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文化传承 英国文学 教学 关系

一、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 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承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长期以来,文化传承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承和认知能力。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 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是文化的载体, 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因此,学习外语要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 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3.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1]

二、文化传承及其研究与英国文学教学的关系

文化传承及其研究是英国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使文化传承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在文学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 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 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2.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

3.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 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如何加强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策略

1.注重文化传承信息的涉入。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

2.改变传统教学目标与模式。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 将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3]

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与课外辅助手段。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 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承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 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 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信息输入、文化传承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都需要教育教学实践者和文学界研究者深入进行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我国英国文学课教学模式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2

一、以读为前提,引入学习“文”和“言”的情境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加讲究韵律、对仗等,所以古人经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古文,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但是诵读仍是一种学习文言文不可多得的好方法。初中生为什么学不好文言文?主要是对课文没有语感,连基本的句式都读不成,怎么可能正确解读课文呢?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音乐美,学生也愿意读。学生喜欢读、背《陋室铭》和《爱莲说》的程度绝对高于《拿来主义》和《“友邦惊诧”论》。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使知识类化。

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

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和情感:1.朗读时特别注意异读字,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加点字读 wú;“孰为汝多知乎” 加点字读zhì。又如:“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2.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停顿时一般的原则就是主谓之间要停顿、动宾之间要停顿、句首发语词和语气词以及关联词后面要做适当的停顿等,如“晏子/使楚”“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等。3.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加强课文的背诵以便加强语感。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应该以理解课文内容为前提,在掌握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脉络来背诵。通常情况下,笔者让学生的背诵穿插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根据板书的先后顺序、或者根据课文内容由难到易等顺序来背诵。在文言文的讲解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板书的设计。一般板书都是反应文章的精髓部分,这些既能够体现文章的结构,更能够体现课文的重难点。文章不论长短,一般都比较生涩,如果完全让学生课后花时间来背诵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抓住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背诵出需要背诵的部分,既增强了学生背诵的信心,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也成就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捷径。

背诵课文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说明性的文章可以按照空间、时间或者逻辑顺序来背诵,如《核舟记》的重点段落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背诵;记叙性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人物的情感变化来背诵,如《桃花源记》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时间顺序来背诵;议论性的文章可以抓住论点,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来背诵,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背诵。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关键句、文言句或者文章的脉络来背诵。

二、以文为主,学“文”中带动习“言”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了文本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写作特点、文章中心等知识,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个层面上和作者对话,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学习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时,先设置“文”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文本内容、把握写作中心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和理解词句,解决语言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相互之间讨论或者举手示意全班交流。

比如讲授《曹刿论战》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研究这样一个问题:“齐鲁长勺之战中,两国的军势相差很大,鲁国与齐国作战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可结果却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这个胜利与曹刿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那么,曹刿究竟有哪些性格使得战争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体现他这些性格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学生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文本,加强对文本的朗读,文章主旨自然可见。

三、在掌握“言”的前提下加深对“文”的感悟

文言文和现代文还是差距很大的。文言字词的意思和句法结构都有其特殊性,所以需要学生特别注意和掌握。教师在解析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归纳一些特殊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四类文言句式,并可以借此知识点,适当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这些文言现象。另外,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上的资源和古汉语字典加以解决,若还有疑问,可以加上符号,寻找机会请大家讨论或者教师帮助,以此来扫除字面上的基本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笔者一般要求学生预习过程中将课文抄在古文本上,空的第一行将书下的重要字词解释抄在本子上,空的第二行是预备让学生课后做翻译作业的,课堂上学生只需要将教师所补充的难字词解释直接添加在空行处。学生在抄写的同时,可以把不理解的词句结合相关材料先努力翻译。如若还有问题,可以做好相应的符号,课堂上共同探讨。碰到难度比较高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预习案的题目,做到“先预后设”。第二步是课堂上互相交流对比,着重在分析发现古今的异同上下工夫。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三是课后归纳积累,鼓励学生建立起文言文学习笔记。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3

【关键字】能指 所指 不变性 可变性 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一词,“语文”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概念之外还相继衍生出“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含义。但,“语文”的文学、文化衍伸的基础还是其最初的工具。因此,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工具观的影响下,语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文字符号是事物的概念和音响形象两项要素构成的双重的东西。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语言符号的概念和音响形象二元关系,替代为“所指”和“能指”的二元对立关系。“所指”指符号形体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概念,“能指”指符号的音响和形象。比如《近试张水部(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根据此诗语境,“舅姑”一词能指的是公婆;所指的是主考官。基于此,“所指”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讯息的复杂性对语文教学有特殊意义。

一、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影响语文教学分析的确定性

尽管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组合特点,但是语言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下来之后,便形成了一套语言符号系统,这种语言符号系统不再为大众之中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并拒绝一切任意替代。

语言符号的不变性是必须将语言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去考察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语言符号“所指”的对象是确定的。比如:“风流”一词有八个意义指向,但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中,却只能指“才华出众”这一意,而不能指“放荡不羁”等意。这就说明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使得学生在理解课文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上更为方便和深刻。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及时纠正教学中的语言符号偏差。如在作文教学中,网络语言符号对语言符号系统的冲击。

网络语言符号在网络环境中存在,不管是火星文还是网络俗语,只要现有的语言系统存在能够表达的完整符号,就不会被代替。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国语配音中出现了“我靠”这一叹词并流行于网络,但不久就消亡了。火星文的出现更不能对现有语言符号系统照成影响,反而反噬了使用者本身。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俄”(其想写“我”),“箪”(其想写“单”)等字,音响不符,指代不明,表意不清,无法起到语言符号最为基本的沟通作用。故,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符号的不变性,防止学生错用语言符号(火星文等),影响正常交际。

二、语言符号的可变性造就了语文教学分析的难度

语言符号在时间上发展的必然性导致了语言符号所指和能指关系的转移,这让相同的符号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产生了不同的指向。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文字表现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现代小说、当代小说等,这些作品的时间跨度显示出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的复杂性,给语文教学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衣”,在古代存在两个基本指向:一是“衣”(yi55)作为名词的“衣物”,二是“衣”(yi51)作为动词的“穿衣”。但在当代则只是作为名词的“衣服”。

语言符号的可变性还存在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相互转化表达的过程中。比如翻译对语言造成的可变性影响。香港作者西西的作品《ICITY》,翻译成中文名称就变得多种多样,直译的《我城》,意译的《我的城》、《我之城》、《我在之城》等等,而每一种翻译都具有其“能指”的对象。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可变性,我们对语言文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读”,有些是无意的,有些是刻意为之,不管是何种“误读”,都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广度。基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正视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的关系在时间变化发展上的转移,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符号在不同时间线上的意义。

三、语言符号二元关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小学时期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对语言符号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符号“能指”所指向的符号音响形象,强化语文基础训练。这最主要表现在偏旁结构不同的字词(如“通(tong55)”与“诵(song51)”),同音异体字(如“震”与“振”),多音字(如“漂(piao55)(piao214))等的教学。二是要让学生重视“所指”背后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指”背后的隐藏含义往往体现出文字符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承担的文化、政治、历史等讯息。在语文教学中不应当忽略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一词能指的是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所指的是诸葛孔明的从容形象,由此可想象出一身戎装的周瑜与娴雅的诸葛孔明之间的智慧之争;“樯橹”一词能指的是船的桅杆和船桨,所指的是曹操的水军,由此可以窥见赤壁之战的惊心动魄的宏伟场景。

根据语言文字符号的性质和特点开展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语言文字符号背后隐含意义和文化、历史、政治等信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4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最后论述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

古老的东方文化中饱含着巨大的创新资源和动力,其内在的公正、礼让等核心价值提供的广阔的人文视野。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汉语言文学未来教育的创新性以及人才总体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要着眼点不是应用,而是旨在为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取向施加一定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为社会的人文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教学的最大价值无法通过简单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所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无法具体用数字加以量化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更加关注实用性。特别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汉语言专业的教学也要相应的加以变革,力争实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兼具时代的特色。

二、新课程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的培养以及与人沟通和团结协作意识的树立。

(一)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对职业重新进行思考和审视,从而理解职业所应彰显的新的内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中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而言,要首先确保自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能,除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理论,还要努力在教学能力、道德修养以及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提升自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人生、享受工作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实自我,还可以践行自我价值观,实现职业梦想。

(二)提升自我修养

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其次,要注意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知识结构要突出广和杂两个特性,也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尽可能的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改不但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去摄取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和创新,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可样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相应的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注意课堂练习教学环节思想观念的更新,要借助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变换思想,在达到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锻炼新技能、启发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许和解决的思维和能力。

(三)将教学与生活充分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充分的展示出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科学的教学观念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这里的科学性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充分认识到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以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上,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实际水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直观灵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要想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初语文教材的差异性。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 5)

[2] 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考试周刊,2009,(3)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对话;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9-01

文化研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化现象。以往学术关注的是普遍性,形而上学,关注超验和永恒,而文化研究开始转向了微观、具体、经验和日常的世俗生活。它的研究范围不仅是文学现象或者作品,还包括阶级、性别、种族文化、以及边缘文化和亚文化,还有大众文化(如电视、流行音乐等)、消费文化等。“文化研究”在方法倾向上具有跨学科性,兼用文化批评、历史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方法。

文学研究并不等于文化研究。但文学又与文化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研究从一发端,就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影响了文化研究发生的就有许多是文学理论家或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弗莱、阿尔都塞等便是如此;创立文化研究的威廉姆斯、霍尔、霍加特、汤林森也都是文学批评家或理论家;其后的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者,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者斯皮瓦克、米巴巴,东方主义或后东方主义研究者萨义德等等,也都是文学理论家或文学批评家出身。当代文学研究中发生的所谓文化的转向,既是历史的总体发展的大势和现实实践发展的需要所致,也是文学自身内部要素运动的结果。文学文化的转是又一次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是文学理论困境中的又一次突围。

其次文化研究包括了文学研究。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中认为“总得来说,文化研究包括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就是把文献分析的技巧运用到其他文化材料中才得以发展的。”文学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文化研究当然包括文学研究,而狭义的文化研究虽然运用了文学研究的某些技巧,但研究对象及方法与文学研究还是有区别的。

就像文学研究并不就是文化研究一样,文化研究也并不只是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的范围则大大超出文学研究的领地,进入到对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考察研究之境地。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对于文学研究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阶级、族群、性别等文化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可能会读出新的文化意义。随着7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研究到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逐渐消退,它对于文学研究的负面作用也慢慢显示出来。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化研究并不总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甚至完全不以文学为研究对象。在更多的情况下,文化研究往往是一种社会学、政治学的批评,其对象与文学无关,纯粹在那里讲解阶级斗争、性别冲突和种族矛盾。第二,文化研究理论本身具有公式化的局限性。无论是文化研究中的女权主义、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模式,结论产生于解读作品之前,是同一种二元对立的简单理论模式。如果我们用这种文化理论去解读题材相关的作品,那么无论作品本身的优劣所解读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这种视角先行的模式单一的文学批评,不但使解读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趋同化,失去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个性,使文学批评非思想化、非艺术化,而且缺少深度。这种由于理论公式化导致文学批评刻板化的倾向,也必然远离文化研究人文关怀的初衷。人文关怀有三要素:尊重人的不同经验,捍卫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不同思想,但文化批评理论本身的缺失,恰好把不同的经验、个性、思想都趋同化、模式化、刻板化了,这不能不说与人文关怀是背道而驰的。回到文学文本,回到艺术,才是理论发展的正途。基于这种认识,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不应简单等同起来。文学研究不等于文化研究,单一内涵的文学研究。

我们要正确看待文化研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决非对立,而是一种

对话和互动关系。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审美理想和文学内部的欣赏和出自人文关怀的评价,而文化研究则偏重阐释和解决当代现实以及文学的现状;文学研究更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判断,而文化研究则有选择地融入人文精神并更注重对考察对象的理论分析和文化阐释,达到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南帆主编.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非专题性研究 专题性研究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 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

2.指导研究方法。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人手: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玉海楼文化的底蕴;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