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常见问题范例6篇

审计常见问题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1

摘 要 往来账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既与收入、成本相关,又与潜赢、潜亏相连。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往来账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因此做好往来账的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往来账审计时常见的问题及往来账审计的方法。

关键词 往来账 常见问题 审计方法

往来账问题是在企业财务审计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往来账既与收入、成本相关,又与潜赢、潜亏相连;另外通过往来账的准确审计有助于发现企业中寻在的各类管理问题。因此,选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做好往来账的审计工作对于摸清企业家家底、理清债券债务、保护企业资产、改进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往来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收入、成本挂账

一是利用“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隐藏收入。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逃税漏税、或平衡收支、或为下一年度预留“口袋”,往往把收入不做收入处理,而是挂在“预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里,认为减少利润。

二是是利用“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有时则会通过虚开发票、虚假工程结算等手段增加利润,以完成经营考核指标。

三是利用“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将成本费用挂账。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利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账户虚列费用,加大成本,人为调减利润。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在完不成经营指标时,将生产成本、各项费用不进行成本费用账务处理,而挂入“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人为调增利润。

2.潜盈、潜亏挂账

有的单位应付款项挂账多年.且明细科目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款项付不出去,形成潜盈。有的单位提供商品、劳务等形成的债权,在已明知债务人破产、撤销等情况下,不对账务进行处理,形成潜亏挂账。有的单位的预付工程款、材料款等,现实情况已经证明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也不进行账务处理,形成潜亏挂账。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利用应付款项账户来回冲账、调账,且调账依据不充分,其目的是人为调减利润。

3.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往来账的核算与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单方调增或调减往来账项,使横向单位之间(兄弟单位)或纵向单位之间(上下级单位)往来对不上账,形成债权或债务不实。将罚没款、捐赠、其他额外收入截留,挂人往来账户,形成账内“小金库”。在没有购销合同或结算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盲目付款,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通情常况下,应收款项余额应在借方,应付款项余额应在贷方,但有些单位往来账借贷方余额与正常规律有悖,不能真实反映资产负债。有些单位将上级拨款或上级拨人资金挂人其他应付款,不能真实反映权益。有些单位在应收款项的账龄上做手脚,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以达到调整损益的目的。

二、往来账的审计方法

1.收入、成本挂账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逆查法”。充分利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通过核对报表、总账与明细账及相关资料,以期发现收入成本挂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从往来账当年发生情况入手。在往来账的审计过程中应重点查阅金额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凭证,发现疑点再查阅核算内容,追查预收或应付款中收入挂账的问题。

(3)横向比较法。对相互之间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单位,通过往来挂账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少计收入、少计成本或虚增收入的问题。

2.潜盈、潜亏挂账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应收、应付款项当年挂账金额较大的,应结合明细账摘要,认真分析,发现疑点,确定问题。在企业往来账的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应收款项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比例过大的现象,这表明了该企业的相关联业务企业在大量占用该企业的流动资金,这既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不能得到及时签认,坏账的可能性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对该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款项详查、细查。例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有些企业为了挤占市场扩大销售盲目的采用赊销战略,过于注重账面收入,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收回的问题,并且大量赊销收入直接列入经营成果,企业为此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使企业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这种既不考虑赊账资金的时间价值,也不估计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不加选择地扩大商业信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潜在的经营风险。

(2)认真分析往来账户与有关科目之间的大额结转,对结转依据不充分的,应查阅当年甚至往年发生业务,查清事实。

3.核算、管理等常见问题的查证方法

(1)通过业务单位之间的往来账余额核对,尤其是连续几年都相差相同数额且金额较大的,一定要在往来单位之间分别认真核实,找到突破口。

(2)在往来账的审计过程中,对以往年度挂账、当年大额度支付货币资金的情况,应予特别的关注。首先看挂账依据是否充分,再看付款凭证附件中,核算资料是否齐全,从中发现问题。

(3)往来账审计中,如果发现有关科目余额与正常情况不―样,应仔细核对当年的业务。如果当年借贷方发生额并没有导致负数金额产生,就应仔细审计上一年的经济业务,从往来疑点入手。追根朔源,一查到底,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

三、结束语

往来账的审计关乎企业的发展,重视企业往来账的审计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往来账的审计过程,应重视审计的方法和技巧,勤于动脑、善于总结、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往来账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重点的审计企业往来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有存.往来账常见问题与审计方法.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8):89.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2

关键词:绩效审计 基本理论 政府 对策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绩效审计就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客观的对政府、国家企事业单位的活动进行统计的一种方法,系统性的评价其活动的经济型、效用的过程,并针对评价的结果对于当前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绩效审计的核心就是评价机构某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以及效果三个方面,经济性主要指活动的资源消耗和各类收益的量化标准,评价其合理性和节约程度;效率主要指相关投入与产出达成的参考区间大小(包含了时间区间、资源区间等);效果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是否呈现平滑的增长形势。绩效审计的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晚,但是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虽然绩效审计工作的体系规划和标准制定还相对落后,但是其应用规模正在逐年提升,只是在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我国绩效审计工作常见的问题

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尚处于新生期,许多内容和标准的制定都存在着缺陷,而且发展的程度也不够完善。就实际的绩效审计工作来看,真正意义的绩效审计项目几乎不存在,大都属于延伸性的绩效审计工作,而且审计的对象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因此对于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首要解决的问题的是深入对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完善绩效审计工作的流程。而就目前已有的绩效审计工作来看,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常见问题:

(一)绩效审计工作的标准较为笼统

绩效审计工作的标准决定了审计结果的有效性,是审计工作框架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审计结果客观性的保障。而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绩效审计工作都没有一个客观性的标准来进行参考,甚至于一些部门和机构都没有制定出相应的绩效审计工作标准,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审计时没有明确的标准进行参照,大大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

另外国内大多数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绩效审计工作所能作用的范围,因此在相关的审计目标制定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了许多应进行绩效审计的经济活动没有被划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范围之内,就表现出当前涉及到绩效审计的项目较少。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对活动前期的项目审计工作等。

(二)绩效审计工作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

虽然国内的绩效审计工作已经起步,但是各个方面对于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没有意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撑都有明显的不足。许多政府机构对于绩效审计工作的财政支持相对较差,对于审计工作人员也没有制定定期的培训计划,而且相关的设施不到位、资源采集便利性都有一定的不足。另外目前在我国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工作也收到不开放性的影响,审计工作所要采集的信息需要由各部门的开放性信息来进行支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建立起长效的审计资源信息库,这也是国内绩效审计工作所存在的缺失。

(三)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缺失

绩效审计工作是相对高层次的一项工作,其对于绩效审计人员的知识层次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而目前国内的绩效审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院校很少设定绩效审计方面的专业系别,虽然许多机构的绩效审计工作人员学历层次不低,但是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当中,既有的审计部门也存在绩效审计知识培训不足的情况,大量高年龄层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及时的提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且审计部门也无法及时得到新人的补充。

三、改善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和规范性

就上文的分析来看,国内的绩效审计工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不足,这是我国绩效审计工作问题产生的最为根本的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并加大绩效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制定一套审计工作的标准体系,在机构内部构建专门性的绩效审计部门,通过协调和交流来改善和加强绩效审计的效果。绩效审计的研究组织和机构需要加强在中国国情下的审计理论研究。

(二)加大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资源支持

加大对于绩效审计工作的资源投入,开放资源审计工作的环境。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领会绩效审计工作的意义,在其工作过程中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资源配置,协调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分配。突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放性环境,保证资源审计工作的流畅性,避免审计工作中一些资源数据的收集,并加强审计信息资源库的建立。

(三)改善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在确定绩效审计工作的深入性之后,不断的提升审计工作的效果,在机构、机关的内部制定相应的审计标准和审计流程,保证工作的透明性和合理程度。加大相关绩效审计工作的人员选定和培训工作力度。通过人事改革和人员能力限定来进行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平均能力水平,从而改善绩效审计工作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英虎.论绩效审计[J].创新,2008;06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3

关键词:企业内部 控制审计 问题 解决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完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进程越来越快,以前传统的报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需求。企业要把内部的控制监督以及评价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并且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的环节,从而相对客观的判断出企业内部控制健全与否以及评判对运行风险的抵抗能力,进而对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财务方面的风险实施有效的防范。通过加强内控相关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常见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内部控制审计范围

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审计达到的质量以及成本,并决定着审计实施是否具有操作性。出于避免内部控制出现外部性的可能,以便给相关报表的使用人员提供出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推动被审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目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要控制在整个企业内部。但是,由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是相对广泛的概念,所以现阶段的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还不是很明确。

(二)没有明确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相关工作内容的方向,决定着审计的内容,包括:审计的范围、具体的审计程序、审计意见表达方式、审计质量的衡量以及审计责任界定等等。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可以有效保证审计的质量、避免审计风险、防止相关的会计师单独承受较高的审计责任。但现实的情况是,有关的审计准则和规定没有对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

(三)没有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若是具有较为明确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给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提出更加准确的保障,否则不能很好的确保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通过国外的经验表明,比较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方式是以公司层面控制作为切入点自上而下进行相关审查。但是,我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和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概念没有得到较为明确的规定,虽然有一些国外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借鉴,但这些审计程序还缺乏系统性。

(四)没有很好的控制审计成本

成本问题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企业要高效的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就要制定出有效的防止审计成本过高的相关措施,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也要有效控制审计的成本。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较为模糊、审计目标不明确以及审计程序相对繁琐不系统,这些都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成本较高,没有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审计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解决措施

(一)确保审计工作控制在内部范围之内

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都要在内部控制范围内进行,在进行相关项目审计时,除了要对与相关业务有关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以及完成的情况进行相应评价之外,还要利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和成果,明确出所要审计的重点以及风险所在,从而更加有效的指导审计工作。

(二)加强企业结构治理,确保审计部门独立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的职能部门属于平行机构,甚至在很多小企业中没有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以及权威性。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内部的审计部门很少有对处于同等级别的总公司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审计的情况,往往审计的是二级企业。就算有的对于总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了相关审计,往往很难取得想要的结果。所以企业应该根据《基本规范》以及五部委颁布的《配套指引》等相关要求,在股东大会之下设立相应的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在董事会的下部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下部设立审计部,审计部要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受到监事会的指导,通过这种双重负责的模式可以客观积极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增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以及相关的管理职能

由于五部委对外了《基本规范》以及《配套指引》等相关要求,从制度上加强了外部的约束,再加上企业内部管理越来越完善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财务方面出现错误的几率越来越少,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防错职能转变到管理的职能,内部审计的重点关注的内容要从以前的事后审计转变到事前和事中审计,这样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审计更加全面、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监督。另外,企业可增大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力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中介组织中介性以及公正性的社会属性,使内部控制审计更加具有公正性以及权威性。

内部控制审计相对外部审计来说对于企业的情况较了解,只有充分结合内外部审计才能有效提升外部的审计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公正性的特性可以更加准确、更加快速的了解到企业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更加的有效。

(四)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随着一定的情况进行调整的,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大小、业务范围的宽泛程度、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运营风险情况等。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很多的企业将重点只放在了规章建设方面,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也没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权责制度,并且所制定的规章等并没有随着企业业务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对应的修正和补充,使得内部控制审计不具有可操作性,缺乏完整性以及有效性。《基本规范》中的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建设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定期的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必要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快速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的根本。要想严格执行五部委的《基本规范》以及《配套指引》等相关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以及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可以在培养员工诚信、开拓创新、爱岗敬业、建立法律意识以及现代的管理理念等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以使得员工的思维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自身的价值更加完整的结合,以便于加强员工对于企业的使用感和责任感,使得团队的凝聚力更强,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重点在于增强团队精神方面的认同感,若在价值观上不能达到一致,则企业的内控制度很难执行,就会出现突出个人的情况。同时,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内部的合作以及团队的精神,所以,企业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协作精神以及团队的氛围,以便于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以及防范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所在

1、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不当风险

主要是指相关的审计人员对于内部审计过分信赖,被审计单位可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审计风险。

2、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不当风险

主要是指相关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当,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健全性水平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审计风险。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防范

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前要充分了解风险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设计出合理的内部控制标准以及控制审计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同时要注重新知识方面的学习,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式。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应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方法,结合理论方面的指导,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更加的健全和完善,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飞,杨景岩,宁静,刘锦.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 2012(31):13-15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4

关键词:建设;工程审计;问题;解决途径

建设工程审计是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其是国家审计主管部门,依照本国的基本法律、法规,通过具有科学依据的审计方式,对建筑施工的建设方的投资行为进行审计,对其投资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但是目前,在建设工程项里存在很多问题,对建设工程的审计工作,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作为审计主管部门的审计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建设工程能够正常开展。

一、建设工程审计常见的主要问题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施工项目,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制约因素将会给建筑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可能会造成审计工作陷入僵局。作为审计部门工程审计的主要人员,应切身解决好上述问题,从而推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尚未确立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

审计管理机制的制定与确立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的顺利开展,对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密不可分。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以建筑的施工方、施工的监理方、建筑的开发单位联合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方式,在现实的管理中,会发生各个部门的责任不清,各自为政的情况,从而导致施工、管理等环节,无法有效的联系起来,违背了建设工程的内在规律。有一些工程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还有一些工程没有充足的资金,这样的建设工程极其盲目和随意。这些情况都显示了建设工程中审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二)不规范的招标方式

由于我国建立了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机制,这样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行业内部的“暗箱作业”行为的产生。能规避资源的流失,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缓解建筑工程因资源流失导致的效益降低。但由于多数建筑工程的审计内容多以竣工阶段的审计为主,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缺少全方位的审计,审计的内容不够全面,审计所产生的结果不明显。导致建筑的施工方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其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工作缺失,导致工程招投标出现违纪现象。例如,由于招标审计的不严格,造成工程的重点数据资料,在招标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致使工程项目的暂定项目过多,为以后的工程决算留下隐患。甚至还有已经内定了企业,招标会形同虚设。因此,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招投标,应作为工程审计的重点问题加以解决。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审计不够严格

作为审计主管部门的审计人员,目前,在众多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缺少对施工过程的审计管理,这严重的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所以会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违规的现象。比如,施工企业施工开展过程中,签证手续不齐全,因此导致工程施工的延误,对施工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建设工程审计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

若想开展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审计工作,作为与之项目的各个部门,应联合建立健全工程的审计管理机制。从而能更好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开展监督和管理,有效发挥好审计职能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项投资风险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施工项目,应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其中管理的内容应包含对图纸的汇审,对材料的选定,对设备的引进与使用,对人员的考核与评估等等,作为施工的监理方,应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质量问题,还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展。所以,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预算数据和结算数据的准确性。

(二)对施工合同加强

审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审计工作,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合同的规范和可靠性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合同内容符合施工的具体实际,同时保证在内容语言组织上,具有严密性。作为审核人员,同时要加强对合同内容中各项费用的审计与核对,避免施工方随意变更建筑工程的费用支出。所以,工作人员对合同加强审计工作,能够为竣工结算方面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能够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三)加强对审计调查和取证

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审计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图纸、建设的双方认可的签证、现行预算等一些内容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审计的调查与取证工作的。而一些不法的施工的企业,为蒙混过关,常常对图纸动手脚,绘制一些与工程实际不相符的假图纸。虚假的过高的估计预算和虚报工作量等假的信息,导致审计人员的数据审计出现失误。因此,作为国家审计的主管部门人员,应在开展工程审计的工作前,应对审计的工程项目内容进行一定时期的调查和取证,在确保实际与审计图纸等各方面内容相匹配后,方可开展工程的设计,除此之外,必要的材料价格调查也至关重要。其能避免施工企业汇报虚假的数据信息,收集准确的审计证据,以此,来提高投资效益,避免资金的浪费。建设审计工程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的工作内容也是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它在工程的投资、提高工程效益、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要深刻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国永.建设工程审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财会研究,2012,(01):64-66.[2017-08-11].

[2]丁秀珍.建设工程审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214-215.[2017-08-11].

[3]杨翻.新形势下工程审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1.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审查;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对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建设开工之前,对工程设计施工图进行消防安全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等审查, 是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图纸种错误的第三方的监管形式。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批准的,不得使用。在审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错误,尽管有规范以及强制性条文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与约束,但在具体的工程设计时,还是会疏忽、遗漏许多细节,其中一些是属违反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有些是图纸设计质量和编制深度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因为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复杂性,如何运用不变的规范条文去解决具体设计中的形形、复杂多变的个体,就需要设计者对于规范、强制性条文有深入的了解,有灵活运用的能力,下面就几个具体的方面对于在建筑施工图审查常见、易犯的问题作一粗略的提炼总结。

一、节能设计部分的多见问题

随着节能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业主、设计人员对于节能设计的认识日益加强,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已明确有了节能专项审查,有了具体的设计深度要求,无论是公建项目,还是住宅小区项目,都要求按照深度要求提交节能计算书以及节能设计的节点构造图。此部分设计审查中,常见措误一:节能专篇部分的节能内容与计算不一致,计算书的门窗类型、外墙的保温材料的选型和计算厚度等与图纸部分矛盾;计算书中的有关遮阳系数值的计算取值来源于活动外遮阳,而设计图纸及专篇中却无外遮阳及相应的构造节点图;计算书中各类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取值未按标准规定值;节能常见错误二:设计规定性指标达不到要求,需权衡判断,新的计算软件及规范对权衡判断动态计算作了许多条件限制,例如窗的遮阳和热阻性不能同时不达标,体型系数超标时,屋面、墙体的热阻以及窗的传热系数都需满足相近体型系数达标时的规定性指标;常见错误三:节能专篇深度达不到要求,例如应绘绘制各部位外露,外挑构件的保温构造做法,墙、楼板、砼雨篷、空调外机挑板、凸窗上下顶板,外窗的上口下口;出屋面的立墙,井道立墙,变形缝立墙,出屋面门下部及女儿墙等处的冷桥设计节点,缺活动外遮阳的节点,立面上未反映外遮阳的形式等等;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节能设计应予以高度重视,选择正版的计算软件,提供正确的计算书及符合节能深度要求的图纸文件。

二、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住宅小区的设计已显规模化、标准化趋势,较大中型公建相比,住宅的设计趋于细部,由于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贴近程度,住宅的设计容不得有一丝差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往往事关重大,一樘门有误,涉及到一栋楼甚至几幢、十几幢的几百樘门,所以在住宅设计中,需要设计者细致、再细致。对于强制性条文的违背,一般是可以避免的,但还是有许多容易忽略的易犯错误。如厨房应有直接采光通风,此条看似简单,但在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的户型中,中间户的厨房常有对着通廊开窗的,而通廊的设计是有外窗的,这就违背了规范同时亦给煤气立管的安装带来困难。楼梯的设置:楼梯的净宽要求不小于 1.1m,六层以下一边设栏杆的不小于 1.0m,在扣除墙厚及粉刷厚度后,扶手间的净距常常不符合此条;住宅公共出入口上方要求设防坠落物体伤人的安全雨篷,上方是阳台、露台时,需要特别注意此条,在单元入口处一般均有雨蓬雨罩,不会有太大问题,而对于底层设架空层作为活动空间的类型,人流的方向多变,则凡是有阳台、露台部位的下方均应设此种安全雨篷,此点常常是设计人员遗漏的;住宅设计中常遇电梯井道贴邻起居室、卧室的户型,要求井道有隔声与减震措施,设计中常常只简单地在户内井壁外墙上外贴隔音材料,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是这却非有效的做法,一是外贴隔声材料占用室内有效使用面积,二是不易控制用户二次装修时敲敲打打,好的做法是在电梯井轨道支架与井壁之间设减震垫,从井道内壁解决振动音源。

三、无障碍设计部分易犯错误

对于公建项目或住宅小区项目,首先应根据规范要求,确定无障碍设计的范围、部位、内容以及相应的构造做法。在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入口门,公共厕所、公共用房、水平与垂直交通等处均需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入口的无障碍坡道、无障碍门、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候梯厅及轿厢、无障碍楼梯、公共走道,设计审查中常发现疏漏以上这 些细节部分的,对于不设电梯的低层、多层公共建筑,需特别注意无障碍楼梯的设置,因为垂直交通只有经过楼梯的宽度、踏步的宽度、高度均有具体的要求,常见许多公建设计缺少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待到建筑、结构专业都出图了,再修改楼梯,给工期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一个较易犯的错误是停车场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停车场需设置无障碍泊车位。考虑使用的方便,无障碍泊车一般不设在地下室,宜设在地面靠近出入口处,常见许多设计在总图布置停车位时,很少考虑无障碍泊车,按设计规范,无障碍泊车位的数量“不应少于总停车位的2%,且至少有一个泊车位;无障碍住房:高层、中高层住宅,根据规范每 50 套住宅宜设两套无障碍住房,多层、低层住宅,每 100 套住宅宜设 2-4 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住宅,许多住宅小区都未考虑。

四、关于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面广点深,要做到满足规范,不违反强条,不是一件容易事。许多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还是易犯。如低规对于门厅的门有明确规定,需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这是因为火灾中门厅是逃生必经之处,需形成相对安全的门厅,常见许多设计对于门厅的设计未作以上要求;汽车库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这些建筑的地下室不能作为汽车停车库;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划分中,机械立体车库的防火面积需减少 35%,即为 2600m2(加设喷淋保护),而不是通常设计车库时的 4000m2;停车数量超过50辆时,应设防火隔墙再分隔,设计审查时很少有设计做到此条;住宅设计中常见的三合一前室,楼梯常采用剪刀楼梯,到了底层,许多设计往往通过一个门厅出去,但剪刀楼梯是两座安全疏散楼梯,底层门厅应符合两个安全出口的规定,必须有两个出口且两出口距离不小于 5m;关于高层建筑的登高面及登高场地: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必须有一个长边或周长的 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不应布置高度高于 5米,进深大于 4米的裙房,设计审查中常见裙房的高度、进深能够满足此要求,可有一个大型的入口雨篷,致使进深远大于 4米,给消防云梯的架设带来问题。

审计常见问题范文6

关键词:审计 风险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造成企业面临着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所以重视风险、管理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的问题,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风险审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对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认识不足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配置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无论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还是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近期和远期目标的实现受各种风险的影响。但是目前企业存在的风险和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仍没有引起一些企业管理层的注意。尽管有些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了风险管理审计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但这只是片面模糊的认识,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思想与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没有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的指导

在审计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没有完整的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也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重大决策等方面的工作展开充分的调查,因此很难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进行评估 。或者就是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时没有突出重点,忽略很多重点的实质性的问题,不能指导审计工作的进行,使审计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在执行的时候,没有按照编制的内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没有协调一致,造成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机性,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风险管理审计方法落后

虽然目前有相关审计制度指导着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但这些制度的内容较为宽泛,没有具体业务操作的指导,从而导致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比较简单、落后。首先,盲目地选择审计项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选择项目时,过分考虑了企业管理层的要求,管理层的指示和安排甚至完全决定了审计项目的选择 。其次,风险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其原因是企业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预测、识别和应对风险,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受到极大的阻碍。

(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承担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多元化背景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大多来自会计和审计,但整体素质偏低,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也无法胜任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工作。同时,由于企业经费和人力资源信息的限制,寻求专家支持显得困难重重。

(五)外部监督体系不健全

上级审计机关和社会公众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督的主体。在基层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工作时,上级审计机关的监督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若想要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上级审计机关一定要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监督。另外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之情权,使社会公众积极的参与社会管理,审计机关应该将审计的结果公告给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在参与的同时也会对审计结果或者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使审计机关收到了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有助于促进审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目前上级审计机关对基层审计机关的设计工作的监督还不到位,另外审计结果也没有及时的公告给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不能很好的参与审计工作,不能保证设计工作的透明度。

二、做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审计的新理念

传统的分散的、不连续的、局部的风险管理活动已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努力建立一体化、连续性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模式。一体化指企业上至高层、下至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把风险管理审计作为自己的分内职责,积极参与、努力协调风险管理工作;连续性指企业各级员工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把风险管理审计工作进行下去;全方位指企业管理者应全面考虑从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和机遇。只有严格按照这个理念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才能使企业顺利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侵扰,从而为企业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指导方案

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起着指导的作用,全面的控制审计工作的实施。审计方案还明确的要求组织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原始的工作记录得到保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审计方案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且通过修改审计方案来适当的调节审计工作。写出有分析、有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在写审计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重点的揭示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意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真正的实现审计工作的价值。审计意见的整改效果是设计工作的落脚点。整个审计过程的目的就是审计的跟踪与整改,可以确保审计工作取得期望的效果,使跟踪整改的制度、重点和措施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不断的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风险管理审计中的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