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例6篇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1

1.1一般资料

93例肝移植患者于2011年5月~2012年8月期间到本院就诊,其中男71例,女22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5.2±3.1)岁;原发性肝癌5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22例,肝硬化肝硬化12例,急性重症肝炎5例,原发性淤胆型肝硬化3例。

1.2护理方法

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肝移植中心主任、医生以及2名肝移植协调员。由协调员为患者提供直接性护理,其协调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熟悉肝移植护理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②加强信息资料管理。根据肝移植注册系统收集和记录实时数据,对患者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上门随访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所需服务。③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感染、排斥反应、骨质疏松、胆道等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恢复的关键性问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有效处理。患者出院后要随时观察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尽早治疗。④药物护理。患者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为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需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谨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减少,并告知患者用药相关知识,掌握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如避免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红霉素、酮康唑等药物会增加血药浓度,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会降低血药浓度。⑤饮食护理。患者日常饮食中,以低糖、低脂、少量脂肪、丰富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选择如米饭、馒头、粗粮等复合主食,尽量选择瘦肉、鸡、鱼、奶制品及蛋类,避免生冷、熏制、高脂肪、辛辣等食物,少吃多餐,不可暴饮暴食。⑥健康宣教。定期复查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措施,督促患者定期复查,若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与协调员联系,预约来院就诊时间。同时告诫患者应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做适宜脑力和体力劳动,促进身体康复。

2结果

9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经延续性护理现今随访2年时间,3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存活率为96.8%。所有患者均能够准确坚持服药,谨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每位患者均能够按时复诊,并使终身随访服务到位。

3讨论

延续性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与医院保持联系,再出现健康问题后,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及时解决和处理,满足了患者健康需求。在延续性护理实施中,通过成立相应小组,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社会志愿者,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相关人员能够了解肝移植方面的健康知识,由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给予必要的社会关心支持,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起到显著效果。同时在患者出院复查期间,可以为患者办理肝移植亲情医疗卡,使患者来院复查时能够享受挂号免费,优先检查等项目,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和爱护。加强患者的随访力度,不断完善护理内容,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通过本次研究,9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经延续性护理现今随访2年时间,3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存活率为96.8%。所有患者均能够准确坚持服药,谨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每例患者均能够按时复诊,并使终身随访服务到位。由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随访,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异常问题,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存活率。且加强患者用药指导,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坚持不懈、长此以往正确用药,谨遵医嘱服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情况,以此避免发生药物错服和漏服的情况。且延续性护理,能够使患者出院后也能够加强对自身的监护,掌握基本的并发症发生知识,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也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就诊,在发现异常问题后也能够及时就医。为了提高患者出院后复诊率,需要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随时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按时复查,并准确记录随访情况以及观察指标的各项情况,确保随访期间不会遗漏每一例患者,实现真正的终身随访服务。患者在出院后,成立肝移植护理小组能够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关心、指导患者生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随访前,均要主动与患者联系,为来院复查提供方便,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加强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性护理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实际性问题,以此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4结语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2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病人恢复健康而有活力生命的最佳选择。对10例肾移植术后因缺乏自我保护常识而致不同程度并发症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肾移植术后病人10例,男7例,女3例;35岁~65岁;2例因劳累及饮水量不足,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尿路感染;1例因移植后效果不佳,继续行抗排斥、血液透析治疗;1例因饮食不当,致肾功能逐渐丧失,行移植肾摘除。通过对1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病人术后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情多变,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和家属产生急躁情绪而出现焦虑,心理负担较重。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等特征的不同,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多巡视,帮助病人稳定情绪,向其解释治疗计划,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合作,使病人感到亲情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1]。

2.2 一般护理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给病人以心理安慰,使病人心情舒畅,消除因住院引起的恐惧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次,通风时注意室温在20 ℃,湿度60%,同时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高热38 ℃ 以上者,4 h测体温1次,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术后24 h内每小时测血压、脉搏1次。24 h后若病人血压脉搏稳定可改为4 h测定1次。

2.4 口腔护理 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口腔炎,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给予生理盐水、1%呋喃西林或5%碳酸氢钠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进食欲,预防口腔感染。

2.5 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被服,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舒适、柔软,嘱病人勤换内衣,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皮肤颜色等有无异常,减少皮肤感染。

2.6 饮食护理 病人术后禁食,肠道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饮食,1 d~2 d后可改为普通饮食。饮食应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嘱病人少食多餐,鼓励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2 000 ml/d,但忌食各种补品,以免诱发排异反应。

2.7 记录出入量 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术后24 h内每小时记录1次,以后可根据病人情况改为4 h记录1次。观察尿液性质和量。

3 健康教育

3.1 自我护理指导 指导病人自我护理方法,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复发、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检查移植肾的大小、软硬度,触摸时有无疼痛以及伸直下肢时有无牵引痛等。预防感冒,肾移植病人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注意增减衣服和自我保健,避免到公共场合或与有感染的人接触,出现咳嗽、发热及其他不适应立即就诊。

3.2 饮食指导 控制饮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移植肾功能减退,减少抗排斥药物引起的并发症[2]。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并告知病人少食多餐,根据尿量、出汗多少决定饮水量,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口味清淡,避免油腻,注意平衡营养,以优质蛋白质、高热量和多种维生素、低脂、少盐、易消化饮食为好,多吃水果,尽量避免食用豆制品,多食绿色蔬菜,避免进对胃肠道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等,戒烟、酒,少食用嘌呤类如海鲜类、动物内脏等,限盐,补钙以防止骨质疏松。不吃或少吃罐头制品,严禁服用人参、蜂乳之类补品,以免诱发排斥反应。

3.3 活动指导 身体锻炼对病人恢复重新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散步、打太极拳,增强体质,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直接暴晒于太阳下,可戴太阳帽、涂防晒霜。锻炼强度由少到多,不要伤及藏在髂窝里的移植肾。

3.4 门诊复查 定期到门诊复查,开始为每周1次,病情稳定后3个月~ 6个月逐渐改为2周1次,6个月~12个月后,每个月或2个月1次。主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环孢素a(csa)浓度测定,必要时检查胸片,移植肾b型超声,掌握移植肾的功能情况,控制血压、体重,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如出现高热、咳嗽、咽痛、少尿、尿路不适感、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以防发生不良后果。

肾移植术后的护理对病人的恢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健康指导,帮助病人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寿命的关键。

【参考文献】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园艺疗法;康复花园;植物

植物种植是康复景观的要素。正如它们在景观建造、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时提供功能和审美的品质。此外,在康复景观设计中,植物具有提供信息,增强记忆和参与的意义。在园艺疗法的康复景观中,植物还提供一系列的物理和社会活动以及花园的用户展示关怀和培养行为的机会。康复景观中的植物可以根据其生长分为以下几类。

1乔木

乔木通常分枝较高,其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遮荫以及从上层窗口遮蔽。分散的冠层能提供掩蔽并且提供空间或者由相邻结构主导的规模感。通过视觉,它们的直立形式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元素,然后向上到外面的空间。高大的乔木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大多数乔木的寿命使它成为康复景观的固定搭配,在美学上,可以赋予象征意义,代表超越人类存在的生命的连续性。树荫开阔的乔木是在康复景观中实现遮荫的最佳方式之一,这对舒适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当用构造的遮蔽结构(例如凉亭和遮阳帆)进行成本比较时,大乔木通常是一个好的选择,对乔木种类而言,养护乔木的持续成本相对较少。最常见的问题是树木的养护管理,其包括树冠的大小和最终根系统的大小,因此选择合适的乔木种植在正确的位置,是在康复景观设计最关键的决定因素之一。

2灌木

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从近地面的地方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它们提供遮荫,可以直接通过眼睛创造亲密距离,寿命相对较长。如果将灌木搭配得当,可以在冬季保持常绿。灌木用来创建康复花园内的区域,也可以软化甚至隐藏不和谐的元素,如通风口等。有些灌木需要常规修剪,而有些灌木一旦长成,就很少需要管理,以相对较少的成本提供不同颜色、质地、形态和香味。在冬季长的地区,灌木在景观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常绿灌木和乔木全年提供一个绿色的基调,而落叶灌木可以选择有趣的分枝和冬季色彩,如浆果,五颜六色的树皮,早开花。灌木一般高度低于乔木,这些功能可以很容易的从窗户看到。

3多年生植物

植物学家认为多年生植物是寿命超过两年以上的植物,而景观建筑师,商业苗圃所有者和园艺师使用的多年生植物,是指在开花后死亡并在冬季保持休眠的植物草本多年生植物(如鸢尾和牡丹)。两种类型的多年生植物,因为它们在景观中的功能和维护要求完全不同。多年生植物有不同的大小、颜色、形式和形状。生长速度,第一年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往往相当惊人。它们可以在花园里提供种植的兴趣和感官的参与(颜色、香味、质地),植株往往不高,但是相当灵活,所以适合被接触,可以拉近更好的观察,发出一种香味。由于这种植物花期较长,还吸引鸟类和蝴蝶,是康复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4观赏草和草本植物

观赏草和草本植物都可以在康复景观中使用。它们往往被视为一个组合,主要特点是丰富的树叶形式。百合的软叶、亚麻的尖锐叶片或马蹄莲的茂密叶子,可以用作与其他植被良好对比。类似的,高草的波状叶片通常用作焦点,因为它们与周围植物形成对照。虽然一些草坪可以自我播种或具有气生根,使得其难以在花园中控制,但在大多数气候区域中,观赏草不具有这些特征。草坪在寒冷气候的地区可以使用,因为一些更强壮的品种可以在轻微的霜冻和降雪环境中保持它们的颜色与形态。观赏草的养护管理非常方便,通常只包括每年减少一次,以便在春季产生新的增长。

5球根花卉

球根花卉是园艺学上的一大类,常见的主要有鸢尾、水仙、石蒜、百合、风信子、洋水仙、郁金香、马蹄莲、唐菖蒲、朱顶红等十多种,有些品种即使在冬季,在温度条件合适的条件下,还能继续旺盛成长,由于它们都具有球根或者宿根,这些球根或宿根。既是储存养分的地方,也是这类植物中,最鲜明的特征。事实上,它们常被赞赏为春天的预言者,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

6一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因一年的定义是在一个给定的气候区,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如鸡冠花、百日草、凤仙花、牵牛花、翠菊、半支莲等,因其丰富的色彩,用它制作花坛非常有吸引力。它们只能够保持一个季节充满活力的色彩,所以选择植物时,应注意其开花高峰期重叠。每年苗床需要被挖掘和更换几次,因此养护管理费用比较昂贵。在住宅设施或康复景观中,规划和种植一年生植物苗床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活动。

参考文献

[1]郭毓仁.治疗景观与园艺疗法[M].台北:詹氏书局,2008,(10).

[2]崔轶,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方法初探[D].东南大学,2004.

[3]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55).

[4]易文芳,马静茹,等.保健植物分类及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03).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4

肾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方法。经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肾移植病人顺利出院。由于器官移植的特殊性,肾移植术后病人需终身服药、定期随访。了解肾移植后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将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2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随访的肾移植术后病人62例。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30岁17例,31岁~40岁23例,41岁以上2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0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19例;术后时间:6个月以内17例,6个月至1年14例,≥1年31例;尸体肾移植15例,活体肾移植47例。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与方法。①调查工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健康教育需求方式共3个部分。②调查方法:由两名护士负责调查,在征得病人同意后使用相同的指导语向其讲解问卷的内容及填写方法,问卷当场填写,立即收回。对于文化程度低的随访者,可由工作人员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地把问题逐项讲解。共发放问卷62份,收回6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Excel,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P

2结果

3讨论

由表1可见,肾移植术后随访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排序由高至低依次是:移植后常见并发症的自我护理知识、用药指导、排斥药物的毒副反应、移植后的自我监测指标、饮食注意事项、心理支持、工作锻炼及休息、性生活及生育知识。由表3可见,肾移植术后病人最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由多到少依次是:专家指导、医护人员指导、定期召开肾友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电话或者网络咨询、宣传栏。表2结果显示:性生活与生育知识和心理支持以上两项与文化程度存在正相关(P

3.1随访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历过肾移植手术后,肾移植术后病人多数有绝望中求得生存的经历,本调查也显示,肾移植术后随访病人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迫切希望恢复健康、维持健康。由于病人与医生交流时间和内容有限,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组织护士与病人面对面交流,根据病人不同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要求细致、有效并有侧重点。健康教育要强化记忆,宣教的内容要由浅至深,重要问题反复指导,可加深病人理解[1]。健康教育是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可直接影响到肾移植术后病人的依从性。肾移植术后病人良好的依从性是维持其生命,保持移植肾健康存活,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2]。

3.2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经过围术期严密、细致、系统的健康教育,肾移植术后病人已经具备部分健康教育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病人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或者由于经济原因,擅自增减药量,甚至出现酗酒等现象,最终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肾移植术后早期以发现和处理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情况为主,远期以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和预防、处理移植后常见并发症为主。在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教育,根据随访病人不同阶段特点,适时适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由于随访病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在门诊、病区和随访办公室设置固定宣传教育栏,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显示屏和视频播放设备滚动播出健康知识[3]。专人负责随访和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位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专家讲课,将讲课材料打印成册发放到病人手中。给病人免费发放器官移植专家编写的“健康手册”,免费订阅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国肾友》杂志。定期召开肾友联谊会,增进病人间的友谊和相互交流。针对疾病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处方,由随访病人免费索取,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体需要,探索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其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4]。健康教育护士必须具备心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公共卫生、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立体开放型知识结构,才能使健康教育从满足于“普及健康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和习惯”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病人肾脏存活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积慧,黄志红.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9

[2]江宏.肾移植病人术后依从性和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4B):986-987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5

植物状态是一种临床特殊的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凡植物状态患者持续1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俗称“植物人” [1]。虽然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者失去了正常的意识,但是只要他们还活着,就应该给予全方位的、有效的、科学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帮助,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病情的稳定[2]。因此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自2010年以来共收治PVS患儿7例,现将康复护理经验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持续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儿共7例,其中男孩3例,女孩4例,年龄0.5-5岁,其中脑外伤3例,脑炎4例。植物状态持续时间>1个月2例,>3个月4例,>6个月1例。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评定标准相符合。住院的时间为30-26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4.6±10.8)天。6例患儿出院后回家,1例患儿转入到当地卫生院。 

2 康复护理方法

2.1 饮食护理

由于患儿处于无意识的状态,进食上多采用鼻饲的方法,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各种菜汤、水果以及混合奶等,也可将多种食物配成糊状进食。在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均应用温开水冲洗留置的胃管,注食的速度不能太快,20~30分钟完成。在鼻饲完毕以后,为了防止残留液将喂管堵塞,用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根据使用的胃管性质每7天或每月更换一次。

2.2注重家庭参与及外界刺激性康复

鼓励病人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 以往认为PVS患者意识难以恢复的观念,家人应经常用亲切的口吻呼唤患儿并与之交谈。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均应告诉患儿,不可流露出厌烦情绪。使患儿家属积极主动配合康复训练。 

2.2.1听觉刺激

早期进行听力训练,讲述患儿喜欢的故事,经常与患儿进行交谈,呼唤患儿的昵称,多说鼓励性的语言。让其听喜欢的音乐或播放动画片,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唤起患儿的记忆,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2.2.2光刺激

除正常的睡眠时间外,给自然光线照射患儿面部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2.2.3抚触刺激

在较安静的环境中,家长对患儿的头面部、体表进行抚摸,并结合语言方面的抚慰,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2.3 促进排泄功能康复护理

患儿因长期卧床胃肠功能低下,肠蠕动慢,经常出现便秘。每日按顺时针轻揉患儿腹部,帮助患儿排便。3天以上未排大便者,给予开塞露1/2~1支注入。

2.4 功能锻炼

按摩患儿的全身肌肉,对患儿的腕踝关节、肩关节、手指足趾关节、肘关节等进行内旋、外展以及屈伸功能等方面的锻炼,防止患儿肌肉出现萎缩、关节出现挛缩。分别采用按摩、推拿以及针灸3种方法对患儿进行物理刺激,通过神经、穴位及经络的刺激,促进机体应答性的反应,使高级神经中枢兴奋,具有益智调神的作用,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二便功能的部分恢复

2.5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5.1预防口腔感染的护理:

由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儿进食需要采用长期的鼻饲方法,导致其吞咽的功能消失或者减弱,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容易在口腔内堆积,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及生长提供了条件,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及口腔炎症的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还能够出现全身的继发性感染。所以为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在护理上应该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3次,保持口腔的清洁,在口腔护理完毕后,可以在口唇上涂抹口油,防止口唇出现干裂。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儿舌苔及口腔黏膜的改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2.5.2 皮肤的护理: 

由于患儿不能自主排泄大小便,需要长时间的使用纸尿裤,易导致臀炎的发生。我们将红臀评估应用到工作中,对每名患儿进行红臀分度评估,针对高风险的患儿给予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红臀的患儿,每班次评估一次并给予干预措施,使红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即使发生,在红臀I°时就已经治愈。

2.5.3 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由于患儿的咳嗽、吞咽等反射的消失或者减弱,气道容易吸入口腔、鼻腔以及咽部的分泌物,进而容易出现肺部的感染。另外,长期昏迷的患儿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痰或抠出。每2小时翻身变换病人的,并轻扣病人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病室温度在20-22℃左右,湿度在50-60%左右,定时开窗通风,每次15-30分钟。

2.5.4 预防压疮的护理:

由于持续植物状态本身的抵抗力,再加上长期卧床等原因,使皮肤的抵抗力进一步的降低,皮肤的弹性以及营养均较差,同时局部的皮肤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压迫而出现缺氧及缺血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皮肤溃疡以及坏死的出现,如果皮肤溃疡十分严重到达深肌层,就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为了避免出现压疮,我们将压疮评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根据住院患者压疮危险评估量表,对于压疮评分<23分的患儿,每班评估一次并交班,给予预防措施,如在患儿的病床上放置气垫床垫;保持床整、干燥、清洁,定期更换被子及衣服;保持患儿的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定期更换患儿的,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每天2次用温水擦洗患儿的皮肤,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患儿的尾骶部位垫充气圈,在足跟的部位放置海绵垫或者棉圈;在患儿每次排便以后,用温水清洗患儿的肛周,擦拭肛周时使用柔软的纸巾,避免使用硬度较大的纸张,使肛周时刻保持清洁、干燥,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油性软膏涂抹在肛周予以保护。

3出院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出院以后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如何进行预防感染、压疮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4]。

4 小结

所有的7名患儿在住院期间病情均处于平稳状态,经过治疗及实施有效的精心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也能够降低呼吸道、皮肤、口腔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对此类患儿进行护理时,应该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及护理技术水平,帮助患儿有勇气的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徐如祥,肖华.现代临床昏迷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52-153.

[2]王宁红.神经外科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08(29):2654.

[3]马力.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8):229. 

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范文6

关键词: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不完全离断肢(指)是指伤肢的大部分组织断裂,仅有一小部分组织相连,皮中不含有血管或血管已被严重挫伤,致使远侧肢端无血液循环存在,不进行血管修复不能成活。一般认为手指断伤后再植时限在夏季为6~8 h,冬季为10~12 h。再植术属于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微创手术,指的是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与方法,对离断动静脉、神经及其他组织等进行吻合处理,最大化恢复患者肢体血液供应与循环,使得肢体成活并尽快恢复相关功能[1]。这种手术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属于复合伤,病情危急且进展快,创伤十分严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病变或休克等[2],术后还有可能发生肢体血管危象、感染与肢体坏死、严重致患者发生败血症,甚至死亡等情况,故而必须慎重处理手术操作。本院针对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在15~60岁,均值为(35.6±7.9)岁。致伤原因包括机械伤、车祸伤、刀伤、玻璃切割伤及其他锐性伤,血管受伤的部位则包括股动静脉、腋动静脉复合、动静脉复合、肱动静脉复合、尺动脉与桡动脉复合等。常规及CT、X线等检查显示皆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与关节脱位,但皆为开放性损伤,其中有10例患者并发肝脾肾内脏损伤、5例并发胸部外伤、3例并发颅脑损伤。

1.2方法 手术在稳定生命体征前提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再植时先在显微镜下对断端进行彻底清创,先清近端后清远端,再植顺序是先固定骨与关节修复伸屈肌腱吻合肢体背侧静脉缝合背侧皮肤吻合神经吻合动脉缝合皮肤。再植成活的关键是血管的吻合。术中麻醉完全以避免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危象,采取肌注罂粟碱、盐水热敷的方法可缓解,术后要加强护理,绝对禁止吸烟和被动吸烟,室温要保持在25℃左右,密切观察再植肢体温度和毛细血管反应情况,注意肾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卧床1 w,适当抬高患肢,应用抗凝抗痉挛、抗感染等药物,以提高再植成活率。

1.3结果 本次研究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并发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 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度良好。

2围手术期护理

2.1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皆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严重创伤,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患者都会担心肢体从此丧失功能,会给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压力与痛苦,故而产生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及情绪[3]。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采取亲切的言语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保障态度的和蔼,耐心细致的将本病相关知识及采用再植术的优势与康复情况告知患者,同时要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与护理。

2.2术前护理 ①患者准备:常规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传染病指标、肝功能、尿常规、血型及做好备血准备,患肢皮肤准备,询问患者有无既往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取下假牙、眼镜、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携带患肢X光片入手术室,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依次核对禁食禁饮、术前针、带入引流管路情况,并在手术患者访视、交接记录单上签字。②物品准备:小手术包、显微器械、显微镜、电动气压止血仪、双极电凝、电钻、钢板、克氏针、肌腱缝线、普理灵缝合线若干、注射器、肝素盐水、罂粟碱、套管针等。

2.3术中配合

2.3.1麻醉与 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或者臂丛麻醉处理,并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平卧位,仔细检查核对手术部位,在健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并进行心电监测。

2.3.2清创 彻底清创对断肢再植十分关键,同时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步骤,患者入院后,要尽快进行清创与止血处理,应争取在伤后6~8 h完全通血成功,提高存活率,否则易出现神经肌肉不可逆性坏死。大量的研究显示,细致与彻底的清创是再植术成功的基础之一,原因在于开放性伤口,创面受到严重污染,故而在清创的时候要尽量细致与认真,并注意对创面是否整齐、污染的情况进行检查,甚至要对神经血管肌肉等损伤进行观察分析,以便为接下来的治疗做出准确评估[4]。创面清创采用0.5%无菌碘伏液进行刷洗,至少3次,然后再依次采用洗必泰(1∶1000)与双氧水(3%)进行泡洗,尽量将变性、污染及坏死组织去除[5],刷洗的时候要由远及近进行。

2.3.3为了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间,避免出血影响手术视野,止血方法必须有效且迅速,大量的出血要及时给予电动止血仪进行加压处理,正确使用止血仪并计时,要放松1次/h,创面加压包扎,间隔10 min后再行止血带加压,并做好交接班处理。

2.3.4术中双极电凝的使用 检查仪器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调整功率至最适合数值,正确连接电极插头,采取双极电凝处理出血点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最大化减少患者术中出血。

2.3.5医生手术操作术中,手术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手术操作与进程,应及时观察医师操作进展,提前做好下一步操作准备,反应灵活,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3.6严密观察 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液通路等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每5~10 min测量1次血压,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处理。

2.3.7术中医嘱 准确执行手术中医嘱,在用药前重复一遍医师口头医嘱,并做到三查(备药时查、用药时查、用药后与下达医嘱的医师查),五对(对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方法、有效期),执行医嘱完毕,应记录于病历临时医嘱栏内,并告知麻醉医师做好用药记录。输血前必须与麻醉医生共同仔细核对姓名、血型、配型结果、血液有效期等并签字。

2.3.8皮肤护理 做好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保护,防止患者肢体神经、大血管受压,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留置导尿管并计尿量。

2.3.9器械护士 术前术毕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手术用物,手术中密切注意手术的进程及需要,保持手术区域无菌和整洁,主动、迅速、正确、灵活地传递所需要的器械、敷料及针线等,器械用毕,迅速取回擦拭,归还原处,随时清理束线残端,防止带入伤口。

2.3.10巡回护士 清点用物并与器械护士共同在手术安全核查表、清点记录单上签名,术毕与麻醉师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床旁交接,做好家属健康宣教。

2.4术后护理

2.4.1向医生了解手术过程,询问术中有无血管痉挛,是否移植血管等。

2.4.2护理 术后患者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1~2 w,要避免出现活动不当,引发再植肢体的血管损伤。患肢放置要外展30°,抬高15°~30°[7],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湿度50%~60%为宜,以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在患肢具有良好血液循环的前提下,局部采取每天用60~100 W烤灯进行照射加温,连续进行7~10 d,并注意保持灯与照射部位相距30~40 cm,用无菌纱布和毛巾包裹,这样可以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同时也可以预防与减少肢体的肿胀。

2.4.3感染预防 感染属于再植术后最为常见的也是比较致命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术前创面感染严重与对外开放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护理不当则极易出现严重感染。为此,患者应住隔离病室,空气要清新,控制陪护人数,室内严禁吸烟,告知患者卷烟中尼古丁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与痉挛。每天可以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大约30 min/次,次数以2次为宜[8];保持床单、室内物品、地面清洁,地板要定时采用洁消净进行擦拭;患肢应放在消毒的敷料上,若需要更换,则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防止交叉感染;对渗出物应常规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2.4.4血象观察与护理 血管的痉挛在术后48 h比较好发,大部分是因为血容量不足、疼痛及低温等所致,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返流,应及时采取输血、输液等措施补充血容量,采取及时的解痉与抗凝药物处理,能取得一定的效 果[9],切忌使用升压药。血栓则好发于术后24 h内,表现主要为毛细血管返流消失,而采用解痉与抗凝药物处理无效。为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光泽、温度、感觉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进行仔细的观察,采用针刺放血法,正常情况为针刺后出血鲜红迅速,,如动脉供血不足则出血颜色暗红迟缓,静脉回流受阻血色先是鲜红,在转为暗红。一般术后3 d内2次/h,术后7 d内1次/h,并将脉搏情况认真记录好,察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并积极处理。

2.4.5药物应用及观察 再植术患者应采用常规抗炎、抗痉挛及抗凝药物处理,在用药期间,要对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观察,如使用抗凝药物时,要对局部或者全身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出现皮下出血、血尿等,每天对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若出现出血倾向则要按照医嘱进行对症处理,避免出现出血。

2.4.6康复护理 采取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再植肢体功能的恢复,术后5~14 d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开始早期保护性活动,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包括关节伸屈、握拳等,避免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在术后3~4 w如果伤口愈合,经手术医生同意,开始进行向心性按摩、理疗等帮助消肿;术后4~5 w开始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包括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神经肌电刺激治疗;术后第5~6 w开始轻度的功能锻炼,术后8 w开始渐进性抗阻练习,力量逐渐增加,12 w以后开始模拟工作训练,周期性评估感觉功能。

3体会

总的来说,不完全断肢(指)患者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属于一个连续与复杂的过程,为使断肢再植得到最大概率成活,除了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创面清创、迅速止血外,术中要及时进行血容量补充、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还要进行护理、感染预防、血象观察与护理及康复护理等,以此促进患者再植肢体的康复与功能的恢复。准确、规范、连贯的细致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必须谨慎对待,如术中配合时,对于再植操作,应严格按照顺序执行[10],护士全面掌握断肢再植的手术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做好各个环节的手术配合,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手术的安全,降低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断肢再植的成活率。本次研究24例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出院,效果明显。同时,术后对患者进行了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结果显示痊愈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良好,由此可见,本次研究采用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缪洁,李秀平,高彦华,等.断肢(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528-548.

[2]黄晓涵,董雪梅.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断肢(指)再植术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2,55(7):781-782.

[3]李顺英.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85-86.

[4]林永霞.断肢(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7):32-33.

[5]马莉,焦耿军.断肢(指)再植219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180-1180.

[6]范德芬.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护理探讨[J].健康之路 ,2013,12(7):314-315.

[7]杨学萍,张楠,张丽华,等.断肢(指)再植术33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82-83.

[8]李校生.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