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例6篇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1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2

志愿者心理健康自身心理调适一、志愿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行为表现

志愿者是指不以任何利益、金钱、名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自己的时间、技能与行动的人。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空暇时间,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但是,在志愿者的发展及其从事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志愿者心理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得不到支持感到孤独,完成不了任务感到焦虑,受到周围人排挤感到压抑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产生的心理冲突。倘若志愿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调适,不仅会影响志愿者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使志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自身心理调适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的心理调控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平衡、发挥个人潜力,使欢悦充盈自我生活空间,并表现出对真、善、美的敏锐感知与孜孜以求。

二、志愿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认知偏差:对志愿服务工作认识不足,与自己预期差距大

对志愿者工作性质的认识不足和工作内容的估计不足,容易导致志愿者难以接受现实与期望的心理落差,甚至会萌发放弃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消极心态。

以服务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为例,许多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错误地认为服务体育赛事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观看比赛或与体育明星、大会嘉宾等近距离接触,而事实上这些志愿者没有任何特权,每一个志愿者都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专心开展服务工作。此外,在大赛前期和后期,志愿者的心态也是曲折变化的。开赛前往往比较兴奋,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想着自己即将看到各项记录刷新的瞬间,那种激动、紧张、期待的心情一点都不亚于运动员。可是开赛后的情况却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开赛后,你并看不到明星,甚至与比赛现场也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反而,各项杂事、琐事都找到你了,你可能会被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心情也变得烦躁起来。

(二)技能缺乏:志愿者相关知识与技能储备的欠缺,完成任务困难

志愿者的重任并不是只有热情就能承担,其专业性才是第一要素,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是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需要掌握特定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例如,联合国系统的志愿者,都是甄选有关领域的能手和专家,甚至有些志愿者本身就是大学教授。许多志愿者空有一身热情但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服务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往不仅会降低志愿者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服务质量,造成志愿者的心理困扰。

(三)工作特点: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强度大,遭遇突发事件,急性心理应激

绝大多数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没有宣传栏上勾勒得那么轻松惬意,到偏远地区自不必说,环境艰苦,物资缺乏,任务繁重,有时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就是在城市服务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此外,志愿者在从事服务活动时,面对的人和事千差万别,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这时不仅考验志愿者的能力,更考验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倘若不能沉着、冷静、妥善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势必会对志愿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四)人际冲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沟通不畅,受到误解,感到委屈

志愿者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志愿服务是一项互动的活动,志愿者要善于用友好、同情、诚恳的态度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在服务过程中若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服务对象的理解与认同,甚至被误解,不免感到委屈。其次,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大部分志愿者是通过网络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群体本身存在职业、年龄、性情、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在工作当中也可能发生人际交往上的摩擦和紧张。这些都将让志愿者产生心理不适。

(五)生活冲突:志愿者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

工作和生活是个人的两个基本领域,也是人生的两个支点,当这两个领域对个体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将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大部分志愿者在承担志愿服务任务的同时,仍有原本作为学生、员工、管理者等自身角色的责任。倘若未能处理好志愿服务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使得志愿服务工作与自身的学习或工作相冲突,那么日常生活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样不仅会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还会使志愿者的情绪和心态发生波动。

(六)管理制度:志愿者保障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有欠缺,导致服务欠缺

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志愿者应该怎样去开展和完善志愿工作,志愿者的角色定位、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这致使很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常常陷入困境,更别提对志愿者权益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保障了。许多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收到不公平待遇,他们承担的任务重,给予的权利少,注重惩罚而忽视奖赏,使得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同时,针对志愿者的培训内容不足、形式单一、专业性差,志愿者不能掌握志愿工作的精髓,对分派的工作很难圆满完成。志愿者的个人能力和性格等方面与其所在岗位不匹配,这些都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我国志愿者激励体系欠缺完整和完善,评定标准也不统一,管理部门未能建立一个适用的、健全的评估体系,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评估和奖罚缺乏合理性,这些都将影响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志愿者心理困扰。

三、提升志愿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认知调节

自我认知即认识我自己,它是自身心理调试的前提。按照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人的情绪及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其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对诱发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评价、看法、观念等,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当具体事件不可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而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当我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们要寻找积极乐观的信念去替代消极悲观的信念,从而保持平和、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这样不仅可以赢得他人认同与信赖,自身也获得成长与发展。

(二)自我提升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勤于思考与实践,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让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专业知识是志愿者所服务行业要求的特殊的、必备的知识,专业技能是指在特定志愿服务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所要求的多种操作技巧的有机结合。这些往往与志愿者的基本能力一起构成服务的主要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奥运志愿者为例,志愿者要努力掌握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如奥运会的历史、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林匹克、国际奥委会的职能与职权、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等等。同时,还要了解各国历史文化,如各国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礼仪规范及各国行为禁忌,等等。此外,由于奥运志愿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国,志愿者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技能。

(三)压力缓解

1.理性反思。积极进行自我对话和反省,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这件事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设想出最坏的结局,往往也不过如此。这并非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记压力日记,在这个自我剖析的过程中,通过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确定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压力,再运用理性分析将内心委屈排解出来。

2.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懂得“量力而为”,清楚自己的限度,不要让自己绷得太紧,更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而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事情愈做愈多,压力也愈来愈大。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有所取舍的,我们必须懂得照顾自己,学会说“不”,才有机会减少一些压力事件。此外,要学习肯定自我,适度表达与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求。

3.合理宣泄。宣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通过将内心的苦恼、愤怒发泄出去,可以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最终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例如,将内心的苦恼、忧愁向亲人朋友倾诉,可以减少心理负担,释放负面情绪。还可以通过大声哭泣来解除内心的压抑,达到心境的平和。又或者是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将体内因不快聚集起来的能量向外界发泄出去。

4.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当通过以上方法,志愿者的心理问题仍得不到有效缓解时,我们就需要向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心理服务站寻求专业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运用科学心理学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认知调整、情商管理、行为训练等咨询技术,帮助志愿者了解自身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得志愿者可以较快速地解决心理问题恢复健康心态,进而以饱满的热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四)寻求社会支持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支持包括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等多种形式。欧沃亨勒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压力是在社会支持不足以有效应对事件时产生的。当社会支持不足或者不全面时,往往会减弱个体战胜压力事件的信心。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1.认知支持。服务过程中遇到难题虚心向其他志愿者请教,获取相关知识与建议;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向志愿者领队反映情况,获取权威的信息,做出可靠的判断,进行正确的行为反应。

2.情感支持。向家人朋友倾诉,获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与其他志愿者相互帮助,排忧解难;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真实需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获取他们的理解与体谅。

3.行为支持。当服务任务不能独立完成时,积极寻求合作者,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四、结语

生命有时如同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寒冷和潮湿。志愿服务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你将体会快乐,感受真情,但有时也要忍受寂寞与无奈,甚至是不解与漠视。无论怎样,铭记使命,不忘初衷,在志愿精神的指引下,积极进行自身心理调适,积极尝试超越自我,追求人生完满状态。

参考文献:

[1]汴佩峰.简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01):130-132.

[2]胡雪松.如何提升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及现状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61-62.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大学教育 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进一步深入,经济多元化已成为时代特色,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剧烈变迁,社会进入了财富差异化分配阶段,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快速彰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非常庞大,志愿者服务以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志愿者服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与西方市民社会的志愿服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公民的志愿精神较为稀缺,社会整体的志愿服务氛围未能跟上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巨大需求。重新疏理传统文化中的志愿奉献文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志愿者服务的经验,培养全体公民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志愿者服务行为,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有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志愿精神教育还未能得到重视和普及,将人文关怀视为己任的大学教育应该争当先行者,给大学生群体施以奉献、友爱、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的养料,让他们率先成为拥有志愿精神,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群体。

一、社会发展呼唤志愿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乐善好施、济危扶困的慈善、志愿、奉献传统,但是站在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志愿精神与志愿者服务行为的普遍程度非常有限,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传统社会封闭的家族结构决定了志愿服务大多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以物质上、劳动力上的互帮互助形式展开。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关志愿精神的阐述可谓历史悠久、数量繁多,但志愿精神一直未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文化的高度,社会生活中志愿服务行为没有成为一种常态性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志愿者服务的导向不明确,志愿者服务法制法规不健全,民间志愿者组织不发达,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管理不完善,导致我国现代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步履缓慢。

真正的志愿行为是一种非功利的利他行为,不是行为主体一时的冲动,也不是行为主体慑于外在权威和舆论压力的被迫之举,而是受以平等互助、同情关爱、奉献利他、社会责任为主要内涵的志愿精神所驱使的,是行为主体自知、自觉、自主、自愿的行为,是行为主体内在要求的反映。要激发人们的志愿行为就必须首先培养行为主体的奉献意识和志愿精神,需要在公民的心中撒播志愿的种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贫富分化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众多的贫困人口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局部地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让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变成了赤贫;因病致穷、因学致穷的家庭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发展、许多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濒临灭绝……妥善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切问题的解决,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行动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但是,在日益严峻的贫困形势面前,政府行为经常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志愿者群体通过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协助与支援。

由于受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奉献意识、志愿精神普遍缺乏。相当一部分人对志愿者服务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观念上的障碍,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尚未真正形成。社会的发展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呼唤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志愿服务行动。

二、大学文化孕育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关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不仅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而自发主动产生的一种奉献精神,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的接力场,是时代精神的诞生地,是为社会树立知识标准与思想标准的圣地,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是传播社会文明的先锋。大学引导社会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在精神上的诉求。自从大学诞生至今,人文关怀便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一方面,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平等,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成为大学教育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培养受教育者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责任品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源源不断地造就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丰富、道德健康、能力健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公民。志愿精神正是一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文关怀精神。志愿精神作为现代公共精神的主要内核,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怀。志愿精神的根本不是对某一个或某部分人的援助或救济,而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幸福。志愿精神体现了个体对全人类平等、公正、自由的价值诉求以及在此精神激励下的谋求人类幸福的实践行为。志愿精神所体现的奉献、利他、互助、人道等价值观正是大学人文精度的核心追求,博大的大学精神中孕育着志愿精神的所有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志愿精神本是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内在地拥有志愿精神培育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是我国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指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时所彰显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继承。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主要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得以体现。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主选择、自我实现的参与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成为大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中,不断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和提高自己。

三、志愿精神培育之内容设计

当前,志愿精神还未能走入社会主流文化的殿堂,志愿精神也不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主要德目,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总是与自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品质来联系起来。相应地,我们在设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时,重点关注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等志愿精神的核心要素。

(1)自愿。志愿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甘情愿和不为外力所驱使的特征。志愿者在内心道德命令的指引下,本着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信念,自发地执行志愿行为,才是真正的志愿精神的体现。志愿者的活动动力只有来自其自身,才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可能保持志愿活动的持久性。如果志愿者的志愿活动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道德义务,这种行为将不具有持久性,行为本身也无法诠释志愿精神

(2)奉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追求自我发展,合作也成为一种更为智慧的竞争手段。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每个人只顾小集体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将会形成一种社会集体冷漠:公共事业无人问津,弱势群体无人关注,人文关怀成为空谈。奉献精神正是解决这一困境最为有效的药方。奉献是一种利他行为,奉献行为最大的特点在于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时间、精力、财富。我们要倡导奉献精神,倡导人们持续不断地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地多为他人、集体、社会甚至人类做有益的工作,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3)友爱。 友爱是一种情感,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互动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情感。友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等地关心与帮助,这种关心与帮助也都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友爱起于个人善良的本性,止于大家温暖的体验。志愿者在各种公共场所对陌生人的友爱行为,会像冬日的阳光给人们带去温暖与亲切。人们只有内心充满爱,充满了对同类无差别地爱,才可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行为,才可能在志愿行为中体验成功与喜悦。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友爱精神,让大学生们自身沐浴在爱的世界里,让大学生们将内心的爱以志愿行动的方式撒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4)互助。 互助本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彼此帮助而达到同时提升双方利益的活动。如果说奉献是一种没有任何诉求的单向地帮助他人,互助则是一种通过帮助他人而影响更多地人参与帮助他人的行为。首先,助人者得到自助。志愿者在帮助他人,让他人克服困难、改善状况、提升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某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其次,受助者在获得志愿者的帮助而改善生活、提升能力、获得发展后,也将会具备条件投入到关心他人与帮助他人,为社会奉献的志愿活动中。助人自助和受助后助人,最好地体现了志愿精神与志愿行动的宗旨,是志愿精神得以不断传递、志愿行动永不枯竭良性循环。

(5)尊重。志愿行为不是施舍,而是志愿者心怀同感的从事服务,志愿者应该理解受助者的情绪、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学会尊重他人是必修课,只有在尊重他人、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才能真正完成志愿的使命。

(6)人道主义。大部分志愿活动都是基于人道主义的道德情怀而发生的,在伦理上我们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民族、阶层等所有的差别,承认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谋求人类全体的幸福生活。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操,引导他们学会关注人的尊严价值,以类的眼光正确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是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基础工作。

(7)公共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的呼声。大学生加强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加强对诸如环境污染、教育不均、医疗困境等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在探索和实行志愿精神培育的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将志愿精神培育列入必要的课程内容计划,但在实际教学中可将其融合到其它诸如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需要墨守成规地按照志愿精神内涵各个条目进行分门别类地养成教育,因为自愿、奉献、友爱、互助、尊重、人道、公共意识等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更不该将其人为地区分开。志愿精神的培育是系统工程,需要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奉献志愿意识。

四、志愿精神培育之路径发现

大学教育担当起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伟大使命,担当起引领民族大众不断增强志愿善意识、普及志愿行为的伟大使命,正是体现了大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也体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应该在尊重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并付诸实施,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履行其文化先行者的使命。当前,完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加强志愿精神宣传、重视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教育较为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完善工作机制,全心全意服务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事业存在志愿者队伍不稳定、行动难持久、动机功利化等问题。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既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壮大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又要设法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扩大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

构建便利可行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让有志于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既能方便获得志愿活动的信息又能在参与志愿活动中接受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志愿者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活动信息制度,通过网络、短信平台、校内志愿者组织及时将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建立志愿活动组织管理制度,从活动策划、人员组织、任务执行、舆论宣传、效果评估等方面严格规范。

我们倡导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主张大学生无偿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但适当的激励更能促进大学生志愿事业的发展。学校应制定一套相应的激励制度,设立合理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指标,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充分的价值肯定,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奖励。学校可以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评优评奖指标中,志愿服务可以作为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社会实践评定、奖助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奖的依据。适当的激励制度既是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肯定,而且将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从而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

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积极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集中或者分散的培训。一是进行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进行志愿知识的培训,包括关于志愿服务的一般性知识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领域需要的知识,如生态环保知识、医疗健康知识,心理咨询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等。三是进行志愿服务的权利义务及纪律培训;四是进行志愿服务技巧和礼仪培训。

其次,要加强宣传倡导,潜移默化提升志愿意识。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宣传和倡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这样的舆论文化环境就会使志愿精神深入到大众,内化为每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再次,要重视课堂教学,理直气壮宣传志愿精神。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全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迅速壮大,高校已成为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主阵地,把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除了课堂教学,平时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要开展志愿活动,身体力行培育志愿精神。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主要集中在扶危济困、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高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活动方式、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把志愿行动与学生所学专业、社团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寒暑假期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形成具有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应采用大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平等地加以引导,很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引导人、培养人、凝聚人的功能,在实践中培育志愿精神。

总之,志愿行动的数量与质量日渐成为衡量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指标,志愿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志愿精神的培育,为青年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和现实志愿行动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壮大志愿者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的机制,形成“志愿精神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培育引领社会志愿风气普及”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旷芳.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2]余蓝.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思路.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10月.

[3]弓丽娜.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4]孟凡平,赵佳宾.论志愿精神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2月.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性;志愿者;志愿项目

一、研究背景

我国志愿服务大规模开展始于1993年底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大学生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主力军。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我国的志愿服务将从“一阵风”走向常态化,因此,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课题。

从20世纪初开始,国外对志愿服务理论的研究渐趋专业化。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荷兰等也纷纷在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将对志愿服务的研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国内研究的情况来看,滕晓黎的《从美国服务学习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从志愿服务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对密西根州立大学服务学习和公民参与中心及美国的“校园契约”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大学为保证志愿服务学习的持续运营,建立了统一管理、灵活协调的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积极地、注重服务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的学习机会。在靳利飞的《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对北京市1752份相关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主要受观念和经验因素、体制因素影响的结论,同时他也提出虽然得出了有关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的相关因素,但具体因素的影响程度还无从进一步得知。

本文所研究的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是指志愿者保持长期参与,同时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开展的状态。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校志愿服务为研究对象,从志愿者动机、志愿者心理和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三方面分析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结合高校青年活动特点,得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二、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研究

本文对志愿者动机和心理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影响志愿者持续性参与的因素,通过题目对情景进行描述和模拟,让被试者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做出最真实的选择。

(一)被试群体

通过网络方式向内地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4%。被试者中男生77人、女生111人;从本科一年级至本科生四年级以及文科、理科、工科、农科、林科专业上均有分布;户口类型上城市户口居多,占62%,农村户口占38%。

(二)问卷构成

问卷共有41道题,1道主观题、40道客观题。包括志愿动机、志愿服务心理状态以及激励方式三个维度。其中志愿动机16道,包括9道个人动机、6道社会动机和1道“其他”选项;参与志愿服务时的心理状态16道,包括8道正面状态和8道负面状态;志愿者激励问题10道。

(三)因子选取

1. 志愿者动机问卷。以龚河华的七因素结构模型为基础,即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社会责任、环境影响、交往需要、利他和利己七个因素,从动机源的角度归纳,归纳为个人动机维度和社会动机维度,具体题项如下:

个人动机、

1. 提升自身修养

2. 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

3. 认识更多朋友

4. 获得组织的表彰与认可

5. 获得物质奖励

6. 发挥特长,自我实现

7. 体验感受志愿活动,满足好奇心

8. 综合素质测评加分

9. 开阔视野,增加人生经历

社会动机、

10.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传递曾经从别人身上得到的爱与帮助

12.感受志愿服务价值,自我激励

13.帮助他人达成心愿

14.获得服务对象的感谢

15.服从组织安排,活动组织的认同

16.其他

2. 志愿服务心理状态问卷。根据BFC心境量表为基础,BFC心境量表有活跃性、思量性、抑郁性等8个因素。为方便被试理解和体会,将题目转化为情景,只分为正面状态和负面状态两个维度,具体题项如下:

正面状态、

1. 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他人,很快乐。

2. 完成高难度的工作。

3. 即时活动中发生了不公平的事情,自己也可以释怀

4. 过程中被别人指责,但觉得没有关系

5. 哪怕当时身体抱病,心情也很阳光

6. 干的是自己平时不接触的工作也依然很开心

7. 工作比较累,但并不感到疲劳和辛苦

8. 即使生气了也不会当众表情,迁怒他人

负面状态、

1. 作业总是跟不上他人速度。

2. 总觉得工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3. 对于环境的转变有所担忧

4. 怕与陌生人打交道

5. 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害怕帮助不到他人

6. 容易忘记一些事情

7. 总觉得紧张不自然

8. 工作时间长而感到不耐烦

3. 志愿者激励方式调查问卷。通过访谈普通同学、志愿服务团体骨干及征求专家意见,共罗列了9项主流的志愿者激励措施,让被试进行填写,具体题项如下:

1. 提供志愿证明

2. 提供综合素质加分

3. 系统的志愿者培训

4. 高平台、高水平的志愿活动机会

5. 志愿单位相关的工作机会

6. 大型志愿者表彰典礼

7. 一定的物质奖励

8. 志愿活动的组织开展协调有序

9. 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10.其他

本问卷采用李斯特问卷方式(即按照感受或者符合程度进行评分,十分不符合为1分,十分符合为7分),加入问卷引导语录入问卷星,生成问卷。

(四)数据分析方式及问卷检验

使用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21,分半信度β=0.535,KMO球形检验为0.646,证明在信度上有较好的保证。

(五)调研结果

按照问卷结构,从志愿服务动机、志愿服务心理和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三方面呈现结果。其中“志愿服务动机”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差异,因此分群体进行分析;“志愿服务心理”和“志愿服务激励方式”的群体差异不明显,做整体分析。

1. 志愿服务动机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在个人动机上,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实践能力和感受志愿活动这三个方面得分最高,社会动机方面各个项目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回报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高,“服从组织安排”最低。

为了更好的呈现结果的差异性,接下来将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得分进行集中呈现。

从性别上看,女生的志愿服务个人动机高于男生,社会动机方面女生低于男生。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t1=22.391,df=188,P

从年级上看,大四志愿者的个人动机方面最高,大三志愿者表现出的个人动机、社会动机都最低。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检验表明(t1=22.574,df=188,P

数据结果显示,生源地的不同也在志愿服务动机上产生了显著影响。个人动机方面,来自地级市的志愿者得分最高、而省会级志愿者最低,社会动机方面则不同,来自省会城市的志愿者得分最高、而县区志愿者最低。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t1=20.798,df=188,P

总体来看,青年大学生的个人动机普遍低于社会动机,也就是说,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更加看重对社会的付出和回报。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表明,(F=2.199,df=188,P

2. 志愿服务心理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在志愿服务心理状态中,正面状态“做了一件好事很快乐”得分最高,“过程中被人指责也没有关系”最低;负面状态“总觉得工作还有很长时间”最高,“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最低。由此可见,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的体验,但是如今高校的志愿活动时间工作安排需要往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向发展,劳逸结合,创建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志愿团队;“对自己能力不自信”得分低,说明大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对自我的肯定。

3. 激励方式统计结果。由下表可见,通过系统的志愿培训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更能激励志愿者进行长期的志愿服务,除此以外,高平台、高水平的志愿活动机会也能吸引志愿者持续高效地服务。而物质方面的激励并不太被志愿者看重。

三、具有较好持续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研究

本部分从志愿项目设计的角度,选取持续性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分析其共性,从而探究影响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性的因素。

(一)案例简介

1. 北京林业大学“绿桥、绿色长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984年,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率先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开展以宣传环保知识为内容的绿色咨询活动;1997年,在原有活动基础上,由北林学生发起、首都各高校大学生参与的绿桥活动创立;2007年,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林业大学发起,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学联、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主办了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全国三十多个高校团委组织生态环保志愿者共同参与,使绿桥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活动以设在北京林业大学团委的中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之家和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为依托,通过生态环保活动宣传、生态环保成功案例调研、生态环保科学研究、青春志愿林种植、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绿色播种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资助等多项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实际行动来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首都大学生“绿桥”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十八届和八届,每一届的活动主题紧扣时展和社会需求,在活动内容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活动覆盖范围从最初的发起高校扩展到首都、全国,近四万名绿色长征志愿者参与活动,共营建两千余亩青春志愿林,撰写了五百余篇社会观察报告和三千余份志愿者日记,开展了二百余次绿色咨询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等近百家海内外媒体上百次深入报道。其中绿色长征纪录片在2009年美国纽约皇后国际电影节最佳国外记录片金奖;绿色长征活动2009年获“母亲河奖”;绿色长征活动获2010年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被称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之一。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绿桥、绿色长征”活动获得了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共同支持,在活动中探索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了绿桥基金。这种运作方式从政策、人员和资金多方位保障了项目的持续发展;第二,在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主题,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第三,始终围绕绿色环保,不断进行创新。如在2013年提出了全新的“A4210”青少年勤俭低碳养成计划。

2. 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项目是在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全校14个学院团组织积极参与的一项定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至今,共有20支志愿服务队伍先后与海淀区11所小学结对,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内容方面,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活动为主,同时,北林大学子发挥在绿色环保教育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环保教育课堂”、“绿色咨询”、“环保游戏”等特色授课及活动内容,并充分利用高校的软硬件教育资源,通过让农民工子女参与大学活动、实地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创新了项目服务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北林大各个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有对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形成“一对一”结对:工学院团委“绿叶支教团暑期支教项目”,通过“接力”方式连续开展了近十年;学生社团“翱翔社”持续八年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暑期支教活动;校学生会“一条鱼”支教项目也连续开展了九年。其中,以环境学院与海淀区前八家小学结对为优秀典型。几年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曾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出深度报道。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2010年,团中央启动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1年11月在全国推行的“七彩课堂”活动,同时建立了农民工子女档案和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志愿活动的相关事宜,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以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纽带,与各院志愿团体共同合作的方式,更好的调动全校的优势资源,使项目更具有整体性;第三,采取结对方式,以“一个学院对接一所学校”的“小结对”模式避免了活动的零散性与随意性;第四,服务对象较广,通过走访家庭,建立完善农民工子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全程式”帮扶内容。在贴近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的同时,通过举办“工友夜校”将关爱辐射到农民工,为其提供更多技能培训,多方面帮助受助者。

3. 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2004年,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发起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连续多年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向公众宣传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年,在湖南省环保局、湖南大学校团委等领导的多方支持下,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和国防科大“绿城”环保协会,举办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3.27保护母亲河大型系列活动”,拉开了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的序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保护母亲河”项目以“透视湘江”为主要活动,由志愿者前往湘江边进行污染水的取样及拍摄,邀请相关专家对采水样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并挑选出活动中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图片资料在长沙市各高校、社区、小学巡回展出;2008年,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再次由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牵头主办了“湘江清理活动”,该活动以湖南大学各院系青协为单位,分派到湘江岸边的滩涂上,捡拾的垃圾,最后统一将垃圾运往了垃圾转运站,避免了其对湘江的污染;2009年3月,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保护母亲河”长沙市大学生水体调查以及宣传活动;2009年11月,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举办了“保护母亲河―徒步湘江”活动,几十名湖南大学的志愿者一起从长沙沿湘江一直徒步到湘潭,引起媒体的和公众的关注,呼吁人们保护湘江母亲河;2011年,长沙市水利税务局牵头、湖南大学后勤处及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和湖南大学FLY协会承办了“节水大型宣传活动”;2012年3月,为了迎接世界水日,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们再次牵头,举办“探访长沙市第一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活动。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系列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活动内容更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形式丰富,不断创新。湖南经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曾对相关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紧扣时代主题开展活动,并获得团中央项目资助,活动水平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第二,整合多方资源,寻求政府支持,同时联合其他高校、企业等开展活动,获得了多方面支持保障。

4. 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2002年,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在之后的几年中,同济大学依托这一契机,进行城市文化保护的宣传。2011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起“城市年轮”历史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学院专业特长,依据上海世博会有关城市及城市人的思考,义务为上海的小学生宣讲,从基层逐步唤醒社会正缺失的文化保护意识,成为同济大学“济・城市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之一。目前,该志愿服务项目已覆盖杨浦区同济小学、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控江二小等12所学校,志愿者们每周不间断前往沪上各小学宣讲。

该志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未来建筑师协会、青年遗产保护联盟等多家单位以及同济大学相关专家的支持。近年来,先后获得同济大学中欧国际志愿者创意大赛个人金奖以及团体优秀奖、“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等奖项。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项目依托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契机,进行城市文化保护宣传,同时密切结合团队专业特色,寻求大型机构支持;第二,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这是志愿活动得以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三,从传统支教创新为校园宣讲,以支教模式达到宣传作用,内容形式新颖。

5. 浙江工商大学“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浙江工商大学“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由浙江工商大学“心译”语言服务队于2008年发起,2009年7月,正式更名为“心译语言服务总队”,隶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心译”总队共建成19支外语志愿服务分队和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多语种特色服务队,累计有3562名学生参加了外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总时数达7354小时。2011年,“心译”服务总队将外语志愿服务推广到杭州市的周边城市;2012年起,外语志愿者走向省外,为大型展会或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如2012杭州上城区国际日活动、2012年拉美峰会、2013年世界文化大会等。该项目曾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该项目的开展有如下特点:第一,依托于大型的国际赛会,但是并没有止步于“逢赛会,有服务”的简单模式,而是在学校中积极推广外语口语练习,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交流,由此又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志愿者资源,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第二,该项目由浙江工商大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牵头、各个学院共同参与,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目前社会的专业化外语志愿者,尤其是小语种志愿者的短缺,推动了“心译”外语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随着浙江省国际交流的愈发频繁,该项目也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这为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共性分析

1. 社会需求。以上案例中,志愿服务的对象都选取了目前社会所需、时代呼唤的内容。如北京林业大学“绿桥”“绿色长征”项目和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项目,针对“美丽中国”建设,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用大学生的行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响应团中央号召,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农民工群体,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从侧面为国家三农问题贡献积极力量;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则抓住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良好契机,为上海城市形象宣传做贡献。

2. 组织保障。以上项目的开展都有着完备的组织保障。“绿桥”、“绿色长征”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学生的联合主办,同时建立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模式,使活动的开展有了较高的组织平台;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中,北京林业大学采取“结对”的方式,以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纽带,各学院志愿服务团共同参与,更好的整合全校的优势资源,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性,使项目具有更广泛的参与度;湖南大学“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项目取得了湖南省环保局等多方支持,同时与中南林学院“绿源”环保协会和国防科大“绿城”环保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共同主办,保证了项目的高质量和高覆盖。

3. 项目创新。以上所举案例在开展形式、活动内容、支持模式等多方面都有突出的创新性。“绿桥”“绿色长征”志愿服务项目在每一年的发展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仅开创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全新运作模式,更根据不同时期青年特点选择了青年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北京林业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在传统支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增加了“绿色课堂”的内容,学生社团“翱翔社”建立了“一毛钱工程”项目,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许多大学生长期资助农民工子女;同济大学“城市年轮”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性的以“城市文化”为切入点,将历史遗产保护带到校园中。可以看到,与社会需求、服务对象及青年特点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项目活力和生命力,是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开展的“强心剂”。

4. 突出特色优势。以上项目在着重“志愿”的同时,有效结合了学校特色,与学校优势专业挂钩,使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学以致用,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提升技能水平,“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被紧密结合起来,与这一特点使得项目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四、讨论

(一)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科学的志愿者培训能够提升志愿者的持续参与欲望

通过对被试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可知,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有着科学化系统化培训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更愿意长期参与其中。较高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者认识社会、锻炼自我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而科学先进的志愿培训系统能够提高志愿者自身修养和实践能力,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应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影响力;同时建立科学系统的志愿者培训。例如,可以在学期初开展全校志愿者通用培训,在各类项目开展前开展志愿者专项培训,同时为志愿者提供更多接受专业化培训的平台,如组织志愿者参加专业外语培训等,使志愿者不仅向外提供服务,更能够从内接受服务。另外,在项目设计时,也应注意志愿者的体验感受、服务时长的科学规划等。

(二)对待不同的志愿者人群在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上应有不同侧重

志愿者的性别、年级、个人成长环境、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也不尽相同。在性别上,男生比女生的社会动机更高而个人动机更低;在年级上,大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最高,而大三志愿者最低;从生源地上看,个人动机方面,来自地级市的志愿者表现出更高的个人动机,而省会级志愿者则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动机。在志愿者的激励保障中,根据群体的主要特征(如男女比例、年级比例等),最大化的满足志愿者合理动机,能够使志愿者更愿意长期参与志愿服务。

(三)符合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项目保持生命力的先决条件

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产生的本源,通过提供志愿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填补社会服务的空白,是大学生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社会需求也是志愿精神的实际意义所在。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应紧跟时代步伐,首先抓住社会需求,找到“志愿者所长”与“受助者所需”的契合点,使志愿服务项目焕发长期的生命力。现如今,我们常可以看到诸如“敬老院老人一天被多次剪指甲、洗脚”的新闻,就是志愿服务没有真正找到“受助者所需”。

(四)创新发展是志愿服务项目保持活力的根本保障

志愿服务要持续发展,“持续发展”不代表“不变的发展”,而应在传承中创新,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青年的特点,一成不变的志愿服务项目只会逐渐丧失活力,无法取得长期发展。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时,从开展形式和活动内容上有所创新,符合受助群体的变化需求,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吸引广泛的社会支持,保证志愿服务项目健康蓬勃发展。

五、本文的思考与不足

本文通过对志愿者动机、心理状态和激励方式的调查,以及对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的案例研究,综合得出高校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研究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志愿者问卷调研和志愿服务项目案例调研的样本量还不够大,因此可能忽略了其他影响因子;其次,对志愿者的研究和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研究两部分结合性较为欠缺,尤其是对志愿服务项目案例的志愿者内部管理保障机制研究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彦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研究――以保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 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3] 于琳.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以山东大学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9(2).

[4] 滕晓黎.从美国服务学习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5] 葛瑶瑶.北京城市学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3).

[6] 靳利飞.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5

Abstract: The volunteer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socio-economy in recent years, volunteer service presents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 of using volunteer servic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ries to conver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 pursuit, which is important for countries to generate economic value.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经济效益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58-02

0 引言

志愿服务作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1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载体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是奏响社会发展进步主旋律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仅要贯彻中央精神,还应注重社会实践养成,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融入实践锻炼中。

1.1 凸显爱国主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基点,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价值为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不断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境界,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志愿服务是以实际行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培养爱国爱人民的的价值观。

1.2 传递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本。近几年,志愿服务作为蕴含丰富道德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是因为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有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志愿服务可被看做是大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提升自身的各项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还能够传递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作为每个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同时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也更加有利于就业,有利于走向社会,创造价值。

1.3 激发友善情感 刘云山在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成指出“要把增强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重要着力点,使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

人生必须筑牢“友善”之根基,彻底激发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友善之培育和践行,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家庭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友善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建设和谐家园、融洽人际关系、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应该积极参与“三关爱”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善行义举,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打造好弘扬友善之风的平台。

志愿者的人文关怀与雪中送炭的真情奉献将会深得受助者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2 志愿服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困境

当前,我国虽然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自身的仍存在许多不能回避的问题。

3 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3.1 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 要想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是一个有效途径。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精心策划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品牌项目,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风采和成效真正的展示出来;将已经取得社会影响力,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得更大更强,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宣传推广作用,鼓励和拉动更多人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确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能和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相悖;正确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和节假日,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更多的走向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去,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更多的推广等。在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突出人文关怀,鼓励大学生多多参与到敬老、爱幼、帮扶农民工、助残等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接地的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实践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2 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有资料显示,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当中,有70%是为了赚钱,有50%是为了社会责任而付出,有30%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这表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就导致学生无法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此时,学校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友爱品质为根本,友善情感为核心,提升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水平,使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志愿服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模式,以育人合力的最大化追求育人工作要求、工作难点、工作意义等方面的要求如实告知学生,让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诚信表现做好思想准备;志愿服务过中深入跟踪与了解学生思想、化解他们的心灵困惑,及时纠正志愿服务中某些学生的不佳表现。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的志愿服务一般都是在当地举行重大社会活动或重大节日时开展,地区以连云港为主,活动形式是学院负责组织、学生自主参加。今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乐于助人的友善情感在时间上予以延伸,在空间上予以拓展,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实现志愿服务的自主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化。

3.3 提升志愿服务运行效率 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社团的建立,对这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给予资助和支持。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可以对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形式和经验进行交流合作。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也应该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建立政府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和民间志愿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以便大幅提升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同时,高校应该健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志愿者工作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自身也应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评估体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可以将组织内部的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高校可以把志愿者在学校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和择优表彰等评选相结合,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给予评优、评先的优先权,借此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并在志愿活动中更加努力表现,尽心工作。同时,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可以在媒体上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树立榜样作用。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内电台、手机短信、报告会、演讲比赛等阵地和载体,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生动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志愿精神的种子播撒到大学生心中。

4 效果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密切相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壮大而产生并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养人生价值观的第一步,人生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济成本较低 政府对志愿服务不需投入较多的资金,又能满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志愿者向人民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免费,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最多是后勤补偿,如餐费、路费、服装费等。这和志愿服务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如政府支持、院校统一化管理,在大型活动中,如有志愿者参加,通过他们的无偿获得,可以大大降低活动的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社会团体对志愿服务活动也会提供赞助,其资金既不属于政府财预算,又能使志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赞助者也通过志愿活动得到了宣传自身、扩大影响的机会。

4.2 志愿服务可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资本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在迅速发展壮大,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扩宽人脉,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为例,有75.34%的大学生表示参加志愿者服务能够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该校2014届毕业生中,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备受企业关注,就业率高达99%,并且针对这部分学生就职后工作表现的一项调研现实,企业对就职学生的满意度高达87%。这充分说明志愿服务对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培育其良好的人格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5 结论

在大学期间,学生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学习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必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人生创造价值也是一种工程,也是一种广义的价值工程理念,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价值观,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才可以深切体会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6

一领导高度重视,上下“三级合力”,为做好高校青年志愿工作组织化常态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近年来,我院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学生素质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严密抓好落实。学院成立了三级网络,即院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负责,由学院团委对口管理,系级层面由各系分团委相应成立志愿者分会,基层由各个班级、团支部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从而形成了以志愿服务领导小组为原点,以基层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为发散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做到了层层有人关心,级级有人落实。各级部门还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建设之中,定期交流,年底评比。成立应急志愿者队伍,规范各项制度,建立协调机制和奖励机制,科学制定计划,使我院志愿服务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例如,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我院为迎接“世界献血者日”的到来,在我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志愿者献血活动。现场拉起了“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为青春增添亮丽色彩”的巨型横幅,在活动现场,我院大学生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志愿者们有秩序地参与献血,同时学院团委组织了15名志愿服务者身着统一的蓝色T恤,身披红色绶带在现场协助负责登记、体检和献血后的服务工作,特别是照顾好个别出现身体不适的同学。在现场我们可喜地看到,我们的青年学生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份沉甸但又温暖的社会责任。到了中午用餐的时候还有志愿者踊跃地献血,迟迟不肯离开。

二广泛深入宣传,依托“三个平台”,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化常态化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个平台是宣传平台。学院运用校园网络、共青团手机报、学生飞信、QQ群、微博、微信等多种接近青年志愿者的新媒体形式,激发学生们自觉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是感恩社会的一种方式,从而使志愿者们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者、实践者,使学院的青年志愿活动成为常态化的活动开展。

第二个平台是活动平台。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月、新生入学教育、优秀大学生入党推优上团党课、各级各类团学干部训练营等时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光荣的声势,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院团委还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共青团青马工程紧密结合,把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青年马克思教育中道德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广大学生思想觉悟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得到升华。

第三个平台是激励平台。学院坚持对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表彰,并运用时尚、年轻的元素将志愿服务的优秀学生作为青年榜样,让他们自己讲述志愿服务的青春故事,通过故事会、思辨论坛、编创微电影、微信、微博直播的新形式,激发全体青年学生“奉献友爱进步互助,争做大学生志愿服务模范”的热情。

三加强组织协调,做到“三强三新”,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化常态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强化力量引“新”。在我院有一支由学生组成的“三级志愿者队伍”,他们是普通志愿者、注册志愿者、骨干志愿者。普通志愿者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支基础保障力量,他们是流动的志愿服务部队,能够在我院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时召集。注册志愿者平时除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外,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宣传者、鼓动者,他们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生力军。骨干志愿者组成的社团则是推动整个服务队伍前进的火车头,由他们策划和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同时也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做好各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这样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建立起了一支由“三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几年的摸索实践中,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培养的志愿者们,聚起来是一团火,撒下去是满天星,达到了星星之火燎原的效果。

二是强化理念更“新”。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喜欢新事物、新媒体运用熟练的大学生群体,需要我们教育者更新理念,要注重培育志愿服务新媒体文化,增强志愿服务时尚性;培育志愿服务特色,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培育志愿服务青年榜样,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新的志愿服务要以层次化架构为实现院系班三级同频共振的方法,用扁平化可纵横覆盖的活动组织形式为内推,以“青春体、凡客体”为吸引,运用低成本课覆盖的新媒体动员方式,使志愿服务充满魅力。

三是强化活动创“新”。在工作中发现,有的时候,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要注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效果。在与广大大学生志愿服务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热心关注敬老、助学、帮困等各类公益事业。这一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渐渐的我们感悟到,人的善意是能够心灵相通的。您今天能够从事环保助学,那么明天也许就能敬老帮困。于是,我们适时调整志愿者活动的方向,通过分团委+志愿服务对象(或者单位)的“1+1”共建模式,使志愿服务常态化、经常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院倡导“时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青年时尚”,重点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例如:数字艺术系连续3年和残联的博爱家园的智障、聋哑的孩子共建,每周义务上课;经济管理系与宜兴市福利中心的孩子开展“大手牵小手”的活动,电子信息系与丁山紫砂民工子弟学校的宜兴新市民孩子开展“一支铅笔书写六一温情”的活动,机电工程系与宜兴市老年公寓开展“爱心接力棒”的活动,环境艺术系与宜兴公交公司合作在公交站台上服务的“小黄帽”……志愿者们经常开展活动,利用所学专业技能,为市民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