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例6篇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民族音乐;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大约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是各民族人民艺术创造才能的结晶,是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汇的成果。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青年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优雅的文化艺术修养、高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民族音乐教育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音乐教育也必将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精神,以及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积微成著的作用。笔者试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方面,谈对民族音乐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认识,以及对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想法。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华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Www.133229.COm几千年来,它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录着他们奋斗的历史,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共同体,56个民族都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着我国的民族音乐,因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厚的艺术基础。我国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周边国家的音乐作为自身音乐文化的养料,另一方面,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有感而发、言之由衷的产物,所以大多数广为流传。其中优秀作品更是情感真挚,音乐形象准确、生动,意境清新,语言洗练,结构短校这些作品早就成为连结我国各民族人民情感的纽带。在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有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如民歌:《小放牛》、《绣金匾》、《翻身道情》。民乐:《百鸟朝凤》、《空山鸟语》、《二泉映月》、《喜洋洋》等。

我国民族音乐是赞美幸福生活、鼓舞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源泉。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不反映在我国的民歌、民乐中。民歌《十送红军》,深刻地抒发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热爱,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情厚意。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以欢快的旋律,倾吐着草原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是歌颂劳动创造幸福、歌颂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感情的基础,比如民歌《幸福歌》,反映出合作社社员由衷歌颂解放后幸福生活的热情和满怀信心建设好农村的精神面貌。二胡独奏曲《良宵》,生动地描绘了主人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这些民歌民乐所体现的欢快热烈的情绪,定能培养青少年乐观向上的情绪。

我国民族音乐是憎恨剥削压迫、反抗黑暗统治、培养爱憎分明立场的精神动力。民歌《尖尖山》,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和泪,充满了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仇与恨,是劳动人民痛苦的呻吟和不平的呐喊。蒙族民歌《嘎达梅林》,歌唱了一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蒙族英雄嘎达梅林。民族管弦乐曲《翻身的日子》,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的感情。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感受与理解音乐的能力,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美的教育。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具有较高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作品。内容应是古代至今优秀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还应考虑到形式、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在上音乐欣赏课时,需要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学习欣赏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感受我国音乐的魅力所在。

在音乐欣赏课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例如:运用有关的图片、录像带、影碟片、幻灯片或音乐故事,加之生动形象的解说,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与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在进行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向学生概括地介绍音乐作品的名称、歌词,分析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形象及思想感情方面的特点,探索乐曲艺术形式方面的特点及演唱、演奏形式的特点,综述作者生平与主要的作品(对著名的音乐家、词作者、曲作者、歌手应该做比较详尽的介绍),阐释有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流传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优秀民族音乐。

欣赏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时,我的做法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介绍了作品的主题、声乐曲的歌词或有关情节后,让学生先熟悉作品的基本旋律,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并在其间作出简短的插话、解说、提示,但要深入浅出、生动准确,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避免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还可简要介绍作品的风格特点、音乐表现手段等。同时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分析、讨论、谈谈体会,最后才是教师归纳、小结。

上好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欣赏课,应与乐理知识、音乐常识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增长欣赏经验与欣赏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水平。通过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体会其艺术性与意境美,倡导真善美,扬弃假恶丑。

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有极强的感染力。现代教育的趋势表明,学校音乐教育包含的教育因素很多,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之获得更多的音乐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选拔音乐人才,而且能端正学生的行为、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情感、兴趣等众多素质,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合作观念。还能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的探索精神。这些内容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都是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运用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教育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我们认识到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及现实意义:使学生了解到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潜移默化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深远意义。在认识的基础上,具体到学校教育中,该如何实施呢?

首先,重视师资培养的问题。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基本的演唱、演奏技能、音乐基础知识、优秀外国音乐的学习当然不可或缺,也十分必要,然而民族民间音乐和修养更是要重视。在近几年的新上任音乐教师上岗培训中,许多教师反映对中学音乐教材中的戏曲音乐,自己从未有过深入接触。因此便也无从下手做好教学工作,还错误认为教材编写缺乏时代性,不实用等。此外,建议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师范生除了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外,至少学习一件民族乐器,以此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对有影响的戏曲,如京剧、越剧、苏州弹词等等,应有较深圳特区的接触与欣赏,大量背唱一些优秀的民歌,开拓视野。然而重中之重还是要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利用岗前培训、教师全员培训等机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加强民族音乐知识教育,并进行必要考核,尽可能多的让教师掌握知识、提高认识。

其次,重视学科教材建设。编写教材应体现民族音乐教学特色,例如教学内容应包括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等。由于教材使用面较广,所选作品必须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另外,各地可编写当地特色的乡土教材,把本地的乡土音乐引入课堂,开创教学特色。同时对于世界优秀的民族音乐,如印度音乐等也可引入教材,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很难能买到适合教学用的音像资料,所以与书本同步的音像资料必须同期出版。

最后,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欣赏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民族音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既能唱越剧又唱京剧,教师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它们。可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如先进的多媒体视听教学,声像结合,直观生动,它也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对于地方色彩浓郁的民族音乐地区,也可创造条件,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纯正的民间音乐的魅力;音乐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唱(奏)音乐作品。这在民歌教学中应广为采用,象现行教材中的听、唱、背,就很值得推广。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在乐器的学习中深入了解民族音乐,开拓音乐视野。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引进学生头脑。

为了使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和广大音乐教师应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本,努力尽到传达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义务,使音乐教育起到丰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作用,开创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局面。

参考著作: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2

摘要:初中音乐教育往往被学校和老师忽略,原因就是它不是中考学科。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教育无比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样的一个概念有明确的了解。与其说音乐是一门课程,不如说音乐是一种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享受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当要以“音乐之美来感染学生,要以乐中之情来陶冶学生”,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而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

一、设置聆听的情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初中学生只是音乐的尝试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教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学生还没有这么专业的鉴赏力;想单从音乐的兴趣上激发学生,我们的课堂音乐完全不能和流行音乐相比。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首先需要的就是设置情境,增强聆听的力。

教师要设计完美的音乐聆听环境,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好准备。良好的音响设备,是演绎音乐最好的载体,换了一个稍微差一些的设备,这些经典的音乐片段在音质不佳、断断续续的效果中,都会让学生大失所望,音乐不再感人,教师的讲述也会立刻变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着手准备尽量优美的播放设备给学生,包括碟片、磁带的试放、不同乐曲音量的调节等。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时,由于录制的原因,欣赏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歌声需要较高的音量,但接下来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还用同等的音量,第一个强和弦将会震耳欲聋,破坏美感,所以必须在课前调试。有了良好的设备,更需要为学生精心挑选优质的软件一一恰当的、优美的音乐CD或磁带资料。对此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以前,学生对与教材配套的《喀秋莎》、《游击队之歌》这些歌曲都不感兴趣,但当我挑选了黑鸭子的合唱版本,在新的音响设备下播放后,学生马上从喧闹的无所谓状态转为入神地聆听夭籁之声。此时人声的纯净与秀美,不需要教师的夸夸其谈,是真正从声音中传递到每个人心中的。

音乐之美,不是教师的讲述能强加给学生的,只能是聆听,只能是优美的声音效果让学生自己感受。精明的教师,是会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最优美的声音效果给学生,而不是寻找客观理由,找一些凑合的声音给学生听。如果在常规教学中,学生欣赏到的都不是最优美的音乐,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就开始挣疑态度,不再认同音乐的感人魅力了。所以,音乐的聆听,是需要教师选取最优美的音乐资料,用好的音响效果呈现出来给学生聆听的,并且,一定要长年累月坚持,给学生一种完美的音乐感受。

二、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 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 ,还可 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 目的。

三、 用优秀的作品激励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崇拜,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

四、评价与反思

及时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总结,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评价时,一定要评价方式多元化,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鼓励和夸奖他们,来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是的教学活动的思考,也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问题。通过反思,教师们可以提高教学经验,同时经过反思,教师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也是对教学不在是一件单调乏味的工作。教师们只有不断的反思教学,才能明确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变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让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3

一、入职期教师的培养——从观察描述入手,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职期教师是指教龄1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的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较少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些陈述性知识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少量的程序性知识则显零散而不系统。因此,对于新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聆听“反思支持者”外显的、展开式的反思活动,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体方案举例如下:

反思实践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或录像,并尝试把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讲述出来,尽量详尽、全面。因为讲述过程本身就是对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如某新教师在观摩优秀教师组织的小班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后,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行为作了如下描述:“这位教师先请幼儿复习歌曲《大雨小雨》,又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大雨’时做幅度较大的自上而下抖动手臂的动作,唱‘小雨’时做两手指轻轻触碰的动作,最后请幼儿用两种打击乐器——铃鼓和小铃分别为

两段歌词伴奏。”对新教师的讲述进行补充,并且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关注关键问题。如:“这位教师在请幼儿为两段歌词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时用了什么方法?她 最先提的问题是什么?(想一想,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大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儿回答不出来时,她又提了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种乐器——铃鼓和小铃。请你敲敲小铃,摇摇铃鼓,听一听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当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时,这位教师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了什么话?(铃鼓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大雨’,小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小雨’,对不对啊?)请总结一下这位老师的提问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问题,比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学环节被自己忽略了,并做好记录。

听取“支持者”对教学中各环节的解释,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支撑其选择和判断的知识。对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中执教者的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并向新教师指出执教者用以调整教学策略的非言语线索,帮助新教师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利用什么教学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问题。如“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难以回答时,教师应 该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如将问答题改成选择题,甚至改成是非判断题,从而使无效问题变成有效问题。”

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总结,记录关键环节,并形成书面材料向全园。这可以为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原始素材。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合理的,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基本的参照物。帮助新教师分项归纳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优秀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类型、特点、效果。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反映各民族乡土风情的多姿多彩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为了适应新时期中国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为使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应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也是高师音乐教改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手段。

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一)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无论在理论、实践、学科建设上都还处于不完善、不健全阶段。从领导方针及办学思想上看存在着“师范性”淡化、办学目的不明确的弊端。很多高师院校盲目向艺术院校看齐,仿效音乐艺术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这无异于“削足适履”。有的甚至没有开设教育实习课和教材教法课,致使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还不知道怎样讲课。其次,现有高师的音乐教师过去接受的主要是欧美音乐体系的教育,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显然会渗透在师范教学之中。如声乐教学“贪大,求高,不求甚解”,盲目演唱难度大或根本胜任不了的咏叹调,歌词死记硬背,马虎了事,背景和伴奏一概忽略;钢琴教学不重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是强行拔高,不重视应用能力的提高,而是浮于表面;理论课则以培养理论家和作曲家为荣……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以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反而形成不切实际、沽名钓誉的心境。

(二)音乐教育观的哲学思考。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对各种教法未能深入,造成了实践中的机械和盲目,停留在论证和检验的层面,缺少思辨的高度,以至许多实践找不到理论的依据,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观。我国是最早实施艺术教育的国家之一,有着优秀的艺术教育传统,自古就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人的完美性格,构建和谐社会,通常培养一个“治世之才”需要使之掌握很多种技能,如“六艺”,而音乐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所研究的“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这一手段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但千百年来一直有人误解,使“音乐教育”成为“传授音乐”,很明显,一个目的在“育人”,另一个则为“传授”。两者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不同。“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伟人,但我们可以拥有伟人的品质。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教师与学生,何为主体,这个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但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如何突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则要靠我们在教改中细心体会了。国外的教学法提出“学生比音乐更重要”的口号。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坚决反对用音乐来否定学生的做法。教学活动最终要在学生的身上体现。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偏重教学的使命、技术的传授,另一方面不是面向一切学生,而是搞“拔尖式”的教育。结合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来看,结果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投入大,产出小,比例严重失调。

3、开放的教学观。教学有法,师无定法,开放教学妙在灵活,贵在创造。一堂课就是一件艺术品,教学过程最优化解决了教师、学生、教材的矛盾。开放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强调过程,全部的关键在于“探索”和“体验”创造。重要的是做,好不好无关紧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愿意与自己合作,并引导学生前进。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用“民乐”来讲话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民族性”“地域性”是带有必然性的。当前的音乐教育若不考虑“地域性”和“民族性”,就是失败的,至少是空洞而无实际意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将民族音乐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中心才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才是音乐教育回报社会、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途径。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音乐艺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现代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古往今来,音乐艺术一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如何发挥音乐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国内学者和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和面对的课题。

一、音乐艺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音乐艺术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深刻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内容和时代风貌。社会道德、社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会无形地渗透到音乐作品当中去,成为音乐作品的反映内容和内在价值。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带给听众美的享受和体验,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和道德价值,而糟粕的音乐作品很可能产生负面的和消极的影响。因此,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道德的指导和约束,社会道德又反作用于音乐作品的创作和发展。

音乐艺术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方方面面。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开放,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与热情,容易接受音乐艺术中所传达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充分运用音乐艺术进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音乐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

音乐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1]如张继钢执导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全篇艺术地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画卷,传达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如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凝聚着华夏子孙对祖国的厚重感情和深沉热爱。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动机明确,其参与学习的程度也会提高,如注意力集中、感觉知觉敏锐、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表现出较强的理解和加工能力等。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激发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和兴趣[2]。音乐艺术以其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洗礼,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音乐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音乐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建完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创建和完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是发挥音乐艺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作用中的基础要义。同通识课程、鉴赏课程、实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 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时代特征。[3]因此,音乐教育的课程从目标制定、内容设置、类型设置都应该积极地与时代同步、与现实匹配,从而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二)创作和传播优秀的音乐作品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群体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无时无刻不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应有之义。因此,一方面艺术工作者需要有责任、有担当、有意识地创造优秀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传播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更需要运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来分享和传播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组织歌咏比赛、音乐节等音乐活动

以组织歌咏比赛、音乐节为代表的音乐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不仅能够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更能够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压力,从而全面促进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形式多拥囊衾质导活动,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群体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进而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音乐艺术以其独有的魅力渗入到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克学.音乐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4(7):123-125.

[2]李爱丽.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39-40.

优秀音乐教学反思范文6

    一、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的,音乐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联想、幻想、想象等一系列的阶段,从而间接表现出客观世界。以在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努力寻求听觉方面的感受中介,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的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从具体的情景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效地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因此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报怨音乐作品太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使音乐作品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

    着名的音乐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如此以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倡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3、运用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

    我们在进行音乐分析时常常会发现,对比的手法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是被经常使用的一种创作方法,而在一些器乐体裁中,对比恰恰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原则,比如三部曲式就是对比性原则运用的最典型的例子,在绝大多数音乐作品中即有乐段的对比又有乐句的对比,可以说对比是音乐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把比较法运用到欣赏教学中,能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清晰地辨别声音效果,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丰富优秀作品的积累,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情操

    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在长期不断的欣赏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优秀作品,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和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作品的积累我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1、通过背唱优秀作品的主题旋律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往往易于演唱,象《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聆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唱。学生在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即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惯彻这一教学目标时又要注意灵活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作品进行选择:

    (1)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渔阳鼙鼓动地来》等;这类作品以传说、历史故事为背景,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很快就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在感受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等要素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2)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等;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常常是旋律优美流畅或色调鲜明,能够在音响感知上首先抓住学生的耳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