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1

1、学会“看”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化学中的现象、原理、规律等都是源于化学实验,从实验中得到的结论。要学会“看”,就是要学会看书,学会观察(演示实验、与化学有关的日常生活等)。也只有通过看,才能看出门道、看出兴趣,增强对化学学科持久的注意力和坚强的学习毅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

其中自学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那么你的听课效果一定会更好。

2、学会“听”

听课听什么?要听老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未能理解的内容;听老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的;不仅要认真听,还要做好必要的笔记。笔记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讲究,有些同学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只要将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结论或习题做一些笔记,对于习题也只需记一些主要的分析过程,课后再进行必要的完善即可;万万不可顾此失彼,不要为忙着做笔记而忽略了听课。

3、学会“言”

“言为心声”,“言”代表着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21世纪的教育理念讲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要总是依靠老师的讲,要力争与老师、同学产生共鸣、互动。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积极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好吗?哪种表达更为准确?不妨将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会出错,即使出错了或有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会帮你纠正过来,同时还会帮你找到出错的原因,何乐而不为呢?高考说明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学会“言”才有助于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学会“记”

有道是:“记忆乃才智之母。”记是必不可少的,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会有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对知识的巩固,化学可谓“理科中的文科”,所以必须讲究一些记忆的方法,如:强制记忆法、编制歌诀法、相互提问法等等,即一堂课下来或一个章节下来,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系统地复习整理记忆过程,这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通过复习记忆,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强化,另外也可以对前后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5、学会“思”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言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其实,学习化学知识最关键的是学会思维,掌握化学的学科思想和解题方法(如: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等)。思维能力(思维的正向与逆向、思维的发散与收敛、思维的批判与创新等)是化学学习中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往往代表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因而,同学们在看书或做题时,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类习题有何规律?这种方法或表述好吗?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化学思维模式和答题能力。

6、学会“练”

“百看不如一练”。只有通过“练”,才会防止“眼高手低”的现象的出现。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相对较多,解题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要想熟练地掌握它,就得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同学们不妨订一份《考试报》、《少年素质教育报》等,在那里每一期都会有精彩的释疑解惑、学习导航,并为你提供一次绝好的练兵机会。通过练习查漏补缺、融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技能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提高同学们解答化学试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同学们千万不要陷入“题海”,要掌握好训练的“度”。

7、学会“纠”

有位哲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第二次犯了同样的错误。”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期中、期末复习,测试总少不了,那么当老师批阅后的试卷发下来后,我们怎么办?有一些同学在看完自己的分数后就是等待,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其实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试卷中许多问题自己是完全能够解决的,要提前想办法自己去纠错,不少题目之所以出错,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审题时,信息提炼、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或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的。这些问题你完全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予以更正,这样既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思维;又能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在这里笔者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要建立一个纠错本,它会为你的复习节省大量的时间,它也会使你的化学学习卓有成效。

8、学会“研”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2

我们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已四年,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报章书刊,还有专著都说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为之鼓掌,但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结合每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何况学习的主体(学生)各不相同,他们的学情各不一样,这都给教学带来难处。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反思,我想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在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教材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是在“科学视野”中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吗?我们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1》,在第二单元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节中有讲解,并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那么这部分知识我们能不让学生掌握吗?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魏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发现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习、领会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点、见解、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产生激情的冲动。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3

虽然教学改革一直在我国进行,但是我国的化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是非常少的。另外,一些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全部得到实行,这就造成了高中化学教学形式比较传统。例如:一些化学用品在相互混合的时候会产生浓烟或者对人体有眼的气体,无法使学生单独进行操作,这就无法使学生对这些化学用品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如何保证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2传统教学的效率太低

在我国的教学中,高分一直是衡量化学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方法是不对的,高的分数致使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表现。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分数不能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水平。

3化学教师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师对与教学理念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虽然一些年龄大的教师有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对于固有的理论也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校建立的化学试验室,很多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这种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4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曾经有人说过,实验室对于培养全面的化学人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使学生经常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学生才能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见证到化学这门学科的神奇之处。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中,让学生观察老师对化学试剂的操作,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化学这门学科的作用,解决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4.2将化学教学与生活结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多,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等,这些都与化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化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很重要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将化学学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来。例如:为了检查煤气是否泄漏应该用肥皂水,可以让学生用化学理论进行解释。不能单单从高考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3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教学方法,既要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又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授课以前先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4师资力量的培养

学校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既要改变老教师的传统观念,又要注重对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并使教师熟练运用实验室中的设备,向教师灌输“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只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带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5总结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4

随着中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差距越来越小,智力因素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小.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着严峻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压力,面临着来自广大同龄人的竞争和挑战.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大部分高中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并不具备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优势.对于这些普通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影响相差不大,而非智力因素才是真正决定胜者的决定性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不是因为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更多的是不想学、不会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上来,帮助学生以非智力因素在高考竞争中取胜.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化学学科发展至今的特点与优势.化学实验,既是得出结论的途径,也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以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1.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技能,也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目前,由于生活条件提高之后,独生子女政策下多数家庭普遍的娇生惯养,也由于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忽视.不少学生对于理论和方法非常精通,能够滔滔不绝地讲解,但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只是纸上谈兵,而完全无法付诸实践.考虑到在学业压力与日俱增、空余时间日渐减少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专门进行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现实,高中化学实验就成为弥补学生动手能力缺陷、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方式,应该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做化学实验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规范操作和化学实验操作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将成为学生未来化学学习生涯的基础,也会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操作中习得的规范操作、认真态度、细心动作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境,能够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形之中给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工作生涯增添财富.

2.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

由于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姊妹的参与,无法从家庭中正常习得基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常常缺少最为基本的团队配合能力.但在社会分工极度细化、生产极为专业化的当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和与他人合作,团队意识应该成为当今社会所有社会人的基本意识,而团队配合能力也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是学生的主要短板,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改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步骤的复杂性和涉及工具的多样性,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与合作,才能够成功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应受到重视.

三、结语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09-0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包含了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习性、价值趋向、和社会语言。阅读作为我们学习一种新语言的有效方式,它不仅仅只是积累单词和语法,更是一种积累阅读过程中文章中更深层次的文化。一般而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能够丰富语言的内涵,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知识,能够有助于学生的英语语音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接下来,笔者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意义和策略两方面阐释主题。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只有熟悉自身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这就需要更多了解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文化渗透影响着民族精神、国民素质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依存特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只有深入了解语言所处地的文化才能正确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能够全方位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更加全面了解英语。能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有效地渗透文化,能够更深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深层含义,能够准确把握具体话语的潜在内涵,增进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层体会。

2、实施文化渗透是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

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通过介绍英语所在国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渗透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这种文化渗透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直接理解和记忆英语,更好地完成英语的学习。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成语、谚语、典故、传说等等,并且给学生详细解释来由和原委,引导学生通过透彻领悟英语所处国的文化内涵之后,通过比较与评价中西方文化,发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在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英语课堂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分析

1、图式理论法

图式理论一般被用来解释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基本上没有直接用于文化渗透课堂之中。本文笔者提出的图式理论法指的是,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不断丰富新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理解的最终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的差异会阻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所以笔者认为,以图式理论方法给学生指导,经常使用图式理论让学生接触更多国外的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方式有助于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在一定的积累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被学生所认识,掌握,知识就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无数个图式,这些图式令读者在遇到类似的文化时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2、文化渗透法

文化渗透法指的是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用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时阅读材料中,包含词义(包括习语和典故)挖掘法、语法语篇提示法和翻译对比法。例如,翻译对比法指的是在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些句子进行翻译时,可以讲那些突出反映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特征的词汇、习语、典故、句式、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等语言项目提取出来,与母语进行比较,选出最佳的翻译方式。英语中常使用含有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的句式,这种句式可以表示一种客观性,充分表示了英美人注重形式思维的特征。学生如果了解了英语语言国家的这些思维特征,语言交际中就会使用更地道的英语与人交流。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文化渗透,通过文化渗透法和图式理论法进行教学,主要是在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教学,以图式理论方法来指导英语阅读,运用语言、内容和形式等不同的图式来实现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细节的深度把握,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振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案例研究[D].2013.

[2] 肖仕琼.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谓个性化阅读指的是:学生从书面言语中取得信息并且与非认知因素产生相互影响的一种活动,而其中又存在着个体性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凸现个性化,即:具有独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若干思考。

一、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个性化阅读不仅仅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以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发展需求为基点。我们知道,高中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逐渐趋向成熟,有了很强的独立性,他们的情感正处于敏感、细腻时期,对阅读文本中的情感更是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需要的是教师对他们独特情感的认可,因此,教师如果合理的引导学生,那么其阅读教学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以机械化的教学方式,整体的来开展阅读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感受,使学生对阅读的独特情感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而个性化阅读主张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阅读教学本身也较为重视学生对阅读文本独特的情感体验。阅读文本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内容,他的内涵是以多样性、模糊性出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阅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加深情感体验,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从阅读文本中获取属于自己的感受。可以说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二、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1、构建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呈现出师尊生卑的现象,阅读教学更是硬性的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方案来执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个性化阅读注重个性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由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发挥自我,表达自我,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来诱发学生深入阅读、增强自我情感体验的欲望和兴趣。如:笔者在教鲁迅的《祝福》阅读内容时,让学生分析、讨论并阐述“祥林嫂的死因”,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自杀;有的说是被社会害死的;有的说是被自己的愚昧无知害死的等等,这样让学生在自由的教学环境中畅所欲言,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

2、教学步骤以学生为中心。将复杂、繁琐的教学步骤简单化。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比较敏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一般比较繁琐,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自己讲述阅读文本的背景、作者生平,课文分析上面,而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则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以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掌握的只是一些硬性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而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表达,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去感受、品味阅读文本的内涵,促使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形成。

3、延伸阅读教学范畴,深化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阅读文本内涵、韵味丰富、多样,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鉴于此,笔者可以根据阅读文本适当的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阅读,升华其感受,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拓读,即: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其个性化的想象力、情感体验等。笔者在教学中一般采取让学生课外阅读相类似的文章或者是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还有时候开展一些演读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朗读,推动学生个性化体验的产生。

三、个性化阅读在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借以来确保个性化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具体有:第一,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引导过程中以文本的基础性内容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第二,鼓励学生自主了解阅读文本的相关知识,如: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等等,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曲意理解或者误读。第三,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于不同的阅读文本要不同的对待,要正确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出现的差异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实用类、论述类阅读文本的了解和认知确保这类阅读文本的相对确定性。第四,要明确阅读文本本身的阅读和鉴赏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特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有平台表达自我。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等,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阅读教学计划,诱发学生自主的融入阅读教学中,进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倡导其个性化的张扬与发展,最大限度的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岩斌.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