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例6篇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1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建筑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主要讲授房屋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其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技术、建筑美学和建筑经济等领域,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本文针对建筑学、建筑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不同的专业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异同之处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教学有所参考借鉴。

一、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建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由于专业特点,此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课程设计所花时间较多,多少影响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不重视结构课程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都给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学生,要让其清楚地了解结构课程的重要性。例如讲述一些建筑大师如赖特、奈尔维等都是先学结构后改行做建筑的故事,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好的建筑师必须掌握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才能设计出可实施的、优秀的建筑作品。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学生要激发其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对结构比较熟悉,并能结合自己的建筑课程设计设计并绘制一些详细的节点构造详图。建筑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人才。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房屋设计一般原理,具备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二是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原理,了解房屋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弄清各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三是能够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绘制施工图以及熟练地识读施工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对建筑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建筑观,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对建筑工程或与建筑有关的组织、事务管理的人才。毕业生不仅要拥有管理的能力,同时必须懂建筑,能从事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建筑工程建造工作,并初步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科研和开发能力。这一点与建筑学、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对此专业学生来说,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获得形成管理能力的专业知识,因而要求其掌握的知识面要广,内容要尽可能丰富全面。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将繁多的课程内容分清主次。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由于教材内容是针对全国编写且大多侧重于北方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因此对于教材有些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写出要点和提纲,课堂上就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岭南湿热多雨的气候以及多丘陵的地理环境等地域性特点,教师应增加相应的建筑构造内容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构造设计,公开展示,共同讨论,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意识,使其设计的建筑作品更能契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地方特色。对于建筑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教师除了讲解建筑构造方面的基本内容外,还要重点讲述有关建筑、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的平、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剖面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世界优秀的、经典的建筑图片,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建筑各个流派的建筑风格,进一步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解读建筑。教师在建筑设计部分可以采用建筑实例分析的方法,把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及立面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先总体讲解方案的构思及在构思中如何协调这三部分的关系,然后再讲这几部分在设计时如何运用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又获得理想的外部形象。教师要强调建筑艺术、功能要求、技术及经济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注意从建筑、结构、施工各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建筑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处理好建筑、结构、施工、管理几方面的关系。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如在构造部分加入节能工业化建筑体系和节能措施,新型材料的内外装修构造,新型防水材料的屋面作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等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1.重视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中关于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节点详图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叙述和平面示意图表述的,对于非建筑专业的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差,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本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物的体型组合、立面设计、构造作法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以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建成图纸等将建筑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调整教材的部分秩序,并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例如,教师在讲墙体构造时,利用校园内建筑物的外墙身为参照物,首先介绍基础以上檐口以下由哪些部分组成,其次根据热工、隔声、防火及层高要求决定墙厚及材料,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地震裂度等因素决定散水、防潮层、圈梁、檐口等类型、规格尺寸及构造作法。这种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授课方法,能达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精选各类典型工程实例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师生针对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搜集知识信息,并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图书馆、校园网、建筑工地等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比如在讲楼梯设计这一章,由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时就已经进行了教学楼楼梯测绘,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涉览多种楼梯设计,深入到大宾馆、教学楼、宿舍等场所细心观察,分组参观楼梯形式,或是先自行设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扫描仪扫描大量不同类型的楼梯图片,讲评建筑史上著名的楼梯设计,然后评述学生的设计图。像房屋建筑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只有让师生通过不同知识信息的融合、互补和交流,才能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建筑构造原理本身并不难理解,但由于各种构造因房屋的使用要求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以及气候、地域、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千变万化。这种多样性往往造成学生对构造原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教学手段深化和巩固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如采取现场教学、参观建筑物、完成调查作业等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例如,教师在讲到建筑墙体装修构造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建筑内外墙装修构造的种类和做法,然后要求学生对校内和学校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从中总结出常用墙体装修的类型和特点。教师还可在参观和调研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图表达能力。学生经过亲手绘制建筑构造图,既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深入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绘图的实际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将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将工程中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实例补充到教学中,用以起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3.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选题在内容上必须涵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课程设计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建筑构造部分时,每讲一部分都要布置相应的小型构造设计,例如要求学生进行墙体、楼板、屋顶等的构造设计。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些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又为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几个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中查阅和熟悉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奠定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6层以下砖混结构住宅、24班以下中小学教学楼、小型旅馆等。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或由学生自行拟定设计题目。对学生在设计中有新意和独创的想法予以肯定,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大量的实例分析,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确定设计方案。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根据此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与学生所进行的建筑设计课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解决自己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设计方案各不相同,相应的建筑构造设计也各有千秋,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通过两个课程设计的结合,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四、结语房屋建筑学这门包含着技术和艺术的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且与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强调教书育人,它还关系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问题,只有兼顾这两个方面,才能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刚,沈粤,扈媛.房屋建筑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必瑜.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裴刚.非建筑学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1998,(1):27-28.

〔4〕丁承朴,卜菁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结构教学的启示[J].时代建筑,1994,(2):38-40.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2

(一)思想观念陈旧目前,高校建筑学教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主要有两个误区,一个是有一部分教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充分,他们认为计算机数字技术就是简单的绘图软件的学习,只是画画图而已,对设计影响不大,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另一个误区是有一部分教师非常重视传统建筑学的基本功,他们认为学生过早、过多地接触计算机,会影响徒手表达能力的训练,丢掉了建筑师的基本素养。以上原因直接导致该类课程的专职教师短缺,无从组建教学团队,阻碍了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滞后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以AutoCAD为最基本入门软件,辅以天正建筑、SketchUp草模、3DMax渲染出图、Photoshop后期处理等软件作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的院校考虑本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转向以学生自学为主。或许教师们认为计算机数字技术仅仅代替了图纸,计算机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绘图”,而并非辅助“设计”。

(三)无规范化教材目前计算机类的教材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编者都是着重讲解软件的命令,与建筑学专业结合的内容很少。同时教材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无法按照某本教材进行讲解,授课的随意性很大。此外,计算机类书籍定价较高,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最后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教材的情况,仅凭课堂上的听课或笔记,学生很难对所学的内容展开系统性的复习和实践。

(四)课程缺乏衔接从现阶段的培养计划来看,计算机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一个学期安排一门独立的课程,比如大二开设Au-toCAD课程,大三开设3DMax、Photoshop课程,有的在大四或者大五开设建筑数字技术选修课,每门课程都进行单独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与建筑设计之间基本没有有效的衔接,缺乏系统性,导致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无法联系实际,不能贯穿到建筑设计构思和表达的过程中。而且每门课基本上都是逐个命令地讲解,因学时有限,很难有更多的时间与专业结合。比如,有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建筑设计构思,由于计算机技术有限,无法表达出来,无奈只好改成能直接表达的普通方案形式,限制了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的表现。

二、改革措施和建议

(一)改进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只依靠课上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更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课程进行实践。应改变以往以单独讲解AutoCAD、SketchUp、3DMax、Photoshop为主的教学模式,辅以Archicad、Revit、Radiance、Ecotect等设计分析软件的讲解,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不同软件的学习融入建筑设计过程中。重点讲授辅助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将软件命令的讲授融入设计过程中,通过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筑设计过程来达到综合运用软件的目的,课程的内容可以结合建筑设计的进度来安排。比如,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增加建筑信息模型类软件和环境能耗模拟分析类软件的学习。对以手绘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建筑设计题目一般是功能相对单一、形体简单的小型建筑。计算机课程教师可以在讲授AutoCAD、SketchUp时,以学生设计的作品为主线,用讲解命令的形式自然地贯穿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软件的积极性。

(二)精讲教学内容在以设计为中心,将命令的学习融入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计算机数字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命令非常多,因为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而如果仅仅用于建筑设计的话,所需要的功能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精简命令讲解,重点突出,这样能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然后再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广度。比如在AutoCAD的学习中,因其是为了满足所有工程领域,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使用功能和命令更是有限,只占到20%左右;[3]Photoshop在平面设计、广告摄影艺术、网络制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做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所涉及的命令却有限,因此在讲解时,通常有针对性地对建筑总平面、室外效果图、小区规划效果图等实例作为演示直接讲解常用命令的应用技巧;而3DMax软件主要是面对影视动画和游戏领域,在建筑效果图制作中,它的命令和功能使用就更少了。因计算机技术课程学时有限,不可能涉及所有软件的学习,像Ecotect、DOE-2、EnergyPlus等环境、能耗模拟分析软件可以结合建筑物理等课程的教授进行系统学习。[4]因此,在常用软件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软件进行对比和介绍,总结各自擅长的方面,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学习。

(三)讲义替代教材目前尚没有一本得到建筑学院校普遍认可的规范性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材,同时又因为计算机数字类教材种类繁杂,水平参差不齐,价格又相对比较昂贵,所以,对计算机类课程不要求学生购买材。学生可以在资料室、图书馆等借阅相关书籍,能基本满足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即可。而教师主要以教学团队自编的讲义为主,讲义是各种软件最核心的内容,即使软件版本不断更新,也不会对教学产生太大影响。

(四)组建教学团队在大部分院校,计算机数字技术课程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承担,虽然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但他们对新软件、新技术的学习比较快,另外,他们更方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实践的开展。因此,应该组建一支以承担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等课程为主体的年轻教师队伍,辅以资深教师为督导的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团队成员能及时了解课程欠缺所在,相互沟通、交流,快速提出应对方案。同时,通过进修、培训、经验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计算机数字化建筑设计能力,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以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和教学任务。

三、结语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3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传统教学模式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3]崔千祥,赵武.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4

关键词:居住建筑;实践性;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基本原理课程,是专业课中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原理课程之一。同时,该课程与建筑学专业中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属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反思

1.学生对于居住建筑缺乏生活体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共32个学时,原理部分知识枯燥,信息量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与建筑设计的制度有关。课程未安排设计实践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未参与过项目实践的学生对有些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学生还没有独立生活,未曾亲身体验“人性化”的套型设计,缺少相应的空间感,对于住宅套型的功能、家具的布置以及室内空间常用的尺寸等缺少认识,不能将生活体验引入到学习中来。

此外,学生的建筑基础知识薄弱,低年级学生所做的设计比较简单,往往会忽略建筑技术方面的问题。作品设计中有关设备的布置、节能概念的应用也不够准确科学。

2.课程内容存在地域性,未能与时俱进

课程中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存在地域性,对北方平原的居住建筑内容及实例部分有所侧重,对寒冷地区和炎热地区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及案例讲解较少,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不同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居住建筑设计,如对山地居住建筑等的设计特点的把握。课程中的案例选取有相对的滞后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更新,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相联系。

二、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教学方案

目前,全国建筑类院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1.强化学生的实践感悟

教学中采用学生熟悉的或者国外著名的建筑设计作为案例,进行知识点的剖析,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得到一种理性认识,并受到启发。课程设计中由学生分组进行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赏析,之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选题方式灵活,这样可以更加开阔学生的眼界。

2.重视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1)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该课程不单单着眼于课堂,着眼于理论讲述,网络空间交流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互动的交流平台。有关于实践性的案例,教师通过网络随时传递给大家。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如建筑设计资料集、室内设计资料集、各种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实例以及教师课件中的重点内容。教师选取比较优秀的居住建筑设计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空间体验和认知。在交流平台中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疑答惑,颠覆了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平台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后网上讨论”的教学模式。

(2)建筑作品调查。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针对套型设计部分,引导学生在调研基础上做案例分析。学生在进行外出调研中思维异常活跃,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会记忆深刻。通过调研最新楼盘的经典户型设计,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户型布置、居住建筑的空间设计、家具的摆放,教师及时讲解课程中的有关规范,总结知识点,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弊端。在调研中,教师也是受益匪浅的,有一些精彩的实例内容可以补充到以后的教学中去,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重视学生科研训练。创新训练项目为大学生科研训练提供基金,以立项方式资助本校本科在读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任务,这样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并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知和了解。结项后,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建筑模型陈列展览,对于开展模型教学来讲是一举两得。

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引导启发,指导学生查阅设计资料,掌握设计规范。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设计能力,强化了规范意识,使居住建筑设计的成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

3.严格考核制度

在以往的考核中,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可将平时成绩提高到50%,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各占10%,实践作业占30%,一草、二草、三草也有相应的分数,期末考试占50%。此外,建议考试内容添加注册建筑师的真题内容,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注册考试打下基础。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5

[关键词]建筑学 计算机数字技术 辅助设计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87-0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使传统建筑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作为培养建筑学设计人才的高等院校,理应适应这种新的形式、新的变化,协调好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和计算机数字技术应用之间的冲突,并对其进行认真的探索、思考,提出应对策略。

一、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概述

2007年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促进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筑数字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1]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列课程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系列软件一般包括Sketch up、Auto?鄄 CAD、天正、3D Max、Photoshop等,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辅助建筑设计和分析的软件层出不穷,常用的软件主要有建筑信息模型类(Archicad、Revit),渲染表现类(Lightscape、Vray、Piranesi),环境模拟分析类(Radiance、Airpak、Raynoise、cadna / A),节能分析类(Ecotect、DOE-2、Energy Plus、PKPM、BECS2010、IES)等。各种新的辅助设计软件不断冲击着建筑行业的人员。在高校的教学中,应该选择哪些软件进行讲授,如何串起不同软件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如何开展相关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是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的首要问题。

二、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应用现状

如何使计算机数字技术融入建筑设计过程,真正做到为建筑设计服务是目前各个建筑学专业应该着重考虑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

目前,高校建筑学教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主要有两个误区,一个是有一部分教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充分,他们认为计算机数字技术就是简单的绘图软件的学习,只是画画图而已,对设计影响不大,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另一个误区是有一部分教师非常重视传统建筑学的基本功,他们认为学生过早、过多地接触计算机,会影响徒手表达能力的训练,丢掉了建筑师的基本素养。以上原因直接导致该类课程的专职教师短缺,无从组建教学团队,阻碍了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以AutoCAD为最基本入门软件,辅以天正建筑、SketchUp草模、3D Max渲染出图、Photoshop后期处理等软件作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的院校考虑本校生源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转向以学生自学为主。或许教师们认为计算机数字技术仅仅代替了图纸,计算机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绘图”,而并非辅助“设计”。[2]

(三)无规范化教材

目前计算机类的教材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编者都是着重讲解软件的命令,与建筑学专业结合的内容很少。同时教材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无法按照某本教材进行讲解,授课的随意性很大。此外,计算机类书籍定价较高,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最后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教材的情况,仅凭课堂上的听课或笔记,学生很难对所学的内容展开系统性的复习和实践。

(四)课程缺乏衔接

从现阶段的培养计划来看,计算机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一个学期安排一门独立的课程,比如大二开设Au?鄄toCAD课程,大三开设3D Max、Photoshop课程,有的在大四或者大五开设建筑数字技术选修课,每门课程都进行单独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与建筑设计之间基本没有有效的衔接,缺乏系统性,导致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无法联系实际,不能贯穿到建筑设计构思和表达的过程中。而且每门课基本上都是逐个命令地讲解,因学时有限,很难有更多的时间与专业结合。比如,有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建筑设计构思,由于计算机技术有限,无法表达出来,无奈只好改成能直接表达的普通方案形式,限制了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的表现。

三、改革措施和建议

(一)改进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只依靠课上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更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课程进行实践。应改变以往以单独讲解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为主的教学模式,辅以Archicad、Revit、Radiance、Ecotect等设计分析软件的讲解,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不同软件的学习融入建筑设计过程中。重点讲授辅助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将软件命令的讲授融入设计过程中,通过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筑设计过程来达到综合运用软件的目的,课程的内容可以结合建筑设计的进度来安排。比如,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增加建筑信息模型类软件和环境能耗模拟分析类软件的学习。对以手绘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建筑设计题目一般是功能相对单一、形体简单的小型建筑。计算机课程教师可以在讲授AutoCAD、SketchUp时,以学生设计的作品为主线,用讲解命令的形式自然地贯穿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软件的积极性。

(二)精讲教学内容

在以设计为中心,将命令的学习融入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计算机数字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命令非常多,因为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而如果仅仅用于建筑设计的话,所需要的功能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精简命令讲解,重点突出,这样能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然后再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广度。比如在AutoCAD的学习中,因其是为了满足所有工程领域,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使用功能和命令更是有限,只占到20%左右;[3]Photoshop在平面设计、广告摄影艺术、网络制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做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所涉及的命令却有限,因此在讲解时,通常有针对性地对建筑总平面、室外效果图、小区规划效果图等实例作为演示直接讲解常用命令的应用技巧;而3D Max软件主要是面对影视动画和游戏领域,在建筑效果图制作中,它的命令和功能使用就更少了。因计算机技术课程学时有限,不可能涉及所有软件的学习,像Ecotect、DOE-2、Energy Plus等环境、能耗模拟分析软件可以结合建筑物理等课程的教授进行系统学习。[4]因此,在常用软件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软件进行对比和介绍,总结各自擅长的方面,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学习。

(三)讲义替代教材

目前尚没有一本得到建筑学院校普遍认可的规范性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材,同时又因为计算机数字类教材种类繁杂,水平参差不齐,价格又相对比较昂贵,所以,对计算机类课程不要求学生购买材。学生可以在资料室、图书馆等借阅相关书籍,能基本满足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即可。而教师主要以教学团队自编的讲义为主,讲义是各种软件最核心的内容,即使软件版本不断更新,也不会对教学产生太大影响。[5]

(四)组建教学团队

在大部分院校,计算机数字技术课程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承担,虽然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但他们对新软件、新技术的学习比较快,另外,他们更方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实践的开展。因此,应该组建一支以承担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等课程为主体的年轻教师队伍,辅以资深教师为督导的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团队成员能及时了解课程欠缺所在,相互沟通、交流,快速提出应对方案。同时,通过进修、培训、经验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计算机数字化建筑设计能力,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以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和教学任务。

四、结语

针对目前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和计算机数字类课程的设置特点,从未来实际工作需求出发,结合当前建筑行业设计的现状,立足本校建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在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同时,锻炼学生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的能力,加强建筑设计和计算机数字技术两大类课程的兼容互补,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我院学生在各种建筑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设计院的普遍认可。计算机数字技术辅助建筑设计教学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建筑设计和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师共同探索、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 注 释 ]

[1] 谭洁,刘威,王宁.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改革初探[J].山西建筑,2014(24):269-270.

[2] 沈淑红.数字技术影响下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3(3):79-80.

[3] 程娟,景涛.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改革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3(5):118-119,145.

[4] 赵鹏.计算机模拟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2.

[5] 杨小峰,邓小军,沈红峰.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1(3):65-68.

[收稿时间]2014-12-23

建筑设计学习内容范文6

由于培养计划对“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学时的压缩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水工建筑物包括的建筑物类型很多,如:各类大坝、各类水闸、地下洞室、船闸、渠系建筑物等等。通过“水工建筑物”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建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必须根据学生就业趋势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讲解相关建筑物。扬州大学的经验是根据江苏等地水网发达的特点,较多地讲解水闸、土坝等建筑物的内容,而对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带的建筑物只介绍一些基本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改革教学内容不单纯考虑“水工建筑物”这一门课程,而应从课程体系中课程安排上系统地考虑,各课程相互衔接,不必过多地重复。如“水工建筑物”中闸孔计算、消能设计、渗流计算的算法尽可能放到“水力学”中讲解,同样可将边坡稳定这部分内容与“土力学”课程相协调,尽量减少重复。总之作为专业课必须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协调,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给学生介绍较多的内容,让学生尽量掌握较为全面、前沿的水工建筑物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水工建筑物”教学不应再采取过去那套填鸭式教学办法,而应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水工建筑物”有别于其他土木工程建筑物,它的特点是工作条件复杂、施工建造艰巨、设计造型独特、工程兴建影响巨大。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单靠在黑板上讲解往往是不够的,而且水工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结构复杂,内容抽象,要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去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音像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原理、结构形式、受力过程、破坏机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授课的课件、教学大纲、教学图片、动画、视频、习题和思考题等列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阅读观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基本原理的讲解、计算公式地推导,从作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水工建筑物”中相关公式必须在黑板上一步步推导,学生才能很好地掌握,否则用多媒体一带而过,学生不能掌握其实质。(2)运用大型计算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水工建筑物”教学内容多、计算量大,很多问题靠手工计算解决不了,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大型计算软件教学建立仿真模型,直观显示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状态、破坏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水工建筑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会大型计算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小计算工作量,为今后工作特别是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水工建筑物”内容繁多,有的内容比较专业又比较重要,而课时有限。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利用讲座的形式,不占教学学时,注意联系学术前沿的新成果、新业绩、新观点、新突破,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最前卫的观点、最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前沿。“水工建筑物”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迅速,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向学生讲述,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

3.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1)实习与课程教学的整和。水工建筑物结构复杂,大型水工建筑物施工工期长,短时间的现场实践效果不佳,现场实习应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的经验是利用教学录像给学生介绍建筑物的施工全过程和相关组成部分的作用,再利用实体教学模型给学生予以讲解,让学生结合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感受工程现场实习气氛,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水工建筑物”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止水”,课程中介绍止水的形式、作用以及在图纸上的表达方式,然后利用模型介绍止水如何施工、如何工作,到现场实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去搞清楚止水部位,止水是如何施工、如何工作的。(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改革。“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短,不能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设计,只是对水工建筑物一部分进行计算分析,对总体布置进行分析,而较为全面地对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只有依靠毕业设计,笔者认为作为水利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应安排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可以参与建筑物从规模设计、消能设计、渗流分析到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而对水工建筑物设计有个全面的了解。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搜索资料、查阅规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计算软件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全过程计算分析,学会工程图的绘制,设计使学生对水工建筑物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扩展。

4.构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系统

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突出综合能力考核,建立形式多样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方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考试成绩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多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水工建筑物”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可以考虑多层次的评价模型,除学习成绩外还可考虑两个方向因素“基础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基础能力”又可以考虑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三个因素,而“实践性能力”主要考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验中的“计算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和“实验或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能力”三个因素,各因素的权重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一学生的最终成绩。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