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例6篇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改进 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从而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但在高职宏观经济学中应选取相应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应选取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二)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应选取的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际我们应选取1、2两部分内容,第3部分可以不涉及。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

1.首先要讲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有关国民收入的几个概念如GDP(国内生产总值)等。

2.其次要讲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3.第三对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作一些基本的介绍。如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等。

二、目前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高度抽象、广泛而庞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宏观经济学这些理论不仅内容抽象而且前后连贯性强,如果对于某一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就会影响到后续理论的学习。而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要掌握如此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确有难度。同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使用了大量的模型,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内容难懂不好学,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当前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将专业理论与经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往往会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结果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课程以后,不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众多的社会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目前,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大多是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基础上编写的,研究的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是,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等多N原因,没有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很难将所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改进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广泛而庞杂,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一般都比较少。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在其他课程中要讲到的知识或选读材料,如宏观经济学部分中的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及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等章节,与《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是重复的,那么这些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或留到以后课程再学。

(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推广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代表性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认真阅读与分析及集体讨论,教师给以指引和点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过程,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高水平、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和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尽可能使用现实而生动的本土化的案例教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展课堂研讨。对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堂研讨、辩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者、企业主等阶层的影响。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

(三)将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教学与中国经济实践有效结合。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是和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也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强化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逐步改变偏重理论教学的局面,更要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对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化、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增长、供给侧改革等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这样使得教学环节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

总之,我们在高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适当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管理理念;创新;知识共享;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36-01

一、基于知识共享的经济管理理念创新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

21世纪是一个创造、学习、分享知识,同时把知识作更有效的运用的新经济时代。在新经济领域里,所谓“知识”,是指借助资料使用所累积起来的信息和技术,这些信息和技术经过了整理和消化,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价值,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经济”指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激发、扩散和应用之上的经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凌驾于土地、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之上,成为支持经济不断发展动力。

(二)知识经济的价值

事实证明,近几十年来,美国经济高速成长主要得力于高科技产业的成长,而这些科技均以知识的累积与应用为主。“知识”和“知识工作者”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现今我国产业经济也已经挥别廉价劳动力的“劳力经济时代”,走进了“智慧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创意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因此,带动成长及繁荣真正主导力量已经不是核心成品,而是观念、知识及信息等无形资源。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由于知识添加创意的发挥,使传统线性的供应链、价值链系统,转化为“以客为师”的动态价值创新网络,在市场上创造无可替代的差异优势,用顾客成功(最满意)的方式,提供一流服务与客制化商品创造最大的价值。新经济的燃料是科技与知识,而新经济的精神则是冒险与创新。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其所有环节都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来提高生产管理与经营服务的高效和发展,以此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在社会发展观的角度上看问题,把以人为本的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才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只有把员工的利益重视起来,才能促进员工的职能发挥,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制度的创新是基础。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才是新时展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市场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经济团体。从制度上创新,改革各项管理体系,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创新的经济制度调整企业内部所有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使企业产品得到优化。

二、基于宏观调控制度改革的经济管理理念创新

(一)我国宏观调控制度现状

我国宏观调控的制度背景是:国家所有权被虚置;政府控制经济的长久传统;私权制度不发达,公权力对私权的介入仍然以制度的形式存在。而由政府来代表的、对整体利益的注重的观念背景,实质上外化为政府行政权力优先于公民个人权利的实践。当法律赋予国家宏观调控权时,由于缺乏对其有效控制的良好市场经济基础与私权保护的制度背景,它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与对私权利的践踏的可能性不言而喻。因此,针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完善对我国宏观调控权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成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建设的关键。具体包括: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机构内部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法律监督与救济体制,完善以国家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与救济为核心,社会公众监督及寻求救济为基础,包括来自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的外部性、公开性、经常性、系统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体系。

(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议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探索

一、课程分析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研究资源利用问题,这是一门了解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宏观经济学的流派较多,政策主张也不同。中国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大多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从需求管理出发去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国内外很有多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但国内高等院校较多的使用的经济学教材是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分微观与宏观部分。以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为例,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国民收入展开,研究如何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下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如何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GDP构成,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以及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经济增长等。给宏观经济的运行提供测度指标,通过指标反映总体经济运行的优良。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我们是个与国外不发生经济往来的封闭经济,我们不再考虑单个的个体经济单位,而是假设市场只有三部门:家庭、企业和政府,有三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宏观研究的就是这三大经济部门在这三大类市场的交互作用,围绕这三个市场,一步步的放松假设条件,研究国民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后期再引入国际经济部门,加入开放经济,国民收入在开放经济下又是如何决定的。整个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性较强,教材中会大量的借助图表、公式和数理模型来解释理论,说明现象。国内其他的经济学教材大多会以高鸿业先生的《西方经济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理论和案例等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情的学生。

二、学情分析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科录取分数线里相对较低,学校所提供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较都会有差距,提供的教育也远不能让现在的大学生满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民办本科院校自身的努力与改革,人们对大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都有了重新的定位与认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可能在追求理论知识的道路上没有一本二本的学生那么强烈,因为学校本身的定位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我们院校的学生活泼不死板、动手能力强,他们有着自身的优点和长处,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也不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关键是看学校与教师在其学习生涯中如何引导。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且良莠不齐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普遍的特征,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偏文科性质的,英语和数学等基础都相对薄弱。所以在学习带有图形、公式又偏理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就相对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宏观经济学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或者大二的上学期,在学完微观经济学之后开设。而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相对抽象,涉及的理论模型也较多,对数学的要求就相对较高,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差,由此也让学生有畏难情绪,进而有厌学现象,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过于强调动手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这种氛围中,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理论学习并不重要,过于重视实践技能。事实上,宏观经济学,是融合了多门学科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看起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实用性也不强,这就让很多学生认为学这些理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又由于民办院校办学时间不长,教师普遍年轻化,好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上课,缺乏实践背景和教学经验,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容易理论脱离实践,课程学完了,学生只记得孤立的理论概念,更是觉得理论无趣,增加厌学情绪,这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每次经济学开课之前,笔者都会先利用微观经济学里选择和资源配置的知识点,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对学校的认识,对专业的选择,对自己学习的目的及以后的工作目标等。通过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学情有了基本了解。例如,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说,我喜欢计算机,但是我的数学太差了,就没敢选计算机专业,而选择了与计算机有点关联的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不知道原来学习电子商务专业也要学习数学,还要学习比数学看着还难的经济学;也有学生说到对以后学习的目的,是选择毕业就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有的同学会选择考研,既然考研,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大部分都会考经济学,那作为教师就需要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积极主动思考。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教学中定的基调就是如何把理论联系实际。亦师亦友,多与学生沟通,每个学生都很优秀。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中,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宏观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基础较强的课程,讨论和实践的内容少,又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限,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降低。又由于课程课时安排的较少,在规定的学时内,必要的理论讲解是必须要有的。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不能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略经济学对逻辑分析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老师首要的重点是需要开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经济结论,而应该主动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同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关注一周的宏观经济热点问题,5~6人一组,每组设组长,由组长负责这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然后由团队制作成PPT在班级汇报,时间8分钟左右。宏观经济学课程一周一次课,所以每周由团队集体商讨这周汇报的主要热点问题,不限制内容,但汇报的主题要和所学理论知识能联系起来。在汇报结束后,教师做点评,并就有关问题的掌握情况发问整个团队,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另外一种内容的PPT汇报,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去查阅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书籍,把读后感制作成PPT汇报,再或者是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思考制作成PPT汇报,至于内容的选择,教师不做太多干预,由学生自主决定,最后团队汇报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重点。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首先,这种分享式的汇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多关注到宏观经济热点问题,把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学生通过分组作业,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再次,学生PPT的制作能力得到提升,上台汇报的同学在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如果课程时间允许,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辩论,既开扩学生的经济视野,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最大限度扩充延展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在宏观经济学的讲授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接下来的理论讲解,理论铺垫是为了什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宏观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铺垫作用体现在哪里,与相关专业课程有多大的关联度?要让学生的知识框架是完整的,知道不同理论模块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网络架构,而不是零散的理论堆砌。在教学内容上,以经济学思维培养为核心,以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注重经济学思维方法,以适用性、实用性和应用性为主,注重经济学原理与生活生产实例的完美融合。明确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经济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展开,短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学习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个模型,长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函数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根据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应该有所区别。

(四)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

宏观经济学虽然看上去理论较强,但是又与社会经济现象紧密联系。因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是经济学家根据西方市场经济中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个理论模块的现实意义,多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积极搜集相关案例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像近期地产行业由火爆转入平静、网红经济等热门经济话题,学生感兴趣,也能带动学习的氛围并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引导等。因此,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对于要讲解的内容,先应思考该理论可以解读哪些经济现象和典型案例,突出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五)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依托学校和安徽省的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进行研讨,搜集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增加经济学实验室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辅助教学工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也可以积极利用这些辅助教学手段。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等网络资源越来越依赖,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可以整合资源建立网络精品课程,建立沟通学习沟通平台,或者课程学习微信群、QQ群等,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沟通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可以解惑答疑,增加了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卢明名.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龙飞扬.《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4]黄敬华.应用技能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教改探索[J].现代企业,2016(6)

[5]占金刚,詹满琳,黄伟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6(5)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统计抽样;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很多专业而言,《宏观经济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接触到的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因此,十分有必要把这门课程讲授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统计知识融合到《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这一方法将很好地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宏观经济学》与《统计学》:传统的方法与顺序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各种调控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宏观经济学》教学一般被安排在《统计学》教学之前。这样的安排顺序暗含的前提是:《宏观经济学》受到其他课程的影响是较少的,但它却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有必要先讲述。

在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将《统计学》的相关内容融会到《宏观经济学》的讲授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统计知识与《宏观经济学》讲授相分离的方式称为“分离式的、非融合性的方法”,而本文提出的则是一定要将统计知识融合到《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合性的方法”。

二、传统方法与顺序的缺陷:三个例证

以《宏观经济学》中十分关心的粮食产量、GDP与CPI为例,来说明传统的“分离式的、非融合性的方法”部分缺陷与问题。

1.粮食产量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十连增”,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某一地区而言,可能存在着所有下级地区的粮食产量的总和小于整个地区的粮食产量的问题。由于(各类)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的乘积就等于粮食的GDP,所以很多缺乏统计学知识的人,包括普通的公众,甚至学习过《宏观经济学》但是却对统计知识缺乏了解的大学生在内,就常常认为存在着粮食产量的虚报问题。

2.全国的GDP总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已经对GDP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十分关注这个指标。但是多数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抽样知识,所以就无法回答一个已经存在了近十年的问题――各个省份的GDP的总和远远大于全国的GDP。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知识,多数人的解释就是部分地方官员受不恰当的政绩观的影响人为地造假,虚报地方GDP,进而造成全国的小于地方的总和的情况。

3.CPI问题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是衡量通货膨胀指数的方法之一。而近几年,人们的普遍感受是,自己感觉到的通货膨胀率要比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要大很多。所以一个常见的解释也是“存在着虚假的情况”。

三、融合性方法的力量:统计知识的作用

把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抽样知识,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会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回答各种不恰当的质疑。

1.粮食产量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第一个统计知识是,粮食产量不是通过普查得来的,而是通过抽样调查得来的。其次,还需要了解抽查的执行过程与方法。一般说来,如果A地区下辖B、C、D三个次级地区的话,那么A地区的粮食产量并不是由B、C、D三个次级地区的粮食产量的加总得来的。按照相关的规定,A地区的粮食产量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核算出来的:每个次级地区只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本地的粮食种植面积与平均产量,由上级部门再进行加总核算出A地区的粮食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平均产量就是按照上级指定的方法,通过抽样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即上级统计局按照一定的比例,使用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地块,进行实割实测,得到这个平均产量。

设想一下,如果B地区对本地进行粮食估算,而抽取的地块跟上级指定的地块只要有一块是不一样的话,则平均产量就可能不同,所以即使A、B地区对种植面积的认定是一致的,那么计算出的粮食产量就会是有差别的。如果C、D地区的做法跟B地区的做法是类似的,那么就会出现普通人认为的B、C、D地区的粮食产量之和跟A地区公布的粮食产量不一致的情况。但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是所谓的“造假”,而单纯是由于抽样方法的不同造成的。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只要进行的是抽样而不是普查,那么这种差别是永远存在的。

2.全国的GDP总和问题

由于不能年年都进行普查,因此在使用抽样调查来计算GDP的时候,国家统计局选择的抽查对象只要跟各省选择的抽查对象有哪怕一个是不一致的话,那么就会产生各省的GDP跟全国的GDP不一致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跟粮食总产量不一致的情况是完全类似的。

3.CPI问题

中国的CPI统计涵盖了类商品,是这些商品的权重与定基的价格指数(以2010年为基期)的乘积构成的。而权重是按照全国的家庭支出情况制定的,而不是按照某个家庭的支出情况制定的。同时,定基价格指数的计算也需要按照一套既定的规则来进行(帕氏指数、拉氏指数等计算方法),还需要有基层数据采集员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数据采集,综合所有的结果才能够计算出CPI来。当然,这可能就跟个人的通货膨胀的感觉有一定的差距,这不但是因为其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通货膨胀情况,而且还因为其必须按照一定的统计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感觉上的不一致,也是由这些(可能有些不完善的)计算方法带来的,而且这是所有统计方法固有的不足,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总之,将统计学知识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就会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这种融合是可以在很多指标、知识与层面上进行的,并不局限于前面所阐述的三个问题。要实现这种融合,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来学习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抽样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案例式教学

一、地方高校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学时短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地方高校相对缩减了基础理论课的授课课时,总学时一般由原来的64个学时调整到48个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平均每章的授课时间只有6~8学时,这些学时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根本没有时间对相关概念进行拓展与深入,更谈不上结合当前经济现实进行实践论证。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当前的经济现实,学时的减少对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负效应。2.学生基础较差,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弱地方高校一般以三本或者二本院线居多,相对宏观经济学抽象庞杂的理论体系而言,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数理知识基础本身稍显薄弱。宏观经济学通常采用数理模型来进行描述,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文科生对于模型推导经常觉得晦涩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宏观经济学理论前后连贯性、逻辑性较强,前面的知识点无法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理论的理解。长此以往,一节听不懂,章章听不懂,不但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刻掌握,连最基本的学习兴趣都丧失了,这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难保证地方高校在新教师引进过程中偏爱财经类重点院校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这部分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工作热忱有激情,并且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构成宏观经济学教研的生力军。但是,这些教师通常没有经过系统的授课技巧的培训,短时间内很难把握上课的要领,更难兼顾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另外,青年教师理论基础与实践环节的脱节使得教师很难把控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所以,当前地方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形式为主,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困局。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针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多、课时少、实践课少的特点,地方高校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首先,如果学时缩短至48学时,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习题册、试题库的内容都要相应的缩减,关键要减少一些理论知识的相关内容。另外,学时的分配要合理。学时分配必须体现出实践课的重要性,实践内容更多的应该是以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的方式讲授,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中的具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加强学生对于理论和现实的感性认识。2.强化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的一定教学目的,选取代表性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认真阅读、分析及集体讨论,教师给予指引和点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过程,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一些晦涩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探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极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GDP内涵的讲解可以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联系起来,结合新常态论述GDP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失业理论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民工荒”问题进行分析;经济周期理论可以结合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进行分析。3.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方式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仍然采用“30%+70%”的考核模式,这种考评形式仍然体现出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教师理应注重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素养的考核,重视过程性、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例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形式的考核可以给突出个人加分,也可以分小组评定成绩。这种实践环节的考核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期末考试题的设置要合理。试题必须适量并能够基本涵盖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教师还要适当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加入更多的主观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平常多注意思考和分析相关的经济现象,还可以缓解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突击方式。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建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15

[4]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5]王欣.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改革,2011

[6]张明,张华明.关于提高高校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的教学改革若干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4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范文6

1、教学方式简单

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大多数高校在学生考核方面做出了调整,即除了考试成绩,还着重开创了部分实验课程,但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没什么显著的改变,仍是以教师灌输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被动记笔记,由于授课篇幅较大,学生往往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所以学生根本没有独立的思索。

2、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教学是由教和学组成,有着两次含义,所以教学不仅局限于较,更为重要的是学。但传统教学方式与灌输式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生的积极性,盲目听从教师的安排,即上课听教师讲,没有独立思索,课后等教师安排作业等。在学习中,学生仅注重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没有真正做到学,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降低了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的创建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说,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纵观国外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他们在教材中有效融合了学生身边的案例,而我国却无法选取较为适宜的安排模仿经济形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体制存在差异性,教师缺乏丰富的经济社会经验。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

1、创新教学方式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除了需要认真听讲与记笔记,更为重要的是主动思索,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其理论精髓。所以,教学方式需要创新,也就是说在传统课堂灌输的前提下,增添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在课前先整理一下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标记出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再加以复习。基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阶段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内容的融会贯通。从课堂灌输阶段来看,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增加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小组讨论、主体讲座等;可以增加热门话题讨论,如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积极性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点,针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学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导致答案不同甚至相反。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学派提出的观点,以及观点的限制与背景等加以分析,从而解除心中的疑惑,即学生会发现各学派对于同一个问题之所以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在于它们假设的前提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存在哪个学派推导不正确的说法。基于问题的思考及思维的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白每一个宏观理论都具备假设的前提,不是绝对精确的真理。这样,在日后理论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对理论模型的前提条件与假设条件加以重视。其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交流,以批判性眼光分析各种经济理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基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主动创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批判地吸收与掌握不同学派的观点,既可以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又可以帮助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最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特征,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发展较短,不够健全,不是一门较为精确的科学,在处理相关经济问题与解释相关经济现象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难与选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学习素养。

3、加强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保障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时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如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热点与重难点,如从加息至减息等。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若一直延续图形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自然会感到厌倦,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即融合我国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实例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具备实例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如货币政策具备什么性质,这些性质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会形成曲线移动,且以什么方式进行移动;财政政策具备什么性质,这些背景下的财政政策会形成曲线移动,且以什么方式进行移动。基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自然对这样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布置相关宏观经济政策让学生进行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知识点的方式方法,从而帮助帮助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