网络社区的搭建可以说与意见领袖有重要的关系。尽管网络社区的组织方式是去中心化的,并不像微博这类社交网站推崇明星大V和垂直行业的V用户,而是推崇高质量的内容。然而,用户之间仍然存在“影响流”。在信息的、回复、评论、分享过程中,影响力总是倾向于从信息位较高的用户流到信息位较低的用户那里,从而产生了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2]活跃用户就是这些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他们相比其他用户更乐于生产内容,例如生产原创书评、影评、日记和图片,热衷讨论和制造话题,组织线下活动。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而产生影响的基础是其共同的兴趣爱好。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并非垂直抵达,而是水平流向其他用户。

(四)信息中泻桶压厝恕―后台管理者

尽管豆瓣是一个用户自主生产内容、自主推荐和分享的网络社区,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社区是无序的,没有“中心”的。豆瓣没有各类名人或者高产量用户的某个“中心”,而是以高质量内容为中心。发挥所有用户在社区中的作用,将用户高票推荐的内容以动态更新的方式呈现在首页。所有高票推荐的内容仅靠单个用户是难以挖掘的,对这类信息的筛选主要靠后台管理者来完成。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台管理者发挥的是信息中枢和把关人的作用。

三、网络社区中的自我呈现和文化认同

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称电脑是现代人的“第二个自我”。她认为网络交际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人的自主选择。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自由地呈现自我,输出价值、观点和情感;自由地选择合乎自己兴趣的内容和朋友,并积极接受他人的影响。网络社区可以说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和选择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在豆瓣中,用户自我呈现的重要方式是兴趣爱好,而这也是其构建文化认同的基础。

豆瓣用户都有一个集中呈现自我的个人主页,包括日记、相册、音乐、书籍、电影、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多个栏目,还有一栏个人简介包含自己的头像、居住地、自我介绍和联系方式。可以说个人主页是对个体用户全面而完整的自我呈现。

对于创造型用户,他们的自我呈现方式主要是生产内容:写日记,写书评、影评,传相片,建豆列(收藏的书籍、电影或物品清单),展示参与的线上或线下活动。创造型用户主动创造内容,提供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感悟,以内容展示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这类用户自我呈现的程度较高,容易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从而得到满足感。他们不在乎思考、组织和撰写内容所耗费的成本,倾向于在平台上获得话语权,建构社区文化。这类用户往往是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

收集型用户与重视表达系统的创造型用户不同,他们的自我呈现方式侧重在记录:给书籍、电影打分,标注想看或在看的书和电影,对其他用户创造的内容标记“推荐”、“有用”、“喜欢”等等。这些记录同样汇集在个人主页上,从侧面展现着用户的品味、爱好、文化等。收集型用户乐于浏览和收集信息,豆瓣降低参与门槛的推荐、标签系统都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使他们能以简单的方式参与社区的构建。如果说创造型用户的意义是提供砖瓦的话,收集型用户的作用则是用水泥将砖瓦黏合。他们每个人的“推荐”、“有用”、评分等将影响整个网络社区的关注点。

豆瓣用户并不存在明显的创造型和收集型的区分,每个个体都在生产和传播信息中建立社区文化,在友邻、小组、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各类关系中彼此连结,扩展关系网。同时,豆瓣网去中心化、用户生成内容、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特点,也为多样的文化建构提供了社会化的环境。无论用户的趣味和爱好多么迥异、独特,都可以在网络社区中找到趣味相投的小众人群,从而“形成一个以小个人为中心的大平台,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各式各样的小众群体,并促进小众文化的传播”。[3]

结语

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是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与延伸。居住于水泥盒子、彼此分隔的人们在网络社区中与自己志趣相投的陌生人联系和聚集,得以“重新部落化”。网络社区公开、广泛、迅速的传播特点又使人们的交往超越了传统的人际传播,使之具有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人们在网络社区中的人际传播一方面促进自我呈现,另一方面催生着多样文化认同的建构,在人们的社会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注释: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1.

[2]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3]杨溢.互联网时代的小众价值[J].今传媒,2010(9).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4

关键词 网络数字游戏 游戏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Network Digital Game with the

Classic Cultur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XU Jinli

(School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Impact of network digital games on people becomes increasingly apparent, as a product of popular culture, both the property itself and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digital gam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e should adhere to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epidemic,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principles, the classical cultural heritage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 games, online digital games should select the game from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visual design elements, language composition, the game is set trigger settings and virtual identities five aspect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subtle spread of classical culture.

Key words network digital game; game; culture transmission

网络数字游戏因其炫丽的画面、华丽的技能、精彩的剧情及独特的虚拟体验使越来越多的玩家欲罢不能。无论是激烈的对战游戏、还是环环相扣的闯关游戏、亦或是自我实现的角色扮演游戏,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表明了“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①网络数字游戏大到背景选择、小到任务触发,都能发现文化的影子。正如庹祖海所说:“网络游戏不管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某种数字化的形式、在线的形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出现,载体及传播方式都只具一种技术的属性,改变不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本质”。②因此,网络数字游戏虽然是虚拟游戏,但却来自现实生活,来自人们对文化的期望。随着网络数字游戏参与者年轻化趋势的加强,发挥网络数字游戏的积极教育教化作用,促进人们更好地学习与传承优秀文化,则成为网络数字游戏制作与推广者应当注重的问题。

1 网络数字游戏的文化采用原则

网络数字游戏是指基于网络平台的“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设计开发,并以数字化设备为平台实施的各种游戏”。③网络数字游戏包括电脑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基于网络平台的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玩家,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在网络数字游戏中玩家自主的观察、尝试和把握知识的过程,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玩家这一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行为,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可能。同时,文化又是网络数字游戏发展的内生动力,离开文化,网络数字游戏则沦为纯娱乐性的事物,不具有发展的持久性。因此网络数字游戏在使用文化元素时应当注重文化选择的真实性、文化设计的流行性、文化体验的娱乐性等三原则。

1.1 游戏文化选择的真实性

对于游戏正如荷兰现代文学史学家胡伊青加所言:“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④网络数字游戏中的文化主要包含整个游戏的世界观、价值观、故事背景、游戏氛围等,其主要目的是让玩家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感悟文化,进而主动接受文化。如对战游戏《真三国无双》,其模仿《dota》的对战模式,把西式英雄改编成三国英雄,对英雄的选择也按照三国时期英雄原形,并对其按照英雄性格进行武技创作。在游戏的设计中,无论是原创游戏还是改编游戏,其主要是对文化的选择。而在文化选择过程中,应当遵循着文化真实性的原则,整体文化背景应按照历史原型,不能掺杂过多的游戏设计者的个人兴趣,例如不能把三国文化放入封神时期,不能把热兵器放到冷兵器时期。当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游戏选择多为武侠文化、游仙文化。对真实的历史文化也多选择社会比较动乱的年代,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半封建半殖民时期。为了让玩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优秀文化,对文化的选择应当真实,并且通过游戏来感悟文化,做到培养玩家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按照尊重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用优秀的文化来武装游戏,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和对青少年的思想腐蚀。

1.2 游戏文化设计的流行性

以网络内容产品和个人虚拟身份为生存方式的网络数字游戏,其设计的首要目的即是流行,是让更多的玩家参与游戏当中,体验超真实的游戏感受。网络数字游戏需要结合玩家的需求设计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遵循文化整体背景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对文化的具体要素进行变形、创新。设计出符合当代玩家心理的应用要素。其具体可以从场景设计、人物造型、副本安排、音效音响选择等角度进行。让游更加生动和形象,更能吸引玩家的注意。如腾讯推出的对战类游戏《英雄联盟》,在绚丽的技能,华美的服饰满足了青少年的视觉诉求,而简单化的操作降低了游戏的门槛,超的战争节奏又使玩家从中获得一种满足,其流行程度不言而喻。

1.3 游戏文化体验的娱乐性

亚里斯多德认为“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⑤以直接获得为目的。在网络数字游戏文化的创新中,应当注重游戏的本质特征,应当把传统文化内含于游戏之中,把娱乐性外露出来。同时增加受众的直接体验,让玩家真正融合到游戏之中,形成游戏中的互动,使个体“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得到了最彻底的体现和很好的融合。从生理到心理为玩家的娱乐、放松(更多的是放纵)提供了绝对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安全的需求。

2 网络数字游戏文化的传播介质

在具体的文化实施过程中,应当本着潜移默化的原则,让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并且传承文化。网络数字游戏文化的传播要素主要包含游戏背景设置、游戏视觉要素、语言文字构成、游戏触发RPG、身份设置等。可以说游戏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成为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具体而言,主要有:

2.1 游戏文化背景

网络数字游戏的背景或者说是故事主线是每一款游戏的基础。对已有传奇、文化作品和历史节点的改编成为网络数字游戏背景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演绎和阅读方式展现在玩家面前,让玩家在做任务、打装备、做活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例如《梦幻西游》以《西游记》为背景蓝图展开,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来普度众生的故事为主线,让玩家参与西游当中,感受与妖魔斗争的乐趣,其中剧情的安排都与《西游记》的角色关系相一致,让玩家在娱乐的同时熟悉经典小说的经典片段。

2.2 游戏视觉要素

游戏视觉要素设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游戏被玩家的认可程度。精彩的游戏画面不仅可以吸引玩家,更能让玩家以此为荣。而游戏视觉要素的设计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式的建筑风格可以体会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游戏服饰的设计则能发现历史时代的文化的影子。水墨画、粉彩画为背景的写实,则突出了我国“平远”“深远”“中庸”的文化精髓。例如《封神榜》中游戏中三种职业中道士和异人两种职业属于游仙类,那飘逸的服饰及身边环绕的彩霞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中游仙的形象。仙气萦绕的瑶池、玉虚宫等道教游仙文化中的名地,在游戏中也做了恢弘的展现,三昧真火、雷风甲、摧身咒、补心咒、破甲咒、疾风咒等道术,也忠实地尊重了原著,让玩家在体验畅意恩仇的同时,接受并传承着经典仙侠文化。

2.3 游戏语言与文字构成

传承经典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是语言和文字,这也是每位玩家都必须研究并且能够耐心学习的要素,游戏中的场景介绍、副本介绍、武器装备性能及合成技巧、任务说明等都需要详细的文字进行说明,而这些介绍则可以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在一个局部场景中对其主要历史事件的必要说明,则能够让玩家记忆更为明确。武器装备的介绍更可以让玩家了解武器装备的来历及其所蕴含的意义等。但当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网络数字游戏的有声语言和文字还处于单声道阶段,并没有完全做到字幕与配音很好地统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戏的发展。

2.4 游戏触发机制

游戏的触发机制是游戏得以推进的必要条件,而游戏的触发机制可以是完成一个小任务、一个规定的RPG、一个小小的道具等,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某种意义。因此在这些因素中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进来,可以使玩家更好地了解所融入文化的意义,并且为了更好地进行游戏,也能促使玩家进行扩展阅读,进一步完善知识系统。例如在游戏中的可以设置“御玺”为触发因素,只有玩家找到御玺并且回答问题后,则可进行下一个环节。再或者,可以把“生肖头”设置成触发机制,在集齐12生肖铜头的过程中,介绍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让玩家更好地且主动地获取这段历史知识等。

2.5 游戏身份设置

游戏身份是玩家得以进行游戏的前提,也是玩家实现虚拟自我的载体。在不同的游戏中设置有不同的角色类型,但这些类型都应当与文化故事背景相统一。例如《剑侠情缘II》在游戏中设置了与北宋时期有关的江湖门派,主要有武当、唐门、峨眉、丐帮、少林等五大门派,每一种门派都有两三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这些门派和角色都有符合仙侠文化的武功心法,这对了解北宋时期的仙侠文化有着有益作用。在游戏中,玩家对角色选择一方面按照自己的乐趣,另一方面则是按照自己对既定角色的了解程序,把游戏自我的实现与游戏的主线背景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游戏故事。因此身份是玩家进入游戏并且深入游戏的必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虚拟实体。

3 总结

自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进入网络数字游戏以来,网络数字游戏广受争论,把其比喻成“网络”的论断也越来越多。但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其存在与发展也有其必然性,网络数字游戏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品,也是一种文化用品,一种承载文化的介质。其承载文化、教化玩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数字游戏对玩家的影响是持久性的,我国优秀的文化也可利用游戏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承。把网络数字游戏与经典文化传播相结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行不懈的探索。

注释

① Hugo Rahner:Man at play[M].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1972:65.

② 庹祖海.关于网络游戏文化责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04-05(006).

③ 数字游戏[EB/OL].http:///view/348101.htm.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5

【关键词】网络传播;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威胁,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起了挑战,保护民俗文化并传承是当务之急。湖北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如何利用网络推动其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现状

湖北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现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①

(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传统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报纸在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地发行的报纸,主要有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此外广播对于当地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起着巨大作用,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恩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五峰人民广播电台、长阳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中,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最为显著。各县市州的电视局通过创办民俗文化节目或电视剧等传播民俗文化。恩施广电局依托民俗文化办的节目《幺妹带你耍》,融合了相亲、美食等民俗元素。而《长阳土家讲坛》电视节目也是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血誓》展现了婀娜旖旎的鄂西风光和独特质朴的土家风情。电影《妹娃要过河》呈现风光绮丽的清江山水、土家传统的民居吊脚楼、热情奔放的土家歌舞,充满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还有本土电影《我不是贼》,也表现了土家吊脚楼群里的土家儿女生活、土家八宝铜铃舞、土家特制腊肉等。

(二)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给传统媒介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其不断创新;网络传播虽然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环境,但也推动了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传播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力量。1.扩大了湖北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范围扩大,让民俗文化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当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出去,也使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增强了人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播活动中去,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随着认同感的加强,人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网络传播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双向沟通等特性,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用户可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二是传播快捷,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对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统一;三是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视频、三维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生动地传播;四是超文本这种非线性的数据链接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联想规律,大大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五是开放的互动传播使用户可随时互动并展开讨论,表达意见。目前湖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网络传播的特性并未形成有效的匹配度,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开挖并广泛传播少数民俗文化的资源。

2.未能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都是可采用的传播方式。而各种网络社区、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聚集各种人群,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和讨论;网络大众传播则包含政府、传统媒体和民间建立的各种网络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或权威、或传统、或专业的传播,但力量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合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策略

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凸显网络媒体传播的作用

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新闻报道。网络传播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形态,在推动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笔者对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2016年刊登的恩施州七个县(市)(除建始县外)的新闻报道数量进行统计,恩施州通过新闻报道向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至少展示700次,如果乘以每篇新闻的点击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视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络电视新闻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二是网络电视节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三是依靠民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相比于网络电视新闻,网络电视节目对传播对象报道更具深度。近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不少具有民俗特色的电视节目,如《远方的家,北纬30°行》栏目组拍摄了“秘境巴东”“仙居恩施”“有利之川——利川”“山中聚宝盆宣恩”“巴土风情,神往咸丰”等,对巴东纤夫文化、恩施民歌、利川山寨文化、宣恩三棒鼓等民俗文化均有介绍,其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都达到万余次。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电视传播。近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纷纷与网络接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播电视局改名为恩施网络电视,成立了恩施网络电视新媒体,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开播;恩施广电在原恩施传媒网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已初步完成整个平台建设和内容的全新改版,为网络电视新媒体配置的3G直播车,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具有现场实时电视和网络直播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电视媒体单位也纷纷改革,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市)电视台与网络融合发展,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大投入,配置直播设备,在恩施“女儿会”、来凤“一节一会”等民俗节日上,以影音视频形式将这些节日影像传播出去。

2.充分运用其他新媒体进行传播

其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包括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他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分享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个人传播行为。此外,多家微信公众号运营机构和新媒体组成“恩施微信联盟”,每周推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和阅读数排行榜,促使新媒体更好地运营和宣传恩施文化。很多政府单位和公众媒体如五峰新闻网、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等也都与粉丝有互动。

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实现移动网络覆盖。要想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和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设备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有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才能使网络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

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依赖于网络,养成了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因此,要注重民俗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如加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网站建设,开发如摆手舞、撒尔嗬、土家吊脚楼建筑过程等的网络视频,制作介绍民俗文化的电子书等,构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在网上浏览、学习,人们的分享、转发等行为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5.促进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盛行催生出网络文化,如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网络歌曲等,以其大众化、娱乐性使其更易流行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将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如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网游,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网络小说,结合湖北恩施民俗中“女儿会”,开发与此相关的App手机软件等,都是将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举措。这种文化呈现方式,符合网络人群对文化的接受习惯,利于在网络环境中传播,这种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也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演变过程。

6.加大新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推动了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但从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看,多是政府单位、公众媒体、公司等在利用新媒体,多用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新媒体传播内容,如做跟民俗文化相关的手机报、彩信及微博、微信推送,将少数民族的民歌、山歌开发成彩铃等,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助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7.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与文化传播范文6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语言;视角

网络语言是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互联网媒介而在传播实践中不断改变形成的一种新语言,表现出与很多传统语言不一样的特点。针对网络语言开展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够全面理清网络语言传播中存在的传播规律,更深入的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网络语言,还能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有效规范。与此同时开展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能够拓展中国传统语言的范畴,引入更加新鲜、有特色语言内容,加上网络语言与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极大地开拓了语言研究的范围。语言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研究网络语言还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社会的极端性发展,从中开展网络民情监测。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的特殊媒介环境中产生的全新的语言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介工作,而依托网络技术出现的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海量、互动便捷等特点,在这种传播方式的需求催化下,才有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的语言变异,不仅在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中也存在网络语言。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学术界也对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工作。事实上网络语言在作用上与传统语言一般无二,都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区别在于网络语言主要应用于网络空间的交流,而传统语言则更常应用于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认为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为了适应网络文化的存在而发生在网络媒介中的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更好的适应了网络传播方式的需求,在网络语言中除了正常的语言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图片以及字母、数字等。一般来说我们讨论的网络语言是发生在各种网络平台交流中的语言。

二、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传播主体特征分析

传播者在传播学中亦作为信源,是整个传播活动的源头,一般来说,传播者分为个人与群体两种。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主要都是网络的使用者,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受众。根据中国网络使用调查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群体是我国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年轻化是我国网络语言传播主体的主要特征。正是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民才能够不断进行创新,出现新的网络语言;正是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络语言才会表现出不规范、随意性的特点;同样也因为网民的年轻化,网民社会阅历不够,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容易出现偏激化,形成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

网络语言的传播可以分为个体传播与群体传播两种:一般来说个体传播是网络语言产生的主要渠道,在网民不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语言才表现出生命力; 群体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不仅给网民产生对自身群体省份的认同感,还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网络亚文化。

(二)网络语言的传播媒介分析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讯息,由此可见,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1、网络媒介的特性

网络媒介具有海量的信息内容,成千上万的信息随时都能够被搜索并进行下载,任何网络语言只要曾经被创造出来过,就会一直保存在网络空间中,不会消亡,从信息的丰富性来看,没有哪种传统媒体能够与之媲美。;网络媒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及好的时效性,只要拥有一个能够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设备,就能够借助各种媒介平成信息的,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媒介具有极为便捷的互动性,在网络信息进行后,传播者与受众能够及时进行一对一互动交流,传播者能蜃羁焖俚拇邮苤诙嘶竦眯畔⒎蠢。也正是在双向交流中信息得到流动。同时网民还能接入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去,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后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完成在受众之间的再传播过程,因此很多接地气、能引起网民共鸣的网络语言总是能够在网民的大量转发过程中形成网络热词。

2、媒介融合下的网络语言

根据媒介的演变历史来看,每一种新媒介都是与旧有的媒介共同肩负信息的传播功能的,所谓的传播史实际上就是多种媒介不断叠加的历史进程。网络媒介出现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其他传统媒体的功能,更具有传播优势,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介。研究近些年流行的网络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热门网络词的出现其实是多种媒介共同发力的作用。比如“你幸福吗?我不姓福,我姓曾”之所以能成为2012年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电视与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信息社会后,网络正一点一点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传统媒体都在积极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发展。

(三)网络语言的内容分析

在传播学中,对媒介内容进行研究能够了解具体时期具体地域中人群的价值理念与意志信仰。与传统媒介不同,网络语言在进行传播过程中所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来自草根阶层的意志,表达的是网络中的草根阶层自我的意见与观点,更大程度上承载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具有个性化的草根文化,充分体现了百姓情感的真实表达。

(四)网络语言的传播影响

1、网络语言传播效果产生的复杂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播效果可以细分为认知层面、心理与态度层面以及行动层面三种,只要有传播,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传播效果。网络语言作为社会方言在网络中进行传播,无论是从社会文化还是人们的认知上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多的表现为长期的效果。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的隐蔽性以及去中心化特性,网络上的信息趋向于随意,没有依据的信息也能得到,这使得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却很难进行分辨;在信息传播中人们的的实际生活环境与媒介中形成的虚拟态环境出现重叠。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才会越来越复杂。

2、 W络语言传播中把关人地位削弱

根据卢因的理论观点,群体传播中还存在把关人,对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只有符合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行传播,这是他的“把关人”理论。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是在多信源、更开放的平台上进行的,每个网民都是传播者,网络成为一个海量信息分享的平台,在这里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把关人的角色越来越边缘化,特权不断被削弱。

(五)网络语言传播产生的影响

1、 网络语言影响人们认知方式

网络中文字的使用越来越便捷,这从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逻辑思考方式,人们接触信息资讯的方式呈现碎片化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形式的认知模式,不仅在进行网络聊天与讨论时表达意见观点更加随意化,并且都是片段式内容,极具有跳跃性,同时在浏览网络信息时,往往一个文本中可能存有各种链接,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文本之间的自由切换,原有的线性阅读方式被打断,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进行长时间的阅读,浅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却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片面化。

2、网络语言影响人们生活和文化语言

在某种程度来说,网络语言也算一种方言,是在互联网特殊语境下汉语发生的变异。信息化时代,各种类型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网络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网络语言的不断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缩影。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侧面感受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因为网络语言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质,无论是人们的价值理念还是社会风貌等都能在网络语言中感受到。而在网络语言的不断传播中,它已经从网络渗入到人们现实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交际语言中已经出现网络语言的身影,比如886、巨好看等。我们需要看到,网络语言作为现实语言的变体进入人们现实生活,肯定会出现各种不成熟的问题,对传统语言使用规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挑战。

3、网络语言折射出话语权变迁

网络语言是网络中最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网络中给予每个网民平等的话语权,而借助网络的匿名性特点,网民能够在隐藏身份的情况下更直观的去表达自身的意见与观点,无论是草根还是社会经营,都有同样的机会去表达,弱势群体也能够获得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是对传统精英统治的突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过于宽松的网络环境中,网民为了发泄自我情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极端的攻击他人,出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网络语言的传播以及产生的效果都经过了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对受众的认知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传统语言产生的语言环境相比,网络语言产生与互联网,语言环境更加宽松,赋予传统文化以全新的生命,很多经典的网络语言都是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变动产生的,不仅对现实生活进行直观的反映,还是现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语言载体。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宽松性,网络是各种不同思想观点进行碰撞的场所,也很容易产生很多不文明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蔚然 . 网络语言交际对语言交际原则的运用和偏离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2).54.

[2] 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1.

[3]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1.

[4] 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18.

[5] 罗英侠.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安徽文学.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