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例6篇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1

关键词:建筑业 生产率 影响因素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建筑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建筑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与建筑业的地位和发展需要不相符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建筑业效率的研究上,已有对全国和部分省份层面上进行分析。王幼松(2000)利用非参数方法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1981~1996年间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期间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提高。庄焰等(2006)基于建筑业对能源过分消耗的特点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投入指标中引入了能源要素,对中国建筑业1991~2003年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在1991~1993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随后的10年间均保持较高的效率值,但无明显提高。史修松,徐康宁(2006)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林晨(2003)应用DEA方法对广东省建筑业1985~2000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显示,广东省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其年平均增长率为3.76%。

吴伟巍、李启明(2007)从技术进步的含义出发,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江苏、上海和浙江的资本弹性系数和劳动力弹性系数,进而分别计算和比较了三个地区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各年相对于1995年的技术进步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已有学者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了DEA方法的分析,但是传统的DEA方法无法进一步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本文运用SBM-DEA方法对河南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弥补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研究方法和指标

(一) 研究方法

以往对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是采用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其主要缺陷: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假设以及没有区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进行生产率研究的两种面板数据基本模型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把TFP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可以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但必须事先设定一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和行为约束,这会造成对生产率估计的误差。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Fare(1994)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效率变化(Efficiency change)和技术变化(Technical change)两部分,并可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技术变化部分亦可作进一步的剖析。2001年Kaoru Tone提出了SBM模型,可以解决了传统模型存在的效率大于1的问题。基于投入角度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如下:

=技术效率变化(Tech)×技术变化(Tch)=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变化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

测度建筑业生产率的增长及变化,必须求解上述四个不同的距离函数、、和,在测度距离函数值时,如果遇到SBM的效率值为1时,再利用SBM超效率模型进一步测度这些SBM有效的超效率,最后求解出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二)变量选择及处理

产出指标。一般选用工业总产值,单有的研究也采用净产值作为产出数据。工业总产值计算投入数据时包括了中间投入,后者则只考虑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和劳动力。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采用总产值的指标。资本: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度量。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衡量。本文用乳制品业年从业人员作为历年各地区劳动投入量的指标。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

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一)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

分析运用DEA-Solver-Pro5.0软件计算出了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技术变动状况。总体结果如下:

表1列出了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以0.51%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支撑着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个部分,可以清晰的发现,技术效率以年均0.12%的速度下降,而技术进步则以年均0.65%的速度上升,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更明显,因此使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正值。在技术效率变化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中,纯技术效率以0.05%的速度下降,而规模效率以0.07%的速度下降,使得技术效率的变化也呈下降态势。通过计算的Malmquist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简单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在建筑业技术效率的变动中,由于纯技术效率以年均0.05%的速度下降,而同时规模效率以年均0.07%的速度下降,表明规模经济在建筑业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并未显现出来,使得技术效率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由效率指数的原理可知,技术效率是衡量各年间到生产边界距离的变化情况,建筑业技术效率的下降反映了河南建筑业远离了生产前沿面。其技术效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由于近几年建筑企业在建项目剧增,加之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建筑企业由于流动资金缺乏导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大量建筑业从业人员和机械设备闲置,导致整体规模效率较低。

(二)建筑业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一个产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产业自身,外部因素主要是产业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行业增长状况等。

外部因素。通常一个行业在地区内与其他行业面临着相同的社会、经济与法律环境,影响行业技术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各自关联产业的影响。一个行业不是在地区内孤立存在的,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同步发展能够为其提供便利的原料来源或者销售市场,从而促进该行业在地区内的发展壮大。国家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和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影响建筑业的生产率发展。比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这就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政府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比例的提高,促进了建筑业企业的纯技术效率,使之更靠近前沿面,但这使得规模效率有所下降。

资本-劳动比率。人均资本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各效率水平。建筑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其产出水平主要依赖资本驱动的特点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据,人均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地区,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越小,但规模可变与不变前沿面之间的距离随之增加,建筑业企业在规模可变时,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产出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短期内建筑业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的事实。资本装备率的高低反映了建筑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资本装备率高的企业技术效率值较高。

建筑队伍素质。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和劳务作业人员队伍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筑业自1987年推行项目法施工以来,项目经理素质和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施工劳务队伍的素质未能跟上。大量民工进城从事工程施工劳务作业,多数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严格的上岗考核,这导致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增多,工程质量不稳定,“豆腐渣工程”时而出现,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所以建筑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建筑队伍素质。

结论和建议

本文应用SBM-DEA方法对中国建筑业2000-2009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整体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其中技术进步起到主要作用,技术效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技术效率的分解看,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出现了下降。因此,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要提高生产效率,克服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建筑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规范建筑业市场,使国有建筑业企业和非国有建筑业企业均能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严格监督把握建筑工程的融集资渠道,增加银行及其他融资机构对建筑业企业的业绩考核,建立建筑业企业信用水平及效益考察机制,提高建筑业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加快资金流动速度,减少因资金滥用带来的生产无效率。加强对政府财政中各项基建投资项目的管理。对于劳动密集的建筑业而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单位劳动力产出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永安,陈才.中国省际建筑业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

2.李公祥,尹贻林.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2

关键词 贵州发耳煤矿;沿空留巷;成功留巷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204-01

1 墙体的形式

以混凝土砌块砌筑矩形直墙。

2 墙体参数及位置

10302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宽度4.8m,墙宽度1.3m,墙于10302回风顺槽采空区侧,沿空留巷保留的巷道宽度3.4m。墙砌筑从底板接顶板,墙高平均约2.2m。

3 墙体结构及施工

图1墙体宽度方向第一、第二皮砌块排列图(向上重复)

注:水平灰缝厚度15mm,竖向灰缝厚度20mm。

3.1 混凝土砌块

3.1.1 砌块规格及数量:长度(mm)×宽度(mm)×厚度(mm)

砌墙墙体在1.2m以下,采用以下规格砌块,共6皮,各3皮。

1)650×190×200mm

2)430×190×200mm

为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轻砌块重量,砌墙墙体在1.2m以上,采用以下规格砌块,共6皮,各3皮。

3)650×190×150mm

4)430×190×150mm

砌块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普通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50Kg/m3,则最大尺寸砌块重量为60.51kg。

3.1.2 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C30。

3.1.3 混凝土砌块配合比

3.1.4 混凝土砌块制作、运输、堆放、砌筑

1)混凝土砌块制作:采用钢板定制模具,混凝土必须振实以确保混凝土砌块的质量;2)混凝土砌块堆放搬运砌筑:混凝土砌块的搬运堆放砌筑必须28天后达100%设计强度后才可进行。

3.2 砌筑用砂浆

1)砂浆等级:M20混凝土砂浆;2)砂浆配合比:水:砂:水泥=350kg:1590kg:460kg

注:砂为人工细砂,水泥为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3 操作工艺

基底铲平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立皮数杆、挂线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竖缝灌砂浆勾缝

4 墙体稳定措施

1)沿空留巷墙体厚度为1.3m,由混凝土块砌筑而成,砌缝需用水泥砂浆灌满并沟缝,并且砌块间的缝隙要错开,保证墙体呈连续的整体;2)为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在沿空留巷巷道侧每隔1.3m紧靠墙体支设一根单体支柱。如果单体支柱用量过大,可用半园木或园木支柱代替;3)墙体上方用粉煤灰袋接顶。

参考文献

[1]陈勇,柏建彪,王襄禹;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矿学报,2012.

[2] 方春锋,阎刚,刘喜增;太平煤矿9601工作面沿空留巷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1.

[3] 柏建彪,周华强,侯朝炯,涂兴子,岳殿召;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的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4]李群,刘树宏,李辰龙,李欣.困难条件下锚网索支护沿空留巷Y形通风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5]张广云.凤凰山矿154307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参数及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

[6]唐建新,邓月华,涂兴东,胡海.锚网索联合支护沿空留巷顶板离层分析[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

[7]李学彬,曲广龙,黄万鹏,张国炎,陆侃,王军.高支承压力区沿空留巷充填体强化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农村;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及“一带一路”内涵概述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生产要素及特定产业类型在区域空间聚集。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区别于传统粗放型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实施,根据《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016年8月,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切实推进思想统一、规划落实、统筹协调、关键项目落地、金融创新、民心相通、舆论宣传、安全保障”。[2]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交通壁垒将逐步打通,工业化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对外贸易的增长将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二、“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现状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18个省市。从地缘角度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位于边疆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同胞聚集地,受地理环境制约,大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副产品品种单一、经济贸易落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且城镇化意识不强、特定区域内产业结构相似、服务业产值低、经济环境较为封闭、对外开放程度低、源远流长的区域传统文化萧条。受上述因素影响,除部分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外,“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然而的城镇化率仅为27.74%,广西城镇化率也仅为47.1%,[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就科技创新与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而言,科技创新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经过三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城镇化速度日益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日本城镇化率达到91.3%,韩国83.2%,美国82.4%,[4]。随着传统城镇化模式被新型城镇化取代,城镇化进程中“创新驱动”逐渐取代“要素驱动”,科技创新在优化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值、创新服务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及科技水平、扩大经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科技创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全面均衡发展,更好的推动沿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和发展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沿线农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提高沿线农民就业率,促进沿线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沿线其他国家及地区达成合作双赢。

四、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途径

(一)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才的质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大部分沿线地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农民科技素养与文化水平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农村的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搭建桥梁,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建立就业信息窗口,组织农民加入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尽快适应城镇生活,在城镇中实现快速就业。“一带一路”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应明确自己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主动投入到沿线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中,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已有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沿线国家和地区小语种翻译、农业开发、物流、机电工程、网络工程、农产品加工等城镇化发展中急需的专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人才,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型城镇化中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各级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应形成合力,组建智库,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构筑科学规划与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资源循环系统,强化垃圾处理系统,致力于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城镇,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同时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产业化,促进品牌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突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利用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升级。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目前,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互联网+”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经济环境相对封闭的“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来说,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不但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欠发达农村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融入城镇的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农村集合了许多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然而,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受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等原因,大量优质产品滞销,优质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运输情况将大有改观,沿线农村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B2B及B2C等经营方式,推广区域内优势产品。与此同时,鼓励沿线农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自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多语种商品功能介绍,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扩大经贸往来,将特色产品推销到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

(四)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创建智慧特色小镇的灵感来源于国外,19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旅游,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当地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人口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与国外特色小镇相似,“一带一路”沿线的农村大多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优美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宜打造城镇休闲空间,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沿线的新城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通过拍摄宣传片,建设特色小镇智慧旅游信息门户,研发能够体现小镇特色的游戏软件,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小镇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诸如全息投影、VR等技术,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扩大小镇的知名度。

(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富含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及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非文化遗产遭到损毁,部分技艺甚至失传。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沿线农村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如甘肃临夏砖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改良,河南禹州钧瓷使用纳米级的铜元素对制作工艺和窑变工艺进行的创新等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尝试。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为了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数字技术应该被广泛采用,3D数字动画技术可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研发过程;立体扫描、全息拍摄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及动态过程长久保存于云盘中,只有充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才能真正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六大任务[N].人民日报,2012—12—17.

[2]新华网.“一带一路”:打开的筑梦空间[EB/OL].

[3]徐绍史.2015-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4

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 尾巷 锚注支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5.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沿空留巷(英文gob-side entryretaining)技术是指一种能够使采矿工作面的运输巷在回采过程中直接采用特殊支护,保留原来巷道的功效,作为下一个采面回风和运料巷道的施工方式。由于这种留存巷道的方法是在原顺槽位置上,沿着采空区边缘予以保留的,所以称之为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建设资源、减少煤体损失,因此,认真研究当前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的现状,吸取教训,探究新工业体制下行之有效的施工和支护方法,是煤炭工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1沿空留巷技术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煤炭工业的管理模式还是建设技术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沿空留巷技术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支架形式效果差。以传统的支架形式来支护沿空留巷,曾经一段时间确实解决了煤矿回采工作面无煤柱采煤的问题,也杜绝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隐患。但据调查显示,传统密集型的支架形式主要应用于采面地压小且煤层条件好的低瓦斯矿井开采工业中,在每层条件相对较差或瓦斯含量超标的煤矿开采中就不能使用。传统支架形式支护材料品种多,施工量比较大,而且效果不佳,在现代煤炭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第二,煤矸石堆垛法依然在使用。煤矸石堆垛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而且经济的做法,但支撑矿井顶板的效果却很差,顶板很容易下沉而不利于巷道发挥回采工作功效。这种方法成本低、人力消耗量大,而且矿井隔离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当今煤矿开采过程中该方法依然在使用。

第三,砌墙法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利用预制块砌墙的方法以克服密集柱支护法和矸石堆垛法存在的缺陷,虽然能够在矿井内形成一道甚或数道隔离采空区密闭墙,但该方法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隔离墙与顶板之间的密合问题,最终难以真正实现支护目的。

第四,巷帮充填体支护法不稳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煤炭企业矿井巷道依然使用巷帮充填体支护法对巷道予以支护。该方法是指在煤矿采空区一侧构筑一些巷帮充填体以形成一条支护带。巷帮充填体支护法一般使用的材料强度较低且不能有效改善接顶问题,因此很难保障采煤巷道的稳定。该支护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支护带充填范围较大大,可机械化施工程度高,而最大的缺点是支护强度低,很难适应沿空巷道的高压突变性。

2沿空留巷技术施工工艺及留巷支护方式探讨

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煤矿矿井留巷位置一般处于煤体与煤矿采空区的边缘地带,属于应力卸压位置,巷道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采用足够强度的支方法,就一定能够实现沿空留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施工和支护:

2.1构筑混凝土石墙和护墙点柱

石墙主要是由混凝土结构构筑而成,其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在煤矿回采工作面,沿预留巷道的走向构筑一道混凝土石墙,而且要随着采煤深度的延伸及时构筑。再用水泥和煤面混合料进行铰接,以增强石墙的牢固程度、减缓顶板的下沉速度;同时,由于沿空留巷有一定的宽度,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巷道所筑石墙所处位置的倾斜压力就会增大,为保证混凝土石墙的支护强度,要在石墙与煤层接触的一侧打上一排质地坚硬的木柱作为护墙点柱,从而防治顶板的下沉。

2.2对巷道加强支护和提前支护

在沿空巷道支护过程中,由于顶板与混凝土石墙的接触部位难以衔接,因此,可以利用高强度螺纹锚杆配合梯形钢带对巷道顶板予以支护,这就大大加强了巷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巷道采动影响是从采煤工作面前方开始的,临近工作面时采动影响就会越强烈。随着工作面移近速度的增大,巷道宽度就会急剧缩小,支架变形折损就会非常严重,这也是巷道支护最困难的阶段。基于这一原因,为了增加工作面后方动压区的支护强度、防治顶板错位以及巷道受损,要采用一定强度的单体柱或钢梁棚作为临时支护结构,随着采煤工作面的前移而提前支护。

此外,在沿空巷道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构筑混凝土石墙是沿空留巷的关键,只有加强该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支护强度、减缓顶板下沉;第二,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较软的煤层,这时可采用锚杆支护的方法防治煤帮的位移;第三,对于一些顶板压力较大的部位,可以使用小锚杆进行支护。

3结语

总而言之,沿空留巷技术是当前煤炭工业不可或缺的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但能够节省资源,而且可以加快煤矿开采的进度。面对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现状,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为我国煤炭工业探寻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金磊辉纪道荣 于春贵 .深部薄煤层软岩、大矿压沿空留巷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2]吴西斌 王琼瑶. 台阶式沿空留巷技术在Ⅱ351-2工作面中的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2011(01).

[3]崔宁宁. 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05).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5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水电安装;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民用建筑给排水、采暖安装技术

1、给水系统安装技术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使用需求与功能特性,在安装给水系统阶段我们应采用其位于地下室泵房变频生活给水系统装置实现供水加压目标,主体给水管道工作量位于卫生间,因此安装施工阶段我们应采用样板间、标准层引路、预制化加工方式。同时生活给水管道我们应采用PPR管与内称塑钢管,安装管道系统之前应仔细检查配合接头公差及材料外观,进而有效清除关键内部及管材杂物与污垢。安装阶段我们应由总入口开始,控制入户管保持百分之二坡度,并坡至水表井。同时我们应依据设计要求位于穿墙热水管道加设固定支架与套管,并按照规定将伸缩器做顶拉伸处理,安装固定管道卡件后我们可将预拉伸支撑物去除并做好坡度调整。位于高点我们应设置放风,而位于低点则应加设泄水装置,在回填埋地干管之前我们应全面实施预检,确保不存在活接头。同时安装管道完毕后我们应科学实施试压,压力应高于管道工作压力一点五倍,在使用给水管道之前我们应实施必要的通水冲洗,并采用含有游离氯的消毒水进行生活水系统冲洗消毒,令其在管道中保持二十四小时以上的滞留时间。

2、安装采暖系统技术

随着地热供暖系统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日益普及,当前采暖系统主体分为电地暖与水地暖两类。水地暖通常应用塑料管采暖管材,相比于传统供热方式体现了节能、舒适与环保等优势特征。安装地暖涉及到盘管、布设保温层、回填混凝土、集中供热与分集水器等工序问题,因此在施工安装阶段我们应注重保护成品,不应随意敲打与乱砸,应良好的控制承受荷载,进而令其良好发挥优势特征功能。

3、雨水、排水系统安装技术

依据设计标准要求,在预埋施工阶段倘若埋设高于二号管径套管,其应较地面高出一百毫米,安装管道我们应依据具体管段长度进行坡度调整,令其符合相应设计标准,而后进行卡架固定,将各类预留口进行堵洞封闭。横干管、横支管及立管连接位置我们应采用四通或四十五度倾斜三通进行连接,同时实施安装之前应进行管道污垢清理,并注重几类关键问题。即管道插口与承口应均匀饱满涂抹胶水、不应进行扭曲旋转安装、完成安装后应保持一定时间间隔直至胶水完全凝固后方可移动搬运、安装伸缩节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即冬季伸缩量在五至十五毫米、夏季则为五至十毫米,同时我们应杜绝用胶水连接管道与伸缩节。在隐蔽排水管道之前我们应实施灌水试验,高度不应在底层地面之下,灌水十五分钟之后再进行五分钟延续灌满,当液面不发生下降变化时方可视为合格。

二、高层民用建筑电气安装技术

1、照明、动力系统安装

高层供配电系统来源于城市电网,一般位于地下设置变配电房,照明线路及电气应沿着沿桥架进行敷设并延伸至高层住户配电箱之中。插座线路、照明系统可应用铜芯导线进行穿管暗敷。应急灯具则位于楼梯口,由配电室指导电缆竖井线路主体沿着母线进行敷设,同时位于电气竖井之中布设电缆支架。安装桥架母线方式为竖井中明敷于垂直托架之上,并沿着专用支架进行分支电缆敷设。完成安装后我们应每三层严格封闭竖井安装孔洞,采用钢板进行分隔封闭,位于电缆梯架四周导线采用石棉绳进行继续缠绕,也可采用矿棉板进行封闭并应用混凝土进行牢封处理。高层民用建筑配电箱、配电间的安装环节中,我们应明装动力,距离地面一点五米高度进行安装,照明系统开关则应采取暗装方式,并位于应急开关布设电源指示灯,其安装高度可控制在距离地面一点三米高度,同时出口标志照明灯则应安装于门上方。在安装阶段底边应与门框保持零点二米距离,当若无法位于门上安装,我们可在门旁墙进行安装,且令其底边与地保持两点五米距离。安装成排灯具阶段我们应确保位于同一线条之上,且场所相同的插座开关应控制同一标高的安装高度,其允许偏差不应高于五毫米,且开关相连插座间隔不应高于零点五毫米,配电箱之中安装断路器应确保其整齐,各回路则应标识正确。

2、防雷接地系统安装

高层民用建筑中我们可位于四周屋顶进行避雷带明设,利用两根大于D16 柱内混凝土电焊一体主筋作为防雷系统引下线,位于接地极我们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桩、地下室底板作为接地体,不连接的结构上钢筋部位可采用镀锌扁钢连接两根主筋,同时我们应确保接地整体装置构建而成闭合良好的电气回路,且应控制接地电阻在一欧姆之下。为有效预防侧击雷,我们可利暗设两根主筋为均压环方式,同时应与高于七层的水干管、金属门窗、采暖主管、非带电导管同防雷引下线进行可靠的沟通焊接。再者为了科学预防雷击电磁脉冲不良影响我们可位于高层金属管道入口进行可靠接地处理,于配电房、配电间、系统配电回路之中做相应级别的浪涌保护。

3、接地与安全

高层民用建筑中布设的低压配电系统我们可选用TN-S 接地型系统,电气设备接地保护、防雷接地应统一共用接地极,且接地电阻应低于一欧姆。倘若实测接地电阻无法满足相关要求我们则应进行接地极补打,也可采用合理增添降阻剂方式。我们可在高层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总体等电位连接手段,联结建筑物中的设备进线总管、保护干线、金属构件等,同时我们可应用热镀锌扁钢、各类型号等电位卡子进行科学连接,不应位于金属管道实施焊接连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民用建筑中水电安装系统技术的科学实施是一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了高层民用建筑的综合实用性,对便利人们工作、生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只有科学注重不良水电安装容易引发的缺陷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创设良好的安装实践技术策略,履行完善的水电安装流程,才能强化高层民用建筑综合实用性,令其发挥人性化服务功能,并真正成为建筑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6

第二轮重点海堤段达标工程建设是在第一轮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基础上延续和完善。2006年起开始实施,历时3年多时间完成了海堤防护工程109.5km、保滩工程41.6km、加固改造大中型涵闸27座、小型涵闸96座。

2沿海水利工程主要存在问题

江苏省海堤达标工程建设从1998年起全面实施,历经1998年、2006年两轮建设。目前,全省海堤已基本达到抗御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的标准,有效地提高了防潮、抗台能力。工程完成后,经历了多次强台风和天文大潮的风浪袭击,工程运行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发现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2.1混凝土结构老化和碳化

混凝土结构老化和碳化是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沿海水利工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江苏省最近一轮海堤达标工程建设于2006年开始实施,至2011年基本结束,目前,部分工程尚未通过工程竣工验收,但检查中发现混凝土结构老化和碳化现象已初步显现,部分混凝土结构受混凝土碳化和氯离子侵蚀双重影响,钢筋锈胀,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改变了工程结构受力状态,影响了工程安全。部分混凝土结构在水位变化区和冻融区,受到海水泥沙冲蚀和冻融双重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剥落,混凝土露子露砂,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

2.2金属结构锈蚀与机电设备老化

水利工程钢闸门一般采用金属防腐涂层加封闭漆防腐涂层的方式,在内河地区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沿海地区总体效果不佳。部分钢闸门和门槽埋件金属防腐涂层和封闭防腐涂层被破坏,闸门门体开始锈蚀且速度加快,降低了钢结构的承载能力。部分闸门止水损坏,闸门滚轮锈蚀卡阻,钢丝绳锈蚀断丝,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部分电气设备元件老化严重,自动化控制装置失效,工程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2.3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沿海地质条件较差,个别建筑物结构间沉降差较大,已超过了设计允许范围,结构间止水失效,伸缩缝损坏,缩短了工程有效防渗长度,影响了工程的渗透稳定,改变了结构的受力状态。

2.4河道滩面冲刷、淤积

部分建筑物上下游引河河床淤积严重,建筑物过水断面缩小,影响工程功能发挥。个别建筑物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损坏,影响工程安全运行。沿海海堤防护工程和保滩工程效果总体良好,但局部仍有侵蚀损毁发展的趋势。

2.5堤防工程损毁

堤防迎水面防护措施已实施到位,工程运行状况良好,但背水面水土保持和防护工程未安排实施,部分堤段雨淋沟较多,局部坍塌,大大削弱了堤防的抗御能力。大部分海堤未安排实施防汛道路或路面结构标准较低,不利于组织工程防汛和应急抢险。

3沿海水利工程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3.1对沿海水利工程耐久性认识不足

在自然条件和水体、大气存在一定污染的环境下,水利工程存在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中提出:设计永久性水工混凝土结构时,应满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沿海水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运行工况恶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更为突出[1]。近年来,通过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对工程耐久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对耐久性总体重视不够,缺乏工程设计使用寿命理念,增强工程耐久性的措施欠缺。

3.2工程建设设计标准偏低

与一般水利工程相比,沿海水利工程在施工条件和运行环境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但受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准备、工程建设资金和工程建设工期等多种因素制约,工程建设标准总体偏低。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重点放在了对结构尺寸、高程和强度的设计,而对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氯离子侵蚀、抗冲磨等耐久性指标提出的要求较少或标准偏低,使得工程耐久性设计先天不足。

3.3沿海地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沿海地区是工业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沿海化工企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废水从沿海排出,使得沿海水利工程运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从原来单一的海水侵蚀发展到海水、化学共同侵蚀,环境作用等别提高,破坏性更强,对工程耐久性要求更高。从目前工程运行情况看,一些工程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工程运行环境,致使混凝土结构和金属结构破坏严重。同时,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海滩涂不断围垦、开发和利用,沿海城市港口的加快建设,对沿海海岸侵蚀情况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3.4工程施工质量存在差异

沿海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总体较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工程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露子露砂,钢筋头割除不规范等较多质量缺陷。质量缺陷处理不到位,造成缺陷部位混凝土碳化和老化速度较快,结构钢筋在较短时间锈胀,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部分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产生了较大沉降,影响了结构安全与稳定。闸门生产厂家的闸门制造防腐质量也存在差异,在工程运行条件和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的闸门门体和防腐涂层腐蚀已经很严重,有的闸门防腐涂层仍然保持良好状态。

3.5工程运行管理亟待加强

由于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情况同时存在,致使沿海水利工程不能实施有效管理,相应的管理措施也无法落实,管理能力和力度远远不够。不少管理单位和人员看重工程建设带来的效益,而疏于对工程运行的维护与管理,以致于工程一般性问题和缺陷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发展成较重的安全运行隐患,加速了工程老化的进程,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4加强沿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4.1提高沿海水利工程耐久性认识

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与效益发挥。工程耐久性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特征和指标,要进一步树立工程设计和使用寿命理念,进一步提高对沿海水利工程运行环境和施工条件的认识,从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重视并采取提高工程耐久性的措施,保证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保障工程安全可靠运行,降低工程管理维修的成本。另外,在提高沿海水利工程耐久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对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工期的影响,保证工程顺利组织实施。

4.2加强沿海水利工程科学研究

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应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可先在部分工程试点应用,技术成熟可靠后再全面推广应用,以提高工程建设技术含量和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对沿海海岸冲刷淤积的定期监测与分析,科学地进行建筑物选址,减少建筑物上下游引河冲刷与淤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开展软土地基建筑物地基处理优化与上部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高基础的可靠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积极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和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提高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能,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2]。应积极开展沿海地区金属结构防腐蚀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既要有利于延长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要有利于正常维护。目前,江苏省部分沿海工程采用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对金属结构防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工程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大力开展沿海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研究,既要保证维修养护的效果,也要简单便捷,易于一线管理人员尽快掌握和使用,同时也要降低工程运行维修成本。

4.3提升沿海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与深度

工程设计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与前提。项目建议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重要性,论证并确定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应对工程水文地质与运行环境条件进行调查,科学地进行建筑物选址并提出工程耐久性基本要求。工程设计阶段,依据所在地水文地质与运行环境条件,确定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提出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和结构构造、施工措施、检查维护等要求,并具体提出混凝土抗碳化、抗冻、抗渗、抗冲磨、抗氯离子渗透、抗化学侵蚀等耐久性指标。应对软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研究,确定适合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的基础处理方式,提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的基本要求,控制工程最大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从而保证结构安全稳定。应按照结构简单和功能稳定可靠的要求,进行金属结构与自动化设计,便于工程管理与维护。

4.4严控沿海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与合同约定,制定工程耐久性的施工专项方案,科学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各项耐久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工程原材料品质,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加强混凝土模板、振捣与养护等工序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结构重要部位,必要时还应采取温控与耐久性附加措施,防止工程质量缺陷的产生。应加强基础处理工程过程控制和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驻厂监造,严格进行基础隐蔽工程验收和机电设备出厂验收,金属结构、机电设备以及工程自动化投入运行前,应进行联合调试运行检验。对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与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备案。对于影响工程耐久性的问题,应进行专项论证并确定处理方案;对于造成永久性质量缺陷的,应明确工程运行期的维修责任。

4.5强化沿海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落实工程有效的运行管理,定期开展维修和养护,可以有效地减缓工程老化进程,甚至改善工程运行环境和提高工程运行质量[3]。要加强沿海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明确管理单位与人员,落实管理经费与措施,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的检查与考核,落实工程运行管理责任。针对沿海水利工程地点分散、类型复杂、数量众多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运行管理机制,尝试建立专业的维修养护队伍,提高工程运行维护水平。定期对建筑物沉降位移、混凝土耐久性能、金属结构腐蚀、河道滩面冲刷淤积进行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后,应及时重新评估工程的运行状况,并提出改善工程运行环境和提高工程耐久性的措施。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