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目的范例6篇

考古目的

考古目的范文1

    造型设计违反戏曲艺术规律有关系。

    上个世纪以来,戏曲发展到现在已经由听戏,转向看戏,视觉效果是戏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观众对于一出新戏的第一印象常常来自张贴的海报和剧照,这也使人物造型由传统的不甚重要,穿破不穿错,变成如今的精益求精。

    实践中,一部分服装设计师在创作时单纯追求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而忽视了戏曲舞台的整体效果,致使演员的表演与服装脱节。本该为表演添彩的剧装成为了阻碍演员发挥的累赘,影响了演出效果。

    然而戏曲装扮的持续发展不可避免。一方面,新的事物比旧的事物更吸引人,尤其是对戏曲不熟悉的新观众。另一方面,事物存在依赖于不断创新,这也是戏曲传承的必然要求,无法回避。在这种情况下,审视前人的成功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梅兰芳所创作的古装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地改革,而他的成功在于他遵守戏曲的艺术规律,注意到戏曲表演对装扮的限定与观众欣赏习惯中对传统的延续。在可以改变的地方大胆变革,而在不能改动的地方则予以保留传统。他的演员身份则帮助他很好的协调了装扮与表演间的关系,使得二者紧密结合,不互相干扰。

    正如栾冠桦先生在《戏曲舞台美术概论》中所提出的观点:

    除去表演艺术外,其他像音乐、造型艺术以及文学(剧本)无一不失去它原先的独立性……….舞台美术作品即使画面效果再好,若不从它与戏结合的角度去考察(看演出),就难以准确判断其优劣。i[i]

    戏曲重视演员表演,观众观戏也以欣赏演员表演为主,而装扮为了适应这一特色也应注重实用性。戏曲装扮主要有这几个用途,鲜明的标定人物身份及对人物所処环境与行动向观刑崾荆配合演员的身段增加动作美感。

    装扮的实用性要求它需要方便演员做出身段动作。

    以水袖为例,水袖是指披、褶子、蟒等戏曲服装袖口另外接出来的一块布,一端缝合在袖口,另一端散开,不用的时候按一定方式折叠后搭于袖口上,是戏曲演出中重要的表演道具。在传统戏曲中,水袖的使用范围广泛。戏曲的基本身段程式中,水袖程式占有重要地位,生、旦、净、丑,每一个行当都有相应的水袖程式,有抖袖、翻袖、折袖、抛袖、盖袖、袖花等多种基本动作组合。在演出中,水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舞蹈动作与肢体语言的延伸。除了部分贴旦一类角色与穿用戎装的角色外,剩余行当的角色一般多在表演中使用水袖。通过不同水袖程式的搭配组合,演员向观众展现角色的喜悦、哀伤、震惊、愤怒、烦闷、害羞等多种情绪。不同行当的水袖有不同的尺寸,比如旦角的水袖长些窄些,而生角的水袖相比旦角水袖长度短,宽度宽。这些现象表明作为服装一部分的水袖,与戏曲表演关系密切

    历史上,演员在追求表演效果的过程中,对剧装尺寸进行了严格的限定,比如的水袖长度,袖口的宽度,下摆的宽度,开衩的高度等,使传统剧装制作有严格的规范,以与身段完美结合。不同行当,不同身段对剧装有相应的要求。

    一般而言,装扮设计上沿袭传统模式是最经济也是最保险的做法,在这个领域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并常常适得其反。

    一些新编历史剧中,服装设计师为了追求剧情相应的时代感,模仿历史装束,采用2尺以上的大袖,外接标准尺寸的水袖。于是观众看到演员在舞台上艰难的做着翻袖与折袖的动作,同时与水袖相比过于宽大的袖口影响了水袖表演的流畅与美感。有的人物造型采用了拖地后摆,演员在做转身动作时,不得不附加动作使衣摆能顺利随着身体转动。

    有时候服装设计师修改了剧装结构,但因创作过程中沟通不畅,演员并没有随剧装变化修改身段,依然沿袭程式习惯。一种常见的状况是服装取消了水袖但演员依然沿用带有水袖的程式动作而不加修改,比如弹尘,甚至继续套用抖袖,翻袖,折袖等水袖程式,生搬硬套痕迹特别明显。另一种常见状况是虚束的角带变爲实束软带,但演员依然保留了端带的架势,看上去像怀里抱着什麽东西,显得不自然。 这些状况反应了当今戏曲创作中剧装设计师与演员缺乏交流的弊? I杓剖Σ磺宄菰毙枰谗幔菰背3T谏矶紊杓平锥尾磺宄鞍绲难剑杓粕矶问币泊幸欢ǖ拿つ啃裕灾劣谠诓逝攀笨吹骄缱昂笪匏蚀印?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一个剧团创作《长生殿》时,服装设计师为唐明皇在剧中设计了两套裙装打扮,扮演唐明皇的演员在看到服装后拒绝使用,他给出的理由是这两套衣服让他无法找到合适的身段表现人物。

    新剧装不理想的效果让熟悉戏曲的观众对新创人物造型充满了不信任,转而偏爱传统样式的装扮,甚至有新不如旧的抱怨。

    但以上种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创新不好,求新求变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解决戏曲服装设计的问题应该适当改变戏曲服装设计师闭门造车的创作方式,全程参与剧目的身段设计,并与演员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上述有些情况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取得出色舞台效果。

考古目的范文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处身于信息时代中的考古工作者所面临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中,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推动和变化?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对古代历史信息的辨识、认知和分析、整合来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因此我们相信,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将会对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也势必将会对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手段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讨论,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考古界目前对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考古领域最广泛的应用仍停留于对考古发掘资料的计算机输入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考古资料信息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已经在考古文博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因其自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考古工作中还有待引入和普遍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众多原本分散、孤立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从而以最小的成本付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达到人们对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目标要求。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领域的引入,其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将较昂贵的各类外部设备,如高精度扫描仪、磁带备份机、彩色打印机、光盘刻录机等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以充分拓展外部设备的应用范围。近年来,随着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发展,原本较昂贵的硬件设施在性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一些原本无条件普遍使用的设备也正在逐步普及,利用网络实现硬件资源共享的这一基本目的随之也就不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其最主要的意义是在于借助于网络架构模式,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共享、传播以及信息的检索和交流。

1.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考古信息的有序、科学管理是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后期研究的实际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全国文博单位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文博单位希望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于田野工作、资料检索与处理系统及藏品管理系统等方面,由此可见,国内文博界已普遍认识到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并迫切地需要一套现代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模式[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考古部门已能够研制开发出符合考古工作需要的专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针对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考古信息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按考古遗址、地层、单位等分门别类进行输入和归档、管理,并可按照研究者的不同要求快速、准确地对资料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和研究。因而,考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在国内考古界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技术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普通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凸显。最明显的不足是,目前应用于考古工作中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其操作方式还大多停留于单机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已不能充分满足考古发掘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古信息在后期分析、归纳和整合等应用方面的效率。这一问题目前已被考古工作者认识到,并着手进行了构架于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2]。

通常来说,一个考古部门的田野考古工作不可能长期固定于某一特定区域,因此,普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及时地补充和更新考古发掘的最新信息,即使在具有便携式计算机等条件下,不具备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也只能够做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录入,而考古信息的最终归档工作,则只能待一个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告一阶段后,再进行后期的补充输入。这种情况无疑造成了考古资料信息归档工作的滞后和资料输入工作的重复。网络技术在考古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使考古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远程输入、检索、归档和管理。借助构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网络服务器中专业数据库的远程访问,可以实现对考古信息的网络输入、检索和管理,并及时追加和补充考古发掘的最新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的输入和检索效率,考古工作者还可结合数据库中同类遗迹、遗物的资料比照,对考古发掘工作中的各类考古遗迹作出对比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田野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发掘资料检索、使用的有序和安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如考古机构中的领队人员等,可以通过网络对已归档的各个发掘区域的考古信息进行实时地全面检索和查询,并就已归档的资料加入批注,以有效地实施对田野发掘工作的全面指导;发掘人员根据其不同的工作区域,拥有在特定模块进行检索、输入的权限,以便将最新的发掘资料进行远程追加输入。这种方式,在保证已归档考古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考古信息管理的同步、更新效率。

2.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

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首先是在网络管理系统平台支持下的考古信息共享。构建于网络平台之中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远程输入和管理考古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远程共享考古信息提供了可能。以规范化为基础构建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其基本信息是可以实现相互沟通的。假设在全国考古机构的信息化工作步入一定的阶段后,各级相关的考古机构都拥有了既相对独立又可相互沟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那么借助于网络技术平台,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这种工作方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相关考古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借助这一考古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对考古发掘与研究现状实现有效的实时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滞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考古工作者也可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已公布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信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考古信息的交流。当然,由于考古发掘工作的自身特点和考古信息的相关要求,这一层次的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应当严格限制于考古专业人员,并且要遵循考古信息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考古信息的安全和有序。

实现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专业化的考古学信息网站的考古信息来实现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古学专业信息网站,这些专业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为考古工作提供了获取和共享考古信息的一个窗口。例如说,中国文物信息网()是《中国文物报》主办的网站,它借助于网络将最新的考古动态和信息进行,考古工作者只须登录该网站就可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此外,一些专业网站还将已发表的考古专题研究资料输入数据库并联入网络,为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信息。

3.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

借助于网络而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其优势首先在于其“无时差”性。通过网络平台,最新的考古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在网络上的和传播;其次,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除了在初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外,后期几乎不需再有什么费用的投入,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显然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这一特性也就为考古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三,就是考古信息的“可及性”。借助于网络所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是有条件接触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最新信息。这一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工作的困难局面;第四,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具有“信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这一显著的特点。传统方式的考古信息的传播和,囿于传播载体的局限,往往只能以文字、图像或者绘图等几种方式来传达考古信息,而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类别,比如说在线视频信息等,而且还可以提供诸如三维虚拟遗址地层图、虚拟现实等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研究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资料。如上所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由于其所具有的这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使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具有着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考古信息网络化传播和的形式,目前主要有考古专业网站的信息,专业电子期刊的信息以及专业网上论坛等多种方式。借助于考古专业网站所实现的考古信息,可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和详实的专业信息;专业电子期刊,也是及时传播考古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电子期刊,是在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学术期刊基础上,借助于网络实现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着较好的时效性和信息类别的灵活性,是对传统印刷型期刊功能的拓展,其主要类别可分为在线WEB阅读和邮件订阅发送以及电子文档下载等多种方式。电子期刊与传统纸媒体杂志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优势,从出版速度上看,即使出版速度最快的传统杂志也无法与网络电子刊物的即时性相比。据统计,世界各地见于著录的重要考古学期刊有950多种,出版者包括学术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科研机构或学术团体以及独立的出版者等几个类别,其中20%拥有自己的网站[3]。这些电子专业期刊的出现,为考古信息的传播和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考古信息网络的第三种形式,就是专业网上论坛,这主要包括以公告板(BBS)等形式的田野考古动态、学术会议、热点学术问题的讨论等内容,这种方式因主要为研究者自发性地活动,是上面所述两种主要类别的补充。

4.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和实时交流

借助于网络技术所实现的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是对传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全面革新。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彻底地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专业信息的检索工作易如反掌。而且,随着网络考古专业信息的日益丰富,相信未来的信息检索工作将会主要依赖于网络技术进行。

专业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主要是指考古及其相关信息网络数据库检索[4]。正如上文所谈到,如果未来的考古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互联的话,借助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考古专业信息的网络检索数据库进行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将会为考古学的未来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目前从技术层面而言,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全国性质的庞大的考古专业信息网络数据库,最主要的难度在于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统一、安全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此外,目前在网络中还存在着不可计数的专题性考古信息网络数据库,这些提供网络检索的专题性质的考古数据库,为我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工具。

除了本学科信息的网络检索工作外,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还可以实现对相关自然科学信息的网络检索。比如说,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对考古发掘工地的GIS地理信息和早期航片进行检索,对于我们制订田野考古工作的实施计划有着一定的帮助。

此外,各种数字化的考古资料层出不穷,如《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已经出现了电子版本,一些专业网站提供了在线式的文献检索服务,为查询、检索古籍提供了高效地现代化手段。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古机构的专业网站及时地获取国内外相关考古信息。

目前而言,大部分网络用户使用的接入方式还是拨号上网,这种方式由于速率较低,在未来将会逐步为ADSL、光纤接入等宽带网络接入方式所取代。在现有接入方式的限制下,考古信息的实时交流还仅限于诸如网络虚拟论坛,网络实时文字信息交流等简单的方式,而需要更大带宽支持的视频实时交流等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还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通过视频播放、网络虚拟论坛等方式实现的考古信息的网络实时交流,可以预见将会是未来考古网络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考古学的学科目的,归根到底是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来获取各类蕴含的历史信息,以最终复原古代社会,探究古代社会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的学科目的也可视作是对古代历史信息的辨识、认知,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合来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一。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将会为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整合、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带给考古学以新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于考古学中的应用,从表层来说,是为考古学增添了一对信息时代飞翔的翅膀;而从深层次来说,将会对信息时代考古工作的结构重组起到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应用于考古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共享,而且还为考古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检索和实时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些不同层次的应用,都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最为令人振奋的当为构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统一规范的国家考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它所带来的考古工作模式的重组和进一步完善。

构架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古信息管理模式,为考古学基础信息的整合和后期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将会对考古学的既有工作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条件的日渐成熟,将有可能构架出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运作平台的、覆盖全国范围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相信不仅为考古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地管理方式,而且也为考古研究者后期资料的整合与研究提供一个利器。例如,借助于现代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将考古发掘信息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的信息管理、共享和交流。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考古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完成,考古工作的每一个工作步骤,从初期踏勘、田野发掘到后期的资料整理都可以在此管理模式中进行运作,考古工作的网络化宏观管理将会得以实现。

当然,限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只是对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所做的初步设想。我们相信,随着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在考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科威,于冰,童波.全国文博系统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东南文化,1991,(3、4):253.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与<田野考古2000>.考古,2000,(6):88~95.

考古目的范文3

关键词:文化展示;考古遗址;遗址公园

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迄今为止,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4是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明发展过程的集中体现,很多国家把考古遗址作为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2]考古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中华悠久和璀璨的古代文明,在旅游、城市和文化等建设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十一五”期间考古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行标志着中国考古遗址保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推动考古遗址保护发展的新形式,为城市建设和考古遗址保护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为城市文化建设找到了新内容。[3]目前,中国考古遗址保护在各地正在蓬勃地兴起,[4-5]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契机推进相关传统文化展示建设,不仅是考古遗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文化与考古遗址相互依存

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给传统文化下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如果按照文化的狭隘定义,可以认为:传统文化是指古代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行为方式、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信仰等。[6-7]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一项基本方针,一直都受到我党历届领导人和政府的重视。[8]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0]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1]

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具有种类众多、规模大、价值高和影响深远的特点,[12]往往是古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缩影,体现着古代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们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常常被人们誉为历史时代的地标,如:美国芒德维尔考古遗址被誉为世界性的历史地标,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被称为千年古都新地标。

此外,考古遗址承载了某一社会群体或人们共同体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进行的各种社会信息,如科技、艺术和社会活动等。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化是考古遗址的灵魂,而考古遗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考古遗址不仅在物质遗存方面具有特殊性,在其文化层次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如何全面地去认识一个考古遗址,就需要从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目前,遗址展示已经成为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出遗址在物质层次方面的内容。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展示)则尚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实践也显得非常不足。

总之,传统文化是考古遗址灵魂,决定着考古遗址的历史文化定位。考古遗址是承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体,见证了历史人群的社会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与考古遗址是相互依存的,其关系正如人体和灵魂的关系。

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

毫无凝问,考古遗址只有通过文化展示才能够尽可能地揭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信息”,而相关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考古遗址平台才能够进行“再现性”的展示。文化展示可以将考古遗址与其表征的传统文化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在了解考古遗址的同时,认识其相关的历史。

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保护的两个重要方式。遗址公园建设始于日本,[13-15]由于他们重视遗存的可观赏性,因而特别注重利用遗址和文化展示方式“再现”遗址的历史风貌。[16]事实上,西方很多国家都同时采用了这两种方式进行本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依据旅游学对文化展示的定义,可以将考古遗址公园方面的文化展示定义为:以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线索,以考古遗址公园为载体,将抽象的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具象的形态展示出来的一种场景设计方式。[17]文化展示是全面揭示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1.文化展示有利于全面诠释考古遗址内涵。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两种重要方式,我国也已经从过去重视遗址展示,逐渐地朝着并重遗址和文化展示的方向发展。例如:西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一直都非常注重遗址展示工作,广泛地利用景观营造、数字手段和轮廓表示展示模式;[18]一些遗址目前也开始了相关的文化展示方式,如大唐公主出嫁仪式,就是在丹凤门前按照唐代风俗习惯展示皇室嫁娶活动。

文化展示可以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例如,英国弗拉格考古遗址公园是英国重要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址,[19]它将遗迹展示和文化展示协调统一起来。该考古遗址公园展示了部分古代遗迹出土时原貌,借以展示给游客古代遗址埋藏状态,同时也唤起人们对遗址的保护意识。同时,它广泛地采用了多种文化展示手段,如考古培训、实验考古、历史文化活动、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游客从被动的受众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2.文化展示有利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中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给考古遗址的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遗址保护带来了挑战。事实上,中国诸多考古遗址都采用了完全展示遗址发掘现状的方式进行遗址公园建设,将珍贵的遗址置于各种腐蚀因素之下,遗址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展示可以减少游客对文物实体的关注度,有效地减少文物面临的保护压力。如,日本的吉野里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覆土的遗址上复原古代建筑极其相关文化内涵,仅仅展示了极少部分的考古遗迹,有效地保护了遗址。[20]

3.文化展示有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现象中最为古老的形式,在当今国际旅游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7]考古遗址公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将传统文化信息展示给旅游者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文化展示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可以弥补遗址展示的缺点。文化展示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大家,从而避免了文物带给受众的静寂感,使受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或者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文化展示还具有无限扩展性,可以不断地衍生新形式和内容,吸引旅游者再次游览,为遗址旅游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资源。

4. 文化展示在考古遗址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产业园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可以形成集创新、孵化、管理投资、后勤和产权交易等系列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组织形式。[21]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开展了文化产业园建设计划,其中很多都是以考古遗址为依托,如西安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计划,涉及考古遗址就有临潼文化产业园区、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法门寺文化园区和华夏始祖文化园等。

历史文化发掘和展示过程是一个重现性过程,会再现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项目,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方向和必要支撑。同时,考古遗址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资源,能够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形成。

三、考古遗址文化展示体系构建

1.考古遗址文化展示的内容。遗址展示以展示原真性的遗迹和遗物为主要目的,而文化展示的内容以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因此,文化展示必须以遗址展示为基础,以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为对象,将它们再现于世,使人们了解我们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面貌。

文化展示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对考古遗址承载的历史文化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是对相关古代艺术、文化和科技的梳理,既需要文献和实物资料的支持,更需要社会不同行业的相互合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总而言之,文化展示可以先从标志性文化建设入手,即以衣、食、住、行、娱乐、艺术、文学和建筑为线索,分别构建和恢复该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成一个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不同层次文化构成的文化展示体系。[22]

2.考古遗址文化展示的方法。历史文化具有显性和隐形的特点,文化展示可以依据不同特点的历史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展示设计,涉及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陈列展览、行为再现和媒介传播等方式:

① 陈列展览。考古遗址文化展示的陈列展览与遗址展示不同之处在于文化展示是以特定的文化内涵为线索,以特定的遗址为平台,将抽象的文化主题通过显性的形态展示出来。例如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宋夹城遗址中建有扬州城最大的群雕“铁血扬州”,就充分展现了扬州军民抗击敌军的战争场面,还建有一个“宋代文化陈列馆”,则展现了宋代扬州的民俗文化。

陈列展览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以文物实体、仿制品、展板、模型和文字说明为主的传统展览方法,也有以多媒体技术为辅的媒体工程展览,如井冈山革命历史展馆序厅中的多媒体立体画。媒体工程是集合声、光、像为一体,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表演来传达特定内容的一个系统工程,[23]是陈列展览的新趋势。

② 行为再现。考古遗址文化行为再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利用影视和舞台艺术表现历史场景。影视形式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很高的传播效率,可以在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宣传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相比而言,舞台艺术虽然受到时空限制,但也绝不能忽视它在考古遗址文化展示中的作用,它们可以形成文化旅游优势资源。其二,实施观众参与性项目。参与性项目的建设能够直接地搭建起连接游客和古代文化的桥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提升考古遗址文化展示的水平。日本吉野里遗址安排很多游客参与项目,如插秧、射箭、钻木取火以及制作勾玉、土笛、土器、玻璃制品等工艺品的简单活动,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举办讲座,也以实验考古学的形式向游人传授古代文明的知识,会不时举行各种特别活动来体验古代的生活。[24]

③ 媒介传播。遗址公园的媒介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实现。互联网具有信息容量大和多样性,传播速度快、高度开放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点,是目前最为高效的一种媒介传播。利用互联网构建考古建遗址公园网络平台是考古遗址公园走向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在观众和遗址之间搭建起一座便利之桥,使游客能够全面地了解遗址的相关信息,也能使公园得到相关的反馈信息。

古建遗址公园网络平台可以同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遗址公园网络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相关展示系统。数字博物馆是一个运行在网上的博物馆。它也是集供网民参观、学习、休闲及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博物馆,同时,它又能提供有关藏品更多的、现有研究所得的相关信息。[25]而虚拟遗址公园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创建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通过用户接口感受虚拟环境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信息,可以同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从而使人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6]。

参考文献:

[1]张松书.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单霁翔.考古遗址保护及策略[J].建筑创作, 2009,(6).

[3]张忠培.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些意见——在 “2009考古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发言[J].东南文 化[J],2010,(9).

[4]赵荣.陕西省考古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考 古与文物, 2009,(2).

[5]龚良.中国东南地区考古遗址保护的可行性方法——以 江苏为例[J].东南文化, 2009,(6).

[6]姬汝茂,陈艳玲,王敏,孙夏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 [M].北京:线装书局,2010.

[7]周蓓.关于传统文化内涵之思考[J].艺海,2009,(8).

[8]张俊,付文杰,张晓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程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朱瑛,李运祥.毛泽东文化思想探析[M].南京:东南大 学出版社,2008.

[10]赵智奎.精神文明建设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

[11]胡锦涛.新华网特别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EB/OL]. news.xinhuanet.com /newcen 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12]国家文物局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文 件选编[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3]赵尚朴.东京都新宿副都心规划简介[J]. 国外城市规 划, 1980,(1).

[14]赵冬日.东京都的规划与建设[J].建筑学报,1980,(4).

[15]刘德明.日本东京利用搬迁遗址修建公园[J].国外城 市规划,1987,(1).

[16]侯廷生,刘东光. 赵文化论集[M].武汉:崇文书局, 2006.

[17] Bob McKercher, Hilary du Cros.文化旅游与文 化遗产管理[M], 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18]和红星.大明宫的前世今生——大遗址保护与西安城 市规划[J].建筑创作,2009,(6).

[19] Flagfen考古遗址公园主页[EB/OL]. flagfen.com/.

[20]许凡,张谨,刘硕,钟彦华.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 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6).

[2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2]肖尚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23]潘岷.展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4]吉野里历史公园主页[EB/OL]. yoshinogari.jp/ch/

考古目的范文4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国际关系史》(上,下)王绳祖、何春超著,法律出版社;《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关系评论》朱瀛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4、5、6辑《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01方向-05方向)招生5名;B组(06方向-12方向)招生19名。 02 美国对外关系 03 亚太国际关系 04 当代国际问题研究 05 国际关系理论 06 英国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64 德语 或 265 法语③647 世界史基础 复试科目:1013 世界史(含专业英语);1014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世界史》(6卷本)吴于瑾,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世界史纲》(上、下)马世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或《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01方向-05方向)招生5名;B组(06方向-12方向)招生19名。 07 美国史 08 欧洲学 09 现代化比较研究 10 英联邦发展研究 11 欧洲文化史 12 犹太文化史 13 南海周边国家研究 060200中国史  34       01 先秦社会与历史文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43 中国古代史基础 复试科目:1005 中国古代史;1006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01方向-09方向)招生11名;B组(10方向)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招生3名,联系电话:83592758;C组(11方向-17方向)招生21名。 02 秦汉史 03 魏晋南北朝史 05 宋元史 06 明清史 07 历史地理与地名学 08 中外关系史 09 海洋史与海图史 10 中国思想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44 中国思想史基础 复试科目:1007 中国思想史;1008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中国思想史》张岂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01方向-09方向)招生11名;B组(10方向)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招生3名,联系电话:83592758;C组(11方向-17方向)招生21名。 11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45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 复试科目:1009 中国近现代史;1010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01方向-09方向)招生11名;B组(10方向)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招生3名,联系电话:83592758;C组(11方向-17方向)招生21名。 12 中华民国史 1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4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 15 中国现代化研究 16 当代中国研究 17 台港澳事务 060100考古学  12       01 古文字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63 考古学基础 复试科目:1001 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1002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考古目的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在长期的不断发展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应高考考纲要求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为了高考成绩而服务,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盲目的去背诵。虽然在此模式的教学下学生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些能看到的分数上的效果不能掩饰了学生即使花了大量时间去背诵古诗词,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也不懂学习古诗词的意义,教学的真正效果没有实现,对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存在着相当的缺陷。因此,改变古诗词教学的误区现象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

(一)忽视了古诗词的熟读成诵

诵读是我国从古至今最为传统、最为有效地读书的基础方法。宋代朱熹曾在《读书之要》之中说过“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处于吾之心,然后有得尔。”可见诵读古代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因此,学生要想学好古诗词,首先就要会诵读。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看重学生能否将古诗文背下来,在学习方法和过程上有所忽视,学生只需要可以背诵某些重要语句就可以了,导致了古诗词学习在基础上就存在了很大的误区。而在对高中的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们大声诵读,体会作者在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的灌输自己对古诗词的基本感受,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误区。

(二)忽视了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古诗词学习的初衷是希望学生可以背诵,并且在背诵的过程中能理解古诗词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和意境。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分数,让学生去背诵那些易考的重点诗词句,还让学生不厌其烦的做历年的高考古诗词题目,这样不仅太浪费时间,而且没有让学生们从整体的角度上把握全文,学生们虽然背得了几个诗词句子,可是却没有在整体上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当时作者写作的心情,不能理解古诗词中表达出来的意境,这已经违背了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三)忽视学生对意境的理解

意境是指古诗文中蕴含作者当时写作的感情和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对语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说是对作者意境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意境才能算是真正懂得了古诗词的真正含义。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了意境的重要性,在对学生的讲解中也只是单纯的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误解了古诗词真正的意思,失去了古诗词真正的涵义,而且让学生们没有实际的感受,无法想象作者寄予在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

(四)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应试教育环境严重影响了高中很多科目的教学本质,在应试教育之下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对高考过度重视了,认为高考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一生的发展。高中语文的学习受应试教育很严重,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选择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是因为这样,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就喜欢采用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师只是根据历年语文考试的重点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对古诗词含义的真正理解,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本质时产生了偏离,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使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走入了一个“背多分”的误区。

二、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误区

(一)熟读成诵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中就可以看出诵读的重要性。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经常进行感情的诵读,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们对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们在进行有情感的诵读中,体会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

(二)加强对古诗词全文的背诵

学生在对古诗词全文背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从而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可以理解为对作者蕴含在古诗词中意境的学习。因时代背景和情感环境的差别,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将自己代入到古诗词的意境当中,真正的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境,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升华。

(四)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古诗词

前文已经说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习古诗词真正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和引导作用,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强行要求学生们去死记硬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有利于古诗词的学习,走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杨彩云.新课改下如何搞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考试周刊,2013,(55):28-29.

[2]莫兰花.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外阅读(中旬),2011,(5):254-255.

[3]郑建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7):61-61,62.

考古目的范文6

该书共分艺术考古学理论基础、音乐考古、美术考古、建筑艺术、四川少数民族美术考古、宗教艺术考古六大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艺术考古学学科背景的介绍,以及对该学科领域的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的总结,对“艺术考古学”概念的提出、学科的设立、理论研究现状作了梳理和概述。其后五个章节分门别类地对艺术学各个研究领域的考古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说。

一、艺术・考古――学科交叉新思维

艺术考古学研究的专业性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学的研究更加专业化,其中包含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有许多已经超越了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艺术考古概说》第一章详细地介绍了艺术考古学基础理论,对学科的相关研究论著进行了梳理归纳。

1978年国务院批准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列出有关艺术类考古学的条目,成为中国艺术考古学科的正式提出和设立。《艺术考古概说》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基本理论构建,指出,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亲自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总论中,将“美术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说明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目的:“美术考古学是从历史学科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②之后正式列出了“美术考古学”和“音乐考古学”条目,对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与美术史、音乐史的关系等作了规定,也成为我国明确设立“美术考古学”和“音乐考古学”专业学科的依据。作者依据上述文献,对艺术考古学的分类、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进行了阐述,说明艺术考古学是探究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许多艺术遗迹和遗物,凝结着古代物质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因此艺术考古研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补充资料,并且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是研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补充。作者除采用考古学、艺术学研究基本方法外,还特别指出运用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艺术考古的重要性。

二、案头・田野――研究领域新突破

在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分类介绍中,作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作为推动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学术背景。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掘,引起国内外关注,两个遗址挖掘清理出土大批文物,在世界尚属首次,它们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两个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已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为四川省艺术考古的全面研究、开发、转化、利用,打下基础。例证、图片丰富,每一部分的参考文献也十分标准,可以看出,作者在前期的搜集和考证中的扎实案头工作。

我国艺术考古理论的探索实践,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西方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对我国学术理论界的影响,书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建中国美学、音乐学、甲骨学、考古学、古建筑学的奠基人的理论思想作了论述。如我国第一代美学思想家朱光潜、宗白华先生;我国第一代音乐理论家王光祈、杨荫柳先生;我国第一代考古历史学家李济、郭沫若、夏鼐、冯汉骥先生;我国第一代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童、杨廷宝先生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赴西方或者日本留学后,回到中国,运用西方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在古物考证、文化内涵分析以及建立方法论等方面,填补了中国某项专业理论研究的空白,开启了中国美学、中国音乐史、中国考古学、中国古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之先河,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思维,也在这些专科研究过程中产生。

三、实用・前瞻――文化产业强推动

艺术考古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成为艺术事业建设中快速发展的一种艺术类型。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艺术欣赏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发展,艺术考古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将成为文化艺术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强势品牌,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在丰富国内大众文化鉴赏娱乐活动中,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品质,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展演、影视市场上不断创新的类型。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人类精神文化起源。

《艺术考古概说》一书中,作者分析了目前艺术考古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综合研究机构,出土文物的调查研究受到行业管理约束,各类艺术考古所需用的科技手段如“音乐声学测量”等专业性强、技术上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艺术考古学综合学科、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开设专业课程、建立艺术考古研究协会等设想。在书中,作者还从打造精品品牌、推广多媒体制作和传播、规范旅游区开发、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和宣传、筹建艺术考古专业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四川地区艺术考古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建议。在开发转化方面,四川落后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归结原因是缺乏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四川应在已有成果,如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方考古资源和考古人才,推动四川艺术考古发展。

四、巴山・蜀水――古老文化的焕新

《艺术考古概说》一书的艺术考古地域基本集中于巴蜀地区,这一地区艺术考古资源非常丰富,但研究却相对滞后,成果形式也基本停留在纸质书著阶段,对这一地域的艺术考古研究来说,需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更大限度地实现成果转化。编者以四川艺术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对古巴蜀区域的音乐考古、美术考古、建筑艺术、四川少数民族美术考古、宗教艺术考古等,作了归类整理和阐述;对目前作好四川艺术考古成果转化开发作了可行性研究,提出总体构想和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